“我在直播间一掷千金,网络世界虚幻的阿谀奉承,让我沉醉,欲罢不能。”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建设集团城建发展有限公司原经理邵忠阳接受审查调查时,剖析自己如何一步一步迷失自我。邵忠阳1994年参加工作,因工作表现优秀,他从一名自来水安装工逐步成长为一名中层干部。2016年3月,组织安排邵忠阳到项目上锻炼,因为在乡村工作,业余空闲时间他开始接触网络直播打赏,渐渐沉迷其中。“我本是来参加实践锻炼的,却迷上了网络直播。我的人生道路和精神道路从此偏离轨道,直至坠入深渊。”2016年9月,千岛湖建设集团任命邵忠阳为水务公司经理,项目和公司两头兼顾,让他觉得自己可以游离于组织监督之外。“认为自己完全是个‘自由人’,想上哪就上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段时间,只要有空,邵忠阳就泡在网络直播间看主播唱歌、弹琴表演,给主播打赏礼物,有时一整天都挂在直播间里。随着账号级别越来越高,邵忠阳在平台上也小有名气。玩家和主播都把他当“大哥”,谁对他不礼貌,主播还会将其踢出,以示对他的尊敬。“榜一大哥”的身份和随之而来的奉承,让邵忠阳十分受用。偶然间,邵忠阳发现个别直播平台可以打赏刷礼物搏大奖。某晚,他在某直播平台充了5000元碰运气,没想到竟连续“中大奖”,很多玩家争相跑去看他刷奖,恭维奉承不断。自此他彻底沦陷,每晚沉醉于直播间,在虚无缥缈的奉承中不能自拔。到2018年底,邵忠阳打赏的资金达到一百多万。在直播中疯狂挥霍,需要大量资金。仅靠邵忠阳个人和家庭收入远远不够,于是他开始贷款、透支信用卡,还把主意打到承接水务公司工程的老板们身上。“这些老板都有求于我,我为什么不能向他们借?”邵忠阳开始向工程老板违规借款来填补债务窟窿,不仅不支付利息,还收受他们给的好处费。2019年3月,邵忠阳换岗到城建发展有限公司任经理,管理的项目越来越多,手中权力越来越大,他打赏的金额水涨船高。2020年,邵忠阳用于网络直播打赏的金额高达500余万元。而以借为名向有求于他的老板们索贿,成为邵忠阳常用的敛财手段。承接城建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的王某某向邵忠阳提出超额拨付工程款的请托。邵忠阳以急需用款为由,向王某某提出“借款”10万元。考虑到日后还需邵忠阳关照,王某某爽快答应并表示不用归还。邵忠阳多次利用职务便利在承揽工程、工程款拨付等事项上为王某某提供关照,再多次以借款名义向王某某索要好处费,总计达75万元。2020年底,千岛湖建设集团纪委收到邵忠阳相关问题线索后,开展调查并与其本人谈话核实情况。为应对调查,邵忠阳和多名工程老板商量串供、补写借条,提供虚假说明。2021年1月,邵忠阳主动提出辞去职务,妄图逃避组织调查。然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2021年4月,淳安县纪委监委对邵忠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审查调查。经查,邵忠阳多次违规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借款,总计445万元;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或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价值共计204万元。2022年3月,邵忠阳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二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09-04 12:33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其中教育部在答复“关于建立科学学科评估系统营造高校创新性学术氛围的建议”中提到: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科技部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学术期刊管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对学术不端和科技违规行为时刻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进一步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破除“五唯”顽疾,改进学科评估,优化指标体系,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评价体系;扎实推进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建设,大力营造潜心科研、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氛围。
教育部在答复“关于推动高等教育评估提质增效的建议”中提到:对正在开展的评估项目,予以改进,如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简化了评估环节,对于参加第一类审核评估的高校聚焦人才培养保障能力建设,不再考察具体教学要素环节,进一步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松绑”。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和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新形势新定位,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规范和引领相结合,从评估功能、定位、结构、模式等多个维度深度改革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评估体系,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于建立科学学科评估系统营造高校创新性学术氛围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建立科学学科评估系统营造高校创新性学术氛围的建议”收悉,经商科技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学术期刊规范管理,改革核心期刊评选方式2021年6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宣发〔2021〕17号),明确要求提升学术引领能力、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完善学术期刊相关评价体系,着力提高我国学术期刊质量。为加强学术期刊规范管理,力戒功利浮躁,杜绝“关系稿”“人情稿”,坚决抵制和纠正学术不端行为,科技部建立科技期刊预警机制,将存在学术声誉较差、版面费收取过高、稿源分布异常、发文量增长速度畸高等问题的国际科技期刊,列入预警名单;将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国际科技期刊列入黑名单,对发表在黑名单期刊上的论文,在各类评审评价中不予认可。教育部会同中国科协组织开展对期刊滥发论文问题的专项检查,要求教育部主管在京科技期刊,特别是全年发布论文数量在2000篇以上的期刊,开展自查并接受检查验收。同时,加强对“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等涉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引导规范,引导相关单位在学术评价、人才评价中准确把握学术期刊的评价功能,防止简单“以刊评文”、以“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等评价学术期刊及论文质量。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对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作出部署,对学科评估提出具体要求。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标准,强化“质量、成效、特色、贡献”的评价导向,着力改革科研评价,增加创新性指标。以多维破“五唯”,不唯论文、奖项指标,设置“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新药研发”“农业新品种”等指标,多维度评价科研成效。改革学术论文评价,采用代表作评价方法,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避免“以刊评文”,按照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2号)精神,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规定代表作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突出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加强“代表作”和“社会服务贡献案例”评价,通过开放性“留白”,由高校自选、自述,充分体现办学定位与特色贡献,推动和引导高校营造创新性学术氛围。
保持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健全高校学术规范监督机制,建立并持续落实学术不端与师德失范的处理处罚联动机制,对违背科研诚信行为人从学术、师德、党纪三方面处理,在严肃查处科研诚信重大案件方面,建立常态化通报机制,在相关责任人所在单位网站、主管部门网站和科技部网站公开通报调查结果,已累计通报20批次500余篇论文的查处结果。同时,科技部开通了覆盖全国的科研诚信管理信息系统,支撑开展诚信审核和联合惩戒,对存在科研诚信问题的个人及单位限制其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奖励等。压实国家科技计划任务承担单位科研作风学风、科研诚信主体责任,对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的将限制参加有关科技活动。教育部加强科研诚信宣传教育引导,充分发挥教育部科技委专家学者资源优势,开展“百名院士委员进校园”活动,组织科技委委员举办各类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强化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2018年6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确立了注重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发挥好评价指挥棒作用。202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围绕科技成果“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推动科技评价标准化建设,研究发布《科技评估通则》《科技评估基本术语》等多项国家标准。教育部建立健全各种课题评审、立项、中检、结项、清理等公开制度,督促高校专家学者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要求专家客观、公正履职,遵守职业道德,严格保密,不透露评审情况等,并加强对同行评价的社会监督。同时,科技部建立随机抽取、规定轮换、承诺和公示制度。坚持评审过程全程留痕,将项目申报受理、评审立项全过程纳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对于非保密项目,全面推行视频评审、电话录音、评审结果反馈、立项公示等举措,加强评审公正性。向社会公布评审立项规则,评审过程中采取“一人一票”的评审方式,避免少数专家掌握过重话语权。严格执行项目评审回避制度,允许项目申报人在评审前提出需要回避的单位和个人。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科技部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学术期刊管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对学术不端和科技违规行为时刻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进一步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破除“五唯”顽疾,改进学科评估,优化指标体系,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评价体系;扎实推进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建设,大力营造潜心科研、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氛围。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高等教育评估提质增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高等教育评估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归口管理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等要求。教育部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实落地,统筹加强与改进教育评估工作。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高等教育评估提质增效的建议”,教育部表示赞同,并会在工作中充分吸收。在教育部组织开展的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学科评估、“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等评估工作中,均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评估指标设计时紧扣中国高等教育实际,聚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2021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加强对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审核,将思政教育、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等作为评估指标,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第五轮学科评估在以往基础上更加聚焦立德树人,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从思政教育成效、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等方面全面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把人才培养作为重要核心维度,以人才培养过程、结果及影响为评价对象,突出培养一流人才,综合考察建设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投入与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建设举措与成效。教育部积极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严格控制教育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切实减轻基层和学校负担的要求,针对基层反映突出的“多头评估、重复评估、同时评估”问题,对现有评估项目进行摸查清理,制定清单,实行归口管理,加强实施统筹。对正在开展的评估项目,予以改进,如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简化了评估环节,对于参加第一类审核评估的高校聚焦人才培养保障能力建设,不再考察具体教学要素环节,进一步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松绑”。三、关于强化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国家大数据平台和智慧评估机制为加强对高校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的过程性监督和常态化监测,切实提高评估工作效率、减轻高校负担,教育部于2018年建成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该平台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数据信息的关联比对和逻辑校验,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为各项评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2022年以来,教育部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探索建立共建共享的高等教育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一次采集、统筹使用,切实减轻高校数据填报和材料制作的负担。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和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新形势新定位,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规范和引领相结合,从评估功能、定位、结构、模式等多个维度深度改革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评估体系,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