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学术委员会 > 正文

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高峰论坛在长沙成功举办!全国科技社团合力索中国特色的元宇宙发展之路!创新引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4位科技“大咖”共话创新发展!(附:中国科协年会简介)

时间:2022-06-28 22:2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高峰论坛在长沙成功举办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2-06-28 12:13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6月27日,“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高...

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高峰论坛在长沙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22-06-28 12:13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6月27日,“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高峰论坛在长沙北辰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彭国甫,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主持论坛开幕式。全国学会、地市科协、“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双创”示范基地以及湖南重点园区代表现场参加论坛,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近7千人次。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协将与地方政府通力合作,不断深化“科创中国”建设。指出“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要对标湖南省“三高四新”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湖南企业技术需求,扎实推进服务落地;长沙、衡阳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要细化配套政策、支持方式和落地举措;“科创中国”平台要切实发挥纽带作用,促进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携手,加快推动新时代湖南省全方位创新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桂卫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王耀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副校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柴立元,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单杨等院士专家先后作“碳达峰碳中和与工业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湖南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与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农产品-食品营养与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等主旨报告。


中国自动化学会、湖南省企业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会、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涟钢集团代表在论坛上作主题发言,介绍相关“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与企业合作的产学融合成果。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湖南企业科协联合会、湖南创新方法研究会等分别与宏瑞文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希杰尤特尔(湖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天香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岳阳长炼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现场签约;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学会服务站正式揭牌成立。


论坛召开前,中国科协开展“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入湘行动”,对湖南省征集的涉及机械制造、工程装备、石油化工、人工智能等产业的122项技术需求,组织科技服务团进行全部认领,对其中的79项技术需求开展多轮对接及考察调研,解析解决企业技术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


本次论坛是今年首场“科创中国”系列会议,由中国科协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和湖南省科协共同承办,中国自动化学会、湖南省企业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会协办。下一步,中国科协将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落地5场产业高峰论坛、30场产学融合会议,落实“科创中国”建设“求实效、植内涵、提质量、筑生态”总体要求,将科技服务持续引向深入,打造产学研跨界交流的高端平台,助推地方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科技社团合力索中国特色的元宇宙发展之路

2022年6月22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要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作为以“科普中国”、“科创中国”、“智汇中国”三大工作为己任的中国科协,在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和元宇宙领域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2年6月2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与来自中南大学等11所高校学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元宇宙”应用形态与人工智能综合式场景驱动相辅相成,可以通过开源共享、相互借鉴、循序发展,不断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元宇宙”发展路径。


万钢说,近年来,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新型融合应用形态,在扩展现实、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促成了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映射”关系和“交互”机制,特别是在游戏、文化、艺术、旅游等领域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沉浸式体验。与此相比,工业领域的混合场景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因此业界也将此称为“工业元宇宙”。万钢指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只有同国家发展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适应,完成从科学研究到实验开发再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


2022年4月中旬,万钢与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张玉卓等就元宇宙在中国的发展组织召开了人工智能与元宇宙高层次专家研讨会。4月22日,中国仿真学会元宇宙专业委员会成立,并举办2022年中国元宇宙创新应用大赛。6月17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元宇宙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并联合科技媒体推出“认知与途径:元宇宙百人访谈录”专题报道。目前,中国未来研究会元宇宙分会也在筹备之中,并发起元宇宙应用场景论坛。上述三家元宇宙社会组织均由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发起设立。


6月21日,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元宇宙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国数字权益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京发布。《白皮书》由国家特聘专家、北航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教授牵头,组织技术、法律、品牌等领域的专家撰写。


《白皮书》以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为理念,以数字资产和数字权益为切入口,对数字代币、NFT、数字藏品、NFR等与数字资产相关的概念及其逻辑关系作出了清晰界定,提出以“技术+法律+品牌”为核心的数字品牌资产交易评价体系,并做出了“虚实融合”的NFR(非同质化权益, Non-Fungible Rights)将代表数字资产领域发展“下半场”的趋势判断,为数字权益赋能实体经济提供了理论创新方向与行动路径。


6月22日,“《中国数字权益白皮书》在京发布:助力国家文化数字产业化战略”为题的新闻被中国记协网、新华网等官方媒体发布,短短几天,浏览量已近300万人次,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门、学术界、媒体界、产业界等多方关注,谱写了媒体推动元宇宙形成社会共识的新篇章。


除了中国科协系统的元宇宙社会组织外,中国移动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元宇宙工作委员会、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元宇宙产业专委会、中国广告协会数字元宇宙工作委员会等元宇宙社会组织也纷纷面世,为推动元宇宙在科学普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文化创意、标准制定、产业规划、场景应用等领域的发展谋篇布局,各显其能,共图发展。


据统计,目前已有20余位“两院”院士支持和参与元宇宙社团发展,包括李伯虎、曹建国、任福继、刘韵洁、王耀南、沈昌祥、柴洪峰、陈纯、陈清泉、陈晓红、戴琼海、戴汝为、邓中翰、高文、郭毅可、黄维、刘经南、马建章、谭建荣、吴志强、杨德仁、张军、赵沁平、郑纬民、庄松林等著名院士。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目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据统计,已有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河南、南京、杭州、合肥、深圳等20多个直辖市、省会、地方城市推出了与元宇宙相关的政策、规划。为此,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元宇宙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也以媒体赋能“政产学研金服用”为理念,积极推动元宇宙学会联合体的建设,并启动“中国元宇宙双百工程”,在推动地方元宇宙人才建设、协同创新与场景应用方面发挥科技社团应有的作用。



创新引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4位科技“大咖”共话创新发展!


搭建跨界、多元、开放平台,促进思想交流、交汇、交融,增进团结、信任、合作……6月26日上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长沙开幕。


开幕式上,周济、杨学军、高鸿钧、何清华4位科技“大咖”分别围绕智能制造、因果关系数据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企业自主创新作主旨报告,共话科技创新发展。


今后15年是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国制造业已经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从2021年开始,制造业增加值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制造业大而不强,面临严峻挑战。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业任重而道远。


中国制造业有着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恰逢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历史机遇期。今后15年正是5G+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业完全可以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集中优势力量打一场战略决战,实现中国制造工业的弯道超车、跨越发展。


制造业有三个基本范式,第一代智能制造主要是指数字化制造,第二代智能制造主要是指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或者叫“互联网+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这三个基本范式体现了智能制造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国制造业还处于工业2.0后期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采取并联式的发展方式,也就是要采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


从现在到2035年,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实现。第一个阶段数字化转型,从现在到2028年应该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程。第二个阶段是智能化升级,从2028年到2035年将深入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工程。


智能制造是一个集成的大系统,它包含了智能产品、智能生产以及智能服务三大功能系统,以及智能制造云和工业互联网络两大支撑系统集合而成。制造业创新的内涵包含了四个层次: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制造系统集成创新,在这四个层次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都是制造业创新的主要途径。


智能制造第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主要是智能产品,我们可以预见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将为产品和装备的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智能生产是制造智能产品的物化过程,智能工厂就是智能生产的主要载体。而以智能服务为核心的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引发了产品和生产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也引发了制造服务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产品服务的方方面面。


智能制造价值创造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云平台两大支撑系统,把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三大功能系统集成起来,通过系统的集成、优势实现新的价值创造。


中国制造业的同志们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制造强国战略,以制造业的繁荣和强大支撑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发展因果关系数据湖 走出数据沼泽困一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军


当前,大数据的处理面临着储存容量不够用,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不及时,数据格式难统一,数据价值难体现的挑战。数据越来越多,就有可能陷入数据沼泽,数据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走出数据沼泽困境,我们认为不仅需要创新数据采集和传输存储技术,更需要创新数据分析技术,因果关系打开了一扇通往强人工智能的“科学之门”。为此,针对大数据沼泽治理的挑战,结合国际科学技术最先进的进展——因果关系新科学,我们提出要发展因果关系数据湖技术。


具体来说,因果关系数据湖是一个智能数据管理系统,用户无需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即可按原样组织存储大容量、高纬度、众源头、多格式的数据,并可按“关联、干预、反事实”的因果关系之梯分析数据。


所谓因果关系之梯,包括了三个阶梯。第一个阶梯是关联推理,即我看到了什么;第二个阶梯是干预推理,即如果我实施行动将会怎么样;第三个阶梯是反事实推理,即当时我做了会怎么样,没做会怎么样。我把这三个阶梯称之为“眼腿脑”定律——我们读万卷书,不仅眼睛要看,还要行万里路、想万众的事。


那么,因果关系数据湖如何做呢?近年来,我们按照核心概念开发、架构设计创新、关键技术突破以及典型应用验证的步骤迭代推进。


首先,我们提出了数据模、场景集、因果箭的核心概念。一个操作系统的架构首先要有核心概念,没有核心概念就不可能有架构创新,而架构创新又是制约信息系统和智能系统的关键问题。


在架构创新方面,我们基于核心概念设计了一个因果关系数据湖架构,即数据组织层、数据世系层、因果推理层。其中,数据组织层包含了传感数据池、文档数据池、关系数据池、图数据池等等各类的数据池。数据世系层包含了世系因果箭管理,也包含了血统演算、可信演算、证据演算。因果推理层包含了推理因果箭管理,也包含了关联推理、干预推理、反事实推理。


有了架构还要突破核心技术。因果关系数据湖包含了5个核心技术,即基于数字对象的数据组织,基于数据池的数据存储,基于数据世系的数据演算,基于因果推理的数据分析,基于因果查询语言的人机交互。


因果关系数据湖怎么用?在实际运用中,因果关系数据湖可以是以云服务的形式部署的数据中心,也可以以软件的形式部署在边端平台。目前,在医学领域,因果关系数据湖可以做新冠疫苗反映多组学分析;在社会科学领域,因果关系数据湖则可以做政策评估分析。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


在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中,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骨干和引领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发挥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策源地的作用。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根底和源泉,是所有基础问题的总开关。近年来,我国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跟踪模仿式科研的惯性较大,提出新理论、新方法,开拓新领域、新方向的信心和能力不足。


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快跃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特别是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集聚了大批优秀科学家,拥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平台,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主体力量。


应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性机遇,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重大问题,开展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源源不断地为国家长远发展提供基础储备。


二是发挥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主力军作用。


在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关键核心技术上,作出重大创新贡献,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定位的根本体现。当前,我国很多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创新链、产业链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聚焦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产出有影响的重大技术、战略性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保障创新链、产业链自主可控,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


三是发挥好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主阵地作用。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培养造就战略人才力量的最好实践平台。应在实践创新中培养更多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大胆选拔和放手使用优秀年轻人。培养壮大卓越工程师队伍,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是发挥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引领者作用。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始终处在科技创新最前沿,对科技体系改革具有内生动力,也有迫切需要。应围绕制约科技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大胆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创新活力和潜能。


同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代表,应积极牵头发起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更加主动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和重点领域、新型技术标准规则的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


制造业高地源自体系一一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专家:何清华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赋予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在山河智能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经过23年的发展积淀,山河智能产品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在性能、质量、外观各方面都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端产品,依靠的是23年来一以贯之的体系建设。


在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山河智能瞄准成果产业化,坚持“科教兴产业、产业促科教”宗旨,与中南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逐步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机制。


我们创立了先导式创新模式,探索了基于先导式创新下的四大创新模式,分别是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和持续创新。山河智能在创立之初,以极具中国特色的原创性产品液压静力压桩机高起点自觉走上自主发展之路。


理性地推进制造系统的数字化工程。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手段,但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制造的效益化,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部分。在实现精益生产基础上推进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效益化。


山河智能创办以来就认识到管理第一,技术第二。只有先进的管理才能确保技术的持续进步。一直以来,山河智能通过有效的管理构建起平台,使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创建一个更加有利于制造业高地建设的社会性体系。


首先要认识到精品是制造业高地的基本特征。高端产品就是制造业高地的基本特征,应具备辨识度高的外形与性能、足够高的可靠性、比较高的价格和比较低的成本等几个特点。


要在全社会广泛培育精品意识。攀登制造业高地应该是多层次的,要从理念和观念上加强对精品的宣传力度。要倡导培育崇尚高端产品的社会风气,自觉杜绝低端的伪劣产品,制造者要将“制造精品”作为自己的职业操守。


要发动千军万马锤炼精品。不同领域的制造高地及高端产品体系有着很大差异,在浩繁的民用制造业中,高科技“突破卡脖子以及技术创新”应当有更多的评价维度和不一样的举国体制。要树立“成本也是核心竞争力”的观念;鼓励做精优于做大,重视鼓励小微企业潜心突破一项产品技术并将产品做到极致;提高民众的生活品位,奠定精品的社会基础;培育制造业文化。



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互联网时代科技传播论坛”在湖南长沙举办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2022-06-28 19:48 发表于北京

6月27日上午,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互联网时代科技传播论坛在湖南长沙举办。论坛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与湖南省科协承办,由湖南科技报刊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科技新闻学会协办。

论坛吸引来自全国的科学家、媒体专家和科技传播专家,中国科协、湖南省科协相关领导,中央、地方媒体工作者,全国科技报相关人员等100余人到会,线上直播共吸引65.5万人次浏览。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港澳台办公室)部长(主任)、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主任罗晖,湖南省科协党组成员傅爱军出席并致辞。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赵凯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许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周建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报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宝新等出席论坛。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主持论坛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环节。

罗晖在致辞中表示,科技传播在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连接科技产业界和社会各界协同创新、推动一带一路和全球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凝聚共识的主阵地、汇聚正能量的新场域、打赢舆论斗争的新战场。围绕科技传播与网络信息安全的关系,她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坚定正确政治立场,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二是宣传正能量典型,以互联网等新兴传播手段为着力点,发现、挖掘、宣传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典型;三是实事求是科学决策,准确把握形势变化,坚持以事实和数据说话,维护良好网络科普生态;四是丰富科技传播内涵,希望广大科技传播工作者围绕当下科技传播的新形势与新问题,提出互联网时代科技传播的新主张与新思路。

傅爱军在致辞中表示,科技传播对推进湖南科技创新、助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传播工作,坚持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轮驱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显著提高,2020年达到10.14%,超过了既定目标10%,较2015年(5.14%)增长了5个百分点。湖南省科协积极打造科普湖南融媒体平台,进行科技传播,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力指数稳居全国前列,多次位居榜首。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作了题为《互联网时代的科技新闻报道》的报告,他认为,科技报道要守正创新。要创新,一定要守好“正”。“正”有五笔,代表着科技报道的“根”“脉”“事”“形”“命”。其中,“根”是为国为民,“脉”是求真务实,“事”是自尊自信,“形”是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命”是有生命力、可持续,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只有写好了这个五笔的“正”字,科技报道才能在互联网时代有权威性、有可信度,能够广泛传播。此外,他希望科技记者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回应问题、解决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义强教授作了题为《竹科技与竹文化传播》的报告。他从竹与自然、竹与文化、竹与科技、竹与未来等维度全方位解读竹子的基因密码、生物特性、理化性能、精神家园和应用领域,介绍了竹子的遗传育种、分子结构、组织形成、材料构造等方面的最新科技进展以及面临的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吴义强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竹材种类和储量都位居前列的国家,科学认识竹质资源、高效利用竹材料对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和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传播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吴敬作了题为《公共卫生事件与互联网传播》的视频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性、公共属性事关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在相关健康传播过程中应秉持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尊重科学的态度,努力做到“更科技、更开放、更实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传播链条的打造上“更科技”,推动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型,在开放性平台与高质量内容的打造上“更开放”,在科普信息发布和传播过程中“更实效”,更注重“社会服务”,助力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希望广大科技传播工作者继续关注、关心、关爱公共卫生事件防范与应对健康信息传播,给予更多的投入,不断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科学素养,促进公众更加科学、理性地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高端对话环节由芒果TV《趣科普》栏目制片人罗雅丹主持,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高级记者蒋建科,光明日报社原科技部常务副主任、高级记者金振蓉通过视频形式作了发言,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制片人戴飞,湖南科技报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蔡建文,杭州阿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马舒建,杨凌农科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孝宏做了互动交流。大家立足各自专长,结合发展实际,分享实践经验,研判行业趋势,探讨发展路径,共同就互联网时代科技传播机遇与挑战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沟通。

蒋建科认为,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科技传播要做到变量至上,只要搭上互联网时代的快车,科技传播大有可为。他认为,科技记者既要打“游击战”“阵地战”,还要打“大兵团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做大体量深度报道,这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发出更强音,吸引更多流量。科技传播工作者要向科学家学习,从“跟跑”“并跑”到“领跑”,通过在科研成果未形成、科研过程进行阶段的跟进采访,形成的“体验式”报道可以更好地展现科学家科研过程,更容易被科学家和公众所认可。

围绕传统媒体如何融入互联网时代?金振蓉认为,传统媒体需要拥抱互联网时代,用新媒体的技术手段为内容赋能。传统的主流媒体拥有得天独厚的权威信息源,以及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专业化、规范化的制作规程,这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之道,这也决定了在信息爆炸时代,传统媒体往往起到了众声喧哗中的“一锤定音”作用。同时指出,传统媒体中的人才结构队伍、技术力量还需要不断进步提高。

戴飞表示,传统广电媒体要结合平台优势,依托专业摄制团体、用丰富的资源制作出大体量、成系列的长视频,而不是去和短视频平台拼碎片化的热度。《新闻大求真》栏目主要面向6-14岁的青少年,通过做实验这种最直观的方式讲解科学知识、诠释科学原理。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的科普产品浩如烟海,《新闻大求真》的策略是“用牛刀杀鸡”,比如邀请院士大咖解答老百姓最常见的一些问题。他希望栏目能传播一种科学精神,希望中国的孩子能够有动手能力、有好奇心,愿意亲近自然、走出课堂,勇敢地去研发、去创新。

蔡建文表示,湖南科技报是面向农村的报纸,1957年创办,发行量曾达到182万份。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和传播技术等发生深刻变化,受众群体也在发生变化,新一代农民是有文化、有思想、有经营头脑的青年农民,他们需要科技知识,但更有选择,不是报纸刊登什么就信什么。传统媒体要适应受众的需求,湖南科技报近几年开始转型发展,用互联网的手段、互联网的技术、互联网的渠道来做科普,做科技传播。现在科普湖南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嵌入到村一级的党群服务平台,农民在平台上可以自由选择,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传统广电的传播模型,是漏斗型的,影响力从大到小逐渐衰减,而互联网的传播模型是波纹型的,就像扔一块小石子到水里,波纹一圈一圈地扩展,从第一圈影响到第二圈到第三圈,不断放大,我们现在经常讲的‘出圈’,就是这个意思。”马舒建对此很有感触。如何去打造爆品?如何让你的科普作品出圈?他认为,首先要关注在重大时间窗口回应社会需求,比如在新冠疫情最初的阶段,阿优文化创作了一组抗疫动画片,用亲和力比较强的艺术方式去科普,以缓解社会大众的恐慌。其次,科普作品除了需要好的创意,更需要情感的共振,比如神舟十三号归来时,阿优创作了科普作品《摘星星》,讲的是航天员王亚平给女儿摘星星回家的故事。

梁孝宏表示,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全媒体时代加速到来,科技传播格局也在发生改变。农业科技报社为了更全面地或者是范围更大地服务基层农民,建设了一个强农客户端APP,近几年平台上已聚合农业权威资讯20多万条,全国农民提出的问题2万多条,500多名农科专家线上365天服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组织专家线上直播,解答农业生产的难题。今年农业科技报社和广播电视台进行整合,成立了杨凌农科传播集团,拥有“报、台、网、微、端、屏”融合发展的一个全新的媒体传播矩阵,将使科技传播和服务做得更好。

在下午举办的全国科技报融媒体建设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省市20余家科技报(刊)社社长、总编辑、融媒体机构负责人约70余人,就地方科技报的媒介融合与报网联动,融媒体建设的方法、路径、举措等进行交流与研讨,共同探索科技传媒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全国科技报一直是科学普及和服务“三农”的重要阵地,新时代赋予科技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面对由互联网、大数据等带来的传媒生态深刻变革,科技报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在实践中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会上,湖南科技报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蔡建文,山西科技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光明,武汉科技报社社长陈海涛,新疆科技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杨斌,杨凌农科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农业科技报副社长贺辉,陕西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主任黄姗姗,广西科学技术普及传播中心主任刘慧英等七家单位代表作了经验分享,为科技报融媒体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思路和经验。


附:中国科协年会(简介)


中国科协年会是中国科技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科技盛会。其前身为中国科协学术年会,1999年由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同意设立。从2006年起,由综合性、跨学科、开放性的学术年会转型为大科普、综合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综合性科协年会。年会由中国科协与省级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每年举办一届,已先后在杭州、西安、长春、成都、沈阳、博鳌、乌鲁木齐、北京、武汉、郑州、重庆、福州[1]、黑龙江举办。


2020年8月10日至15日,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主题为“改革开放 创新引领——科技赋能 合作发展”。


2022年6月16日,中国科协举办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任刘亚东在会上介绍了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整体情况。

中文名:中国科协年会

成立时间:1999年

宗旨:大科普、综合交叉

组织: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


会议组织

年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科协申办。组织工作在中国科协和举办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设组织委员会、年会办公室和执行委员会。年会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科技发展需要和举办地特色,按照“征集—推荐—审定”的程序确定主题。年会规模一般控制在6000人左右,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3人以上、国家相关部委和申办地省市主要领导10余人、“两院”院士120人左右、港澳台专家20余人、中国科协常委100余人、科技工作者代表5000人左右。


会议宗旨

“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是年会的宗旨。大科普是国际惯例;学科交叉是推进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增强年会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紧密结合地方实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举办地服务,是年会的方向。


会议内容

年会内容一般包括“1+3+X”内容模块,其中“1”指大会开幕式及大会特邀报告,“3”指专题论坛、学术交流、科普三项主要活动,“X”指院士、专家与地方政府官员座谈交流及其它相关活动。开幕式及大会特邀报告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和院士、专家。开幕式还颁发“求实杰出青年奖”和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专题论坛根据举办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立,旨在促进专家学者与党政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学术交流主要由全国性学会组织,围绕科技前沿动态、学科交叉和科技创新中的重大问题设立若干专题,旨在搭建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科普活动由相关部门联合全国学会进行,重点邀请参加年会的院士、专家参与面向学校、社区、企业、农村的各类活动。


会议成效

举办中国科协年会的主要成效:一是通过举办专题论坛,为举办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建议;二是通过举行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及人才成长;三是通过开展科普活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四是通过年会宣传报道,展示举办地城市新形象。


历届回顾

第十二届

2010年11月1日至3日,由中国科协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在福州隆重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包括100多位“两院”院士在内的50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盛会。

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正值编制福建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参会的各位院士和专家不仅在各个主题论坛上为闽台合作献策与把脉,还通过“百名院士专家海西行”活动前往福建各地展开了详细的调研。会议期间举行的院士专家项目签约暨推介会上,共有9个平台合作项目和26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项目签约,另外福建还新增设1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成果显著。


第十四届

2012年9月8日,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开幕词。2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各学科领域,工作在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本届年会。本届年会将围绕“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题,按照“大科普、科学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定位,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


第十五届

2013年5月25日—27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贵州省举办。


第二十届

2018年5月26日上午,由中国科协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杭州开幕。本届年会以“改革开放 创新引领”为主题,国内外科技工作者代表2500多人参加年会有关活动,共同探讨创新发展的最新话题。


第二十一届

2019年6月29-30日,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由在黑龙江省举办,主题为“改革开放 创新引领——科技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年会划分为“科技引领”“聚力振兴”“引才惠民”3个主题板块共30项主要活动。


第二十二届

2020年8月10日至15日,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主题为“改革开放 创新引领——科技赋能 合作发展”。


第二十三届

2021年7月27至28日,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主会场设在亦庄,本届年会将设立开幕式、闭幕式及25项专题活动。


第二十四届

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以“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打造中部崛起新引擎”为主题,由中国科协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2022年6月16日,中国科协举办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任刘亚东在会上介绍了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整体情况。以“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打造中部崛起新引擎”为主题,时间定于6月26-27日(周日、周一)集中活动两天,主会场设在湖南省长沙北辰国际会议中心,活动覆盖湖南有关市州,形成京湘联动,部分活动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根据疫情发展适时进行调整。目前包括开、闭幕式及35个专项活动各项安排基本就绪。

2022年6月26日上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长沙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