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2021-12-31 08:30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编者按:归纳、总结和梳理年度学术热点,既是对一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系统回顾,也是对现实焦点问...
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2021-12-31 08:30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编者按:
归纳、总结和梳理年度学术热点,既是对一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系统回顾,也是对现实焦点问题、深层理论问题的折射,有助于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智力支持。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专家研讨评议等程序,现已评选出来。今予公布,以飨读者。
1.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入选理由: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持续推进,取得诸多高质量成果。1.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来源和重大意义。阐明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2.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阐释。深入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内容,并围绕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人民立场、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继承和创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重大理论命题,阐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特征、核心要义和科学方法。3.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探索。聚焦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监察法治,立法工作,生态文明法治,法治人才培养等实践问题,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从各领域、各部门法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系统研究。
专家点评: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掀起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在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将主要面向以下方面:1.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研究,以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实践要求,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地生根、走深走实,进而在全面依法治国中释放出新的实践伟力。2.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阐释和体系构建,特别是系统分析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原创性、独创性、集成性理论创新,彰显其真理力量和话语魅力。3.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融通性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对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对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批判性继承、择善性借鉴,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人类法治文明思想精华具有内在融通性。要通过深入研究,展示这一思想蕴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展示其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全人类共同价值。4.加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的重大专题性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领域,运用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在政治与法治、民主与专政、权利与权力、自由与秩序、安全与发展、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改革与法治等辩证关系中都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理、法理、哲理,这就需要我们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开展一系列专题研究。
(点评人: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
2.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入选理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伟大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鲜明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一重大主题,形成了丰硕研究成果。1.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全面梳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带领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建设、国家安全、外交等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2.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创造辉煌历史、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为诠释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提供了深厚的学理支撑。3.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维度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和宝贵经验,形成了学科交叉研究态势,既拓宽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进一步深化了党史研究。
专家点评:学术热点的形成往往与现实密切相关。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学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等。总体而言,学术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用大历史观审视和评价百年党史,既有分领域、分阶段的研究,又有整体性研究,将某一问题的研究以百年为考察周期、研究时空,并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置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度来评价和定位,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拓宽了中共党史研究的视野。2.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艺学、教育学等学科,立足本学科视域、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开展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研究,凸显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优势,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史研究方面取得不少突破进展。3.将历史、现实、未来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注意阐发历史经验的当代价值,体现了中国学术理论界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和历史担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波澜壮阔、厚重宏大,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面向未来,学术理论界还需立足现有成果,充分挖掘和利用史料,进行更为具体的探讨、更为深入的分析思考。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金龙)
3.中国现代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
入选理由:百年前仰韶遗址的发掘,拉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经过几代考古学人的艰苦努力,中国现代考古学有了长足发展,业已成为世界考古学界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脉。值此中国现代考古学开创百年的历史节点,学术理论界回顾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探索之路,并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展望未来。中国现代考古学是在社会与学术多方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百年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学科发展之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灿烂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聚焦中国现代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在以下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1.探讨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理论范式的变迁和理论体系的演进,分析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话语类型和叙事模式,在与西方考古学的比较中辨析其中国特色。2.探讨中国现代考古学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构建中国上古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起的作用和贡献。3.探讨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学科归属,辨析考古学与历史学、人类学的关系。4.总结中国现代考古学过去百年的本土实践经验,谋划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专家点评:中国现代考古学具有历史学的学科属性,并自始至终承担着强烈的历史学使命。百年来,中国现代考古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在百年发展过程中,中国现代考古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借鉴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研究方法,逐渐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类型学、考古地层学、聚落考古学和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理论、文明起源和国家演进理论。可以预期,未来的中国现代考古学必将有更多重大考古发现,会更强化多学科合作,会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会产生更大的国际影响力。今后一段时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重要任务和时代使命。
(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
4.数字时代劳动的哲学审视
入选理由:数字时代,随着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和劳动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劳动形态、劳动保障和劳动权利等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对数字时代劳动及其本质和形式的探究成为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2021年度,哲学界对数字时代劳动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劳动方式、劳动价值、劳动正义、劳动自由等话题:1.分析数字时代劳动的过程,指出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得劳动过程开始无缝镶嵌和全面浸润在人的生活中,改变着人与人的交往和存在方式,推进了劳动过程的社会化,加深了劳动者对社会的依赖。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剖析“数字劳动”的含义,对比传统劳动,辨析数字劳动与物质劳动、生产劳动的关系。3.聚焦数字时代“数字生产过劳”现象、智能生产中人与其类本质的对立、人机关系背后的劳资关系等话题。4.对数字生产要素的公平配置模式、数字生产结构的均衡性、数字生产的多元共治、数字劳动中人的主体性安置、劳动者的数字技能、劳动时间等具体议题展开讨论,探求数字时代的劳动正义和劳动幸福。
专家点评:劳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性活动,是社会发展和人的美好生活的基础。迈入数字时代,劳动内容、劳动方式、劳动价值、劳动关系等正在发生巨变,学者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新变化,围绕数字劳动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些讨论既具有强烈的高科技色彩,又表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1.特别关注劳动内容和方式的变化,数字劳动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成为讨论的焦点。2.特别关注机器替换人可能造成的技术性失业,以及数字时代的劳动机会和劳动权利问题。3.特别关注“资本的逻辑”和“技术的逻辑”宰制下劳动的新形态、新变化,以及如何实现劳动正义和劳动幸福的问题。当然,由于数字劳动兴起的时间不长,目前的讨论仍然是初步的,诸如智能系统承担、完成任务的活动是否可以称为“劳动”,智能系统能否成为“劳动主体”、是否应该享有“劳动权利”,以及如何保障全体人民拥有平等的劳动机会和劳动权利等,这些新兴理论和实践难题,需要哲学研究者拓宽视野,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点评人: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孙伟平)
5.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规制
入选理由: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同时,数字经济的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平台作为新的市场主体聚集了大量资本和资源,易产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问题。传统反垄断理论产生于工业文明时代,其规则及执法在数字经济时代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在不断强化数字经济方面的反垄断,并主要集中于平台经济领域。2020年末以来,中央层面召开多次会议,明确要求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重点聚焦于平台经济领域,强调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如何合理规制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成为学术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议题。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规制作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1.数字经济时代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问题的重新认识与界定。2.平台经济监管规则的构建与治理思路。3.算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4.平台公用事业性质的探讨。5.反垄断法修改的思路及建议。6.国内外平台经济的反垄断规制比较研究。
专家点评:反垄断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国的普遍做法。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反垄断不断强化的趋势,并且主要集中在平台经济领域。随着我国强化反垄断的政策法规密集出台,反垄断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并呈现常态化。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掀起了反垄断尤其是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研究的热潮,各种学术活动非常活跃,学术成果不断涌现。这些成果既涉及传统反垄断分析框架在平台经济领域的适用,也涉及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看待和处理平台垄断问题,及时回应了现实需求,有力促进了平台反垄断工作的开展。在国家持续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背景下,国家反垄断局新近成立,反垄断法修订工作即将完成,如何在平台经济领域有效适用反垄断法,还会是未来一段时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应密切关注我国和欧美国家在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规制方面的差异,不断推进反垄断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以促进发展和规范并重、竞争和创新兼顾目标的实现。
(点评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先林)
6.新型举国体制下重大科技创新管理研究
入选理由: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孕育形成的新型举国体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方面发挥了巨大优势,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新型举国体制下重大科技创新管理这一议题,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从多个层面和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1.探讨新型举国体制的发展脉络,辨析其与传统计划经济下的举国体制的区别,并讨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价值及作用机制。2.探讨新型举国体制如何将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研究有利于新型举国体制价值发挥的组织机制与实施方法。3.在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背景下,有针对性地研究不同国家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实践,探讨如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对科技创新事业进行战略性、全局性谋划。4.围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获得重大科技突破的项目,开展案例研究。
专家点评: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争取重大突破、实现重大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阶段的战略性举措。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要求研究者扎根中国大地,深入研究阐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中的组织动员和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协同机制;要求我们发展战略性科技力量,以重大任务为导向撬动产学研有效衔接,攻克科技与工业技术发展中的重大难题;等等。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成功破题,通过分析中国及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在科技与创新中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经验,突显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关键逻辑;通过对全球经济体系与国际竞争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指出了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的探索方向;通过对若干战略性产业和关键部门的实证分析,为本土理论创新打下了基础。展望未来,应从两个方面深化研究:一方面,夯实中观层面的研究,立足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历史经验,深入挖掘新型举国体制的具体机制,辨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互相协作互相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深耕实践,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及时总结和归纳在新领域、新实践中的机制创新,在学习、参与和推动关键突破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出理解社会经济重大变化的理论框架。
(点评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封凯栋)
7.多学科视域下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入选理由:国家安全是关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全球视野和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设置“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聚焦总体国家安全观展开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展现了学术理论界积极回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协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的担当与努力。例如,政治学界梳理和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国家安全思想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国际关系及竞争等科学议题;管理学界紧扣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问题展开学术讨论;法学界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义阐释与法治宣传、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构建、数据安全法文本解读等进行学术交流;军事学界从国家安全与军事安全关系、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军民融合、学科发展等角度展开探索;图书情报学界就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国家安全情报理论、国家安全情报工作等展开学术研究;等等。
专家点评: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维护国家安全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2021年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结合数据安全法施行等背景,政治学、公共管理、法学、公安学、军事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从自身视角对国家安全问题予以深刻思考与回应,针对大变局下的国家安全与治理、国家安全战略与政策、国家安全数据管理、领域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国家安全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了大量深入研究与跨界对话,从多学科视域丰富了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内容,为推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国家安全研究的多学科参与以及学科交叉,有利于从多元化、特色化等方面综合把握国家安全的创新发展,国家安全也需要置于多学科视域下进行思维的碰撞与宽领域知识的融合。可以预期,未来国家安全领域将有更多的跨学科对话、交流与合作。
(点评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孙建军)
8.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
入选理由: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此次改革关联面广,涉及各级各类教育以及教育系统内外。教育评价改革关系整个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2021年度,围绕这一主题,学术理论界主要集中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1.对《总体方案》的政策内涵解读,分层分类研制配套的各分领域评价改革方案。2.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下,对教育评价的治理功能进行研究探索,从宏观总体视角审视当前我国教育评价理念、范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3.开展不同学段和不同教育主体的评价制度研究,特别是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研究、招生考试改革研究、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研究、高等教育学术评价制度研究、教师评价改革研究,对具体领域的评价改革进行理论深耕和成效数据论证。4.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不同领域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方法支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推进工作。5.通过历史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借鉴国际教育评价理念和实践经验,对标中国实际情况,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
专家点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高规格文件,把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特别是2020年10月印发的《总体方案》,对未来5至10年教育评价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从教育评价改革的不同层面进行了研究探讨,表现出以下特点:1.政策解读与理论探讨并重,研究者既有对《总体方案》的解读和理论思考,又有对新时代教育评价的理论、功能、范式等的深入探讨。2.围绕“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重视对评价技术方法的探讨,例如增值评价的原理与可实现性问题、信息技术对评价技术手段的延伸等。3.关注教育评价的实践应用,既有对评价改革实践落地的途径与模式的探讨,又有对评价落地可能带来的问题的反思。也应该看到,这一领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制度研究和实践反思层面,研究方法以思辨为主,期望未来的研究中出现越来越多基于数据和证据的实证研究。
(点评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辛涛)
9.全面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
入选理由:社会学自创建之始就将解释现代化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作为学科使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迥异于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021年度,中国社会学界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提出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为引领,在系统总结学科发展成就经验、挖掘历史资源、进行中西文明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共识,阐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自身的逻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构建,进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1.从理论层面建构和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新发展社会学”等标识性概念的研究框架、方法体系及发展脉络。2.通过纵向的历史镜鉴和横向的文明互鉴,以社会学视角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有要素和实践逻辑。3.基于经验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回应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如城乡基层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网络安全等。
专家点评: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是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的社会,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中心使命是揭示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2021年度,中国社会学界按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要求,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大战略需求和现实问题,不断加强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不断加强理论和政策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理论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面推进,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发展提出更强烈的需求、提供更丰富的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全面现代化的推进方略、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与社会机制、社会老龄化与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美好生活与社会政策、科技革命与数字社会治理等内容,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冯仕政)
10.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转型
入选理由: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双碳”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围绕“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重大命题,系统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双碳”概念、目标以及相关理论与实践。2.围绕“双碳”目标,从碳核算、减碳措施、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碳经济等角度,开展有关节能减排、产能治理、绿色经济、能源安全、能源革命、油气资源开发与利用、清洁能源发展、电力市场发展、储能与氢能发展、垃圾焚烧治理、生物能源和地热能开发与利用等研究。3.围绕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碳汇、碳配额、碳金融等问题的研究。4.中外“双碳”进程的比较研究,如各国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的实践探索、目标定位、政策工具,以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担当作为。
专家点评:绿色转型要求经济发展摆脱对高消耗、高排放和环境损害的依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绿色转型的题中应有之义。碳达峰碳中和是绿色转型的抓手、测度和推力,绿色转型则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技术选项和实现路径。在现实中,能源工业、制造业、农牧业、金融服务业以及森林湿地海洋的保护与利用,都需要考虑“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具有目标导向、时间刚性的进程。我国作为经济体量位居世界第二的发展中国家,未来对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面临以高碳的煤炭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减排的选项有限,碳达峰碳中和在时间进程上比发达国家更为压缩。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要坚定不移推进,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未来,关于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转型的研究还将随着实践的推进不断得以深化。
(点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潘家华)
2021年度全球十大热点关注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2022-01-02 18:23
编者按:辞旧岁,迎新篇。2021年全球社科界产生了哪些值得关注的话题?《社会科学报》特别推出“2021年度全球关注十大热点”,回顾过去一年全球社科界最关心的十个话题。
原文 :《2021年度全球十大热点关注》
1.疫情反复凸显疫苗接种重要性
2021年,全球疫情高位流行,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新冠病毒持续变异,给全球经济和人类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美国《外交事务》杂志1/2月刊发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安全中心高级学者詹妮弗·努佐的文章《终止大流行:改善全球卫生安全的更好方法》指出,世界各国必须达成协议,共享数据并进行联合试验,从而使全球真正能够应对大流行。5月,由利比里亚前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和新西兰前总理海伦·克拉克担任主席的独立小组发布的报告建议,通过建立“全球健康威胁理事会”,将大流行的防范和反应提升到联合国的最高级别,确定最值得投资的新型冠状病毒诊断测试、药物和疫苗,并相应地分配资源,以便能够迅速开发和有效分配。
5月31日,经合组织发布的中期《全球经济展望》指出,各国的经济情况将取决于新冠疫苗接种情况,以及公共卫生和财政支持措施的有效性。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指出:“疫苗接种速度至关重要。疫苗接种必须加快,必须覆盖全球。”但随着病毒变种的不断出现,未来新冠疫情长期存在的可能性不断增大。美国《外交事务》杂志2021年7/8月刊发表美国流行病学家拉里·布里连特和哥伦比亚大学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伊恩·利普金的文章《永恒的病毒:抗击新冠疫情的长期战略》指出,随着全球每天都有天文数字的变种出现,其中一些变种产生更危险病毒的风险不断增加。在未来几年里,新冠病毒可能会在全球各地来回传播,而不是灭绝。因此,及时接种疫苗,并让全球贫困地区的人民也得到资助获得疫苗是全球抗疫的重要举措,应加强落实。
2.量化宽松引发全球通胀风险担忧
疫情爆发之初,各国政府为对抗疫情增发了巨额货币。市场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永远是货币现象,这次货币浪潮迟早会影响整体经济格局并推高价格。对此,《经济学家》刊文《通货膨胀会卷土重来吗》分析了今年将导致通胀的三个因素。一是疫情期间超发了20%的美元,美国、英国、日本和欧元区的赤字率已较疫情前增长了20%。二是许多国家正在老龄化,加上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出现障碍,劳动力短缺导致工资上升和商品价格上升,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通货膨胀。三是疫情后各国政府和央行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越来越高。9月23日,《评论汇编》刊文《发展中国家暗藏通胀危机》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严峻的通胀风险,贫穷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仰仗外部资金,因此迫切需要国际社会支持发展中经济体的国际储备。
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一步指出,能源和粮食价格的上涨导致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上升。2022年,这些全球因素可能进一步助长通胀,特别是粮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将对低收入国家家庭产生特别不利的影响,此类家庭40%的消费支出用于食品。根据核心通胀指标,在发达国家,美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增长最快,其次是英国和加拿大。由于美联储对通胀的快速反应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并可能给其他国家带来困难,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因此,美联储必须有效地通报政策变化。
3.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备受关注
今年,比尔·盖茨出版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指出,如果我们不加以改变,气候变化的致命性可能达到新冠肺炎的五倍。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观念转型、能源转型、产业转型和投资转型,而创新是避免气候灾难的唯一途径。新冠疫情导致世界经济出现90年来最严重的倒退,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造成了巨大冲击。此外,生物多样性丧失对人类的威胁也不断引起重视。2月18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报告《与自然和平相处》,指出人类应当改变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平相处。8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系列评论《另一个环境紧急事件》指出,生物多样性危机正成为人类的下一个重要危机。
针对气候危机和生物多样性危机,今年全球环保进程有了新进展。当地时间10月3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二十六次会议(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开幕,全球领导人和缔约方代表集中讨论了如何确保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的议题,大会指出要强化适应措施、建立起有韧性的社区和生态系统,动员足够的气候资金、支持全球气候行动,并积极寻求全球协作。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召开,会议正式通过“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4.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新阶段
尽管世界各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封锁的重压下举步维艰,但风能和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继续快速发展,新能源经济更加电气化、高效、互联和清洁。清洁能源技术正在成为投资和就业的一个主要新领域,也是国际合作和竞争的一个活跃舞台。随着新能源发展和全球减排计划的推行,化石燃料的地位和影响似乎进入了新的阶段。7月,《评论汇编》发表西班牙IE大学研究员爱德华多·坎帕内拉的文章《石油时代的终结》,文章认为世界正在经历一场能源格局的转变,可再生能源不断得到推动发展,石油唯我独尊的态势必将终结。
全球能源系统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而人工智能在能源转型中的广泛应用是推动这场变革的关键。9月7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白皮书《利用人工智能加速能源转型》。白皮书指出,能源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必须发挥积极作用,以负责任的方式塑造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并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来释放人工智能的全部潜力。
10月13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旗舰”报告《2021年世界能源展望》提出了促进能源转型的四项措施:一是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电气化,这要求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的部署比《气候承诺方案》中规定的增加一倍;二是保持对能源效率的不懈关注,通过改变材料效率和行为调节能源需求;三是广泛推动减少化石燃料作业的甲烷排放;四是加强对清洁能源创新的巨大推动。这些措施对于解决钢铁、水泥和其他能源密集型工业部门及长途运输部门的排放问题尤为重要。
5.科技创新应用加速落地
新冠疫情导致许多经济体突然陷入了严重的衰退,但疫情同时促进了新科技的大量应用。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主席詹姆斯·马尼卡和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7/8月刊文《更好的繁荣:如何捕捉大流行的生产力潜力》指出,疫情促使几乎每个行业的企业都从根本上重新思考运营,加速实施技术和组织创新计划。新数字技术的采用会带来一场深刻的经济转型,加大生产率提高的潜力,甚至在历来变化缓慢的行业也是如此。疫情在带来社交阻隔的同时,也激发了人类的创新灵感。人们利用全新的科技手段来弥补空间上的疏离,远程办公、无人配送、智慧工厂等新技术加速落地。科技创新焕发出别样的活力,生物、能源和商业等方面的诸多创新型技术和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展现出人类应对疫情“大考”的智慧与韧性。专家认为,疫情催生的新科技不会“昙花一现”,而是将持续内嵌于人们的生活,加速数字化转型。
后疫情时代,创新是世界各国持续发展、走向更好繁荣的必由之路。数十年来,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在经济增长和减贫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加剧了该地区的经济脆弱性。2月24日,世界银行在报告《东亚发展中国家的创新势在必行》中指出,为应对挑战并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国家必须转向更注重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不过,对新技术的监管同样必不可少。今年7/8月《哈佛商业评论》刊文指出,对人工智能进行有效监管一是要确保人工智能在不同市场的公平运作,二是要确保人工智能决策的透明度,三是要分类管理人工智能自动更新和学习的算法。
6.陷入困境的全球教育呼唤变革
新冠疫情大流行对全球教育带来了重大影响。各国实行的新出入境政策使全球教育合作与交流蒙上了阴影。4月,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发表《学术群体的萎缩》,指出疫情导致研究生项目停招、国际生入学率降低、高校裁员和毕业延迟等,这些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未来全球学术群体队伍的萎缩。
此外,疫情影响了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投资,扩大了教育不平等。2月,麻省理工学院伊卡巴尔·达利瓦尔等人在《评论汇编》刊文《增长是不够的》,指出最近几十年来,富裕国家教育成果低等现象持续存在,低收入国家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入学率急剧上升,学习成果却相差甚远。4月,剑桥大学教育系索尼娅·伊利耶博士等人的调查报告和9月经合组织的《2021年教育概览》都认为新冠疫情可能加大了现有的学习差距,进一步凸显了教育的不均衡问题。
不过,危机也带来新的转机,当前的学术群体困境或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全面改革。伦纳德·卡苏托和罗伯特·威斯布赫在新书《全新的博士学位:如何建设更好的研究生教育》中总结了困扰研究生教育数十年的系统性问题,包括学术市场不断萎缩、无视可能占用博士学位的非学术职位,以及学位获得时间模糊不清等,指出疫情的巨大冲击有助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全面改革。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指出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要塑造真正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教育本身亟须转型,包括围绕协作和团结原则来组织教学,发展学生批判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推动教学专业化,增强学校的包容性和公平性等。
7.公共债务与福利政策引发争议
为应对新冠疫情,近两年各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货币和金融刺激一揽子计划,导致世界各地低收入国家的负债率在2020年上升12%,达到了8600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今年,各国学者纷纷质疑这种高负债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马库斯·布伦纳迈尔的《弹性社会》一书明确质问了零成本债务这种免费的午餐还能持续多久。高福利发达国家以高税收、高负债维持高福利的制度,已经变成了政客们借钱请客的戏码。10月,世界银行《2022年国际债务统计报告》显示,中低收入国家的债务总额2020年增加了5.3%,低收入国家债务增加了12%。
疫情后各国纷纷提高的社会福利政策今年逐步减少了,但民众对更强大而全面的社会保障的需求仍然迫切。事实上,疫情暴露了此前福利政策的大量盲点,相应政策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而政府则担心过度慷慨的福利政策反而会鼓励人们维持失业状态,从而落入“福利陷阱”。5月,《经济学家》发表文章《躲避风暴的避难所》,指出一个“升级版”的福利制度应该足够灵活以鼓励就业,而在灾难来临时依然可以对民众施以援手。欧洲大学研究所安东·赫默里克称:“缓冲本身不足以抵御未来的冲击。如果福利国家要经得起未来的考验,就必须投资于儿童保育、技能培训、医疗和人。”我们很难预测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和人口结构的改变对就业和生计将造成何种影响,但是几乎可以肯定未来还将出现混乱,因此我们最好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准备。
8.进一步反思现代文明与生活方式
现代文明高度发达,带来了生活的舒适便捷和随之而来的幸福,还是高压力下的焦虑和社会冲突?今年,海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文化反思。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1/2月刊文《文明如何破坏了我们的大脑:游猎社会在工作、时间和幸福方面教会我们什么》,马里兰大学社会学家约翰·P.罗宾逊回顾了40多年来关于幸福和时间使用的调查,他得出的结论是,最幸福的人是“从不烦恼”的那一群人,这些人很少感到匆忙或无聊。他们的日程安排符合他们的精力水平,他们所做的工作消耗了他们的注意力,却没有让他们精疲力尽。人类学家詹姆斯·苏兹曼花了近30年的时间研究布须曼人,在他的新书《工作:从石器时代到机器人时代的深刻历史》中他这样描述布须曼人:白天,他们教孩子们如何在沙漠中辨认动物的脚印;夜晚,他们唱歌、跳舞、讲故事。这些处于文明源头的小规模种群比现代人快乐得多。
9月,《大西洋月刊》发表大卫·布鲁克斯的文章《波波族如何分裂美国》,通过对美国社会阶层分裂的分析探讨了现代精英文化的困境。文章指出,受过高等教育的波波族在经济、文化,甚至是人们对什么是美好生活的理解上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控制,把其他阶层远远甩在后面。现代精英统治是一台产生怨恨的机器,它将完成学业的能力置于一切其他能力之上,但团队合作、自我牺牲、诚实、善良、守信、创造性和自我激励的能力无疑是更重要的,一个明智的社会应该奖赏具备这些能力和特质的人。精英文化造成了巨大的不平等——经济上的不平等,以及令人更痛苦的尊重上的不平等,纠正这一体系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制度改革。
9.全球就业政策面临新调整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就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今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发布《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1年趋势》指出,新冠疫情大流行对公共卫生、就业和生计造成了毁灭性影响,2021年与2022年的全球失业人数将分别达到2.2亿人和2.05亿人。6月,美国《评论汇编》发表教育与就业专家莫娜·莫西德的文章《老龄化的机遇》指出,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统计数据证实,45岁以上的求职者占长期失业人口的大多数。45岁以上的失业者中有63%失业超过一年。此外,危机还影响了许多处于人生关键时刻的年轻人,扰乱了他们从中学或大学到工作的正常过渡。10月,剑桥大学社会科学系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发表报告指出:疫情造成了逾六分之一年轻人失业,其中大多数为24岁以下青年,这对他们的精神健康和福利造成严重冲击。国际劳工组织指出,由于新冠危机将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平等,各国政府必须将人的需求、愿望和权利置于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的核心,才能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复苏。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各国政府需要与雇主和工人组织协商,以更公正和可持续的方式重建劳动力市场。英国《经济学家》在《工作的未来》系列报道中指出,大流行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学的一场知识革命,政策制定者比以往更加关注工人的困境。然而,要使劳动力市场更好地运转,仍需要政府、雇主和工人更具创造性地思考。各国政府需要加大劳工保护力度,对零工经济公司进行严格审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0.2021开启“太空旅行元年”
2021年,我国北斗、探月等重大航天工程圆满收官,“天问一号”向着火星不断迈进,多个新型火箭成功实现首飞,实现新突破……放眼全球,国际航天界的发展成绩也是可圈可点。美国的“毅力”号成功登陆火星,成为第五辆成功登陆火星的火星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希望”号成功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
对普通人来讲,2021年更是意义非凡。《华盛顿邮报》在一篇报道中称,2021年对太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当地时间7月11日,维珍航空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和5位机组人员坐着该公司运营的小型火箭飞机起飞,短暂地进入太空。这使得布兰森成为使用民用太空飞行器成功体验商业太空旅行的第一人。此后,美国蓝色起源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SpaceX招募的4名平民以及日本富豪前泽友作等纷纷登陆外太空,拉开了平民太空旅行的帷幕。
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说:“我们生活在历史的转折点。”10月,《评论汇编》发表普林斯顿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彼得·辛格的文章《人类是否处于宇宙历史的转折点》,称现在只是人类向银河系其他星球移民居住的开始,我们的后代将居住在整个银河系。11月25日,特斯拉、SpaceX的CEO马斯克在微博发布中英双语内容,表示如果我们能够在火星上自给自足,我们将成为星际公民。
世界如此之大,人类的未来不只是灾难、危机和争斗,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