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十七大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体说就是从六个方面实现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改振兴〔2021〕16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教育厅、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水利(水务)厅(局)、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卫生健康委、粮储局、能源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现将《“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
农 业 农 村 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水利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人民银行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 家 能 源 局
2021年11月22日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6月2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十七大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体说就是从六个方面实现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就业市场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关于农村问题有一个明显的新提法,就是“全会认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 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中文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简称:城乡 融合
提出:十七大
发展趋势:“两个趋向”
基本概念发展进程主要内容重大意义
导语
十七大 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 格局,具体说就是从六个方面实现一体化:城乡 规划一体化, 产业发展一体化, 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公共服务一体化, 就业市场一体化,社会 管理一体化。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关于农村问题有一个明显的新提法,就是“全会认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 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 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 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基本概念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又称城乡 融合。在社会发展 战略上把 城市、 农村视为一个整体,使城乡 协调发展、共同 繁荣,城乡差别逐渐消失,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 阶段,是随着 生产力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的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
相互融合,互为 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 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 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 信息、政策措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 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地、产业发展上的互补、 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
发展进程
“两个趋向”的论断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 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他说:“纵观一些 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 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 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随后召开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深入考察各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史后对工业化发展普遍 规律做出的科学 总结,是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特征后做出的科学判断,也是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后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为我国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提供了思想理论 依据。
科学发展观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提供了科学的 世界观和 方法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 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就是坚持用 发展的办法解决 前进中的问题,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缩小工农差别, 缓解城乡矛盾,兼顾各 阶层利益,建立社会新秩序;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城乡居民创造程序公平、机会均等的环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积极性和 创造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就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调动城乡两个积极性,开发利用城乡两种资源,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按照十七大的要求,真正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主要内容
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 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必须按照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的要求,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分区 功能定位,统一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 工业园区、商贸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
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 基础与重点,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不是城乡产业发展一样化。它要求加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使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进行广泛 渗透融合,城乡经济相互促进,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其重点一是要加速城乡工农业经济的一体化,使城乡工农业合理布局,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二是要加快城乡第三产业,特别是商贸流通业的一体化,促进城乡间 生产要素的流通,加速现代文明和先进服务业向农村扩散,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发展的差距在基础设施方面尤为明显,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一 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特别要增加对农村道路、水、电、 通信和 垃圾处理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入,提高上述设施的质量和服务功能,并与城市有关设施统筹考虑,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是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扩大 趋势的基础。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 财政向农村 教育和 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尤其要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力度。
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近年来农民收入之所以保持较快的增长 速度,一个重要因素是外出务工和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民的非农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 途径。逐步实现城乡就业和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不仅是增加农民 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发育 要素市场、支持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要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 管理体系,改变一些地方政府重城市、轻农村,重 工业、轻 农业,重市民、轻 农民的做法,充分发挥政府在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立相关制度方面的作用。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要 改革农村征地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并完善法规,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
重大意义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和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可以使城乡之间的 资金、 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城乡产业发展合理布局。同时,依托城市的 带动和 辐射,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产生和升级,促进农村工业化和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这样一方面促进 农产品加工业和 物流业发,延长农业 产业链,提高了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了农业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一部分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城镇居民,减少了农村人口,农村土地资源就可以相对集中,改变目前土地经营分散的状况,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为农业的产化, 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同时,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变低收入低消费群体人事其它行业获得较高收入的消费群体,通过买房、投资、置业、会不断形成新的社会需求。农民进城要创业,要发展,会不断形成新的 财富源泉。此外,城镇建设、农村环境改善,还能创造新的投资需求,从而推进成都经济进入一个良性 循环的状态。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和经济社会发展不 平衡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日益拉大,已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 农村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就业不充分,带来了社会不稳定的 隐患。同时,农村还有部分地方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通过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就业体系,可以较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也可以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收入。此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一方面可以统筹安排城乡 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使较多的资金投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 领域,使城乡居民的教育、 医疗保健和 文化生活等方面条件更加平等。另一方面可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辐射、影响,对思想 观念相对落后、信息较为 闭塞的农村地区产生强烈的正效应,促使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而对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 积极互动的作用。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可以使城乡资源和 环境的保护得到统筹 考虑, 避免城乡保护不一致、不同步的问题。同时,通过依托县和区域中心镇,推进工业聚群发展有利于区(市)县工业 集中区形成,从而推进小城镇 发展,也有利于农村地区道路、排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和使用,节约利用资源,避免“村村点火,户户昌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 利用。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06-02 10:42人民网精选资讯官方帐号
人民网北京6月2日电 (记者李楠桦)“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要着力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障碍”…… 5月22至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举办的第一期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研修班在北京举行。在开幕式环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郭兰峰,国家乡村振兴局督查专员贾希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主要负责同志、规划司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背景、重大意义、目标方向、任务举措和政策措施。
如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郭兰峰提出,要走好“产业”“人才”两步棋,“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把县域作为重要切入点,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发展格局”。贾希为认为,“以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抓手,对于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在研修班圆桌讨论环节,5个已产生典型经验的县(市、区)分别作了经验交流。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通过坚持规划统筹、机制创新、协同发展、共建共享、联农带农等做法,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提速, 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52:1;江西省鹰潭市深入推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省市县齐抓共管,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设计、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等制度落实落地;河南省鄢陵县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探索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乡教育联合体;浙江省德清县全面梳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基本实现了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目标。
江西省鹰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略英认为,“此次研修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方向及边界给出了清晰说明,对基层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常务副区长周振华表示,“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资金来源、发力重点,在研修班上得到了充分讨论,对日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修班上,授课专家分别围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内容进行了政策解读。同时,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村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投融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治理、县域城镇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通过专题授课、圆桌讨论、交流对话等多种形式,为地方乡村振兴政策落地的瓶颈问题开良方。全国100多名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此次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