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万象 | “饭圈文化”,该引导何种价值观?原创 刘俊 社会科学报社 2021年4月14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在两会上,明星流量、饭圈文化、偶像观养成等成为热点话题。春节...
万象 | “饭圈文化”,该引导何种价值观?
原创 刘俊 社会科学报社 2021年4月14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在两会上,明星流量、饭圈文化、偶像观养成等成为热点话题。春节期间,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热映带来社会对于各种以流量为目的的营销的反思。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需要什么样的偶像,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成为“圈”中迷惘的一代,则是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原文 :《“饭圈(FANS)文化”该引导何种价值观》
在互联网时代,传媒艺术对青少年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价值方式、文化方式和精神方式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当前,作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对以B站为代表的中长视频网站,以及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形成了高度的日常依赖。特别是这些视频平台,糅合微信、微博、QQ空间等社交媒体,锻造出了强大的明星制造渠道,在娱乐业发展、流行文化风靡和资本力量推动等因素的助推下,营造出逐渐显性的“饭圈文化”。
所谓“饭圈”,类似于通常意义上的“粉丝圈”。之所以称作“饭”,是借助“粉丝”一词英文表达“Fans”的中文谐音。偶像崇拜自古就有,影视明星追逐伴随着好莱坞的明星文化推动也有百年的历史。不过,从近年来饭圈群体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呈现出不少与传统意义上的粉丝圈的不同之处:例如,青少年饭圈群体在明星追逐中呈现出极高的粘度,甚至大有以追星为业之势,并出现了一些直接影响明星私人日常生活的现象;青少年饭圈群体在追星过程中会普遍性地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为所追逐的明星进行各类宣传、打赏,以及支付追星过程中引发的其他各类消费,而这些不良消费诱惑常常有幕后资本力量在直接推动;再如,青少年饭圈群体在追星过程中极度依赖互联网媒介,无论是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群体召集和联络,还是通过互联网观看明星的传媒艺术作品,抑或是以互联网为宣传阵地为明星全方位、高密度打call,等等。
如今“混饭圈”已经不仅是一种偶发的、小众的、私人化的喜好,而是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青少年群体的共同行为、习惯,并呈现出这些青少年某些独特的集体性格,因此它可以被视为某种文化。
一方面,我们需要从“存在即合理”的意义上认识“饭圈文化”。青少年在心智、情感和价值观形成期,常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需要依托某些“稳定”的外在实体完成社会化改造,而明星崇拜正是这样一种外在实体。例如,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内心常常会出现的空虚、孤独和不安全感,可以通过明星崇拜来缓释。例如,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榜样的力量去引导成长的目标、规约成长的道路、克服成长的障碍、温润成长的波折,适合的明星可以成为这种需求下最直接的榜样。例如,网络原住民一代从认知世界的一开始,就不断习惯着互联网的一些基因,如多元、自由、开放、流行、时尚、逐新,这与造星文化、“饭圈文化”的特质高度一致,“饭圈文化”是符合一代青少年精神习惯的某种承载。
因此,青少年的明星崇拜和“饭圈文化”如果能够保持在合理的程度上,不极端也不盲从,不过度戏谑也不过度解构,选择无论专业实力还是品性口碑都较为正向的明星作为成长的伙伴和引导人,是极为有助于青少年缓释成长焦虑、提振成长动力、思考成长话题、激发成长期望的有益做法和现象。
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不尽合理的“饭圈文化”有所警惕,避免其可能带来的不良价值观。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至少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从行为层面说,要让青少年在价值上认识到,在满足自己追星权利的同时,也要照顾到明星本人拥有私人生活的权利,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过度介入到他人的日常生活中,更不能因为过度介入而影响到他人的安全和声誉,这是社会交往的基本伦理,也是维护偶像形象的基本做法。
第二,从观念层面说,注意让青少年在价值上认识到,成长过程中应该在各个正向的维度都寻找到合适的偶像,而不是因为对某位明星的高粘度和过度崇拜,丢失了认识、体会和享受多元社会、多元生活、多元领域、多元美好的可能性,也不要因为沉浸于对偶像的崇拜而让自己无暇从事其他同样有意义,甚至更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从情感层面说,注意让青少年在价值上认识到,成长过程中抚慰自己心灵的来源是多维度的,从长时段的眼光来看,父母亲情、伙伴友情、师生情、长辈情、同学情、同好情等情谊,常常比崇拜单一偶像而收获的感情持续时间更长、对自己成长的正向影响程度更深。当然,这也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青少年的情感慰藉问题,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关注为青少年提供基础设施、学业教育资源、生理健康照顾等方面。
第四,从消费层面说,注意让青少年在价值上认识到,目前在“饭圈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不良资本的恶意,也即大量的幕后机构通过诱惑青少年卷入到特定的偶像崇拜中,诱导青少年进行日常性不良消费,甚至是巨额消费,以此从中牟取暴利。大量青少年在“饭圈文化”大旗下的花费并不能给所崇拜的偶像带来实际益处,反而“养肥”了幕后逐利的各类机构和主体,粉丝和偶像反倒成了他们获利的工具。因此,培育青少年尽早形成健康、明智、合理的消费观十分必要。
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希望。青少年的文化也因为他们注定会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主力人群,而变成未来社会的某种主导文化。因此面对“饭圈文化”这样一个在青少年群体中逐渐显性和有高影响的文化样态,我们亟需即时洞察、动态判断,以趋利避害,以全社会之力营造青少年健康的成长环境。
附:网红店被罚500元引热议,温暖的惩罚该给谁?
原创 佘颖 经济日报 2021年4月14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网红张大奕的关联公司因为销售不合格服装,被罚了两笔钱——一笔500元、一笔200元。
近日公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0年11月,杭州大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淘宝网店“吾欢喜的衣橱”销售的一款牛仔裤,经抽检及复检,被确认为质量不合格产品。这款牛仔裤购自杭州如涵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张大奕关联公司。
今年3月,杭州市江干区市场监管局做出处罚决定,认定两家公司违反产品质量法,属于生产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决定对杭州大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没收违法所得242.2元,罚款500元;对杭州如涵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没收违法所得12元,罚款200元。
对此,网友的评论是,“以为少个万字呢”,“多么温暖的惩罚”。
是不是温暖的惩罚,大奕公司恐怕另有想法。因为处罚决定公布后,吾欢喜官微发文回应称,该牛仔裤标签为97%纯棉、3%涤纶,而实际检测含量为100%纯棉。言下之意是,明明我们的实际质量更好。
在此,不去讨论100%纯棉与加了涤纶的衣服孰优孰劣,因为服装面料非常复杂,有时100%聚酯纤维的面料成本远超天然棉线。只说一点: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
作为生产销售企业,大奕公司和如涵公司没有尽到符合注明标准、如实标注的义务。这也是监管部门经过复检之后,依然认定其违反产品质量法的原因。
被戏称“温暖”的罚款金额,同样出自产品质量法: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所以,监管部门完全称得上严格依法处理。网友的调侃,实质是在追问温暖的惩罚到底该给谁?怎样才能既保持温度,又不失力度。
在这方面,上海等地已经有了一些尝试。2019年开始,上海、苏州、常熟等地推出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对广告、食品经营、价格等领域的“无心之失”,属于初犯且未造成严重危害的,及时整改后,可免于行政处罚。近日,上海又发布了“免罚清单2.0版”。
比如,一些新开的便利店,店员还未全部到位、客流量较大,每逢进货高峰,店员忙得团团转,一些商品尚未贴上价格标签就暂时放到了货架上;还有些商品在忙乱中与其他商品混淆,价格标签无法与实际商品对应。根据价格法,经营者可能面临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但依据免罚清单2.0版,经营者的这些轻微违法行为属于首次,可不予处罚。同时,经营者还避免了留下不良信用记录,这一点让许多极其看重声誉的创业者舒了一口气。看似免罚,实则体现了执法的真正意义。
根据行政处罚法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行政执法的价值绝非“为罚而罚”,而是要让行政处罚对象认识到错误,避免一错再错。
有的企业一心遵纪守法,轻微违法免罚,足以令其警觉。对这些爱惜羽毛的企业而言,哪怕再轻微的行政处罚记入企业名下,也会让其坐卧不宁。但对那些执迷不悟、屡教不改的企业,除了引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价格法里的惩罚性赔偿措施,加大惩处力度,还应通过责令改正、批评教育、指导约谈等措施,让他们意识到错在哪里,督促其合法合规经营。温暖又有力量的监管不只是一张罚单,最终要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
“饭圈”为什么变成这样?理智追星,国内多家娱乐公司行动了……
近年来,应援打榜、刷量控评、群体对立、互撕谩骂等“饭圈”乱象进入公共视野,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饭圈”群体行为模式和治理方式深入研究,指导相关网站平台制定社区规则,规范粉丝群体网络行为,尽量从本源上解决问题,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
多家娱乐公司等倡议:
理智追星
近日,国内多家娱乐公司及明星个人工作室、粉丝后援会等发布理智追星倡导书,倡议粉丝用正确的方式追星,共同维护正面的网络环境,与明星共同成长。
倡导书的发布响应了国家网信办开展的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活动中“严厉打击引发粉丝非理性应援等行为”的号召。
为何“饭圈”乱象频出?
“饭圈”群体中,不少是年轻的“95后”“00后”,因为年龄和经历等因素,其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一些不良诱导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参与到“打榜”、骂战等恶性行为中,造成不良影响。
与此同时,在“饭圈”乱象的影响下,一些青少年还容易沾染上言语侮辱、人身攻击等恶习,有的甚至构成网络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那么,为何“饭圈”乱象频出呢?这可能源于以下几点因素:
➤网络匿名导致不负责任的言论增加
据外媒报道,当社交媒体要求用户提供一些身份信息时,人们会减少“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做的事情”。相反,网络的匿名环境会鼓励人们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全匿名的环境会让追责变难,而在不用担心自己会为言论负责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更随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于群体归属的渴望
据杂志《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中的一篇文章分析,人们在网络上攻击别人的原因在于社会上很多人都极其渴望找到“信仰”。人们想要找到有相同想法和情绪的组织,也希望通过追星给生活增添一些目的和方向。在试图找到“信仰”的过程中,人们为了合群可能会更容易受到引导,做出和平时不一样的选择。
➤偶像崇拜带来的强代入感会加大情绪所受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发现,偶像崇拜会导致粉丝产生代入感,同时加强粉丝对于偶像的情感投射愿望。这都会让粉丝情绪更容易受到偶像的影响,受到更多来自不良行为或引导的伤害,而这些情绪上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行为的理性与否。
如何理性追星?
正如在很多理智追星倡导书中提到的那样,粉丝们应当在网络上保持警惕并识别、避免不良行为和言论。同时,理解追星的目的也是同样重要的。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发布的一篇文章总结了粉丝追星需要注意的几件事情:
❶ 没有人可以决定谁是“真正的粉丝”
也就是说,粉丝不需要证明自己是粉丝,也没有义务去参与“打榜、反黑和集资”等“饭圈”行为。
很多人大概会同意,我们喜爱某个明星或作品,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和人生体验,而不是为了把热情消耗在掐架、控评、打投,这些毫无正能量的事情上。
❷ 辩证地看待一切
粉丝需要批判性地看待明星的作品以及网络的舆论,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❸ 做自己的决定
加入“饭圈”、成为粉丝应当是个人的选择,而不是由周围的环境和他人决定的。追星应该给生活带来正能量。
诚然,仅仅倡导粉丝做到理性追星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除了监管部门的整顿治理外,娱乐公司和明星需要共同正确引导粉丝理智追星。同时,互联网平台也应当加强监管,处置不良信息,共同为粉丝创造和谐、正面的环境。网民也应当坚持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辨别网络信息,理智发表网络言论。
治理“饭圈”乱象,离不开各方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只有把规矩立起来,把红线树起来,把正确价值观传扬开来,多管齐下,才能为网络空间带来朗朗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