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研究所新闻 > 正文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送别仪式在京

时间:2021-06-20 19:58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中红网北京2021年3月28日电(朱长河)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第一艘...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送别仪式在京举行
4月4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中红网北京2021年3月28日电(朱长河)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彭士禄同志遗体送别仪式,3月28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当天,彭士禄的家乡广东省海丰县同步举行追思会,深切哀悼彭士禄同志。

彭士禄同志是革命先烈彭湃的儿子,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3月22日12时3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岐山、王晨、刘鹤、李希、张又侠、陈希和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张德江、宋平、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贺国强,以及肖捷、杨传堂、王兆国、刘延东、马凯、邹家华、路甬祥、桑国卫、宋健、陈元等对彭士禄同志的逝世表示悼念,对其家属表示慰问,并送花圈。

28日上午,礼堂内庄严肃穆。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国防科工局局长、党组书记张克俭,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张建华,中核集团余剑锋、顾军、李清堂、马文军、申彦锋,中国核学会王寿君,中国航天科技张忠阳,中国船舶姜仁锋,华能集团舒印彪、王森,中国广核集团杨长利、高立刚,国家电投集团祖斌,北京理工大学赵长禄等,在送别曲中缓步来到彭士禄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彭士禄同志的遗体三鞠躬,并与彭士禄同志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家监察委员会办公厅,科技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务院国资委、广东省委省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海军参谋部核安全局,中国科协办公厅,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汕尾市委市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江西干部学院、清华大学核研院,“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广东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广东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广东院士联合会、深圳新四军研究会等部委机构、地方党委政府、企业集团、科研高校、社会团体等敬献花圈表示哀悼。

科技部部长、党组书记王志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山东省省长李干杰,香港国安公署署长郑雁雄,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叶民,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刘华,中核集团曹述栋、陈书堂、王杰之,国电投集团钱智民,中石化集团张玉卓、马永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吴燕生、徐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陈肇雄,北京理工大学张军以及蒋心雄、姚振炎、金矛、贺光辉、吕黄生、曲格平、王玉庆、徐庆华、孙勤、穆占英、刁筠寿、刘书林、赵宏、傅锐、昝云龙、王荣生、张正华、国强、黄国俊、钱福源、冯先银、时传清、邱建刚、李学东、苏文生、李季泽、和自兴、尤德良,陈锋、张翔、徐小岩,周秉德、陈知建、萧星华、乌可力、肖永定、苏承业、叶莲、李靖、李茜,以及院士黄旭华、张金麟、杜祥琬、邬贺铨、刘人怀、陈杰、钱绍钧、孙玉发、于俊崇、潘自强等发来唁电、唁函,并送花圈。

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还有中核集团雷增光、李晓明、潘建明、黄敏刚、张凯、李朝晖、陈烨、王安民,集团公司总部各部门、各单位代表,彭士禄同志生前工作的地方有关部门、单位同事,生前好友、校友、战友以及亲属、学生等。

彭士禄同志生平

彭士禄同志,曾用名彭保禄,男,汉族,广东海丰人,1925年11月出生,193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在广东坪山东江纵队当战士,后到延安青年干部学校、延安中学学习。1942年在延安中央医院从事护士工作。1944年起先后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化工系、张家口工业专门学校化工班学习。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7月起先后任华北宣化炼焦厂练习生,阜平地区化工厂、石家庄炼焦厂技术员。1948年12月起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工学院学习。1951年9月到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化机系学习。1956年9月到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进修班学习。1958年4月起先后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室工程师、室副主任。1963年4月任国防科委第七院十五所副总工程师。1965年6月起先后任核工业第二设计院二部副总工程师,九〇九基地副总工程师、革委会代主任。1971年8月任武汉十九所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

1973年4月任国防科工委第七研究院第一副院长、党委副书记。1979年9月起先后任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总工程师、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兼总工程师、核潜艇总设计师。1983年3月起先后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广东省委常委、大亚湾核电厂董事长。1987年6月起先后任核工业部总工程师、科技委第二主任、核电秦山联营公司董事长。1992年6月任核工业总公司科技顾问。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9年12月起先后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顾问、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顾问。2004年2月经中央批准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2018年11月离休。

彭士禄同志幼年历经磨难,其父亲彭湃同志牺牲后,他4岁成为孤儿,童年两次被国民党抓进监狱。1940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抵达延安。1951年经组织推荐考核前往苏联学习,服务国家需要学习核动力专业。

彭士禄同志是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参与成功研制第一艘核潜艇、引进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第一座大型商用秦山二期核电站,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建造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彭士禄同志担任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为实现我国核潜艇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和核动力技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主持我国第一座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设计建造及运行,确定了技术路线和厂址,建立了一代核动力反应堆物理设计方法和核动力装置主参数计算方法,解决了核动力装置冷启动等多个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打下了坚实基础。

彭士禄同志为我国核电站自主设计与建设和核电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力推我国第一座核电站采用压水堆路线,具体负责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工作,提出核电工程的进度、投资、质量三大控制管理方法。他组织建造我国第一座商用大型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并总结提出“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工作机制。

彭士禄同志1978年被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研究设计”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颁发表彰全军优秀总设计师的“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荣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20年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

彭士禄同志是中共第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是第四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彭士禄同志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生。他从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个人要求。他始终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勇挑重担,身先士卒,忘我工作,淡泊名利,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核动力事业。

附:彭士禄:核动力领域的拓荒牛
原创 科技日报 4月15日
◎ 科技日报记者 陈 瑜

伴随着激昂的《英雄核潜艇》之歌,可降解的环保型的骨灰坛被慢慢放入海中,随着时间的流逝,骨灰坛将融化在大海中。

丧事从简;不保留骨灰,海葬;骨灰撒在工作多年的葫芦岛海域。这是享年96岁的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生前嘱托的三件事。

从研制潜艇核动力到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从指挥大亚湾核电站筹建到建造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的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他的每一步都是别人未曾走过的路,拓荒牛,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

对大海,彭士禄有着割舍不了的情愫。

作为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之子,彭士禄4岁时成了孤儿。11岁那年,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他被祖母认领出狱,乘坐破旧的小船在风浪中颠簸,逃往香港避难。几经辗转,直到1940年底到达延安。抗战胜利后,彭士禄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大连工学院学习,1951年通过考试赴苏联留学,在喀山化工学院学习化工机械。

1956年,陈赓大将访苏,召见了正准备启程回国的彭士禄,对他说:“中央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留学生改学原子能专业,你愿意吗?”彭士禄不加思索,即刻回答:“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于是,他被送到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核动力专业,从此与核动力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8年,彭士禄从苏联学成回国,被分配到原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这年年底,我国开始进行核动力装置预研,他被任命为核动力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室没有主任,他是实际负责人。当时苏联以技术复杂,中国不具备条件为由,拒绝为研制核潜艇提供援助。毛主席豪迈地讲:“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核潜艇可一天也不能耽误

对科研人员来说,一万年太久了,只争朝夕。

1965年,代号为“09”的中国核潜艇工程上马,近万人陆续来到位于四川大山沟中的909基地。

身为副总工程师,彭士禄是基地技术负责人,但他与大家一样住干打垒,一起加班加点。1969年3月,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主厂房落成后,他就又随安装队伍住进了厂房。一身工装、一身汗水,安装中哪里有问题、哪里最关键,他就出现在哪里。

从1970年7月18日起,陆上模式堆开始起堆试验。试验期间,他把被子搬进厂房,24小时连轴转,以便随时发现、分析试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功率每提升一档,出现的险情也越多,因为敢于在情况不确定时拍板做决定,同事们给彭士禄取了两个雅号,一个叫“彭大胆”,一个叫“彭拍板”。后来他说,不拍板怎么行,有些问题只有赶快定下来,通过实践再看看,错了就改。改得越快越好,这比无休止的争论要高效得多。

彭士禄敢于拍板,并非“盲动主义”,也不是心血来潮,他手里有三张牌:数据牌、简单牌、团队牌。

但他曾谦虚地说:中国核潜艇研制成功绝不是一两个人的作用所能及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没有“之父”之说,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颗螺丝钉……

1970年8月30日,核潜艇陆上模式实现满功率运行。1970年12月26日,核潜艇下水,1971年8月15日,开始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彭士禄身先士卒,随艇出海,临行前,对妻子说:“放心,这次一定能成功,我有信心。万一喂了王八,你也别哭。”

1974年8月1日,“长征一号”核潜艇正式交付海军服役后,彭士禄扎根在葫芦岛核潜艇制造厂进行后续艇的安装调试工作。

有一天胃疼剧烈,他被工地医生诊断为急性胃穿孔,有生命危险。海军医院的医生被送到工地为他做手术,切除了3/4的胃。

手术后第三天,海城发生了7.3级地震,彭士禄被用担架送上飞机回到北京,在海军医院住了不到一个月就出院,又开始超负荷工作起来。人们劝他好好休养,等身体完全恢复再工作,他却说:“不怕死就死不了,核潜艇可一天也不能耽误。”

不是我大胆,那是我的责任

“只要祖国需要,让做什么他都愿意。”知父莫若女,女儿彭洁了解父亲。

1983年彭士禄从核工业部调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总工程师,南下出任广东省核电站建设指挥部指挥长。57岁的他再次创业。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大亚湾核电站建设项目遇到很多过去从未有过的政策性问题,“左”了、“右”了都不行,必须恰到好处,这谈何容,面对各种争议,他敢于拍板、承担责任。有些拍板和做法人们不理解,甚至加以反对。他对这些指责从不放在心上:“不是我大胆,那是我的责任,如果有100个问题,我必须解决99个,只能剩下1个必须要上面解决的问题,我才能请示报告。否则,要我这个全权负责的总指挥干什么?”

现在回头看,彭士禄关于大亚湾核电站的基本重大决策是正确和影响深远的。

1984年春节,正好上大学放寒假的彭洁和妈妈一起去了趟广东。她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刚到的那天晚上,司机、秘书和家里人都吃的方便面。

筹建办迁至深圳后,为支持大亚湾核电建设,蛇口区招商局董事长袁庚将自己的办公室让给彭士禄。彭士禄为了节省资金,将这间办公室兼作卧室。在这间屋子里,他经常早晨吃方便面,中午吃秘书买来的快餐盒饭,晚上和大家一起聊天、讨论问题。关于大亚湾核电站的许多拍板和重大决策也是在这间办公室兼卧室作出的。

2017年,彭士禄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得100万港元奖金。彭士禄决定捐献奖金,设立一个奖项。经有关组织和领导多次说服后,彭士禄才同意将用奖金设立的奖项命名为“彭士禄核动力创新奖”。

办完奖金捐献手续,彭洁和父亲开玩笑:你得了这么多的奖金,给我点多好。没想到父亲认真了:这个钱也不是我的,是国家的。

彭洁说,自己本来是和父亲开玩笑,听到这一席话,立刻被感动了,“我觉得他和爷爷一样,心里装的是全天下劳苦大众。因为他从小感受到的是一种爱,亲身感受到贫苦农民百姓给予的养育之恩,所以有了一种更大的胸怀,就是要回报祖国,回报党和人民对他的养育之恩。”

永葆以身许国的赤子情怀

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已经离开快一个月了,人们感怀先生往事,追溯先生风骨。

3岁时母亲牺牲,4岁时父亲就义,坎坷的童年经历没有击垮他,相反磨炼了先生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几十位“母亲”的爱,给了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源泉,也成为他奉献的一生的不竭动力。大国重器,以命铸之。先生和团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了毛主席提出的“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宏伟誓言;二次“拓荒”,为我国核电站自主设计与建设核电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我们怀念他,感佩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始终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一辈子两袖清风,克己奉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真正做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我们追忆他,感佩他无论身居何位,始终保持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他曾说: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我们学习他,感佩他勇于创新、敢当使命的科研作风,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上,“彭大胆”“彭拍板”是将对国家核事业的坚守转化为果敢行动的具体实践。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真正做到“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历史是一面镜子。当前,全党正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科技界来说,把先生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的科学家精神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全过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细化深化,切实增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科技创新工作的本领,必将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也将汇聚起奋进新征程中的磅礴力量!


愿将此生长报国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 6月20日

愿将此生长报国
——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
中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

他一生做了两件事,作为中国首任核潜艇总设计师研发设计了“深海利器”核潜艇,作为总指挥为中国建起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这两件事都掀起“核巨浪”,改变了中国核动力的发展格局。

他是革命烈士的后代,幼年颠沛流离,3岁丧母,4岁丧父,两次被国民党抓进监狱,后在党的关怀培养下成长成才。他心怀感恩之心,心怀国之大者,祖国的需要就是他的志愿。

他叫彭士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2021年3月22日,他以96岁高龄在北京逝世。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满腔赤诚惟报国

有一种信念,叫做报答党和人民的似海恩情。彭士禄的一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从幼年时的颠沛流离到响应祖国号召投身核动力研究,再到成为我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他用一生践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他的个人成长处处体现党的保护和引领,更饱含着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

生在英雄家,传承红色家风。“一个漆黑的暴风雨之夜,奶妈背着我逃难,躲避敌人的搜捕。”这是彭士禄能回忆起的最早的童年印象。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儿子,小小的彭士禄被国民党视为“斩草除根”的对象之一,成为国民党在全国悬赏搜捕的通缉犯。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当地百姓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保护烈士留下的“根苗”。从那时起,彭士禄过起了姓百家姓,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的日子,有了20多位“阿妈”。8岁时,彭士禄被国民党当局抓进监狱。阴森恐怖的牢房里,饭里有虫子,身上有虱子,不仅如此,敌人还逼供让他承认自己的身世。1935年,未满11岁的彭士禄再度被捕。后来,花甲之年的彭士禄曾到汕头石炮台监狱探访,找到当年关押他的漆黑牢房时,激动地说:“就是这间,就是这间!我在这里受到了多少拷打。”

85岁时,有记者采访彭士禄,很多事情他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只要聊到他的“阿妈”和“核潜艇”,他的眼睛里就是满满的光。“感谢老百姓的养育”,彭士禄曾亲笔写下这八个字,寥寥几笔却藏着无限的感激。他总说:“我对人民永远感激,无论我怎样的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报他们给予我的恩情。”

长在红旗下,义无反顾“我愿意”。经历过非常人所能想象的童年,彭士禄超乎寻常地懂事与努力,他深藏的感恩之心,变成了燃烧的火种。15岁时,彭士禄被送往革命圣地延安,终于结束了东躲西藏的日子。他曾回忆说:“经历了监狱里暗无天日的生活,来到延安后,我感觉自己人生的天空一下子就亮了。”20岁时,彭士禄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党的关怀,彭士禄回忆道:“延安圣地培育了我自力更生、艰苦拼搏、直率坦诚的品格。我坚信共产主义必胜无疑,作为共产党员,我将为之奋斗终生!”

彭士禄一生做了两件事,作为中国首任核潜艇总设计师研发设计了“深海利器”核潜艇,作为总指挥为中国建起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这两件事都掀起“核巨浪”,改变了中国核动力的发展格局。2021年3月22日,彭士禄走完了为祖国“深潜”的一生。图为1997年1月20日,彭士禄在中国船舰研究院介绍我国首艘下水航行的核潜艇。 

1951年,26岁的彭士禄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选派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彭士禄在苏联学习期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美国核潜艇“鹦鹉螺”号潜入太平洋,途经欧亚非三大洲后又回到美国东海岸,在它下水后的三年多时间里,总航程达到6万多海里,消耗的核燃料仅有几千克。这样重大的战略武器让世界各国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威慑,也迅速引起了我国领导人的高度关注。正在苏联访问的陈赓大将把彭士禄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问他:“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彭士禄脱口而出:“我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从此,彭士禄与“核”结缘,把自己的毕生精力与祖国核事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彭拍板”掀起“核巨浪”

一句“我愿意”,彭士禄转行从事核事业,选择了“深潜”人生,开始了在核技术“无人区”的艰难探索。

兑现“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1958年,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潜艇技术的垄断,中央批准研制导弹核潜艇。然而那时,我们无图纸资料、无权威专家、无外来援助,仅有的资料是从报纸上翻拍的几张模糊不清的外国核潜艇照片和一个从美国商店买回来的儿童核潜艇模型玩具。面对重重困难,毛泽东主席气势如虹地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当时我们这批人有学化工的、有学电的、仪表的,我们大多数人不懂核,搞核潜艇全靠4个字——自教自学。”彭士禄回忆道。是怎样的“自教自学”呢?先由他和仅有的几个懂一点核动力的人,一边自我学习,一边给大家开课!他还发动大家一起学英语,俄语资料没有了,就改看英文资料。彭士禄对年轻人说,要脑袋尖、屁股圆,脑袋尖钻进去,屁股圆能坐得住。他回忆道:“困难时期,我们都是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那时没有电脑就拉计算尺、敲算盘,那么多的数据就是没日没夜算出来的。”

1970年12月26日,我国首艘核潜艇“长征一号”缓缓驶向碧波深处,彭士禄和战友们挺立码头,眺望大海尽情欢呼。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兑现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深海中的核潜艇,无声却有无穷的力量,在惊涛骇浪中,彭士禄书写下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

结束“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核潜艇成功了,跟核动力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彭士禄又有了新的使命。这一次国家交给他的,又是一次极为艰难的开拓垦荒。中国发展核电,究竟该走哪种技术路线?20世纪70年代,熔盐堆方案和压水堆方案如何取舍,一时成为争论的焦点。经过科学论证和调研,彭士禄力排众议,提出我国建造的核电站应采用国际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路线,并充分利用我国刚建成的陆上模式堆技术经验及其工业配套设施,容量可暂定为30万千瓦。这一方案也为我国核电走“以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起到了关键作用。

改革开放后,国家宣布引进法国技术在中国建设大型核电站。1983年,彭士禄被任命为大亚湾核电站筹建总指挥。年近花甲,他再一次踏上了共和国核电事业的拓荒之路。此时的大亚湾核电工程,既没有足够的建设资金,也缺乏足够的人才和技术,要在这样的条件下攀登核电领域的“高精尖”,无异于建“空中楼阁”。尽管如此,在彭士禄等人的艰苦努力下,大亚湾核电工程于1987年顺利开工。同年,他又被国家委以新的重任,担任秦山二期核电站董事长,负责建设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商用核电站,那一年,彭士禄62岁。有了在大亚湾“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彭士禄对打赢这场硬仗多了几分底气。

从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几十年的时间里,彭士禄带队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核电领域的拓荒之战。回顾这些核电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项目,有人问彭士禄,难吗?他总会回答,“靠大家,就不难”。

用数据说话是“彭拍板”不变的底气。在一次次重大决策面前,彭士禄敢拿主意,大家都管他叫“彭大胆”、“彭拍板”。第一座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第一艘核潜艇(401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的技术路线(秦山一期核电站),第一座百万千瓦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第一座自主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这位置身于中国核电事业顶峰的人物,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开创了中国五个“第一”,每一个“第一”都是他带着科研人员“摸着石头过河”,遇到重大问题很难决断时,是他敢拿主意,勇于担当。于是,“彭大胆”、“彭拍板”的外号逐渐被人叫响。当然,“彭大胆”并非有勇无谋,一个个重大工程背后的运作机理被他掰开了、揉碎了、穷尽了,自然有底气拍板。对这个称呼,彭士禄总是哈哈大笑:“我胆子是大,敢拍板,但我是有根据的。”他的“根据”就是数据,而且是一手数据。

彭士禄在核电筹备建设时期使用的工作笔记本被大家尊称为“天书”,没有计算机的年代,他的笔记本上字迹清秀、整齐,核电站数以万计的数据、信息都一一记录其中。从反应堆到关键设备,从工程进度到成本造价,他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小到汇率、公式,大到核电站参数、工程进度,可以说算无遗策。他笔记本上写就的几页纸,往往是他起草了十多页草稿才浓缩出来的。

淡泊名利 永葆初心

有一种使命,只为播撒世代传承的红色种子。忠于理想的两代人,淡泊名利、永葆初心、不改本色。

“对公明白,对私糊涂”的鲜明品格。2017年,彭士禄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得100万港元奖金。彭士禄决定捐献奖金,设立一个奖项,用于奖励青年核动力科技工作者。按照惯例,奖项名称应以捐款人本人名字命名,但遭到了彭士禄的婉言拒绝。经过多方说服,彭士禄才同意将奖项命名为“彭士禄核动力创新奖”。办完奖金捐献手续,女儿彭洁和他开玩笑:“你得了这么多的奖金,给我点多好。”没想到彭士禄认真了:“这个钱也不是我的,是国家的。”彭洁说,自己本来是和父亲开玩笑,听到这一席话,立刻被感动了:“他和爷爷一样,心里装的是全天下劳苦大众。因为他从小感受到的是一种爱,亲身感受到贫苦农民百姓给予的养育之恩,所以有了一种更大的胸怀,就是要回报祖国,回报党和人民对他的养育之恩。”

彭士禄心里揣着两笔账,一笔是公事的“明白账”,另一笔则是私事的“糊涂账”。他说:“做一个明白人谈何容易?要有超前意识,对问题有新思路、新见解;对工程技术能亲自计算主要数据;对工程进度能说出某年某月应办哪几件关键事;对技术攻关能亲自挂帅出征,出主意,给点子……但当一个糊涂人则更难,凡对私事,诸如名利、晋升、提级、涨工资、受奖等,越糊涂越好。”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密码。深海,游弋着中国核潜艇,也深藏着彭士禄的功与名。“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因此获得了一些奖项,这些成绩与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它更属于核潜艇人,属于核电人,属于核事业人。”这是公开出版的《彭士禄传》里的一句话。这句话,既是他一生创新攻关的感言,也是他一生淡泊名利的自画像。他有“两要”、“两不要”,即:不要名、不要利,但要把核潜艇造出来、要把核电站建起来。

“中国核动力‘拓荒牛’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注解。彭士禄曾在自述中写道:“也许因是属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彭士禄的事迹,甚至连他的名字都鲜有人知。1982年,世界第一艘核潜艇美国“鹦鹉螺”号总设计师海曼·里科弗来中国访问。他会见了我国许多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但不无遗憾地说:“就像两颗彗星不相遇,你们的‘真神’没出来。”他说的“真神”就是彭士禄。一些外国报刊称彭士禄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他本人却不认可这种说法。他说,我若成为“之父”,成百上千作出卓越贡献的核潜艇设计者、建造者又是什么呢?中国核潜艇研制成功,绝不是一两个人的作用所能及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没什么“之父”之说,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枚螺丝钉。

谁说无人知晓,青史早已留名。从烈士的遗孤,到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彭士禄走完了为祖国“深潜”的一生。一辈子太短,短到他只为祖国做成了两件事;一辈子又太长,长到他把生命熔铸进新中国核事业基座上的磐石。

“我们活在你的事业里,你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有人在缅怀这位可亲可敬又可爱的老人时这么写道。2021年3月30日,在《英雄核潜艇》的歌声中,彭士禄最后的心愿得以实现:骨灰撒向大海,永远守护祖国的海洋。他曾说,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此刻,他或许是那一朵翻腾的浪花,正同他最爱的核潜艇一起深潜,一路远航,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滚滚向前,澎湃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