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研究所新闻 > 正文

首个破“四维”十条意见发布,论文专利一律不再奖励!“破四唯”立新标!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科发才〔2022〕255号 教育科技人才奠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时间:2022-12-02 16:16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首个破“四唯”十条意见发布:论文专利一律不再奖励! 科学网 8月21日上午,山东省农科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消息,为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破除“四唯”有关文件精神,引导科研人...

首个破“四唯”十条意见发布:论文专利一律不再奖励!
来源:  科学网

2021年8月21日上午,山东省农科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消息,为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破除“四唯”有关文件精神,引导科研人员树立“顶天立地、科技为民”的科研价值观,山东省农科院结合工作实际,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在全国科研单位率先出台了破除“四唯”十条意见。

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后,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一场轰轰烈烈的“破四唯”运动正式在高校和科研机构间展开。

在山东省农科院公布的这十条意见中,明确了论文发表和授权专利一律不再给予奖励,而相关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效果等指标将会成为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的直接依据。

该院副院长张立明表示,这十条意见旨在破除“四唯”,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引导科研人员树立“顶天立地、科技为民”的科研价值观。

十条意见全文如下:

一、论文发表和授权专利一律不再奖励。
二、单一品种成为全国前三大品种或山东省第一大品种的,可直接竞聘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岗位。
三、单一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前三位,或应用覆盖率达到全国10%及以上,可直接竞聘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岗位。
四、单项技术被列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十大引领性技术”,或制定国际标准的,可直接竞聘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岗位。
五、突破行业科技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的,可直接竞聘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岗位。
六、单项科技成果转化到账经费1000万及以上,可直接竞聘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岗位。
七、创办科技型企业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可直接竞聘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岗位。
八、成果转化专职人员促成技术成果转化年度累计到账经费5000万元及以上的,可直接竞聘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岗位。
九、创建乡村振兴模式样板,或管理服务创新形成模式样板,并由上级主管部门发文在全国或全省推广的,可直接竞聘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岗位。
十、长期扎根基层生产一线,服务“三农”,贡献突出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可直接竞聘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岗位。
据了解,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

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高等学校正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教授一级岗位、教授二级岗位、教授三级岗位、教授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也就是说,文件中提出可直接竞聘的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岗位对应的即是教授四级及以上岗位。


“破四唯”立新标!科技部等八部门给出改革试点方案

科技日报 2022-11-09 15:31 发表于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科技人才评价再度迎来重磅消息!11月9日,科技部会同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召开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启动会,部署推进《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围绕国家科技任务用好用活人才,以“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为着力点,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和政策协同为保障,按照创新活动类型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方案》明确,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推进、使用牵引、协同实施。“在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创新基地建设等国家重大创新活动中推动人才评价改革落地见效,着力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相关负责人说,改革突出国家目标和使命导向,坚持谁使用谁评价,以用定评、评用相适,科学使用评价结果。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为期两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将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12家科研院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9家高校,以及上海市、山东省等6个地方展开。


直面人才评价改革落实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人才评价工作。2018年,中办、国办分别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对分类健全评价标准、推进“三评”改革等作出系统部署。


“各地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出台‘破四唯’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这位负责人坦言,但是,与广大科研人员的诉求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比,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还存在落实难、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科技人才“获得感”不强。


针对人才评价“破四唯”后“立新标”、评价方式创新和用人单位评价制度建设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方案》明确了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路线图,从单位内部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系统部署。


单位内部主要根据不同科技创新活动类型探索新的评价指标、方式、周期、内部制度等进行系统设计;外部环境主要从有关部门推动“三评”改革联动、构建行业特色的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部署任务,通过内外协同联动,探索形成有利于潜心研究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通过2年试点,探索形成不同创新活动类型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科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的评价机制更加完善,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上述负责人说。


聚焦国家使命分类开展试点


值得关注的是,试点任务把品德作为科技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突出国家使命导向,按照国家重大攻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公益研究4类创新活动部署试点任务。


具体而言,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科技人才评价以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建立体现支撑国家安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实际贡献和创新价值的评价指标;


基础研究类人才的评价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导向,着力破除“唯论文”数量倾向,避免数论文数量和看影响因子高低等,探索低频次、长周期的考核机制;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的评价以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为导向,重点评价产学研和团队合作、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科技成果应用和市场价值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等方面的成效,避免以发表论文为评价硬杠杠,不能数专利数量和国家项目经费数量;


社会公益研究类人才的评价主要以服务支撑能力和社会贡献为导向,客观反映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高危岗位、基层一线和从事科研基础性工作科研人员的贡献,不得设立硬性经济效益。


不仅如此,《方案》还对地方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提出明确要求,突出区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特色,加强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创新和资源集成,对地方人才评价改革进行系统设计,推进综合改革试验。


“人才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复杂程度高、改革难度大,关乎科研人员切身利益,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离不开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指导监督、服务保障,也离不开试点单位的主动担当和狠抓落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方案》对有关部门、试点地方和单位分别提出要求,比如,教育部、工信部等六部门作为试点单位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试点单位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持,构建本行业的人才评价体系等。作为主责部门,科技部将肩负起组织推动责任并率先改革,如在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科技人才计划评选中破除“四唯”,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并及时总结凝练、固化成果。


原文链接:

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科发才〔2022〕255号
上海市、山东省、湖北省、四川省、深圳市、南京市人民政府,各有关试点单位:
  《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已经2022年6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请各试点单位主管部门组织试点单位编制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地方制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于2022年12月15日前报送科技部。
   
                科技部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科院
              2022年9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重要部署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安排,针对人才评价“破四唯”后“立新标”不到位、评价方式创新不到位、资源配置评价改革不到位、用人单位评价制度建设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制定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聚焦“四个面向”,围绕国家科技任务用好用活人才,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为目标,以“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为着力点,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和政策协同为保障,按照创新活动类型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各类科技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在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创新基地建设等国家重大创新活动中推动人才评价改革落地见效,着力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重点解决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落实难等问题。
  ——坚持分类推进。探索科技人才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公益研究等创新活动中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人才,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坚持使用牵引。突出国家目标和使命导向,发挥激励作用,坚持谁使用谁评价,以用定评、评用相适,科学使用评价结果,合理衔接科技人才激励,引导各类科研人员服务国家、潜心研究、尽职履责、作出贡献。
  ——坚持协同实施。加强部门协同和地方联动,充分集成科技成果评价、科研经费管理、科研相关自主权等现有改革试点政策,在科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形成改革合力。
  试点单位和地方:选择建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承担国家科技任务多、示范效应较好、有较好人才评价基础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或高等学校附属机构,以及科研人员数量较多的农业、卫生健康、水利、工业和信息化等行业领域科研院所,分类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同时,选择科研单位相对集中、承担国家任务较多、具备较好基础的部分省市,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工作。试点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试点期限:2年(自试点实施方案批复之日起)。
  二、试点任务
  坚持德才兼备,把品德作为科技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在加强对科技人才科学精神、学术道德等评价的基础上,按照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评价以及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社会公益研究类的人才评价,从构建符合科研活动特点的评价指标、创新评价方式、完善用人单位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试点任务,推动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做法。
  (一)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评价
  1. 突出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建立体现支撑国家安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实际贡献和创新价值的评价指标,重点评价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完成情况。
  2. 完善科研任务用户导向的评价方式,充分听取任务委托方、成果采用方意见。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
  3. 对承担“卡脖子”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等并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在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大倾斜支持力度。
  (二)基础研究类人才评价
  1. 实行以原创成果和高质量论文为标志的代表作评价,建立体现重大原创性贡献、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学科特点、学术影响力和研究能力等的人才评价指标。破除“唯论文”数量倾向,不把论文数量、影响因子高低等相关指标作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鼓励科研人员把高质量论文更多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
  2. 按照学科特点和任务性质,科学确定评价周期,着力探索低频次、长周期的考核机制。
  3. 探索建立同行评价的责任机制,在专家选用、管理和信用记录等方面建立相关制度,规范同行评价的方式和程序、评价意见反馈等行为。探索引入学术团体等第三方评价、国际同行评价等。
  4. 建立完善体现基础研究人才评价特点的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加大对重大科学发现和取得原创性突破的基础研究人员的倾斜支持。
  5. 探索由一线科学家举荐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重要科研岗位、承担“从0到1”基础研究任务的机制。
  (三)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评价
  1. 以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为导向,重点评价技术标准、技术解决方案、高质量专利、成果转化产业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效等代表性成果,建立体现产学研和团队合作、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成果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实效、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评价指标。不得以是否发表论文、取得专利多少和申请国家项目经费数量为主要评价指标。
  2. 探索构建专家重点评价技术水平、市场评价产业价值相结合,市场、用户、第三方深度参与的评价方式。
  3. 对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特别是急难险重科研攻关任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等并作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在绩效考核权重方面予以倾斜,引导优秀科研人员投身国家科技任务。
  4. 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岗,重点评价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成果转化人才队伍。
  (四)社会公益研究类人才评价
  1. 突出行业特色和岗位特点,重点评价服务公共管理、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民生和社会安全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发、服务的能力与效果,探索建立体现成果应用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引导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突出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高危岗位、基层一线和从事科研基础性工作科研人员的贡献。不得设立硬性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
  2. 完善社会化评价方式,充分听取行业用户和服务对象的意见,注重政府和社会评价。依据不同科研和服务活动类型确定合理评价周期。
  3. 对承担和支撑国家科研任务并作出贡献,成果应用实效显著的科研人员,在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倾斜,引导优秀科研人员投身国家公益事业。
  (五)地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任务
  试点地方政府要围绕本地区科技创新任务和人才队伍建设,以“破四唯”、“立新标”为突破口,组织并指导本地区优势科研单位、新型研发机构深化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大胆创新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发挥政策集成效应,推动人才、项目、基地、资金一体化配置,有效激发科技人才活力,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地区经验。
  三、试点保障措施
  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深入落实科技人才评价改革部署,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持,压实改革主体责任,强化对试点工作的监督,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科技部作为主责单位要肩负起组织推动责任并率先改革,推动落实科研单位自主权,在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科技人才计划评选中破除“四唯”,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完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揭榜挂帅制”、“赛马制”等项目组织实施中的人才评价机制,发现遴选有实力、能攻关、出成果的优秀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学院等作为试点单位的主管部门,要结合本部门本行业本领域工作贯彻落实人才评价改革要求,完善行业人才评价机制,赋予用人单位评价自主权。组织并指导所属试点单位积极开展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把完成国家任务特别是急难险重科研攻关任务、原创性科学发现、重大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实效、社会公益服务效益等作为试点单位创新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教育部要在“双一流”建设和学科评估中科学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完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动态监测和周期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构建以产业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突出支撑国家重点工程、重大技术和装备科技创新,引导科技人才服务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水利部要构建以应用创新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突出效益指标,引导人才服务重大工程建设。农业农村部要构建突出服务“三农”的主责主业和业绩贡献的分类评价体系,向长期扎根基层生产一线从事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的科研人员倾斜。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构建以临床实践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基于病历备案数据的大数据评价方式,引导人才提升医疗卫生技术能力、服务人民健康。中国科学院要探索通过设置特聘研究岗位制度,精准激励和稳定支持一批核心和骨干人才潜心从事基础前沿交叉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四、组织实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
  在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学院等部门联合推进实施试点工作方案,选择试点单位,明确任务分工,协调解决重点问题,督促试点工作落实,开展评估总结和示范推广。
  (二)编制试点实施方案
  试点工作方案印发后,相关主管部门组织试点单位结合本行业本单位特点选择试点内容,编制具体实施方案,鼓励全面试点,突出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评价;地方制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做好系统设计。试点单位实施方案、地方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报科技部,由科技部商相关部门研究同意后启动实施。
  (三)推进试点实施
  试点单位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履行法人主体责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在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切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进完善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等人才评价相关制度,在加强合理激励的同时,加强对科研诚信、勤勉尽责的监督,强化对学术不端、科研违规违纪行为的约束,引导科技人才潜心研究、担当作为,使试点成果更加有利于本单位事业发展、能力提升、环境优化。
  科技部和相关部门要做好试点工作统筹协调,做好改革试点的宣传解读,及时跟踪了解试点工作进展,组织开展试点任务进展情况工作交流,及时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做到边试点、边总结、边提升。试点工作期满后,由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地方对试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典型案例,及时宣传推广。 
  附件: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和地方名单

  

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和地方名单 

  科研院所(共12家):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高等学校或高等学校附属机构(共9家):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江南大学、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共6个):
  上海市、山东省、湖北省、四川省、深圳市、南京市。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会议规范管理的五条措施》|中国科协发布
政务:中国绿发会 2022-11-14 13:56

各二级分支机构:
        中国科协2022年11月11日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会议规范管理的五条措施》,旨在进一步加强学术会议规范管理,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学术交流高质量发展。为切实规范我会各二级分支机构学术会议管理,维护学会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良好发展秩序和形象,现将学术会议规范管理的五条措施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聚焦会议主题。围绕主题科学设计会议内容,遴选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会议报告人和主持人,严格会议论文质量审核,加强对会议各分论坛的统筹管理,提高会议质量水平。

二、强化会风建设。鼓励自由探索和深度交流,增加学术互动,提倡质疑争辩,营造自由、开放、平等的学术会议生态环境。加强会议诚信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和利用学术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学术腐败行为“零容忍”。

三、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公共财政支持的学术会议的经费审核和评估,在保证会议效果的前提下节俭高效办会。邀请境外人员线上线下参会,按照相关规定报批。

四、做好风险防范。加强对意识形态、舆情、疫情等风险的研判,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防范预案。严格与会人员特别是线上参会人员资格审查,按照有关规定邀请国内外重要嘉宾参会,必须对大会报告人及其交流内容把关。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保障会议效果。

五、明确责任主体。主办单位承担学术会议主要管理责任,联合举办的会议第一主办单位承担主要管理责任。学会的分支机构等非法人单位举办的学术会议,责任主体为其所属的学会。

请各二级分支机构,务必要认真负责,严格落实。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秘书处

2022年11月14日


教育科技人才奠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网2022-11-24 08:41发表于北京

■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论·教育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三者既相互融合又各有侧重,必须统筹谋划,协同攻坚,主动适应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好汇聚力量,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布局中,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单列为党代会政治报告的一个部分,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明确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出发点,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全面理解教育、科技、人才在党和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地位作用


百年风云激荡,奋斗铸就辉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定不移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在各个历史阶段,党始终重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承前启后、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光荣传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勠力组织唤起工农大众觉悟的教育、服务革命斗争和生产的科技活动,自主培养和汇聚各方人才,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提供了重要保证。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致力于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克服重重困难曲折,教育、科学、人才事业为实现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开辟了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新局面,为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打下了重要基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进一步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的战略定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挥了事关全局、固本强基的重要作用,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迈上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擘画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的战略蓝图,确定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相应地,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总体部署,在统筹部署的十多项强国建设规划中,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成为保基本、强根基、利长远的百年大计。


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历史使命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卓越贡献,已载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光辉史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上,必然需要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继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作用。

新时代以来,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稳居同期全球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每年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向社会输送数以千万计专业技术人才后备力量,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上亿人次,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从2020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看,15岁及以上人口9.91年,劳动年龄人口10.8年,新增劳动力13.8年,标志着我国巨大人口压力正在迅速转化成强大人力资源。

新时代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显著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新型举国体制不断健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逐渐加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中跃居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新时代以来,党更加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逐步推进,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新格局正在形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步伐加快,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围绕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将“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纳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序列,并强调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根据这一重大战略指引,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及其他强国建设协调推进,必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业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准确把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相互关系


举旗定向,勇毅前行。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国内国际形势的整体研判,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总体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已经走过第一个十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在此基础上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和战略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历史性成就,既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也进入了乘势而上、确保民族复兴不被迟滞甚至打断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阶段和战略要求。

同时,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教育方面面临不少难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特别是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不确定。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环境。

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全党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大局,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强调要全面深入实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重大举措,更加彰显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时代要求。

教育优先发展,重在夯实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基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筑牢各级各类教育基础,为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作出基础性全局性贡献。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政策指导下,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参与造就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及其后备军的全过程,更好助力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不同领域,重点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骨干作用,促进不同类型层次高校和职业院校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各类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及产业链的进程。

科技自立自强,重在坚持独立自主持续开拓创新。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方面迈开新步,切实增强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国内大循环,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以科技自立自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必须以科技实力持续提升为依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还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同时与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完善人才战略布局等举措融为一体。

人才引领驱动,重在巩固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在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将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落到实处,继续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更加重视自主培养多层次多样化人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使人才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关键是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在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上开创新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三者既相互融合又各有侧重,必须统筹谋划,协同攻坚,主动适应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好汇聚力量,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阔步前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党全社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必将继续促进和支持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开拓创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和创新贡献,合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为科技发展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环球热点)

人民网2022-12-01 06:32发表于北京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114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中国深度参与近60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参与度不断提升;中国分三批启动5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培训超过1.5万名国外科技人员,资助专家近2000人次;2021年中外合著科技论文数量已达18.3万篇,合作伙伴涉及169个国家”……日前,中国科技部公布一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在加强政府间科技交流、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方面不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当今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显著变化。专家指出,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科技成果为更多人所及所享,为全球科技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以开放态度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为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从“跟跑”到“并跑”“领跑”

位于塔吉克斯坦的萨雷兹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堰塞湖。由于地处地震活跃地带,科学家预测,该地一旦发生地震,萨雷兹湖大坝将有崩溃决堤的危险,涌出的湖水将危及中亚广大地区。

不久前,首个基于北斗技术的变形监测系统在萨雷兹湖大坝开通运行。该系统由中塔双方合作建成,实现了对大坝的实时毫米级变形监测,为大坝安全和当地人民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北斗技术走向世界,是中国加强科技领域合作的一个缩影。

中国风云气象卫星与国际灾害管理机制对接,为40多个国家提供空间技术等应急保障服务,帮助当地应对强降雨、热带气旋、洪涝等自然灾害;中国轨道交通技术和装备走出国门,中欧班列、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蒙内铁路拉动沿线经贸增长;中国菌草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有力促进当地减贫、就业……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中国在许多前沿科技领域已逐渐从过去的‘跟跑’转变为‘并跑’甚至是‘领跑’。而且,中国积极与世界共享科技发展成就,尤其重视将科技创新成果运用于解决气候变化、能源、环境、农业、健康等关乎全人类福祉的领域,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朱旭峰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国科技部数据显示,自2017年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以来,中国分三批启动5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支持3500余人次的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为期半年以上科研工作,培训超过1.5万名国外科技人员,资助专家近2000人次。同时,中国面向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等建设了8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并在联合国南南框架下建立“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基本形成了“一带一路”技术转移网络。

“中国与非洲、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拉美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中东欧国家等建立了七大科技伙伴计划,通过共建国家联合实验室、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实施国际科技特派员等,与发展中国家共同推动科技进步,为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丁明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随着云计算、5G、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应用,数字经济成为中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内容。

“中国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带动数字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发展中国家。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到物联网、移动金融等新技术应用,中国密切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助力当地数字化转型。此外,中国企业也是推动中国技术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葛天任向本报记者表示。

“强大的中国对每个人都有益处。”肯尼亚主流广播电台CapitalFM报道称,中国不断征服科技前沿、推动经济发展。创新技术不仅会在中国使用,还会在有中国项目的国家和地区落地。

                         “中国声音”愈加响亮

在全球科技治理平台上,“中国声音”愈加响亮。

11月16日,中国裁军大使李松率团出席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2022年缔约国大会,并向大会提交了《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立场文件就人工智能生命周期监管、研发及使用等问题提出一系列中国主张,为推动形成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方案进行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充分利用多边舞台,参与全球科技规则制定、议程设置、统筹协调、治理改革,已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等近60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参与程度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在二十国集团(G20)科技创新部长会议、上合组织科技部长会晤、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部长级会议、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等多边机制中,中国主动提出创新议题、发出合作倡议。

丁明磊表示,近年来,中国在健康、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治、互联网治理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不仅让中国拥有越来越广泛的“科技朋友圈”,也有力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科技创新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中国从全球科技创新的参与者、跟随者向贡献者、引领者转变。“中国深度参与多边科技治理机制,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丁明磊说。

日前,国际标准制定机构IEEE标准协会正式通过了“可信密态计算”国际标准的立项。该项目由多家中国单位共同参与,为平衡大数据应用和公民隐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

“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我们已经具备探索和构建科技发展的伦理准则与治理体系的条件和能力,能够更积极地为全球提供科技治理的‘中国方案’,在世界科技竞争中争取规则制定。为此,中国做好了组织制度和人才方面的充分准备。”朱旭峰说。

2019年,中国组建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并先后成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医学三个分委员会,加快中国科技治理与全球科技治理接轨,为中国参与世界科技治理的规则制定提供了重要话语权基础。与此同时,中国支持中国科技工作者、科技组织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组织事务,支持推介中国科学家担任重要国际组织领导职务,支持在中国境内设立国际科技组织。迄今,中国已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在国际科技组织担任高级职务的中国专家学者人数超过1200人。

朱旭峰表示,中国重视发挥知名科学家的国际影响力,着力塑造“中国科学共同体”的品牌效应。中国还在加速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培养能够连接科技知识、行业研发和市场动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了解科学技术的监管者和熟悉公共治理的科学家,不断满足前沿技术发展和治理的需要,充分回应科技发展中的伦理争议和国际争端。

“中国科技工作界和科技工作者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新兴科技领域积极发声,提出建设性意见,在科技治理规则盲区参与建设新规则,在前沿技术领域和行业标准制定上发挥关键作用。”朱旭峰说。

                       以开放姿态坚持创新合作

面对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一贯重视同各国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与世界共享发展红利。

国际知名科技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今年发布的自然指数显示,2015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高质量科研产出的贡献率增幅高达81%,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其中,中国清洁和可负担能源领域研究产出位居全球第一。此外,中国同世界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其中,中美科研合作保持韧性,科研合作程度最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中国仍面临‘卡脖子’困境。因此,有必要积极融入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科技创新经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中国新发展也给世界带来新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开放合作仍是历史潮流。”葛天任说。

面对国际上鼓吹科技霸权和“脱钩断链”的声音,中国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开放合作的态度。

多年来,中国持续推动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积极支持外籍专家牵头参与中国科技计划。自2015年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以来,已吸引一大批外籍科学家担任项目或者课题负责人。同时,中国陆续探索出相关政策,为外国人才出入境、就业居留提供便利。

11月28日举行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共同遴选的多个空间科学应用项目正按计划实施。对于其他国家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中国也一直持欢迎态度。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说,中国开放空间站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伟大范例”。

葛天任表示,中国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同各国加强科技务实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是中国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为全球科技治理提出的解决方案。

“开放合作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逻辑。在世界经济经历深刻调整变革之时,只有开放才能使不同国家相互受益、共同繁荣、持久发展。作为国际社会积极、向上、建设性力量,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促进和平发展,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以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处于动荡变革期的国际关系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丁明磊说。(记者 林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