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抗美援朝志愿军总部首长和26个军长年龄和籍贯介绍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立国之战。通过此战的伟大胜利,一举打掉了中华民族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晦气,让中国人民真...
抗美援朝志愿军总部首长和26个军长年龄和籍贯介绍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立国之战。通过此战的伟大胜利,一举打掉了中华民族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晦气,让中国人民真正挺直了腰杆,昂首阔步第立于世界大国之林。
通过此战,也打掉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让中国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扬眉吐气,在全世界上开始受到尊重(包括受到其对手美军的尊重)。全世界任何国家,再也不敢轻视中国了,更不敢随意向中国启动战端。由此也打出了中国70多年的和平环境,到现在,我们还在享受抗美援朝战争获得的红利。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一、指挥这场旷世大战的高级军事将领大部分都是湖南籍,大展示了湘军威名
抗美援朝的最高决策人毛泽东主席,这里暂时不作细表,先来看看中国人民志愿军统帅部的组成,第一届班子的8名指挥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名、7名副司令员),其中就有6名是湖南人,而且都占据了志愿军总部领导班子的重要职位:司令员将政治委员彭德怀、第一副司令员邓华。
随着战争进程,志愿军先后调整了4次领导班子和指挥机构,第1任司令员彭德怀回国后,又有4位志愿军司令员相继上任,陈赓为第二任司令员,邓华为第三任司令员,杨得志为第四任司令员,杨勇为第五任司令员,他们全部都是湖南人。
在其他4位副司令员当中,还有两位也是湖南人,他们是陈赓和宋时轮。只有洪学智副司令员(安徽人)和韩先楚副司令员(湖北人)是非湘籍优秀高级将领。
彭德怀,出生于1898年,原名彭得华,湖南省湘潭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曾经担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经过著名的五次战役,粉碎了美军对朝鲜北部的进攻,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2年回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排名第二位。
邓 华
邓 华,生于1910年4月,湖南省郴县(现郴州市)人。参加了古田会议、长征、湘南起义、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等,组织指挥了海南岛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协助彭德怀指挥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战役,组织指挥了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及1953年夏季反击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得志
杨得志,出生于1911年1月,原名杨敬堂,湖南省醴陵南阳桥(今属株洲)三望冲人,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得志先后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 勇
杨 勇,出生于1913年10月,原名杨世峻,湖南省浏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洪学智
洪学智,出生于1913年2月,安徽省金寨县双河区黄鹄寺乡小河口村人。1928年冬参加中共地下农民武装,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洪学智任中南军区第15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广东军区副司令员、东北边防军第13兵团副司令员。同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分工负责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工作,参与领导指挥了第一至五次战役和其他历次重大战役。1951年6月,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相继出任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党委书记。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韩先楚
韩先楚,出生于1913年2月,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参加过反帝大同盟。1948年出任第12兵团副司令员、湖南军区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韩先楚任第19兵团副司令员、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兵团党委书记。1953年4月,任中南军区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 赓
陈 赓,出生于1903年2月,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一期,随后参加东征。红军时期,担任四方面军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担任2野4兵团司令兼政委;建国后任解放军军工院院长、副总参谋长等职。
1951年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朝鲜战争。回国后担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位。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宋时轮
宋时轮,出生于1907年9月,湖南省醴陵北乡黄村人。历任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执行处处长、山东野战军参谋长、渤海军区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司令员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9兵团司令员和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志愿军出征前
二、入朝作战时志愿军总部首长和各军军长年龄和籍贯
最近央视正在热播的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大剧《跨过鸭绿江》,剧中演员一个个老气横秋,很多年轻人还以为,当年的志愿军军以上高级指挥员,一个个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部剧选演员很失败。
事实上,入朝参战时,志愿军总部以及各军首长大多数都很年轻,都是30出头、40左右的黄金年龄,其中36岁以下的军长就有13位,占入朝作战26位军长的一半。就连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韩先楚,也只有37岁。可以想象,在这之前,他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年龄,也不过二、三十岁,多么年轻啊!这才是有志不在年高!
1.志愿军总部首长入朝时的年龄和籍贯
司令员 彭德怀,52岁(湖南湘潭人)
副司令员 邓 华,40岁(湖南郴州人)
副司令员 洪学智,37岁(安徽金寨人)
副司令员 韩先楚,37岁(湖北黄安人)
副司令员 陈 赓,48岁(湖南湘乡人)
副司令员 宋时轮,44岁(湖南醴陵人)
副司令员 杨得志,41岁(湖南醴陵人)
副司令员 杨 勇,41岁(湖南浏阳人)
2.志愿军各军军长入朝时的年龄和籍贯
梁兴初:
梁兴初 第38军军长,38岁(江西吉安人)
吴信泉:
吴信泉 第39军军长,38岁(湖南平江人)
温玉成:
温玉成 第40军军长,35岁(江西兴国人)
吴瑞林:
吴瑞林 第42军军长,35岁(四川巴中人)
肖新槐:
肖新槐 第66军军长,43岁(湖南宜章人)
曾泽生:
曾泽生 第50军军长,48岁(云南永善人)
张翼翔:
张翼翔 第20军军长,36岁(湖南浏阳人)
彭德清:
彭德清 第27军军长,40岁(福建同安人)
张仁初:
张仁初 第26军军长,41岁(湖北黄安人)
曾思玉:
曾思玉 第64军军长,39岁(江西信丰人)
傅崇碧:
傅崇碧 第63军军长,34岁(四川通江人)
肖应堂:
肖应堂 第65军军长,36岁(陕西长安人)
韦 杰:
韦 杰 第60军军长,36岁(广西东兰人)
曾绍山:
曾绍山 第12军军长,36岁(安徽金寨人)
秦基伟:
秦基伟 第15军军长,36岁(湖北黄安人)
李 湘:
李 湘 第67军军长,36岁(江西永街人)
陈坊仁:
陈坊仁 第68军军长,34岁(江西兴国人)
王建业:
王建业 第36军(代)军长,40岁(山西五台人,缺照片)
张世珍:
张世珍 第37军军长,45岁(山西闻喜人)
钟国楚:
钟国楚 第23军军长,38岁(江西兴国人)
皮定均:
皮定钧 第24军军长,36岁(安徽金寨人)
肖全夫:
肖全夫 第46军军长,34岁(安徽金寨人)
尹先炳:
尹先炳 第16军军长,35岁(湖北汉川人)
黄新亭:
黄新亭 第1军军长,37岁(湖北沔阳人)
丁 盛:
丁 盛 第54军军长,37岁(江西于都人)
吴咏湘:
吴咏湘 第22军军长,36岁(湖南湘阴人)
在26名军长中,江西籍7名,湖南籍4名,湖北籍4名,安徽籍3名,山西籍2名,四川籍2名,福建籍1名,广西籍1名,陕西籍1名,云南籍1名。江西籍最多,湖南、湖北籍并列第二。
附:
抗美援朝最大战役双方兵力有多少?
寻找历史的truth01-26 15:02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是指,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挫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企图,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反击战。1951年4 月中旬,李奇微侦察发现志愿军后续大兵团集结,判断中朝军队可能于4 月下旬或5月初发动新的攻势,遂决定以一部兵力继续在铁原、金化、金城地区保持进攻,其余方向暂转入防御。双方投入兵力高达164万人,这是抗美援朝时期最大规模战役。
一、联合国军兵力
联合国军地面作战部队共6个军(军团)17 个师又3个旅 1个团,计34万余人。第一线兵力12个师另 2 个旅,第二线和后方兵力为5个师又1个旅另1个团。其部署:美第 1军位于临津江两岸及涟川以西地区, 第 9 军位于涟川以东至华川地区,第10军和 韩军第3(、第1军团分别位于杨口、元通里、杆城地区。美骑兵第1师、空降第187 团及韩军第 2 师为预备队,分别配置于春川、水原和原州地区。南朝鲜第 2 军团第 8 师位于大田。
韩军参战兵力9个师,大约10万人。1951年4月30日,在勿老里至西海岸部署了韩军第1师、2师、6师,在勿老里至东海岸部署了韩军首都师、第3、5、7、9、11师,9个师成一线配置。
抗美援朝前,韩军原来的主力已经被朝鲜人民军歼灭,后来的韩军都是重建的新队伍。抗美援朝前期,韩军训练不足(韩军新兵训练只有10天,志愿军90天)、只有轻武器,韩军没有多少战斗力。美军步兵师也有大量韩军补充人员,韩国人占20%左右。扣除韩军兵力后,联合国军总兵力大约20万人,一线兵力有14万人左右,二战兵力6万人左右。
二、中朝军队兵力
中朝军队达130万。至1951年6月中旬,属中国人民志愿军建制的中国在朝兵力总数,已达到95万人,全部系陆军部队。志愿军有3个兵团、14个野战军、42个步兵师、8个地面炮兵师、4个高射炮师、11个工程兵团、1个公安师。当时朝鲜人民军经过扩充,总兵力达到34万人,编为6个军团。其中第一线作战部队增3个兵团,共 11个军 33 个师另 4个炮兵师(约43万),加上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约17万人),总共60余万人。
抗美援朝前,朝鲜人民军前期大多数被俘虏或者阵亡。随同志愿军一起参战的朝鲜人民军,都是后来补充的新兵,到第五次战役时,与韩军一样,战斗力较弱。
三、第五次战役损失巨大
第五次战役,真正的主力是联合国军(韩军除外)与志愿军。联合国军总兵力大约20万人,其中一线兵力有14万人左右(含后勤),二战兵力6万人(含后勤)左右。志愿军总兵力95万,第一线作战部队3个兵团,共 11个军 33 个师另 4个炮兵师,约43万(不含后勤);二线部队52万(含后勤),另外还有几十万随军支前民工负责后勤。
第五次战役,志愿军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美方宣称联合国军1951年5月下旬俘虏17,000志愿军,这个数字占整个战争中志愿军被俘总数的80%以上,是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仅有的一次严重损失。其中,180师损失最为惨重,包括政委在内的志愿军将士大多数被俘虏。在《彭德怀自述》中,他将第五次战役视为自己戎马一生的四大败仗之一,其他三次是红军时期赣州战役,抗战时期关家垴战斗、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府陇东战役。第五次战役后,中朝军队在三八线附近防御,放弃了解放韩国的目标。
时任3兵团参谋长的王蕴瑞在战后的兵团党委会上就曾说:“我们兵团在这次战役执行中的指挥上有一连串的严重错误:第一阶段用兵过多,由于部队拥挤造成战场混乱,增大伤亡;第二阶段错误更多更严重,违背志愿军司令部命令,擅自将60军主力181师、179师由春川西调到春川东北地区使用,正面助攻力量过于薄弱,这是一错;60军主力虽已东调,仍可机动使用,或用于正面补救的,但是又迅速在寒溪地区投入战斗,这是二错。即使如此,还有39军两个师在春川以东地区尚可补救,但是过早地在20日将该军撤走,这样就造成一大空隙,为敌所乘,同时180师也因之而更加突出和孤立。这个缺口是一而再,再而三,一连串错误所铸成的。造成以上的原因是爱面子的虚荣心,想打好出国第一仗,想一鸣惊人,把国内战争的老办法机械地搬到朝鲜战场上来,特别强调以强大的突击力量投入战斗,同时把强大的突击力量认为是人力,不把战术技术特别是火力包括在内,事实上成了蜂拥而上的人海战术,造成了部队惊人的伤亡。”
志愿军的6位兵团司令员,回国后担任啥职务,各自军衔又如何?
新中国成立之后没多久,我国邻近的朝鲜半岛上就爆发了朝鲜战争。朝鲜战争原本是一场内战,并不会对中国发展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然而却由于美国的介入,朝鲜战争变成了一场多国混战。美国介入战争以后,我国边境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在进行数次警告无果以后,我国决定发动抗美援朝战争,要知道如果任由美国肆意妄为下去,中国的未来发展一定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我国志愿军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将领,他们凭借自己出色的个人领导能力,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志愿军中的六位兵团司令员,你知道他们回国后担任什么职务,各自军衔是啥吗?
第一位是陈赓。陈赓是我国最早参加国产党的一批将军之一,他在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期间参与过不少著名战役。后来抗美援朝爆发,他担任了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回国以后被授予大将军衔,担任国防部副部长的职务。
第二位是宋时轮。宋时轮在中国革命期间也参与过不少著名战役,拥有非常出色的军队领导能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带领着第9兵团立下了汗马功劳。回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委。
第三位是邓华。邓华在抗美援朝期间担任第13兵团的司令员职务。由于在国内经历过数场战争,这使得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也展示出了不俗的领导能力。回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兼沈阳军区司令员。
第四位是董其武。董其武作为我国一名非常优秀的军事指挥人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带领着第23兵团积极作战,最大限度保障了志愿军补给线的完整。回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五位是杨得志。杨得志在抗美援朝期间担任着第19兵团的司令员职务。最值得一提的是,杨得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与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回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第六位是杨成武。杨成武拥有非常丰富的指挥作战经验,我国在决定发动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杨得志便带领着第20兵团赶赴朝鲜,为这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回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任职北京军区司令员。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其实还涌现出了不少英雄,他们虽然没有这几位司令员出名,但他们的功绩都非常卓著,如果没有这些人,仅仅凭借几位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也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他们都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尊重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