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19:26 来源: 编辑:admin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面有哪些关注点来源: 中国科协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1-18 17:18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面有哪些关注点
来源: 中国科协
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1-18 17:18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科教兴国战略关注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重大部署,并以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前瞻时代眼光,提出“坚持‘三个第一’、实施‘三大战略’、开辟‘两新方向’”等一系列重要论断,把党对当代科技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进行统筹部署
回望百年党史把握兴国之要。重视教育、支持科技、关爱人才,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形成的一条重要经验。从“吃水不忘挖井人”到延安自然科学社,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到自立自强,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鲜明体现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史进程中。党的二十大以强大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坚决担负起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时代责任,以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力量所在。
完善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体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篇、一体设计、贯通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对这一基础战略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系统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坚持党管人才,是党中央统一领导的核心要义,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政治保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巨轮必将迎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破浪前行。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人才引领驱动科教协同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为我们指明了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科教改革发展的科学思想方法。把握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克服改革倦怠,以自我革命的胆略信心,不断破除教育协同创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束缚,把蕴藏在各类人才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形成人才引领驱动的时代浪潮。
开启国家创新体系效能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系统勾画产学研等创新主体的定位布局,以鲜明的问题导向纵深推进科技体制、科技评价改革,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指明了方向。科技体制、科技评价改革是“点火器”,也是用好科技这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快变量”,把握“科技热战”历史主动的不二选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通过深刻的效能革命,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平战转换”动员能力,锻造“夺隘拔哨”的科技人才队伍,强化政府与企业的创新伙伴关系,打破产学研边界藩篱,形成适应创新变革的新型举国体制。
坚持“四个尊重”为党和人民事业集聚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观点方法。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人才引领驱动的关键在于尊重人才的创新创造。要切实扭转“项目、帽子、表格”式管理方式,简政放权,破除各种繁文缛节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打破学术“山头主义”,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让一切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形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局面,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形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坚持“四个面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明确了科技支撑引领现代化建设的主攻方向。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基点在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以精兵策略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关键。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国际格局演变规律,准确把握世界潮流浩荡脉动,从广度、深度、速度、精度四个方面高度概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阐述,明确了把握“四度”发展趋势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主战场所在,为我们在新科技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和现代化的历史坐标中,把握原理、掌握方法提供了指引。领域之“新”,源于跨学科深度交叉,根技术广泛集成、开枝散叶,“高原”之上形成“高峰”;赛道之“新”,集中体现在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融合渗透,数字、生物、能源、太空等经济科技领域方兴未艾,“两新”共同推动世界进入崭新的创新密集时代。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多极化发展,跨界创新、无边界组织创新催生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在这场事关国运的竞赛中,传统竞争格局和秩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颠覆,故步自封、刻舟求剑者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把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新是第一动力,开放是活力源泉。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必须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作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基础设施”,对内贯通产学研协同枢纽,实现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对外畅通与全球创新网络的联结渠道,依托我国具有的巨大、多元应用场景,加速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新型开放创新格局。
自信自强繁荣发展创新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鲜明指出了科技界奋力创造的精神所在和价值坐标,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指明了方向。科学的成就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党领导科技发展的百年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科技工作者不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中坚力量,更是引领时代风尚的精神文化先锋。坚持行为世范,践行优良学风,以所研报效国家、以所学服务人民,高举服务大众的科学旗帜,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勇做创新文化的旗手,奋力推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二十大开启了科教兴国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行动指南,更是我们把握历史主动的“根与魂”。我们既要对其中深刻蕴含的“大道理”了然于胸,更要以知行合一的行动自觉,不断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转化为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迎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不畏难关、敢拓新途,以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牢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主动,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通途大道。
(作者:郭哲,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宣传文化部部长)
附一:
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1-17 13:28发表于北京
11月6日至7日,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举行并首次启用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在科学专属的时空中,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越12个时区的60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和30多位中国两院院士,以线上或线下形式共襄科学盛会,其中包括27位诺贝尔奖得主。
开放创新已成科学研究范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纵观全球科技发展大势,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协同创新、合作创新、开放创新已成大势所趋。发起国际大科学合作计划,是近年来中国科技界积极探索的一个方向。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中国科研机构正在从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参与者转变为发起者、组织者。此次顶科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再次向全球科学家发出邀请:“人类表型组计划是从上海开始的,我希望它在未来变成一个国际合作项目。”
本届顶科论坛上,多位中外科学家发出国际合作邀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幽门螺旋杆菌发现者巴里·马歇尔向中国科学家介绍了“DNA动物园”国际联盟项目。加入联盟的各国科学家对动物的染色体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它们如何折叠以适应不同物种的细胞核。为保证合作可持续,国际科学合作也需要遵守相应的规范和伦理。此次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开放科学与全球伙伴专委会主席杨卫发布了《关于国际合作科研行为的倡议》,倡导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合作中秉持8个核心价值:研究卓越、科研诚信、学术自由、学术伦理、性别平等、文化包容、尊重知识产权、倡导开放科学。相信无论国际大环境如何变化,各国科学家的交流合作都不会停止,也不应停止。我们在6日开幕式屏幕上看到的一张张“异域面孔”,正是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真实写照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最新科技力量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信息革命时代潮流席卷全球,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世界各国科技创新协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暨海智国际研发社区在上海揭牌启用,将论坛的“溢出效应”,通过“世界顶尖科学家+大型科学创新平台”优势结合,以全新的理念和机制,打造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科学自由港,必将为中国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此次全球“最强大脑”再度汇聚上海,折射出中国科技实力、科技事业、科技理念的吸引力。5年来,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的会员已达162人,其中诺奖得主68位,科学家会员覆盖全球25个国家、80所顶尖实验室和研究机构,这不仅说明顶科论坛的超强磁力,也说明开放合作是国际科学界的人心所向。上海这座具有“开放、创新、包容”品格的世界一线城市,为科研国际合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截至2021年,上海集聚了516家外资研发中心,5个国际科技组织的代表处,持永久居留证外籍人才数量约占全国的1/3,累计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约占全国的1/4,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正如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所说“上海目前的科研条件是顶级的,能够很好地去实现顶科事业的使命”。相信全球“最强大脑”会聚一堂,碰撞思想、激扬智慧,以各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和理念,探讨全球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挑战,成果必将惠及全人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最新科技力量。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高端科技创新的根基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的宗旨是“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其三大使命是推动基础科学、倡导国际合作、扶持青年成长。联合国将2022年定为“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年”,设立顶科协奖彰显出中国对基础科学的重视。正如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所表示,希望全球科学家加速基础科学的融合性创新,强化科学技术的包容性治理,增进全球科技的开放性合作。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认为,创立顶科论坛本身就是创新之举,体现了中国对科学的重视和对世界开放的态度。
本届论坛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颁奖典礼,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得主、美国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家迈克尔·I·乔丹,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得主、德国生物化学家迪尔克·格尔利希分别被授予奖章、证书和1000万元人民币奖金。
首届顶科协奖已跻身全球奖励金额最高的科学奖项之列。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这项大奖面向全球科学家,不限国籍、不限年龄,从提名、遴选规则,到评审、颁奖流程,全部对标国际科学大奖,短短几个月的征集时间里就收到了来自17个国家及地区的104份提名。同时,还有三项议程也格外引人注目,即顶科协大学校长咨询与协作委员会、顶科协企业家咨询与协作委员会、顶科协世界顶尖中学三大联盟宣布成立,标志着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深入推进,是集聚顶尖科学家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全力打造,也展示了上海这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附二: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1-18 18:19 发表于北京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论·教育篇
党的二十大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复兴全局,在全面实现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强调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彰显了我们党以更大力度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气魄。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战略、新要求。就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工作摆在尤为重要的突出位置,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专章部署,为新时代教育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将“教育、科技、人才”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思考愈发显著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第五部分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其中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部署,且有关教育的论述出现在经济之后,排在各项战略任务的第二位,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精准的把握和更加全面的认识,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这既是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延续,又是在新时代新阶段作出的新发展,彰显了教育是影响国家未来的战略性事业,体现出党和国家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作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新论断的基础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基于此,有必要回溯“三大战略”的确立过程及决策脉络,以明确这“三大战略”的实施深意。
“三大战略”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找到坚实依据。马克思重视发展教育、提升科技、培养人才,着眼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认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里的社会生产,包含着科技元素;着眼于财富发展重视科技,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认为“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扬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重视教育、科技、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共同纲领》还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1956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指出,“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会后全国开始出现“向科学进军”的新气象。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1977年8月,他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978年3月,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他同时重视人才在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1982年10月14日,他在同国家计委负责人谈“六五”计划和长期规划问题时指出:“人才不断涌现,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
中国共产党人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断和实践,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科教兴国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与发展战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等。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同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专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人才强国战略明确为三大基本战略之一。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人才强国战略等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人才强国战略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居于重大战略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着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位居五大发展理念首位。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要求、部署和任务。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高度融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需要指出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复兴全局,在全面实现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部署,彰显了我们党以更大力度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气魄。
从“建设”到“加快建设”,教育在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方面作用更加突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则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要求,一方面体现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体现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紧迫性。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分析教育同科技、人才、创新之间的关系来把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科技、人才和创新三者的重要作用。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技、人才、创新的战略地位,即“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有着重大意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必须率先建成教育强国。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进程中,教育强国是基础,没有建成教育强国,就难以建成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新时代新征程,迫切要求我们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抓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推进科技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紧迫性可以从当前的重要任务和首要任务来理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有力推动了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条件已经越来越成熟。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无论是中心任务还是首要任务,都迫切要求我们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推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教育优先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教育力量
教育优先发展指明了教育的战略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全国上下形成了共同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合力,坚决将教育发展放在第一位,全面执行教育优先发展的法律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教育的需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的“人才自主培养”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既要努力对外开放培养人才,也要立足自主培养。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挑战,人才自主培养关系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系国际竞争主动权掌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教育优先发展明确了具体的新任务,确立了发展的新方向,我们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教育力量。
辉煌成就鼓舞人心,强国蓝图催人奋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周洪宇 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
附三:
黄奇帆最新演讲:“中国式现代化”到底是什么样子?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1-18 19:19发表于北京
注:本文为黄奇帆在2022年11月15日兴业证券演讲精编
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崛起的现代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一个现代化。那么中国式现代化,这5个特点确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形成6个方面的发展模式,或者我们说6个方面发展的体系。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我们国家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体系要形成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包含着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高标准的商品市场体系。它包含着商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全过程。
第二个层次:要素市场体系。包含着要素的配置、定价,流转和要素的各方面的使用价值的发挥。
很确定地说,我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高标准的商品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趋于完善。
在1980年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商品几乎百分之九十几的商品的定价,都是由政府来定价、政府来配置。
比如说一个火柴盒,两分钱一盒。当时我在上海经委,当规划处处长的时候,我印象每星期经委主任办公会就是讨论各种商品定价,两分钱的火柴盒要调成三分钱。
当时要经委主任办公会通过。然后再报到市政府常务会通过,市委常委会通过。还要经过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也就是说,每一个定价的变动都具有立法的效应。那么千千万万的商品如果都要这样来调价来确定的话,可见这个经济会多僵化。
现在我可以这么说,整个中国千千万万种商品,几十万种商品,从日用消费品到耐用消费品到各种工业品、工业装备,各种商品97%以上都是有市场来定价,市场来配置,市场的供求形成各种各样的消费流转的全过程。
所以市场是决定商品流转配置定价的决定性的因素,政府只是做好服务。
可能有那么2%-3%的商品,比如像粮食药品。这些商品也基本有市场在定价,但政府更多地只是进行干预或者配置。在这方面,还有一定的政府行为主导意见在起作用,所以总体上说,商品层次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我们现在要补课的,就是要素市场的配置问题。
要素市场跟商品市场不同,商品市场千万种,全世界全中国能被称之为要素的商品,实际上,就是十七八种。
比如说粮食是个要素的一个门类。里边可能有大麦、小麦、玉米、稻子等。那么所有的各种粮食,最终粮食产品作为一个要素,全球的要素市场都在进行交易。
能源是一种要素,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各种能源也作为一种要素资源配置。原材料也是一种要素。地下的矿产,比如铜矿、铁矿、铝矿等各种矿石资源也是种要素。土地也是一种要素,资金也是一种要素,技术也是一种要素。现在数字化时代,各种各样的数字数据也构成一种要素。
总之全球的要素,归类起来就十七八种,但它的交易总量比全世界百万种商品的交易总量规模还要大。
任何商品的买卖,我付了钱,东西归我,我把它用了。可能就是一次交易,或者两次交易。但是在要素市场的各种要素的买和卖,每一个方面都可能把它延伸成为交易的交易的交易。我把它买来以后,囤在那儿,我两次三次交易可能囤在那三个月,交易了换手了30次、50次。
全世界的要素市场的交易,每一种交易,很可能是几十万几百万亿,最终十七八种要素构成了全世界的要素市场远期贸易,期货贸易,各种交易量是天文数。
那么要素是在交易当中发现价格,也在交易当中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素市场能够对一个社会、对人类、对各国产生5种方面的功能。
第一,可以使得这个要素市场的秩序规范;
第二,要素的定价比较符合规律;
第三,由于要素的巨额交易,当然会产生几万亿、几十万亿,甚至几百万亿资金的集中和分流;
第四,要素市场也会形成国家和国家各方面人才集聚的中心地;
第五,就是要素会使这个社会各方面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我们国家的要素市场,实际上90年代就开始酝酿发展。包括郑州的粮食交易所、大连的商品交易所等。也包括上海2008、2009年开始的石油天然气交易所,也包括新华社在2010年前后在上海建立的交易所。应该是仿制美国彭博社搞了一个交易所。
那么上海这两个交易所也发展了十三四年了。但是这两个交易所目前还没有真正地对中国天然气、石油的交易形成决定性的影响力。
因为中石油,中石化每年进口几亿吨原油、天然气都是在上海两个交易所场外,跟世界的交易所和市场购买直接形成的。没有经过上海的两个市场,所以不构成中国石油天然气要素市场的主战场。
当下世界石油天然气的要素市场。主要的交易场所。第一、第二场所是纽约、芝加哥的交易所,第三、第四的两个场所是在英国伦敦的交易所和德国法兰克福的交易所。
那么全球第5大石油天然气交易所在新加坡,新加坡也是2008、2009年开始创建的。十几年下来,他已经成了亚洲最大全球第5的能源天然气交易所,新加坡才400多万人。它的石油天然气自身消耗并不大,但是它却构成了整个亚洲石油天然气交易的定价场所。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国家在要素市场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欠账。还没有真正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还没有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标志性枢纽市场。
也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3月专门发了一个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那么这个决定我认为是今后十几年中国要素市场发展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他专门讲了。要推动中国的人口的交易市场就是我们劳动力的交易市场。
土地的市场、石油、天然气,各种能源资源的要素市场。还有各种市场资金,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银行信贷,各种保险、各种市场,还有技术的市场。再包括前面讲的数据的市场等等。中央明确要让市场成为要素市场配置,让要素流转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
政府更好地服务这样一个目标,所以中国式现代化要建成一个完善的、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包含商品市场,也包含高标准的要素市场。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实体经济为主体,制造业为中心。
当下美国经济GDP总量当中,它的制造业只占11.5%。那么欧洲的制造业只占欧洲GDP的15%-16%左右。它们现代化的资本主义的体系中,它的产业体系中,工业制造业只占10%或15%这么一种状态。
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经济体系是脱实就虚的。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美欧的这种产业结构体系的道路、我们应该保持一定的实体经济,特别是要保持制造业,制造业对于一个社会、对于一个经济体系来说,它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制造业也是老百姓共同富裕的一个保障,也是老百姓就业充分的一个基础。那么制造业的产业链也构成了一个国家安全的一个支撑,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是一切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一个关键环节。
各种原始创新的发明如果不通过制造业转化为生产力,完全只是说发明创造的东西,在自然科学里边不断地论证,如果没有转变为生产力,也无法推动人类发展。所以制造业也是科研创新的一个关键的所在。
同时,我们也都知道制造业的发展也是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境。制造业对国民经济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直接作用,我们认为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的经济、GDP的结构,制造业的比重不能太低。我们去年制造业的比重是26%。
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大体上在2035年以前,中国的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不能低于25%。到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我们的制造业不能低于20%。只有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这里有个逻辑,如果我们的制造业在25%左右。跟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采掘业和第二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筑业,这两个方面大体在GDP里边占10%,这样形成整个的第二产业工业就有35%。25%的制造业加上10%的采掘业,建筑业构成的第二产业工业有35%。
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经济出现了3个特定的服务概念。
第一,当今世界的贸易零部件、原材料、各种中间品的贸易,占整个贸易的比重从40年前的20%多,现在已经变成了70%;
第二,全世界的贸易,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构成。40年前,我们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5%。现在我们的服务贸易已经占全球贸易的35%。
第三,我们现在工业制造品随着智能社会,智能技术的发展,每一个制造品商品,一个硬件,一个终端,看起来是一个机器结构的东西,但实际上它里边的软件服务服务品的价值占这个的终端构造的40%-50%,比如一个手机,看起来是个终端,但它里边的各种智商含量,服务业的价值和软件的价值占这个手机价格的50%左右。
笔记本电脑也如此,电视机这些显示器也是如此,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跟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零部件设计,原材料涉及物流运输、各种销售、安全、维修所镶嵌的技术。
现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互相叠加。各种硬件产品,里面又镶嵌了各种服务。那么最终形成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会占GDP的15%左右。
如果一个国家的GDP里25%是制造业、35%是工业、50%是和制造业强相关的那个15%的生产性服务业叠加在里面,这样就形成了50%的和实体经济强相关的内容。
然后再剩下50%的GDP,包括农业可能五六个百分点、房地产可能五六个百分点、金融业也可能五六个百分点、贸易零售也六七个百分点;各种交通运输,旅游服务包括教育、卫生、医疗,包括各行各业构成了50%,这样形成的一个国民经济结构,就可以体现党中央说的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一个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它有别于美国人的制造业。尽管美国现在想重振美国的工业,让美国工业重新回到美国,但实际上已经回不了头了。从特朗普到拜登,七八年以来,这方面有目标、有要求,但其实没有任何成果。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走美国经济那种脱实就虚的道路。我们要走的是实业兴国、合理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要有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
任何一个社会科技创新包含着3个方面:
第一,0-1的原始创新、基础创新;
第二,1-100,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为生产力;
第三,100-100万,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成果。经过大规模的生产工业化的发展形成巨大的独角兽、新兴的产业体系。
这三部分缺一不成。我们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整个国家高度重视科研创新,研发费从GDP的0.2%(1990年)经过这几十年,到现在已经是整个国家的GDP总量的2.4%。我们这个三四十年比重上升了10倍。
同时,我们的GDP总量已经从1990年GDP的3万亿,现在变成了110万亿,涨了30多倍。研发比重再加10倍。
所以我们研发费这个30来年增加了300多倍。现在中国的研发总量居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我们的研发费比我们排在我们后边的第3名日本、第4名德国,一直到欧洲其他国家。从第3名到第10名全部研发费总量还没有我们一个国家的研发费多。
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科学技术进步,研发费大幅上升应该说是一个重大的成就,也取得了许多的科研成果。
我们如果研究一下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的科创体系和现状比的话,应该说我们的现状还有3个缺点,我们的研发费尽管世界第二,但没有合理地集中用于基础开发,尤其0-1的原始创新开发。
在这一方面,我们的研发费只占全部研发费的5%-6%, 2000年的时候5%,去年达到了6%左右。那么世界发达国家,G20国家用于基础开发,0-1的原始创新开发占20%。我们只占5%-6%。所以我们研发费对于重大科技攻关的项目不够集中。
在这个意义上,投资比较分散,也因此在人类前沿阵地的研发投入上,在国民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面研发费投入相对不足。尽管世界第二的量,但在重点环节、高科技环节、基础研发环节,我们的投入量比世界各国先进发达国家要少得多,这是一个短板。
今后中国式现代化,就要让这一块短板补上去,我认为,到2025年核心环节和高级环节的研发费占整个中国研发总量可能达到10%,到2030年可能会上升到15%、2035年达到20%,也就是达到现在G20国家发达国家研发费投入的比重。
第二个环节就是1-100转化创新的环节。
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我们一直推崇的目标,也一直是这么要求。但为什么实际上我们的生产力体系、科研创新体系的转化率始终不那么高?
为什么我们每年都有国家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每个省也有省一级的科技进步奖,国家创新奖也有一二三等奖。每年有几千个这样的省级以上的、国家级的奖。但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成效不那么明显呢?
我们规定科研成果、专利70%给了科学家,但为什么10几年、20年来,科学家因为他的发明而成为有那么几十亿、几百亿收入的这种概念很少呢?
主要原因就是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生产力,没有产生具体的效益。你的科研提成,哪怕有70%的专利权。如果你的专利权的实际效益是0。你的专利权,哪怕有70%、80%的股权也还是0,所以这方面呢,我们转化不够。
之所以转化不够,两个原因。
一个就是我们在法律上没有一个制度,说谁把这个专利权转化了,谁也拥有专利权。
美国有一个法律,叫《拜杜法案》。上世纪50年代初形成的,该法案就规定,只要在美国、在硅谷,任何创新发明产生了成果,1/3的效益归投资者,1/3的效益归发明者,还有1/3的效益归转化者,如果转化者就是发明者自己干的,那么这2/3归这个发明人。
但往往发明人智商高,他能突破,能够在点上发明突破。但是转化需要更多地是情商,了解社会实情、了解社会需要、了解这个高科技怎么能够转化为生产力,需要有各种跨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
在这个意义上呢,很多转化实际上不是发明人转化的。发明人继续发挥他的长处,一个发明以后再搞第二个发明,转化人不断地把发明人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在欧美发达国家,一般来说,各种发明创造并不是100%都会转化为生产力,平均的转化率40%-50%。那么有的科学发明创造可能100年、200年以后也没有转化为生产力。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但我们又需要只争朝夕地去把发明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那么如果说欧美的转化率在40-50%,我们国内这些年科研成果基础发明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转化率呢?只有百分之十几。转化率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少了一个《拜杜法案》。
我们可能搞了很多很多的孵化器、科创中心、科技园区,都希望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然后找了很多很多发明创造的科学家到孵化器来研究转化的问题。但其实呢,杀鸡用了牛刀。缺少真正地能转化的体系,所以要补上《拜杜法案》这样的一个概念。
不是把科学成果70%产权都归之于发明人。实际上你把30%给发明了,还有30%给转化的。那么最终使得这个社会,转化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蔚然成风,形成趋势,最终整个社会投资者,发明人和转化人共同收益。
第三个环节,已经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怎么样大规模投资,形成大规模的企业、大规模的生产力,形成独角兽。
这个需要科创板之类的资本市场。需要上市公司收购兼并,需要我们各类私募基金、风投基金、ABC轮不同阶段的投资这个过程。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科创板已经出台,各种私募基金和风投基金已经形成接力棒。已经在开始往这个方向运转,相信今后十几年,中国在0-1的投入比重上,会赶上欧美G20国家的20%的比例,相信在今后十几年中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上,也能赶上世界平均水平。每年30%的成果,甚至40-50%的成果能转化为生产力。
也相信我们的科创板和私募基金、产业基金能在资本市场上挖掘出更多的独角兽,使得我们形成完善的良性循环的科技创新体系。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还要形成一个沿海和内陆健康发展、和谐发展、良性发展的城市群。
我们可以说现在中国的城市群主要在沿海,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三大城市群以及沿海的几十个沿海开放城市。
那么这些城市工业文明300多年来海洋经济、海权贸易形成的海港城市,以海港城市为中心构成了沿海的城市群都市圈。我们内地距离沿海上千公里,沿海的开放度在过去几十年、几百年难以辐射到内陆,这个梯度效益就很差。
但是最近10年,中国推出了“一路一带”,这个最重要的不仅仅是修了一条中欧铁路等,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工业文明以来,海洋经济带独打天下的局面。“一带一路”就是海权经济和陆权经济、海港城市和陆港城市,双管齐下、比翼齐飞的一个新格局,将会在世界出现。
200多年前,有一本书叫《世界岛》,里面讲到一个概念,因为这两三百年前,整个世界五大洲四大洋,只有欧洲和亚洲是互相连成一片大陆的。这片大陆在地球仪上就叫做世界岛。在那个时代,其他地方,不管是美洲还是非洲还是其它地方都是蛮荒之地。
真正的世界中心就是欧亚大陆桥构成的世界岛,这个世界占世界贸易的60%、人口的60%、 GDP的60%,是整个世界的中心所在。那么海洋经济、海权文化300年,这个世界本身各个国家互相之间不做贸易了,就是因为陆权大规模的交通工具还没有发展起来。
那么我们现在讲到了“一带一路”,实际上就把这个世界岛的陆权用铁路、高速公路又把它连通起来了。在这个意义上讲,“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战略意义就是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海洋经济、海洋贸易的单极文化,形成了海港陆港双管齐下的一个贸易体系。
在这样的一个贸易体系下,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说,沿海的三大城市群继续会受益于海洋经济、海港经济、海权文化、海权贸易的影响,继续发展。
但是内陆的西安、成都、重庆、郑州、武汉、长沙,以及西南方位的云南昆明、大理,还有南宁、贵阳,他们将得益于陆港经济、陆权贸易的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当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陆港贸易的发展而带动起来。
那么这个陆港经济最终会影响世界贸易多大的量?或者说影响中国贸易多大的量?当下中国进出口贸易是6万多亿美元, 20%也就1万多亿美元,是航空运输带来的。
其他的近5万亿美元,都是海洋的,因为陆权贸易还很少,但是自从有了中欧铁路,西向北向的3个出口,截止到去年已经有15000个班列,一个班列100个集装箱、100个车皮,加在一起就是150万个集装箱,一个集装箱就是10万美元。
中欧铁路去年运输贸易量是1500亿美元,占整个中欧贸易6000多亿的1/4。再过10年,这些铁路如果再翻一番,那可能中欧贸易就是3000亿美元。
10年以后,也许八九千亿美元,陆权贸易3000多亿,海权也是3000多亿,还有大概2000多亿是航空贸易。这个几千亿美元当然会带动郑州、哈尔滨、沈阳、以及内陆的西安、乌鲁木齐,等等。
另一方面我国现在还在发展南下通道。南下通道有两个范围,一个是从重庆到广西,铁海联运到新加坡的。还有一个就是南亚铁路,有3条,一条是通过越南,一条是通过老挝,还有一个到缅甸。这3条铁路,到越南铁路2014年已经修好,到老挝的铁路现在修了一半。
去年最高领导人出席了中老铁路的通车仪式。老挝过去就通过泰国、马来西亚也到新加坡。这3条铁路,理论上每条铁路最后达到运输状态的时候,可能一年至少有1万箱,3条铁路就是3万箱。大体上3000亿美元的贸易量。
当今中国和欧盟10国——南亚地区的10个国家,有8000亿美元的贸易,除了1000多亿美元是空运,还有6000多亿美元经过海洋运输,绕个大圈子到沿海地区。反过来,中国的货物也同样从沿海运到东南亚。
东南亚跟我们西南地区有5000公里的交界线,完全可以有高速公路,有铁路直接过去。那地方很短的距离,几百公里、几千公里就已经辐射整个中国的西南和中部地区了。为什么去绕1万公里的大圈?路途要长一倍,效率十分低下。
在这个意义上讲,南亚铁路路权经济也将改变云南昆明、大理、广西南宁,包括成都、重庆在内陆的城市群的发展、内陆的陆港城市的发展。“一带一路”改变了中国的贸易格局,使得海港经济和陆港经济双管齐下。
“一带一路”也改变整个世界贸易格局。从300多年前的海洋文明转化为海洋文明和陆地文明的双向发展的探试,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群将出现沿海的海港城市群继续发展、内陆的陆港城市群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乘风破浪地发展。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群构架。
陆港城市区和海港城市群,既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内在结构。一些书专门讲这方面的内容。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要解决好乡村振兴、农村富裕,缩小城乡差别。保持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的自然风貌。
中国的农村发展要解决好两件事。
一是城乡差距,二是东西部差距。
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自然禀赋,从哈尔滨到昆明,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东南面每年下雨量在1000-1800毫米,在西北边下雨量在200-800毫米,西北边由于水量小,一年到头缺雨少水。
这种情况下,你要西北像东南沿海一样精耕细作搞农业是搞不起来的,西北要像东南沿海那样的城市经济管理各行各业也很难,这个要与自然界斗,还真不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不是说沿海的领导干部、沿海的企业运行方法,移植到西部就可以解决的。
在西部,要通过科学技术生产力,中国这20年西部大开发,本质上用的是5个“大”工程。
一,西部大开发项目,一定是大资本投资,少则几十亿,多则几百亿,几千亿;
二,既然是大资本,那就是有大企业集团,不管是国有民营,都是国家级的大集团在运转;
三,这种大资本、大企业运作,是高科技现代技术;
四,覆盖大市场;
五,一定是大系统工程配套。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西部如果搞农业,可能更多地是比照以色列的大棚。一个大棚每亩地投入30万人民币,每亩地产出每年达5万,比较稳定。我们沿海投入小,每年产出也就是1000来块,经济作物两三千块,它可以有20倍的产出,所以最终这个大棚菜,如果你种它1万亩,可能是要投入30亿的,五六年收回的一个投资,然后再持续地运转,而且节水、节约劳动力,几乎都是自动化。
所以这种项目就符合人少地多的特点,又是戈壁滩,又是干旱。没有水长不出庄稼,但可以利用这个空间搞大棚、滴灌。
还有现在讲太阳能了。现在青海搞了一个700平方公里的太阳能。有4000万千瓦的装机,一年有个1500小时,几毛钱一度就一千几百亿,就可以为青海提高GDP。
我们可以想象中国西北5省有16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只要利用里边的4万平方公里覆盖太阳能,就可以一年产生8万亿度电。中国现在14亿千瓦装机的火电站,两毛钱一度,8万亿度电就有16100亿,西北5省加起来不到一亿人口,人均GDP差不多2万元。
还有其他各行各业,所以完全有可能按照5大工程的概念去干,人均GDP有可能会超过东部的人均,就像阿拉伯地区,全是沙漠但有石油,阿拉伯人均GDP的富裕程度是超过欧美、西方的。
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看到西北、中国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禀赋,按东南地区的概念去推算,可能搞个10-20年,跟东部地区比还是有两倍三倍的差距,我们叫做区域差别;但是如果按现在这20年推动的5个大工程来搞,完全有可能再过十几年,西部的人均收入超过东部都说不定。
大家已经看到,2000年的时候,西部大开发,刚开始的时候,东西部之间差距是1:3.6,东西部现在是1:2,我绝对相信再过十几年,东西部差距变成1:1,甚至西部高于东部。这个意思是与天斗争、与大自然斗争,要靠现代生产力、要靠国家集中统一的体制、意志去推进。
我们现在西部大开发搞的“西气东送”“西电东送”“超高压直流输变电系统”,或者还有比如说我们现在说的“东数西算”等等,各种工程项目都体现了这5个“大”——就是大科技、大资本、大企业、大市场、大系统工程匹配。
另外一方面的就是我们东南地区,现在农村也比西北要好得多,它城乡差距也还是比较低,这里边有个问题,就是我们似乎规定农村的农民在农村只能搞农业。
曾经八九十年代农民搞乡镇企业,觉得乡镇企业是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多、差散小。后来乡镇企业到了新世纪以来几乎都关了。各个省在八九十年代经委下边都有一个乡镇企业局,现在我可以说31个省乡镇企业局都没了。这个话的意思是不是我们农村里面的农民就不能搞农业以外的工业服务业呢?
浙江人给了我们一个共同富裕的启示,你到浙江去,到县以下各个村社、大队、乡镇、基层去看,就会发现浙江几乎每一个村里边,如果有300户居民,这300户农户里边可能有270户有自己一栋楼,一楼是个小的作坊式的加工厂,二楼是主人卧房,三楼是小孩住的,4楼5楼就是有外来的民工住的。
我们中西部地区至少有五六十万的农民,他不是到宁波、杭州、温州的城市里打工,而是在浙江的农村、农户家里打工,同样是在干工业的事,但是他住在农民家里。一户雇个三四五个外地民工,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搞自己第一产业的产品。
深加工的话,不是在搞矿石采掘或者深加工,也不是在搞电厂、机器厂、钢铁厂,都是和第一产业有关,第一产业深加工,比如做丝绸深加工的产品。总之,做的都是和当地的第一产业有关的深加工,售价高,然后一村一品、一乡一品这么来干!
怎么解决采购问题的?你现在到浙江的农村里边。可以看到几十户几百或几千或几万户农户家里的大哥坐在一个房间里,就在做直播带货,他只带他家里自己做的产品,在视频上面对着全国各地推销。一有订单,下达到作坊生产。
怎么运出去的?浙江现在每个村都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村村通。一个电话,城里边的物流公司和快递就来把他的货带走,两天就运到全国各地。
原材料采购,如果需要从外边过来,也是快递,所以互联网跟农村的农业一结合,变成了农村的1+2+3,也就是说,农产品深加工是工业,是第二产业,出来的产品销售销售是第三产业1+2+3,6次产业。这个农村变成了6次产业,123产密集的地方。
如果说中国农业一年销售了1万多亿斤粮,如果说卖了2万亿,这个深加工的产品被他深加工一下就变4万亿,在卖出去的时候,价格差,可能就变6万亿。中国的农民搞饭吃,生产的GDP只占中国100万亿GDP的6%。
如果1+2+3来一下的话,就不是6%了,就变成18%,20%了。这个时候,同样这些农民,他的劳动收入就增加很多,所以我去看了至少30多个浙江的农村乡镇以下的这种村办的各种各样的企业,他们的大队长、村长不搞工业,它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包工头了,就是两百几十户农民家庭,本来具有的承包耕地,都租赁托付给这个大队长,这大队长就专管农业。他又去找了内地过来的几十个、几百个农民工,把这个几百亩、上千亩的地给做好。大队长、农民工、农户也收到一定的租金。
这就是农村的共同富裕很重要的一个板块,也就是让农民从农业整个发展的转化为既有农业、工业,又有服务业,但这个采加销是因地制宜的,不是让农民在农村里面去搞城市的工业,也不是去搞城市的百业千行的服务业,就搞采加销一体化。
在日本把它叫做6次产业,甚至可以说,凡是把当地农产品深加工,并且服务卖出去的,这些企业都应该免税。而事实上,整个中国从2005年以后,中国农村没有税务所,我们的税务都是存在于2000多个县、3万多个乡镇,每个镇有一个税务所。
现在的农业不收税以后,几千个几万个镇里边的税务所都撤销了。城里的税务机构,不可能跑到农村,以后农民到二楼在搞工业、一楼在搞直播代销,你的服务,税收怎么收?就是个免税系统,所以浙江人致富,农村富裕城市。农民并不想到城里去打工。
共同富裕的样板在浙江,一点没有夸张。我认为全国各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农村,就该是这个1+2+3的,这种因地制宜的一个分类发展的这种模式。
区域性里边1+2+3能够因地制宜地发展。这样使得它们的业态附加值更高,从这个意义上形成中国式现代化,而且不会破坏农村的山山水水,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变成资源消耗地。
第六,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内循环、外循环双循环格局。
以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格局。意味着中国的开放不会收窄,而是今后的开放是更宽领域的开放、更高层次的开放。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放在今后会出现5个新的特征。
第一,从过去几十年,我们重点鼓励出口,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出口贸易转变为“既鼓励出口,也鼓励进口,努力降低关税,增加进口”。最后使得我们进口和出口双向平衡,我们不追求过多的顺差。我们要求进出口平衡,这是一个转变。
第二个转变,我们的地区开放将从过去几十年总是沿海开放为主、沿海开放先行,过上个3年5年,再从沿海梯度转移到中部、西部。这个开放模式呢,在今后将转变为东西南北中同步开发。
有任何开发措施,要么不推,一推出来,同步进行。现在全国21个省有自贸试验区,中部有8个,东部有7个,西部有6个,把海南岛算在东部就有8个,比较均衡的分布;同样我们说到新区,90年代只有两个上海、天津,之后推广到了17个,东中西各有5个,增加了15个。
我们把开放措施理解为是一种制度安排,制度安排跟地理位置无关,所以最初的开放以沿海开放为主,现在是整个中国开放就是同步的。这个也符合世界的规则。
比如在欧洲,德国是欧洲的内陆,不靠海,谁能说德国的开放不如西班牙?那么中国现在也进入到了这个境界。
第三个,中国的开放从过去工业、商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等中外合资开放的比较多,现在的是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开发,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一起开放。工业、商业和金融业,服务贸易还有教育、卫生、文化、数字经济全方位同步地都在开放,然后开放的负面清单大大减少。负面清单减得越少,开发度就越高。
第四,中国的开放从过去资金量、贸易量、流量的开放转变为制度、规则、规制的开放。这个开放使得我们现在的开放得越来越接近WTO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那些开放的环境要求,使得我们国家的开放环境越来越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
第五,中国的开放从过去被动式融入世界贸易体系、融入世界的各种制度规则的体系,然后用国际的制度规则倒逼我们国内的改革,过去几十年开放是这种状态。
现在我们除了继续融入世界各种规则体系之外,我们还积极地推动世界规则制度的改革改制。
比如在“一带一路”上,我们实际上倡导了一个重要的改制,就是把300年来世界海港经济、海权文明所形成的制度规则,转变为海权文明和陆权文明、海港经济和陆港经济双管其下的一个世界贸易制度体系,这个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要明白“一带一路”不简单地是说跟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投资等各种各样紧密的资源互补的、合作的关系。
它本质上,是改变300年欧美主导的海权文明世界,把它变成又回到了世界岛的陆权文明,加上四大洋五大洲,必然少不了的海权文明。双管齐下,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在“一带一路”上提出的各种规制会影响整个世界的贸易方式。
同时我们也积极地融入双边的、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我们跟亚洲今年实现了RCEP,不要觉得就是前年签约、今年生效。
要知道中国跟13个国家签约是做了10年的功夫,在这10年里边,我们相继跟所有的13个国家,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签约。
这么想的话,我们是煞费苦心。搞一个RCEP是跟十几个成员国的每个国都签。各管各地谈判,各管各地签。
我们现在又在进一步推动cpttp,当然我们也在跟欧洲搞中欧投资协议,总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开放是进取的,而不是被动的,是我们不断地在世界商贸经济舞台中心发挥作用的一个过程。
所以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崛起和世界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发展,说到了也做到了,也将进一步这样发展。
以上就是我要说的中国式现代化的6个体系,它体现了我们党的二十大所讲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附四:
二十大关键词|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中国何以自信自强?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1-18 17:22发表于北京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表述、新要求,是学习、研究、传播、普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内容。
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四史”关键词、“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新时代治国理政小常识与大道理”关键词专栏之后,我们开启“党的二十大”关键词专栏,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观点撰写文章,传播和普及大会精神。
这一期的关键词是:自信自强。
“自信自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出现。它是大会主题“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之一。这是要郑重宣示全党必须保持自信果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保持定力、勇于变革的工作态度,永不懈怠、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在具体部署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系统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六个坚持”,其中“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也和“自信自强”有相似相通之处。
何为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理想和信仰书写的、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用拼搏和奉献赢得的百年成绩单,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都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70余次,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瞻仰对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和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他动情地说到:“每到一地,我都是怀着崇敬之心,重温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回顾党一路走过的艰难历程,灵魂都受到一次震撼,精神都受到一次洗礼。”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为什么我们党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为什么我们党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就能找到答案。在去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前夕,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它们和作为源头的伟大建党精神,一起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从而更加激发新时代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一,坚定道路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广阔前景。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第二,坚定理论自信,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三次历史性飞跃概括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第三,坚定制度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性成就和13个显著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其中我们以巨大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第四,坚定文化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四个历史时期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自强来自高度的文化自觉,体现为对文化价值、文化发展规律、自身文化使命等深刻把握与积极践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理解了自信,自强才更有底气。1939年,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面对财政经济上的困难拮据,毛主席号召大家:“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1945年8月,毛主席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在政治上敌视,经济上封锁,文化上孤立,军事上威胁,中国共产党接手的烂摊子经济萧条、百废待兴。70多年来,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迎难而上、不断进步,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写道:“我们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自立自强、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是中国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精神最显著的体现之一。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不妨回看过去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增强历史自信和“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必能以更加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勇毅前行。
附五: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号令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1-23 14:45发表于北京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出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号令。教育战线要深刻把握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牢基础。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报告;新发展理念;“四个服务”;“人民至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明确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让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功能完善、学科匹配、结构适宜的教育体系,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明确地发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伟大号令,吹响向着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奋进的冲锋号可谓正当其时。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应当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凝聚起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磅礴力量。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任务的实现要靠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要持续实现团结奋斗,对于教育战线而言有两个方面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通过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一代代青年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地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帮助一代代青年学生掌握面向未来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有过硬的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真实本领。必须看到,仅有发展教育的热情是不够的,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问题,而“上好学”、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新创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需要相关的党委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华儿女的夙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不可逆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让一代代青年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战线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与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是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为此,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好“九个坚持”的要求,贯彻落实好“四个服务”的要求,把每一所学校都建设为锻造一代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优秀青年的火热熔炉,真正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客观需要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在这个新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各类高等教育机构,都必须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以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不断优化、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真正肩负起“四个服务”的使命。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等学校总体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服务能力有了很大增强,与此同时,仍有一些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还有待提升,对于办学质量的追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对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把握还没有到位,办学缺乏特色、办学定位不够科学准确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更多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每一个学校都需要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只有所有高校都真正把办学质量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能力增强了,才能整体性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面实现“强起来”的客观需要
我们党和全体中国人民一道,经过一百多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既是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并就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奋斗的方向、目标、任务。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负责同志都应当认真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坚决贯彻落实。
必须充分认识到,抓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关系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精辟论断,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真正把发展教育、办好教育作为关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根本的事业来重视、推动、优化、提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一代代中国青年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担当,有在新时代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领,我们党和人民事业的前景就必然充满希望、充满光明。这就需要高等学校坚定不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时俱进推进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改革创新,保障中国教育能够立于世界教育发展改革创新的潮头。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面牢牢掌握发展和安全主动权的客观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中,坚持做到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牢牢掌握发展和安全主动权,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高质量发展,需要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撑,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守住安全防线意义重大。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高地、聚集人才的高地、科技创新的基地,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无论是发展还是安全,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如何履行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是每一所高校都应当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面落实“人民至上”的客观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与初心使命。
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战线的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全面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基础上,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就教育工作作出的决策部署,对照一个地区教育工作的实际、学校工作的实际、自己的工作实际,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照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实事求是找差距、补短板、堵漏洞,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二十大已经吹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号角。贯彻落实好大会精神,关键在于踏实奋斗。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战线一定能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对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作者:袁自煌,北京化工大学原党委书记】
附六:
优化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层次结构 提升全球竞争力
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1-23 14:50北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研究报告》2022-9-21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开展了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创新能力专项评估,发现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队伍总量增速和产出规模大幅提升,但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在科技人才投入和产出强度、科技人才层次结构、顶尖科技人才数量、科技人才全球竞争力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课题组从加强科技人才后备队伍建设、重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实施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集聚工程、完善提升科技人才全球竞争力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一、我国科技人才队伍总量增速和产出规模大幅提升
一是科技人才规模和增速实现大幅提升
近十年,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我国R&D研究人员总量增长迅速,从2017年的174.0万人上涨至2020年的228.1万人,比2010年增加100余万人,增幅高达88.7%。自2012年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后,我国研究人员总量优势愈发明显,2019年比美国多近50万人年,是日本的3.1倍、德国的4.7倍、俄罗斯的5.3倍、英国的6.6倍。
二是科技专业毕业生规模和占比全球领先
2010-2019年我国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专业毕业生数量增幅高达60%,2019年达到206.1万人,居世界第一位,较之于排名第2、3位的美国和俄罗斯,分别高出近1.5倍和2倍。我国STEM本科毕业生占比在近十年维持在50%左右,自2015年以来赶超日本成为占比全球最高的国家。我国高层次专业人才规模也取得重要进展,2019年STEM博士毕业生占比接近65%,位列全球第三。
三是科技人才产出效能规模优势明显
我国最近20年间专利申请量先后超越德国、日本,于2019年超越美国位列全球第一,2020年高达6.9万件,比美国多出1万余件,从最近20、10年增速来看,我国专利申请量增速为21.4%、21.1%,位于全球首位,并保持增长势头。2011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的ESI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美国接近438万篇,位列全球第一,中国为346.6万篇,位居全球第二。
二、我国科技人才投入产出强度和层次结构仍需优化,全球竞争力亟待提升
一是科技人才的投入和产出强度都比较低
虽然我国R&D研究人员总量远高出其他国家,但我国每万人就业人员中R&D研究人员数量却很低,2019年仅为27人,与韩国(159人)、瑞典(151人)、丹麦(149人)等国家差距甚远,多数发达国家的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研究人员数量是中国的4倍以上。2019年,我国百万人口科技论文数376.59篇,与英国(1469.76篇)、美国(1293.63篇)、德国(1259.21篇)、法国(988.83篇)、日本(780.79篇)等发达国家也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科技人才层次结构存在明显短板
我国STEM专业毕业生总量占比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由2010年的49.76%逐年降低至2019年的47.20%。2019年STEM专业博士毕业生占比为64.4%,低于法国的73.7%和加拿大的70.0%;且STEM博士毕业生平均增速并不明显,5年增速仅为0.2%,10年增速仅为0.1%,反观美国10年增速达到1.3%,德国达到1.1%,澳大利亚达到1.0%,韩国达到1.3%,日本达到0.3%,荷兰甚至高达5.3%,反映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不足。从事基础研究的R&D人员全时当量为42.7万人年,在R&D人员占比仅为8.2%,显示我国基础研究人才储备不足。从研究人员占比看,我国R&D研究人员在R&D人员全时当量中的占比仅为43.9%,英国(65.2%)、德国(61.2%)、法国(67.7%)、西班牙(62.3%)、日本(75.5%)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占比都在50%以上,韩国该指标数高达81.5%。
三是顶尖科技人才较为匮乏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大奖中获奖人数极少,科技领域目前只有屠呦呦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沃尔夫奖获得者(袁隆平),无人获得菲尔兹奖、图灵奖等重要奖项,与美、英、法、德等国家的差距仍然非常大,这些奖项多颁给在物理、化学、医学、数学、计算机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一定程度说明我国原始创新较为薄弱。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中国有12948人上榜,远低于美国的59777人。从全球学者库发布的“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看,美国的顶尖科学家人数为39847人,在全球占比高达40.0%,而中国顶尖人才为14613人,全球占比仅为14.6%。根据科睿唯安公布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2021年美国高被引研究人员接近全球总量的40%,而中国占比仅为14.2%。
四是科技人才全球竞争力依然不足
根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2021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对134个国家的人才竞争力进行的测评和排名,位居人才竞争力前列的仍以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为主,瑞士、新加坡、美国、丹麦、瑞典分列前五名,中国仅排名第37位。据联合国人口署估计,2019年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境外人员只占全国总人口不到1%,而发达国家的国际人才通常占其常住人口比例为10%左右,在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中,外籍人才占比过低,我国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常住和留学的境外人才数量都偏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数据显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中,有留美意愿的学生占比80%,显著高于日本的51%和韩国的65%。
三、优化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层次结构,提升全球竞争力
一是加强科技人才后备队伍建设
进一步推进现代化教育体系建立,推行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试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度,吸纳高校学生参与企业研发活动。
二是重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加大对STEM专业博士生的培养力度,给予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起步期政策、资金和资源上的更多倾斜和稳定支持,给予其更多的自主权和一定的容错空间。加强中央和地方财政持续投入,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加大对基础学科及人才队伍的投入,探索中央、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力量以联合资源平台共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成长的模式,构建基础研究人才产教融合平台。培养和遴选一批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尤其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成长支持机制,促进更多青年学者快速成长为优秀学术骨干或带头人。
三是实施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集聚工程
瞄准基础前沿领域,遴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给予科研和团队建设的相关支持,提升科研团队带头领军能力。瞄准工程技术领域,遴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给予充分机会承担重大任务,发挥其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的领军作用。制定支持我国科学家牵头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以及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领导职务的计划,培育造就一支在国际学术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学家队伍。
四是完善提升科技人才全球竞争力的支持体系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重点学科等平台以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持续吸引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共同攻克阻碍我国快速发展的“卡脖子”科技难题。面向海外科技人才设立国际人才交流基金,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针对特定领域设立国际科学家讲席职位;设立面向全球的优秀科技人才资助基金计划,培养造就世界级科技创新团队。建立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海外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外籍科技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对引进人才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制度,推进国际社区建设,逐步形成国际高精尖科技人才的集聚地。健全对海外科技人才的需求监测和发布机制,建立技术移民职业清单和紧缺职业清单制度,制定并定期调整引进外籍科技人才指导目录。增加独立技术移民工作签证类别,放宽外籍高精尖人才进入我国工作和永久居留的限制。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详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3-12-18 10:17 发表于北京来源:新华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
重磅智库报告发布!新华社●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3-12-03 20:47 发表于北京...
玩网络游戏时充值页面频频弹出 游戏诱导充值乱象该如何整治?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3-05-17 10:44 发表于北京前不久,四川宜宾的陈先生突然发现自己银......
从陈副区长戴副局长的问题浅谈官僚体系说开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2023-01-13 11:59发表于北京 这两天的新闻都被同毕业于四......
习近平: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中国政府网 2022-12-31......
引领——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之一中国政府网 2022-12-20 23:26 发表于北京丨来源:新华社引领,贯穿于党的二十大各项议程,彰显在党的二......
中国有多少“大城市”?共产党员 2022-11-12 07:52 发表于北京中国有多少“大城市”?哪些城市刚刚加入这一行列、又有哪些城市即将跨入?近日,国务院第......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11-01 04:40科技管理究研所【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作者:周光礼(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面有哪些关注点来源: 中国科协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1-18 17:18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学习进行时系列①~③心得体会:建设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10-29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特征的历史规定性,中国式现代化彰显“四个自信”!让共同富裕之花盛开在高质量发展沃土!坚定不移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宣示!
11-18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关于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的几点理解。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12-12深刻感悟新发展理念的时代伟力!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五大关键时刻和改变历史的中国远古十大发明,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
11-23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科学指引
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