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16:23 来源: 编辑:admin
5000岁!世界上最长寿的树倒下,扛过漫长岁月却败在“人类之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01 12:57科技管理研究所岁月是无情的,地球上的大部分物种都无法逃脱岁月的洗礼,有些生命算是昙花一...
5000岁!世界上最长寿的树倒下,扛过漫长岁月却败在“人类之手”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01 12:57科技管理研究所
岁月是无情的,地球上的大部分物种都无法逃脱岁月的洗礼,有些生命算是昙花一现,还有些生命接近永恒,但最终都难逃岁月蹉跎。地球上的生命有38亿年的发展演化史,从生物整个种群的角度来思考看起来是永恒的,因为生命基因在遗传和发展,但是针对个体来说,生命必然是有限的。
近日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美国加州一颗高龄的树木恐难逃死亡的厄运,令人惋惜。
世界上最长寿的树到底什么样?
地球上的任何生命无一例外都“追求”永生,希望自己活得越久越好,例如格陵兰鲨的寿命可以达到270岁,像弓头鲸的寿命在200岁以上,而像珊瑚和海绵可以活几千岁甚至上万岁,更加极致的是灯塔水母,这种动物在传说中是可以永生的。
而此次提及寿命最长的树,是一种狐尾松,人们把它命名为“玛士撒拉”,这个名字也是有讲究的,在《圣经》中它是人物的名字,传说中他活了969年,被认为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人。
随着发展玛士撒拉便也成为长寿的代名词!
狐尾松是一种松树,在生物学分类上是松科、松属下的成员,它们主要分布在美国的加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等地,算是一种寿命较长的松树!狐尾松生活在干燥的高山上,因为它们所结松果的鳞片纹路类似于狐尾而得名狐尾松。
地球上曾经寿命最长的树木是名为“普罗米修斯”的狐尾松,只不过在1963年人们把它从美国的内华达州惠勒山上砍了下来,这棵树木拥有4868个年轮,但科学家考虑到它所生活的恶劣环境,预估出它的寿命至少是在5200岁。
而现在寿命最长的树仍然是狐尾松,根据年轮来计算,它大约有5000年的寿命。
狐尾松的外形还是非常独特的,它们的树干树枝看起来就像是缠绕在一起,并且看上去非常的干燥,如死亡后留下的树木枝干一样。
长寿的狐尾松也有惧怕的,那就是树皮甲虫
要知道这种树木的抗逆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它们可以生活在干旱的气候环境中,对于生存环境需求并不是很高。2018年生态学家康斯坦斯·米勒 ,曾观测研究狐尾松,发现了大量的死亡个体,后来在这些狐尾松的树皮之上找到了大量的树皮甲虫。
此前科学家认为狐尾松并不受树皮甲虫的影响,它们的抵抗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他发现树皮甲虫的数量太多了。通过仔细研究发现,在树皮之下留下了大量的昆虫啃食树组织后留下的小隧道。
在正常的情况下,狐尾松的抗逆能力极强,无论是高温还是干旱,它们都可以轻松应对,并且可以抓住很好的时机进行生长。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导致地球气候发生改变,温室气体的大量释放导致地球平均气温持续升高,狐尾松在抵抗着多变气候的同时,还要接受着昆虫的撕咬,最终难以抵抗的狐尾松要倒下了。
尤其是当极端高温出现的时候,会让甲虫大量发展扩张,每棵树木上的甲虫数量开始成倍增长,最终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树要倒下了,它们已经快要接近于5000岁,打破此前的长寿树木记录,但不幸的是它们的生命或许到此就为止了。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文明,直接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出现,极端的高温大量滋生甲虫,本来就在抵抗不利环境的狐尾松难以继续支撑,最终倒在了人类之手。
特稿丨攻关20余年,他们成功解锁花海里的“基因密码”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5年03月24日 14:21北京◎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春日的长沙,油菜花田宛如......
特稿丨全球首套!这条技术路线,成了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5年02月28日 12:04 北京◎ 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1月底,荷兰鹿特丹港内,一艘大型集装箱船......
特稿丨10910米!依靠自主创新,他们创造了纪录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5年02月25日 11:57 北京 冬日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座约20层楼高的钢铁......
特稿丨打破技术壁垒!国产透射电镜成功突围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5年02月21日 15:29 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仅有头发丝50万分之一大小的物质,......
特稿丨这一世界级难题,被我国团队攻克!中國管理科学杂志社2025年02月13日 14:26 北京 ◎ 刘侠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金沙江上,一座举世瞩目的特高拱坝......
特稿丨从零起步!这项技术突破,他们用了近20年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5年02月11日 12:07 北京◎ 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 都芃提起玻璃,人们印象中往往......
特稿丨越过“三重山”!我国首艘,成了!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4年12月23日 11:44 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解缆、离泊、启航……伴随着悠扬的汽笛......
特稿丨破解多项技术难题!他们造出月球取壤利器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4年12月05日 16:16 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1935.3克!这是人类首次......
特稿丨我国自主研发建造!南海浮起“超级碗”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4年11月04日 09:38 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3、2、1,启动油井!”随着......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人类为什么如此独特?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