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科学技术传播 > 正文

警惕:这些外来入侵物种!蜗牛长到巴掌大,连水泥都啃:这种入侵生物千万不能吃!

时间:2022-08-29 19:36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警惕!这些外来入侵物种瞭望 2022-08-29 21:38 发表于北京近日,河南汝州市民在云禅湖水域发现长达七八十厘米的长嘴“怪鱼”当地抽水抓捕“怪鱼”的现场直播引发大量网友关注据河南省汝州市城市公...

警惕!这些外来入侵物种

瞭望 2022-08-29 21:38 发表于北京

近日,河南汝州市民在云禅湖水域发现

长达七八十厘米的长嘴“怪鱼”
当地抽水抓捕“怪鱼”的现场直播
引发大量网友关注
据河南省汝州市城市公园管理方消息
两条“怪鱼”已于27日零时许被捕获
经确认系外来物种鳄雀鳝
公园管理方已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
并安排人员对该湖区进行了专业消毒
鳄雀鳝原产于北美洲
它能在缺氧环境中把空气吞到鳔中呼吸
所以能在陆地上短时间生存
野外生长的鳄雀鳝最大可长到3米左右
鳄雀鳝生性凶猛
如果没有相应的天敌予以遏制
将对其他鱼类构成极大的威胁

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入侵数量呈上升趋势,成为世界上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219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些外来入侵物种之所以危害大,是因为它们繁殖迅速,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且由于缺少天敌制约,往往肆意生长为当地新的优势物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还会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


水葫芦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20世纪初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引入我国,后作为猪饲料推广种植,因其大量繁殖,常常布满整个江河湖面,致使大量水生生物因缺氧和阳光不足而死亡,破坏水中生态平衡。

“加拿大一枝黄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我国上海等地在20世纪30年代从北美引进的观赏植物,后逸生野外,具有极强的繁殖和快速占有空间的能力,压制本地植物生长,破坏入侵地的植被生态平衡。

巴西龟

巴西龟又名红耳龟,大多数种类产于巴西,个别种产于美国。巴西龟是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中国等多个国家已将其列为危险性外来入侵物种。

红火蚁

红火蚁是我国农业、林业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红火蚁能直接食用农作物的种子、果实、幼芽等,导致农作物减产,还会影响部分动物生长繁殖。同时,红火蚁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

福寿螺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

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幼虫(上)和成虫。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迁飞性害虫,具有“特能吃”“特能生”“特能飞”等特点,繁衍能力强,迁飞扩散快,严重危害玉米等农作物生长。2019年,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我国。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原产于北美洲。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引起的、以松褐天牛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松树毁灭性病害。松树感染40天后便死亡,此病传播途径广、蔓延速度快、防治难度大,被称为松树的“艾滋病”。

空心莲子草

空心莲子草原产于巴西,又名水花生、喜旱莲子草,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是危害性极大的物种,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椰心叶甲

椰心叶甲是一种具有重大危险性的外来有害生物,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现广泛分布于太平洋群岛及东南亚。椰心叶甲具有繁殖快、破坏性强和防治难度大的特点。

食人鲳

2012年7月,柳州市民张凯博在柳江河段给小狗洗澡时,遭到3条凶猛的鱼攻击,他的手掌被咬出血。鱼被抓到后,经专家组鉴定,正式确认这条鱼为原产于南美洲的桑氏锯脂鲤,是食人鲳的一种,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动物。

针对外来入侵物种问题,我国的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制度,每十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国普查;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制度,构建全国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网络;建立外来入侵物种信息发布制度。


这一问题的解决也要依靠社会和个人的努力,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人人有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千万不要觉得外来物种入侵和自己并没有太大关系。


就在汝州抓捕鳄雀鳝引发大量关注的同时,8月25日上海海关公布,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在一批伪报为“乐高玩具”的进境快件中查获300只活体蚂蚁。


       这些蚂蚁经鉴定为野蛮收获蚁。野蛮收获蚁原产于欧洲,性情凶猛,有食用和收藏植物种子的习性。近年来,国内蚂蚁宠物圈比较火热,不少人试图非法从境外邮寄蚂蚁入境。

出于猎奇心态等因素影响,以鼠、蛇、蜥蜴、爬虫等为代表的另类宠物,近年来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为了追求新潮刺激,更有人盲目饲养野生动植物,甚至不惜“海淘”本土没有的外来生物,这种行为不仅缺乏对自然的敬畏,也缺乏对法律的敬畏,更增加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危险。


  徒法不足以自行。巩固国家“生物安全防线”,不仅要完善生物安全相关法律体系、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社会公众也要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共同守护你我美丽家园。


蜗牛长到巴掌大,连水泥都啃:这种入侵生物千万不能吃

中国科普博览 2022-08-29 17:00 发表于北京

每当发生物种入侵,我国食客总会戏言:怕什么?把它吃到灭绝。但这个看着可爱、吃着也美味的入侵生物——非洲大蜗牛,如果你也蠢蠢欲动想品鉴一番,不妨看过本文再做决定。

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听说生吃蜗牛很补,丈夫便在自家花园里,用蔬菜精心喂养了几只大蜗牛,准备供全家人享用。然而,美味珍馐的代价让人难以承受。很快,他们一家就出现发烧、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最终夫妻双方、长子和丈夫的母亲不治身亡,次子卧床逾十年后过世。
这样一则堪称“灭门惨案”的事故,或许曾让许多人认识了看起来可爱敦厚的非洲大蜗牛(Lissachatina fulica,又名褐云玛瑙螺)——它们正是这个故事里“精心喂养的大蜗牛”。它们总是背着棕褐色蜗牛壳,上面带有淡黄色条纹。这种巨型蜗牛可以长到20cm,是世界上最大的蜗牛,同时也是最具威胁的入侵生物之一
非洲大蜗牛的破坏性极强,它们能以500多种植物为食,包括水果、蔬菜等农作物以及观赏植物。但除去对农业与自然植被的危害,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威胁人类的生命。

Part.1

                       
“无意”的伤害

非洲大蜗牛的体内、粪便,甚至体表黏液都携带着大量病菌与寄生虫。而造成开头那个灭门故事的幕后真凶,正是非洲大蜗牛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人和动物,在接触蜗牛黏液、生食(或未煮熟)感染寄生虫的蜗牛或被蜗牛黏液污染的蔬菜后,都有可能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一旦它进入人体内,便可能经中枢神经系统入侵大脑,引发发烧头痛、颈部僵硬、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死亡。
其实,广州管圆线虫最重要的寄主并非蜗牛,它们主要寄生在老鼠肺部血管,在鼠肺部产卵后,会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幼虫被蛞蝓、蜗牛、淡水螺等软体动物吞食后,会在这些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成第三期幼虫。鼠类又会捕食这些软体动物,寄生虫就重新回到了它们繁殖的地方。
可以说,广州管圆线虫在最终宿主和中间宿主间流畅往返,人类只是误入此循环的非正常宿主,因为广州管圆线虫通常无法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然而这些年来,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病例屡见不鲜。一来是因为,它在螺类(尤其是本文主角和福寿螺)中感染率极高。二来,非洲大蜗牛生存能力、繁殖能力都很强,在我国南方“人口”基数大。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类主动以不安全的方式食用它们

Part.2

                       
“有意”的破坏

如果说,非洲大蜗牛作为病菌和寄生虫的“搬运工”,对人类的伤害还可看作无意,那么它对环境的破坏则是“有意为之”。非洲大蜗牛的胃口非常好,其食谱不仅囊括了众多对人类有经济价值的作物,比如花椰菜、木瓜、香蕉等,甚至还包括地衣、真菌以及其他蜗牛(通常是其他蜗牛的尸体)。
仔细观察蜗牛进食的过程,你会发现它们行动虽然缓慢,但吃起东西绝对是标准的“干饭蜗”。在饱受非洲大蜗牛侵扰的地区,居民在花园里种植的蔬菜,有时一夜间就能被啃食一空
令人惊奇的是,蜗牛其实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生物,在它针尖一般大小的嘴里,有两万多颗牙齿密集排布在带状的舌头上,因此它们的舌头被称为齿舌(radula)。其实,蜗牛并不能"啃食",只能用"研磨器"一般的舌齿将食物剐蹭下来。
即使这样,非洲大蜗牛的进食能力也让人震惊。我们常开玩笑说“这个月要吃土了”。现实是,非洲大蜗牛不但可以吃土,甚至还能舔食并消化水泥。因为它们需要不断地补充钙,来维持背上那巨大坚硬的蜗牛壳生长,所以通常需要消耗大量植物来摄取钙。一旦植物也无法满足需求时,它们就会以砂石、水泥为食,有时甚至能破坏人类的建筑房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Part.3

                       
生存与繁殖

然而,对环境的破坏只是入侵物种的自我修养之一,在入侵地区强大的生存能力也是必要条件。
从命名就能看出,非洲大蜗牛的自然栖息地原本在温暖湿润的非洲。但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们可以将软体部分钻入土壤中休眠,来减缓新陈代谢,休眠期可长达5~9个月。有时它们还会分泌乳白色的黏液膜来封闭壳口,为自己“关上门”。再结合它们不挑食的属性,被带到温暖地区的非洲大蜗牛,可谓如鱼得水。
此外,非洲大蜗牛通常长到6个月时就已具备繁殖功能,它是雌雄同体、异体繁殖的物种。这意味着,无需每只蜗牛不用去寻觅特定性别的“另一半”相遇,只要任意两只性成熟的蜗牛相遇,就能够繁衍后代。研究显示,理想情况下一只非洲大蜗牛一生能产下数千枚卵,后代存活率接近90%,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可见一斑。

Part.4

                       
入侵与灭杀

由于偏爱温暖的气候,非洲大蜗牛通常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间,在我国主要侵扰着华南地区,在美国则是佛罗里达州备受困扰。20世纪60年代,几只非洲大蜗牛被带入佛罗里达州,从此开启了称霸之路。
据佛罗里达州农业和消费者服务部(Florida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onsumer Services,FDACS)介绍,佛州在1969年首次发现这种害虫后,花费近100万美元捕杀了一万七千多只蜗牛,终于在1975年宣布根除了这种入侵生物。然而,2011年,佛州又发现了一只非洲大蜗牛,由此开启了长达十年的灭杀,这次耗资约2300万美元,灭杀了数十万只蜗牛,又在2021年终于宣布灭杀成功。不幸的是,今年6月,佛州再次发现了一只非洲大蜗牛,被迫开启了第3次“灭蜗战争”
可以说,佛罗里达州与非洲大蜗牛的战斗经验极为丰富。FDACS在第二次灭杀行动中,呼吁看见非洲大蜗牛的居民主动电话报告,成功追踪并消灭了大量蜗牛。他们也会喷洒针对蜗牛、蛞蝓的杀虫剂,四聚乙醛(Metaldehyde),来实现定点灭杀。他们甚至训练了可以嗅出非洲大蜗牛的拉布拉多犬,可以在蜗牛最活跃的夜间追踪它们。此外,虽然蜗牛自身的移动速度很慢,但它们能利用黏液附着在移动的车辆、垃圾等处,四处移动扩散。因此,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设立隔离区,严格检查可能将蜗牛带出隔离区的土壤、机器等。
为彻底根除非洲大蜗牛,人类可谓费尽心机,但非洲大蜗牛并不清楚自己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事实上,除了交配过程,它们一生都是孤独的,既不会与同伴交流,也不会与后代建立任何联系。倾尽一生,它们不是在移动,便是在进食或休息中。
遇到旅行蜗牛,请让它独自美丽,勿碰、勿养、勿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