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学术委员会 > 正文

中科院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5%的项目已实施分类评审。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五年提高近一倍。这十年,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这十年,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时间:2022-06-06 22:2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十年来,科技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科技日报 2022-06-06 17:29 发表于北京◎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操秀英“我们坚持以改革促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是...

十年来,科技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

科技日报 2022-06-06 17:29 发表于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操秀英


“我们坚持以改革促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十年科技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引进体制机制更趋完善。”在6月6日举行的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张馨 摄)


王志刚说,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创新主体能力建设得到强化,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持续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国家创新体系更加高效顺畅。


王志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项改革中,科技体制改革是重要方面,也始终走在前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143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王志刚具体介绍,第一,深化科技评价和激励制度改革。坚持对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高科技产业的人才进行分类评价,“评价的目的还是要调动积极性,让大家潜心钻研,甘坐十年冷板凳,在科研一线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把科技问题找得更准,解决我们国家发展中一些短板弱项。”他说。


第二,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王志刚说,经费是为人服务的,项目管理要按照“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项目管理要使经费使用更加高效、规范。


第三,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尽可能地赋予科技创新的主体和人员;形成了一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平台,包括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只要想做成果转化,政府在不同的环节都会有不同的服务和支持。2021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73万亿元,超过全社会研发投入2.79万亿元,是十年前的5.8倍。


第四,弘扬科学家精神。王志刚说,科学家精神是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精神引领科技发展,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一大批科学家在抗疫、重大工程建设方面取得骄人的成就,但他们往往敏于行讷于言,埋头做事、贡献很大,要把这样的科学家精神代代相传,把这种精神谱系传下去,吸引一代又一代人加入科研队伍中。



中科院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科技日报 2022-06-06 17:29 发表于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刘垠


6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科院院长侯建国表示,十年来,全院科研人员坚守使命定位,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产出了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成果。


图片

中科院院长侯建国。(徐想 摄)


——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在保障国家重大工程、突破“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比如,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中科院牵头负责空间应用系统,研制了数百台套有效载荷;在探月工程中,主要承担地面应用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等任务,为“嫦娥”开展科学探测提供关键的技术保障;在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建设中,承担了12颗卫星的研制任务。围绕深空、深海科技制高点,中科院研制悟空、墨子、慧眼、太极等一批科学卫星,使我国在空间科学国际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成功研制了“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海斗一号”等谱系化的深海装备,引领我国的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围绕航空发动机叶片、超分辨光刻机、仿生合成橡胶、高端轴承、高性能特种材料等重大需求,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保障产业链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产出了铁基高温超导、纳米限域催化、量子计算原型机、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等一批高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引领我国的凝聚态物理、分子科学、纳米材料、干细胞等一批重要前沿方向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在衡量基础研究水平的自然指数排名中,中科院已经连续9年位列全球科教机构的首位。中科院研制建设了“中国天眼”、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人造太阳”等在国际上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的利器,支撑在脉冲星研究、中微子振荡、磁约束核聚变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创重大成果。这些设施是向国内外科学家开放的,“中国天眼”已向来自全球14个国家、27个科学项目提供科学观测时间。


­——推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近十年累计向社会转化了约11万项科技成果,助力我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比如,中科院研发的“曙光”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芯片、干细胞修复技术、碳离子治癌装置等,促进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中科院煤制乙醇、煤制低碳烯烃等多项技术成功实现了商业化,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安全提供了科技解决方案。积极开展抗疫科研攻关,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研制了多款疫苗、检测试剂、药物等。


过去十年,中科院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等要素充分活跃起来,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侯建国说,不仅是优化科研布局,强化科研布局的战略性、引领性、协同性,统筹区域、领域和创新平台的布局,还推进科研管理改革。中科院出台了“基础研究十条”,对选题机制、管理方式、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为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顺利实施,制定了“攻关八条”,引导、保障骨干科研人员潜心攻关。


值得关注的是,中科院持续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强化学术性、荣誉性定位,优化院士队伍结构,推动院士群体做好“四个表率”。为激励科研人员潜心科研,实施了特聘研究岗位制度,给予这些科学家相对稳定的支持。不仅如此,中科院设立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支持计划,鼓励拔尖青年人才敢于挑战科学难题,开展“从0到1”的原创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5%的项目已实施分类评审

科技日报 2022-06-06 17:29 发表于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操秀英


在6月6日举行的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科学基金委确立了以“构建理念先进、制度规范、公正高效的新时代科学基金治理体系”为目标,以“明确资助导向、完善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三项任务为核心的系统性改革方案,通过近五年的持续努力,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徐想 摄)


在资助管理策略改革方面,一是明确资助导向,根据科学问题的属性进行分类申请和评审,对“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四类科学问题进行分类评审,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去年总共收到28万份申请,85%的项目采取这种方式进行评审,科研人员选题质量显著提升。


二是完善评审机制,也就是鼓励每一个评审人,不管是会评还是同行评审,都要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试点范围已经覆盖到61%的学科领域,涉及评审专家4.6万人。


三是优化学科布局,试图解决学科划分越来越细,相互隔离又相互重复的问题。大幅简化申请代码,代码体系由三级调整为两级,数量由3500多压缩到1300多,迈出了根据知识体系结构和逻辑优化资助布局的第一步。


在资助管理机制改革方面,一是实施原创探索计划。建立随时受理申请、预申请、交互式评审等新的机制,及时支持极具创新性的思想。过去两年共资助了204项这样的申请。


二是实施人才资助体系升级计划。优化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资助体系。“杰青”项目每年资助量由200项增加到315项,“优青”项目由400项增加到630项。青年项目过去4年间共资助了7.5万项,一大批年轻人在这个项目的支持下进入了基础研究领域,资助项目数逐年增长。


三是推进学科交叉研究资助管理改革。去年成立了交叉科学部,已经开始受理资助交叉领域的人才类项目,统筹组织重大类型项目的立项。


四是完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改革联合基金,针对不同合作对象,明确出资比例。按对象的公益性质层次,与企业是1:4,与地方政府是1:3,与部门是1:2,引导各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基础研究支撑社会经济重大需求的能力。协议期内吸引外部资金投入123亿,今年联合基金吸引的外部经费已经相当于中央财政投入的近8%。


五是优化资金和项目管理机制。率先在“杰青”项目中,给科研人员足够的自主权,开展了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随后青年基金和“优青”项目也实施包干制。全面实行无纸化申请,简化项目申请流程,实施代表作评价制度。


在资助管理布局改革方面,根据源于知识体系逻辑结构,促进知识与应用融通,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原则,将9个科学部整合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生命与医学、交叉融合”四个板块,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用宏观调控经费引导各个领域科研人员围绕重大的复杂问题协同攻关。


李静海表示,下一步,科学基金将以转变科研范式与提升凝练科学问题能力为抓手,在努力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更加主动开拓未来,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五年提高近一倍

科技日报 2022-06-06 14:02 发表于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操秀英


中共中央宣传部6月6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中国科协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在会上介绍,过去十年里,得益于科学普及的推广,2015年,我国具备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6.2%,2020年提高到10.56%。


中国科协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徐想 摄)


张玉卓介绍,这主要得益于科学普及的组织力不断提高,构建省域统筹政策和机制、市域构建资源集散中心、县域组织落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站)等为阵地,以科技志愿服务为手段的基层科普组织动员体系,打造“品牌、平台、机制、队伍、改革、阵地”六位一体的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以“科普中国”品牌为统领,线上线下科普服务全面拓展。其中“科普中国”平台资源总量超53TB,各类传播渠道715家,传播量超416亿人次,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国内最权威科普平台。


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迅速,实体科技馆从2012年的118座增长至目前408座,流动科技馆累计巡展4944站,科普大篷车行驶里程超过5000万公里,农村中学科技馆累计建设1112所,中国数字科技馆用户数达1500余万,体系服务线下公众超过8.5亿人次。


联合有关部委共同打造科学辟谣平台,动员125家国内知名机构发起成立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发动213万科技工作者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


国际合作持续深化,连续举办四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推动筹建“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等活动不断深入。


张玉卓强调,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这需要久久为功。


一是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为主线,强化部委协同、全社会参与,着力营造“人人科普、科普人人”的良好氛围。


二是引导科普资源和服务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尤其向西部地区倾斜,大力开展科技援疆援藏以及兴边富民行动,努力缩小地区差距。


三是持续推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以村两委成员和高素质农民为抓手,带动农民科学素质普遍提升;深化“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等,着力解决城乡不平衡问题。



这十年,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

科技日报 2022-06-06 14:02 发表于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操秀英


6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立足中国特色,着眼全球发展大势,把握阶段性特征,对新时代科技创新谋篇布局。在目标上,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在摆位上,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战略上,我们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路径上,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徐想 摄)


“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王志刚以数据为例说,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十年来,全国各地方、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中央和地方协调联动,东中西部协同创新,科技产业金融融通发展,支撑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推进,汇聚形成了全国上下勠力同心、锐意创新的磅礴力量。”王志刚说,我们坚持“四个面向”,形成了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格局。


具体而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面向经济主战场,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推动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战略必争领域补短板、强能力,支撑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深海油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技术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组织全国精锐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在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有力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创新药物、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先进诊疗技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我们坚持以改革促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王志刚指出,同时,坚持扩大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开放合作是科技支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必然要求。十年来,我国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与16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关系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加快铺就。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人类生命健康等领域,与世界各国的联合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中国科技开放的大门将会越开越大,我们愿与更多国家科技同行交流合作,并努力为世界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中国科技的贡献。


王志刚坦言,我国科技创新在原创能力、高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弱项,既要抓住重要发展机遇,也要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科技界将进一步坚定创新自信,奋力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就,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他说道。



这十年,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科技日报 2022-06-06 14:02 发表于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操秀英


中共中央宣传部6月6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会上强调,科技要在产业、企业、区域、重大工程、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发挥作用,要发挥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供给、科技支撑和新的成长空间。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徐想 摄)


一是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技术突破打通了我国新兴产业的一些堵点,太阳能光伏、风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先进储能等产业规模也居世界前列。


二是科技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持续20多年“三横三纵”技术研发,形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较为完备的创新布局,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加快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研发攻关。连续15年布局研发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供电煤耗最低可达到264克每千瓦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值,也处于全球先进水平。目前,该技术和示范工程已经在全国推广,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26%。


三是科技支撑重大工程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复兴号高速列车投入运行,这一系列重大工程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带动形成。研制成功“深海一号”钻井平台并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进入1500米超深水时代。


四是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76%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2012年的50%、2018年的75%,提升到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100%。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投入的70%,上交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增加到2021年的2.3万亿。在上海证交所科创板、北京证交所上市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


五是科技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三地研发投入占全国30%以上,北京、上海技术交易合同额中,分别有70%和50%输出到外地,这就是中心辐射带动示范作用。169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1/3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劳动生产力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全国比重9.2%。今年1月至4月,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7.8%,表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


六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人才强、科技强,是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前提,是高质量发展最持久的动力和最重要的引领力。我们更加重视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协力攻坚,突破了载人航天、卫星导航、深海探测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神舟十四号也发射成功,我们空间站建设又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还创办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瓶颈制约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中国已进入创新国家行列 将更加重视人才的“第一资源”作用


  6月6日,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会上表示,十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格局。


  科技部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强度从1.91%提高到2.44%,接近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基础研究经费是十年前的3.4倍,达到历史最高值。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王志刚表示,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科技要在产业、企业、区域、重大工程、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发挥作用。要发挥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供给、科技支撑和新的成长空间。


  在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科技“无中生有”的作用,以新技术带动新产业。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技术突破打通了新兴产业的一系列堵点,太阳能光伏、风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先进储能等产业规模也居世界前列。


  在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持续20多年“三横三纵”技术研发,形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较为完备的创新布局,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加快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研发攻关。连续15年布局研发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供电煤耗最低可达到264克每千瓦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值,也处于全球先进水平。目前,该技术和示范工程已经在全国推广,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26%。


  在支撑重大工程建设方面,特高压输电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复兴号高速列车投入运行,这一系列重大工程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带动形成。研制成功“深海一号”钻井平台并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进入1500米超深水时代。


  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76%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2012年的50%、2018年的75%,提升到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100%。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投入的70%,上交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增加到2021年的2.3万亿。在上海证交所科创板、北京证交所上市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


  在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方面,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三地研发投入占全国30%以上,北京、上海技术交易合同额中,分别有70%和50%输出到外地,这就是中心辐射带动示范作用。169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1/3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劳动生产力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全国比重9.2%。今年1-4月份,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7.8%,表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


  在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方面,2021年研发人员总量预计为562万人年,是2012年的1.7倍,稳居世界第1位;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由2012年的42.6人年预计提高到75.3人年。


  “人才强、科技强,是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前提,是高质量发展最持久的动力和最重要的引领力。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王志刚指出,十年间,科技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而且更加重视人才的“第一资源”作用,坚持以改革促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引进体制机制更趋完善。在此背景下,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协力攻坚突破了载人航天、卫星导航、深海探测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还创办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瓶颈制约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志刚强调,我国科技创新在原创能力、高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弱项,既要抓住重要发展机遇,也要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下一步,将加快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一体化布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塑造更多发展新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创新、改革、开放|10年,变化中的中国科技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研究所 2022-06-07 08:58 发表于北京

6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中国科协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李静海就中国科技创新十年来的情况进行介绍。

“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王志刚说。

创新中的十年:中国科技的创新成果在增加


在新闻发布会上,王志刚介绍,过去十年里,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

十年来,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为代表的中国科技界不断涌现出创新成果,积极回应全社会对科技发展的殷切期望。

侯建国介绍,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这些年,中科院产出了铁基高温超导、纳米限域催化等一批高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引领我国的凝聚态物理、分子科学、纳米材料、干细胞等一批重要前沿方向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中科院研制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成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的利器,支撑我国在脉冲星研究、中微子振荡、磁约束核聚变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创重大成果。

在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近十年,中科院累计向社会转化了约11万项科技成果,助力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比如,中科院研发的“曙光”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芯片等促进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煤制乙醇、煤制低碳烯烃等多项技术成功实现商业化;中科院动员40多个研究所、千余名科学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联合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已取得初步成效。

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中科院在保障国家重大工程、突破“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科院在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建设中承担了相应任务。不仅如此,中科院还研制了悟空、墨子、慧眼、太极、广目等一批科学卫星,使我国在空间科学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研制了“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海斗一号”等谱系化的深海装备,引领我国的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围绕航空发动机叶片、超分辨光刻机、仿生合成橡胶、高端轴承、高性能特种材料等重大需求,中科院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保障产业链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方面,中科院积极开展抗疫科研攻关,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研制出多款疫苗、检测试剂、药物等,积极支持科技抗疫。

过去十年间,中国从载人航天到嫦娥探月,从杂交水稻到核电建设,一系列大国工程及大国重器举世瞩目。

“这十年是我国工程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李晓红介绍,十年来,中国工程院在中国科技铸就的大国工程中都有所贡献,在助力重大科技攻关和工程科技更好造福人民方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们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中的十年:中国科技的体制机制在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界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一个轮子是科技创新,另一个轮子是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成为十年来中国科技的又一个关键词。

王志刚介绍,目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143项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科技部近期出台的《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在143项改革任务之外,又部署了更深层次的改革。

“有一些硬骨头需要啃。我们通过新的改革,一环扣着一环,一轮连着一轮,把改革不断深入下去。”王志刚说。

十年来,中国科技的体制机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例如,在中科院,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侯建国介绍,在科研布局方面,中科院强化科研布局的战略性、引领性、协同性,统筹区域、领域和创新平台的布局;在科研管理方面,中科院出台“基础研究十条”“攻关八条”“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等,强化定向性、体系化的基础研究工作;在打造人才创新高地方面,中科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通过“抓两头”带动全院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发展。

再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制度改革已见成效。李静海表示,基金委确立了以“构建理念先进、制度规范、公正高效的新时代科学基金治理体系”为目标,以“明确资助导向、完善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三项任务为核心的系统性改革方案,通过近五年的持续努力,在资助管理策略、机制、布局方面,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开放中的十年:中国科技的国际地位在提升


十年来,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在衡量基础研究水平的自然指数排名中,中科院已连续9年位列全球科教机构首位。

“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王志刚说。

侯建国介绍,十年来,中科院牵头发起或积极参与了国际子午圈、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泛第三极环境、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中科院还与全球60多个国家的120多家机构签署了院级协议,与13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实质性科研合作,建立了10个海外科教合作中心,累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近6000名。

截至2020年,中科院科研人员在国际组织任职人数达981位,比2012年增加约50%;其中,担任主席、副主席、国家代表等重要职务的331位,比2012年增加约109%。

与此同时,中国科技界还在一流科技期刊培育和科研数据共享方面,进一步提升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张玉卓介绍,中国科协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主要目标是扩大领军期刊方阵,做强后备期刊梯队,推动更多优秀期刊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下一步,我们要加快科技期刊集群化改革和数字化发展,培育若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出版机构,建立有国际水平的数字出版服务平台,还有开放获取资源平台,吸纳更多的高水平科学家参与中国期刊建设,促进科研论文和科学数据的共享。”张玉卓说。

“未来,中国科技开放的大门将会越开越大,我们愿与更多国家科技同行交流合作,并努力为世界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中国科技的贡献。”王志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