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社会组织机构 > 正文

世界经济论坛(又称“达沃斯论坛”)全文

时间:2022-01-17 20:14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世界经济论坛世界经济论坛(英文:World Economic Forum,缩写:WEF);因在瑞士达沃斯首次举办,又被称为“达沃斯论坛”。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

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
——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
(2022年1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施瓦布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

再过两周,中国农历虎年新春就要到来。在中国文化中,虎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中国人常说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面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如虎添翼、虎虎生威,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险阻,全力扫除新冠肺炎疫情阴霾,全力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让希望的阳光照亮人类!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回答的紧迫的重大课题。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纵观历史,人类正是在战胜一次次考验中成长、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发展。我们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不论风吹雨打,人类总是要向前走的。我们要善于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中进行思考,又要善于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变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凝聚起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

第一,携手合作,聚力战胜疫情。面对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世纪疫情,国际社会打响了一场顽强的阻击战。事实再次表明,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全球抗疫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疫情反复延宕,病毒变异增多,传播速度加快,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是战胜疫情的唯一正确道路。任何相互掣肘,任何无端“甩锅”,都会贻误战机、干扰大局。世界各国要加强国际抗疫合作,积极开展药物研发合作,共筑多重抗疫防线,加快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特别是要用好疫苗这个有力武器,确保疫苗公平分配,加快推进接种速度,弥合国际“免疫鸿沟”,把生命健康守护好、把人民生活保障好。

中国言必信、行必果,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疫苗。中国将再向非洲国家提供10亿剂疫苗,其中6亿剂为无偿援助,还将无偿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疫苗。

第二,化解各类风险,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世界经济正在走出低谷,但也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能源供应紧张等风险相互交织,加剧了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确定性。全球低通胀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复合型通胀风险正在显现。如果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急刹车”或“急转弯”,将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给世界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将首当其冲。我们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新动能、社会生活新模式、人员往来新路径,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走稳走实。

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在充分协商基础上,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打造各方普遍接受、行之有效的规则,为科技创新营造开放、公正、非歧视的有利环境,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世界经济活力充分迸发出来。

现在,大家有一种共识,就是推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实现复苏,必须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主要经济体要树立共同体意识,强化系统观念,加强政策信息透明和共享,协调好财政、货币政策目标、力度、节奏,防止世界经济再次探底。主要发达国家要采取负责任的经济政策,把控好政策外溢效应,避免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冲击。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要发挥建设性作用,凝聚国际共识,增强政策协同,防范系统性风险。

第三,跨越发展鸿沟,重振全球发展事业。全球发展进程正在遭受严重冲击,南北差距、复苏分化、发展断层、技术鸿沟等问题更加突出。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下降,世界新增1亿多贫困人口,近8亿人生活在饥饿之中,粮食安全、教育、就业、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面临更多困难。一些发展中国家因疫返贫、因疫生乱,发达国家也有很多人陷入生活困境。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全球宏观政策的突出位置,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现有发展合作机制协同增效,促进全球均衡发展。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发展框架内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成果。发达经济体要率先履行减排责任,落实资金、技术支持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去年,我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这个倡议是向全世界开放的公共产品,旨在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中国愿同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倡议落地,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

第四,摒弃冷战思维,实现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煽动仇恨、偏见的言论不绝于耳,由此产生的种种围堵、打压甚至对抗对世界和平安全有百害而无一利。历史反复证明,对抗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搞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谁也保护不了,最终只会损人害己。搞霸权霸凌,更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国家之间难免存在矛盾和分歧,但搞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是无济于事的。任何执意打造“小院高墙”、“平行体系”的行径,任何热衷于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分裂世界的行径,任何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其他国家经济科技发展进行遏制的行径,任何煽动意识形态对立、把经济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的行径,都严重削弱国际社会应对共同挑战的努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要在彼此尊重中共同发展、在求同存异中合作共赢。

我们要顺应历史大势,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去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在国家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现在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实现了较高增长和较低通胀的双重目标。虽然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中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我们深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中国明确提出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将为此在各方面进行努力。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中国将继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国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确保所有企业在法律面前地位平等、在市场面前机会平等。中国欢迎各种资本在中国合法依规经营,为中国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拓展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中国将忠实履行义务,深化同协定各方经贸联系。中国还将继续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进一步融入区域和世界经济,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经常说,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以赴加强污染防治,全力以赴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中国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中国去年成功承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为推动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了贡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将践信守诺、坚定推进,已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具体实施方案。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有序开工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将破立并举、稳扎稳打,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中国将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达沃斯是世界冰雪运动胜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就要开幕了。中国有信心为世界奉献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满怀信心,一起向未来!

谢谢大家。


附:世界经济论坛
世界经济论坛(英文:World Economic Forum,缩写:WEF);因在瑞士达沃斯首次举办,又被称为“达沃斯论坛”。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世界经济论坛前身是1971年由克劳斯·施瓦布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6月27日,达沃斯论坛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050年八国养老金缺口达400万亿美元。
2021年1月25日,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世界经济论坛2021年年会于2021年5月13日至16日在新加坡举行。

发展历程
1971年,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倡议创建“欧洲管理论坛”。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 机制的瓦解和阿以战争爆发使论坛将年会的讨论重点从管理领域扩展至经济和社会问题,政界领导人也首次受邀于1974年1月前往达沃斯。
1979年,欧洲管理论坛出版的《全球竞争力报告》。
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
1988年,世界经济论坛签署达沃斯宣言。
1989年,朝鲜和韩国在达沃斯也首次召开了部长级会议。
1992年,南非时任总统弗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会见了纳尔逊 ·曼德拉和曼戈苏图·布特莱齐。
2004年1月21日至25日,第34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建立繁荣和安全的伙伴关系”。
2005年1月26日至30日,第35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为艰难抉择承担责任”。
2006年1月25日至29日,第36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举行,会议的主题为“开拓创新,把握未来”。
2007年1月24日至28日,第37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举行,会议以“变化中的力量格局”为主题。
2008年1月23日至27日,第38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举行,会议以“合作创新的力量”为主题。
2009年1月28日至2月1日,第39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达沃斯拉开举行,会议以“构建危机后的世界”为主题。
2010年1月27日至30日,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改善世界状况——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
2011年1月26日至30日,第4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
2012年年会于1月25日—29日,第42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举行,该届年会主题为“大转型:塑造新模式”,强调全球各领域存在着深层结构性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已不可回避。
2013年1月23日至27日,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年会以“弹性和动力”为主题。
2014年1月22日至25日,第44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东部小城达沃斯举行,会议主题是“重塑世界:对社会、政治和商业的影响”。
2015年1月21—24日,第45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行,主题为“全球新局势”(TheNewGlobalContext)。
2016年1月20日,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冬季达沃斯)在瑞士达沃斯开幕。以“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主题;6月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天津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言。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会见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6月27日,“世界经济论坛第11届新领军者年会(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开幕。
2019年1月22日至25日,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年会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
2020年1月21—24日,世界经济论坛第五十届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主题为“凝聚全球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12月7日,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宣布,考虑到新冠疫情现状,世界经济论坛2021年年会将于2021年5月13日至16日在新加坡举行。
2021年1月25日,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习近平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

论坛宗旨
世界经济论坛旨在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致力于通过公私合作改善世界状况。

成员结构
世界经济论坛的影响力在于其成员组的实力。世界经济论坛基金会的成员是位居全球前1000名之列、引领世界经济潮流的跨国公司。各个成员组的人们代表着各自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决策者和潮流领导者。成员组内的人员互相交流,不同成员组之间也进行密切讨论,这使得世界经济论坛基金会举办的每一项活动都得到了积极参与,而这,也正是世界经济论坛有别于其他论坛的主要标志。
为满足世界经济论坛成员和参加者各种具体的要求,该基金会召集有关人士并组织各种活动,如:成立一个专门的组委会,并举办一系列全球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的活动,以便促进合作、改进全球经济现状。全球成长性公司的成员属于一个单独的成员组,他们包括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创新企业。之所以成立GGC这个组织,是因为中小型创新企业在世界工业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他们往往采用跨国经营的模式。
此外,世界经济论坛还包括其它其他参与者。
这些参与者分属不同的成员组,这些小组把分散的力量聚集了起来,以便在其特定的领域内进行全球性的合作。每个小组都是独立的,而且成员名额有限,因此各自都具有其鲜明特点。他们包括:各行业领袖组:分别由世界主要工业领域内最知名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组成;未来全球领袖组:约有600名成员,年龄在45岁以下,他们是新一代全球性的决策者;
媒体领袖组:包括全球传媒领域内最有影响的人,他们的参与将保证该次活动的可靠性和公正性,并为所有的参与者增光添彩;论坛嘉宾组:包括在政治、经济、科学、社会、科技等领域内的知名人士;政界人士组:包括各国政府领导人以及主要国际组织的领袖人物;
文艺精英组:包括100余名来自文艺领域的知名人士。未来全球领袖组正努力网罗全球不同背景的年轻杰出人士,建立并发展一个全球性人才网络,以增进他们之间的互相支持,并促进他们就迎接全球性挑战等问题展开对话。

论坛机构(综述)
世界经济论坛在日内瓦、纽约、北京和东京设有4个办公室,正式员工有550多人,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金董事会是论坛的最高领导机构,由大约25人组成,负责制定发展方向和目标。执行董事会是常设机构,一般由6至8人组成,主要负责落实基金董事会的相关战略安排以及论坛的日常运营。

基金董事会
世界经济论坛基金董事会:负责制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基金董事会是论坛的最高领导机构,由大约25人组成,负责制定发展方向和目标。

管理委员会
世界经济论坛管理委员会:世界经济论坛执行机构,负责活动和资源的日常管理;一般由6至8人组成,主要负责落实基金董事会的相关战略安排以及论坛的日常运营。

主要成员(综述)
世界经济论坛共有4种形式的成员,分别是基金会员、行业合作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和全球成长型企业会员。基金会员包括全球约1000家顶尖企业,其中每年有100多家基金会员企业还可以根据其参与论坛活动的程度和对论坛的贡献,成为论坛的行业合作伙伴或战略合作伙伴。而全球成长型公司,即“新领军者”,是世界经济论坛推出的一种新型会员形式,主要是指那些正在快速成长的新型跨国公司。
世界经济论坛评选委员会要对会员企业的实力进行评定,这些企业需是其所属行业或国家中的顶尖企业(主要基于其营业收入;金融机构以资产计算),并可对其行业或区域的未来发展起重要作用。
“行业合作伙伴”来自广泛的行业部门,涵盖建筑、航空、科技、旅游、食品、工程和金融服务等行业。这些企业对于影响其行业部门的全球问题具有很高的敏感度。

战略合作伙伴
世界经济论坛战略合作伙伴社区由100家全球领先的企业组成,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地区和行业,与论坛一样致力于改善世界状况。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是世界经济论坛各项活动及其社区工作背后的主要推动力。这些合作伙伴相信多方利益相关者互动能够推动积极的变革,并与世界经济论坛密切合作,以协助制定行业、地区和全球议程。

准战略合作伙伴
准战略合作伙伴是世界经济论坛精心挑选的会员企业,他们积极参与论坛的活动并在行业、地区和全球范围内塑造议程。通过访问论坛多元利益相关者网络和专家,合作伙伴可以为论坛在重要行业或跨行业相关议题上提供战略性洞见。通过在上述议题中引导积极的变革,准战略合作伙伴致力于塑造行业、地区和全球议程,最终促进全球公民权的实现。

行业合作伙伴
行业合作伙伴是世界经济论坛精心挑选的会员企业,他们从行业层面积极参与推动论坛的使命。通过与论坛的多方利益相关者网络以及专家深入开展互动,行业合作伙伴为解决行业以及跨行业重大问题的有关战略决策提供洞察力。由此,行业合作伙伴就可以在诸多问题上引领积极变革,并从行动上支持全球企业公民精神。

地区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是世界经济论坛精心挑选的会员企业,他们从地区层面积极参与推动论坛的使命,塑造议程。具有强大地区影响力或者对某地区具有强烈兴趣的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一直致力于引领社会和经济发展。享有论坛多元利益相关者网络和专家的特别权限,地区合作伙伴的参与将为论坛在最重大的地区事件的战略决策中带来预见度和洞见。

机构会员
世界经济论坛的1000家机构会员是论坛所有活动的核心力量,他们的支持对于探寻可持续性全球解决方案,改善世界状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机构会员是所在行业和(或)国家一流的全球性企业。会员企业对于塑造所在行业和(或)地区的未来发挥着领导作用,被公认为全球领先企业。

论坛会员
世界经济论坛会员包括全球顶尖创新者、市场塑造者、变革者、地区领导者等领军型企业。

技术先锋
世界经济论坛技术先锋通常是那些处在创业阶段的企业,它们来自全球各地,正在设计、开发和运用新的技术。这些企业都有潜力对企业和社会的运行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技术先锋必须展现出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力和长期发挥市场领导者作用的潜力。他们的技术必须经过市场的检验。论坛每年都会对数百家创新企业进行审核,并从中选出大约30家企业担任技术先锋。

运营管理
世界经济论坛实行会员制,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会员费(来自1000个“基金会员”企业,每家“基金会员”的年费是1.5万美元);战略伙伴入股费;年会、区域会议或高峰会的参会费。

活动合作(论坛年会)
每年1月末在瑞士达沃斯召开“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即“冬季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自2007年起每年在中国举办“新领军者年会”(即“夏季达沃斯论坛”),由大连市和天津市轮流举办。论坛每年还举办多场地区峰会。
2021年1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题为《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特别致辞。习近平主席强调,解决好这个时代面临的课题,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年,鉴于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所带来的持续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论坛表示将“推迟在达沃斯举行的年度会议”。

区域会议
世界经济论坛每年举办10余场会议,使企业领袖与举办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密切沟通。会议分别在非洲、东亚、拉美和中东等地举行,每年选择不同的主办国家。但在过去十年中,中国与印度已成为论坛的长期主办国家。

活动倡议
“全球健康倡议”(GHI)是由科菲·安南在2002年年会上提出的。其目标是使商业企业加入到公私合作的健康项目中去,以应对艾滋病、肺结核、疟疾等疾病,并建立更好的健康体系。
“全球教育倡议”(GEI)发起于2003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全球IT公司与政府人士在约旦、埃及和印度会议上达成协议,将新的个人电脑硬件引入更多学校课堂,并培训更多掌握电子教学方法的地方教师。这一倡议对孩子们的生活产生了切实的影响。GEI模式已成为不断扩大和持续发展的项目,被列入包括卢旺达在内的很多国家的教育计划。
“环境倡议”关注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问题。在2005年在苏格兰Gleneagles举行的G8峰会气候变化对话会议上,英国政府邀请世界经济论坛在第31届G8峰会上协助商业社区成员参与气候变化对话,提供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建议。由全球多位CEO首肯的一系列环保建议方案在2008年7月日本洞爷湖举行的G8峰会前承交给各国领导人。
“水资源倡议”得到了各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其中包括:加铝公司、瑞士发展与合作署、美国国际开发总署/印度、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印度、印度工业联盟、拉贾斯坦邦政府和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商业基金会,它们在南非和印度就水资源管理开展了公私合作。
"反腐伙伴倡议" 为加强反腐败力量,在2004年1月的达沃斯年会上,来自工程、建筑、能源、金属和矿产行业的企业CEO共同启动了“反贪腐伙伴倡议”(PACI)。此倡议提供了一个为同业者相互交流反腐实际经验和面临困境的平台。已有140家企业签署了此倡议。
“创新:势在必行”是2013年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00名各国政要和企业家代表出席了为期3天的会议。就可持续增长、能源安全、贸易和投资展开了深入地探讨。

研究报告
世界经济论坛还同时作为一个智库研究论坛社区所关注的事务,并对此发表广泛的研究报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论坛的“战略分析团队”,此团队致力于在国家竞争力评估、全球风险评估和预期模式规划和思考等相关领域撰写报告。
“竞争力报告组”撰写了许多年度经济报告(括号中为第一次发表时间):《全球竞争力报告》(1979)对各国和各经济体的竞争力进行评估;《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01)基于各国的信息技术实力评估其竞争力;《全球性别差异报告》(2005)调查在某些重要方面的男女平等问题;《全球风险报告》(2006)评估全球主要存在的风险;《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报告》(2007)对旅游业进行评估;《全球贸易促进报告》(2008)对各国贸易促进因素进行分析评估。
“全球风险网络”发布年度报告,被评估风险的标准是:这些风险可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影响,涉及跨行业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对经济造成100亿美元以上的损失,对人类存在潜在的重要危害而需要多方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降低风险。
“预期模式规划组”发布一系列地区、行业和特定话题的预期模式报告,从中提出不同于人们假想的状况,提醒人们对重要潜在因素的关注并激发人们看待未来的新思维。最新的报告包括《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危机可能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进行分析,《全球金融体系的未来:进期展望与长远预期》以及《资助人口转变:2030年养老金和医疗保障预期模式》预期研究由于人口情况变化而导致养老金和医疗资金所出现的变化和影响。

评价意义
达沃斯论坛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素有“经济联合国”和“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书写命运与共新篇章
人民网 2022-01-17 11:11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五年前的1月18日,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内,习近平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描绘新蓝图。
五年来,国际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深刻演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实践充分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越来越多的人心,成为中国携手各国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共赢方案。

为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的世界指明方向

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早在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第一次在国际场合阐述“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种子已经开始播撒。
201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总部全面阐述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总路径清晰呈现,为国际关系发展带来新气象,引发世界高度关注。

2017年1月18日,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以铿锵有力的话语回应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习近平从全局和全球视角,以哲学和历史高度,系统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深刻回答了“人类社会何去何从”这个根本性问题,在世界范围产生持续而强烈的积极反响。

五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时代潮流同频共振,日渐深入人心。2020年,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形势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此时的世界呼唤着大国的担当。
“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表明,人类是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唯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才是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
大疫当前,人们更能体会习近平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由习近平在2013年首次提出,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的重大理念,承袭了“天下一家”的中华文化传统,也彰显着一个百年大党的世界胸怀。

以坚定的行动为共同愿景开辟道路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这个世界不仅需要先进的思想给予启迪,也需要行动的力量予以改变。国际社会热议着中国为人类绘制的美好蓝图,也关注着中国以怎样的方式将理念付诸实践。
从推进减贫、抗疫和疫苗,到发展筹资、绿色转型、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
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中国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付出扎实努力,为全球反贫困持续作出贡献;
2020年和2021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均在1万列以上,保障了我国和“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

世界风云变换无常,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更是突如其来。“世界变局”催答,考验着各国领导人的智慧与担当,这一次,中国依然给出了鲜明的答案—— 2021年5月2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2021年5月21日,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会时指出,在产能有限、自身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中国履行承诺,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
截至2021年底,中国累计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20亿剂新冠疫苗。令人惊叹的数据,折射出中国倡议的影响力、引领力和感召力。

为未来书写命运与共的新篇章

2017年1月18日,在日内瓦万国宫,47分钟的演讲时间里,现场响起30多次热烈掌声。万国宫内约800名国际组织负责人、各国使节和瑞士政要等见证了这一光芒闪耀的时刻,表达出了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强烈共鸣。
五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使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8年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
2018年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德国《法兰克福汇报》驻华记者伯格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演讲时,专门停顿了下,转过身对中国领导人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应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的思想凝聚着世界共识,正成为引领人类进步与变革的强大力量。

后疫情时代,人类将如何自处?世界要去向何方?面对旧疾新伤和焦虑迷茫,命运共同体理念愈发宝贵。
在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看来,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全球化时代,各国的利益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教授皮埃尔·皮卡尔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维护人类和平与福祉所提出的重要倡议,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
天下为公行大道,笃志躬行为苍生。
以日内瓦万国宫历史性演讲为基点,回望历史、审视当下、展望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话语的力量可以贯穿时空,命运共同体必将不断发出耀眼的思想光辉,聚集起更多发展进步的力量,指引我们为建设一个更美好世界共同前行。


习近平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
强调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
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

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演讲。
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演讲。

习近平首先指出,再过两周,中国农历虎年新春就要到来。在中国文化中,虎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中国人常说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面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如虎添翼、虎虎生威,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险阻,全力扫除新冠肺炎疫情阴霾,全力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让希望的阳光照亮人类!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回答的紧迫的重大课题。

习近平强调,“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纵观历史,人类正是在战胜一次次考验中成长、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发展。我们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要善于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中进行思考,又要善于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变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凝聚起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

第一,携手合作,聚力战胜疫情。事实再次表明,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是战胜疫情的唯一正确道路。任何相互掣肘,任何无端“甩锅”,都会贻误战机、干扰大局。世界各国要加强国际抗疫合作,积极开展药物研发合作,共筑多重抗疫防线,加快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特别是要用好疫苗这个有力武器,确保疫苗公平分配,加快推进接种速度,弥合国际“免疫鸿沟”,把生命健康守护好、把人民生活保障好。

第二,化解各类风险,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世界经济正在走出低谷,但也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我们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新动能、社会生活新模式、人员往来新路径,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走稳走实。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世界经济活力充分迸发出来。推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实现复苏,必须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主要经济体要树立共同体意识,强化系统观念,加强政策信息透明和共享,协调好财政、货币政策目标、力度、节奏。主要发达国家要采取负责任的经济政策,把控好政策外溢效应,避免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冲击。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要发挥建设性作用,凝聚国际共识,增强政策协同,防范系统性风险。

第三,跨越发展鸿沟,重振全球发展事业。全球发展进程正在遭受严重冲击,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下降,一些发展中国家因疫返贫、因疫生乱,发达国家也有很多人陷入生活困境。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全球宏观政策的突出位置,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现有发展合作机制协同增效,促进全球均衡发展。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发展框架内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成果。发达经济体要率先履行减排责任,落实资金、技术支持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全球发展倡议是向全世界开放的公共产品。中国愿同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倡议落地,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

第四,摒弃冷战思维,实现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煽动仇恨、偏见的言论不绝于耳,由此产生的种种围堵、打压甚至对抗对世界和平安全有百害而无一利。历史反复证明,对抗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搞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谁也保护不了,最终只会损人害己。搞霸权霸凌,更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国家之间难免存在矛盾和分歧,但搞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是无济于事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要在彼此尊重中共同发展、在求同存异中合作共赢。我们要顺应历史大势,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习近平强调,去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在国家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现在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实现了较高增长和较低通胀的双重目标。虽然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充满信心。中国明确提出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将为此在各方面进行努力。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中国将继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国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确保所有企业在法律面前地位平等、在市场面前机会平等。中国欢迎各种资本在中国合法依规经营,为中国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拓展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以赴加强污染防治,全力以赴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将践信守诺、坚定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将破立并举、稳扎稳打,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中国将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