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管理委员会 > 正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四五”规划的方向与重点

时间:2021-11-25 11:29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四五”规划的方向与重点 原创 杜平 社会科学报社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网 2月2日 【编者按】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四五”规划的方向与重点
原创 杜平 社会科学报社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网 2月2日

【编者按】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中国新发展格局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能,而在“内循环”过程中,解决短板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节约。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关键要做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协同推进。

原文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快速发展》
作者 |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杜平

发展双循环新格局是全方位发力,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特别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是基础和关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区域结构等结构性优化升级,都需要畅通大循环,这是解决中国的“卡脖子”技术短板,增强国家战略产业和重大技术安全,提高国际市场可持续竞争力的经济基础和科技支撑。但是,这些任务最终的保障实现,关键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水平、质量和结构,以及“十四五”部署的未来产业能否在世界上具有重要位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提出的,近十年来其年均增长速度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80%以上,今年上半年还保持正增长近3%。这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生命力,符合我国科技进步规律,也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还有利于在高科技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但是,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体量还不够,只占工业总规模的20%、占GDP约14%。与我国约占工业40%的产业面临下滑压力相对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快速增长的红利,还难以对冲传统产业下降的损失。

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必须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在规划“十四五”时需要优先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尽快贯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与数字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循环不畅问题;二是如何解决数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问题;三是如何解决各地一哄而上、盲目竞争、同质化布局和达标对标的问题。许多地方政府不研究本地比较优势、不讲条件地照抄国家作业,国家确定多少重点产业,各地就直接照搬也规划多少产业,基本上是“上下一般粗”。其结果是继续沿袭过去的教训,造成地区间恶性竞争,形成社会总财富的浪费。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需要使劲、加力、提质、升速、增效。可以考虑以下主要行动予以落实:

优选、壮大重点产业。国家层面确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各地区各企业都应着力在细分产业和产品上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不必全面一体推开。国家需尽快调整产品和技术目录,同时建立健全统计体系和相关标准体系、计量体系,并相应调整完善财税、金融及资本市场、价格、进出口等政策。

精心部署前沿领域科技攻关。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技、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未来产业,更加注重重大基础科技和国家战略利益,超前部署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总体来讲,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需要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具体路径上,可以着力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工程)中长期计划为导向、为抓手,逐步形成前后左右关联产业的大循环。

推动数字技术成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度转化。抓住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服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日渐成熟的大趋势和循环圈,推动5G通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天基互联网、区块链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相关企业在数字化平台上运用数字赋能赋智,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生产运营,融合集成发展一体化良性循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技术成果形成数字化资产,优先推进流通和交易。

着力完善政府精准服务和科学监管环境。关键还是要落实到位已经明确的政策措施,包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品和服务实行政府优先采购和购买第三方服务政策,有效实施高技术产品首台(套)措施,优化布局并加快全国一体化绿色低碳、高端存储高算力数据中心建设,降低关键原材料和设备进口环节税费,实施不必所有但为所用的国际国内人才引进政策,稳定创投基金退出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等。实施审慎监管政策,促进区块链技术深度融入与知识产权保护和数据资产交易等领域,支持Token经济健康发展。

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这是国际国内高技术快速健康有效发展的客观规律,需要认真总结上海、北京、深圳、合肥等地方的经验,组织实施国家“十百千”发展目标,即部署建设10个全球影响力基地、100个具备国际竞争力集群和1000个特色产业生态,促进各要素资源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集中配置,发展特色区域经济。

推进科技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大循环。比如,从科技理论研究及其基础科学工程实验—科技原型技术中试—科技成果定型和孵化—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应用—企业获得技术要素增量红利+财政取得增量收入—企业和政府加大基础科技和原始创新投入,需加速畅通这样一个大循环;再如,要切实推进产学研用贸金等各业态各环节之间的良性循环,大幅度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全社会都要在知识产权保护,权益人收益权保障,社会信用体系重构等方面付出更大努力。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什么样?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业,应该有前瞻性。”

在近日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上,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未来”国际委员会成员,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数字革命会给每个国家和社会提供很多新的机会,年轻人应当具备掌握新机会的能力,教育的内容也必须有所针对。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知识的获取和传授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等已难以适应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尤其是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大规模线上教育也让新技术展示了变革教育的巨大潜能。那么,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将会发生哪些调整和改变?未来的教育将具有哪些突出特征?

创造力,未来教育的核心

《科学》杂志曾预测,到2045年,全球平均会有一半的劳动岗位被人工智能技术所替代。未来已来,即便是在今天,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也已远超我们的想象。据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介绍,在大学英语六级翻译考题中,机器翻译的得分在抽样的57万考生测试数据中,排名前1%。

在此背景之下,人们愈发深刻地取得共识,人类所独有的创造力、同理心、想象力和情感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取代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指出,“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人机协作能力等将成为人的必备能力。”在林毅夫看来,每个年轻人应该都有读算写的能力、掌握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变动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校长李晓辉也强调,创新是唯一出路。

帮助每个人获取驾驭新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正是教育的使命所在。教育要关注这些变化趋势,回应新要求,明确未来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提出了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是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能力等。二是高阶素养,包括独立思考、勇于探究与创新、勤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等,有效应对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三是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自律自强、团队合作、责任担当等良好品质,让学生养成对待技术、他人和社会的正确态度、价值观、伦理准则。

个性化,因材施教的保障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则为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通过AI(人工智能)和BT(生物技术)的结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特征,实现学习场景的可感知、学习者的可理解、学习服务的可定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预测,未来可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开展学习情况全过程的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的横向评价,极大提高学生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这种数据驱动的精准教育已从2018年起做试点。学生们通过使用智慧纸笔等工具可以精准记录学习过程,同时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能力倾向,最大限度发掘学生潜能。

另一方面,“教育发展的未来不再是工业体系大规模的流水线式的、大水漫灌式的,而是实现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的学习。”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分析。

“整齐划一的学习方式没法针对每个人的个性来进行。”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研究“未来学校”的形态中发现,现在传统学校严格要求同样年龄、同样进度、同样学习时间的方式不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多以项目为中心,以学生的探索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为中心,每个人可以自主安排、自主选择在什么时间学习,在哪里学习,向谁学习。

协同性,人机结合的教育

“到时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学伴,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智能助教。”杨宗凯预言,老师的身份、角色可能也会发生转变,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教学岗位,如在线教育设计师、教育数据分析师等。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展望未来教育,人类社会的感知世界、科学世界和想象世界的高度融合,使教育逐步打破三维空间的限制,实现更高级别的交互。现在的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只是在通向更高维学习世界里的第一个阶段。

未来的教育,人工智能将带来无限可能,但也挑战无限。“我们现在最大的挑战是在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和人工智能与活生生的人之间如何建立连接,并在这种连接中如何保护我们人的根本属性。”北京实验二小校长芦咏莉提出,未来有三种人:智能人,创造智能的人和使用智能的人。

“教育要特别增强人和人工智能打交道以及控制人工智能,让它发挥为人类和人类生存环境服务的能力。”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指出,“未来不是属于人工智能的,而是属于掌握人工智能的新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