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管理委员会 > 正文

数字经济进入算力时代,算力成为新引擎

时间:2021-02-07 20:59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报告:赋能数字经济,算力时代为新引擎 瞭望 今天 2021年1月21日,瞭望智库联合莫干山研究院在京举办发布会,正式推出《赋能数字经济 拥抱算力时代》课题研究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数字经济进入算力时代,算力成为新引擎
瞭望 今天
  2021年1月21日,瞭望智库联合莫干山研究院在京举办发布会,正式推出《赋能数字经济 拥抱算力时代》课题研究报告(下称“报告”)。

  该《报告》由瞭望智库和莫干山研究院共同发起,得到了多个国家部委相关领导的指导,并得到了数字资产研究院、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北京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报告》旨在梳理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探究相关产业链各环节呈现的新特征,总结算力为经济社会带来的新变革,寻找政产学研用各界协作新模式。

数字经济进入算力时代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多年持续深入发展,各行各业开启全面数字化,数字经济正在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智能化生产将代替程序化劳动;
大规模制造升级为大规模定制,整个创新生产体系更为高效、灵活;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生产设备、制造过程、终端产品、数据平台等价值链各个环节都得以重塑或升级。

  目前,数字经济的增长速度是普通经济的3.5倍,数字经济投资回报率更是非数字经济的6.7倍。数字经济正在经历高速增长、快速创新,越来越广泛地影响其他经济领域。与此同时,数据能力和算力需求处于循环增强的状态,数据量的不断增加要求算力的配套进化,超大规模的数据量对算力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强度。

  《报告》认为,当前仍只是数字经济的幼苗阶段,相较于数字经济的森林生态而言,还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未来,算力与数字经济共促共进的关系将进一步强化,即算力不断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向前,数字经济进入以算力为核心支撑的新发展阶段——“算力时代”,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资料,转换数据价值的算力成为先进生产力。

算力成为数字经济新引擎

  算力时代的到来,使数字经济除了以信息产业这一独立的经济形态出现,更以算力的方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驱动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效能优化的同时,催生出新的产业体系。

  《报告》指出,算力时代下,区别于传统计算,新计算产业是在传统摩尔定律不再适用的情况下,以多架构共存、多技术融合、多领域协同和多行业渗透为特征的软硬件产业体系。时值“新基建”浪潮奔涌而来,新一代算力体系在满足“新基建”新挑战的同时,也在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动能,围绕算力展开的新计算产业成为数字经济新的主导引擎。

  具体来说,新计算产业不仅本身是数字经济下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还能促进各行业转型升级,创造新的市场增长,更能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强大助力,也不断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抓住算力产业发展新机遇

  正如工业经济时代国家的发展依赖能源及其带来的热力、电力一样,在数字经济时代,国家和地区的长足发展依赖于对数据的占有和对数据进行处理的算力。数据是数字经济世界的能源,算力则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国家与国家/经济体之间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课题组研究认为,应该抓住算力产业发展新机遇,打造算力坚实底座,加快构建自主创新、开放领先、可持续发展的新计算产业体系,形成战略均势。基于算力产业链条长、环节多、领域广,涉及多元监管主体、市场主体,生态体系复杂等发展现状及特性,《报告》从政策及产业两大层面切入,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政策层面,做好国家算力产业顶层设计,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完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和政策保障,让算力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二是推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加强数字政府服务能力,完善政府层面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算力产业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四是利用城市集群优势,快速形成产业规模,通过城市协同发展带动产业提速;五是周密规划与市场化机制相结合,因地制宜找到产业落脚地;六是加强对新计算产业平台的治理和监管力度。

  产业层面,推动建立产学研用合力共建的产业生态新闭环。

一是在政府引导下,在行业组织的协调下,以产业联盟等形式联合产业各领域各链条,营造紧密团结、合作共赢的发展生态;
二是以高素质的展业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来满足行业转型需求,同时引进社会专业人才对高校人才库进行充实;
三是科研机构从单纯的技术型研究机构转型成技术、方向性兼顾的研究机构,在统筹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以研究成果推动企业以及行业的整体发展;
四是强化行业应用牵引,将算力产业的发展融入到“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战略中;
五是推动中国算力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国际合作,携手建立产业核心标准与安全体系,加速我国行业技术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瞭望智库总裁王建军在会上表示,瞭望智库作为中国高端主流媒体型智库,未来将持续关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掘政策端与市场端不匹配、不协调的矛盾点,更好地发挥决策咨询服务的职能,为行业及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这是数字经济的下一个赛道→算力

◆ 有专家认为:算力有望替代热力、电力,成为拉动数字经济向前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
◆ 模式粗放仍是我国以算力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从2012年至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2万亿元增长到35.8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从20.8%扩大到36.2%,扩大了3倍之多。在如此规模之下,全球数字经济全球竞争的下一条赛道在哪里?数字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在哪里?如何立足已有优势,推动我国发展更先进的数字技术、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高水平的数字产业?

  日前,一份名为《赋能数字经济 拥抱算力时代》课题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对以上问题给出了系统性的分析。

  这份报告由瞭望智库联合莫干山研究院共同发起,于1月21日在京正式推出。《报告》由多个国家部委相关领导予以指导,并获得数字资产研究院、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北京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旨在梳理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探究相关产业链各环节呈现的新特征,总结算力为经济社会带来的新变革,寻找政产学研用各界协作新模式。
中国数字经济图景
  《报告》系统性的展现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图景。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前全球主要国家推动经济复苏关键举措,也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谁能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谁就能掌握国际发展新优势。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加快长”;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数字经济”,明确着墨“壮大数字经济”;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顶层设计再次发力。202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 5G 领域)的通知》,指出将重点支持虚拟企业专网、智能电网、车联网等7大领域的5G创新应用提升工程;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及重点改革任务,并就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等作出部署。

  在一系列顶层设计推动下,我国数字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从2012年至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2万亿元增长到35.8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从20.8%扩大到36.2%,并形成了显著的比较优势:
一、网民数量可观,市场体量庞大。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为数字经济商业模式的投入试水及大规模商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广,已建成全球最快捷的交通基础设施,通讯基站覆盖率排名全球第一,广泛使用的电子支付系统在全球商业交易支付领域形成显著优势。
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关键性数字领域技术实力亮眼,落地应用展开迅速。
四、龙头企业从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出发,采用全球化、社会化的方式完成产品、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协同上下游企业形成合力效应。
五、政府秉持包容审慎态度,为数字经济营造张弛有度、健康持续的营商环境,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下一个赛道是“算力”

  当前,数字经济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多元、产业需求更加复杂多样。数字经济全球竞争的下一条赛道在哪里?数字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在哪里?如何立足已有优势,推动我国发展更先进的数字技术、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高水平的数字产业?

  这是摆在每个从业者面前的挑战和机遇。

  《报告》将研究方向指向了算力。

  所谓算力,就是计算能力,算力的大小代表着对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的强弱。从原始社会的手动式计算到古代的机械式计算、近现代的电子计算,再到现在的数字计算,算力指代了人类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也集中代表了人类智慧的发展水平。目前,计算科学正在从传统的计算模拟和数字仿真走向基于高性能计算与科学大数据、深度学习深度融合的第四范式,算力也形成了计算速度、算法、大数据存储量、通讯能力、云计算服务能力等多个衡量指标,它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卫星网、光纤网、物联网、云平台、近地通信等一系列数字化软硬件基础设施,赋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有专家认为:算力有望替代热力、电力,成为拉动数字经济向前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

  算力是数字时代的根本性支撑。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能力和算力需求处于循环增强的状态,数据量的不断增加要求算力的配套进化。“新摩尔定律”指出,每18个月,人类新增数据量是计算机有史以来数据量的总和。超大规模的数据量对算力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强度,没有算力,一切数字技术无从谈起。

  算力正带领数字经济不断突破技术天花板。科技革命驱动算力不断突破发展天花板,内存技术、图计算、神经元计算、量子计算、拟态计算等新型计算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数字经济也因此迈向更高智能阶段。

  算力是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性节点。在国内,“新基建”浪潮奔涌而起,为数字经济带来新机遇、新挑战。“新基建”是基于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基于电子信息产业和垂直行业的跨界融合,它既辐射社会公共领域,也涵盖行业和企业商用层面,本质上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从这个角度出发,“新基建”推动下,未来数字经济的应用场景必将更加丰富多元且复杂多样,亟需新技术予以支撑;计算作为整个数字经济链条和体系的关键支撑,也必须适应新需求、新场景的变化,持续升级优化。

  算力成为影响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关键要素。国与国的核心竞争力聚焦于以计算速度、计算方法、通信能力、存储能力为代表的算力,未来谁掌握先进的算力,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但与世界上计算产业成熟、算力水平领先的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算力产业缺乏整体布局,区域间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平台用户间算力资源衔接较难,自主创新人才储备不足,算力产业整体大而不强,模式粗放仍是我国以算力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

  “算力时代”已经到来。立足当下,放眼长远,针对当前面临的各种机遇、问题与需求,我国应加快统筹各相关部门明确计算产业发展战略,加紧布局算力产业发展新思路,促进新计算技术传播和应用,为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保障高质量、可持续的算力供给,努力形成国际发展新优势。


我们能跨越算法带来的距离吗?
光明日报 2021-1-29日

站在媒介演化的时间线末端回望,你会看到近10年来“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轻捷小巧,如同很多食肉型小恐龙在巨大笨拙的食草型恐龙边跳跃飞蹿”。如果再聚焦近3到5年,你会发现这些飞蹿的小恐龙都有着一颗智能算法的心。

复杂社会需要借助技术或者物质来管理时间和空间,媒介因此应运而生。由于技术具有“透明性”,一旦你习惯它了,就会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如同鼻梁上的眼镜,你看到的清晰世界,其实是被镜片中介转化过的图像。而我们常常对技术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甚至希望它可以解决现实社会中连我们自身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算法也是如此。一方面,我们希望智能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效率、节约时间、获得快感;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算法能够绝对智能、察觉情感甚至超越人性。但这个问题还有第三个面向,即算法并非作为“媒介”被动地处于我们与事物之间,技术的自主性使其具备“中介化”的能力,可以参与社会互动,建构社会现实,成为基础设施。

疫情的出现提升了区域间人口流动风险,但同时人们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视频会议等在线方式进行的沟通和交流却有增无减。我们试图通过延长社交软件中的亲密时间来弥补物理空间上的距离。但即便是在线上,也同样存在着社交区隔、知识生产沟、观念的距离、算法认知差距这样的“非物质距离”,它让我们的交流虽然可以跨越山海,但却无法总是抵达内心。

前段时间的微信版本升级,释放出一个鲜明信号:微信“会客厅”要变成社交“大广场”了。走出熟人朋友圈,进入陌生人社交,在公开的数字环境中应该如何自我介绍、获得关注、连接彼此、进行互动?我们看到越来越高的权重被赋予机器运算,那么这会影响我们的信息环境吗?相比之前那个更多是手动加好友、友邻点赞推荐、熟人关系优先的系统,算法推荐会衍生出新的社交区隔吗?考虑到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获取信息、进行社交互动最直接最主要的渠道之一,这样的疑问非常值得思考和重视。

一直以来,不同阶层获取信息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备受关注。通过信息聚合和内容过滤,算法推荐实现了当年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预言的“我的日报”。千人千面、千人千搜,这样的内容获取比起无差别的大众传播,会不会出现新的知识生产沟?虽然理论上每个用户都能创作内容,但智媒时代知识的获取高度依赖特定组织生产特权——“组织控制着将哪些信息提供给谁,以达到定制所要求的效果”。定制出来的知识在先期就嵌入了垄断与售卖,并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无菌饲料室”——“它只不过是一个根据消费模式和广告偏好制作的故事集,它在信息流中穿梭往返,但从不偏离精心的设定”。

过滤泡、信息茧房和回音室效应都指出了网络群体之间存在隔离、孤立和极化的现象。虽然国情和语境不同,但如果从算法和模型的角度来看,这种群体间的观念差距有可能是通过观点间的距离累积而成的。比如著名的新闻深度学习模型deepnews.ai,它可以通过计算不同内容间“观点的距离”来合成推荐模型,帮助用户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点。

但这种合成叙事更多基于的是文章中可被量化的要素,较少考虑信源,也不太考虑观点的倾向性。更重要的是,这种精致且实用的商业模型会不断强化,用户长期浸淫其中,观点间距离会沉淀并巩固下来成为观念的差距。

虽然对于算法推送是否会造成社会心态撕裂、社会信任缺失的讨论尚未有定论,但对算法的认知差距——即用户能否意识到他所看到的内容,其实是一个智能装置通过一整套技术组件运算所呈现出的结果——这样的反思性思维,却与社会阶层背景之间存在联系。“现存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是算法认知差距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系统所强调的“个体价值”实则是一种伪个性。以经济要素为底色的智能推送,个人偏好需要与社交关系、环境热度相匹配,通过这种机制再生产出的“知识人”,看起来是个性化的,但并不是真正的“独特”,而是看似很特别,实则很普通。系统的偏好并不鼓励真正的多样性,“聪明且实用”的“知识人”远比负责任的公众更受欢迎。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与算法相关的“非物质距离”,有的看起来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有的与其说是由技术催生的,不如说是通过技术放大的;还有的则是我们同技术一道共同产生的。算法是现实的投射,同时算法在未来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技术生态圈,很多现实问题恰恰是因为算法而被显现和撬动出来。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与其刻意去消除距离,不如尝试相互理解。或许有一天,智能算法依旧无法让我们跨越身心鸿沟,但可能还会诞生新的共存方式。

(作者:方师师,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被算法挤压的人生
原创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2月7日

◆ “只要不要把餐洒了,人摔成什么样都不是大事儿。”
◆ 环卫工人工作服胸前口袋被抠出两个小孔,“专门留给手机摄像头监控”
◆ 拍照时选取品质最好的蔬果,但实际拿的却是最次的货品 ◆ 智能时代老年人往往难以自处,公共服务需补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任丽颖 哈丽娜

  随着“互联网+”“数据+”渗透到社会发展、百姓生活的每个角落,智能设备、APP、大数据应用等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也成为企业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但在冰冷技术直入火热人际社会的背后,一些人被“超时”恐惧跟随,一些人被“网购”挤压出局,还有一些人仿佛被隔离在了“圈外”。

被系统控制的工人

  “超时不被允许,一旦发生,就是差评、收入降低,甚至被淘汰。”曾做过三年美团配送站站长的李友政说,骑手们无法对抗系统分配的时间。

  记者在外卖骑手聚集的百度贴吧中看到这样一句,送外卖就是与死神赛跑,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

  “我经历的最疯狂一单是1公里、20分钟。距离不远,但要在20分钟内完成等餐、取餐、送餐,我的车速快到屁股几次从座位上弹起来。”一位外卖骑手对记者说,“摔车太常见了,只要不要把餐洒了,人摔成什么样都不是大事儿。”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卖骑手伤亡。同年,深圳3个月内外卖骑手伤亡12人。2018年,成都交警7个月间查处骑手违法近万次,事故196件,伤亡155人次,平均每天有1名骑手因违法伤亡。2018年9月,广州交警查处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近2000宗,其中美团的骑手占一半,饿了么排第二。

  美团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显示,目前美团的骑手总数达到295.2万人。饿了么蜂鸟即配官网显示的骑手数量为300万人。面对近600万骑手的“系统化生存”,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者郑广怀提出“下载劳动”的概念。

  “骑手通过下载APP工作。表面上,APP是辅助他们的生产工具,但实际上,这里面有一套精密的劳动控制模式。”郑广怀说,在这套模式下,劳动者的主体性被全面塑造乃至取代。“骑手们看似以相对自由的方式在工作,却遭受着更深的控制。”

  被系统控制的不仅是外卖员。

  2019年3月初,一名在江苏省南京市河西区域工作的环卫工人向记者反映,单位发放了一批可在工作时为他们“加油鼓劲”的手表。这手表具备定位功能,只要环卫工人在上班时间原地停留超过20分钟,就会自动发出“加油”的语音,提示工人继续工作。

  在南京市雨花西路,记者看到一名环卫工人工作服胸前口袋被抠出了两个小孔。“这是专门留给手机摄像头监控用的。”该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休息超时,后台管理人员就会拨通手机,通知我们继续工作。”

被系统折叠的小商贩

  近段时间,社区团购借互联网东风逆流而上,在全国多地各大小区内悄然兴起。团购商品从蔬菜水果到日用百货,应有尽有,给老百姓生活带来实惠和便利。

  社区菜贩、小卖部、菜市场摊主的生存空间如何?记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保全庄农贸市场随机走访了几个摊位。

  “相比往年客流量少了近一半。”名叫李二毛的摊主告诉记者,之前也有互联网平台联系让他加入社区团购供货,但他因利润太低回绝。

  记者打开橙心优选APP看到各种生鲜食品光鲜亮丽、价格便宜,新用户还有惊人的优惠,比如一分钱可以买4枚鸡蛋或90克百香果。多多买菜平台也是如此,13.49元30枚鸡蛋,3.99元460克豆角。在美团优选,400克猪肉大葱水饺限时秒杀价仅2.59元,一斤带泥胡萝卜1.29元……

  “顾客在平台上看到的是补贴后的价格,比如西红柿一斤只卖1.99元,我们这一斤得卖4.5元,但毛利润也就1元钱。”李二毛说。

  在美通食品批发市场的田春霞蔬菜批发店,老板桂和告诉记者,社区团购大打价格战,挤占了二级批发商利润。“周边地区的小商贩,凌晨1点就来我店里排队进货,加上运输时间和蔬果损耗,成本低不了,相比团购没有一点优势可言。”

  然而,社区团购真是老百姓的购物天堂吗?

  “一分钱一分货。”有摊主告诉记者,一些社区团购平台来店里谈合作,拍照时选取品质最好的蔬果,上传网络用于展示,实际拿的却是最次的货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聂辉华认为,通过社区团购,消费者确实买到了价格更便宜的商品,但一旦产生用户黏性,也可能遭遇“大数据杀熟”

  不仅是社区团购平台,购物、送餐、旅游等诸多平台都被发现存在针对老用户设定更高价格的杀熟行为。记者浏览某智能配送软件的用户留言,发现不少人抱怨开通会员后同款商品价格更高,同一份餐饮购买两三次后就遭遇涨价。

  互联网平台大幅挤压小商贩生存空间,也可能产生一些社会问题。“一些人会因为流通环节提高效率而失业,一些个体摊贩则可能在补贴战下面临倒闭。”聂辉华说,应当思考设计合理的市场规则,让大企业与小商贩共生。

被系统抛弃的老人

  天津老人刘建英今年77岁,所在社区换上新的智能水表后,她一周没睡好觉。“就是因为水费到账问题。”老人的女儿说,此前刘建英只要到社区门口超市就可缴纳水费,但安装智能水表后,需要使用手机在线支付,不然就得前往3公里外的营业厅缴费。“手机支付我学不会,也不放心。”刘建英说。

  记者在河北、安徽、贵州、浙江、天津、湖南多地走访发现,不少老人面临着付不了款、乘不上车、挂不上号、扫不出“健康码”等尴尬境地。面对智能设备,不少老年人要么“没人教、学不会”,要么“不敢用、不想用”。“数字鸿沟”一再挤压老年人的生活空间。

  还有一些技术手段也让老年人感到难于操作。比如,短信验证码,出于安全考虑有效时间很短,但对于手眼皆慢的老人并不友好。

  “越来越多商家自主开发APP,以减少传统用工人数,去餐馆吃饭点餐要扫码下单,安装智能家居需先下载APP。”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说,但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化智能服务存在缺失。

  浙江省温州市政协委员王长明认为,智能时代,老年人往往难以适应,公共服务不能缺位。比如,社区可以举办培训班,帮助老年人更好使用智能手机;部分服务在发展线上业务的同时,也应保留线下渠道,满足老年人、困难群众等没有智能手机人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