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 正文

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的宋时轮将军

时间:2021-01-22 17:46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长津湖战役,第九兵团被冻伤3万多人,回国时司令宋时轮热泪盈眶 01-19 16:22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战争终于结束了,当志愿军到达鸭绿江边境的时候,宋时...

长津湖战役,第九兵团被冻伤3万多人,回国时司令宋时轮热泪盈眶
01-19 16:22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战争终于结束了,当志愿军到达鸭绿江边境的时候,宋时轮下车来到江边,他看向远方,安安静静地站了好一会儿后。

宋时轮把帽子摘下来,弯腰深鞠一躬。等他抬起头来的时候,同行的战士发现他已经热泪盈眶了;而宋时轮是面向的是长津湖方向。

活着的战士终于可以回家了,但是那些牺牲的战士却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宋时轮是在向长津湖牺牲的战士致敬。

同行的人都知道,这位将军是在向长津湖战死的战士表达敬意;一想到平津湖战场的悲壮,宋时轮身边的战士们眼泪都已经在眼眶中打转了。

长津湖战役中,一共有五万两千多名战士伤亡,其中,被冻伤、冻死高达三万多人(冻死四千多人),第九兵团减员人数达到了三分之一左右;而美军的伤亡人数在一万三千左右。为了将美军驱逐出长津湖,志愿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这次战场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带来了拐点,美军被迫从进攻转为防御。美军把长津湖战役称为“地狱之旅”;美国《时代周刊》称这次战役“对美国来说是从未有过的败北。”

本篇文章,笔者带大家了解长津湖战役,揭秘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的悲壮场面。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朝鲜半岛被分成两部分:以北纬38°为界,北边的为北朝鲜,是共产主义阵营;南边的为南朝鲜(后建立大韩民国),是资本主义国家阵营。南北朝鲜分别由美国和苏联掌握。
朝鲜和韩国都想统一朝鲜半岛,苏美冷战时期,朝鲜半岛的形势日渐严峻。

从1949年到1950年,三八线附近发生了两千多起纠纷;直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全面爆发。

朝鲜对韩国发动了突然袭击,韩国军队实力不足,仅仅用了三天,韩国都城汉城(今首尔)就失守了。一旦朝鲜成功打败了韩国,朝鲜半岛就会重归朝鲜的统治,社会主义阵营将进一步壮大;而此时冷战的铁幕正在全世界拉开,朝鲜半岛顿时成了美苏争霸的前沿阵地,这是美国不愿见到的局面,不能坐视朝鲜壮大,于是,美军想出兵帮助韩国消灭朝鲜。

随后,联合国通过会议,宣布“联合国军队”组成。(苏联因抗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台湾国民党占领而未出席会议)“联合国军”由美军主导,其他国家分别派出了小部分军队。

不久后,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仁川登陆,扭转了朝鲜战场的不利于韩国的情况。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美军越过三八线,战火甚至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着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全,朝鲜危急,此时,金日成派密使前往中国求助。

1950年10月经过多次会议讨论,中国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泽东和彭德怀制定了“示弱诱敌”的作战策略。将联合国军引到朝鲜纵深、长津湖、青川江一带,再一举歼灭联合国军。

在美军登陆朝鲜半岛的时候,第九兵团就被调到山东戒备海防;还在东北准备渡过鸭绿江的时候,9兵团司令员接到了毛泽东的电令,为了“示弱诱敌”战略的顺利实施;毛泽东要求宋时轮上将前往长津湖地区埋伏并且要“立即消灭韩国首都师、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和美国第7步兵师。”

任务来得紧,宋时轮在接到电令后立马下令让部队朝朝鲜进军。在东北边界的时候,士兵们见第9兵团的战士们衣着单薄,纷纷将自己的棉大衣拿给第9兵团的战士们;但是这些棉衣根本满足不了第9兵团的需要。

随后,在11月12日第九兵团渡过鸭绿江开始进入朝鲜境内。9兵团提前入朝,还没有为入朝做好准备的他们,绝对没有想到,他们遇见的一个困难不是强大的敌人,而是严寒。

5天后,9兵团来到朝鲜长津湖地区,同时还接替了42军的东线防务。

9兵团来到长津湖的时候,正值冬天;长津湖地区海拔在一千米到两千米之间,这个的环境极为恶劣,恰好志愿军又遇上了几十年难得一遇的严寒天气。长津湖的夜晚最低气温接近零下40度。9兵团的士兵们多为南方人,他们大部分人,连雪都没有见过,根本不知道零下40度是怎样恶劣的环境。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就算穿着最厚的冬装也不足以抵御严寒,由于物资供应不足,许多战士还是穿着入朝前的薄棉衣;每天战士们都要在严寒中艰难行动,长津湖地区,山路崎岖,现在路还被大雪覆盖,一脚踩下去,不知道是路,还是悬崖。

由于物资供应不足,很多士兵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口渴了,也只能抓一把雪塞进嘴巴里。在极寒的天气条件下,士兵们的粮食只有土豆,有时候他们连土豆都吃不上。

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士兵们拿到手里的土豆,都已经冻得和石头一样硬了,根本无法下口,士兵们把土豆放在胸口,用体温去加热土豆,土豆外面软了,就先把软的部分啃下来吃掉,然后接着把土豆放在胸口捂着……一直重复,直到把最后一口土豆咽下去。

这么冷的天气下,由于怕目标暴露,考虑到安全问题,战士们还不能生火取暖。反观,美军装备精良,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虽然战士们守在长津湖地区,但是美军有绝对的制空权,一旦生火,美军就会发现志愿军的行踪。为了不暴露自己,也为了战争的胜利,近十万士兵宁愿在冰天雪地里挨饿受冻,也不愿意生火取暖。
按照毛泽东和彭德怀的作战战略,志愿军在遇到联合国军的时候,假装不敌逃走,一向狂妄自大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认定志愿军没有对抗联合国军的实力;高兴的提出:“在圣诞节之前消灭中朝联军,占领朝鲜,结束朝鲜战争。”

盲目的自信冲昏了头脑,麦克阿瑟根本意识不到,失败已经越来越近了。埋伏在长津湖地区的9兵团志愿军们正在等待着美军自投罗网。

抵达长津湖地区的美军第10师(下辖陆战一师,步兵第七师和步兵三师)按照计划,准备向西发动进攻,策应西部的联合国军。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西线的联合国军在志愿军的埋伏下已经溃不成军了;而等待他们的也是同样的结局。

长津湖地区被称为“朝鲜屋脊”,山脉高大险峻,道路十分狭窄;美军如果想要通过这里,只能分兵前进,但是,这样却容易遭到伏击。彭德怀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地形优势,才会让9兵团埋伏在这里。

美军陆战一师和第七师通过黄草岭,进到长津湖地区后,将部队做了调整;将部队分成三部分,分别向柳潭里、下碣隅里、新兴里三个方向前进。这三个地区呈三角形分布,一旦遇到突袭还可以相互支援。

但是,这种布局恰恰有致命的漏洞:美军陆战一师部队的主力在柳潭里,而新兴里和柳潭里之间隔着的是地势险要的长津湖,一旦右翼新兴里的部队遭到伏击,左边的部队根本来不及支援。

陆军一师师长史密斯带领的部队已经到达柳潭里了,但他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在这个距离中朝边界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他自信满满地对下属说:“看来,我们可以提前回家过圣诞了。”

虽然,美方已经获得情报,已经知道中国部队进入了朝鲜,但是史密斯根本不予理会。他不相信中国军队有能力打败美军陆战一师;要知道,美军陆战一师可是美军的王牌部队,从成立起就从来没有过败绩。

然而,史密斯不知道是,9兵团已经在长津湖地区部署了,为的就是切断美军之间的联系,然后再一举消灭他们。

现在的9 兵团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因为入朝过于仓促,准备不足。谁也没有想到,朝鲜的冬天居然会这么冷,由于后勤补给严重不足,志愿军战士们缺衣少食,尤其紧缺防寒服装,因为寒冷和饥饿而导致战斗力下降和大量人员损失。

本来预计第9兵团在25日发起进攻,但由于天气实在太冷了,几十年不遇的寒潮居然在这个时候来了,进攻时间被迫推迟到了27日。

为了不打草惊蛇,第9兵团的志愿军们在长津湖的雪地里趴了一整夜。很多战士从来都没有见到过雪,也没有御寒的经验;御寒装备也远远不够,士兵们紧紧贴在一起,生怕看不到第二天的日出。

当第二天的冲锋号角被吹响的时候,有一千多名志愿军战士没能从雪地里爬起来。这些永远都站不起来的战士们,一直都保持着同一个姿势;枪被他们紧紧地握在手中,依旧在瞄准蜿蜒曲折的小路,那是美军前进的方向。

在这场战争中志愿军177团6连、180团2连、242团5团全部被冻死在战场上。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冰雕连”。

其中,有一位战士在雪地里留下了自己的绝笔诗:
“我爱我的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战地上。”

1950年11月27日黄昏时分,美军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艰难地在雪地上行走。第9兵团趁着敌军疲劳发起了进攻;面对从雪地里突然钻出来的志愿军,美军一时间惊慌失措,慌忙地拿起武器反抗。

经过一夜的奋战,志愿军一举将美军陆战一师和美军步兵第七师,在长津地区绵延了三十多公里的队伍切成了四段,现在美军的各个部队都不能照应彼此。尽管,美军大部队被分割、包围,但毕竟是世界上第一军事强国,美军的实力不容小觑,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又重新收整。

美军的装备优良,他们依靠重型机甲装备组成防御阵地;美军用飞机大炮进行防御,美军占领的地区临时建立起来机场,飞机能够尽快将伤员转运出去,又能给美军提供物资补给;即使志愿军几次进攻,都无法成功夺取美军阵地。

很多美军战士,在回忆起那天夜晚发生的事情的时候,依旧心有余悸。他们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志愿军能从雪里冒出来。

这一夜,美军伤亡三千多人;而志愿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万多人死在炮火下,一千多人在雪地里被冻死,敌人太过于强大,这是第9兵团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强敌。

天亮时,为了防止美军空袭,志愿军又不得不退回到原阵地。这时美军开始了攻击,战争处于胶着状态。白天美军进攻志愿军阵地,晚上,志愿军进攻美军阵地。就这样持续了几天。

一向狂妄自大的麦克阿瑟终于意识到眼前的不利局面;11月29日,麦克阿瑟下令部队向南撤。

为了帮助美军陆战一师和美军步兵第七师顺利突围,麦克阿瑟还派出了特遣队去增援。

与此同时,志愿军从俘虏口中得知了一个消息,美军在长津湖的兵力一共有三万多人。而第9兵团掌握的情报是“美军在长津湖的兵力不足一万人。”

如此大的兵力差,让志愿军们有些毛骨悚然。美军装备精良,人数比掌握的情报还要多三倍;以志愿军现有的人数和武器装备,全歼陆战一师已经没有希望了。为了能够尽可能给美军重创,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改变策略,决定集中力量先消灭位于新兴里的美军步兵第七师。

在和美军几番较量后,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终于顺利摸清了包围圈内美军的分布情况;当即他就下达了命令,集中大量兵力进攻美军步兵七师,同时,派出部队牵制柳潭里的美军陆战一师。派出20军的一部分去歼灭英军特遣队,其余20军的人负责阻击美军陆战一师的突围。

30日上午,英军特遣队缴械投降,经过一天的浴血奋战,20军顺利歼灭英军特遣队。30日晚上,9兵团的主力向新兴里发动了进攻。

志愿军战士们不惧死亡,勇于冲锋,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人后,第9兵团终于突破了美军步兵第七师的第一道防线(火炮、坦克阵地)。

没有了火炮支援,美军根本不是第9兵团的对手。

在12月2日,第9兵团27军歼灭美军步兵第七师,美军步兵第七师31团团长被击毙,号称不可战胜的北极熊团,全团覆灭,北极熊团的团旗还被志愿军收缴了。

美军陆战一师和美军步兵第七师被分割包围的消息,传到了美国,国内一片震惊。陆战一师是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而美军步兵第七师31团曾经在一战的时候攻入西伯利亚,美国总统威尔逊亲自授予该团“北极熊团”称号。

现如今“北极熊团”全团覆灭,陆战一师还在包围圈里;美军当务之急就是将部队从包围圈里成功撤出。

为了能够将在包围圈中的美军撤出,美军第十军军长向史密斯传达命令:
“美军陆战一师部队全体向兴南地区撤离。必要时,可以丢掉一些重型装甲。美军将派出空军支援。”

志愿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是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军向南撤退。

早在几天前,第9兵团部分军队就向下碣隅里发动了进攻。但下碣隅里防御工事极其坚固,几次硬攻不下,反倒让五十八师损失惨重。最后,只剩下一千多名战士,在发起最后一次冲锋后,这一千多名战士全部牺牲;他们没能攻下“下碣隅里”,也没能将美军困住。

但他们的作战却极大地延缓了美军的撤退步伐,造成美军在撤退途中伤亡人数剧增。

在严寒的天气下作战,双方都面临着极端天气带来的考验;装备精良的美军都有上千人被冻伤,而穿着薄棉衣的志愿军的处境可想而知,是何等的艰难。

战争愈演愈烈,美军由于有强有力的空军的支持,粮食弹药根本不是问题。而志愿军的处境却不同,在几次和美军的交手中,弹药已经快消耗完了。由于长津湖地区,山路崎岖,大雪封路。志愿军的补给依靠公路运输;而补给车却进不来长津湖地区,补给迟迟不到。

志愿军战士们在雪地里,忍饥受冻,却依然无法阻止美军的撤退。曾经参加过这次战争的一位美国士兵曾经在回忆中说道:
“一到山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山头上全是中国士兵的尸体;很多士兵是在空袭和炮击前就已经被冻死了,他们都穿得很单薄。”

面对志愿军的穷追不舍,史密斯呼叫了救援,一时间,美军的飞机在长津湖地区的上空盘旋,黑压压的一大片,在空军的援助下,志愿军追击的步伐被减缓了。

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八公里,由于志愿军的阻击,美军撤退的步伐异常艰难。陆战一师称这条撤退路线为“地狱之旅”,这十八公里的路程,美军却用了整整50个小时。

12月7日,美军全部撤离到古土里地区,准备继续向兴南地区撤退。但是志愿军还有最后一次机会,只要能阻止美军过水门桥,就能把美军全部歼灭在朝鲜的北部山地。

为了阻止美军过桥,志愿军派出部队将水门桥炸毁,但是美国工兵却以惊人的速度在第二天就对桥进行了修复。志愿军再一次炸掉水门桥,但是很快,美国工兵又修好了;无奈之下,志愿军把水门桥的桥基都炸毁,可还是没能阻止美军南撤。

当水门桥的被完完全全炸毁后,美军陆战一师深陷困境;美国为了这支王牌部队,可谓是用尽全力;连夜在日本的三菱集团定制了8套标准桥梁,并用飞机运达水门桥。

陆战一师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搭建好了一座桥;从定制桥梁、运输桥梁、安装在短短几天内就全部完成了;由此可见,美军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中美两军在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方面有跨时代的差距。

尽管,第九兵团尽全力追击美军,但是,两条腿的人终究敌不过四个轮子的车,第9兵团未能有效阻止美军的撤离。美军后勤运输能力,武器装备精良等等一切都让志愿军将士吃惊。这次战役让志愿军将士见到了许多从来没见到过的东西。

在长津湖战役中,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在美军装备优良,补给到位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选择最“笨”的方法——“一命换一命”。然而,在这场战役中我们是用“四换一”的代价艰难地取得了胜利!

在这场战役中,交战双方冻死、冻伤人数高达数万余人;其中大多数是志愿军战士,而美军陆战一师,伤亡4000多人,非战斗减员7300多人,此战,美军王牌陆战一师共减员将近二分之一,实力受到重创,再也没成为“联合国军”的第一线作战部队。

这场战役,虽然,第九兵团重创美军王牌师(陆战一师),但被冻伤3万多人,减员将近三分之一,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引起伤亡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志愿军后勤保障能力不足,在交通运输线被美军摧毁的情况下,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几乎陷入瘫痪状态,这也是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的致命弱点。

另一个原因就是,志愿军的火力严重不足,他们没有彻底换装苏制装备,缺乏重武器,更没有空中火力支援;在美军的强大火力压制下,志愿军只能凭战斗素质,凭钢铁般的意志,以血肉之躯与美军相抗衡,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志愿军伤亡过大就不足为奇了。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悲壮,这场悲壮的战歌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带来了转折点,将美军全部赶出了朝鲜东北地区。

长津湖战役的胜利也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先辈们在战场上用生命为我们迎来的和平,理所应当值得后辈歌颂。



带你重温“长津湖战役”的冰与血
美军研究长津湖战役:志愿军没能全歼陆1师,原因有三: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长津湖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美军第10军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后,“联合国军”稍事调整后兵分两路继续向北进犯,直逼朝鲜政府临时所在地——江界。为遏制其攻势,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急调第9兵团入朝,担负东线作战任务。 第9兵团于1950年11月初入朝后,决心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法。为达成战役的突然性,10余万志愿军翻山越岭,隐蔽接敌。衣着单薄的志愿军昼伏夜行,严密伪装,忍受着酷寒、饥饿和疲劳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连续行军,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千难万险,悄无声息地抵达了预设战场,并通过大范围的穿插迂回包抄,成功将美军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截为5段,形成了分割围歼的有利态势。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美两支王牌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激战。美军包括海军陆战队第1师(简称陆战一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约10万人;攻击这支部队的是志愿军第9兵团,由20军、26军和27军组成,近15万人。在零下30-40摄氏度的严寒中苦斗20天之后,美军残部在7艘航空母舰的掩护下,利用海路脱离战场,这也意味着“联合国军”全部被逐出朝鲜东北部。
由于从东南沿海紧急入朝,未能配备御寒冬装,志愿军第9兵团此役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据当时在27军任营教导员的迟浩田(1988年授上将军衔)称,他是全营唯一没冻伤的。美军陆战一师也冻伤7000余人,冻死数百人。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扭转了战场态势。这场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毛泽东评价说,志愿军第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双方参战部队

志愿军参加长津湖战役的部队是志愿军第9兵团,由20军、26军和27军组成,近15万人。
美军参战部队包括海军陆战队第1师(简称陆战一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约10万人。
朝鲜战争最酷烈的长津湖战役,志愿军仅冻死冻伤就有3万多人

11月27日傍晚,志愿军10万大军已经隐藏在朝鲜北部广袤的山地和丛林当中了,20军位于长津湖西侧;27军位于长津湖北部和东北部。两军分别以陆战1师两个团和第7师的31团级战斗队为主攻目标,后对下碣隅里进行围攻,继而在从下碣隅里至兴南的一条被称为“长隘路”的通道上展开围追堵截。

11月27日夜,西北风卷着棉球般的雪花,吹得人睁不开眼。美陆战第1师和美步兵第7师,当时正沿着一个山间的小路行进,整个队形成柱状,延伸达50公里。一个美国的随军记者后来说“总觉着有人在盯着我们”。这句话没有说错,他们确实是被隐没在崇山峻岭中的志愿军战士牢牢地盯紧了。山林中忽然传出惊天动地的军号声和呐喊声,宋时轮、陶勇指挥20军、27军向美军发起猛攻,10万志愿军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美军,美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到意想不到的攻击。在第二天的早上,美7师和陆战1师被九兵团分割成了5个部分。

11月28日,整个28日白天,美军都在设法打通被截断各部阵地。全部机械化装备的美军在大部分时间里,仅能以每小时500米的速度前进。战斗间歇,一位美军记者问一个正在用刺刀从冻硬的罐头里挖蚕豆吃的陆战队士兵:如果上帝能够满足你的一个要求,你最需要什么?那个士兵头也没抬的回答:给我明天吧。

11月30日,27军集中两个师5个团的兵力由27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统一指挥,并使用全军所有炮兵,围攻新兴里的美7师31团。历史悠久的美第7师第31团组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曾参加对苏俄的干涉作战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团旗上就有北极熊的图样,称得上是陆军中战斗力较强的部队。该团蓝色的团旗被志愿军班长张积庆缴获当包袱皮,后来成了北京军事博物馆的展品。这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但与此同时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万人,全军冻伤高达22%。
12月1日,当第26军在距离合洼里还有80公里的时候,美陆战1师终于突破了志愿军第20军的包围,开始向南撤退。9兵团总部随即命令第20军余部:追击美陆战1师,减缓他们撤退的速度,缠住他们,为第26军争取时间,为最终歼灭美陆战1师创造机会。

12月4日,柳潭里的陆战1师5团、7团终于撤回了下碣隅里,他们用3天时间才走完这22公里,一路惨遭志愿军层层截杀,平均1小时只能走300米,22公里道路上有1500多人伤亡。然而,志愿军也伤亡惨重,美军的一份史料中记述,“中国人在地面战斗,空袭,及严寒的天气里伤亡巨大。由于没有适当的御寒服装,志愿军的战斗力因为大批士兵被冻死冻伤而被严重削弱。大部分志愿军耗光了在过江时随身携带的弹药,而且食品也供应不上。”

12月5日,美第10集团军军长阿尔蒙德向守在下碣隅里的史密斯下令:“尽快撤退到咸兴地区。”当日晚,下碣隅里所有的美军火炮开始向两侧山地猛轰。6日清晨,大撤退开始。但美军也没忘记在逃跑前彻底毁灭下碣隅里这个供给基地。美军先用炸药炸,然后用推土机碾一遍,最后将堆积如山的食品、衣服、弹药泼上汽油烧掉。那些在几公里外山头上20余天没有吃过几顿饭的志愿军士兵,看着就快到手的大批给养被这样毁掉,心疼无比。
在古土里的水门桥是架在长津湖引水管道上的悬空单车道桥梁,桥下是万丈深渊,水门桥一旦被炸,撤往咸兴的美军可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20军曾经于12月1日、4日两次炸掉了这座桥,可每次都被美军工兵修好了。志愿军干脆把桥基也炸掉了。但出乎志愿军意料,美国空军居然从日本调来8套每套重达1.1吨的车辙桥组件空投到美军阵地,然后在悬崖上仅用两天不到的时间就架设了一座载重50吨、可以通过撤退部队所有车辆的桥梁。美国强大的国力优势和训练有素的部队反应能力在这次撤退中得以充分展现。

12日,美陆战1师终于在咸兴与美第3步兵师汇合。美军的两个师继续向南撤退,一直到达东海岸的咸兴市。一路上,虽然20军余部继续穷追不舍,但是第26军主力始终没有能够赶到投入战斗。在美军士兵的印象中,战役后期他们并没有受到什么有力的阻击。

1950年12月24日,亚洲时间的平安夜,美第10军从兴南港装船撤离,次日志愿军占领兴南,历时近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东线作战,同时也是整个二次战役落下帷幕。

1952年9月,第9兵团从朝鲜回国,车行鸭绿江边,司令员宋时轮要司机停车,下车后向长津湖方向默立良久,然后脱帽弯腰,深深鞠躬。当他抬起头来时,警卫员发现,这位将军泪流满面,不能自持。这一颇具悲情色彩的场景无疑是对这场战役惨烈程度的最好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