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倡仪书 《就地过年也是一种付出》 2021年1月12日 随着新冠肺炎病例在多地不断出现,不少地方近日相继发出通知,要求、引导或倡议人们就地过年,...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倡 仪 书
《就地过年也是一种付出》
2021年1月11日
随着新冠肺炎病例在多地不断出现,不少地方近日相继发出通知,要求、引导或倡议人们就地过年,并迅速引发热议。
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截至1月11日15时,已有29个省份倡议就地过年。北京市在全国第一个提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天津、上海、重庆、河北等省份发出倡议,主要内容为外地务工人员“非必要不返乡”,本地居民“非必要不出省”“各企事业单位错峰离岗返乡、实行弹性休假制度”等。
为了让“就地过年”更方便、更充实、更愉快,不少地方和部门“想在前面”“诚意满满”。铁路部门与各大航空公司近日开启免费退改签服务;疾控中心通过流调为市民营造安全活动空间;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市提出鼓励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改善就餐条件、安排文化旅游活动等措施……当然,春节期间的拜年需求、物资供应等后续保障措施仍需要更加细致的服务,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多方合力,解群众之所急,让倡议能落地。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结。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就地过年会让许多人今年的春节有些不同,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付出,这种付出同样会被岁月铭记——你和我,曾为这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尽己所能,守望相助。
春节对中华儿女来说,从来都不是小事,在外打拼了一年的人们期盼着在这个节日里和家人团聚。但疫情防控万不可松懈,只有慎始如终,才能不功亏一篑。“就地过年”是为了保障自己、家人和全社会的健康,也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团圆。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在抗击疫情上取得了重大胜利,举世公认。这既是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的结果,也是每个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付出的结果。当前,疫情发展仍没有放松的迹象,各地散发或集中报告病例仍在持续,很难预测疫情在春节假期的发展态势,因此,严防死守、全力应对仍是当下的不二选择。
倡导居民实行就地过年,是斩断疫情大范围传播的一个重要方法,有其必要性。公众对此应该给予理解、支持和配合,这既事关自身的健康安全,也事关全国防疫大局。
建议:各地在出台相关政令之前,应仔细评估当地疫情形势,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对于群众就地过年涉及到的市场供应、公共交通、商业、物流等方面的保障,以及农民工、大学生、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要做好周密的安排和预案,尽最大可能确保就地过年的群众安心、舒心、开心。
为了你我他,倡议大家,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出行,不松懈、不隐瞒、不聚集、不传谣、不轻信、不硬闯、不冲动、不慌乱、不侥幸,出门戴口罩,进门勤洗手,房间多通风,室外少成群。为了响应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全国第一个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经我所办公室会议研究,决定积极倡导就地过年,祝福大家:过年好!
因此,我所在倡导就地过年的同时,认为就地过年也是一种付出,而且这种付出是于无声处见真情。
特此倡议!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巩固来之不易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人社部、工信部、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七部门印发通知,于1月21日至3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年,为重点企业和其他春节期间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提供用工保障,组织农村劳动力春节后有序外出务工,确保员工健康安全、企业生产有序、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行动期间,各地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送温暖留心,组织多种形式的“送温暖”和集体过年活动,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安排文化娱乐活动,落实好工资、休假等待遇保障,餐饮商超、医疗卫生、治安消防等服务供应不断线,让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春节。强政策留岗,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调休,以岗留工、以薪留工。落实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引导企业不裁员少裁员。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支持中高风险地区、重点行业开展以工代训。稳生产留工,强化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支持阶段性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与生产不饱和、富余员工较多的企业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开发一批消杀防疫、社区服务临时性岗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春节期间连续生产的重点企业给予适当支持。优服务留人,不间断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多频次、分行业、分岗位举办特色鲜明的专场招聘,加强人岗匹配和精准服务。及时对符合条件人员兑现失业保险待遇、临时生活补助,避免发生困难群众求助无门。
此外, 各地还将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促进农民工等务工人员春节后有序返岗复工,稳定就近就地就业。对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等重点帮扶对象,优先支持外出,优先稳岗就业,优先兜底帮扶。
附: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
2020-01-28 18:57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全文如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提出明确要求。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党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级党委(党组)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各级党委(党组)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认清肩负的责任使命,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切实做好工作,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各级党委(党组)要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经受住考验,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要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考察、识别、评价、使用干部,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的实际表现作为考察其政治素质、宗旨意识、全局观念、驾驭能力、担当精神的重要内容。对表现突出的,要表扬表彰、大胆使用;对不敢担当、作风飘浮、落实不力的,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各级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
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动员起来,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要广泛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建立健全区县、街镇、城乡社区等防护网络,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加强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要坚持党建引领,把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党组织要按照统一安排,扎实做好本部门本单位本行业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要组织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不信谣、不传谣,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各级党委(党组)要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和单位,动员和选派专家和医护人员中的党员、干部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在医疗救护、科研攻关、基础预防等岗位发挥作用。要关心关爱奋战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的专家和医护人员,采取务实、贴心、到位的举措,帮助疫情防控斗争一线的专家和医护人员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要及时总结宣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各级党委(党组)动员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控疫情斗争中发挥作用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党中央。
就地过年如何保障?中办国办发文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
全文如下:
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我国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不断出现。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有利于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针对因疫情防控需要就地过年群众增加的新情况,抓紧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均应就地过年,把人员流动降到最低,防止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传播扩散。
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特殊情况需要出行的,需经属地疫情防控机构批准。
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
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员要带头就地过年,引导外地农民工、尚未离校的师生就地过年。
确需出行人员原则上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切实加强生活物资保障和能源保供,特别是大中城市要提前安排,充分准备。
引导和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卖场、生鲜电商、物流配送企业保持正常运营,确保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倡导社区、乡村零售网点春节假期每日营业时间不少于8小时。
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确保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运行。
增加网络、电视、广播等文化体育节目供应,鼓励提供免费流量、网络视频APP限时免费电影放映等线上服务,低风险地区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公园、体育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保障开放时间,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
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等要求,保障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假日旅游活动,更好满足群众旅游休闲需求。
鼓励各地结合群众春节需求,积极提供非接触、少聚集的各类消费项目和社会服务。
城乡社区要强化综合服务,充分发挥社区“两委”等基层组织基础作用,完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及时回应和满足就地过年群众需求。
地方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要积极做好就地过年员工特别是外地农民工假期餐饮、住宿、医疗等服务保障。
学校要加强学生食堂保供稳价和住宿保障等工作,做好对留校师生的关心关爱和安全管理。
视情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适当向困难群众发放节日补助或临时生活补助。
对困难老年人、孤儿、留守妇女和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包括因就地过年无法探望的老年人、儿童等,要加强摸底排查、走访探视,有针对性提供帮扶关爱,做到妥善照顾、服务到位。
交通运输部门要统筹做好就地过年群众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指导城市公交、地铁等公共服务单位和出租汽车企业根据需要合理调整运力和运营时间,最大程度满足就地过年群众的购物、休闲、娱乐等出行需求。
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传统与智能、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出行服务。
铁路、民航等单位要抓紧出台春节前后免收退票费的办法。
加强应急物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保障,低风险地区要全面取消货运通行限制,中高风险地区要及时公布对货运车辆的防疫检查措施和通行条件,优先保障民生物资运输车辆通行。
各地区和邮政管理部门以及快递物流企业要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积极为寄递快递创造便利条件。
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或调休,以岗留工、以薪留工,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引导吸纳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不裁员、少裁员,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对安排农民工就地过年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
落实好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加强农民工生活居住安全保障,保障困难农民工基本生活,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时发放临时生活补助,对就地过年的农民工做好工资休假等权益保障。
指导企业稳定就地过年群众的劳动关系,规范用工行为,不得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
在春节期间安排职工工作的,用人单位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充分发挥社会矛盾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作用,努力化解和消除各种风险隐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新平台优势,广泛宣传节日期间保障生活物资供应、方便群众出行、关心关爱群众就地过年等方面采取的措施,讲好节日期间坚守岗位、志愿服务、互帮互助的暖心感人故事,努力营造良好节日氛围。
密切关注群众就地过年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各地区各部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讲政治高度统筹做好春节假期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
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安排部署,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完善措施,层层压实责任,及时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要充分保护和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对城乡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可结合实际给予适当值加班补助。
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和人文关怀,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心安全过好年。
附:
别样的春节量出中国社会治理的温度
02-14 17:11国际在线官方帐号
对30岁的河南籍快递员小李来说,农历牛年春节不同寻常——在北京工作多年来,他第一次留在当地过年。在公司安排组织下,他与同事们一块儿吃年夜饭,品味一种别样的团聚味道。

小李的选择,也是很多中国人的选择。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为疫情防控尽到自己的一份努力。
这个决定对中国人来讲并不容易。要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辛苦劳作一年的中国人都把它视为与亲人团聚的最隆重时刻,路途再远也要返回家乡。因而,一年一度的春运被形容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
今年春节,为了降低大规模人员流动可能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很多中国人自觉响应官方号召,停下了返乡的脚步。在经历殊为不易的2020年后,中国人又一次展现了可贵的家国情怀。
人们看到,昔日火车站、飞机场人流穿梭的场面不见了。据预测,今年中国春运期间,旅客发送量比2020年下降两成多,比2019年下降六成多。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7%的受访农民工选择留在企业或城里就地过年。
从“流动中国”的红红火火,到“就地过年”的安宁喜庆,中国老百姓过年方式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治理水平与温度的提升。
外界注意到,从政府到社区和企业,中国社会为这个特殊的春节做足了准备。春节前夕,在赴贵州考察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地走访当地一家超市,询问市民的年货置办情况,要求地方政府确保老百姓安心过年。
在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随着就地过年人数的大幅增加,年货采购的需求量明显增多,当地都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稳定。同时,为了让“年味浓浓”,中国各地纷纷推出有针对性的政策,让异乡过节的人们感受到春节的温暖和喜庆。
以北京为例,当地政府免费开放市属公园,发放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冰雪公益体验券,组织线上文艺展演、旅游资源推介、春节庙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浙江、广东等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当地政府通过为就地过年打工者发红包、给补贴、送手机话费流量等方式,留人又暖心。不少地方还出台职工春节错峰放假、弹性休假等政策,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这个别样的中国春节,也吸引了不少外媒的目光。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日前写道,从现金补贴到免费电影票等福利,中国用各种方式鼓励人们就地过年。德国《威悉信使报》网站刊文称,中国各地制定了许多积极的激励措施,以鼓励民众开展祥和、健康的春节庆祝活动。
疫情之下,对那些外出和返乡过年的人,中国各地采取的防疫政策也更加科学理性。比如,很多省市降低了核酸检测费用,以减少老百姓的经济负担。浙江省创新思路,根据返乡人员的数量和来源地,分别用红、黄、蓝三色区分农村地区的疫情风险等级,因地制宜地实施防疫举措。
在经历过去一年的疫情考验后,中国社会治理能力显然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
“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是一个国家治理水平的表现。”在农历牛年春节,这一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得到了生动印证。
当中国人对团圆的期盼与国家防疫需要相遇时,社会治理所展现的温情和温度,令外界印象深刻。需要点赞的,不仅是中国公民的责任感,还有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