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 正文

从抗战史中涵养着三种精神38军为什么是王牌

时间:2021-12-08 19:2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从抗战史中涵养三种精神 科技管理所09-05 11:05本文转自【人民论坛网】 9月3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不屈不挠,最终赢得抗日战...

从抗战史中涵养三种精神
科技管理所 09-05 11:05本文转自【人民论坛网】

9月3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不屈不挠,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历史的硝烟散去,然而中华儿女百折不挠、舍身救国、坚持到底的抗战精神是我们不能忘却的宝贵财富。战争是一面镜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要从抗战史中汲取养分,涵养三种精神。
涵养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十四年抗战史中,中华民族饱经沧桑,但依然永葆顽强的生命力,凭的就是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国内和国际新发展中产生的新斗争,各级党员干部更要增强工作中的斗争意识,提高斗争的本领,坚决打赢每个斗争主动仗,掌握主动权。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接最烫的山芋、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实践中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加强思想淬炼,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要敢于斗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顽强意志,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难关。

涵养舍生救国的奉献精神。

中国人民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民族奉献精神,让中华民族粉碎了侵略者的痴心妄想,保卫神圣的家园。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和弘扬的伟大品质,砥砺奋进新时代,需要我们用奉献精神点亮前行征途。“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新时代强烈呼唤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奉献没有休止符,任何时候都需要奉献。我们党要引领时代、续写辉煌,必须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因为奉献精神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涵,也是检验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

涵养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精神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在干事创业过程中一直秉持的重要精神力量。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要开篇,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任务的艰巨性百年不遇。在这紧要关头,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以自立自强的勇气担起历史使命和责任,用顶天立地的气魄和奋楫扬帆的冲劲,踏平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和曲折。



38军为什么能成为头号王牌?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功不可没
2021-04-22 20:48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非常多的王牌部队,但是要说到最知名的部队,那一定是第三十八军了。第三十八军的战绩是非常厉害的,第三十八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就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那个时期他们的对手只是普通的国民党军队。

国民党军队所谓的五大主力部队,只不过是最普通的轻装美械师而已,而不是重武器美械师。因此国民党的五大主力军,并不能检验第三十八军的战斗力,所以说很多人觉得解放战争是不能够说一个军队是不是王牌部队的。

一个部队要想成为王牌部队,只有在对外的战争中获得胜利,那么这个部队才能成为王牌部队。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三十八军的敌人是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军队,这就是检验38军是否是王牌部队的机会。但是38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表现,让人明白了他是名副其实的王牌部队。

当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共有4支非常精锐的部队,他们都想争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部队这个称号。他们分别是第三十八军,第四十军,第三十九军和第四十三军,他们都来自第四野战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东北野战军。

第四十三军是我国党历史最为悠久的军队,它的原型是叶挺独立团。自建党,战绩就非常辉煌,但是第四十三军因为没能参加我国的立国之战抗美援朝战役。因此在评选我国最为精准的部队是第四十三军是不能参选的。

因为第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都是来自林彪元帅的麾下,因此人们在说这是三支军队时,都将他们统称为林彪手下的“三只老虎军”。

这三支部队中最为凶残的就是第四十军了,第四十军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可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进攻非常凶猛,敌人见到第四十军都望风而逃。但是第四十军在在抗美朝战役期间吃了两个大亏,因此导致他们无法成为第1王牌部队。

第一次是40军在面对韩国军队时,有一次非常大的失败。第二次是在对战美军的第2陆军师时,他们的光芒又被第38军掩盖了。因此第四十军失去了争夺最强王牌部队的称号的机会。

第三十九军在解放战争中,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表现是十分出色的。第三十九军和第四十军,他们的战法是不一样的,第四十军的战法是攻击,攻击再攻击。而第三十军身上有林彪元帅的特点,那就是稳。

第三十九军只有有绝对的制胜把握时,他们才会选择进攻。而且第三十九军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作战计划要非常的严密而详细,他们才会出击。但是他们又能出奇制胜,这只身军队身上有着非常深刻的林彪烙印。

这支军队可以说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气质,那种气质就是老子是王牌,老子天下第一。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在抗美援朝的第一场战役,就是第三十九军打的,这也成就了三十九军。很多军校都将这场战役列入学生的必学科目,进行研究。

第三十九军的另一场出名的战役就是在我军打第3次战役时,要突破临津江,当时他们打败了韩军的精锐部队第1团。刘伯承元帅在军事学院讲这场战役的时候,给39军这场战役打了100分,称这场战役为三险三奇。

第三十九军如此厉害,但是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和38军相比就非常逊色了。因为抗美援朝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最优秀最厉害的两场战役都是38军打的,而且这是在美军最为巅峰时打的。

第三十八军最优秀的战役就是在松骨峰的战役了,当时我军为了围歼美国军队,在龙泉里一带组织包围圈包围美国军队。当时只有松骨峰一个突围口,因此三十八军在松骨峰队战役中战功赫赫,为整体战役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我们从这场战役的整体来看,首先可以看兵力。首先我们从兵力来看,38军的兵力是少的,而且他们的对手是美军第2师,还有土耳其的部队,韩军等等。而且还有大批的英军在向他们阵地赶来,而38军的参战部队也非常少。而且当时我军防守部队武器装备10分落后,但是却成功坚守到了上级规定的时间,由此可见38军的战斗力。

结语:解放军第一王牌部队的称号当之无愧,由第38军承受,这四支军队们是林彪元帅手下的4只老虎。他们如果按照部队番号来排序的话,刚好是38 39 40 43军,但是这些部队番号只能算得上他们当年的战绩。

在新的时代他们要迎接新的挑战,因此在新的战争来临时,他们一定不会逊于他们的前辈,他们会比他们的前辈更加出色,更加好的保家卫国。



1947年,陈毅在电文中说:我党杰出军事家并不多,只提到了五个人
06-16 19:23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我军真有“五虎上将”吗?

中国从古至今不乏许多“军事家”、“历史名将”,像什么“隋唐十八好汉”、“五虎上将”、“十三太保”这等名号总是会被广为传说,而近期,我在网上经常看到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段艰苦岁月中,我军也有“五虎上将”一说,五位将军分别是“彭”、“刘”、“林”、“陈”、“粟”,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忍不住查阅各方面当时的资料,文献记载。

得到的结论就是:我军从来就没有“五虎上将”这一官方确切说法。但是,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份有意思的电报。

我党的“杰出军事家”

1947年8月6日,陈毅将军在给中央军委的一份电报中说:“我认为我党二十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并称赞了“彭德怀”、“刘伯承”、“林彪”、“陈赓”、“粟裕”五位将军的非凡的军事造诣,赞美他们为“我军最杰出的军事家”。电文中,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陈毅明确提出了五人的名字,却与“五虎上将”之说不谋而合。

从我军1927年建立以来,至1947年,二十个年头,无数的将领浴血奋战,能被陈老总称赞为“杰出军事家”的也只有这五位,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五位“老总”确实当得起这一杰出称谓!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有疑问:陈老总有资格评论“陈赓”、“粟裕”,可是有什么资格能够评论和他同为元帅的“彭德怀”、“刘伯承”和“林彪”呢?

谈起陈老总,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建国十大元帅之一,不仅如此,在我军中,陈老总的资历与威望也是仅在“毛”、“朱”之后,井冈山胜利会师的时候,陈毅就已经是军队的实际领导人。

同时也是新四军的代表人物,实际的掌控者,在后来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的两个负责人,项英牺牲,叶挺被抓,是陈毅带领着新四军在江苏逃过敌人的围追堵截,打开了局面,保住了这支革命队伍,也经历过我军最苦的“长征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又任第三野战军司令。无论资历还是功,由陈老总之口评论的五位“杰出军事家”,真的是让人心服口服。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要说,在当时授衔元帅的时候,中央有人对授衔陈毅为元帅职有着很大的分歧意见。因为毛泽东曾明确作出指示,已从军队转入行政工作的领导不授军衔,这也是毛泽东本人、周恩来总理以及邓公等本有资格授衔元帅的领导最终没有被授衔的重要原因。

当时的陈老总已经由军队转入国务院担任周总理的副手,因此许多人对授衔持反对意见,作为曾经一同留学的同学,一起领到过南昌起义的战友,周总理与陈毅关系莫逆。是周总理力排众议坚持,直言:陈毅将军代表的是一段艰苦岁月,是我党,我军生死存亡之际的重要见证,也正是因为周总理的坚持,陈毅最终授衔元帅职,由此可见,陈老总地位之高。

横刀立马大将军

在普遍的党史叙述中,彭德怀始终是毛泽东最为信任的左膀右臂。这是一位经历过北伐战争的老将,历经各个时期的战争,并一直以善打硬仗,作风硬朗而名震国共两党。值得一提的是彭老总参与的数次战役,以现在的后来视角来看,无疑是大大的加快的历史的进程。

“红军长征”时期可以认为是我党、我军最困难的时期,稍有不慎,将处于万劫不复之地。在这生死存亡关头,正是彭老总的几场“漂亮仗”,挽救了我党,挽救了我军。

1935年,红军进入陕西吴起镇,后有“马家军”追击。为了防止敌人进入根据地,彭德怀带领部队顽强地阻击了“马家”骑兵,战斗结束后,毛泽东大为高兴,赋诗一首来称赞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反而是彭德怀觉得这样非常不好,否定了士兵的作用,便将“唯我彭大将军”改为了“唯我英勇红军”,赢得了红军将士集体敬意,体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怀。

长征时期,我党在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之下,彭德怀始终坚持拥护毛泽东,拒绝了张国焘的分化利诱,维持了我党的内部稳定,体现了他坚定立场的伟大情操。

临危受命,抗美援朝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党中央经过决议,决定抗美援朝。关于谁能担此大任,毛泽东首先想到的是时任东北边防司令的粟裕,结果因为粟裕战争年代头部受伤,仍有两块弹片没有取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已经不适合带病作战。后来又想到林彪,可是林彪本来就不主张出兵朝鲜,同时身体不适,也不能担此重任。

毛泽东想到彭德怀,要求他担任总司令,抗美援朝。最终彭德怀临危受命,率领志愿军渡过鸭绿江,经过3年浴血奋战,迫使美军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议》,这一战,打出了我军在世界上的威名,也捻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军事神话,保卫了新中国的安稳。

粟裕与林彪,一生之友,一时瑜亮

1927年10月某一天,南昌胜利仅两月,朱德将参加南昌起义的余部进行整编,整编为七个步兵连队。可能连朱老总自己都不知道,当他站在军队前进行指导讲话的时候,台下的两个面带崇敬,年轻且同岁的小个子连长,会在未来的20年的时间里成长为我军的两位“战神”。一位叫“林彪”,另一位,则是“粟裕”,是年,两人仅20岁。

两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两人年龄一样,个头相仿,都相貌平平,身材单薄似书生一般,打起仗来却都如同丈八猛将一般,林彪打仗,迅如闪电,作风果敢。粟裕战时,三军用命,自己带头冲锋,战争时期曾负伤多次,尤其头部受伤严重,直至去世,头部仍有三片弹片没有取出来。陈毅陈老总曾称赞林彪是“林中三只虎”,而粟裕在战场之上又何尝不像只“山中猛兽”。

既然两人都被称为我军“战神”,必然是战争指挥艺术造诣极高。“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对于名将来说,军队越多,自然越能发挥自身的军事水平。但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正处于发展阶段,难以正面抗衡日本侵略者,多以游击战为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也使得两人虽仍有能耐,但相较于解放时期的大规模兵团作战,略显得“小打小闹”,而且林彪抗日时期意外负伤,大部分时间都在苏联养病休息。

震惊南京

直到解放战争时期,彼时,我军已经日益壮大,军团也已成规模。时任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司令是陈毅,粟裕任“二把手”,但实际战争的指挥权是由粟裕全权指挥,战事一开打,粟裕就七战七捷,以少胜多,直打的南京国民政府上下震惊,就连林彪都说:“粟裕专打神仙仗”。粟裕指挥战争特别善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既是粟裕将军胆识和气魄的体现,更能表明粟裕将军的军事能力独树一帜。

关内,关外,覆亡蒋家王朝

林彪当时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在关外,东北野战军步步为营,逐一蚕食,立下赫赫战功。到了1949年,东北野战军已达百万雄师。

在关内,华东野战军的粟裕也是连战告捷,尤其是广为人知的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主力部队74师,击毙师长张灵甫,这无疑是一把尖刀捅在了蒋家王朝的心口之上。蒋介石不敢大意,急调刚在东北吃了败仗的杜律明“救火”,却不想淮海战役中,“救火队长”反被粟裕30万大军团团围住,动弹不得,最后也沦为阶下囚。

足智多谋神算子

刘伯承元帅的资历与地位相信不需要过多赘述,刘伯承元帅的资历之深要从他参加过辛亥革命说起了,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算起,到他1923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已是久经沙场十多年的名将,后来去苏联学习先进的军事理论和技术。

1930年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作为我军的创始人之一,刘伯承元帅促进了红军干部军事素质的提高,在我军宣扬了先进的军事指挥,当得起我军现代化,规范化,正规化的引领者和奠基人。朱德称赞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关于刘伯承元帅的简介中称其为现代军事家。

陈赓

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我军整体实力还大大弱于国军。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陈赓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里,仍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在晋南三战三捷,胡宗南部的两个正规旅团和阎锡山部的三个旅团被全歼于晋南大地之上。

相信大家都看过热门军事电视剧《亮剑》,其中李幼斌饰演的独立团团长李云龙的原型就是王近山将军,王将军所属129师386旅独立团团长一职。而当时的386旅旅长就是陈赓大将,129师师长就是刘伯承元帅,也是电视剧中李云龙时常念叨的“老首长”。

抗日战争时期,由陈赓大将指挥的沁源围困战坚持了长达两年半的时间,朱德称赞为“群众性游击战的典范”,并应用于全军学习游击战术。即打击了敌人,将敌人拖入战争的泥沼,又保存了自身实力,为以后解放战争的打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46年9月25日,中央军委高度表扬了陈赓的军事指挥艺术,并且号召全军以此为示例,进行学习。

师承刘伯承元帅,军事水平自然非同凡响。

结尾

纵观战争年代,我军绝不是仅有这五位杰出的军事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军委就曾两次通过审议一共确认了36位军事家名单。这批名单里,既有坚持抗战到胜利的优秀军事家,也有在抗战中不幸牺牲的军事家。

在艰苦奋斗的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涌现出的这一大批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优秀军事家都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铭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无数的革命先烈甘洒热血写春秋,所有的革命先烈都是五星红旗上的一点红,随着新时代的春风,将与我们一同见证新时代的崛起。


从《觉醒年代》到《长津湖》,啥样的主旋律作品能打动你
原创 党报评论君 人民日报评论 2021-12-07 22:33

近年来,从电影《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收获口碑票房双丰收,到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等频频现身热搜,一大批主旋律影视作品纷纷“出圈”。在视频网站的弹幕、留言中,在各类社交网站上,社会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关于主旋律作品的讨论越来越多。主旋律影视作品获得观众认可的密码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不必讳言,曾经有一段时间,主旋律并不是一个观众喜闻乐见的标签。一些主旋律电视剧在创作中只强调主流价值的表达而忽视了艺术性与观赏性;部分主旋律电影漂浮在半空中,剧情浮夸、角色悬浮、创作态度浮躁,或者人物脸谱化、故事概念化、台词说教化;饱受诟病的“抗日神剧”更是将魔改、乱改、瞎改作为“潮流”,让人不堪卒看。

实际上,主旋律从来不缺精品力作和经典佳作。诞生于半个多世纪前的红色经典影片《英雄儿女》,上世纪90年代的《大决战》三部曲、《横空出世》,近年来的《人民的名义》《大江大河》,这些作品凭借扎实出色的故事题材、赤诚鲜明的家国情怀、富有感染力的角色表演收获了良好的口碑。“观众从来不会排斥主旋律,他们排斥的是那些不接地气的、粗糙的、不严谨的作品。”这样的评价恰如其分。

如今,主旋律标签所代表的意涵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从《中国机长》打造的1:1模拟机舱,到《长津湖》超大规模的军事装备准备,再到《觉醒年代》逼真还原历史场景的服化道……更高品质的视觉呈现和更加真实的沉浸感,不仅让好故事有了更好的载体,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不断提高的制作水准、日益进步的影视工业,将历史长河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气贯长虹的精神以及人民群众正在上演的波澜壮阔的活剧更好地呈现出来,赢得观众的共情与共鸣。也就不难理解,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这些重要时间节点,主旋律影视作品异彩纷呈、接连成为“爆款”,背后离不开观众对历史和现实更加深刻的体认。

如果说“越来越好看”抓住了观众的眼球,那么“越来越用心”则俘获了更多追剧人和观影者的心。一系列热播的主旋律影视作品,遵循生活的逻辑对人物进行塑造、深入人物的心灵对角色进行挖掘,让一个个有血有肉、真实而鲜活、具有生命质感的人物形象从平面的历史中走出来,走进观众的内心。例如《革命者》中的李大钊,去澡堂洗澡会给其他人唱戏助兴,闲来无事便带着孩子出去郊游,这样的形象无疑是可亲可近可感的。

展现生活的细节不意味着排斥伟大,强调普通人的情感更不是解构崇高。在历史和真实的背景板下,人物的徘徊与探索牵动人心,面对民族大义、国家危亡时的抉择和牺牲更能扣动心弦。这种基于生动的细节、丰富的故事和生活基础塑造出来的角色,凸显出真实的艺术张力和崇高之美。这样的主旋律作品,见人、见事、见精神,更重要的是,观众从中看到了创造者对历史、艺术和创作的尊重。

这几天,“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破防”位列其中。即将过去的2021年,主旋律影视作品留下了许许多多让人“破防”的瞬间:《功勋》的《无名英雄于敏》单元中,于敏在得知氢弹试验成功后舒展国旗、长久伫立;《我和我的父辈》第一幕《乘风》篇里,冀中骑兵团的将士们跨马提枪向侵略者发起冲锋;电影《长津湖》的经典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让无数观众热泪盈眶……一个个引发观众深厚共情的画面,在反复的讨论和二次创作中定格为经典。

我们期待,越来越多主旋律佳作不断涌现,更好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铭刻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抒写凯歌以行的时代先声。

这正是:创作用心用情,方能精益求精。


第三野战军机关暨第七兵团,师以上主要将领名单,1955年授衔情况
12-02 08:28中国管理科学研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1948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统编,各野战军所属纵队均改编为“军”级建制。
1949年2月9日,遵照中央军委的统一命令,华东野战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第三野战军下辖第20军、第21军、第22军、第23军、第24军、第25军、第26军、第27军、第28军、第29军、第30军、第31军、第32军、第33军、第34军、第35军,共计16个军58万余人,编为4个兵团和1个特种兵纵队。

第三野战军指挥机关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55年元帅)
陈毅——1955时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副司令员兼副政委:粟裕(55年大将)
粟裕——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委员。
第一副政委:谭震林(未授衔)
谭震林——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兼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
参谋长:张震(55年中将)
张震——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授衔时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
政治部主任:唐亮(55年上将)
唐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
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55年上将)
钟期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南京高等军事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后勤部部长兼政委:刘瑞龙(未授衔)
刘瑞龙——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

第三野战军直属队
特种兵纵队(兼炮兵司令部)
司令员:陈锐霆(55年少将)
陈锐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参谋长。
政委:张凯(未授衔)
张凯——1955年未参加援衔,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
副政委:刘述周(未授衔)
刘述周——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
参谋长:叶超(55年大校)
叶超——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军委炮兵部部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政治部主任:喻新华(55年少将)
喻新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

教导师
师长:冯文华(55年大校)
冯文华——1955年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训练部副部长。
政委:卢富贵(未授衔)
卢富贵——未参加授衔,建国后转入公安部工作,具体职务不详。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汪大漠(55年大校)
汪大漠——1955年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舟山基地政委。
参谋长:孙公飞(55年大校)
孙公飞——1955年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司令部军训处处长。

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
司令员:王建安(1956年补授上将)
王建安——1956年补授上将军衔,时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政委:谭启龙(未授衔)
谭启龙——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浙江省委第一书记。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姬鹏飞(未授衔)
姬鹏飞——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外交部副部长。
参谋长:李迎希(55年少将)
李迎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下辖:第21军
21军军长:滕海清(55年中将)
滕海清——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校长。
21军政委:康志强(55年中将)
康志强——1955年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政委。
21军副军长:高志荣(55年少将)
高志荣——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21军参谋长:吴咏湘(55年少将)
吴咏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1军军长。
21军政治部主任:邓逸凡(55年中将)
邓逸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教育长兼学术研究部部长。

第21军61师
61师师长:胡炜(55年大校)
胡炜——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1军参谋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61师政委:王静敏(55年大校)
王静敏——1955年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61师副师长:叶泰清(55年大校)
叶泰清——1955年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1军副军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61师政治部主任:李清泉(未授衔)
李清泉——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外交部驻捷克大使馆政务参赞。
61师参谋长:李挽伦(未授衔)
李挽伦——建国后曾任海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后转入交通部工作,担任海上安全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第21军62师
62师师长:周纯麟(55年少将)
周纯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
62师政委:周世忠(55年少将)
周世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高级兵团战术教授会副主任。
62师副师长:沙风(55年大校)
沙风——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坦克学校副校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62师参谋长:姜仕安(55年大校)
姜仕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军区温州军分区司令员。
62师政治部主任:宋治民(55年大校)
宋治民——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军区台州军分区政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21军63师
63师师长:吴华夺(55年少将)
吴华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队列部部长。
63师政委:谢锡玉(55年少将)
谢锡玉——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4师政委。
63师副师长:闻盛森(55年大校)
闻盛森——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第13师师长。
63师参谋长:李光军(55年大校)
李光军——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63师师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63师政治部主任:王绍渊(55年大校)
王绍渊——1955年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4军政治部主任。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下辖:第22军
22军军长:孙继先(55年中将)
孙继先——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副主任。
22军政委:丁秋生(55年中将)
丁秋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干部管理部部长。
22军副军长:彭德清(55年少将)
彭德清——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22军参谋长:来光祖(55年大校)
来光祖——1955年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海岸炮兵部副部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22军政治部主任:刘春(55年少将)
刘春——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部政委。

第22军64师
64师代师长:马冠三(55年大校)
马冠三——1955年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军训部部长。
64师政委:李荆山(55年大校)
李荆山——1955年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2军副政委。
64师政治部主任:李明刚(55年大校)
李明刚——1955年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第22军65师
65师师长:陈士法(55年少将)
陈士法——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副军长。
65师政委:王六生(55年少将)
王六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政治部主任。
65师副政委:陈德先(55年少将)
陈德先——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政治部副主任。
65师参谋长:毕庆堂(55年大校)
毕庆堂——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防化学兵部副部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65师政治部主任:王良恩(55年大校)
王良恩——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22军66师
66师师长:谢斌(55年少将)
谢斌——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5军军长。
66师政委:刘伟(未授衔)
刘伟——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地质部部长助理,国家建委建筑技术局局长。
66师副师长:王明礼(55年大校)
王明礼——1955年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4军副参谋长。
66师参谋长:石一宸(55年大校)
石一宸——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下辖:第23军
23军军长:陶勇(55年中将)
陶勇——1955年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
23军政委:卢胜(55年中将)
卢胜——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政委,任上被调回国内,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学习。
23军副军长:梅嘉生(55年少将)
梅嘉生——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23军副政治委员:刘文学(55年少将)
刘文学——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军区政治部主任。
23军参谋长:梅嘉生 兼
23军政治部主任:谢云晖(55年少将)
谢云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政委。

第23军67师
67师师长:杜屏(55年大校)
杜屏——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副军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67师政委:李彬山(55年少将)
李彬山——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67师参谋长:刘春山(55年大校)
刘春山——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副军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67师政治部主任:谭成章(55年上校)
谭成章——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军区苏州军分区副政委。

第23军68师
68师师长:张云龙(55年少将)
张云龙——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副军长。
68师政委:陈茂辉(55年少将)
陈茂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政委。
68师参谋长:曾旦生(55年大校)
曾旦生——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军区嘉兴军分区司令员。
68师政治部主任:陈绍海(55年大校)
陈绍海——1955年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鱼雷快艇基地司令员兼政委。

第23军69师
69师师长:谭知耕(55年少将)
谭知耕——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其时正在苏联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学习。
69师政委:伍洪祥(未授衔)
伍洪祥——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
69师副师长:余光茂(55年少将)
余光茂——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副军长。
69师参谋长:陈桂昌(55年大校)
陈桂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67师师长。
69师政治部主任:梁竹吉(55年大校)
梁竹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69师师长。

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下辖:第35军
35军军长:吴化文(未授衔)
吴化文——1955年未参加授衔,因病申请退役,转入地方工作后历任浙江省交通厅厅长、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35军政委:何克希(55年少将)
何克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主任。
35军副军长:杨友柏(未授衔)
杨友柏——1955年未参加授衔,转入地方工作,历任江苏省东台县政协副主席,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
35军副军长:胡大荣(55年少将)
胡大荣——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军区副司令员。
35军副政委:张雄(55年少将)
张雄——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舟山基地政委。
35军政治部主任:孔繁彬(55年大校)
孔繁彬——1955年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五干部学校校长。

第35军103师
103师师长:于怀安(未授衔)
于怀安——1952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绍兴联合工厂厂长,绍兴市政协副主席。
103师政委:彭胜标(55年少将)
彭胜标——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03师副师长:翁少元(缺授衔资料)
翁少元——1957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军区南平军分区司令员。
103师参谋长:林毅(55年大校)
林毅——1955年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1师师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103师政治部主任:南萍(55年大校)
南萍——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35军104师
104师师长:方明胜(55年大校)
方明胜——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军区宁波军分区司令员。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104师政委:严政(55年少将)
严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1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04师参谋长:张绍安(55年大校)
张绍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泰安军分区司令员
104师政治部主任:穆正身(55年大校)
穆正身——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军政治部副主任。

第35军105师
105师师长:何志斌(未授衔)
何志斌——建国后转入地方工作,历任浙江省盐务局局长、浙江省轻工业厅副厅长、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105师政委:宋献璋(55年少将)
宋献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军区副政委。
105师副师长:韩顾三(55年大校)
韩顾三——1955年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7师师长。
105师参谋长:高来宾(未授衔)
高来宾——建国后转入地方工作,曾任杭州市建设局副局长。
105师政治部主任:姚力(未授衔)
姚力——建国后调入政务院工作,历任政务院警卫工作处处长、总理办公室秘书、综合组组长。是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前站工作负责人。

——第三野战军指挥机关、直属队、第七兵团,师以上将领名单及1955年授衔情况介绍完毕。


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北野战军的司令员是谁?

军队是由士兵组成的战斗集体,要组编为一个单位,才容易指挥调动,并可以计算兵力。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大规模作战的需要,将全军各部队按地名划分为四大野战军即第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北野战军。解放军的五大野战军之所以赫赫有名与军队的领导人密不可分。

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众多战士和人民群众的付出,更离不开带领战士英勇杀敌,在背后出谋划策的领带人。我们所熟知五大野战军,军队的领带人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五大野战军的领导人都是谁。

第一野战军(又称西北野战军)经历了数百次战斗,是一支所向无敌的强师劲旅。是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彭德怀,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将领。他发动百团大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野战军在他的带领下为迎击敌军的进攻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部队兵力也是不容小觑,拥有20多万人。由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刘伯承,他带领的军队英勇善战,打了不少的胜仗,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家。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提出者,在抗战时期出谋划策,也为新中国时期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任命陈毅为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刚开始并不为人所熟知,后来它在战火中成长了很多,逐渐变得英勇强大,而且在战役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将帅。第三野战军也可以说是见证了许多震撼世人的大战,比如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在与敌军的较量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力。

第四野战军(又称东北野战军),由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他们军备资源丰富,作战勇猛。值得让人敬佩的是战士们拥有满腔热血,他们从不言败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他们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海角天涯,说起来倒是很轻松可谁知道他们是从零下40多度打到40多度的。他们作战的身影驰骋于14个省内,为中国解放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华北野战军,由毛主席和军委直接领导的队伍。解放战争中,它历经了多个战役,在战役中逐渐成长壮大,在后来被称为共产党的备用御林军。军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卓越贡献拥有不同的意义。

五大野战军队是在我国特殊的历史时期整编的军队,为我国的解放战争的胜利锦上添花,最让人敬佩的应该是五大野战军的领带人,他们用一腔热血去为人民争取和平、自由,他们带领着战士一起为革命的胜利而奋斗。


二野六大名将,军事能力最强的是何人?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中野在最初阶段的战绩非常不错,取得了邯郸战役、上党战役、鲁西南战役等一系列胜仗。但是为了全国的战略全局,刘帅率中野将士们千里挺进大别山,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但此举却成功将战火烧向了国统区,开启了外线作战,不仅缓解了解放区的经济压力,也为人民军队的战略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大别山出来后,二野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恢复了元气,最终在淮海战役中歼灭黄维兵团,渡江战役后横扫大西南。整个解放战争中,二野歼敌超过200万,战果辉煌。在二野的历次战役中,二野的各位指战员们显示了自己杰出的军事水平,创造了一个个辉煌的胜利。今天,笔者就列举二野六位军事能力最强的名将,来看看何人是其中战绩最好的吧。

李达:单论战绩,李达不能上榜,但他的价值并不在于指挥打仗,而在于运筹帷幄,出谋划策。李达从1936年的西路军援军时就担任刘帅的参谋长了,一直当到解放战争结束。二人配合默契,珠联璧合,堪称一对最佳上下级了。

作为人民军队参谋长的杰出代表,李达心思缜密,足智多谋,制定作战计划滴水不漏,奇谋妙计一个接一个,是一员智将。129师在抗战中打出了非常出色的战绩,与李达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李达在抗战中还独立指挥过林南战役,歼敌超过7000人,充分说明了他不仅能做参谋长,还能做军事主官。

解放战争中,李达先后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中原野战军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等职务,可以说是将参谋长进行到底了。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李达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当时,一野、三野的参谋长阎揆要、张震都是中将,四野参谋长萧克是红军时期的军团长、120师副师长,资历堪比大将,所以才被授予上将。而李达作为二野参谋长,被授予上将军衔,充分说明了他出色的军事能力。

王近山:王近山是一员勇将,出身于红四方面军系统的他,战斗中最常见的场景就是手提大刀,屹立在红旗下进行指挥。骁勇善战的他多次受伤,却也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名将之路。解放战争时期,王近山做到了中野六纵司令员、12军军长、二野第三兵团副司令员等职务。当初二野成立兵团一级作战单位时,王近山甚至有机会当兵团司令员,虽然组织上最终还是选择了杨勇,但这也充分证明了王近山的军事能力。

杨勇:杨勇类似于四野的邓华,军政双优,作风稳重,是一位帅才。杨勇前期是政工干部,后来转型为军事干部后,表现得极为出色,成为我军中一位军政双优的干部。解放战争中的鲁西南战役,杨勇率六纵全歼国军一个师、两个旅,宛东战役,杨勇率部阻击胡琏兵团,歼敌数千,淮海战役,杨勇率部参加了双堆集之战,活捉吴绍周。

杨勇的赫赫战功无需多言,在1949年,杨勇成为二野的三位兵团司令之一,另外两位是陈赓、陈锡联,即使战功赫赫的名将王近山,也难以撼动杨勇的兵团司令位置,可见组织上对他能力的认可。

王宏坤:王宏坤是王树声的堂弟,参加过黄麻起义,在红四方面军时期就做到了军长的位置。王宏坤的军事能力非常出色,我觉得要远远高过堂兄王树声,解放战争中的襄樊战役是他的代表作,战斗中,王宏坤不走寻常路,采用单刀直入之策直扑襄阳,打了国军一个措手不及,活捉国军将领康泽、郭勋祺。战后,毛委员、周主任亲自发贺电嘉奖王宏坤,王宏坤尽显名将之风。1955年,王宏坤被授予上将军衔,实至名归。

陈锡联:陈锡联是二野的一员虎将,在红四方面军时期,陈锡联就做过红十师师长、红十一师政委等职务,他指挥作战勇猛无匹,却又从不蛮干,称得上是智勇兼备了。在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川陕苏区六路反围攻等战斗中,陈锡联展现出了一员名将的杰出素质。

在四方面军的将领中,王近山性如烈火,心直口快,对谁都不服,唯独对陈锡联心服口服。看看陈锡联的辉煌战绩吧,抗战时期的奇袭阳明堡、狮脑山阻击战,解放战争时期的豫北战役诱敌深入歼敌、淮海战役攻克宿县、进军大西南时吊打宋希濂,解放重庆,单论战功,陈锡联在二野将领中稳居第二。为什么不是第一呢?因为第一太牛,第一就是太岳纵队司令员陈赓大将。

陈赓:陈赓在解放战争中创造了一个奇迹,自解放战争开始的闻夏战役起,他就指挥一个纵队为单位单独作战,到日后的兵团,再到第四兵团,陈赓始终独当一面,单独指挥。在军史上,陈赓部队的战史单独成列,与各大野战军并列,所以笔者觉得,把陈赓排在这里不太合适,因为他已经不能算是“将”了,而是一位“帅”。

综上所述,在笔者列举的以上六位名将中,陈赓的战绩独一档,肯定是第一位的,陈锡联第二的位置也是无可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