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 正文

郎平及中国女排姑娘们的“女排精神”中国精神

时间:2021-12-08 19:51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消失”7个月后,郎平发长文 科技管理研究所8月30日北京日报 “2020年格外特殊,不论对我们的球队还是对我个人来说都极其艰难,很不平凡,整整七个月,我们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

“消失”7个月后,郎平发长文
科技管理研究所8月30日北京日报

“2020年格外特殊,不论对我们的球队还是对我个人来说都极其艰难,很不平凡,整整七个月,我们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

8月29日,在中国女排结束了这一年的封闭集训任务后,主帅郎平发长文总结中国女排的2020。

为了备战东京奥运会,今年中国女排的封闭集训已经持续了7个月左右的时间,期间郎平指导只给队员们放了一个小短假,其余时间都在紧锣密鼓地训练。中国女排2020年第二阶段的封闭集训昨日正式结束,队员们稍作休整之后,将返回各自俱乐部,备战新赛季的排超联赛。

临别之际,大家一起来一张大合影,这是中国女排国家队的传统。女排国手们昨日与往常一样,身着训练服对着镜头点赞。但细心的人可能发现合影中少了两个人:“北长城”颜妮和“大花蕾”曾春蕾。东京奥运会推迟一年进行,这对于队内几名老将的参赛,带来了更多困难,尤其是接应位置上的曾春蕾,年过30的她,近几年一直饱受伤病的困扰。

郎平坦言,对于中国女排来说,东京奥运延期是新的、更严峻的考验,日复一日的训练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她感谢大家的坚持和努力,在完全没有比赛,只剩枯燥训练的日子里,仍然相互激励,尽最大可能练好每一天,帮助球队在特殊时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郎平说:“不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心中有目标,身边有战友,就有动力去坚持和拼搏。”

郎平总结全文如下:

每年率队结束一年的训练比赛时,我都会写一段话,总结我们球队走过的路,并感谢这一路上我想感谢的人。2020年格外特殊,不论对我们的球队还是对我个人来说都极其艰难,很不平凡,整整七个月,我们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在这个一年集训划上句号的日子,我觉得更有必要总结一下。

1月30日,我们在疫情笼罩之下开始奥运年的集训,虽然从一进队就面对从未有过的全封闭,但每个人都为决战东京憋足了一口气。

3月24日是一个转折点,东京奥运会正式宣布延期,听到这个消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保持平静,对我们来说,新的更严峻的考验来了。

对于队中那些老队员来说,奥运延期毫无疑问是一种煎熬,是就此放弃还是继续坚持,这是一道痛苦的选择题。中生代的球员还有梦想,但助推的动力呢?年轻队员多了一年成长的时间,但日复一日的训练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打击面前,每个人的心都难免动摇,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五味杂陈。
最艰难的日子,在全封闭中的我们,是靠彼此的支持和陪伴扛过去的。在不可预估的疫情和接二连三的挑战面前,我们只能更加坚定乐观地做好每一天。
感谢大家的坚持和努力,在完全没有比赛,只剩枯燥训练的日子里,仍然相互激励,尽最大可能练好每一天,帮助我们的球队在特殊时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这之中既有身体、技术层面的提高,更有耐心和定力的提升,是心态的磨练,心智的成熟。

感谢我们的教练团队以及队医们,作为孩子的父母,他们克服困难,每一天陪着我们的运动员磨练技术,提高作战能力,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长时间大家天天在一起训练。七个月的朝夕相处,让我们都更加热爱这个欢乐的集体,更懂得珍惜一起走过的日子。

感谢国家体育总局给我们创造了安全安静的环境,和有力的后勤保障团队。还有我们周边体操队、跳水队、举重队、游泳队每一天的坚持,大家同处在全封闭的环境中,一起坐大巴来来回回,在食堂、宿舍进进出出,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点头,一个微笑,几句问候,但共同的使命让我们能体会到来自战友的力量。
不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心中有目标,身边有战友,就有动力去坚持和拼搏。
2020年,这段我们人生道路上不平凡的经历,一定会激励我们继续保持强大。



夺冠背后:什么比赢更重要?
(原创 覃皓珺 经济日报 今天)9月30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官网

近日,讲述几代中国女排拼搏历程的电影《夺冠》登陆大荧幕,引发观影热潮,上映两天票房便过亿,实现票房与口碑双丰收。影院内外,女排精神也再度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

导演陈可辛表示,是“女排精神”支撑起这部万众期待的影片。究竟是怎样的“精神内核”,让中国女排一次次燃起国人的热血与热泪,不断激励着我们在感动中砥砺奋斗?

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勇夺世界冠军时的举国欢庆,到“五连冠“后女排陷入低谷遭受争议与压力,再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绝境翻盘”力克巴西劲敌王者归来……影片真实还原了人们的记忆,每个人都能从影片中寻找到与女排精神的共鸣。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代变革的巨浪席卷中国,在科技、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中国女排在世界体坛的王者身姿,点燃了那一代青年人奋进的激情。

到了新时代,赛场上的中国女排姑娘们,仍旧肩负国家荣誉,以“升国旗、奏国歌”为目标。尽管女排姑娘们骁勇无畏,可她们并不是天生的“英雄”,走下赛场、脱下战袍,她们也仅仅是一群会哭会笑、会伤会老的普通女孩。

每一场比赛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次夺冠,都意义非凡。

当一部艺术作品走进普通人的内心,其中必然有超越光影的“内核”所在。从女排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奋斗中的民族,每一个个体拼搏的模样。中国女排的故事,也是每一个遭遇挫折后不断忍痛爬起、继续前行的我们的故事。

女排夺冠之路历经挫折、艰难崛起,而每一个平凡的我们,也都有高光时刻和暗淡低谷。没有永远青春、战无不胜的勇者,却总有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我们与女排一同成长、奋斗,时光流逝,始终不变的是那份永不服输的“女排精神”。

夺冠,绝不是对女排精神的唯一诠释。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能赢,也会竭尽全力。哪怕一路走来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神坚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拼到底。”

对于人生而言,女排精神并非鼓励在生命的赛道中执着于夺冠本身,而是从容面对荣辱,真诚接纳自我,全力迎接挑战。只要不屈服、不放弃,女排精神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奋斗前行。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中国女排热血澎湃的夺冠史,也是改革开放至今几代中国人拼搏史的缩影。

39年,女排精神传续;71载,新中国辉煌崛起。岁月一次次向我们证明,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不仅可以让五星红旗的光彩映照整个比赛场,更可以振奋民族和国家。

面对地震、洪水、疫情的挑战,中华儿女毫不畏惧,自强不息,团结协作,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智慧和勇气开拓前行,创造了令世界叹服的伟绩。女排精神与家国历史的进程相互辉映,不断激荡出爱国主义与拼搏精神在新时代的梦想之光。

体育竞技中,无论对手如何强大、比分差距多少,都不能轻易放弃。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竞赛中,我们同样要全力以赴地迎接挑战,对手越强大,我们越要自强,不断锤炼自身,勇于超越。

正如中国女排一样,真正创造奇迹的是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也指引着希望。



导演陈可辛倾情说《夺冠》
10-06 10:14科技管理研究所官方帐号

本文转自【光明网】

1978年,16岁的陈可辛在现场观看了中国女排在曼谷亚运会上的比赛。“我就坐在网边看,真的觉得很震撼,那股劲儿远远超出了排球比赛本身。”40多年之后,陈可辛再谈起中国女排,他的感受依然没有变。在时代的变迁中,女排精神得以一代又一代地延续和传承下来,成为中国人心中坚忍、热血、永不言弃的符号。

截至目前,国庆档最先上映的电影《夺冠》票房突破5亿元,为影院复工后的第一个“黄金档期”开了个好头,导演陈可辛终于给了这份交付自己的重任一个满意的答复。从筹备到拍摄再到上映,陈可辛觉得,《夺冠》与观众见面的每一步都可以归为一个“难”字。但令他觉得奇妙的是,每一次的“难”最后都能迎刃而解,就像是有一种力量在推着他向前走。“郎指导说的女排精神是什么,不是一定要赢,但是明知道自己会输,也都要一分一分地把它‘咬’回来。这是支撑着我们每个人在做这件事情的动力。”陈可辛对记者说。

《夺冠》不是一部纪录片,更不是一场模仿秀,但追求真实是陈可辛在拍摄这部作品时自始至终的原则,“我们呈现的故事基本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一些小细节会进行艺术加工让它更有戏剧性,但真实是很重要的东西。”这种对真实的要求从场馆搭建到演员选角都可见一斑。为了还原上世纪80年代老女排的训练场地,制作团队把漳州体育训练基地翻新拆除的竹墙和地板等物料都运到北京,用这些见证了老女排流血流汗的材料复刻出了一个老女排训练的“第二馆”;为了呈现片中女排运动员的真实状态,陈可辛第一次尝试起用“素人”演员,从全国各地的省队、校队挑选排球运动员饰演老女排,并在反复协调中排除万难,争取到了8天的时间能让现役国家队队员本色出演。朱婷回忆起拍摄的过程时说:“导演在现场说得最多的就是要真实,演戏不要去演,你心里想表达什么就演出来。”陈可辛没有限制女排姑娘们的发挥,让她们用自己的语言修改剧本里的台词,展现她们日常训练和生活中最自然的状态,这就是陈可辛想要的“真”。

陈可辛在此前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等多部作品里,都和《夺冠》各个部门的制作团队磨合过很多次。而在这一次的合作中,陈可辛感觉到“这个剧组每一个岗位上的人,都拿出了他们最好的一面”。陈可辛把它归结为一种信念感,是“中国女排”这四个字带来的信念感。影片中饰演上世纪80年代老女排的演员本身也都是排球运动员,这些年轻的球员都有一个排球梦,陈可辛在和她们一次次的交流中逐渐意识到,能不能进国家队为国争光是这些女孩儿们这一生唯一的目标,她们把自己的人生都奉献给了她们热爱的排球事业。“她们在拍戏的时候每天都充满信念,让人激动和感动。我希望拍摄这部影片的经历能让她们感受到,她们永远和中国女排在一起。”谈起女排精神,陈可辛充满了感慨。对于现役国家队队员来讲,这种信念也在拍摄的过程中得以呈现。那时的女排队员刚刚拿了世界杯冠军回来,陈可辛回忆说,“看到她们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她们身上的自信,每个人都在发光”。而饰演青年郎平的白浪身上自然也带着妈妈郎平的意志和属于她自己的信念,不仅用短短两周的时间学到了表演技巧,为了在体型上和年轻时的郎平更相近,白浪在一个半月里减掉了三十斤。陈可辛说:“作为导演能碰到这样一部戏真的很幸运,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其他电影里不会有的感动。”

《夺冠》于导演陈可辛而言是一次时光之旅,他仿佛也随着监视器里的画面,重回到女排记忆的时代,回到每一次女排夺冠、站上领奖台的瞬间。女排精神在《夺冠》这部电影制作的每一个过程中体现了出来,也在影片的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对白里体现了出来,这种无形而又深刻的渲染,正是中国女排的魅力所在。“所以这部影片要传达什么不重要,它本身能够激励到中国人就够了。”陈可辛说。


为什么一定要和孩子讲讲“郎平与女排精神”?父母必知
对话科技管理研究所 10月12日

《夺冠》,这部意义非凡的影片,将中国女排40年的宏图,一幕一幕展现在观众面前。那份伴随着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的共鸣,便是代代传承女排“拼搏”精神。

01.来之不易的冠军

《夺冠》电影片尾曲《生命之河》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因为我来过,泪与笑都是获得;风雨过后的洒脱,如出一辙的你我。”
活到60岁,郎平流了太多眼泪。

1984年,郎平和女排姑娘们首次拿下奥运会冠军的时候,她哭了;1987年,初到美国,被生活逼到死角,她哭了;1996年,以教练身份率中国女排冲进奥运会决赛,她哭了;2019年,执教中国女排6年的她,率队拿下大满贯,她又哭了。

与眼泪一样见证郎平成长的还有汗水。每一次训练背后,每一个冠军背后,甚至那仅有的几次失败背后,都是数不清的汗水。

1980年代,女排姑娘们的训练条件非常艰苦,美国已经开始用计算机研究我们的战术和运动员,而整个中国总共也没几台计算机——体育竞技场外,姑娘们面临的是技术鸿沟;而女排姑娘们先天的身体条件,也比不上欧美女排。

那时候的女排姑娘什么都没有,要赢只能“拿命去拼”。“流血不流泪、要球不要命”这句话对当时的女排来说不只是口号,而是日复一日践行的准则。

一个冠军为什么如此重要?答案当然不只在赛场上。

刚刚打开大门的中国,经济建设方兴未艾,太需要在全世界面前证明自己;而改革开放的中国,也需要这样的胜利来激发全民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中国女排不辱使命,拿下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并开启了五年冠的传奇。

虽然在当时,中国在跳水、体操和乒乓球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不俗的成绩,但排球因为其团体协作和对抗的激烈,给与了中国人最深的触动,中国人的自信和自强,正是在一次次酣畅淋漓的扣杀中得以体现。

而“女排精神”这四个字,也当之无愧成为了当年的流行词,《人民日报》甚至还开辟了“学女排,见行动”的专栏。

从此,“女排精神”不再只与这支球队的得失沉浮连接,而是被升华到民族面貌的高度,成为中国人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

02.冠军背后的伤与痛

我们不能忘却女排姑娘们的付出和牺牲。比如郎平,头部以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完好的;在美国旅居阶段,郎平甚至有残疾人证件。

那时,她的陪练是男运动员,每天只是暴力重扣这一项,郎平就要训练7个多小时,每每走下训练场,她的腿全是肿的,走路都十分困难。

同时,排球训练中,一项关键技术是接对手扣球。球场上,为接对方扣球,女排姑娘往往翻滚在地。训练中,这种跪地翻身的次数数不胜数,郎平身上的每一寸关节,几乎都受过猛烈撞击。

那时,郎平的单场起跳扣球纪录,是110次。30多年后,世界第一主攻手朱婷,最多也只能达到65次。这背后的血汗泪水,只有郎平自己知道。

人称“铁榔头”的郎平,年轻时膝盖频频受伤,25岁的她,膝盖曾一度像六七十岁的老年人那样,须走路缓慢,且不能剧烈运动。

这些年,陪伴郎平时间最久的,是药箱。一次她向记者展示玲琅满目的各种药瓶,分别介绍功能。她笑着说这些年身体不太好,但观众的眼里早已挂满泪水。

03.这样的女排主教练

正因为经历过伤痛,成为教练之后,郎平格外重视队员的伤病情况。她有着最严厉的训练规则,但也有着最温柔的带队方式。

她成为主教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女排姑娘们“减压”。她不仅给女排姑娘们配备了完备的体能师、康复师团队,也放弃了过去那种透支身体和精神的训练方法。

备战里约奥运会之前,女排队员丁霞的腿总是抽筋,并伴随着剧烈的疼痛。郎平第一时间找到队内的体能训练师,要求他对丁霞的腿,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找到营养师,改善丁霞的饮食。

朱婷是河南人,喜欢吃面食。每次吃饭,郎平都会叮嘱她,多吃绿叶蔬菜。
女排队员曾春蕾曾说过这样的话:“郎导真的像妈妈一样爱着我们,谁有头疼脑热,最急的就是她。”

在郎平看来,队员的健康与比赛的胜利同样重要。这是她心中的爱,也是成就今天郎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打得很纠结,前面输了很多球。很多人甚至认为:中国女排拼不出来了。但忽然间赢了一场球,让大家开始高喊“女排精神”。对此,郎平觉得很不舒服,由此有了这样的一番话: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对于一个球队来说,不管是在高峰还是低谷,都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历经风雨后,郎平得出了这样的经验之谈。

2019年9月,中国女排以11连胜的完美成绩卫冕世界杯冠军,郎平接受采访时含泪说了一句话:“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球员时代,她训练起来不要命,经常全身湿透。教练时代,她与姑娘们一起坚持,球场的每个角落,都留下她的汗水。赢球,她哭;夺冠,她哭;身为教练看到队员的不易,她也哭。

相信这些汗水与泪水,也会让郎平回忆往昔时,嘴角露出会心的微笑。

从1980到2020,40年的时光倏然而逝,郎平把一生都献给了排球。也因为排球,她得到了大家的爱。

超硬核的品质,让她成为女排黄金一代的核心成员。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和队友们一起打出女排五连冠的卓越成绩。

同时,科学的训练、管理办法,让她两次力挽狂澜,将中国女排从低谷中拉出,不断缔造新的辉煌。

郎平说:“我一直记得袁导(袁伟民)曾经说的,当中国女排主教练,要无私无畏。即使是被挤压到绝境,也希望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再搏一下,这就是女排精神,不是一定赢得冠军,但是永远要有一颗冠军的心。身处低谷的时候自立自强,站上高峰的时候不忘初心,中国女排是这样走过来的,也会这么一直走下去。”

04.现如今还需要“女排精神”吗?现代体育,还需要强调「拼搏」吗?
很多人会说,如今的竞技体育,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需高强度训练,拥有顽强比赛作风就能获胜的时代。

的确,科学技术、大数据统计以及营养医疗等专业的介入,让现代体育在训练部署、技战术安排以及伤病管控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没有这些作为基础和保证,光有一身拼劲,再血性的队伍,也必定无法立足世界舞台。

所以,我们还需要「女排精神」吗?
答案依旧是肯定的。

「技术层面的东西早就烂熟于心,到最后时刻,都是靠球员的意志力去顶。」这是郎平在某次赛后采访时的总结。

竞技体育就是这样,当体能达到极限,球员将会陷入到心态失衡,技术动作变形等种种困境。在此刻,再完美的战术布置和后勤保障,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作为支撑,也只能成为徒劳。

要想站在世界之巅,就必须倾其所有——这可能就是「女排精神」一代代传承至今的原因。而「拼搏」的女排精神,不仅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球迷们,更激励着广大年轻的女性群体,更勇于为自己的梦想而拼,向着理想的生活,不断努力。

我们终将老去,但是中国女排永远年轻。

无论时间怎么变化,女排精神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拼搏、团结协作、永不服输的精神内核,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在格外艰难的2020年,我们在很多人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精神。灾难面前,千千万万个不惧难、不服输的中国人逆行而上,保卫家国;在和平社会,隐秘在各个行业的平凡人,艰苦拼搏为这个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他们和中国女排,和郎平一样,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