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 正文
时间:2021-12-12 17:18 来源: 编辑:admin
八路军正副师长 只有一个没当元帅,八路军的三个师长和政委都是谁?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1-11-11发表于北京八路军6位正副师长,5人授元帅,剩下一位萧克,距元帅有多远全面抗战爆发以后...
八路军正副师长 只有一个没当元帅,八路军的三个师长和政委都是谁?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1-11-11发表于北京
八路军6位正副师长,5人授元帅,剩下一位萧克,距元帅有多远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陕北三大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3个师。
八路军115师以红一方面军为主,师长是林彪,副师长是聂荣臻;120师以红二方面军为主,师长是贺龙,副师长是萧克;129师以红四方面军为主,师长是刘伯承,副师长是徐向前。
1955年,八路军6位正副师长有5位都成为了开国元帅,即林彪、聂荣臻、贺龙、刘伯承、徐向前。唯一的里外就是120师副师长萧克,不仅没有授元帅,也没有授大将,仅仅是开国上将。
除了正副师长,3个师的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关向应、张浩也是元帅级别。
有的人认为,萧克红军时期资历和战功足够,但是抗战和解放时期的战功不够;也有的认为,萧克虽然是科班出身,但是指挥打仗的水平一般;此外还有一说,苏区和长征时两次站队,萧克都犯了错。
被誉为“元帅资历、大将战功”的萧克,距离元帅究竟有多远?
实事求是地说,上将和元帅还隔着大将,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第一,很多人普遍认可的萧克资历,其实距离元帅也略有不足。
十大元帅一个必要条件,是革命根据地或我军创始人。十大元帅和多数大将,都符合这一条件。在这一点上萧克略显不足:出自黄埔四期,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时只是连长,和林彪、陈奇涵、杨至成、赵尔陆等人平级,低于营长陈赓、师长周士第但高于班长粟裕。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是林彪、粟裕,而南昌起义的师长周士第也只是开国上将。
第二,萧克曾任军团长、副总指挥,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红军时期,萧克担任过军团长。但是,军团成立时间和实力相差悬殊:1930年组建的红一、三军团实力最强,巅峰时超2万人,而红二军团只有1万人。1933年6月,萧克红17师和湘鄂赣红18师9000余人合编为红六军团,萧克任军团长,而此前的最高职务不过是红8军的军长。比红六军团更晚的七、十、八、九军团,实力就更差了。
1936年6月,萧克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3个多月后长就结束了。
第三,看红军、抗战和解放时期的战功,萧克独立领军出彩不够。
对比八路军5位正副师长,林彪是红一军团军团长,聂荣臻是红一军团政委;贺龙是红二军团军团长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刘伯承是红军总长,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哪一个,萧克都比不了。
1939年2月,萧克获得了独当一面的机会,出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手下有邓华、宋时轮、高志远3个支队6000余人。但是,高志远一心想打回冀东被处决,宋时轮被免职调回延安,邓华申请回了晋察冀,参谋长程世才干脆主动辞职下了一线,挺进军分崩离析。
萧克的初衷是创建一个和晋察冀平起平坐的晋热察,但是没有达到预期。此后,萧克给聂荣臻当副手,协助叶剑英创建华北军政大学。1949年5月才重回一线,给林彪当了几个月的参谋长。
第四,无论十大元帅还是十大将,萧克的竞争对手都难以逾越。
十大元帅自不用说,个个代表了我军的山头。就是十大将,萧克也无法超越: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战功赫赫,谭政、萧劲光、罗瑞卿能文能武,张云逸、王树声资格很老,唯一比萧克资历更浅的许光达,却是红二军团的唯一代表和曾经留学苏联的装甲专业高级人才。
即便在当初拟授的15大将名单里,萧克也位列张宗逊、宋任穷之后。
综合来看,120师副师长萧克授上将,主要因为资历和战功。
除了资历、战功和任职,历史上两次错误站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也是影响萧克拜帅的原因之一。解放后的1971年,萧克在一次讲话中总结,自己在苏区时期和长征途中两次“站错队”。
第一次,1929年6月白沙会议(早康会议),红4军因朱毛发生争执。
争执的焦点很关键:红4军前委书记认为,军政大事应该前委拍板;红4军军长朱老总则认为,应该由军部首长说了算、结果,朱老总获得陈毅、萧克等36票支持,主席则只有林彪、谭震林、伍中豪等5票。会后,主席到上杭蛟洋调研,直到古田会议后才被重新请回。
第二次,1936年6月,红二、六军团和红四会师,萧克支持了南下。
在回忆录里,萧克是这样说的:张氏把决裂的责任推给了红一,本来就对失去江西根据地和长征损兵折将有些不满的萧克“盲目地相信了”,于是“在一些同志面前表示了不满的情绪”。幸亏,身在红四的朱老总、刘伯承的及时提醒,才让萧克避免了误入歧途。
但是,因为这两次站错队而军衔低授的说法,很难站得住脚:白沙镇会议,有36人反对主席支持朱老总,但事后主席对当选红4军前委书记的陈毅、红4军军长朱老总,以及和萧克一样站在朱老总一边的红军将领,一直信任有加放手使用,并没打折扣。
其次,过草地时的“至暗时刻”,支持南下的除了红六军团的萧克,还有来自红一方面军的李卓然、何长工、邵式平和罗炳辉等人,但达陕北以后没有受到“站错队”的影响。
萧克本人,在红二、六军团合编为红而方面军后,也担任了副总指挥。
除了两次“站队”问题,“儒将”萧克的人际关系也颇受争议。
比如,同为红二方面军的总指挥、副总指挥,贺龙和萧克的关系却紧张。
萧克和贺老总既是红二方面军的搭档,又是连襟关系:两人先后娶了湖南慈利县开明商人蹇承宴的两个女儿,1929年贺老总娶了二女儿蹇先任,1935年萧克又娶了小女儿蹇先佛,二人成了连襟。
但生性豪放的贺老总和文采出众的萧克关系并不和谐。全面抗战初期,主席就把萧克调到了晋热察挺进军,但萧克出师不利,一大因素是上下级关系。
由于和3个支队长关系糟糕,最终萧克高开低走远离了硝烟弥漫的一线。
尽管距离元帅还有差距,但萧克的军事贡献惊艳。
红军时期,萧克和贺老总率领红二方面军到达陕北;抗战士气,协助聂荣臻巩固和壮大了晋察冀根据地;抗战后期和解放前期,协助叶剑英创建华北军政大学;抗美援朝胜利以后,萧克又协助彭总主持国防部的工作;大授衔之前,又协助刘伯承组建了训练总监部。
一生先后辅佐5大名帅,萧克的辉煌履历只有李达上将堪与之相比。
1958年,由于学习苏军的“教条”问题,萧克和刘伯承、粟裕等人都受到了一些影响,而萧克从此转入农垦部、军政大学、军事学院,晚年更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军事院校的正规化建设上。
古人云: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尽管没有达到元帅的高度,但是萧克的军事贡献有目共睹,还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浴血罗霄》。
萧克和夫人携手相伴73年。2008年10月,萧克去世,享年101岁。
八路军三大政委的最终结局:一个元帅阶级,两人英年早逝!
八路军军长朱德、副军长彭德怀
八路军一开始没有政治委员,很多朋友看到这篇文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 八路军三大政委中,一个元帅的军衔,明显指向的是115师政委罗荣桓元帅,另两人应该是120师政委关向应和129师政委张浩英年早逝。 那么,后期一直与刘伯承合作的129师的邓小平委员呢? 他既没有获得元帅的军衔,也不是英年早逝,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其实,主题中的八路军三大政委,就是指前三个政委,即115师政训处主任罗荣桓、120师政训处主任关应和129师政训处主任张浩。 长征到陕北的主力红军刚改编为八路军时,因为隶属国民党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所以在军中不设政委一职,被称为政训处主任。
罗荣桓、贺龙、聂荣臻
黄克诚上将领导政委恢复秋收起义后,毛泽东一直致力于改造人民武装。 “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共建”原则,以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政治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有党的绝对领导,才能保证军队是人民军队,部队战斗力才能保证。 这就是人民武装和老军阀部队的最大区别。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国民党部队没有政委职务,暂时由政治训练营主任代替。 但是,没有政治委员会的弊端很快就暴露出来了。 由于放松了政治要求,一些立场不坚定的人被国民党糖衣炮弹收买,取乐、本位主义甚至军阀作风逐渐滋生,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 这时,黄克诚站了起来,力主在军队里恢复了政治委员的职务。 黄克诚在高级将领中以有远见著称,他的建设引起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的高度重视,决定重新成立政委。 因此,政训处主任在八路军存在的时间很短,到1937年10月,八路军恢复了政委的职务。
黄克诚、谭政、聂荣臻、萧华、罗荣桓、刘亚楼、高冈、林彪
八路军领导人概况八路军成立之初,集总的主要负责人如下(集总为集团总部,即八路军总部)。 因为八路军很快改称第十八集团军) : 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是邓小平。
八路军共有三个师,①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委罗荣桓; ②120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委相关回应;③ 129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前,政委张浩。 在六大师长中,林彪、聂荣臻、贺龙、刘伯承和徐向前在1955年的大颁奖中被授予元帅军衔,唯一没有获得帅位的萧克被授予上将军衔,名列前茅。 有“萧克镇上”之说。 而三位政委中,除罗荣桓获得元帅军衔外,关应和张浩两位优秀革命家都死得早,没能与战友们一起见证新中国的诞生。
第15师政委罗荣桓是十大元帅中最低调的人物,谦虚自律,具有极强的党性。 在十大元帅中,罗荣桓贡献突出。 带兵冲锋不是一个长项,但他有三个突出贡献,是其他元帅无法比拟的。
第一,他是毛泽东亲自栽培的部队政治工作大师,完成人民武装有他的大功。
第二,他是根据地建设的高手,同时也是扩军的圣手,具有“撒豆成兵”的本领。
第三,他是一个出色的协调员,有他的存在,可以让汇集英才的团队战斗力更强。 井冈山以来,罗荣桓跟随毛泽东进行部队政治改造,“共建支部”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泽东的战略构想,实践和落地由罗荣桓负责。 人民武装强大的战斗力离不开罗荣桓出色的政务能力。 在山东,罗荣桓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障碍,理顺了复杂关系,把山东根据地建成了最优质的后方。 他强大的扩军能力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为后来强大的东野和华野输送了框架性的人才。 后来,在东北,由于他的协调,政治局委员把小东北局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团结的队伍,迅速打开了局面。 1955年,罗荣桓被授予元帅军衔,排名元帅第七,排在陈毅之后,徐向前。
120师政委:关应关系是大连人,是满族人,似乎与满清皇室有着深厚的血脉关系,这在作为初期领导人的南方人较多的情况下是个特例。 但关向应高潮期出现在长江流域,与贺龙一起领导湘鄂西、黔东、湘鄂川黔等苏区的革命工作,两人一直是伙伴。 在红二军团中,贺龙任军团团长,弼时任军团政委,关向任副政委,李达任参谋长。 长征途中,红二军团与以萧克、王震为首的红六军团并肩作战,奉命改编为红二方面军。 贺龙任总指挥,萧克任副总指挥,弼任政治委员,关在副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 长征中的三大红军主力中,红二方面军损失最小。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山,政委(政训处主任)作出回应。 此后,关向应还担任了晋绥中中央局书记的领导职务。 但是,长期的疲劳拖住了这位斗志旺盛的革命者的身体。 抗日战争胜利不到一年,关隘支撑不住,一九四六年,他病逝在延安。
129师政委:张浩和林彪从名字上看,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但事实恰恰相反,张浩是原来的林育英,林彪是原来的林育容,张浩不仅是林彪的表哥,也是他革命的引领者。 张浩是老一辈革命家,长期从事地下活动,领导工人运动。 20年代,作为工运负责人的他,在斗争中被敌人的刺刀刺伤了头部,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30年代任满洲里省党委书记的张浩被敌人逮捕,狱中非人折磨,雪上加霜。 随后,张浩前往苏联,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驻共产国际代表。 这时,他辛辛苦苦拿着共产国际的指示回到延安,帮助毛泽东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地位,还见到了久违的表哥林彪。 张浩是早期中国革命的重要领导人,八路军成立后,表弟张浩任129师政委,表弟林彪任115师团长。 毛泽东开玩笑说。 “如果林育南还在,干脆八路军三师都由你们林家包下了。 ”——林育南是张浩的弟弟、林彪的哥哥,他们是革命道路的向导,可惜他早就被敌人杀害了。 以往革命时身体受到的巨大创作极大地伤害了张浩的身体。 抗日战争开始不到一年,他调到延安去了,一九四二年春天,张浩在延安病逝。 毛泽东为他的死而悲痛,为他题下“忠于国家,死犹荣”的悼词,张浩的葬礼极其哀伤。 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和徐特立亲自抬棺,毛泽东亲笔题写其墓碑、张浩同志墓。
邓小平和徐向前
即将成为元帅的邓小平结束了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罗荣桓、关应应、张浩三位政委,接下来谈一下继张浩之后担任129师政委的邓小平。 邓小平原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张浩病重时,接替张浩被任命为129师接任政委一职,直到1986年刘伯承去世,他与刘伯承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革命友谊。 刘邓大军的威名逐渐响彻中国大地,震撼了一切侵略者的反动派。 邓小平的军事合作一直延续着后来的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开始于两人共同领导的千里跃进大别山。 解放战争中最歼敌的淮海战役也是两人联合陈毅、粟裕等指挥,推翻蒋家王朝的渡江战役也是他们共同指挥的。 1955年,邓小平差点成为元帅。 当时元帅的硬性指标是必须是军委。
1954年选出的军委12名,除毛泽东外共有11名,在这11名“元帅候选人”中,邓小平排名第七,排在陈毅之后,罗荣桓之前。 但由于邓小平已经转入外地,与元帅军衔擦肩而过。 另外10名军委委员,正好是十大元帅,排名顺序也一样! 顺便说一下,如果关向应和张浩健康地生活到1955年,参加头衔授予的话,一定是元帅的阶级。 就这样,林家有两个元帅兄弟,张浩和林彪,这是贺龙和萧克(两人曾是连襟)、陈赟和谭政(谭政是陈赟的妹夫)。
附:
新四军7个师,哪个师的战斗力最强?师长均为大将级别?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2-08 10:11发表于北京
1941年1月,刚刚经历了“皖南事变”的新四军在盐城重建。
新四军重建前后,总兵力变化不大,重建之前8.8万人,重建之后是9万人。但是,新四军编制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6个支队统一整编为7个师。新四军军部,也顺势完成了新老之间的交替。
重建之前,新四军军部的班子是经过南京和延安认可的:军长是赫赫有名的北伐名将叶挺,是新四军的旗帜;副军长是坚持3年游击战的项英,实际上履行政委职责;参谋长是粤军名将张云逸,副参谋长是出身桂系的长征干部周子昆;政治部主任是黄埔四期的袁国平,副主任则是闽西根据地创始人之一邓子恢。
新四军成立之初,只有4个支队1.08万人,四个支队的主官是:1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罗炳辉,活动于苏南茅山地区;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活动于苏皖边地区;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副司令员谭震林,活动于皖南地区;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活动于鄂豫皖边地区。
成立初期的新四军4支队有3个团,其余3个支队都是2个团。
1939年6月,由于高敬亭被错杀,4支队也一分为二。
4支队7、9团保留4支队番号,支队司令员由八路军344旅旅长徐海东出任,后由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接任,政委则先后由戴季英、郑位三担任;原4支队8团则扩编为新四军5支队,司令员由1支队副司令员罗炳辉担任,政委则是红25军的老人郭述申。
1940年2月,彭雪枫新四军游击支队改称新四军6支队。此时恰逢顽军制造摩擦的高潮,安徽主席李品仙令第92军进攻淮北彭雪枫6支队和豫皖苏边区,同时协同89军一部进攻皖东的张云逸所部。
为支援新四军,延安和八路军总部先后派出刘震、黄克诚到达路西地区,和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随后,由于形势变化黄克诚主力改称八路军第5纵队,进入路东地区发展。
刘震和一个旅留在路西地区,暂归彭雪枫八路军第4纵队序列。
1940年下半年,陈毅、粟裕先后发起黄桥、曹甸战斗,给韩德勤沉重打击。但是,由于耿蕴斋、吴信容、刘子仁投敌,路西形势急转直下,彭雪枫八路军第4纵队和豫皖苏边区遭遇低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顾祝同、上官云相在安徽泾县发动了皖南事变。
重建后的新四军7个师,从战绩和授衔情况来看哪个师最牛呢?
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1支队司令员、苏北指挥部总指挥陈毅代军长,中原局刘书记任政委,原3、5支队司令员张云逸任副军长,华中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
粟裕的1师,在抗战后半程4年多时间里,毫无争议是战绩最好的一个。
新四军1师的强大,首先强在一把手粟裕。粟裕的指挥才能初露锋芒,是在卫岗伏击战,和陈毅在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期间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黄桥决战更是打得韩德勤满地找牙。
除了粟裕这个领头雁,1师政委刘炎政工水平很高,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在解放战争提出了“即俘、即补、即战”战场政策,就是后来的参谋长刘先胜,也参加过安源路矿大罢工和秋收起义。
除了指挥机构坚强有力,1师主要来源是原新四军1、2支队,称得上是老新四军的绝对主力,而1师3个旅长叶飞、王必成和陶勇更是粟裕麾下的“三剑客”,在抗战和解放战场几乎无坚不摧。
除此以外,粟裕和1师所处的苏北地区,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提供了最好的舞台。
就连新四军政委少奇同志,在华中的三年工作总结中也对粟裕和1师不吝赞美之词:我1师工作获得了最大成绩,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功劳。全军中1师作战最多,战果最大。
在重建后的新四军7个师中,“原装”的老新四军,只有1、2、6、7师。
除了粟裕1师,副军长张云逸兼任师长的2师战斗力也比较强,这支队伍从原新四军4支队发展而来,除了师长张云逸,政委政委郑位三、政治部主任郭述申,也都是鄂豫皖地区的创始人之一。
但是,从主将来看,张云逸打仗肯定不如粟裕,而3个旅长梁从学、成钧、谭希林也是清一色的开国中将,虽然也是能征惯战的猛将,但是指挥水平比起“叶王陶”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另外,2师所在淮南、皖东地区,由于受到李品仙围攻,发展不如苏北1师。
除了新四军1师和2师,另外2个“原汁原味”的“老新四军”6师和7师虽然番号一样,但是实力较弱。像谭震林6师只有2个旅6000人。16旅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牺牲后,16旅和江渭清、温玉成的18旅随即并入粟裕的1师,后来在解放时期发展为华野6纵。
重建的新四军7师,只有3000人,由无为游击纵队、第三支队挺进团、皖南事变突围一部编成,战斗力一般,更多的意义是保留一个师的番号。另外,师长张鼎丞、政委曾希圣也都偏重政工工作。
除了粟裕的1师,新四军战斗力第2强的当属黄克诚3师。
新四军重建的7个师是9万余人,实际上半数是从华北八路军转过来的:像黄克诚3师,以前是八路军344旅和冀鲁豫军区新2旅等部,后改称八路军第五纵队,重建后改编为新四军3师。
3师师长黄克诚,曾任八路军344旅政委、二纵政委、五纵司令员兼政委。
黄克诚的搭档,参谋长彭雄1943年3月牺牲,继任参谋长洪学智是一个多面手,政治部主任吴法宪也是一位能力很强的政工干部。3个旅的旅长,彭明治是开国中将,田守尧和彭雄在1943年3月牺牲,另外一个旅张张爱萍和政委韦国清则都是开国上将。
重建的新四军19个旅长(包括独立旅梁兴初),只出了3个上将。除了1师叶飞、3师张爱萍,还有1个开国上将就是4师刘震。说起来,刘震这位八路军猛将也是黄克诚留给新四军六支队彭雪枫的。
抗战胜利后,黄克诚率3.5万人抢占东北,刘震再一次回到黄克诚麾下。
而堪比一个军的新四军3师,后来主力发展成为东野2纵(四野39军),还有一部分编入了东野1纵(四野即38军)和东野6纵(即四野43军),都是四野甚至全军响当当的王牌主力部队。
除了新四军1师和3师,战斗力排名第3的应该是4师。
新四军4师是由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而来,而第四纵队的前身是新四军6支队、新四军游击支队。这支队伍,是八路军参谋处长、新四军留守处处长彭雪枫,从373人一路发展壮大到3万多人。
4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是一个军政双优的将领,非常重视文化工作和统战。
提到新四军4师,很多人会想到彭雪枫师长3大宝:拂晓报、拂晓剧团和骑兵团。为了壮大骑兵团,彭雪枫独创了骑兵团的杀手锏“雪枫刀”。而4师除了6支队,还有刘震带过来的八路军。
新四军4师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都是开国中将,3个旅长除刘震是上将,滕海清和3个政委康志强、孔石泉、赖毅都是开国中将,只有12旅旅长谭友林是开国少将。
和彭雪枫的4师相比,李先念的新四军5师从实力上看也不遑多让。
新四军5师虽然也挂在新四军旗下,但由于远离新四军各部,5师一直是在大别山南麓的武汉地区孤军奋战。1939年1月,李先念带领160人的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南下,2年后发展到1.5万人。
改编为新四军的5师,有3个旅3个纵队,旅级单位的数量在新四军是最多的。
但是,新四军5师和4师一样历史较短,缺少底蕴,同时没有能打仗的高级将领,像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的名气都不大。而3个旅长除了周志坚是开国中将,罗厚福仅是获得三个一级勋章的开国大校(后晋升少将),另外一个旅长王海山建国后到了地方。
不过,5师在抗战胜利后的地盘最大,还发展成为拥有5万多部队的中原军区。
附:
我国拥有13个新编集团军,那么一个集团军有多少人?
七大军区时代,我军共有18个集团军,分布在七大军区里面,这些集团军是我国陆军的核心和主体,2016年军改以后,这18个集团军被整编为了13个,划归战区陆军管理,每个战区陆军管辖2个或者3个集团军。
这13个新编的集团军,承担着陆地野战、阻击地面敌军的重任。那么一个集团军有多少兵力?很多人觉得,把陆军的总人数除以13 ,就能得到集团军的人数了,这显然是不科学,也是不正确的。
从军队有关部门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我国陆军总人数为105万左右,如果除以13的话,大约等于8万,是不是意味着每个集团军8万人左右?当然不是这样的,因为集团军虽然是陆军的主体部分,但这不表示,陆军除了集团军,就没有别的单位了。
除了集团军之外,陆军还有陆军总部(陆军参谋部、政工部、纪委、后勤部、装备部),还有医院、学校、科研院所,同时陆军还管辖3个省级军区,也就是新疆军区、西藏军区和北京卫戍区,另外每个战区还设有战区陆军机关。这些单位,都属于陆军系统的,因此陆军的总人数,是包括了这些单位的。
其实根据军改后,军队提供的一些数据和资历来看,新编集团军的人数大约5万左右,和七大军区时代相比,集团军的人数略有下降。因为过去也有18个集团军的社会化,每个集团军平均7万人。为什么集团军的数量减少了,人员规模也变小了呢?
因为在这次军改的过程中,军队各个军种、总部机关、大军区都裁减了一定数量的员额,其中陆军裁减的人数最多,因此集团军的人数也随之减少了。尽管人数下降了,但是战斗力并没有下降,反而更加强大了。
七大军区时代,集团军逐步从师团制,迈向了旅营制。而且那是还有甲乙之分,一共分为7个甲种军和11个乙种军,而且甲种集团军的人员规模比乙种集团军大得多,其中人员规模最大的38集团军,总人数达到了8万人之多,而有的乙种集团军只有5万多人。
到了后来,军队逐渐取消了甲乙之分,因此现在的13个集团军,并不存在所谓的甲种军和乙种军,而且部队师改旅也基本完成了,到2016年军改之前的五六年,集团军不再下辖任何师级部队,全部都是旅级部队。一个集团军下辖12个旅,其中6个合成旅,其他旅级部队包括勤务支援旅、特种旅、陆航旅、防空旅、炮兵旅、工化旅各一个。有些集团军编制里还下辖电子对抗旅或者空中突击旅。
在这些旅级部队里,合成旅是集团军的核心,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是师改旅的一个重要成果。合成旅包含了步兵、装甲兵、炮兵等若干兵种,可以协同作战。同时合成旅,也有重型、中型和轻型之分。根据地形和战略的不同,不同类别的合成旅,部署在不同的地区。
虽然合成旅非常重要,但是集团军所辖的另外几个旅级部队,也很重要,例如陆航旅,就能帮助部队实行空地一体化作战,让陆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炮兵旅则承担着炮火支援的任务,特战旅执行特殊作战任务。
很多人在讨论集团军时,总是以合成旅作为讨论对象,有意无意忽略了集团军的兵种旅,这是不合适的,毕竟集团军不是只有合成旅,同样还有其它旅级部队。
大国工匠24位人物事迹(《大国工匠》里有哪些人物)《中国管理科学》杂志2023-02-02发表于北京《大国工匠》里有哪些人物1、胡胜:在金属上进行雕刻艺术胡胜是......
科学家精神 为科技强国凝聚磅礴力量中国教育报2023-01-12 11:17发表于北京 2022年5月,党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党史上三次重要的“立规矩”共产党员 2022-12-07 12:02 发表于北京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三次重要的“立规矩”事件:一是1929年“九月来信”,为......
毛泽东“共产党靠什么吃饭”的六个论断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2022-02-22 08:46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开国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开国十位大将:粟裕、徐海东、陈赓、谭政、张云开国上将(57位):开国中将(......
红旗渠只是一个县级工程,为何能代表中国,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10-12 19:35科技管理研究所20世纪60年代太行山上有近7万名工......
1976年,华国锋出任中央军委主席,下设的5位副主席都是谁?中国管理科学研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10-12 08:57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1954年第一届国务院产生,除周总理外,还有12位副总理,都是谁?2022-09-24 16:25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1954年,......
“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来源:新华社2022-09-03 11:19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在......
诠释到底什么是“中国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黑子的工匠精神!
09-2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名单(全录)又一开国将星陨落:开国少将杨永松逝世,1955年授衔将帅全部离世!
10-24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是历史的传承!中国为什么不会分裂:“大一统”始终凝聚人心!
07-07开国将帅至今还健在四人,最老的109岁,最年轻的也已经99岁。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的区别到底在哪?待遇又有何不同?
12-21人间正道是沧桑,伟大的中国精神,伟大的中国人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09-03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强国凝聚磅礴力量!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01-16毛泽东“共产党靠什么吃饭”的六个论断!论述“共产党“靠什么吃饭”六个论断系列①②③④⑤⑥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