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科学 > 正文

人民观点: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①②③④⑤⑥⑦

时间:2022-12-14 18:2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 人民观点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1-28 14:54 发表于北京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①本报评论部 党的二...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 人民观点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1-28 14:54 发表于北京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①

本报评论部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深刻认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项目标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起探讨如何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努力在新征程上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编  者 


  党的二十大绘就宏伟蓝图、吹响奋进号角,神州大地气象万千,亿万人民奋勇争先。第五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实现了成功、精彩、富有成效的预期目标;新能源汽车产销连创历史新高,市场渗透率快速攀升;夏耘秋收,仓廪殷实,全国秋粮收获进度接近完成,丰收在望,稳产优产……“中国号”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航程破浪前行,我们正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必须回答好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进行了科学谋划,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和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程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创造新伟业,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也是基本路径。无论是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还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无论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还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都需要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只有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人民美好生活和社会事业发展、文化事业繁荣、生态环境美好、国际地位提升、安全能力增强等各方面建设的物质条件才能不断得到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有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其中一个方面。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促进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供给体系质量还不高、资源要素投入消耗较大、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还未完全形成等。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尽快形成创新驱动、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方式,确保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在大变局中掌握战略主动,在大挑战中用好战略机遇,关键在于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是一体两翼的统一整体,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确保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为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推动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提供坚实保障。

  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对经济工作的要求,而且是贯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的要求。充分认识高质量发展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我们一定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持续顺利推进,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强化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人民观点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1-30 16:24 发表于北京

强化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②

本报评论部 

  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歼—16、运油—20、C919大型客机、“鲲龙”AG600M轮番登场,展示我国科技实力;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两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世界纪录……近段时间,中国科技事业捷报频传,收获累累硕果,“创新中国”引来世界关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正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合为一个部分作出部署。我们必须全面理解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作用,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相互关系。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每年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向社会输送数以千万计专业技术人才后备力量;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到第十一位……新时代十年,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卓越贡献,为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创造新伟业,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更好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下好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充分释放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充分激活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离不开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人才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纳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这是波澜壮阔的征途,这是万马奔腾的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我们一定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强大动力、提供强大支撑。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 人民观点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2-02 10:33 发表于北京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③

本报评论部

  大型纪录片《征程》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湖南长沙杨花村召开“小区夜话会”,围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征求立法意见,村民们踊跃参与,畅所欲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探索民情直通车、民主听证会、民主议政会等机制,到创设“立法直通车”“小院议事厅”“线上议事群”等形式,鲜活生动的人民民主实践,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写下生动注脚。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具体部署。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重大成果,是我国人民民主的最新发展,具有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显著特征,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奋进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举的旗帜。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历史性成就,是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领域一个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标志性成果。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座谈、网络、民意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人大“开门立法”,政府“开门问策”,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老百姓通过村民、居民、业主代表大会畅所欲言,推动公共事务管理……今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中国人民的民主自信更加坚定,中国的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实践证明,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回应了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新期待,是能够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新型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其目标任务,也是其重要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展现出的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的鲜明特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从“十四五”规划建议编制开展“网络问计”,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起草过程中广开言路、集智聚力,从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管理,到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治国理政各方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房产证难办怎么办?如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噪声污染严重找谁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有超过300万件群众意见建议获得回复办理。一块留言板,成为倾听心声、了解困难、吸纳建议的沟通平台,促成群众关心的问题的有效解决,生动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用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全体人民以主人翁地位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一定能汇聚磅礴力量,向着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人民观点

人民观点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2-06 20:18 发表于北京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④

  今日中国,法治贯穿于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服务保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实施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促进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加大法治乡村建设力度,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法治亮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每向前推进一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就跟进一步。新时代十年,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法治建设事关根本的战略地位,明确了法治建设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保障性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改革发展稳定离不开法治护航,经济社会建设需要法治保护,百姓平安福祉要靠法治守卫,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奋进新征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把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作为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需求,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治保障。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编纂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科学完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司法公信力显著提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加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我们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大显著优势。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能更好发挥法治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从在全国各地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问计于民汇集民意民智,到实行立案登记制改革,有效解决长期困扰群众的“立案难”问题,再到制定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力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前行的每一步,都深深印刻着“人民”两个字。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
  全面依法治国既是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回顾过往,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定位越来越精准,举措越来越到位。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筑牢法治基石。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 人民观点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2-08 16:33 发表于北京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⑤

  反映文字起源的贾湖刻符龟甲和新石器时代刻符彩陶钵,商周时期刻有铭文的青铜器版方鼎、何尊,刻印精致的罕见宋刻本、元刻本古籍……在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将文献记载和文物实物相结合,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鼓舞着中华儿女自信自强地行进在复兴大道上。
  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色……一系列战略谋划和战略部署,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这一重要要求,进一步凸显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把我们党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2022年金秋时节,一项重大文化工程的最新进展吸引国人目光: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的《复兴文库》出版发行。“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为丛书作序,发出“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的时代强音。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要求我们从历史长河中看待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功能,在时代大潮中把握文化引领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回顾过往,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从《格萨尔王传》、《玛纳斯》到《江格尔》史诗,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生动说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为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人民群众改善生活品质、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期待,对文化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就一定能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朱熹园中,感慨“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苏祠里,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莫高窟下,指出“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谋划文化发展,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我们现在是距离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最近的一个时代,我们自信起来了。同时,也更加需要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扬帆新征程,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我们就一定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人民观点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2-12 17:06 发表于北京

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⑥

        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
        《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发布,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提供新选择;“2023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启动,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搭建多元平台;各地贯彻落实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和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十条措施,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做好民生保障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展现出奋进新征程的新担当新作为。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个鲜明特征。从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到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从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到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工作,从推动垃圾分类、清洁取暖、厕所革命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推动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华夏大地上,书写着温暖人心的民生保障答卷,演绎着激动人心的团结奋斗故事,见证着“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发展底色。
        犹记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用10个“更”字,描述人民的期盼。“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的教育”改变无数人命运,“更稳定的工作”托举起更多精彩的人生,“更满意的收入”充实了普通家庭的物质基础,“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为亿万人民生活兜底,“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护佑人们身体健康,“更舒适的居住条件”让更多人安居乐居,“更优美的环境”不断提升生态福祉……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是逻辑起点,人民是价值旨归。只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才有不竭的动力,现代化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完善分配制度,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必能让人民生活的幸福成色更足。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在胡同给快递员拜年,在工地同农民工交谈,在清洁站称赞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在田间地头问收成……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基层考察,都会来到群众中间,拉家常、问冷暖,体现出深厚的人民情怀。新的起点,新的奋斗,全党必须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历史的见证!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 人民观点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2-14 18:21 发表于北京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⑦

  过去重卡阻路、煤灰遮天,如今高天流云、焕然一新。在青海木里,因为大规模非法采矿导致的“天坑”,已经初步实现生态修复。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流域“化工围江”难题加速破解,祁连山重回水草丰茂,内蒙古“一湖两海”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四川成都治理大气污染、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锦绣华夏,更多地方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明显改善。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的重要论断,并作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部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准确理解把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和重点任务,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不断筑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绿色根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保护方面我无论是鼓励推动,还是批评制止,都不是为一时一事,而是着眼于大生态、大环境,着眼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聋发聩。放眼世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从我国基本国情来看,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弱,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人口规模巨大和现代化的后发性,决定了我国实现现代化将面临更强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摒弃西方国家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全国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6%,我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地表水Ⅰ—Ⅲ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达到84.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森林面积增长了7.1%,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着力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就能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另一方面要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美丽中国必将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从历史长河来看,如果说我们这一代人能留给后人点什么,我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从长白山下到三江平原,从苍山洱海到秦岭山麓,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考察,总会嘱托要保护生态环境。广大干部群众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定能够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不断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