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科学 > 正文

人民日报社评论员:现场评论·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时间:2022-12-15 17:4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南沟人的自信哪里来 | 现场评论·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①·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刘维涛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1-25 17:00 发表于北京南沟在哪里?离延安市区15分钟车程,黄土高原上一个普通的小山村...

南沟人的自信哪里来 | 现场评论·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①·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刘维涛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1-25 17:00 发表于北京
南沟在哪里?离延安市区15分钟车程,黄土高原上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考察来到延安,在南沟村对老乡们说:“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
小村庄折射大变迁。不久前,记者夜宿南沟村,睡暖烘烘的大土炕,吃热乎乎的剁荞面,听最亲切的拉话话,深深感受到老乡们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信。一位老党员骄傲地说:“现如今这条件,南沟发展点啥都能行。”
村里走一走、问一问,以前的南沟有“三难”——“出行难、娶媳妇难、村‘两委’干事难”。驻村干部张光红在南沟帮扶了10多年,刚到村里那会儿,他动员群众种苹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能行早行了”,穷久了,“没有心劲”。
从“没有心劲”到“啥都能行”,南沟经历了怎样的嬗变?
南沟村村史馆,建在村里最高的塬上,登楼远望,沟峁叠翠,绵延天际。展厅里的“南沟村大事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子的发展足迹。住进安置新房,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建成旅游园区,首次集体分红,整村脱贫退出……进入新时代,这个黄土高原山沟沟里的小村,忽然换了一个节奏,大踏步向前——39件大事,24件发生在新时代。
把南沟村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一个观察点,可以看到新时代脱贫攻坚是如何催动了山川巨变,怎样释放了人间伟力。
底气足了。以前山大沟深,一条三米土路连通外界,小汽车常常进不了村;如今是宽阔的柏油路,大型机械直接开上山进果园。以前打手机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找信号,如今山上建起了两座通信基站。从村里水电路管网,到路边亮化绿化,再到果园里一整套现代化管理技术……新时代十年,资源源源不断涌进村里,基础设施短板一块块补上,生产生活条件一天天改善,发展底气一点点积累。
人气旺了。乡村振兴,关键靠人。以前的南沟村田地薄,生长不出梦想,年轻人远走他乡,如今创业能人回村任党支部书记,有了强有力的村班子,班子里也有了“归巢”的后生;各种产学研基地、培训基地吸引了20多名大学生来南沟播种他们的理念和技术;区里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镇上派了包片领导和驻村干部,常年驻村人数达到7人,全是80后、90后。
思路清了。南沟村在实践中探索出“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合作经营、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让村子驶入发展快车道。这些发展路径和方向,既契合党的创新理论,又立足本地实际,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思想里有黄金咧,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说。
“穷了多少年了,大不了是个穷嘛,怕个甚?”南沟村实施土地流转时,老党员李维云第一个按下了红手印。脱贫攻坚,让南沟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翻了身”,也在精神面貌上焕然一新,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命运,相信靠双手劳动就能够创造幸福生活。
雪后初霁,我们碰见在寒风中打扫卫生的村民刘润喜。他家一度因儿子患病致贫,如今成了村里的苹果大户,今年收入20多万元。尽管如此,他和妻子闲时仍在景区打零工。自立自强,让他的笑容灿烂又从容。
南沟村的变迁,是一个缩影。新时代十年,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更有志气、骨气、底气,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之力。
南沟村的变迁,也是一个注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共同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作者为本报政治文化部记者)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端稳“中国饭碗”,筑牢“大国粮仓” | 现场评论·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②

吕晓勋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1-29 13:31 发表于北京

  冬闲时节,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种粮大户徐淙祥可没闲着。一大早,他来到村里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给30多位种粮户代表作讲解展示。“壮苗越冬七片叶,十条麦根四个蘖”“夜冻白开天变寒,正是冬灌好时间”“深耕细耙足墒种,苗全苗匀齐又壮”……徐淙祥总结的经验,形象生动、好懂易记,种粮户听得津津有味。

  14公里外的麦豆原种场,职工李敬民正忙着收购小麦。记者赶到时,他刚完成一车2万斤小麦的抽检。“老赫,这小麦不错,含水率11.6%,容重每升799.62克,按国家标准这就是一等小麦,适合做太和板面专用粉。”李敬民说得专业,一旁的关集镇农民赫建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老赫给李敬民送了十年小麦,他感觉这几年种粮越来越有奔头了,“种地有补贴,小麦价格在涨,加工厂还以每斤比市场价高5分到1毛的价格收,农民种粮不吃亏、有钱挣。”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优化技术措施,落实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作为农业大省,安徽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每年净调出粮食200亿斤左右。一大批像李敬民、徐淙祥这样的新型农民,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了力量。

  粮食安全的根基是粮食生产能力安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是关键。在太和县郭庙镇,随汉邦负责的种植专业合作社,耕种机器“一屋子都放不下”。等明年收完1300亩小麦后,他打算接着种至少600亩大豆、400亩玉米。近年来,安徽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出台了《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年)》。如今,安徽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比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良种、良田,配上好农机、好农艺,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稳产增产有了保障,农业基本盘就能更加稳固。

  农民愿不愿意种粮、愿意种多少粮,关键就看种粮能带来多少收益。在太和县赵集乡界牌村,村民王世勇2020年尝试承包了60亩土地,得益于从农机专业合作社学来的驾驶、管理技术,他连续两年获得较好收成,今年把承包地扩大到了200亩。目前,太和全县自有或承包50亩土地以上的种粮户有2000多户,300亩土地以上的种粮大户超过410户。种粮大户充分发挥规模经营优势,探索推行订单式、股份式、托管式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一起干、一起赚,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问题,也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皖北大地,冬小麦已经发芽吐绿,蕴藏着勃勃生机,孕育着无限希望。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一定能把粮食安全的基础夯得更实,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让“大国粮仓”根基更牢。

  (作者为本报评论部编辑)


守护山山水水 推进生态保护(现场评论·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③·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人民网广播部2022-12-01 16:33  发表于北京

走进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总能看到祁洪芳忙碌的身影。她是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推广研究员,是党的二十大代表。祁洪芳每天接触最多的是裸鲤幼苗,几十年来见证了青海湖裸鲤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巨大变化。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生态链中的重要物种,从濒临灭绝到如今“半河清水半河鱼”,为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写下生动注脚。祁洪芳说:“守护山山水水、推进生态保护,我们的步伐要越走越坚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青海责无旁贷、重任在肩。唯有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鸟类专家誉为“黑颈鹤之乡”。当地通过治理黑土滩、探索人工增雨、加强湿地修复等方式,对周边雪山、水体等进行统筹保护,并对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如今,这里的黑颈鹤数量相较于上世纪末大幅增加,藏狐、斑头雁、雪豹等珍稀动物也不再是“稀客”。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存在内在的结构、功能和变化规律。生态治理应追求科学治理精神,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轻点鼠标,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区域的实时画面依次呈现,藏羚羊、普氏原羚等珍稀动物的身影不时出现。工作人员说:“借助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等技术,青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加速成形,监测指标由最初9类147项扩展到11类273项。”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加大科技服务供给是关键。进一步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事业中,方能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为生态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增加生态“含绿量”,就是提升发展“含金量”。10年来,三江源区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提高11%、30%以上,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如今,青海着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得益于此,青海创设14.51万个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涵盖建档立卡脱贫人口4.99万人。越来越多农牧民吃上“生态饭”,生态红利持续释放。实践证明,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都应以实际行动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这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绿色大道”必定会越走越宽广。

(作者为本报青海分社记者)



“化解”功夫|现场评论·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④

人民日报评论2022-12-05 08:28发表于北京

  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必定能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把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起来,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以下简称“矛调中心”),一进门便能看到墙上醒目的大字。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在了解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模式运行情况后,语重心长地说:“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这一部分多次提到“基层”这个关键词,强调要“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让矛调中心“金牌”调解员王正平备受鼓舞,他深有感触地说:“我坚持每星期都到村居调解矛盾纠纷,今年参与调处的成功率达到100%。”如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关键,特别要在“化解”上下功夫。进一步畅通和规范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健全矛盾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才能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浙江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19年,进行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2019年底,全省实现县级矛调中心全覆盖;2022年,继续探索将县级矛调中心升级为县级社会治理中心。目前,浙江已建成县级社会治理中心90个,努力打造为集运行监测、矛盾调处、分析研判、协同流转、应急指挥、督查考核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立足实际,有效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必须从完善政策、健全体系、落实责任、创新机制等方面入手,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

  从矛调中心到社会治理中心,迭代升级的不仅是名称。在安吉,溯源治理方面过去还存在短板,如果矛盾纠纷不能在源头上减少,那调处化解工作无异于“开着水龙头拖地”。如今,安吉实现县乡村三级矛调中心(站)全覆盖,探索形成一窗受理、调解对接、教育疏导、分层协调等工作机制。2020年以来,安吉三级矛调中心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8546件,化解27787件,化解率97.34%,群众满意率99.3%,90%矛盾纠纷在乡、村层面得以化解。实践证明,实现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从单一调处化解向多元综合治理的转变,多方参与、多元调解,有助于找到合理解决办法,让群众更满意、让治理更有效。

  信息化、数字化,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基层治理平台、省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协同系统、掌上矛调系统等数字化系统的数据对接,让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收集实现“纵向到底”;12345县长热线、重点行业部门数据对接,以及省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协同系统的运用,让各部门矛盾纠纷收集做到“横向到边”;“解纷码”“法润两山”法律服务直通车等数字化场景,让矛盾纠纷受理、处置全程实现数字化流转……安吉给矛盾纠纷调处建起了数字平台、打牢了数字基座。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才能更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在矛调中心墙上有四句标语:“‘用心’响应诉求,‘真心’化解矛盾,‘贴心’为民服务,‘忠心’尽职尽责”。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心贴心”交流。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必定能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为本报浙江分社记者江 南)


把制造业做优做强做大|现场评论·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⑤

□ 郑 壹   人民日报评论2022-12-07 07:01发表于北京

释放政策红利、加大支持力度,才能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把制造业做优做强做大,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奋进新征程,紧紧扣住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词,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不断推动制造业再上新台阶,就一定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到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采访时,工人们正围坐一圈,认真听取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宣讲人是党的二十大代表、集团首席技能专家郑志明。近年来,郑志明已带领团队累计完成工艺装备自主研制项目933项,交付使用工艺、工程装备1820台(套)。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本领,争取在生产一线有更大突破,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截至2021年,广西形成了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等10个千亿元产业,打造了3个千亿级园区和47个百亿级园区。如今的八桂大地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要素效益持续提升,积蓄着发展的新势能。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要立足区域实际,又要增强发展动力。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进行内燃机生产装配,国产自主研发的气垫式连续热处理生产线点火启动,实验室里电动装载机正在进行相关测试……行走在广西各地,繁忙的生产景象折射着产业的蓬勃发展。广西工信厅负责人介绍:“汽车、机械、冶金等产业是优势产业,也是工业发展的家底。”原有产业优势是存量,高质量发展要做增量、提质量。发展电子铝箔、轨道交通用铝和航天航空高端铝材产业,建设国内产品型谱齐全、应用领域广泛的内燃机制造基地,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广西持续放大区域产业优势,聚力技术创新、寻求产业突破,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为新兴产业发展拓宽新通道。

政策支持增动力,政策引导添信心。生产周期长、设备投资占比大、流动资金少,往往是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普遍难题。最近,广西推出系列帮扶政策,扩大制造业贷款规模,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联合开发性银行设立专项贷款。同时,为引导制造业向纵深发展,出台技术改造奖励政策,对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改造予以补贴。这些举措含金量高,让企业在遇到转型升级难题时可享受精准政策服务。一名企业负责人说:“在关键领域大胆尝试、勇攀高峰的底气更足了。”释放政策红利、加大支持力度,才能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把制造业做优做强做大,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目前,广西成为面向东盟的南方汽车出口制造基地,对制造业人才的要求更高。广西有关部门不仅推动开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科专业,匹配智能制造方向,为企业输送专精技能人才,还挖掘现有技能人才潜能,在技能培训、技术职称、薪资待遇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郑志明就是钳工特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他感慨地说:“职高毕业的工人也有好出路。”面向未来,郑志明确定主攻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希望通过“业务的转型”带动“人的转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重视人才建设,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就能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在广西汽车集团,工人们常说“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郑志明常鼓励大家:“努力学习先进技能成果,力争有更多‘务实’的创新。”奋进新征程,紧紧扣住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词,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不断推动制造业再上新台阶,就一定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者为本报广西分社记者)


用好乡村特色资源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现场评论·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⑥·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人民日报评论2022-12-09 10:03:29 发表于北京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既要立足特色资源,又要找到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利益共享才能实现发展共赢,才能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从产业各环节入手,确保销售有订单、增值能分红,就能让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走进陕西延安,梁峁沟壑层叠,连片果园延绵。提起苹果,大伙儿有说不完的话。洛川县安善村果农李育宏感慨:“小苹果是‘致富果’‘幸福果’,一年能挣十来万。”创业做电商的崔长峰说:“把老家苹果卖到大城市,一天能发6车货。”目前,苹果产业收入在延安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中占61%,成为覆盖面广、从业人数多、持续效益好、对农民增收贡献大的特色产业。红苹果鼓起钱袋子,也映红了老区人民的好日子。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考察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延安苹果、赣南脐橙、安吉白茶……近年来,一个个具有地理标志和乡土特色的农产品,驶入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亮点。面向未来,继续为特色产业谋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仍须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既要立足特色资源,又要找到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延安土层松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种植苹果。老果园品质退化、效益变低,便推广间伐、矮化种植技术;冰雹和倒春寒影响果树生长,便安装防雹网,探索挖熏烟坑、喷防冻液等方法……当地积极作为,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示范推广等方式,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实现苹果数量质量双提升。实践证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只有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才能把特色资源转化为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要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走进洛川县一家公司,一个个红苹果经过多次清洗、分类分拣、包装入箱,实现从论堆卖到论箱卖的转变。当地还发展了冷链仓储、精深加工等产业,并在乡村旅游上同步发力。一位基层干部满怀信心地说:“要继续采取有力举措,向全产业链延展。”推广标准化种植,让一产优起来;推进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让二产强起来;做好文旅融合文章,让三产大起来……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有助于推动特色产业迈向产业化,持续稳定释放更多发展潜力。

  说一千道一万,群众受益是关键。发展特色产业,应当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延安支持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签订订单合同,建立分红、股权等合作关系,形成多元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果农成为产业受益者。洛川县果农路红珍算了一笔账:“和果业公司签下订单,不愁销路,品质达标的,每斤比市场价高1块多。”利益共享才能实现发展共赢,才能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从产业各环节入手,确保销售有订单、增值能分红,就能让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延安苹果越种越好,延安人骄傲地说:“苹果是老区延安的一张新名片。”继续做大做强做优各类特色产业,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乡村振兴,群众的生活必能像延安苹果一样又红又甜。

  (作者为本报经济社会部记者)


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安康 | 现场评论·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⑦·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杨文明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2-13 17:17 发表于北京

从北京回来没两天,党的二十大代表、云南省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退休职工李桂科就直奔离家60公里外的山石屏村。在那里,有麻风病康复者需要护理、年迈老人需要陪伴,他想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尽早传递给那里的乡亲们。

山石屏村曾是“麻风村”。1981年,李桂科来到山石屏麻风院,与同事们一起努力,历时近10年,治愈了院里的全部麻风病人。从那一年起,李桂科在村里扎了根,把山石屏麻风院当作家,把麻风患者及其家属当亲人。数十年来,从治病救人到帮助康复,从带着村里年轻人修路架桥到通电办学,李桂科以各种方式帮助康复者走出大山、找回自信。昔日有个令人“谈麻色变”的麻风院,如今成为风景宜人的幸福村,李桂科心中美好的愿景在一点点实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部署。“我对建设好山石屏村的信心更足了!”展望未来,李桂科充满了干劲。目前,李桂科牵头的麻风历史博物馆二期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一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山石屏村60多年来的历史变迁,也是全国麻风防治事业的一个缩影。从历史照片到文字资料,从生活场景到村容村情,点点滴滴都折射着麻风康复者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李桂科希望,博物馆可以吸引更多人来到山石屏村,享受旅游休闲的时光,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在云南,矢志护卫群众健康的人,远不止李桂科一个。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的退休老中医李伯藩,十几年如一日免费义诊,只开方不卖药,单挂号费就为群众省下几百万元;云南省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叶勇,一直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临沧市云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将医疗和公共卫生措施紧密结合,既治已病也防未病。云南出台“健康扶贫30条措施”,累计救治36种大病患者约20万人、白内障患者2.1万人,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比例从2016年的61.15%提高到2020年的89.40%。正是得益于好政策的有力支撑、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群众的身体健康得到悉心呵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这既需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也需要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更离不开稳定的健康投入、不断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务。持续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深入推进健康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水平……在新的起点上,云南将进一步加大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强度和支持力度,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安康。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建设健康中国,需要更多的李桂科们,需要每个人都参与到卫生健康事业中来,涵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定能守护好14亿多中国人民的健康福祉,为实现中国梦夯实健康基础。

(作者为本报云南分社记者)


续写“半条被子”故事新篇章 | 现场评论·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⑧·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王云娜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2-15 17:35 发表于北京
时隔三年,再次蹲点湖南省汝城县沙洲瑶族村,让人感受颇深:画一般的村庄更加美丽,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乡亲们的笑容愈发灿烂。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见证了沙洲瑶族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不懈努力。

沙洲瑶族村是红军长征路上“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沙洲瑶族村考察调研时强调:“今天,我们更要坚定道路自信,兑现党的誓言和诺言,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命运与共,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牢记殷殷嘱托,传承红色基因,沙洲瑶族村党员干部与群众始终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续写“半条被子”故事的新篇章。

牢牢扎根人民。这里构建起行之有效的联系群众制度,畅通察民情、通民意的渠道。广大党员干部下一线、勤走访,让群众说真心话、谈真问题,形成亲密“鱼水情”,逐步找到工作着力点。

入户走访是深入群众的有效途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等力量汇聚在一起,常态化上门走访,了解群众所需,摸清所思所盼。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除杂草、多种花,保证排洪渠畅通,村主干道安装路灯,建设公园游步道……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村干部掌握了群众关心的问题,并将之列为履职尽责解难题的一项项任务,在落实中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不断造福人民。这里努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以集体收益助力民生改善。村级党组织集聚各方力量,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重要任务,盘活土地、文旅、农村集体资产等资源,使其产生经济效益,更好惠民利民。

2017年,这里开始发展红色旅游。当年起,开办沙洲瑶家乐的企业,每年支付约14.5万元租金;2020年起,景区运营公司每年支付各类费用32万余元;2021年起,农特产品售卖摊位租金每年约7万多元;2022年起,“沙洲”商标授权使用费每年保底8万元……一笔笔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预计今年将达140万元。随着收入提高,村集体办实事能力逐步增强:为全村142户542人分担一半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费用;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发放退休金,每人每月220元。村里的朱中亮老人算了一笔账:“参保标准为350元一人,村集体分担175元,一家七口人能省下1225元。我一年有2640元退休金,日子甜上加甜。”

紧紧依靠人民。沙洲瑶族村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引导群众共同奋斗,有效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鼓舞大家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

在这里,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治安协作会和好人协会等是重要的治村议事平台。村里还常态化召开夜谈会、屋场会、板凳会。从“幸福新村”新房到滁水河美化亮化等项目建设,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小事,都邀请大家参会讨论,一起商量着办。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合理的诉求马上办,暂时有困难的解释好,这既汇聚了民智,凝聚了民力,也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半条被子”故事,是沙洲瑶族村的“传家宝”,激励党员干部和群众拧成一股绳。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党心与民心的同频共振,将激发无穷的奋进动力。

(作者为本报湖南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