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 正文

朱德位列十大元帅之首,授衔编号却是004,编号001给了谁?当属于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

时间:2021-11-10 09:59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朱德位列十大元帅之首,授衔编号却是004,编号001给了谁?当属于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1-11-04 01:28科技管理研究所 1955年9月27日下午,新中...

朱德位列十大元帅之首,授衔编号却是004,编号001给了谁?当属于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1-11-04 01:28科技管理研究所

        1955年9月27日下午,新中国进行了第一次授衔仪式。我们所熟知的十大元帅,就是在这一次授衔仪式中诞生的。其中,排在十大元帅之首的自然是朱德,朱老总。不过,人们查阅资料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朱德明明是元帅之首,可是他的授衔编号竟然写着“004”,难道,不应该是“001”吗?要知道,当初这个授衔证书上的编号可是毛主席亲自书写的,不可能有错。于是,人们更加好奇,这001究竟是谁?

        要查清楚这个问题,还真费了一番周折,因为当时授衔证书的编号并没有对外公开。关于朱德授衔证书上的编号,也是他去世之后,人们偶然发现的,这让人们愈发好奇。于是,人们开始探访十大元帅的后人,希望能够找到答案。直到建国七十周年之际,有一位记者找到了贺龙的女儿,谈到了关于授衔编号的问题。

        贺龙的女儿一听这个问题,则立刻表示:编号001属于贺龙元帅!说着,还拿出了当年留下的证书,果然,上面清晰地写着“001”。贺龙元帅当初是第九个被授衔的,人们一直以为他的编号会是“009”,为什么“001”这个编号会属于贺龙呢?原来贺龙元帅是当年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了纪念这一次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我国把建军节也定在了8月1日。可以说,如果没有南昌起义的话,我们甚至不知道历史会向何处发展,所以,作为总指挥的贺龙拿到这“001”的编号是当之无愧的。

人间疾苦

        贺龙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他在那里度过了他贫苦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因为家庭穷困潦倒,贺龙只读了三四年书,就被迫中断学业,然后跟随乡亲加入了当地的马帮,协助运盐、运茶,来赚一点钱,勉强维持温饱。当时,正逢乱世,列强入侵,政府腐朽,内忧外患的压迫之下,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在那样一个年代,穷人是没有尊严的,而贺龙也正是贫民阶层出身,天生侠义的性格让贺龙无法忍受这一切的人间惨象,而要改变这一切,就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革命。1914年,年少的贺龙加入了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革命党,希望能创造一个新世界。但是,革命初期总是伴随着各种的不顺利,贺龙刚刚加入革命党没多久,就成了通缉犯。为此,他接连进过三次监狱。敌人对他威逼利诱,但是,敌人越是面目狰狞,贺龙内心的信念就愈发的坚定。到了1916年,贺龙意识到,想要闹革命,光是依靠理论知识是不行的,最关键的还是手里要有枪。所以,他便想出了一个计划,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两把菜刀闹革命”。

投身革命

        贺龙当时知道盐税局那里藏有大量的武器,而盐税局里负责看守的人都是一群酒囊饭袋。于是,贺龙和几个同乡悄悄地定下了计划,他们要劫了这批武器,正式拉起自己的队伍。当时,他们手中一杆枪都没有,所以贺龙前去劫夺武器的时候,手里拿的是两把菜刀。但就是这两把菜刀,就已经让看守吓破了胆,乖乖地把武器双手奉上。就这样,贺龙有了自己的第一批家底。靠着他那几年闹革命的影响力,很快,就有不少年轻人加入了贺龙的队伍,他们解放了桑植县城,随后又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可是,革命从来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贺龙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然而,护国运动结束之后,中华大地又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时代,老百姓的生活完全没有得到改善。看到这一切,贺龙心中也不免感到迷茫,难道中国革命的路走不通吗?

        当时感到迷茫的,不仅仅是贺龙,还有许许多多心怀报国之志的年轻人。贺龙还是痛定思痛,重新拉起了自己的队伍,整编武装,准备自己的第二次行动。革命一次不成功,那就干两次,两次不成功就三次,总有一天,中国的革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决心誓死革命的贺龙回到家乡,扩充兵力,随后又参与了护法运动,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之中,贺龙的军队范围不断扩大,从一个营变成一个团,最后成为国民党军队的一部分。贺龙手下的兵力,让他在国民党内部有了一定地位,毕竟,在乱世之中,军队就是生命。蒋介石认识贺龙的时候,贺龙已经是二十军的军长,这让蒋介石不得不重视。

        蒋介石一向善于利用政治阴谋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当时,蒋介石正在和汪精卫争权夺利,他希望能够获得贺龙的支持,从而让自己登上总统的位子。于是,蒋介石给贺龙升官,给他一座兵工厂,又让他担任武汉分区的司令。如果是一般人,的确会被眼前的诱惑所打动,但贺龙却始终不相信蒋介石,他和蒋介石接触虽不多,却亲眼看到他是如何针对共产党的。他知道,如果把中国交到这样一个人手里,那革命必然失败。

        1927年,412事件爆发了,大量共产党人惨遭屠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因为蒋介石的阴谋宣布失败。街上的军警每天都在疯狂地抓人,这些消息一个不落地传到了贺龙的耳朵里。当时,这一切本来与贺龙无关,因为他已经是国民党的高官,外面的屠刀根本落不到他的头上,但贺龙无法容忍这一切。他和共产党之间关系一向不错,他很认同共产党的革命理念,国共两党能够合作,贺龙是乐见其成的。然而,现在分裂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他眼睁睁地看着蒋介石在外面犯下无数的杀孽。贺龙也清楚,蒋介石是一个极其贪恋权力的人,迟早有一天,蒋介石的矛头也会指向自己。

弃暗投明

        同一时间,周恩来等共产党人正在秘密策划着一场起义,这场即将发生的起义,将改变共产党的命运。如果要起义的话,就要争取更多部队的支持。我党虽然能够控制一些军队,但毕竟太少,这个时候,周恩来想到了贺龙。他深知,贺龙多年来一直和共产党有联系,说不定,他愿意为即将到来的起义,做出一点贡献,周恩来很快找到了贺龙,进行了一次秘密的谈话。而谈话的结果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贺龙其实早就有投奔共产党的想法。共产党虽然势单力薄,可是共产党是向着人民的,一支属于人民的队伍,迟早有一天会取得胜利。

        贺龙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当初投身军旅时所立下的目标,他要救国救民,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现在就必须要来一次轰轰烈烈的大起义。这便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南昌起义。其实,对于当时的贺龙来说,加入南昌起义,他要承担的风险很大。

        二十军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几乎是由贺龙亲手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一旦其失败,那贺龙将会失去自己的军队,失去自己赖以生存最重要的保障。而且,不管其成功与否,这都标志着贺龙和蒋介石决裂,也就意味着,眼前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和他永远无关了。但是,对于贺龙来说,只要革命能够胜利,即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贺龙非常真诚地对周恩来说:“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从此之后,贺龙走上了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7月底,贺龙便秘密地将自己所管辖的二十军全部调到了南昌附近,准备着接下来的大动作。周恩来等人决定推举贺龙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让贺龙带领着大家来打这一仗。因为贺龙有一颗坚定的心,而且也有着丰富的军事指挥经验,这件事情由他来办,大家都放心。

        在起义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关于最终的时间始终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要稳扎稳打,而贺龙和周恩来都认为,这场仗要速战速决。因为,根据可靠的情报,敌人有上万的援兵,也在朝着南昌地区进发,如果等到敌人的援军到齐了,我们再进行起义,那无异于羊入虎口,自寻死路。在贺龙等人的坚持之下,党中央终于决定在8月1日这一天提前发动起义。当天夜里,发出信号之后,贺龙带领着二十军作为主力,和城门的守军激战,占领了最重要的几个地带,战斗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的早晨,我军击毙了敌军数千人。说起来,南昌起义的过程其实比大家想象的要顺利,我们虽然遭遇了激烈的抵抗,但是在贺龙的英勇指挥之下,整场战斗还是以全面的胜利宣告结束。随后,我军立刻召开了会议,对军队进行改编,另外公开发表声明,谴责蒋介石、汪精卫等人的反革命行为。

        8月2日,贺龙在南昌城内进行了征兵工作,短短一天,前来报名的青年就高达数千人。在南昌起义的整个过程中,贺龙功不可没,如果不是他打响的第一枪,如果不是他这个总指挥身先士卒,那么成功与否都很难说。

开创历史

        因此,8月1日成为了我党建军节。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关于建军节的日期也存在过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应该把毛主席在井冈山上创立红军的日子,作为建军节。但是毛主席本人却坚决地反对,他认为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所以,在毛主席的坚持之下,建军节确定在了8月1号,这是属于贺龙的军功章,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而国家最终决定把贺龙的授衔编号确定为“001”,也正是这个缘故。南昌起义是新道路开始的地方,所以,贺龙这个开创者拿到“001”的编号是众望所归。

        当然,关于南昌起义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南昌起义是成功的,但从南昌起义的后续来看,我军其实并没有达到战略目标。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总结出来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占据了南昌这座大城市之后,敌人很快展开了猛烈的反扑。在重兵之下,南昌的起义部队没有能力抵抗,所以只能选择撤离,也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刚刚到手的南昌城。这对众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大家本以为可以利用南昌这个中心,继续向外扩散,把革命的火种撒遍全中国,但如今通过占领大城市来领导革命的方法,是失败的。不过,贺龙没有轻易服输。在党中央的指示下,贺龙带着剩余的起义部队辗转来到了湖南、江西的交界。在这里,贺龙又开始了和敌人漫长的战斗。

        同时,他在此处创立根据地,并将剩余的队伍改编为红二军团。随着时间的推移,红二军团的兵力越来越多,成为了一支和井冈山的中央红军一样的大军团。虽然贺龙并没有上井冈山,但是,关于井冈山上发生的一切,贺龙却一直关注着。当他听到毛主席所做的一系列创举时,他简直拍案叫绝。毛主席的做法给贺龙指明了一条新的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在今天的人们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当时的人看来,确实匪夷所思,以至于很多人都对毛主席的看法持反对意见。而远在红二军团的贺龙,却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支持。

功不可没

        从井冈山时代开始,贺龙就明白,毛主席一定是那个能够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人。而且,只有拥护毛主席,才能够拥护整个红军队伍的团结。于是,为了策应中央红军的行动,同时也为了给红二六军团继续开辟根据地,贺龙继续和敌人进行长期而顽强的斗争,这样的斗争又持续到了1935年11月。

        在1935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红军长征。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不得不走出自己的根据地,选择北上,和红四方面军汇合。在整个长征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的处境非常艰难,每天面对的都是敌人的层层封锁包围,等终于到达红四军团根据地的时候,中央红军的人数已经只有一万余人了。但这为数不多的部队正是保存下来的精锐力量,能够保存下来这些精英,成功的粉碎敌人的阴谋,有赖于毛主席的英明决策。而很快得知这个好消息的贺龙,也带领红二六军团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长征。

        关于贺龙的长征经历,毛主席曾经当面称赞过:“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昏了头。硬是转出来了嘛!出贵州,过乌江,我们一方面军付出了大代价,二、六军团讨了巧,就没有吃亏。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

        贺龙打的敌人晕头转向,最终,红军的三大主力终于在陕北胜利会师。这些前期的经历,决定了贺龙元帅在我党内部独一无二的地位。可以说,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点,贺龙都做出了最有利于大局的决定。尽管在解放战争时期,贺龙元帅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退居二线,但是,南昌起义的光辉却永远不会消散,历史记住了贺龙的功勋。

        毛主席亲手在贺龙的授衔证书上写下了“001”这三个数字,这不仅仅是一串编号,更是全中国人民对于贺龙元帅功绩的认可。每当建军节来临的时候,人们就会想起南昌城中,威风凛凛的将军。

贺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

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贺龙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卓越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中文名:贺龙

别名: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896年3月22日

逝世日期:1969年6月9日

人物生平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念私塾五年,便辍学务家。

少年的贺龙以愤世嫉俗,仗义疏财,敢于同恶势力相抗争而闻名乡里。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于1914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桑植、石门、沅陵等县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曾三度入狱,威武不屈。

1916年,他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组织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这支武装在军阀林立的旧社会,屡遭失败,几经起落,在贺龙的坚强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

1924年至1927年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贺龙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高举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旗帜,率部参加北伐战争。

1926年夏,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时,已成为北伐军中著名的左派将领。

1927年6月,由于战功卓著,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他不断追求真理,在北伐战争中,逐渐由信仰三民主义转变为信仰共产主义。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革命转入低潮,贺龙无所畏惧,坚定地站在共产党和工农大众一边,率部参加并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军总指挥。在起义部队南下途中,经周逸群、谭平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南昌起义后,贺龙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于1928年初由上海回到湘鄂西,领导发动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与周逸群、段德昌等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他反对党内“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所搞的肃反扩大化。1934年10月,率部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等带领的红六军团在黔川边境会师,由他和任弼时统一指挥,发起湘西攻势,在十万坪、浯溪河重创敌军,兵围常德,有力地策应了红一方面军突围长征。

1935年2月至8月,他和任弼时指挥红二、六军团反“围剿”,在陈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园连获大捷,歼灭了整师整旅的敌人,粉碎了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开辟了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

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领导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他们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追堵截,转战湘鄂川黔滇康青甘。

1936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六军团在甘孜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与朱德、刘伯承、任弼时、关向应等对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了党的团结,促进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抗日战争开始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贺龙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

1937年9月,率师主力东渡黄河,挺进敌后,配合国民党军队对日军发起忻口战役,取得了雁门伏击战等胜利。后转入晋西北管涔山区,率部粉碎日军对晋西北的进攻,接连收复岢岚、五寨等七座县城,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1938年底奉命率部挺进冀中,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指挥第120师和八路军第三纵队转战冀中平原,先后在大曹村、曹家庄、邢家庄、黑马张庄,四战四捷。他指挥的河间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中平原歼灭战的范例。在这次战斗中,他身中毒气,仍坚持指挥,为部队作出表率。

1939年9月,在晋察冀边区指挥了著名的陈庄战斗。

1940年率部返回晋西北,担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和晋西北军区司令员,领导晋西北军民粉碎了日军多次“扫荡”,指挥晋绥军民“把敌人挤出去”,创造了许多光辉战例。他领导晋绥人民进行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使晋绥根据地不断扩大和巩固。

1942年6月,他担任陕甘宁和晋绥联防军司令员,为陕甘宁和晋绥两个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日军投降后,贺龙率领晋绥部队主力挥师北上,解放了晋中广大地区,并与聂荣臻指挥的晋察冀部队一起进行了绥远战役、晋北战役,协同晋冀鲁豫部队发起了吕梁、汾孝战役,打退了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解放战争开始后,贺龙奉命协助彭德怀组织指挥西北战场部队,并主持后方根据地的建设,负责陕甘宁和晋绥的财经工作。他积极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土地改革,集中边区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部队作战,为西北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12月,贺龙率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兵团等部,由陕入川,配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歼敌数十万人于成都地区。西南各省解放后,贺龙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和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南局第三书记。他与邓小平、刘伯承一起领导了清剿土匪,恢复生产,建设边疆,以及改造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部队等工作,为和平解放西藏,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4年调中央工作后,一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在1956年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期以来,他积极参与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1959年底,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同罗瑞卿等领导了我国的国防工作建设。

1964年初,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与叶剑英、罗瑞卿等组织全军群众性的大练兵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从建国初期开始,他一直兼任国家体委主任,是中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国际事务中,他协助周恩来工作,多次出访欧亚各国,为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间的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文化大革命”中,贺龙遭到林彪、江青、康生一伙的残酷迫害。他始终坚持党的原则,对林彪、江青、康生一伙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表现了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气节和高尚品德。1969年6月9日,被迫害致死。贺龙含冤而死后,毛泽东曾说过:“我看贺龙搞错了,我要负责”。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曾多次指示为贺龙平反。

1974年9月29日中央发了《关于为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

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又作出了“为贺龙同志彻底平反的决定”。决定中充分肯定了贺龙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不朽贡献。

人物著作

他的主要著作已收入《贺龙军事文选》。

大事年表

1896年3月22日出生于湖南桑植县洪家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贺龙因家境贫寒,只读了几年书。在家乡艰苦地渡过了当佃户、赶骡马(跟随马帮贩运盐、桐油和药材)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于1914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桑植、石门、沅陵等县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曾三度入狱,威武不屈。

1916年,他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组织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这支武装在军阀林立的旧社会,屡遭失败,几经起落,在贺龙的坚强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

1923年,驻军四川涪陵,扣押了为北洋军阀运送军火的日轮“宜阳丸”,缴获全部军火。

192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湖南的沅陵、澧州等地开展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作。曾任县讨袁护国民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是“战绩最大,声威最高”而“异常奋勇”的“钢军”,成为当时著名的左派名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贺龙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由上海回到湘鄂西,领导发动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与周逸群、段德昌等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率部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等带领的红六军团在黔川边境会师。这期间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军团长, 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等职。

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领导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

1936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六军团在甘孜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零师师长。1937年9月,率师主力东渡黄河,挺进敌后,取得了雁门伏击战等胜利。后转入晋西北管涔山区,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1938年底奉命率部挺进冀中,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他指挥的河间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中平原歼灭战的范例。

1939年9月,在晋察冀边区指挥了著名的陈庄战斗。

1940年率部返回晋西北,担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和晋西北军区司令员。

1942年6月,他担任陕甘宁和晋绥联防军司令员,为陕甘宁和晋绥两个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贺龙率领晋绥部队主力挥师北上,解放了晋中广大地区,并与聂荣臻指挥的晋察冀部队一起进行了绥远战役、晋北战役。先后任晋绥军区司令员兼晋绥野战军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此后奉命协助彭德怀组织指挥西北战场部队,并主持后方根据地的建设,任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贺龙率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兵团等部,由陕入川,配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歼敌数十万人于成都地区。西南各省解放后,贺龙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和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南局第三书记。

1954年调中央工作后,一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在1956年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9年底,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同罗瑞卿等领导了我国的国防工作建设。

1964年初,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与叶剑英、罗瑞卿等组织全军群众性的大练兵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从建国初期开始,他一直兼任国家体委主任,是中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国际事务中,他协助周恩来工作,多次出访欧亚各国,为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间的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文化大革命”中,贺龙遭到林彪、江青、康生一伙的残酷迫害。他始终坚持党的原则,对林彪、江青、康生一伙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表现了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气节和高尚品德。

1969年6月9日,被迫害致死,终年73岁。

人物评价

贺龙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一生追求真理,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战争年代,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善战,历尽艰险,百折不挠;和平时期,为社会主义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统一和团结。他对敌人恨,对人民爱,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大公无私,刚直不阿,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平易近人,豁达大度,爱护战士,关心群众。他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品德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中共发动的武装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名称:南昌起义

发生时间:1927年8月1日

地点:江西南昌

参战方:中共和国民党

结果: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规军事武装力量

历史背景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集团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的矛盾公开化(即所谓“宁汉分裂”)。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分共”,即七一五事变。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与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勾结,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起义原因

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等多地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起义”。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中共前敌委员会[9],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起义经过

发动起义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南昌起义路线

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

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1927年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改编部队

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新旧军阀的斗争决心。8月1日上午,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吴玉章、贺龙、林祖涵(伯渠)、叶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为委员。革命委员会任命吴玉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万余人。

庆祝胜利

1927年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会后各界青年踊跃参军,仅报名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转移部队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1927年8月3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邬(寻乌县)进入广东省,先攻占东江地区,发展革命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起义军进至进贤县时,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工作的共产党员,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1.3万人。

起义军在临川休息3天,继续南进。1927年8月25日,先头到达瑞金县壬田以北地区。这时,驻广东的国民党军第8路军总指挥李济深,调钱大钧部9000人,由赣州进至会昌、瑞金地区,并以一部前出至壬田,阻止起义军南下;调黄绍竑部9000人由南雄、大庾(今大余)向雩都(今于都)前进,支援钱大钧部作战。在这种形势下,中共前委决定乘钱、黄两路兵力尚未完全集中实施各个击破。当日,起义军向壬田守军发动进攻,歼其一部,于26日攻占瑞金县城。接着,集中兵力进攻会昌的钱大钧部主力,激战至30日,攻占会昌县城。两战歼钱大钧部6000人,缴获枪2500余支(挺)。起义军伤亡近2000人。9月初,起义军一部在会昌西北的洛口地区,击退黄绍竑部的进攻。

部队会合

会昌战斗后,起义军陆续折返瑞金,改道东进,经福建省长汀、上杭,沿汀江、韩江南下。9月22日,第11军第25师占领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主力继续南进,于23日占领潮安(今潮州)、汕头。在此期间,李济深令钱大钧残部牵制第25师,令黄绍竑部经丰顺进攻潮安,令陈济棠、薛岳部3个师1.5万余人组成东路军,由河源东进,寻起义军主力决战。根据上述情况,中共前委决定,第20军新建的第3师随革命委员会驻守潮汕地区,集中主力6500余人迎击东进之敌。9月28日,起义军主力在揭阳县山湖(今揭东县玉湖镇)附近地区同东路军遭遇,将其击溃,继向汤坑(今丰顺县城汤坑镇)推进,在汾水村地区(今揭东县玉湖镇汾水村,村内建有汾水战役纪念碑)与敌再次激战,至30日,起义军伤亡2000余人,无力再战,遂向揭阳撤退。是日晚,黄绍竑部攻占潮安。10月3日,起义军主力在流沙(今普宁市)与由潮汕撤出的革命委员会会合,继续向海丰、陆丰地区撤退,在经过流沙西南钟潭村附近的莲花山时,再次遭到东路军的截击,激战不胜,部队大部溃散。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分散转移,余部1300余人进入海陆丰地区。驻守三河坝的第25师,在给钱大钧部以重大杀伤后,向潮安转移,10月5日在饶平县境同由潮汕撤出的第3师一部会合。

此后,这两支部队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保存起义军约800人,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起义评价

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伐,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起义影响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纪念日

1933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议,以南昌起义日-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每年的8月1日开展纪念活动。中央政府同意这一建议,并决定在红军成立纪念日期间,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1933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指出:“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这一起义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年的艰苦战争中,打破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历次进攻,根本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已成了革命高涨的基本杠杆之一,成了中国劳苦群众革命斗争的组织者,是彻底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主力,本委员会为纪念南昌起义与红军成立,特定自一九三三年起每年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的成立及奖励与优待红军战士起见,特决议如下:

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并于1933年“八一”纪念节授予战旗于红军的各团,同时授予奖章领导南昌起义的负责同志及红军中有特殊功勋的指挥员和战斗员。

责成内务部人民委员部制定红军家属优待证,发给一切红军战士的家属收执。

在区苏维埃政府土地部与乡苏维埃政府土地部与内务部共同管理之下及在乡苏维埃政府下组织优待红军家属委员会,管理优待红军家属的一切事宜。

193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发布《为“八一”反帝反战争日与红军纪念日告红色战士书》,号召“全体中国的工农劳苦群众武装起来加入红军,拥护我们百战百胜的红军,慰劳我们红军的家属。”同时,要求红军在“新的战争中,提高我们的军事技术,锻炼我们自己,解除敌人的武装,武装我们自己,使我们铁的红军在不断的胜利中日益壮大起来。”

根据中共中央、苏维埃中央政府、中革军委的指示和决定,中央苏区全面开展纪念“八一”活动。红军各部队加强军政训练,特别是对红军官兵进行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任务的再教育,增强官兵的政治责任感。全国总工会发布文件,号召苏区工人突击赶制3万双布草鞋慰问红军。苏区共青团中央局号召共青团员,积极参加红军和开展慰问红军活动。少共苏区中央局号召青年妇女,突击做10万双草鞋送给红军来纪念红军成立纪念日。中共江西省委、福建省委、闽赣省委、粤赣省委也相继作出布置,要求各县委做好“八一”慰问工作。苏区广大人民在县、区、乡党委和苏维埃政府领导组织下,纷纷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提高了红军广大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战斗积极性。

1933年7月11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作出决议,规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纪念馆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坐落在南昌市中山路380号,占地面积5903平方米。这里原为江西大旅社,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江西大旅社成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部。多年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致力于馆藏文物的征集和研究,不断丰富馆藏文物,同时对总指挥部旧址进行了维修和翻新,对现有陈列进行了更新、改进。运用高科技手段,采用声、光、电同步进行的大型沙盘模型,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八一起义的战斗过程;运用多媒体影视合成景像,生动地再现了"朱德施计"的故事情节;运用电动图表、绘画、雕塑等现代化手段,丰富了整个大厅的陈列内容,新的陈列和复原陈列相结合,更富有生动性和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