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研究院新闻 > 正文

最近1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只有21校登榜:都是哪些学校?这项数据,中国世界第一!

时间:2022-10-17 19:33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最近1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只有21校登榜:都是哪些学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10-17 19:33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

最近1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只有21校登榜:都是哪些学校?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10-17 19:33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的竞争。哪个国家掌握着更多的先进科学技术,就在国力上占据优势。我们在某些方面被人家“卡脖子”,就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领域的技术,所以需要不断进行攻关。

        在这方面,我国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每年评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就是激励措施之一。这项评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举办,涵盖自然科学所有领域的重要进展,旨在激励科技人员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增进全社会对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关注,从而促进基础研究发展。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原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1999年首次发布“1998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2010年起该活动变更为现名,一般每年一季度发布上年度十大科学进展成果。

2022年2月28日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是:

(1)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2)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

(3)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4)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

(5)揭示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

(6)FAST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样本;

(7)实现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规模化制备;

(8)可编程二维 62 比特超导处理器“祖冲之号”的量子行走;

(9)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

(10)揭示鸟类迁徙路线成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

        从各年度登榜“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成果看,中科院是主力,高校是次主力。经过梳理发现,从2012年到2021年十年间的100项“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成果看,21所高校共计45项成果登榜。

        高校拥有的科研人员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人员数倍于中科院,登榜成果为何不到一半?原因是高校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绝大多数院校又是教学型院校,只有少数“985”和“211”院校从事基础科学教学的教师从事基础科学研究。

        那么,是哪21所院校的成果登榜“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呢,又是哪些高校创造的这些成果呢?具体情况是:

(1)21所高校45项成果登榜“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中,2012年6项,2013年5项,2014年5项,2015年5项,2016年4项,2017年7项,2018年3项,2019年4项,2020年2项,2021年4项。

(2)北大、中科大、清华位居前三。从高校分布情况看,21校中,16所为“985”,4所为“一级学科”建设院校,1所为“双非”。北京大学11项,中国科大9项,清华大学6项,这三校共计26项,占到高校45项登榜成果的57%,不愧是三大强校。

(3)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燕山大学位居第二档次。浙江大学3项,复旦大学2项,燕山大学2项。这个结果估计让很多人意外,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可能被认为理所当然,但燕山大学则是“理所不然”。一所“双非”竟然力压36所“985”院校,岂不让人意外?

(4)11校各有1项成果登榜。包括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华中科大、上海交大、中国农大、中国油大、北京科大、中国地大、华南理工。从这个名单看,未见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以及西安交大、中南大学、东南大学等名校。

(5)3所院校有合作成果登榜。梳理当中是以第一申请单位为标准做统计的,所以第二申请单位并未计算。在这个方面,除了清华大学之外,还有3所院校。中科院与兰州大学的《青藏高原发现丹尼索瓦人》成果2019年登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南方科技大学的《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成果2019年登榜。清华大学与上海科技大学的《揭示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成果2021年登榜。

(6)燕山大学成为唯一登榜的“双非”,而且与复旦大学并列第五,着实让人惊讶。众所周知,钻石极为坚硬,但是在2013年,燕山大学的田永君院士团队合成了一种硬度超过金刚石的纳米孪晶立方氮化硼,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种合成材料有多硬?实验结果是,能够在单晶金刚石表面留下划痕,而且它的强度也很高。此项成果入选2013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2013年研究的基础上,田永君院士团队于2014年又成功合成出具有极高硬度和热稳定性的纳米孪晶金刚石。孪晶的平均厚度仅为5纳米,硬度是天然金刚石的2倍,实现了人类合成比天然金刚石更硬材料的梦想。该成果也发表《自然》杂志上,因此入选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燕山大学为何如此牛呢?可以阅读文末链接文章。

附:

这项数据,中国世界第一!

环球时报 2022-06-27 12:05 发表于北京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11234.1万人,继续居世界首位。而且结构不断优化,39岁及以下人群约占四分之三,年轻化特点和趋势明显;女性科技人力资源增长迅速,性别比例更加趋于均衡。


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人力的储备水平和供给能力,其规模和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报告指出,过去十余年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持续保持年轻化态势。截止到2019年年底,39岁以下科技人力资源占78.39%,50岁以上的仅占9.94%。可以看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以中青年为主。


除了年龄,学历结构和性别比例也在不断优化。报告显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多年来呈现以专科层次为主、本科次之、研究生最少的金字塔形学历结构分布,但本科及以上科技人力资源占比近年来不断提升。同时,女性科技人力资源增长迅速,占总量比例从2005年的约三分之一,提高到2019年的40.1%。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指出,未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应把科技人力资源摆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不断提升培养质量,完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环境,加快促进科技人力资源由大转强,为我国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作用突出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