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关注“一老一幼”,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通过各种有效举措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让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待,也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牵挂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实施《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到适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再到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事关老幼的法律政策日趋完善,有力促进了老年人、儿童及其家庭的民生福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指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并对“一老一小”服务项目提出了量化指标。一次次规划部署,一个个进步突破,见证着我国养老托育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和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日益旺盛。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将以年均约1000万人的规模持续增长;据测算,目前约有35%的婴幼儿家庭存在入托需求,但入托率仅为5.5%左右,托位供给还存在较大缺口。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这两年养老托育服务业普遍面临经营困难。只有切实帮扶养老托育服务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托育服务需求。今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房租减免、税费减免、社会保险、金融、防疫等支持措施。积极回应市场关切,“真金白银”助企纾困,让相关市场主体尽早享受到政策红利,养老托育服务供给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切实提升。从长远看,织密“一老一幼”民生保障网,更好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服务需求,还有利于培育和发展经济新动能。据预测,“十四五”时期老年群体消费持续迸发,将逐步形成万亿级大市场;托育方面还需要新增托位450万个,带动的投资和消费规模均超过千亿元。群众需求就是发展契机。加快补齐供给总量不足、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专业化程度不高、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等短板,努力为群众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服务,在解决广大家庭养老育儿难题的同时,更能带动就业、刺激消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重庆依托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设置便民助餐点,支持区县政府建设示范性、综合性托育服务中心;山西从城镇农村互补、政府社会共建、事业产业同步等多个维度统筹谋划,明确要提升养老托育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养老托育业态融合发展、提升养老托育产品服务质量……补短板、增供给、优服务,各地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一老一幼”民生保障网正越织越密。不断提升养老托育服务质量和水平,将庞大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我们定能推动养老托育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一老一幼”托起稳稳的幸福。
设置家庭养老床位,满足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需求;探索医养结合,看病更方便;创新业态,不断丰富老年人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健身休闲等服务……近年来,各地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多老年人享受到了更精细、多元的养老服务。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7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供给更趋优化。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6万个、床位812.6万张,养老床位总数比2012年底的416.5万张翻了近1番。养老机构服务越来越规范,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普遍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养老服务的可及性、便利化。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建设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任务更加艰巨繁重。能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三大体系,更好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关系到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质量。我国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充足的人力资本、历史悠久的孝道文化,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解决好人口老龄化这一重大课题。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统计显示,我国90%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从建设老年食堂,吸引多方支持开展养老助残服务,到上线“时间银行”小程序,统筹志愿服务促进互助养老,近年来,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进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当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向社区、家庭延伸的专业机构服务,可以精准对接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即便是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在家也能安享幸福晚年。加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加大适老化升级改造力度。因为疾病或身体机能退化,一些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生活中多有不便,出门办事也会遇到字看不清、行走不便等困难。对居住环境、公共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必然举措。目前,全国多个城市都在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对符合要求的困难老人、无子女老人、独居老人等,给予一定的改造补贴。而在公共场所适老化改造方面,无论是在线下增设“老年人优先”窗口,配备敬老专座,还是在线上开发“关怀模式”方便浏览,各地根据老年群体特征,正在精细化完善城市公共设施。让社区养老更舒心,让老年人办事更方便,帮助他们更好融入数字社会,老年人才能感受到更多社会的美好与温暖。人口老龄化,是挑战也是机遇。鼓励子女给予父母足够的关心和关爱,不断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照护服务能力,进一步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我们一定能为老年人创造更加便利、舒心的养老环境,让养老服务变得更丰富更有质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设专章就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进行安排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26条帮助市场主体降低成本、纾困解难的具体措施。近段时间,助力幼有所育更加普惠优质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日益旺盛的托育服务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有人说,0—3岁婴幼儿是社会上“最柔软的群体”。能否提供优质的普惠托育服务,确保婴幼儿健康成长,关乎千家万户的福祉,更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现实中,由于年轻父母忙于工作、家中老人体力精力有限、雇用保姆价格不菲等原因,不少家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育幼压力,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也因此快速上升。调查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为5.5%左右,约有35%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供需缺口较大。补齐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地区的托育服务短板,让更多家庭享受到普惠托育服务,是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更充分保障幼有所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供给侧看,随着相关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机构设置标准、婴幼儿伤害预防指南等标准规范体系有序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不断扩大,我国托育服务行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托育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21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约2.03个,距离“十四五”期末达到4.5个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影响,不少托育服务机构经营压力较大,面临的困难比养老机构还要更大一些。对这些市场主体而言,急需更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来恢复发展。推动托育服务行业健康发展,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着眼当下,帮助托育服务机构渡过难关是当务之急。近段时间,从水电气热费优惠,到房租税费减免,再到社保、金融等方面的支持,相关纾困政策积极回应市场关切,企业经营负担将得到切实减轻。立足长远,需要为托育服务行业创造更良好的发展环境。比如,地方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完善规划、土地、住房、财政、投融资、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鼓励引导多方参与,将托育服务事业做大办好。与此同时,需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收费标准、服务内容,合理确定托育服务价格等。支持与引导并行,服务与监管并重,有助于保障托育服务行业朝着专业化、规范化方向稳步前行。也要看到,尽管托育服务需求旺盛,因为机构资质、服务价格、师资水平等原因,一些托育服务机构还存在招生招不满的情况。化解供需结构性失衡,得靠优质服务质量、行业自身发展来赢得市场信任。婴幼儿照护耗费大量精力,涉及复杂知识,需要从业者拿出专业服务、足够耐心,需要托育服务机构提供良好设施、完善管理。此外,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托育服务需求。1岁孩子能否入托,家里有事能否临时送托,居住地步行15分钟范围内是否有合适机构……将一个个“问号”拉直,有待相关各方共同探索解决。托育服务机构托得更稳、托得更好,家长们才愿托、敢托、放心托。湖北咸宁发展社区托育,更好发挥居民互助力量;广东深圳一些企业自办托育园,让员工工作生活两不误;上海一些机构提供半日托、寒暑托、晚托等服务,适应不同家庭需求……时下,各地积极探索普惠托育服务,推动托育服务行业扩容提质。让托育服务供给更加多元化,是托育服务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满足群众托育服务需求的必然之举。期待更多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建成运营,呵护婴幼儿健康成长,促进广大家庭和谐幸福。
国庆节在即,不少人开始筹划假期安排,浏览各大旅游平台网站找攻略、看点评。旅游景区有没有过度商业化,是影响出行决策的主要因素之一。
景区过度商业化由来已久,是游客投诉较为集中的热点问题。在一些古镇类景区,烤肉、酒吧、网红奶茶成了“标配”,本该彰显的地方文化特色几乎见不到;在部分观光类景区的出口,游客离开前得经过一条长长的商业街,一看售卖商品多是粗制滥造;用手机扫二维码听景区语音讲解,却要先看一大段广告,“智慧旅游”反倒影响了游览体验……景区种种过度商业化表现,让游客望而却步。如何进行有效整治,是全社会共同关切。旅游领域的资源配置,主要靠市场化方式。客观上说,景区适度商业化,既符合市场规律,也有利于改善游客体验。在不少景区内,适度设置的体验性项目、餐饮住宿配套、特色商品销售等服务,丰富了旅游消费场景,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可以有效增加景区收入。这些服务除了能让游客体验到更丰富、精彩的文化娱乐项目,提升旅游满意度,还能助力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旅游的综合带动效益,可谓一举多得。需要注意的是,景区推进商业化运营,不仅有经济效益的考量,也是为了更好服务游客,因此景区商业化得掌握好度,防止过犹不及。只想着增摊位、上项目、赚快钱,置游客体验于不顾,这样的商业化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短期内景区或许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长期来看必然会积累众多差评,给品牌形象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而当景区吸引力逐渐降低,今后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陷入恶性发展循坏。就此而言,景区商业化还需紧跟旅游消费升级新趋势,注重文化特色产业与旅游的创新融合发展,努力打造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引导景区适度商业化,相关部门早有行动。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开展了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行动、A级旅游景区整改提质行动,1000多家景区受到处理,400多家被取消等级。《“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旅游景区门票、观光购物等价格管理。从各地实践来看,避免景点景区过度商业化、娱乐化,是频繁提到的管理目标。进一步完善旅游监督、管理机制,加强针对景区过度商业化的惩处力度,有利于营造更良性、健康的景区商业化氛围,还游客更休闲、舒适的游览空间。景区商业尺度,反映旅游服务态度。游客对景区过度商业化的诟病,主要就在于种种引人吐槽的商业围堵,严重影响了出行体验。从这个角度看,作为景区商业化的主体,广大旅游企业有必要转换发展思维,多站在游客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旅游服务才能有效提升消费粘性,更好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我国旅游消费快速升级的方向没有变,旅游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没有变,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也没有变。通过适度商业化打造更多品质高、口碑好的精品景区,不断提升游客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定能激发旅游发展更大活力,为促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