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5 15:56 来源: 编辑:admin
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与成效发布会发布时间: 2022-08-25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来源: 国新网中共中央宣传部于2022年8月25日(星期四)上午1...
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与成效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22-08-25 |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来源: 国新网
中共中央宣传部于2022年8月25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养老保险司负责人亓涛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与成效,并答记者问。
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24场,我们邀请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先生,为大家介绍新时代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就,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与李部长一起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女士、养老保险司负责人亓涛先生。
首先,请李忠副部长介绍情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借此机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根据我国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补齐民生短板,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分、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要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各地区、各部门坚决抓好贯彻落实,推动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为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十年,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我国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丰富发展,就业优先导向显著增强。城镇就业规模显著扩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万人。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2021年城镇就业人员占比超过六成,比2012年提高了13.8个百分点。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从业人员占比从2012年的36%提升到2021年的48%。失业水平保持低位,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低于预期控制目标。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平稳,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劳动关系保持总体和谐稳定。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持续提升,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特色活动成效明显,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发展壮大。
这十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经过不懈努力,建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发展,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7.9亿人、1.5亿人、1.9亿人,增加到2022年6月的10.4亿人、2.3亿人、2.9亿人,十年间仅养老保险就增加了2.5亿人。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9万亿元,基金年度收支规模超过13万亿元,市场化投资运营基金超过8万亿元。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围绕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五级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面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问题。
陈文俊: 谢谢李忠副部长。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之前请大家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看到这十年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增进了民生福祉。请问在推进做好相关工作中有哪些感受和体会?又有哪些需要长期坚持的经验和做法?谢谢。
李忠: 谢谢你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做好新时代民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我们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律性认识和经验做法需要长期坚持和发展。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做好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加强组织领导,调动各方面力量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社会保障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积极应对疫情和中美经贸摩擦等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六稳”、“六保”的首位,保持了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这些都充分表明,只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民生保障才能办出实效、办得更加牢靠。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充分表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群众实际感受,突出群众普遍受益,才能更好回应人民现实需求,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是做好工作的重大原则。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深刻把握。我们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发展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不做超越发展阶段和财力水平的事情,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只有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才能确保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行稳致远。
四是坚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民生工作思路。这四个方面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党切实把坚守底线摆在第一位,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突出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重点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坚持制度引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推进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需要和可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促进形成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依然面临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也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仍然是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深化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持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谢谢。
界面新闻记者: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如何?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下一步将如何发力?谢谢。
李忠: 我前面也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明确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之首,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工作在十年间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十年,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一是城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十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亿人,调查失业率总体低于预期控制目标。
二是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2021年城镇就业人员占比达到62.7%,第三产业成为就业最大“容纳器”,三次产业“倒金字塔型”的就业结构逐步形成。
三是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工资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城镇单位人员工资较2012年翻了一倍,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不断完善。
四是重点群体就业平稳。十年来,8000多万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保持稳定,农民工总量增至2.9亿人,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去产能职工、退捕渔民得到妥善安置,失业人员、困难人员就业平稳,既服务保障了改革发展大局,也兜住兜牢了基本民生底线。
五是支持体系日益健全。创新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并置于宏观层面,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政策工具丰富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初步建立,技能劳动者总量增至2亿人以上。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持续健全,年均为数千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支持。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就业局势长期保持总体稳定,成为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支撑。与此同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就业工作仍面临不小挑战。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具体是重点突出“五个着力”:一是着力稳定扩大就业岗位。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推动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聚力支持稳就业,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二是着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持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加大对初创实体帮扶力度,完善用工和社保政策,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三是着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分类帮扶、精准施策,构建多元化的帮扶体系。四是着力促进培训服务提质。健全就业失业服务管理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培训服务针对性、有效性。五是着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活动,巩固根治欠薪工作成果,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今年青年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高校毕业生人数今年再创新高,社会广泛关注青年人的就业问题。请问人社部在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群体就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安排和部署?谢谢。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
感谢您的提问。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过去十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扩大,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特别是今年以来,部分地区疫情散发,出现市场岗位需求减少,部分招聘求职活动取消或延后,一些青年的求职就业出现了新的困难。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专设青年就业篇章,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意见,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就业创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坚决抓好贯彻落实,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以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困难帮扶、权益维护,多渠道促进他们就业创业。具体举措可以概括为“四个强化、一个简化”: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运用就业补贴、扩岗补助、社保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落实学费补偿、高定工资等政策,实施“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拓展基层就业空间。提供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政策,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二是强化招聘组织。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高频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组织有需求的青年参加学徒培训、新职业培训,增强他们的经验和技能。
三是强化困难帮扶。对未就业的困难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实施“一人一策”,优先推荐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对一些长期失业青年将实施就业启航计划,开展实践引导和分类指导,组织他们尽快就业。
四是强化权益维护。持续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坚决查处就业歧视、“黑中介”、虚假招聘等违法行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合法就业权益。
五是简化就业手续。取消公共机构就业协议书签章,取消毕业生到公共机构办理报到手续,延长档案转递和落户办理时限,推进体检结果互认,方便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
总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竭尽全力为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养老金的发放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请问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整体情况如何?另外,今年启动实施了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再次调整了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还出现了疫情等一些超预期因素,这是否会对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造成影响?谢谢。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负责人亓涛:
养老金关系亿万退休人员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连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今年,尽管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按照4%的比例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目前增发的养老金已发放到位。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养老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制度运行更加稳健,基金更可持续,为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您关心的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能否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一是当期能平衡。2021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4万亿元,基金支出4.1万亿元,当期收支总体平衡,略有结余,今年以来,基金仍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二是跨省有调剂。今年1月,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启动实施,对基金困难省份的支持力度更大,上半年已完成1240亿元的资金调拨工作,有力支持了困难省份的养老金发放。
三是累计有结余。当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5.1万亿元,有较强的保障能力。
四是财政有补助。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力度持续加大,今年达到6500亿元左右,并重点向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倾斜。全国统筹实施后,还建立了地方财政的投入机制。
五是长远有储备。全国社保基金有超过2.6万亿元的战略储备,中央层面已划转国有资本1.68万亿元充实社保基金。
下一步,还将综合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改革完善,促进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能够保证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社保政策,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今年,又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保助企纾困政策,目前效果如何?谢谢。
亓涛: 近年来,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降低企业成本,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党中央先后7次部署降低社会保险费率,5项社会保险费率总水平从41%降至33.95%,单位费率由30%降至23.45%,企业社保成本大幅降低。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部署实施了力度空前的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等政策,全年共为企业减负1.54万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渡过暂时性困难。
今年为扎实稳住经济,保就业保民生,按照党中央部署,社会保险方面实施了“降缓返补”一揽子政策。一是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1-7月为企业减负超过1000亿元;二是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5个特困行业和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业等17个困难行业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从4月底政策陆续出台到7月底,共缓缴494亿元,60多万户企业受益。三是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将中小微企业的返还比例由60%最高提至90%,大企业由30%提至50%。1-7月,共向667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97亿元。四是新增失业保险留工补助政策,支持中高风险疫情地区和五个特困行业的参保企业稳岗拓岗。政策实施三个月以来,向291万户企业发放补助资金135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好各项社保纾困政策,密切跟踪关注各地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实施政策落实快办行动,实现缓缴社会保险费“即申即享”,积极推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留工补助“免申即享”,加快释放减负稳岗政策红利。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中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请问在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体系方面,人社部这十年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举措?谢谢。
李忠: 你关注的养老保险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统筹推进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一是制度体系建设取得突破。这期间我们开展了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出台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统一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平台。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了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出台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开展了市场化投资运营。建立了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全面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出台了个人养老金制度,填补了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的制度空白。
二是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围绕全民覆盖、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精准推进重点群体参保。2012年到2022年6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7.9亿人增加到10.4亿人,这十年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了2.5亿人。
三是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综合考虑物价变动、职工工资增长、基金承受能力以及财力状况等因素,从2012年以来,我们连续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建立健全基本养老金待遇确定和合理调整机制。从2014年以来,四次统一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标准。
李忠: 四是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社保事务就近办、线上办、快速办更加方便快捷。截至2022年6月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过13.6亿人,其中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超过5.75亿人。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累计访问量已经超过36亿人次,有效地方便了群众跨省通办、一网通办。
五是经济运行“减震器”作用凸显。2020年,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实施了力度空前的“减免缓降返补”政策,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三项社会保险为企业减负1.54万亿元。今年又出台了助企纾困政策,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等三项社会保险的单位缴费部分。这些政策含金量都是比较高的,受益面比较广,得到企业和各方面的广泛认可。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的决策部署,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形势要求,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重大改革,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尤其是将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积极推动社会保障法治化,更加重视社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努力提升社会保障管理精细化程度和优质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谢谢。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他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请问在帮扶困难群众就业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李忠: 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关系群众冷暖,关系民生底线。正如你刚才提到的,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力帮扶困难人员就业。这里有一组数据,十年来累计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5501万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768万人。与此同时,部分困难人员家庭负担重、技能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就业难度比较大。因此,帮扶他们就业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一道,持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健全机制、加力推进,全力帮扶困难人员就业。
一是健全帮扶台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目前,各省就业困难人员主要包括大龄、身有残疾、享受低保、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对困难人员就业创业、提升能力给予有力支持。对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的,给予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对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支持。对从事灵活就业的,给予社保补贴。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和生活费补贴。
三是加强服务保障。坚持日常援助与集中援助相结合,建立发现认定、动态管理、分类帮扶、跟踪回访工作机制,为困难人员制定“一对一”的帮扶方案。同时,我们还在元旦、春节期间持续举办就业援助月活动,集中帮扶困难人员就业。
四是加强兜底安置。对于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开发保安、保洁、绿化等公益性岗位予以兜底安置。
近期针对就业困难人员面临的一些急难愁盼问题,我们正在会同民政部、中国残联举办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以“援助暖民心、就业解民忧”为主题,为长期失业人员、家庭困难毕业生、残疾人等急需就业的人员,集中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活动从8月初启动,目前已经走访摸排困难人员57万人,帮助实现就业20万人。在这里也借这个机会,衷心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和参与本次活动,更多地关心支持就业援助工作,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暂时困难。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就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要继续发挥就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作用。下一步我们还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张莹: 感谢您的问题。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在脱贫攻坚战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坚持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两大方向,强化就业服务、职业培训、权益维护三大手段,全力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贫困劳动力的务工规模从2015年的1227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3243万人,三分之二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们继续加力,今年上半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已经达到3223万人。与此同时,一些脱贫人口就业还不稳定,稳定脱贫人口就业的任务仍然艰巨。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四个不摘”的要求,延续拓展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的政策措施,全力确保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总体稳定,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主要的政策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力引导有序外出。健全完善东西部劳务协作等机制,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帮助有意愿外出务工的脱贫人口愿出尽出。对其中有集中外出需求的,结合实际提供“点对点”输出服务。
二是全力稳定就业岗位。加大社会保险费缓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稳岗政策的落实力度,强化跟踪服务,稳定脱贫人口的就业岗位。同时,及时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服务,优先帮助有需要的脱贫人口转岗就业。
三是全力拓宽就近渠道。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支持产业发展促进一批,发展就业帮扶车间吸纳一批,鼓励返乡入乡创业带动一批,扶持灵活就业发展一批,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持续拓展就近就地就业空间。
四是全力保障重点地区。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作为重点,加大资金、项目、政策倾斜支持,定期组织招聘活动,定向投送岗位信息,确保重点地区的就业水平不低于面上整体水平。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近期新冠肺炎康复者在就业市场受到歧视的现象引发关注,请问人社部对此有何回应?新冠肺炎康复者求职和就业的权利应该如何保障?谢谢。
李忠: 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是稳就业的重要举措。前段时间对新冠肺炎康复者就业歧视的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专门下发了通知,具体情况请就业促进司张莹女士介绍。
张莹: 谢谢您的提问和对这一问题的关心关注。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是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近期,个别地方出现了部分企业和机构滥用“健康码”等检测查询工具、对新冠康复者实施就业歧视的问题,严重侵害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益。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此高度重视,迅速行动。7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坚决打击对新冠肺炎康复者就业歧视的紧急通知》,对禁止新冠康复者就业歧视作出细化规定和工作部署。具体可以概括为“一个不得、四个严禁”。
“一个不得”,即:除因疫情防控需要并科学合理设置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查询期限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查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四个严禁”,即:严禁发布含有歧视新冠康复者内容的招聘信息,严禁以新冠病毒检测历史阳性为由拒绝招用新冠康复者,严禁在劳动者入职和用工过程中对新冠康复者实施就业歧视,严禁随意违法辞退、解聘新冠康复者。
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将采取行政约谈、通报曝光、行政处罚等有力措施,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8月1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又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加强行政司法联动保障新冠肺炎康复者等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的通知》,要求加强就业歧视案件审理,依法受理相关诉讼,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提高司法保护效率,做到快立、快审、快结。
我们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谢谢。
陈文俊: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从“一元钱打火机”看中国产能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4-06-14 12:10 北京 中国产品何以走向全球——从“一元钱打火机”看中国产能任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以“新格局”绘写“新篇章”——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观察任 平 人民日报评论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4-06-04 08:54 北京以“新格局......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4-05-16 08:17 北京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从新能源汽车看高质量发展原创 任 平 人民日报评论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4-04-15 08:11 北京 以改革创......
人民日报任平:以新质生产力强劲推动高质量发展任 平 人民日报评论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4-04-09 08:09 北京 1959人听过...
钟华论: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新华社.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4-04-08 15:32 北京 春天的中国,生机勃发,活力奔涌。从广袤原野到繁华都市,从......
人民日报任仲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文/ 任仲平 人民日报评论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钟华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3-08-09 17:33 发表于北京 “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
国新办举行2023年上半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07-31 17:36发表于北京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女......
十八大、十九大后落马省部级及以上高官名单 山西、河北、辽宁最多
02-09人民日报仲音: 近三年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02-18现场评论·新时代的伟大实践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⑱⑲⑳㉑
01-1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党代表通道”第一场采访活动
10-16检察日报评论员文章: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①②③④⑤⑥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