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社会组织机构 > 正文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冬残奥运动会(全文)

时间:2021-12-09 18:20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6月3日,哈尔滨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网站改版升级后正式上线。该平台由哈尔滨市委网信办主办,主要受理针对哈尔滨市属地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为公众参与我...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即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开幕,2月20日星期日闭幕。北京冬季奥运会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北京赛区承办所有的冰上项目;延庆赛区承办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项目;张家口赛区的崇礼区承办除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项目。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发布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10月18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希腊成功点燃。10月20日,北京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
2021年10月31日消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基本完成,赛会志愿者培训工作全面展开。11月15日,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全新MV在全平台正式上线。
2021年11月16日,“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推介会”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来自中法两国的文化、艺术和体育界人士、华人华侨代表等100余人出席了活动。
中文名: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
外文名:Beijing 2022 Olympic Winter Games
举办时间:2022年2月4日 至 2022年2月20日 举办地点:中国北京 、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
赛事类型:国际体育赛事
主办机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
赛区:北京赛区 张家口赛区 延庆赛区
口号: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吉祥物:冰墩墩(Bing Dwen Dwen)
上一届: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
下一届: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季奥运会
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
比赛项目:7大项 15个分项 109个小项
冬奥特许商品:冬奥五环珐琅尊等
媒体转播机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
会徽:冬梦
播出频道: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奥林匹克频道 、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频道 、河北卫视、奥林匹克频道(国际奥委会网络频道)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赛事文化

申办过程
第24届冬奥会的提交申办截止时间为2013年11月14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11月15日公布六个提出申办的城市名单:6个城市竞标(城市按字母顺序排列)
1.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
2.北京(中国)
3.克拉科夫(波兰)
4.利沃夫(乌克兰)
5.奥斯陆(挪威)
6.斯德哥尔摩(瑞典)

2014年1月17日,斯德哥尔摩(瑞典)退出申办。5月,克拉科夫(波兰)退出申办。 6月,利沃夫(乌克兰)退出申办。 7月7日,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宣布了三个候选城市:奥斯陆(挪威)、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和北京(中国)。根据计划,国际奥委会将选出三个候选城市。由于只剩下三个申办城市,所以没有城市淘汰。 10月1日,奥斯陆宣布放弃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第128届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上北京以44票获得举办权。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28次会议(粗体为获得主办)
国家|城市|票数
中国|北京|44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40

赛事项目
2022年北京冬奥会7个大项
滑雪(skiing)、 滑冰(skating)、 冰球(ice Hockey)、 冬季两项(biathlon)、 (越野滑雪射击比赛)、 雪车(Bobsleigh)、 雪橇(sleigh)、 冰壶(Curling)

2018年7月18日,国际奥委会宣布,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增7个比赛小项,届时总共将产生109枚金牌。同时女性运动员的参赛比例进一步提高,参赛运动员的男女比例更趋于平衡。
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通过了有关北京冬奥会项目设置的方案。新增的7个小项为女子单人雪车、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跳台滑雪混合团体、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男子、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和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

赛事场地
冬奥场馆位于北京城区(北京赛区)、北京延庆大庄科村(晋语:西大庄窠村)(延庆赛区)以及张家口崇礼太子城地区(张家口赛区)。

 比赛场地
开闭幕式:国家体育场(北京赛区)
高山滑雪: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延庆赛区)
越野滑雪: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张家口赛区)
跳台滑雪: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张家口赛区)
北欧两项: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张家口赛区)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张家口赛区)
冬季两项: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张家口赛区)
自由式滑雪
(1)空中技巧、雪上技巧、障碍追逐、U型场地技巧、坡面障碍技巧:云顶滑雪公园(张家口赛区)
(2) 大跳台: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北京赛区)

单板滑雪
(1)平行大回转、障碍追逐、U型场地技巧、坡面障碍技巧:云顶滑雪公园(张家口赛区)
(2) 大跳台: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北京赛区)

冰球 1:五棵松体育中心(北京赛区)
冰球 2:国家体育馆(北京赛区)

速度滑冰
国家速滑馆(北京赛区)
花样滑冰、短道速滑
首都体育馆(北京赛区)

冰壶
国家游泳中心(北京赛区)
有舵雪橇、无舵雪橇、俯式冰橇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赛区)

北京赛区
国家体育场 这座标志性的体育场因其独特的设计而被称为“鸟巢”,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鸟巢不会举办任何体育比赛,但那里将再次成为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举办场地。

国家速滑馆
中国国家速滑馆位于中国北京,其设计以独特的外观展现了速滑运动的优雅、精确、速度和动感。该馆被称为“冰丝带”,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举办速滑比赛。该设计营造了一种激烈的竞技场氛围,22条光带(或丝带)围绕椭圆形曲面旋转上升,交织成茧,高度约为33.8米。这种“外壳”很大程度地确保了观众的舒适度和便利度。当夜幕降临,建筑外观展现出精彩纷呈的景象,每一条光带都变成了富于动感的灯带,各种灯光效果变幻无穷。国家速滑馆占地17公顷,拥有一条400米长的赛道,冰面达到世界最高标准。场馆可容纳约12000名观众,均靠近比赛场地。地下两层用于场馆服务和停车。

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
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单板大跳台运动(Big Air)在全球的第一座永久跳台,也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跳台造型设计的灵感来自跳台竞赛剖面曲线与敦煌“飞天”飘带形象的契合跳台主体结构为钢结构,总高度60.5米,长约164米,主体结构用钢量4100吨,其中大量采用了高强钢和耐候钢,节省用钢量达到9.75%,减少碳排量约950吨。跳台结构的剖面曲线在满足Big Air竞赛要求同时,为空中技巧比赛预留了剖面变化的可能性。在造型上三条飘带简洁表达出“飞天”飘带的概念,顶部飘带标识出发区,中部飘带为主体包裹兼有抗风柱、竞赛照明灯杆和安全防护网支撑结构柱,并兼有防风作用,下部飘带与中部飘带和主体结构相互掩映。

作为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的一个雪上竞赛场馆,将于2021年12月中下旬开始启动造雪。整个造雪过程将分为四个阶段,涉及本体造雪和塑形、储雪、补雪等工作,造雪量将达到6500立方米,储雪量约4500立方米。

国家游泳中心
2008年奥运会作为游泳、跳水、花样游泳项目比赛场地的“水立方”,将被改造为“冰立方”,成为冰壶项目的比赛场馆这次改造也将让国家游泳中心成为双奥场馆,也是世界首个“冰水转换”的场馆冰面的温度是零下8.5摄氏度左右,距离冰面1.5米,它变成了10摄氏度到正负2摄氏度,然后到观众区可能变成18摄氏度,这个和原来的温度场分布就有比较大的变化。湿度控制上要把露点温度降到负4摄氏度。可容纳18000名观众的五棵松体育馆将与国家体育馆一起成为2022年冬奥会冰球比赛的主要赛场。

“冰立方”
五棵松体育中心
场馆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改造,改造后场馆配备30x60米和26x60米两种尺寸的可转换冰场,不仅是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赛事通用型场馆,还能够在6小时内实现“冰篮转换”,还原为篮球场,是名副其实的“双奥场馆”。
国家体育馆
2008年北京奥运会遗留场馆设计类似于传统的中国折扇,被昵称为因此获得“扇子”的绰号,国家体育馆外观尽可能保持了原有风貌,其扩建部分的外立面,无论是从屋顶造型、立面选材还是空间尺度的划分,都与原有建筑保持一致。此外,扩建训练馆的外立面采用了玻璃幕墙设计,可以充分引入自然采光,通过外遮阳和内遮阳系统,调节自然采光,最大限度减少照明能耗。

首都体育馆
将在冬季奥运会期间承办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赛。
北京冬奥村
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朝阳区奥体文化商务园区11号地块,主要用于接待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上运动的运动员。奥运村的设施将包括2300个床位,用于接纳运动员和比赛官员前来参加冬季奥运会。随着冬奥会和残奥会的结束,这个以健康和智能为主题的奥运村将成为面向大众出租的公共住房。总建筑面积约33.3万平方米,位于奥体中心以南、中轴线以东,共有20栋住宅,项目一标段工程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地下为整体车库,共3层,地上为11栋主楼住宅、最高17层、建筑高度60米,结构形式为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张家口赛区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我国首座跳台滑雪标准场地,顶部与地面落差达130多米。“雪如意”将承办跳台滑雪全部五个比赛项目,以及北欧两项全部三个比赛项目,场馆可以容纳坐席4850个、站席5000个,因为多数的比赛都是在室外和夜间举行,天寒风疾的观赛环境极易给观众带来不舒适感,导致观众的观赛体验不佳,影响到冬奥会的办赛效果,这就对保暖措施有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位于中国北方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区域东北侧山谷,自北向南依次布置靶场、赛道与起终点区、场馆技术楼等,赛道总长8.7公里,沿山体自然地形而建,分为竞赛主赛道、残奥坐姿赛道及训练赛道等;场馆技术楼共有地上4层,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主要功能为赛事管理和技术用房;在东西两侧,还有地下连接通廊横穿赛道出发区,连接技术楼与设备存放区、靶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将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11个冬季两项赛事。冬奥会后,该中心除将用于中国国家队的训练外,还将成为旅游胜地。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位于太子城区域东南侧山谷,由西向东依次为场馆运营综合区、运动员综合区、场馆技术楼、场馆媒体中心和转播综合区。其中,赛道总长9.7公里,分为东侧山谷的竞赛赛道和南侧山谷的训练赛道;场馆技术楼建筑面积为4890平方米,共有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为兴奋剂监测站,首层主要满足竞赛管理功能,二层为平台,三层为奥林匹克大家庭,四层为仲裁、计分及计时等比赛技术用房。

云顶滑雪公园
是一个现有的滑雪胜地,那里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的家园。冬奥会使用的设施为临时性的,场馆将在赛事结束后归还给其所有者,该公园将有两个独立的场地:公园A用于自由式滑雪;公园B用于单板雪板。每个场地可容纳7500名观众。

张家口冬奥村
张家口冬奥村将在冬奥会和残奥会期间接纳2640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奥运会结束后,该地点将会改造为商业区。
2021年11月9日,张家口赛区76个冬奥项目已全部完工。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拥有中国第一个滑行运动赛道,也是亚洲范围内的第三个赛道。该中心可容纳2000个坐席以及8000个站席。冬奥会结束后,该中心将被用来举办国际比赛,同时也将是中国国家队的训练场地。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延庆西北部的小海托山区,由七个滑雪道组成,最大垂直落差达900米,该场馆将在冬季奥运会后将继续被用于国际比赛和运动员训练。可容纳5000个坐席以及3500个站立席位。
延庆冬奥村
延庆冬奥村是根据中国北方山村的文化特点设计的,突出了中国文化和环境保护的特点,以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冬奥会和残奥会期间,该场馆可接纳1430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

竞赛日程
按当前计划,北京冬奥会将有19个比赛日、228个竞赛单元,2022年2月2日开赛,4日举行开幕式,20日闭幕。冰壶将是最早开赛的项目,在开幕式前两天就将举行第一场混合双人循环赛。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体出发决赛是最后一个结束的比赛项目,在闭幕式当天下午举行。冬奥会15个分项共组建了11个竞赛团队;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尽最大可能使用同样的国内技术官员,充分体现节俭办赛的要求。
据北京冬奥会官方网站2021年6月发布的赛程表。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程表(第九版,发布自2021年6月)
2022年2月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首钢大跳台
当日 决赛数 开闭幕式 冰壶 冰球 速度 滑冰 短道 速滑 花样 滑冰
高山滑雪 有舵雪橇 钢架雪车 无舵雪橇 跳台滑雪 北欧两项 越野滑雪 单板滑雪 冬季两项 自由式 滑雪
2 (三) - * - - - - - - - - - - - - - - 0
3 (四) - * * - - - - - - - - - - - - * 0
4 (五) OC * * - - * - - - - - - - - - - 0
5 (六) - * * 1 1 - - - - * 1 - 1 * 1 1 6
6 (日) - * * 1 - * 1 - - 1 1 - 1 1 - 1 7
7 (一) - * * 1 2 1 1 - - * 1 - - 1 1 (*) 8
8 (二) - 1 * 1 - * 1 - - 1 - - 2 2 1 (1) 10
9 (三) - * * - 1 - 1 - - 1 - 1 - 1 - (1) 6
10 (四) - * * 1 - 1 1 - * 1 - - 1 2 - 1 8
11 (五) - * * 1 1 - 1 - 1 - * - 1 1 1 - 7
12 (六) - * * 1 - * - - 1 - 1 - 1 1 1 - 6
13 (日) - * * 1 2 - 1 * - - - - 1 - 2 - 7
14 (一) - * * - - 1 - 1 - - 1 - - (*) - 2 5
15 (二) - * * 2 - * 1 1 - - - 1 - (2) 1 1 9
16 (三) - * * - 2 - 1 - - - - - 2 - 1 1 7
17 (四) - * 1 1 - 1 1 - - - - 1 - - - 1 6
18 (五) - * * 1 - * - * - - - - - - 1 2 4
19 (六) - 1 * 2 - 1 1 1 - - - - 1 - 1 1 9
20 (日) CC 1 1 - - EG - 1 - - - - 1 - - - 4

说明:“*”代表当日有不是决赛的比赛;数字代表当日有相应数量的决赛;“OC”代表开幕式;“CC”代表闭幕式;“EG”代表花样滑冰表演滑。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在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首钢大跳台进行;“(*)”代表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资格赛,括号内的数字代表当日进行的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赛。

会徽
2017年12月15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见证了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重要时刻: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
2022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会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梦想与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红黄两色源自中国国旗,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在“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吉祥物
2019年9月17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区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冰球馆揭开神秘面纱。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名为“冰墩墩”,形象来源于国宝大熊猫。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形象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大红灯笼。

2019年9月17日,吉祥物发布一刻
熊猫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国宝,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深受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灯笼,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它是欢乐喜庆节日气氛和 “瑞雪兆丰年”美好寓意的完美结合,表达了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办奥理念。
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灯笼代表着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突出了举办地的特色;装饰图案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面部的雪块既代表“瑞雪兆丰年”的寓意,又体现了拟人化的设计,凸显吉祥物的可爱。灯笼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渲染了2022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身体发出光芒,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外观设计正式对外发布。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外观设计正式对外发布
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外形极具动感和活力,颜色为银色与红色,象征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北京冬残奥会火炬则选用银色与金色,寓意辉煌与梦想,体现“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火炬最下方一圈刻有“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全称的盲文。

火炬
火炬整体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以祥云纹样“打底”,自下而上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火炬交接时,顶部可以紧密相扣。
2021年10月18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采集成功。在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赫拉神庙遗址前,奥运火种再次为北京点燃。
2021年10月19日,北京冬奥会火种交接到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手中,火种交接仪式顺利完成。20日清晨,随着北京冬奥组委赴希腊代表团抵达首都机场,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顺利抵达北京。火种欢迎仪式于20日上午举行,李佳军任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中国第一棒火炬手。

奖牌
主词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
2021年10月26日,在“一起向未来——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现场,本届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奖牌隆重发布。奖牌正面中心刻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周围刻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英文全称(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 Beijing 2022)字样。圆环做打凹处理,取意传统弦纹玉璧,上面浅刻装饰纹样,均来自中国传统纹样,其中冰雪纹表现了冬奥会的特征,祥云纹传达了吉祥的寓意。
奖牌背面中心刻有北京冬奥会会徽,周围刻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文全称(北京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字样。圆环上刻有24个点及运动弧线,取意古代天文图,象征着浩瀚无垠的星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象征着第24届冬奥会上运动员如群星璀璨,创造佳绩。奖牌背面最外环镌刻获奖运动员的比赛项目名称。
奖牌挂带采用传统桑蚕丝织造工艺,冰雪底纹上印有北京冬奥会会徽、核心图形等相关信息。挂带选用红色,与中国春节文化特色相契合,表达对运动员的节日祝福。
奖牌盒以大漆和竹子为主要材料制作,既突出中国文化特征,又符合“绿色办奥”和可持续性的理念。

雕塑
晋元桥作为进入石景山区门户为了凸显石景山双奥之区的特点,完善节点的标志功能在,晋元桥两个匝道围合出了两块圆形绿地,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奥运元素中,提炼出模纹图案为基础,在种植设计中“两点”的中心点各设置冬奥会

主题口号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对外发布——“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一起(Together)”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指明了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成功之道。“向未来(for a Shared Future)”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传递了信心和希望;“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倡导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一起向未来”,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传递出14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
2021年10月1日,由陈伟霆与袁娅维、庞清、佟健联袂演绎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MV正式发布。
2021年10月11日,由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策划推出的“双奥之城城市之光”冬奥会主办城市系列宣传短视频在全球主要互联网平台正式发布。该系列短视频通过集中展示“双奥之城”北京的人文历史、时尚潮流、冬奥元素,为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加油助力。
2021年10月到2022年2月,该系列视频将在境内外主要互联网平台陆续播出。

歌曲
2021年10月21日,谢霆锋、谭维维倾情演唱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接力推广歌曲《Flame of Hope》上线,助力北京冬奥会。
2021年11月15日,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全新MV在全平台正式上线。

邮票
申办成功纪念邮票
2015年07月31日,中国发行《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纪念》邮票1套1枚。以中国书法“冬”字为创作主体的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识,在1日召开的纪念邮票
北京冬奥申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亮相。
吉祥物纪念邮票 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纪念邮票一套两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

官方海报
2021年9月22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发布官方海报,共三组六幅,于2020年7月设计完成。

宣传海报
2021年9月22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海报发布,本次发布的冬奥宣传海报艺术风格多样,11套作品以体育为主题,以文化为内容,融入了冬奥元素、中国文化、城市风貌、冰雪运动等多种设计元素,既有奥林匹克精神的展示,又有对大赛氛围的渲染;既有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又有笑迎八方宾朋的胸怀;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又有主办城市风貌的呈现。

制服
2021年10月27日傍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在首钢三高炉正式发布。 冬奥制服装备供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及志愿者穿着使用,包含服装、鞋品、配件三类。冬奥制服装备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冬奥会核心图形的雪山图景。
冬奥核心图形的设计展现了中国传统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融合了京张赛区山形、长城形态,以及《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而北京冬奥组委最终确定的制服外观设计,则将冬奥核心图形合理地拓展到立体化的服装上,运用具有中国水墨画韵味的笔触、浓厚淡薄的线条、远近虚实的层次,将传统美学和冰雪运动巧妙的联系融合在一起。
在色彩选择上,沉稳的墨色和跃动的霞光红展现了工作人员的实干和热情,中性的长城灰彰显技术官员的客观公正,明亮的天霁蓝展示志愿者的青春活力,纯洁的瑞雪白作为调和色象征着“瑞雪兆丰年”。霞光红、长城灰、天霁蓝、瑞雪白,这些冬奥色彩系统中的主色勾勒出冬奥会恢弘场景与空间意境,以及冬季运动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志愿者标志
标志上半部图形由寓意连胜的“VVV”组成,象征志愿者“手拉手” 参与冬奥服务冬奥的热情;图形下半部分“笑脸”表达了“奉献、爱与微笑”的主题。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既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传承,也是对志愿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体现。

体育图标
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育图标共24个。图标设计,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既展现出冬季运动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特点,也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精深,彰显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理念和愿景。图标以霞光红为底色,寓意着日出东方,代表着热情和希望,也为即将在春节期间举行的北京冬奥会烘托出喜庆气氛。

色彩系统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色彩系统的主色包括霞光红、迎春黄、天霁蓝、长城灰、瑞雪白;间色包括天青、梅红、竹绿、冰蓝、吉柿;辅助色包括墨、金、银。色彩系统通过基础色系、相邻色系及多色色系等方式可以形成组合应用。

火炬传递
主词条: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采集仪式、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炬接力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8日下午,2022北京冬奥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的古奥林匹亚遗址举行,这也意味着——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的大幕就此正式拉开。整个仪式从当地时间上午11点30分开始,随着奥林匹克会歌在古奥林匹亚赫拉神庙遗址的上空响起,奥运五环旗帜缓缓升起。随后,现场依次播放了中国国歌与希腊国歌,并分别升起两国国旗。

2022北京冬奥会圣火采集仪式
2021年10月19日,北京冬奥会圣火送往中国,短道速滑名将李佳军传递火炬 。李妮娜出任第二棒火炬手。
2021年10月19日,北京冬奥会火种交接到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手中,火种交接仪式顺利完成。
2021年10月20日清晨,随着北京冬奥组委赴希腊代表团抵达首都机场,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顺利抵达北京。据悉,火种欢迎仪式20日上午举行。

核心图形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核心图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借助科技手段,通过计算机生成技术,将京张赛区山形及长城形态,与象征文化的《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充满动感与力量的线条、中国书法的韵味、运动员的比赛激情、赛场的滑道和前沿科技相融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中国风韵的冬季美景,呈现出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核心图形对应色彩系统划分为三个色系,分别是:寓意纯洁冰雪、未来与梦想的蓝白色调;体现运动激情、春节节庆氛围的红金色调;代表文化和可持续的青绿色调。

衍生产品
2019年10月5日,首批北京冬奥冬残奥吉祥物特许商品在王府井工美大厦、北京百货大楼等多个特许零售店开卖。此次上新的吉祥物特许商品包括文具、服装、徽章、钥匙扣、工艺品、贵金属等品类的几十款商品。
2020年9月9日,以“大美非遗,京彩冬奥”为主题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特许商品“冬奥五环珐琅尊”在北京发布。珐琅尊总高43厘米,采用景泰蓝、琉璃和錾刻三大非遗技艺制作而成。造型设计灵感源于奥运五环标志,五种底色分别取自奥运五环的五种颜色。
2020年12月18日,两组北京冬奥会重量级特许商品“冬奥金镶玉瓶”“冬奥双玺”精彩亮相,“冬奥金镶玉瓶”与“冬奥双玺”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春明与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孟庆东领衔创作。两组作品融合了金银浇铸、珐琅、花丝、玉雕、金镶玉五大传统技艺,再次让世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姿。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4日,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与吉列品牌联合发布2022北京冬奥会“个人最佳”奖杯。

推广方式
2019年1月20日,北京体育大学在京发布迎冬奥宣传片《激情冰雪》。
2020年7月30日下午,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申办五周年即将到来之际,由北京冬奥组委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冬奥之声”全球传播活动在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正式启动。
2021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正式进入一周年倒计时,中国冰雪推广曲《把冰雪点燃》。
2021年10月26日,北京冬奥倒计时100天,官方宣传片正式发布。
2019年2月19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以下简称《遗产战略计划》)。作为《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第一届从筹办初期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北京2022正在努力树立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和区域发展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新典范。
《遗产战略计划》的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是北京冬奥会将努力创造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7个方面的丰厚遗产。

《遗产战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组织实施:一是计划阶段(2017年—2018年),主要是制定各领域遗产计划;二是实施阶段(2019年—2022年),主要是推进实施各领域遗产计划;三是总结阶段(2022年—2023年),主要是汇总各领域遗产成果。
传递故事短片
2021年10月22日,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故事短片《冰雪之约》上线,奥运之火再次拥抱北京,点燃全民冰雪热情。
残疾人服务知识手册
2021年11月24日晚,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组织编写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残疾人服务知识手册》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上正式发布。

宣布成立
2015年12月15日下午三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成立大会。大会宣布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担任北京冬奥组委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担任执行主席。北京冬奥组委的成立,标志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筹备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与赛事相关的场馆建设与改造、交通规划、环境保护、比赛服务等一系列工作也将全面提上日程。

创办理念
北京冬奥村秉承“绿色办奥”理念,采用国际领先的“健康建筑”金级标准设计建造,可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其综合诊所建成超低能耗示范建筑,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提升使用体验。此外,北京冬奥村高度重视无障碍建设,在交通流线设计、道路建材选择、室内家具布局使用、无障碍智慧服务平台开发等多方面满足残障人士需求。

 领导成员
主席|蔡奇:北京市委书记
执行主席|陈吉宁:北京市市长
苟仲文: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许勤:河北省省长
张海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执行副主席|张建东:北京市副市长
副主席|杨树安:中国奥委会副主席
徐建培:河北省副省长
周长奎:中国残联理事长
于再清: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注:组委会成员由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中国奥委会、北京市、河北省等有关方面人员组成,经组委会执行委员会决定,由组委会主席审批。

媒体转播机构
国家/国际组织/频道/电视台/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频道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综合频道、CCTV-2财经频道、CCTV-5体育频道/奥运频道、CCTV-13新闻频道、CCTV-5+体育赛事频道、CCTV-16奥林匹克频道、CCTV-4K超高清频道和CCTV-8K超高清频道等电视频道)、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卫视、北京冬奥纪实频道和北京新闻频道)、河北广播电视台和张家口广播电视台。
TTV、CTV(中国台湾)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中国香港)
美国/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日本/朝日电视台、朝日新闻、东京电视台、日本新闻、中日新闻、共同社、 NHK、J Sports(付费体育频道)
韩国/SBS、MBC、KBS
英国/BBC
法国/ 法国电视
德国/ 德国电视
意大利/ 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
俄罗斯/ 俄罗斯电视台
加拿大/ CBC
卡塔尔/ 半岛电视台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电视七台
备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内地版)每天只保留《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晚间新闻》这五大新闻节目,其他时间与体育频道(奥运频道)、体育赛事频道和奥林匹克频道一同作为赛事直播频道(香港版则继续播出经典节目或重播剧集);财经频道作为赛事重播频道;新闻频道全程播报冬奥会赛事新闻实况;4K超高清频道也会对冬奥会做报道

合作伙伴
截至2020年11月15日,北京冬奥组委已成功签约30家赞助企业,包括10家官方合作伙伴,即中国银行、国航、伊利、安踏、中国联通、首钢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和中国人保;8家官方赞助商,即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金龙鱼、北京顺鑫股份有限公司、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奥集团、恒源祥和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家官方独家供应商,即英孚教育、科大讯飞、中国邮政、华扬联众、士力架和北京空港宏远物流有限公司;以及6家官方供应商,即 普华永道、随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广播电视台、北京一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歌华有线。
2020年8月8日,北京冬奥会合作伙伴俱乐部轮值主席单位换届活动在京举行。此次换届采用“联合轮值制”,由中国联通与中国石化共同担任本届合作伙伴俱乐部轮值主席。
2020年9月1日,东道品牌创意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品牌设计服务独家供应商,将为冬奥文化活动筹办、打造冬奥形象景观品牌增添新动能。
2020年10月21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包装零食赞助商发布会在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举行。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包装零食赞助商。

冬奥交通
北京2022冬奥会将提供由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方道路等多种交通基础设施组成的立体互补的交通服务。3个奥运村的设置使奥运村至竞赛场地、训练场馆的交通时间最小化,其中北京赛区在15分钟之内,延庆赛区在10分钟之内,张家口赛区在5分钟之内。
为保障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北京市、张家口市、延庆区三地赛场间的交通服务,国家将新建连接三地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铁路方面,京张高铁,全线长约174千米,主线共设近10个车站,设计时速将在每小时200 公里至350 公里之间,乘火车从北京北站到延庆场馆约20分钟,到张家口场馆为52.5分钟。为方便观众前往崇礼观赛,京张高铁的崇礼支线也一并建设,而崇礼区太子城站位于张家口奥运村南侧一公里处,步行几分钟即可抵达奥运村及其周边比赛场地。

公路
高速公路方面,北京赛区至张家口赛区有京藏高速公路(G6)、京新高速公路(G7)京礼高速(S3801)和110 国道(G110)连接。此外,崇礼区与张家口市中心城区有张承高速公路连接。
铁路
不仅是区域交通,本届冬奥会也将逐步完善北京市内交通与张家口市内交通。北京市2015年年底9条地铁新线开工,此次新开工线路有新机场线、3号线一期、12号线、17号线、19号线一期、7号线东延、房山线北延、机场线西延、8号线三期南延等。到2020年,北京将形成30条运营线路、总长1177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张家口市将完善外环路的连接(北环和东环的连接)以及张家口市中心城区通往崇礼区以及崇礼区通往奥运赛区的道路。
航空
冬奥会机场配套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2019年下半年投入使用,通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19分钟即可到达北京市区。张家口宁远机场改扩建工程于2020年8月完工并投入使用,通过公交线路连接5分钟内即可到达张家口市区。
冬奥专用交通
北京还将延用2008年奥运会的交通经验,包括:在与奥运需求相关的主要道路上设置奥运专用道、设置奥运专用公交线路和公交场站、为各类冬奥会客户群提供专门的运输保障服务。此外,已有及新建交通运输项目将体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模式。最新的交通解决方案,将按照相关环保标准,缩短奥运场馆到驻地的交通时间,并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城市愿景高度契合。
“冬奥行动”
华侨华人行动计划
2018年8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华侨华人行动计划》在北京发布。广邀全球华侨华人从四方面助力冬奥:
一是全力支持北京冬奥会宣传推广。《计划》鼓励更多海外华文媒体加入进来、发挥优势,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冬奥故事,为2022年冬季奥运会发出最强音。
二是欢迎为北京冬奥会建言献策。《计划》鼓励华侨华人社团、代表人士、专业人士围绕相关议题提出建议;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冬奥会相关领域;引入冬奥会成功筹办经验、先进办赛理念;引荐高水平赛事组织管理、技术支撑、服务保障等方面专家和紧缺人才。
三是积极参与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及语言服务。《计划》指出,华侨华人志愿者在语言翻译、文化沟通、志愿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希望组成一支语言能力强、冰雪技术高的侨胞志愿者队伍,为冬奥会提供人性化服务。
四是协助参与北京冬奥会项目建设。《计划》鼓励华侨华人参与北京冬奥会项目建设;鼓励重点华商企业参与冬奥森林公园、冬奥冰雪休闲小镇等项目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志愿者服务行动计划
2019年5月10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活动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向社会各界正式发布。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设立5个志愿服务项目,包括:前期志愿者项目、测试赛志愿者项目、赛会志愿者项目、城市志愿者项目、志愿服务遗产转化项目等。同时将实施宣传动员计划、招募选拔计划、公益实践计划、教育培训计划、激励保留计划、岗位运行计划等6个运行计划。
2019年12月5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公告,计划招募2.7万名冬奥会赛会志愿者,1.2万名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
赛会志愿者分为通用赛会志愿者、专业赛会志愿者两大类。其中,专业赛会志愿者是指具备赛会志愿服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经验,能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赛会志愿者,包括但不限于:语言服务、医疗服务、驾驶服务等。专业赛会志愿者以外的其他志愿者均为通用赛会志愿者。
赛会志愿者将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以及各项比赛提供志愿服务,分布于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及其他相关场所和设施,服务类别包括12类:对外联络服务、竞赛运行服务、媒体运行与转播服务、场馆运行服务、市场开发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技术运行服务、文化展示服务、赛会综合服务、安保服务、交通服务和其他。

政府保障
2021年8月4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为了保障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备和举办工作顺利进行,京津冀三地在各自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分别表决通过了《授权政府为保障冬奥会筹办工作规定临时性行政措施的决定》。目前,该“决定”已正式实施。
2021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从严处置侵犯奥林匹克标志相关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2021年11月7日,随着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6日迎来暴雪,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团队于7日在冰雪天气中开展救护车转运救援演练,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高山滑雪赛事医疗保障工作进行有效预热。
疫情防控

防控规定
2021年9月29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主持召开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会议,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列席。会议审议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疫情防控关键政策。按计划,北京冬奥组委将于10月下旬发布第一版《防疫手册》,12月发布第二版。相关政策还将在《防疫手册》中得到更为详细的说明。
2021年9月29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疫情防控政策正式对外公布。鉴于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复杂,决定不面向境外观众售票,仅面向境内符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的观众售票,从2022年1月23日至冬残奥会结束,将实施闭环管理。所有进入闭环内的境内外冬奥参与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将进行每日核酸检测,参赛运动员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其他人员执行"二选一"政策,即来华前14天完成全程疫苗接种者入境后直接进入闭环管理;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入境后进行21天集中隔离观察。
2021年10月2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张建东介绍:对不遵守《防疫手册》规定的,可能会面临警告、临时或永久撤销注册资格、临时或永久取消参赛资格、逐出比赛、取消相关资格等严重后果。

防疫手册
2021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三方共同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以下简称《防疫手册》)第一版。《防疫手册》更像是一本“参加赛会的说明书”。《防疫手册》告诉所有来参加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人员,应该怎么来,来了之后是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赛会期间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行为准则等。
《防疫手册》(第二版)计划于2021年年底发布。
转场服务
转场是北京冬奥会冰球项目特有的环节。由于冰球比赛在两个场馆进行,冰球项目装备较多,其转运需要物流部门提供服务。
2021年11月10日,从五棵松到国家体育馆,北京冬奥会冰球项目特有环节测试顺利完成。
服务车辆
2021年11月12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服务车辆交付仪式在北京首钢园举行,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企业所提供的车辆将正式投入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交通服务保障中。据介绍,汽车企业将会为北京冬奥会提供2205辆共计27款不同的车型,包含小轿车、SUV、7座商务车、中巴车等,还有专门服务于冬残奥会的三款无障碍车型。
专用道标识
2021年11月12日起,北京市在部分道路开展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专用车道施划工作,并配套建设专用道标识。在20条城区道路的专用道内,共计划设置专用车道标线4422平方米,配套标识标志185组,提示标志73套,全部工作预计11月底前完成。
餐饮服务
2021年11月13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与北京冬奥组委奥运村部在北京冬奥村,通过总台“冬奥来了”特别节目《冬奥食堂》联合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运动员菜单。在餐饮服务上,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冬奥村的服务标准、时间和内容统一。设置了世界餐台、亚洲餐台、中餐餐台、明档、清真餐台、披萨与意大利面餐台、沙拉台和调味品台、鲜果台、面包和甜品台等12种餐台,提供来自世界各地特色菜品共计678道。每天约200道供各国运动员食用,以每8天为一个周期进行轮换。每餐都有一系列素食和清真菜式,并提供犹太洁食服务,满足不同口味、不同宗教的特定饮食需求,让运动员充分感受中国的热情和好客之道。
医疗服务
2021年11月,96名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共同组建了国家体育馆馆医疗保障团队。所有医务人员配备远程诊疗记录仪,200余位顶级专家可即时连线支招;全国首个“移动诊疗车”正式应用,堪称车轮上的微型医院。
专用车道
2021年11月,北京市高速公路冬奥会、冬残奥会专用车道施划工作正式启动。按照计划,全市将在市域内6条高速公路上施划冬奥专用道,共设置冬奥交通指引标识共计205.6公里。全市将在京藏高速(马甸桥—健翔桥)、京新高速(箭亭桥-六环路方向)、机场二高速(T3-管头桥)、京平高速(李天桥-温榆桥)、机场高速(温榆桥-新东路)、京礼高速(土城村东桥—延庆区界)6条高速公路段双向施划冬奥会专用车道。六环路(阜石路—李天桥)不施划专用车道,将双向设置冬奥交通指引标识。
颁奖广场
2021年11月24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2022年冬奥会北京颁奖广场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东侧搭建施工中。据了解,颁奖广场是冬奥会区别于夏奥会的主要文化特征。作为汇集了舞台、灯光、焰火等多个闪耀元素于一身的非竞赛场馆,在北京域内将由北京颁奖广场和延庆颁奖广场分别完成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光荣使命。

冬奥体验
2020年5月,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同步向社会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8月8日,中国联通携手联合国人居署发布了《2020智慧冬奥与可持续发展报告》。
1、在观众观赛方面,中国联通利用5G网络将多路高清信号实时回传至场馆附近的边缘计算平台,进行图像处理与内容识别,可实时响应用户在场内的画面切换、运动员追踪与数据展示等个性化内容,并充分利用云计算提供云转播服务,实现更新颖、更便捷、更个性化的赛事转播。
2、面向冬奥会的赛事组织者和服务者,中国联通通过5G技术大力提升冬奥会办赛在交通、能源、物流、安保、人力等诸多工作中的组织效率;
3、面向运动员,中国联通将多个摄像头采集到的高清运动员训练比赛视频上传到边缘云上,在云端进行视频拼接,基于AI算法的运动员识别,再将视频通过5G网络回传至场内教练员,实现5G+AI指挥训练。

奥运精神普及
中国联通围绕“每个三亿分之一”传播主题,于2018年8月10日奥林匹克博览会上,正式启动了“中国联通校园计划”,面向全国招募有热情、有才能、有意愿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贡献力量的优秀青年,担任“冬梦大使”。2020年,中国联通发起了“以智慧创想,共筑绿色冬奥”的“2020中国联通冬梦大使创意挑战赛”。
绿色办奥
绿色办奥是北京冬奥会的核心理念之一。
1、中国联通坚持5G基站共建共享,加速5G落地与应用。截至2020年5月底,中国联通累计开通共建共享基站11.5万个,可用5G基站达到近13万个,覆盖所有直辖市、主要省会城市以及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的重点城市。预计到2020年年底,中国联通5G基站总规模将达到30万,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
2、中国联通借助5G、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冬奥智慧应用平台,丰富智慧场馆应用场景。智慧场馆将集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融为一体,贯穿“科技冬奥”理念。
3、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的碳中和目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色电力输入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绿电供应。

中国联通以5G、切片、MEC、毫米波技术为基础,打造了“智慧观赛、智慧办赛、智慧参赛”三大场景,以及智慧观赛、智慧直播、智慧客服、智慧专线、智慧场馆、智慧调度、云转播、智慧传媒、车路协同、智慧医疗十大应用创新体系。为保障奥运场馆及相关场地的网络覆盖需求,中国联通已经对67个冬奥场馆、签约酒店以及交通干线、场馆间道路进行了5G网络全覆盖作业施工,以满足冬奥赛时业务需求以及冬奥区域内公众用户的网络需求。
中国联通还在北京首钢园内建立了冬奥通信保障指挥中心(TTOC),用于保障冬奥通信运营,冬奥会期间,所有的通信信息服务将在冬奥通信保障指挥中心得到统一监控、统一调度、统一处理和统一服务。

中国联通冬奥通信保障指挥中心(TTOC)
中国联通将在北京冬奥会试应用5G毫米波,毫米波带宽达800MHz,下行速率达4Gbps以上,上行速率达1Gbps以上,能够满足冬奥会期间的需求。
 北京冬奥会测试赛陆续展开,自2021年10月5日起至12月底,“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陆续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展开——10项国际赛事、3个国际训练周和2项国内测试活动先后亮相。
2021年10月16日消息,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点燃仪式即将于10月18日在希腊的古奥林匹亚遗址举行,并将于10月19日在希腊泛雅典体育场的一个仪式上,将圣火交给北京冬奥组委会。
中国联通已实现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网络覆盖。作为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措施,京张高速铁路是全球首条5G全覆盖的高铁线路
面对雪上场馆地形复杂、严寒、强风等多项挑战,中国联通研发了多频段、多形态的5G基站设备,在冬奥雪上场馆建成了可抵抗高寒、强风等恶劣条件的5G全覆盖网络。为冬奥会提供了安全可靠、稳定畅通的5G通信保障,同时也为后续高寒、强风等恶劣条件的5G组网提供了示范。截至2020年年底,张家口赛区核心区已全部实现5G网络覆盖,中国联通正致力于打造覆盖张家口全域的三千兆网络。
截至目前,中国联通全面承接冬奥组委通信需求,打造标准统一的冬奥通信服务技术体系,统一规划北京、张家口两地三赛区的场馆网络,已完成为冬奥会建设的横跨两地三赛区的骨干网络,场馆内的详细部署也在按计划稳步推进。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全部冬奥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和设施的通信建设将全面就绪。
冬奥会技术运行中心位于北京首钢5G智慧园区内,中国联通作为冬奥会唯一官方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与首钢打造的智慧通信枢纽承载着冬奥技术运行的核心功能,为冬奥组委提供了包含4G/5G移动网络、互联网接入、Wi-Fi、数字专线、固定电话在内的全方位通信服务。
2021年10月31日消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基本完成,赛会志愿者培训工作全面展开。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将为北京、河北两地三个赛区的12个竞赛场馆、3个训练场馆、26个非竞赛场馆,以及其他重点服务设施场所提供服务。服务类别包括对外联络、竞赛运行、媒体运行与转播、场馆运行等十大类。经线上、线下面试,北京冬奥组委的41个业务领域从报名的志愿者中录取了近两万名志愿者,大部分来自北京、河北两地的高校。
2021年11月2日下午,国际奥委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以视频形式召开第六次会议,就冬奥筹办最后阶段重点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国际奥委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胡安·安·萨马兰奇通过视频致辞。
2021年11月4日,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携手国际知名男士理容品牌吉列在北京发布了“个人最佳”奖杯,奖杯将颁发给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打破个人纪录的中国运动员。
2021年11月12日,“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2021下半年测试赛和测试活动新闻吹风会在北京冬奥组委举行。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短道速滑世界杯等6项国际赛事及雪车国际训练周、冰壶国内测试活动已顺利完成。
2021年11月13日消息,近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8个临时交通场站全部建设完成。
2021年11月,第39届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14日晚举行颁奖典礼,北京冬奥组委出品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宣传片》获得“奥林匹克精神与价值”竞赛单元最高荣誉金花环奖。
2021年11月20日19时20分,雪橇世界杯男子单人雪橇项目比赛期间,位于延庆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迎来了首批观众,这也是下半年“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进行的首场带观众测试。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2021年11月24日晚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行,中国残联主席、中国残奥委会主席、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张海迪在活动中为五名残疾人志愿者代表授旗。

国内评价
中国举办冬奥会,将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更好地传播奥林匹克团结、友谊、和平的宗旨和理念,将推动全国人民以不同方式投身冰雪运动及相关产业,并将为健康中国、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在祝贺中表示)
祝愿北京2022年的冬奥会,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现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申办冬奥会的成功,向全世界展示了北京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力和信心,标志着中国在世界体坛中迈出了更大一步,进一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和信任。(时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
几代冰雪人几十年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在兴奋的同时也感到了责任重大。冬奥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以后要更好地提高中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同时也要大力普及群众冰雪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任洪国评价)
祝福祖国,相约北京2022,我们一起在北京等你。(环球视觉传媒CEO朱卫伟) 2008年我们北京举办了夏季奥运会,这次申办冬奥会成功,一个国家能又承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非常了不起。(1963年世界速滑锦标赛上获得1500米金牌获得者罗致焕)

外媒评价
祝贺北京和这座城市的人民赢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英国代表团参加2008年奥运会之后,对那里壮观的体育场馆、友好的人民和无与伦比的盛会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相信北京能够为全世界的运动员举办一届伟大的冬奥会。(英国奥委会首席执行官比尔·斯温尼)
在国际奥委会看来,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2022年冬奥会是一个安全、可靠的选择,“带动3亿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也将催生一个巨大的冰雪产业市场。(美联社记者斯蒂芬·威尔森撰文)
国际奥委会将举办权赋予北京,是因为他们相信北京能够成功地举办一届冬奥会。(法新社记者尼尔·康纳)
中国懂得如何组织举办一场大赛事,也已经证明过自己的能力。(中国体育问题专家苏珊·布劳内尔)
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举办让北京成为显而易见的热门选择,其将冰雪运动普及到全球最多人口的国家这一前景也打动了奥委会官员。(路透社记者朱利安·林登) 北京在本次申办中并未刻意高调,冰上与雪上项目之间距离过远与缺少自然雪的现状让北京不得不考虑可能的失败,也让本以冰雪项目见长的阿拉木图底气倍增。不过北京申冬奥代表团曾经多次强调,人工造雪、充足的现存水量与建设中的京包高铁足可保证2022年冬奥会的顺利举行。(日本共同社评价)
外交相关
美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总统拜登正考虑在本月底正式对北京冬奥会实施外交抵制。

中方发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1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不对猜测性的报道作出评论。赵立坚称,我愿重申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世界各国冬奥运动员的舞台,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当前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冲刺阶段,包括国际奥委会在内的国际社会,高度认可筹办工作,外国冬奥运动员热切期待来华参赛。我们坚信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引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为全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共同推动国际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021年11月,俄罗斯卫星网刚刚援引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的话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已受邀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协商一致后将公布。
年度字词
2021年11月19日,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1”活动启动仪式上,北京冬奥会入选年度推荐字词的国内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