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社会组织机构 > 正文

俄罗斯帝国(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英语:Russian Empire;1721年10月22日—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中文简称“沙俄”)

时间:2021-03-22 15:55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帝国(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英语:Russian Empire;1721年10月22日—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中文一般简称为“沙俄”,自称“第...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英语:Russian Empire;1721年10月22日—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中文一般简称为“沙俄”,自称“第三罗马”。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1547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王国进行大北方战争胜利后,10月22日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俄罗斯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并于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进一步强盛。在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参与抵抗拿破仑的反法同盟,并成为战后神圣同盟的领导者,此后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才显现出俄国农奴制度的弊端,经济和工业化相对落后于其他欧洲强国,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但是并不彻底。1904年,日俄战争中再次失败。1914年参加一战,直接导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

俄罗斯帝国在18世纪三次瓜分波兰,两次击败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罗斯帝国成为拥有2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一百多个民族的大国。

俄罗斯帝国统治时期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帝国,但没能真正的解决俄国穷困落后的生活状况,农奴制也没能真正的被废除。东正教作为宗教因素是俄罗斯帝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文名:俄罗斯帝国

外文名:Russian Empire

别名:沙俄、帝俄、沙皇俄国

时间范围:1721年10月22日 至 1917年3月12日

所属洲:欧洲

国号

俄罗斯帝国是1721年至1917年间俄罗斯的国名。按俄罗斯及世界主流学派观点,俄罗斯沙皇国是1547年—1721年间俄罗斯的国号,而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的皇帝”的头衔,正式称皇帝,从此以后的俄罗斯正式国号为“俄罗斯帝国”,“俄罗斯的沙皇(凯撒)”的称号也变成了“俄罗斯的皇帝”。

历史

早期历史

俄罗斯民族的祖先是成长于东欧平原的东斯拉夫人的一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一支,早期的俄罗斯人生活在西起德涅斯特河、东到第聂伯河以及黑海北岸的广袤的东欧平原上。

10-11世纪的基辅罗斯

862年,留里克统治诺夫哥罗德。882年,留里克的亲属、诺夫格罗德公国的奥列格大公征服基辅公国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辅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取得基辅大公称号。13世纪初,基辅罗斯衰落,封建制度与诸侯分立。

扩张之前的俄罗斯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皇帝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和伊凡三世结婚,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和俄罗斯大公伊凡三世的儿子继承王位成为瓦西里三世,从此以后便自称“第三罗马”。1497年,伊凡三世颁布了法典,规定了拜占廷的双头鹰国徽为俄罗斯国徽。

伊凡四世于1547年加冕称沙皇,俄罗斯从此开始了对外扩张政策。得到封建领主阶级的支持,1549年设立了特别会议,编纂新法典,改革地方和中央的政治、行政、经济、军事,尤其是军事改革,使俄罗斯走向强大;打破了领主政体对沙皇的一切权力限制,而以前的大公权力很小,受领主们很多限制,伊凡四世消除了领主政体,建立沙皇专制政体,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俄罗斯;军事强大后,开始对外扩张。在1547—1552年的远征中灭亡了喀山汗国,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国也被吞并。到1557年,西伯利亚汗国也臣服于伊凡。然后使大诺盖汗国臣服于俄罗斯。

伊凡四世时期,俄罗斯开始成为多民族国家。1572年粉碎克里木汗国。灭掉喀山汗国是俄罗斯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标志着从此以后俄罗斯力量强于蒙古鞑靼人的力量,攻灭喀山改变了俄罗斯人与蒙古鞑靼人的力量对比;粉碎克里木意义重大,克里木汗国当时是奥斯曼土耳其之鞭,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前进侵略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东欧大陆,而粉碎克里木汗国使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俄罗斯及东欧再也不可能;打开了通往西伯利亚的道路。

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自留里克王朝起首都为莫斯科,其国号称俄国。伊凡四世之子费多尔无子,死后留里克王朝绝嗣。全俄缙绅会议推举戈东诺夫为俄罗斯沙皇。他继承伊凡雷帝遗志,停止与波兰的战争,在北方向瑞典发动战争,扩大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向东继续侵略西伯利亚汗国,南方与克里米亚汗国交战,修建了一系列要塞城市。

伊凡四世在位时期,也推进俄罗斯农奴化进程,规定如果一个自由人为他人工作满六个月以上,就沦为这个人的奴仆。还公布逃亡农奴的追捕期限为五年。在位末期俄罗斯不断发生农奴起义。

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各族先后加入俄罗斯,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17世纪中期地处欧洲东部的东正教国家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

帝国成立

1613年,全俄罗斯缙绅会议(zemskysobor)宣布立17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沙皇,罗曼诺夫王朝开始。俄罗斯开始只是一个在莫斯科附近的小国,其帝国的地位并不被欧洲承认。彼得一世成为沙皇后,一开始他为了保护南方的国界而开始对抗信奉伊斯兰教的鞑靼和奥斯曼帝国。为了继续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彼得开始到欧洲寻找盟友并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拜访了勃兰登堡(普鲁士)、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等。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

彼得一世是从改变生活习俗开始进行改革的。为了使俄国人在外表上更像西欧人,他在回国后的第二天亲手剪掉了前来觐见他的大贵族们的长胡须,不久又宣布这是全国臣民应尽的义务.彼得还废除了俄国长期以来使用的历法,自1700年1月1日起改用欧洲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彼得从西欧引进了许多文化成分,其中最突出的是发展俄国的教育事业.他亲自聘请几名英国教授到俄国办学和执教,于1701年1月在莫斯科建立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所世俗学校——数学航海学校。此后,彼得又创办了许多学校。彼得一世认为金钱是进行战争的命脉。他从西欧回国后,立即按照英国的经验进行了币制改革,自1700年起开始在俄国流通新币。他还巧立名目,在短短几年内使各种捐税成倍增加。北方战争开始后,俄军在1700年11月19日进行的纳尔瓦战役中一败涂地。这迫使彼得加紧进行加强俄国军事实力方面的改革。

为了增加与西方交流的机会和寻找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彼得在1700年与奥斯曼帝国停战,并对当时欧洲最强国家之一的瑞典宣战。在芬兰湾的纳尔瓦,瑞典军证明了俄军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幸运的是,瑞典在这时陷入了波兰王位的争夺当中。在这喘息的时间,彼得建立了一支新式西方化的军队。彼得一世加紧招募新兵,并且仿照西方国家的模式实行了义务兵役制。彼得一世还在英国人的参与下开始筹建波罗的海舰队;他不仅在国内造船,还多次指示驻英大使在英国买船。当两支军队在1709年在波尔塔瓦再度相遇时,俄国击败了瑞典。17世纪90年代末,探险家约翰·帕特库尔通过《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条约》成功将俄罗斯,丹麦和萨克森结成联盟,三国于是于1700年发动了俄国北部战役。经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从瑞典王国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

1712年后,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迁都至圣彼得堡(在一战时该城改名为彼得格勒),以窥视欧洲大陆。1721年,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称彼得大帝。

涉足西欧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可以说是俄罗斯帝国的第二个强盛期,帝国在南方和西方得到相当大的新版图。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为索菲亚·腓特烈·奥古斯特,是出生于德国没落贵族家庭的公主。1744年被选为俄国彼得三世的妻子,之后成为了俄国的皇后。1762年6月底,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宫廷政变,推翻了自己昏庸无能的丈夫,登上了女皇的宝座。

叶卡捷琳娜在位期间,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自行瓦解除了大贵族和大地主阶层,国内大多数人都呼吁废除农奴制。叶卡捷琳娜二世也深知农奴制对于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但是她不仅没有废除农奴制,反而还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巩固农奴制度,甚至把农奴制扩展到了乌克兰、顿河、伏尔加河流域以及南方各省,使得俄国贵族的领地不断扩大,农奴不断增加。她还颁布了《赐予俄国整个贵族阶层自由》诏书,不仅免除了他们的服役责任,让他们直接继承世袭土地,还给了他们处置农民的无限权力,甚至可以把农奴当做物品随意买卖。1773年俄国爆发了普加乔夫起义。由于不堪大贵族和大地主的压迫,广大农民、市民下层群众、矿工和部分哥萨克在普加乔夫的领导下爆发了革命。他们反对地主,反对农奴制,但确认为沙皇是好沙皇,没有提出反对沙皇的口号。起义使得叶卡捷琳娜二世十分恐慌,她派出重兵镇压了起义并且非常残酷地将起义领导者普加乔夫、佩尔菲利耶夫等人处以极刑,将几千名起义官兵流放到西伯利亚。

1768年,与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和黑海东地中海沿岸地区、并征战和称霸了数个数个世纪已久的伊斯兰教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俄土战争爆发,在1774年以《凯纳甲湖条约》的签订而结束。根据这个条约,俄国取得了原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亚的鞑靼则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而叶卡捷琳娜在1783年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

1787年,第二次俄土战争爆发,1792年战争结束后,俄国将其势力伸入奥斯曼土耳其属下的巴尔干半岛;虽然奥斯曼帝国的势力没有被俄罗斯帝国完全赶出地处欧洲东南部地区的巴尔干半岛,但已不再是俄国的严重威胁了。在西方,俄国则趁著波兰国势日虚之际,与普鲁士、奥地利瓜分波兰。

身为一个欧洲的主要国家,俄罗斯帝国终究也无法避免的卷入了拿破仑战争。1812年6月,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了60万大军侵略俄国,这支部队比俄国正规军大两倍以上,而且装备更加精良。但在拿破仑推进的同时,也同时面临了过度扩张的问题。俄国使用了焦土战争的策略,而拿破仑又遇上俄国寒冷的冬天,使得拿破仑遭遇了灾难性的惨败:不到3万人能回到他们的祖国。在法国军队撤退之际,俄国军队则推进到中欧和西欧,最后到了巴黎的城门边。在反法同盟击败拿破仑后,皇帝亚历山大一世被视为“欧洲的救世主”。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

扩张东方

早于17世纪,俄罗斯已积极向远东扩张,并与中国清朝发生冲突。中俄分别于1689年和1727年签署《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确立边界,但这并未阻止俄罗斯的野心。

1858年5月,俄罗斯乘英法联军侵略中国之际,俄罗斯以武力威胁清政府签署《瑷珲条约》,以黑龙江为边界。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俄罗斯帝国更把整个外满洲(包括库页岛)吞并,并获得海参崴这个不冻港,以扩展其于西太平洋的影响。

另一方面,俄罗斯亦企图将势力染指库页岛及千岛群岛,与日本展开争夺。1875年5月7日,日本与俄国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俄罗斯将所占的千岛群岛给予日本,换取日本所占的库页岛南部。

1858年至1911年,俄国先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界约,又伙同英国对中国帕米尔地区进行了两次私自瓜分,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纳入其版图,策动外蒙古与中国分离,并武装侵占了江东六十四屯、唐努乌梁海(1944年被正式并入俄罗斯)等地区,共计使中国丧失了33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9世纪末期,俄罗斯向清廷租借大连,成立关东州。俄国亦藉得到了东清铁路的建筑权对内满洲(即东三省)进一步侵略,意图建立所谓“黄俄罗斯”。旨在将土地广袤,人口稠密的内满洲也转变为俄国的殖民地。此为俄国远东大战略的最终目的。1900年的庚子俄难(即俄国加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制造海兰泡惨案、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等外交事件,洗劫内满洲诸多城镇)之后该战略的实施步伐被大幅度的加快。但由于俄国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败于日本帝国,并且本国也爆发革命,该项战略计划遂成画饼。

俄罗斯在北美洲亦曾经于1787年占有土地,但在1867年将其以七百二十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即当代的阿拉斯加州。

在中亚方面,俄罗斯最早向中亚的活动,是彼得大帝时代,当时已向希瓦汗国扩张。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在伊格纳契夫怂恿下,向中亚扩张。由咸海出发。前往希瓦汗国与布哈拉。这二国成为附属国。1864年,攻打浩罕与塔什干。1877年,占有全中亚。沙俄还企图通过支持浩罕汗国的侵略者阿古柏染指新疆,并出兵攻占了伊犁,最后在左宗棠击败阿古柏、曾纪泽坚决交涉的情况下“恋恋不舍”得离开了伊犁,但还是试图割走了中国在新疆的不少领土。

近代改革

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地处欧洲东部边陲半亚洲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封建农奴制。由于封建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面对严重危机,1861年,皇帝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因为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发展成近代资本主义强国,成为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是这次改革不够彻底,保留了一部分封建残余。

帝国灭亡

1905年日俄战争的失败使得民众对沙皇制度的不满大增,在首都彼得格勒发生了大规模的民众的反战请愿,由于军警擅自开枪镇压造成了所谓的“流血星期日”,此事件成为了1905年全俄大革命的导火索。此次革命虽然成功被镇压,然而严重撼动了沙皇的威权。并且也使得改革迫在眉睫。于是沙皇启用斯托雷平进行改革,斯托雷平上任后推行土地改革制度并严厉镇压农民运动,尽管颇具成效,可惜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

对马海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爆发,俄国联合英法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奥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大战后期,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的专制统治被推翻。

1917年俄罗斯二月革命后,俄罗斯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与二月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因此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罗斯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世界大战,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对。并且大肆逮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状态。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布尔什维克党在8月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攻打冬宫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917年11月7日晚9时45分,随着停泊在俄罗斯首都彼得格勒附近的军舰“阿芙乐尔”号的几声炮响,起义军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发起了总攻。最终,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俄国“十月革命”。

疆域(统治范围)

俄罗斯帝国地跨欧亚两大洲(1799—1856年间一度在北美阿拉斯加建立了殖民地),面积达到2288万平方公里(1914年),略小于北美洲,远大于南美洲,是当时世界上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大英帝国,其领土东起白令海峡,囊括整个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西抵波罗的海,南至高加索山脉、里海和兴都库什山脉,隔阿穆尔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中国相望,陆上与李氏朝鲜(1910年前)、日本帝国(1905年后)、中国(1912年前为大清帝国、1912年后为中华民国)、阿富汗、波斯(伊朗)、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罗马尼亚、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瑞典、挪威等国家或地区接壤。

俄国面积辽阔,故地跨十个时区(东二区至东十二区)。19-20世纪之交的俄国,总面积2288万平方公里,面积为欧亚两大洲面积的42%,占整个地球面积的1/22,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6。

除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摩尔多瓦)的领土,1917年前的俄罗斯帝国还囊括了芬兰(芬兰大公国)、波兰,土耳其的阿尔达汉省、阿尔特温省、厄德尔省、卡尔斯省和埃尔祖鲁姆省的东北区域。在1742到1867年之间,阿拉斯加也是俄罗斯帝国的领地。

随着瑞典在大北方战争中失败,哈米纳条约在1809年9月的签订,芬兰作为一个自治大公国被并入了俄罗斯帝国。沙皇作为一个立宪君主,通过他的政府和芬兰当地的参议院来控制芬兰大公国,牢牢地掌握着任免权。

行政区划

全盛时期国土面积达到2288万平方千米,人类史上仅次于大英帝国和蒙古帝国。最东曾占据阿拉斯加(1867年卖给美国),势力范围广大。为了更好地管理,俄罗斯分成了81个省、20个区及1个自治区。

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政治疆界大致和东欧平原的自然边界一致,但在此之外它还占有芬兰会议王国以及波兰会议王国。它的北界达到了北冰洋以及北冰洋中的诸岛。

俄罗斯帝国的乌拉尔山以东部为其亚洲北部的领地,西伯利亚以及其南部的草原。

俄罗斯帝国的亚州部分和欧洲部分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以及里海—高加索山脉为界。南界达到了黑海东南岸以及高加索山脉。西部边界在传统意义上从科拉半岛途经波罗的海直到多瑙河河口,包含了俄罗斯所占有波兰的部分。西边邻国有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以及罗马尼亚。

附属国

俄罗斯帝国的附庸国和保护国,有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和1914年后的图瓦(唐努乌梁海)等。俄罗斯帝国的亚洲部分占了11个省,17个区和一个自治区(萨哈林岛)。而除俄罗斯本土外,还有另外8个省在芬兰,10个省在波兰。俄罗斯帝国的欧洲部分拥有59个省和一个区(顿河区),战争部长对顿河区拥有管辖权;其他的省有自己的省长管理当地政府。

此外,通常在几个省的省长之上还设有一个秘书长,秘书长一般拥有调动自己管辖范围内军队的特权。1906年,俄罗斯帝国已经在芬兰、华沙、维尔纽斯、基辅、莫斯科和里加设有秘书长。较大的城市(圣彼得堡、莫斯科、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刻赤、尼古拉耶夫、罗斯托夫)还有独立于省的,它们自己的管理系统;在这些城市中总警监相当于省长。

政治(政体)

根据欧洲王族家谱年鉴的记载,俄罗斯帝国在1910年时实施的是普鲁士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这个政体建立于1905年10月,并且作为过渡期和自成一格的政体。然而在这天以前,俄国沙皇的权利是专制而且无限的。

在十月宣言修法和第一帝国杜马开始后(1906年4月27日),专制这个字就被谨慎地保存著,但是权力已转为有限的程度。然而这种政权并没有办法成为有意义的宪法,因为还缺少了议会单位。但是无限专制却给了自我限制专制体系一个空间,无论将会永久专制,或是只按独裁者的意见统治及行事,都只会增加各党间的冲突而已。那么,当前看来,俄国的政府系统最好定义为专制皇帝下的君主权力有限体制。

彼得大帝在1721年时改称自己为皇帝,并且宣布自己为全俄罗斯的皇帝。之后的统治者也一直延用这个名称,一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被推翻为止。

俄罗斯的君主在1547–1721年间一直使用沙皇这个称号,但之后都是使用皇帝这个名称,只是在中文半音半意的译法下,还是称其为沙皇。

皇帝的权力在十月宣言之前被两项规定所限制,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现有的体制。教宗保罗一世认为,皇帝和其配偶都必须是东正教教会的成员,而且必须要遵守继承权法(PaulineLaws)的规定。但是到了1905年10月17日,情况就改变了,皇帝自愿限制他的立法权力。他认为在没有经过帝国杜马(一个自由选举产生的国民议会)的同意下,任何提案皆无法通过成为法律。虽然在1906年4月28日时出现了与上述道德责任相关的法律,并且和组织法一起扩增,但同时皇帝仍然握有解散杜马的权利,并且他也行使了这项权利。

内阁(参政院)

为了改革中央机构,彼得一世在1711年2月出征土耳其前夕颁布了组建参政院(Сенат)的诏令.参政院取代大贵族杜马成了一个完全受监督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沙皇的驯服工具,它的建立对专制制度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代内阁

根据1905年10月18日起的法律规定,用作支持沙皇的最高议会被建立,并在政府首脑的名义下,设立了俄国首相。俄国政府由其所有的政府部门和它们的部长组成,各部长并列在下:

皇家法庭法官;外交部长;战争部长;海军司令经济部长;工商业部长(1905年创立);国务部长(包括保安,医疗,审查及出版,邮政及通讯,涉外领土事务,事务统计);农业部长;交通部长;司法部长;教育部长。

议会(帝国议会)

根据1906年2月20日制定的法律,帝国议会和帝国杜马合并成为立法的上议院,并且皇帝的立法权从这个时候开始只有和两议院合作才能正常运作。

帝国议会,产生了196个席位,其中有98个由皇帝提名,剩下的98人则是由选举产生,而且总理也是其成员之一。关于这些当选议员,其中有3人是希腊正教的僧侣神父,另外3人是负责掌管教区或世俗职务的白神父,剩下的18人是贵族,6人是大学或科学学院的成员,以及6人来自商会,6人来自工业局,18人来自有地方自治局的政府,其余16人则无,并且有6位来自波兰。然而当立法单位和杜马合作后,该组织的提案却很少被实行。

参议院

建立于彼得一世改革的俄罗斯参议院(Правительствующийсенат,PravitelstvuyushchiSenat,iedirectingorgoverningsenate)的成员全部由沙皇任命。而它巨大的功能是由其分开的部门的职务组成的。它是拥有否决权的最高机构;是帝国的会计部,也是政治犯的最高法庭;而且它还有一个部门起着同英国纹章院类似的功效。它还对帝国所有机关发生的争论拥有裁判权,特别是对中央代表和地方选举出的机构之间的矛盾。最后,它还颁布新的法律,一个理论上的功能赋予了它同美国最高法院相同的权力:拒绝实施与基本法律相抵触的措施。

下议院

帝国杜马或是英制杜马(杜马帝国)组成了俄罗斯国会的下议院,共有442个席位,并且拥有极度复杂的选举方式。这些会员的工作是争取占了其中压倒性多数的富裕人家支持,尤其是地主阶级,并且代表俄罗斯人民发声。除了中亚之外的每一个省,都会推举出几个成员,并且他们大多来自大城市。然而这还不表示他们能成为正式议员,他们还必须通过由农民、公民和地主阶级的决选才能正式出任。然而当代表团代表较弱势的业主出席时,那些富有的业主们将会亲自上阵,公民(都会人士)则是依照课税财产被分成两类,并且被选为省代表团的成员,农民则是由小行政区的代表团所代表。工人阶级则是以特别的方法对待,如果不是每个工厂任用50个员工,则是选出一个或以上的代表参加代表团。

在代表团里他们进行了秘密的过半数获胜选举,优胜者可以代表其参加杜马英制议会。自从这些人形成了保守势力(下议院和公民),改革派的人得已拥有从各阶层政府推选出一个人参加代表团的权力。因此如果杜马拥有一些激进份子,那是因为他们享有了七个大城市的特殊专营权,分别是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敖德萨、里加和波兰的华沙和罗兹。然而地方会直接选出杜马的成员,虽说他们的选举是依照应税财产而有所区别的,并且如此一来会给有钱人家一些优势,以及选出相同数量的代表。

教会

最神圣的主教会议(1721年成立)是俄罗斯正教会的最高政府机关。这是一个由世俗检察官主持,代表着沙皇,以及莫斯科、圣彼得堡、基辅三个大城市和格鲁吉亚的大主教,另外还有轮流任职的主教。

法律

1767年叶卡捷琳娜还亲自为法典委员会编写了《圣谕》她引用了大量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圣谕》中充满了“自由”,“平等”,“民主”等词汇这是叶卡捷琳娜将自己的民主思想实施到法律中的一次伟大实践。体现了女皇在执政初期想要在俄罗斯推行民主政治的决心。

国家象征(国旗)

1721年彼得大帝登基后,俄罗斯帝国的国旗曾长期是罗曼诺夫皇室的皇帝私人御旗—金底黑色双头鹰,19世纪末,尼古拉二世才将国旗更改为现有样式。该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白、蓝、红三色。

俄罗斯帝国幅员辽阔,国土跨寒带、亚寒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用三色横长方形平行相连,表示了俄罗斯地理位置上的这一特点。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蓝色既代表亚寒带气候区,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白、蓝、红三色旗来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间采用的红、白、蓝三色旗,红、白、蓝三色被称为泛斯拉夫颜色。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取消三色旗。

国徽

在东罗马帝国日趋灭亡的过程中,俄罗斯将双头鹰图案引入自己的国徽。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1473年娶了拜占廷帝国的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后,将双头鹰图案放进俄罗斯国徽中,以示莫斯科是第三个罗马。

双头鹰由来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双头鹰原是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拜占庭帝国曾横跨欧亚两个大陆交界处,它一头望着西方的欧洲东南部,另一头望着东方的亚洲西部地区,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在俄罗斯的国玺上出现,直至1918年。

文化(文学)

彼得一世时期的文学仍然是新旧杂陈,具有过渡性质。沙费罗夫和费奥方·普罗科波维奇的政论反对守旧,宣传开明君主专制,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动向。30年代在彼得改革的基础上兴起的古典主义,是此后将近半个世纪中俄罗斯文学的基本流派,表现了启蒙主义同中世纪思想原则之间的斗争。

康捷米尔的讽刺诗着重批评20至30年代社会上的愚昧主义流毒和封建等级观念,到50年代还在广泛传诵。罗蒙诺索夫写颂诗褒扬开明君主,赞美科学文化造福人类。他使文学体裁和语体规范化,并将音节体诗改为更适合俄语特性的音节和重音并重体诗,对统一的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形成和诗歌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8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讽刺杂志盛行,其中最突出的是诺维科夫 主编的《雄蜂》 和《画家》。70年代末,杰尔查文的颂诗开始问世。他把讽刺与歌颂、批判与肯定结合起来,又把“鄙俗”的日常生活引进诗中,从而多少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模式。冯维辛在其优秀喜剧《纨袴少年》中虽然还遵守“三一律”,却深刻揭露了农奴主的残暴和寄生性,点出农奴制是俄国的万恶之源,向现实主义迈进了一步。

18世纪末叶,在英、德、法等国文学的催化下,感伤主义在俄国勃兴,反映了1773至1775年普加乔夫起义后贵族的忧伤情绪。其倡导人卡拉姆津(1766-1826)打破古典主义的禁忌,将卑贱者的形象引入文学,在《苦命的丽莎》(1792)中写一个农家姑娘和贵族青年相爱,最后见弃自杀。小说着力渲染人物的内心感受,格调新颖,语言清雅流畅,发表后风行一时。

受1812年反拿破仑战争胜利引发民族意识高涨和社会动荡的影响,19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变化较快,带有新旧交接的性质。克雷洛夫的寓言和格里鲍耶陀夫(1795-1829)的喜剧,虽然遵循古典主义的诗艺规范,但所展示的俄罗斯社会冲突、情节、形象和生动语言,已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感伤主义迅速为浪漫主义所取代;茹科夫斯基和巴丘什科夫(1787-1855)等的诗歌脱胎于卡拉姆津,追求内心自由和谐,流露出悲观遁世情调;雷列耶夫(1795-1826)和马尔林斯基(1797-1837)等十二月党人的诗歌和小说更多继承拉季舍夫的传统,洋溢着反对暴政和争取自由的革命思想。

大约自19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1825年贵族革命的失败和专制农奴制统治的强化,俄罗斯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又很快让位给以强调冷静客观地观察和描写生活、要求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主要特征的现实主义。原来和十二月党人一起同属于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普希金,从这时起先后创作大量现实主义的戏剧、小说和诗歌,他因此被尊为俄罗斯近代文学之父。稍后的莱蒙托夫首先是个浪漫主义诗人,果戈理也起步于浪漫主义并始终保持着浪漫气质,但前者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及后者的剧作和小说都是严峻的现实主义之作;他们分别从心理分析和幽默讽刺两个不同的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巩固了普希金的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家别林斯基主要通过对这三位作家创作的分析评论,为现实主义(当时叫自然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之从此成了半个多世纪里俄罗斯文学的主潮。此后涌现的赫尔岑、冈察洛夫、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小说、诗歌、戏剧巨匠。当时属于或接近这个主要流派的,还有杜勃留罗波夫和皮萨列夫的评论著作,丘特切夫、柯里佐夫和尼基金的诗歌,以及皮谢姆斯基、格里戈罗维奇、列斯科夫、格·乌斯宾斯基等的小说、特写。

音乐

18世纪末在俄国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俄国作曲家学派形成。代表人物有:别列佐夫斯基、博包尔特尼扬斯基、帕什克维奇、福明、汉多什金等。他们的创作共性是对俄国民间生活题材的关注,采用俄罗斯民歌素材,音乐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歌剧最集中地反映出他们的创作面貌。代表作品有:索科洛夫斯基的《磨工-巫师、骗子和媒人》,京斯基和帕什克维奇的《善有善报》,福明的《马车夫》等。

19世纪初的俄国音乐显示出浪漫主义的倾向。歌剧题材偏好童话和民间传说,追求豪华的舞台效果,音乐充满多愁善感的情调。30~40年代,米哈伊尔·格林卡的创作标志了俄国音乐古典主义传统的确立。格林卡吸取了欧洲古典和浪漫乐派的成果,钻研了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将专业的音乐技巧与质朴的俄国民间音乐结合,使俄国音乐文化提高到欧洲先进水平,奠定了俄国民族乐派的坚实基础。他的爱国主义的歌剧《伊万·苏萨宁》(原名《为沙皇献身》)和神话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管弦乐幻想曲《卡玛林斯卡雅》以及用A.C.普希金诗谱写的声乐浪漫曲《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夜晚的和风》等成为俄国音乐典范之作。50年代末和60年代,随着社会运动和进步思潮的高涨,俄国音乐文化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发展。在音乐演出活动和专业音乐教育方面,鲁宾斯坦兄弟作出了卓越贡献。1859年在圣彼得堡,鲁宾斯坦'、鲁宾斯坦创建了俄罗斯音乐协会。鲁宾斯坦次年在莫斯科成立了分会。他们广泛举行交响音乐和室内乐音乐会,开办音乐训练班。后来在此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圣彼得堡和莫斯科音乐学院。

处在同一时期的柴科夫斯基则重视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民族传统方面,他和强力集团并无多少差异,但是在创作实践上却存在着不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他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80~90年代在沙皇专制高压政策下的俄国知识分子阶层的苦闷心理;作品的音调更多来源于城市歌曲;创作领域扩大,涉及了几乎全部音乐体裁和形式;作曲技术更加全面和完善。他的作品交织着戏剧性冲突、抒情性表白和风俗生活的描写,委婉的旋律,真挚的感情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感染。他最著名的作品有:《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悲怆》),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悼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以及声乐浪漫曲《祝福你们,森林》、《是白日笼罩吗?》等。

19世纪末以来,俄国专业音乐的发展出现了新局面。本国的传统和外来的影响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多样的创作风格和个性。19世纪以来,俄国音乐表演艺术蓬勃发展,建立了俄国学派,涌现许多著名的人物。其中有歌唱家O.A.彼得罗夫斯特拉文斯夏里亚宾'、夏里亚宾、涅日丹诺娃、索比诺夫、叶尔绍夫,钢琴家 鲁宾斯坦、拉赫玛尼诺夫,小提琴家格尔日马利,大提琴家达维多夫,指挥家S.库谢维茨基等。

美术

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女皇统治的整个18世纪,这是俄国的改革和“欧化”时期。俄国文化在意大利和法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下迅速发展,俄国艺术开始纳入欧洲文艺发展的进程,欧洲流行的古典主义这时在俄国也被效法和模仿。

19世纪上期是俄国民族艺术的奠定时期。18世纪中期成立的皇家美术学院,在半个多世纪中逐步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艺术家,他们呼吸本民族的空气,吸收民族文化的养料,具有俄国特色的文艺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第四个阶段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至20世纪初,即从批判现实主义到含有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因素的新流派的出现,其中批判现实主义最为辉煌。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在关注现实和在与西欧广泛的交流中,以其题材、体裁 、风格和手法的多样性与独创性,在世界艺坛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与当时的法国文艺并驾齐驱,各领一方风骚,各自推出了世界级的大师,组成了文艺史上璀璨夺目的一串明珠。

科技(铁路)

1860年后的铁路规划和建设对于俄罗斯帝国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央机关和贵族阶层们基本垄断了决策,但地方氏族阶层为铁路的建设提供了需求。地方的贵族、商人和企业家畅想“从地方到帝国”的未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时常与其他城市竞争,由此也为帝国的经济做出了贡献。

俄国军队在19世纪80年代在中亚修建了两条主要铁路:高加索铁路,连接黑海海滨的巴统和里海海滨的巴库;外里海铁路,由里海海滨的克拉斯诺沃茨克起始,直至布哈拉、撒马尔罕和塔什干。两条铁路为帝国的商业和战略需求服务,同时促进了人口流动。

民族

20世纪初俄国共有200多个民族,使用146种语言和方言。但国家居民的主要部分(近80%),由大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波兰人和犹太人五个民族构成。大俄罗斯人占国家人口的43%(5570万人);乌克兰人(或称小俄罗斯人)占18%(2240万)和白俄罗斯人占4.7%(590万),这三个俄罗斯民族(1917年革命前,“全俄罗斯人”这个术语包括三个主要的东斯拉夫民族——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人口加在一起共占全国总人口的68%。

社会

俄罗斯帝国的俄罗斯人被分为四个等级:贵族、商人、哥萨克和农民。而高加索人,鞑靼人等少数民族则被称为外籍人。在俄罗斯人中81.6%的人是农民,93%的人是商人,62%的人是军人,只有0.9%的人是贵族(0.6%)和神职人员(0.3%)。在8800多万农民中,有一多半是农奴,剩下的则是被限制在土地上的农民(绝大多数)和自由的农民(少数)。

俄国农奴制创立于16世纪,在17世纪中期(1647年)成为了法律条文在1861年的改革后,俄罗斯帝国废除了农奴制。

从农奴变成的农民得到了分配的耕地。但这些土地只是被分给了农村公社,一个管理这些耕地所有权和税款的组织。如果想切实的拥有耕地,农民需要交付附有税率的“赎金”。而在那时候,没有土地的农民只能去给别人干短工来赚取“赎回”土地的钱。不过在向沙皇交了这笔钱之后,新生的农民也就正式的成为了农民,不受地主的任何限制。但是这笔钱很高,因为是先由沙皇付给地主赎金,所以农民直接把钱还给沙皇,而后者要求的年利率是6%,支付期限是49年。另外,对地主经济上的补偿理由并不是土地,而是他们损失了应该为其义务劳动的农奴。不仅如此,很多地主还盘算着如何减少以前自己地上的农奴可以分得的已经少得可怜的土地,比如剥夺他们最需要的部分:农奴小屋周边的牧草地。其结果就是自由身的农民依然需要为以前的主人干活,借此来偿还赎回土地的费用。

宗教

俄罗斯帝国的国教是东正教,沙皇是其领袖,同时还保有最高保护者的称号。沙皇虽然能够进行任命与去职,却不能修改教条及教会传授的内容。东正教在宗教意义上的领导机关是最神圣主教会议,这一会议在宗教事宜上享有极大的权力。理论上所有宗教信仰都是自由的,但对于犹太人则有一定的限制。

历代君主

序号  中文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伊凡四世 1547年—1584年 伊凡雷帝

2 费多尔·伊万诺维奇 1584年—1598年 费奥多尔一世(敲钟者)

3 鲍里斯·戈东诺夫 1598年—1605年 空白

4 费奥多尔·戈东诺夫 1605年(58天) 费奥多尔二世

5 伪季米特里一世 1605年—1606年 空白

6 瓦西里四世 1606年—1610年 空白

7 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 1613年—1645年 米哈伊尔一世

8 阿列克谢一世 1645年—1676年 空白

9 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1676年—1682年 费奥多尔三世

10 伊凡五世 1682年—1689年 空白

11 彼得一世 1689年—1721年 大帝

俄罗斯帝国时期(1721年始)

11 彼得一世 1721年—1725年 大帝

12 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5年—1727年

13 彼得二世 1727年—1730年

14 安娜一世 1730年—1740年

15 伊凡六世 1740年—1741年

16 伊丽莎白一世 1741年—1762年

17 彼得三世 1762年—1762年

18 叶卡捷琳娜二世 1762年—1796年 大帝

19 保罗一世 1796年—1801年

20 亚历山大一世 1801年—1825年 神圣王

21 尼古拉一世 1825年—1855年

22 亚历山大二世 1855年—1881年 解放者

23 亚历山大三世 1881年—1894年 和平缔造者

24 尼古拉二世 1894年—1917年 殉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