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科研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全国城市规划研究、设计和学术信息中...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科研机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全国城市规划研究、设计和学术信息中心。具有城乡规划编制、工程设计、旅游规划设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智能化集成甲级资质(北京公司);具有承包境外市政工程勘测、咨询、设计和监理项目资质;是北京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家服务、科研标准规范、规划设计及社会公益和行业服务是中规院的四项主要职能。
根据2020年11月研究院官网显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职工1082人,直属企业员工412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占86%;有业务所室18个、分支机构6个、直属企业2个、委员会8个、挂靠单位5个、行业单位6个。
经营状态:开业
成立日期:1996年04月17日
注册资本:12,000万(元)
法定代表人:王凯
公司类型:全民所有制
历史沿革
1954年10月,建工部城市建设总局城市设计院成立。
1960年11月,全国计划会议宣布三年不搞城市规划。
1962年,改名为“城市设计研究院”,工作重点由规划编制转移到规划研究方面。
1964年4月,院被撤消,规划人员被下放。至1973年,总规编制与研究工作处于停止状态。
1972年,全国开始恢复城市规划管理机构。
1973年6月,在建筑科学研究院恢复设立(改名“城市建设研究所”),原下放人员逐步归队。
1982年5月,新成立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决定在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984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成立。
2007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成立。
人员编制
根据2020年11月研究院官网显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职工1082人,直属企业员工412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占86%;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职专家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3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有注册规划师220余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双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专职)、王瑞珠(专职)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晓江、杨保军(离任)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职专家(不全):周建明、贾建中、李晓江、邵益生、李迅、朱荣远 、范钟铭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不全):李迅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不全):邵益生 、李迅 、朱荣远
科研部门
根据2020年11月研究院官网显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业务所室18个、分支机构6个、直属企业2个、委员会8个、挂靠单位5个、行业单位6个。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等学术团体的挂靠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等的十余个二级专业学术委员会挂靠在中规院;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成员单位;是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定的全国城市规划标准规范技术归口单位、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技术归口单位;承担了城市交通工程技术、地铁和轻轨研究、城市水资源、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包括水质监测国家实验室)四个部级技术中心的工作。
业务所室:城乡规划研究室、城市设计研究室、国际城市规划研究室、城市规划设计所、城市与区域规划设计所、城市规划与历史名城规划研究所、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研究所、城市环境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城市与乡村规划设计研究所(农村中心)、城市规划与住房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风景园林规划研究所、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旅游规划研究中心)、城市规划学术信息中心、建筑设计所(北京国城建筑设计)、城市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所(建设部城市水资源中心、建设部城市水质监测中心)
分支机构:深圳分院、上海分院、西部分院、厦门分院、汕头分院、海南分院
学术交流
根据2020年11月研究院官网显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已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学术机构建立了联系,是国际住房与城市规划联盟的团体会员,是世界银行的注册咨询机构。
科研成就
根据2020年11月研究院官网显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完成了科研、规划设计、咨询、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编制等各类任务6000余项,其中获国家和部级奖励的科研成果60余项,优秀规划设计奖300余项。
获奖时间|获奖项目|获奖名称
2018年 |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协同设计与智能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7年 |三亚市月川生态绿道项目|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1995年 |陇海-兰新地带城镇发展研究|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术期刊
《国际城市规划》杂志于1986年正式创刊,由建设部主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8—2009年度来源期刊;2008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12月被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杂志于1998年获全国建设系统科技信息优秀成果奖,连续被评为建设部优秀期刊;被中国版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列为永久典藏期刊;被中国期刊协会列入《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从1994年起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作为来源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城市交通》于2003年11月25日成为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正式出版物。于2007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5年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城市规划通讯》创办于1982年,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国城市规划科技情报网联合主办,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为其支持单位,该刊曾荣获全国建设系统科技信息优秀成果奖。
《每周信息》创刊于1994年,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信息主办,中国城市规划行业信息网编辑、出版。
荣誉表彰
2020年1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被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安全联席会(原海淀区交通安全委员会)评为2019年度海淀区交通安全先进单位。
人才培养
根据2020年11月研究院官网及学信网显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城乡规划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国家人社部批准设置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点:城乡规划学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硕士点:城市规划与设计
精神文化
院风:求实的精神,活跃的思想,严谨的作风
领导关怀
2004年11月,第八届及第九届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锡铭、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第十三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芮杏文等原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研究院成立50周年题词祝贺,时任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建设部原部长叶如棠、建设部原部长林汉雄、时任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时任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时任建设部副部长傅雯娟、时任建设部副部长黄卫、时任建设部总工程师姚兵、廉仲、干志坚、周干峙、储传亨、杨慎、邵井蛙、曹洪涛、谭庆琏、赵宝江、宋春华、郑一军、郭锡权等也题词表示祝贺。
形象标识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标识由类中国结样红色形状及黑色英文缩写构成。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院长、党委副书记:王凯
党委书记:王立秋
纪委书记:张立群
总规划师:张菁
副院长:郑德高、邓东
社会评价
多年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认真履行“为部服务、制定有关标准规范、城乡规划设计与科研、社会公益服务”等职能,在各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保持了健康、协调和持续发展。为全面培养提高规划师队伍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推进科学发展、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积极探索将政策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将规划师政治思想素质培养与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和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29]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
中规院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1》
政务:世界城市日 2021-12-01 14:20
跨越鸿沟——全球城市的复苏
2021年11月28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主办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2021发布会”于线上举办。会议发布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1)》(简称《报告》),这是继2019年以来的第三次发布。面对全球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今年的《报告》聚焦“跨越鸿沟——全球城市的复苏”,筛选世界5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包容共享的发展视角,构建全球价值活力城市指数及“一带一路”潜力城市指标体系及算法,对疫后全球城市复苏的特征作出新观察,揭示全球城市格局的动荡变革。
中规院副总规划师彭小雷主持发布会,中规院党委书记王立秋到会致辞。中规院院长王凯正式发布报告,中规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详细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联合国人居署中国项目主任张振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清华大学教授武廷海、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方案司高级干事Paula Pennanen-Rebeiro-Hargrave、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教授Ho Chin Siong、巴基斯坦城市中心CEO M. Omar Masud通过网络参加会议并发言。
01.会议开幕
主持丨彭小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彭晓雷在开场主持中简要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连续三年发布的历程:
“2019年,我们发布了首次年度《“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是基于中规院在空间战略、工程标准等方面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开启了全球城市研究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我们召开2020年报告发布会,共同就包容性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化和全球城市发展的深刻变革、未来趋势以及治理挑战进行深度研讨。
时隔一年,我们再度相聚。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地缘政治不稳定持续加剧,全球城市复苏不确定因素与中长期挑战不断增多。面对全球化的多重挑战,我们更需要坚持包容性全球化理念,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共赢的新型全球合作框架,分享全球化的积极成果,推动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城市焕发新生。”
致辞丨王立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
在致辞环节,中规院党委书记王立秋向与会专家、媒体和公众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发起以来,中规院主持完成的《“一带一路”空间战略研究》、《“一带一路”工程标准(城乡规划领域)应用情况调研》、《“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体系研究》等一系列区域与城市研究历程。本年度的城市报告与排名是在课题组对新冠疫情冲击之后全球城市复苏的热点和趋势做出新观察和新判断之后的研究成果,将呈现出全球城市的新动态,并更好的识别中国在全球化以及双循环发展背景下的强大张力。
他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中规院业务已涉足国外的规划设计咨询领域,是中国城市规划研究和实践迈向国际的前沿阵地,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总体规划、中欧可持续城镇化项目都体现了中规院作为国家队的视野和担当。中规院将持续跟踪“一带一路”、全球化、全球城市等研究,积极开展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学习活动,在国际视野下去探讨城市如何满足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创造与改善人居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专业力量。
02.报告发布
王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中规院院长王凯以“跨越鸿沟:全球城市的复苏”为主旨,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1)》。应全球化新热点和新趋势,《报告》持续完善指标体系和算法,并将城市样本进一步扩大到513个,对疫后全球城市的复苏特征做出新观察。王凯院长在报告中指出,当前全球城市从疫情冲击中逐步复苏,但同时也面临不确定性和挑战。在疫情考验下,中国和亚洲城市表现出非同寻常的韧性与活力,亚洲区域城市快速复苏。展望未来,我们应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以开放合作推进更均衡普惠的全球化。
03.主题演讲
方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
中规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就《“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1)》作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他指出,面对全球化的多重挑战,包容性全球化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良方。今年的研究持续优化评估指标体系,形成包含3大维度、15项指标的全球价值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包含5大维度、19项指标的“一带一路”潜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评价对象从去年的505个增加至513个。

全球价值活力城市格局,“一带一路”潜力城市格局
同时启动了全球城市数字研究平台建设,初步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模型自动运算、实时精准查询三大功能。最后,基于对活力榜和潜力榜的分析,提出对全球城市格局的新观察。
04.嘉宾发言
倪鹏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倪鹏飞在发言里分享了最新研究——新型全球城市的假说,其核心功能是“科技+金融”。他首先提到全球城市理论,全球性的中心城市,即对全球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城市,主要有三个特征——全球性、稀缺性和重要性。其中 “重要性”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功能的城市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取决于人类和全球发展的推动因素,过去是资源,后来是资金,接下来可能是创新要素。随后倪鹏飞介绍了通过选取全球品牌企业500强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的全球城市联系度研究。他指出,基于对全球品牌企业500强中的科技企业、金融企业的选择,用企业联系度连锁模型的方法来计算发现了全球城市格局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他同时观察到,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向科技和金融这两个主导领域扩展在客观现实中也有依据,全球新兴的科技中心在向金融方面有所发展,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技+金融的综合中心,在向国际中心、全球中心迈进。
张振山:联合国人居署中国项目主任
张振山就报告所提出的几个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包容性城市发展。联合国在2015年通过了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所有人和机构共同努力,促进可持续和具有包容性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还特别把城市作为主体列入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当中,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人类住居。联合国人居署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城市发展的一个机构,宗旨就是促进社会和环境方面可持续的发展,以达到所有人都有适合的住所的目标。在2016年召开的第三次全球人居大会上通过了新城市议程,文件指出,我们共同的愿景是人人享有城市,即人人平等的使用和享有城市和人类住区,我们力求促进城市的包容性,从社会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更加注重关于妇女、儿童、青年、老年人、残疾人和弱势群体发展的需求。
第二,韧性,指的是城市在遇到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的灾害后,能够快速恢复的能力。当前疫情的发生让我们认识到卫生健康和医疗也需要加强城市的韧性建设,各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互助。另外中国在应对疫情过程中体现出的恢复能力是城市韧性的新含义,正如本次报告主题演讲中提到的,通过增加对城市价值链的创新、生产和服务,连通设施这三个关联网络间的耦合与协同与增加全球城市的发展韧性。
第三,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的新要求。目前全球差不多有55%的人居住在城市,中国也有63.9%的人口在城镇居住。本次疫情大多数病例来自于城市,城市人口密集导致疾病传播的控制难度大,这次疫情也让我们再次思考,城市应该如何应对类似的疾病传播,例如健康的城市规划应该从空间上为防疫留出足够的建设用地,甚至规划出更多的公共空间,在紧急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使用。在社区治理上,我国社区的封闭管理对控制疫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疫情期间出现了物流的需求,也应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重新认识和梳理。此外对抗击新冠疫情所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信息技术也应该继续得到发展,例如5G的远程会诊、大技术跟踪以及健康码应用等等,这些好的经验可以一直延续到后疫情时代,融入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当中。
郑德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郑德高指出,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城市价值需要从更加多元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评估,中国新兴全球城市的发展的高品质城镇化模式也需要探索新的路径。
一是建设基于区域一体化的全球城市,提升区域协同能力。中国的全球城市通过区域一体化破除要素流动壁垒,构筑良性的城市—腹地互动关系,延伸城市功能辐射范围;同时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协作,培育一批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城市群,形成科技高地、产业高地、人才聚集地等参与国际竞争的大都市圈 ,促进本地区和国家融入全球化进程。
二是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宜居城市,提升综合承载力。中国的全球城市在城镇化后半场要向建设更加可持续的更加包容的城市过渡,推进全球城市精明增长道路,重视宜居城市建设,探索更少占用资源与空间、更少自然影响、更大社会公平的高品质城市化之路。中国的全球城市应该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推进绿色生态技术在经济生产、建筑设施、社会生活、交通出行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引导城市功能、人口规模在区域更加合理布局,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三是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中国全球城市治理数字化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城市治理从局部到整体、被动到主动、粗放到精细转变。针对城市管理的综合性,加强统筹整合,实现对城市管理的综合展示、监管分析、统一调度和科学决策;立足群众需求,积极推进城市大脑应用便利化,精准解决各类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始终惠及于民,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是提升软实力,建设文化城市,促进更好的营商环境。中国城市建设需要重视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从仅成为流量枢纽、控制节点转向高端需求的集聚地、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平台,提高对全球文化的影响力。在传承优秀文化,挖掘城市内涵,树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产品的城市特色,结合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产品传播机制,培育国际文化发展氛围,构建更加包容和韧性的文化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其实就是按照全球城市的标杆来提升城市的地位,对标国际的营商环境才能促进城市更加可持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武廷海:清华大学教授
武廷海教授提了三点体会。
第一,城市在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发展中取得的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和主体作用。现在人口大多数已经集中居住在城市地区,城市事实上也是人类科学和技术创新的中心。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危机,已经不限于医疗卫生领域,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文化交流碰撞等多个方面,疫情危机实际上是一个城市危机,全球城市受疫情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全球城市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未来,因此当下我们关注全球城市的发展具有特别的时代意义。
第二,报告选取了513个样本城市,整体呈现了当前世界城市面临的史无前例的新挑战,揭示了包容性全球化和包容性发展在当前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这对全球疫情背景下的“一带一路”的倡议以及全球包容性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报告显示了当前全球城市的发展正在分化,区域化的特征很明显,甚至说全球化的鸿沟正在浮现,我国城市体系与国家的行政管理体系相匹配,与全国的交通网络相辅相成,结合报告可进一步加强对全球城市体系性特征的认识,提升全球城市的体系化韧性,助力人民的健康可持续的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
最后,对于全球城市现在国际学术界已经有了多个指标体系,中规院的报告通过对全球城市发展的定量观测和评估,揭示了全球城市发展的一些特征与问题,提出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从研究思路来看具有典型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特征。鉴于未来报告进一步自觉强化和发扬规划特色,“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将贡献一种特别的规划力量,这也是中规院报告的行业特色,也正通过这个行业特色立于世界城市研究的学术之林。
Paula Pennanen-Rebeiro-Hargrave: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方案司高级干事
保拉·潘奈恩·里贝罗·哈格雷夫在发言中指出,在疫情时代和后疫情时代,需要持续探索新的实践,“一带一路”倡议将在建设更加绿色、包容、平等、强韧的城市中发挥关键作用。据介绍,联合国人居署曾对疫情下的城市进行深入考察,考察报告揭示了在健康风险和为应对这些风险所采取的措施这两项因素的作用下,危机是如何改变城市开发管理的空间和系统的。希望报告能够有助于城市规划方面的决策,通过制订、施行城市计划促进全人类的平等、繁荣与福祉,为城市化的世界营造健康环境。报告还指出,减少在获得绿色开放空间、关键数字服务及传统城市服务方面的不平等是基石,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韧性不断增强,要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开发和再开发,需要从各个层面对城市加以考量。通过街区一级的互联互通体系,城市和城市化区域才得以以具有包容性和韧性的方式运转。发言最后她肯定了“15分钟生活圈”模式对公平获得服务和生活设施的促进作用。
Ho Chin Siong: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教授
Ho Chin Siong在发言中指出,目前城市处在应对新冠疫情危机的最前线,新冠疫情突出了城市发展中不平等的问题、改善公共卫生体系的急迫性以及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修订规划标准的必要性,各国政府在实施全国性措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更为关注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和智慧发展,并提供自下而上的创新型服务策略。他介绍到,基于马来西亚城市在疫情中主要存在的卫生风险、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同时面临的金融危机、脆弱群体、气候突发事件、疫情后绿色复苏设计标准等挑战,政府进行国内改革以促进竞争,更深融入国际贸易,起草新《数字经济蓝图》以加速转型、加快5G与固定宽带的部署,促进中小企业对数字工具的利用。增加可再生能源产量,改善森林管理等。另外,吉隆坡等城市都制定了低碳社会蓝图、气候行动规划或绿色复苏计划,通过包容性规划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75%以上的中小城市将绿色复苏作为难得的机遇,来进行数字创新与绿色规划,让城市更加智慧。Ho Chin Siong在发言中强调,疫情后城市发展的七个重点领域包括:包容性城市、智慧城市的数字化、健康城市、社区、城市农业、紧凑城市和复合功能的开发、城市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等。他在发言最后介绍了马来西亚城市基于对新冠疫情的中短期、长期应对政策以及如何从疫情触发的社会经济危机中恢复的策略。
M.Omar Masud:巴基斯坦城市中心CEO
穆罕默德·奥马尔·马苏德在发言中指出,城市是人类最持久的发明,在过去及现在都是全球创新中心和变革的推动者。目前全球体系正在经历一个破坏性阶段,需要考虑未来的全球化范式及城市的作用。新冠疫情期间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全球化出现中断,全球供应链割裂,城市的韧性、多样化和活力也进一步增强,超国家性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城市与区域相连,分散了长期割裂的全球价值链的风险,同时以包容性的全球化为准则确保各方都能获益。“一带一路”倡议还重视政策沟通、民心相通和设施联通,将带来新的、韧性更强的制度的建立,进而在各城市和区域推行包容性全球化。城市规划需要将提供制造和服务创新集群这一要素考虑在内,基础设施规划还需要包含区域的以及国际的连通性投资,也需持续提供资金资源。他在发言中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更加成功、公平的方案,通过为所有伙伴提供经济增长所需的额外资源的区域合作和自由化方式,最终实现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