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科学技术传播 > 正文

202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物理化学文学揭晓!

时间:2021-10-17 06:35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梅进 冯丽妃 科学网 10月4~5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点34分许,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Davi...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梅进 冯丽妃 科学网 10月4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点34分许,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David Julius、Ardem Patapoutian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温度和触觉的受体”。

2021年的诺贝尔奖单项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40.9万元)。

过去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名单

2020年——美英三位科学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丙型肝炎病毒”。
2019年——美英三位科学家William G. Kaelin Jr、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 Semenza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的可用性”。
2018年——美国科学家James P. Allision和日本科学家Tasuku Honjo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抑制负面免疫调节的癌症疗法”。
2017年——三位美国科学家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2016年——日本科学家Yoshinori Ohsumi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细胞自噬机制”。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另外两位获奖科学家为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Omura,获奖理由是“有关蛔虫寄生虫感染新疗法的发现”。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小知识

——从1901年到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共颁发了111次。未颁发的9年分别是1915、1916、1917、1918、1921、1925、1940、1941、1942年。
——111次颁奖中,39次为单人获奖,33次为2人共享,39次为3人共享。
——从1901年至2020年,共222人获奖。
——最年轻的获奖者是加拿大科学家Frederick G. Banting,1923年因“发现胰岛素”获奖,时年32岁。
——最年长的获奖者是美国科学家Peyton Rous,1966年因“发现肿瘤诱导病毒”获奖,时年87岁。
——222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有12位是女性。分别是1947年的Gerty Cori,1977年的Rosalyn Yalow,1983年的Barbara McClintock,1986年的Rita Levi-Montalcini,1988年的Gertrude B. Elion,1995年的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2004年的Linda B. Buck,2008年的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2009年的Elizabeth H. Blackburn和Carol W. Greider,2014年的May-Britt Moser,以及2015年的屠呦呦。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梅进 冯丽妃 科学网 10月5日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50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籍科学家Syukuro Manabe、德国科学家Klaus Hasselmann和意大利科学家Giorgio Parisi,以表彰他们“对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的开创性贡献”。

2021年的诺贝尔奖单项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6万元人民币)。

过去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名单

2020年——英国科学家Roger Penrose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黑洞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有力预测”;另外两位获奖者是德国和美国科学家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获奖理由是“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一个超大质量的致密天体”。
2019年——美国科学家James Peebles获奖,获奖理由是“在物理宇宙学的理论发现”;另外两位获奖者是瑞士科学家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获奖理由是“发现了一颗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
2018年——美法加三位科学家Arthur Ashkin、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获奖,获奖理由是“在激光物理学领域所作出的开创性发明”。
2017年——三位美国科学家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获奖,获奖理由是“对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的决定性贡献”。
2016年——英美三位科学家David J. Thouless、F. Duncan M. Haldane、J. Michael Kosterlitz获奖,获奖理由是“理论发现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
2015年——日本科学家Takaaki Kajita和加拿大科学家Arthur B. McDonald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中微子振荡,表明中微子具有质量”。

诺贝尔物理学奖小知识

——截至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颁发了114次,没有颁发的六年分别是1916、1931、1934、1940、1941和1942年。
——从1901年至2020年,共216人次获奖,实际获奖个人为215人,因为美国物理学家John Bardeen于1956年和1972年两次获奖。
——114次颁奖中,47次为单人获奖,32次为2人共享,35次为3人共享。
——最年轻的获奖者是英国物理学家Lawrence Bragg,1915年因“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分析所作的贡献”与父亲一起获奖,时年25岁。
——最年长的获奖者是美国物理学家Arthur Ashkin,2018年因“在激光物理学领域所作出的开创性发明”获奖,时年96岁。
——215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有4位女性。分别是1903年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另外还获得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63年的Maria Goeppert-Mayer、2018年的Donna Strickland,以及2020年的Andrea Ghez。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冯丽妃 梅进 科学网 10月6日

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5点49分许,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本杰明·李斯特和大卫·w·c·麦克米伦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2021年的诺贝尔奖单项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6万元人民币)。

过去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

2020年——法国和美国科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 A. Doudna获奖,获奖理由是“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2019年——美国和日本3位科学家 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lingham、Akira Yoshino获奖,获奖理由是“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
2018年——美国科学家Frances H. Arnoid获奖,获奖理由是“研究酶的定向进化”;另外两位获奖者是美国的George P. Smith和英国的Sir Gregory P. Winter,获奖理由是“研究缩氨酸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
2017年——瑞士、美国和英国3位科学家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获奖,获奖理由是“研发出冷冻电镜,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结构的高分辨率测定”。
2016年——法国、美国、荷兰3位科学家Jean-Pierre Sauvage、J. Fraser Stoddart和Bernard L. Feringa获奖,获奖理由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2015年——瑞典、美国、土耳其3位科学家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获奖,获奖理由是“DNA修复的机制研究”。

诺贝尔化学奖小知识

——截至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112次,没有颁发的8年分别是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年。
——1901年至2020年,共186人次获奖,实际获奖个人为185人,因为英国科学家Frederick Sanger于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奖。
——112次颁奖中,63次为单独获奖者,24次为2人共享,25次为3人共享。
——最年轻的获奖者是法国科学家Frédéric Joliot,1935年因“合成新的放射性元素”与妻子Irène Joliot-Curie一起获奖,时年35岁。
——最年长的获奖者是美国科学家John B. Goodenough,2019年因“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获奖,时年97岁。他也是迄今为止所有诺奖得主中获奖时最年长的一位。
——185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有7位女性。分别是1911年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另外还获得1903年的物理学奖)、1935年的Irène Joliot-Curie、1964年的Dorothy Crowfoot Hodgkin、2009年的Ada Yonath、2018年的Frances H. Arnold,以及2020年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


日本的真正可怕之处,21年拿了20个诺贝尔奖!
10-06 08:38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严格来说,刚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真锅淑郎,不是日本人,而是美籍日裔,那就是美国人无疑。
因此,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说,他获奖是日本国民的骄傲,多多少少也有自我贴金的意思。就好比奥运赛场,美籍日本人拿冠军,金牌只能也必须算在美国名下。
但这还是让人很感慨,或者说,这才是日本真正的可怕之处。
我总觉得,日本的可怕,不在于其军事实力,再强能强到哪里去,更不在于经济和人口,而是科研的潜力。
要知道,早在2001年,日本政府曾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科学计划,口号是“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此前,在诺奖的百年历史中,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日本,还只有9位得主。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日本人又在吹牛,包括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毫不客气地抨击这样的目标“很没脑子”。但结果,他当年就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算是一个开门红。
以后每年的诺贝尔科学奖,似乎总能让日本人有点惊喜。去年颗粒无收,日本人很失望。但今年物理学奖,研究气候变化的真锅淑郎中奖,虽然是美籍,但毕竟还是日裔。
算起来,从2001至2021年,获诺奖的日本人已有20位(包括三名美籍日裔)。照这样的节奏,“50年30个”目标,应该没什么悬念。
现在世界的奖项很多,诺贝尔奖也不乏争议,尤其是非科学领域,猫腻也不少,但诺贝尔科学奖,或多或少还是可以看出一个学者的真正实力,乃至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
看看日本,想想中国。毫不客气地说,中国要加油啊。

最近40年,中国经济成就世界瞩目,科研进步也是不争事实。但作为巅峰水平的重大发明发现呢,以诺贝尔科学奖为例,到目前为止,还只有屠呦呦一个人获得过,而且获奖的项目,还是40多年前的发现。
日本人那么频繁能拿诺奖,难道是日本人更聪明?
我相信,所有中国人都不会赞同。想想古代中国,我们一个又一个重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难道现在的中国人都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
综合媒体报道过的一些侧面,探讨一下日本人的科研水平吧。

1,货币上的秘密。

很多文章都提到了日本的纸币,确实让人深思。
在绝大多数国家,钞票上的人物,往往都是政治家。
日本则是例外,清一色学者。
一千元日元钞票,上面人物是野口英世,日本著名生物学家,1928年,他在非洲研究黄热病时因传染上病毒而去世,他的墓碑上写着:“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他为人类而生,为人类而死。”

五千元日币上的人物,是日本著名女作家樋口一叶,说起来,她还当过《朝日新闻》的记者,写下很多批判现实主义著作,去世时年仅24岁。
最大面额一万日元上的那个人物,则是日本教育家、思想家福泽谕吉,他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教育之父”。当然,也必须指出,他是一个军国主义教育者,主张日本“脱亚”,还是侵略中国的一个积极鼓吹者,或多或少,这也反映出日本人的历史观吧。
看到一位朋友曾撰文这样感叹:将最崇敬的人印在每一个国民、每天都在数次进行的日常活动里,意味着最隆重的怀念、最深刻的尊敬。日本人对知识渊博的人表达最大敬仰。
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坦率地说,中国与日本,应该还存在差距。
当年甲午海战,清朝战败,赔偿白银2亿多两。按照一些文章介绍,当时的日本明治政府,从中提取1000万日圆(占赔款总额的2.8%),设立了教育基金,资助日本的义务教育。
由于这笔资金,到1898年,日本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7%;到1910年左右,日本已完全普及了国民教育。
想想确实让人扼腕,中国的海军军费被挪用修建颐和园,日本却用中国赔款加强军备、普及义务教育。教训惨痛啊!

2、这样对待失败。

看到一位赴日科学家的文章,谈了他的一个亲身感触:
我第一次参加日本实验室内的小组会(seminar)。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对待所谓"错误"结果的态度。他们会非常认真地研讨结果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但他们不会对研究者本人提出任何批评。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道理人人皆知,日本人真正做到了。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往往压制失败,动不动就追责。那么以后,谁还敢去尝试新的东西呢?甚至,谁还敢说真话呢?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国的情况未必这么不堪。但在我们这个社会,在一些地方和一些单位,多做事多犯错,什么都不做,反而最受好评,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大家心里都有一把尺子。
当然,日本也有轰轰烈烈的科学造假。
记得2013年,日本“美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等人,宣称成功培育出能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新型“万能细胞”——STAP细胞。这一重大成果,当时被誉为“诺贝尔奖级别”。
但拿到诺贝尔奖,是万万不可能的,因为这个发现,随后被揭露严重造假。小保方晴子所在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调查后也承认,美女科学家在论文中有篡改、捏造等造假问题,存在严重学术不端。
最后的结果,小保方晴子的导师、日本著名科学家的笹井芳树自杀身亡。很多人认为,笹井芳树无法面对学生欺诈的现实,觉得只有自杀才能洗刷耻辱。

自杀当然也不可取,但类似小保方晴子的学术不端,全世界都有吧,包括中国在内,但有几个人像笹井芳树这样认真、刚烈呢?
另外,也不得不提日本的科研投入。
就看以前的数据吧:从2005年到2015年,日本这十年的科研经费平均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居发达国家首位,而2016年美国为2.8%,约4650亿美元。
可以说,在科研投入比重方面,日本比美国还要高!
但日本有没有危机呢?也是有的。

首先是人口上的。日本人口一直是负增长,这是日本最大的危机,以至于最近几年的日本内阁,都有专门的内阁成员负责催生问题,但改变这个趋势,说实话,不是一般的难。
这个世界,人口才是最大的资源,人都没了,一切无从谈起。
其次,是美国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尤其在过去。
就以真锅淑郎为例,出生在日本,但现在是美国人。据说,他之所以离开日本,还是受美国研究环境的吸引,他曾经说过:美国简直是研究的天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相互刺激,讨论、交流,然后继续。进步就诞生了。
这确实让人警醒。看一下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很多也是美国籍。从全世界吸引最优秀的学生,纳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美国最让人佩服的地方。
但换一个角度看,真锅淑郎现在已经90岁的高龄,他获诺贝尔奖的重大成果,也诞生在上世纪60年代,因此这段话,更多形容几十年前的美国。
以现在美国越来越民粹、越来越保守的做法,甚至对一些中国留学生各种刁难排斥,美国还是以往的美国吗?这,或许就是美国的警讯了。
更要看到,诺贝尔科学奖有滞后性,有时甚至长达40年、50年。一些科学家即便有诺贝尔级的科学成就,但身体不好,提前过世,也就失去了获奖的机会。真锅淑郎的获奖,就可以说是滞后50年的承认,老爷子身体好也是加分。

因此,现在的获奖,从某种程度上说,也不是当下科研实力的反映;或者说,现在的科研水平,往往几十年后,才会集中呈现出来。
日本的厚积薄发,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中国改革开放才40多年,以现在对科研的重视和投入,或许,更优秀的表现,在几十年后吧。
国庆长假,不想多说了,简单总结一下吧: 日本有日本的国情,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性。日本的做法也未必都可取,甚至也有让世界反感的地方。比如就是想捕鲸鱼来吃,日本人也要虚伪地打着科研的旗号。
但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在这方面,日本,确实有让我们警醒的地方。当然,对比美国,中国和日本,又都需要认真学习,并吸取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日本人能够取得的成就,中国人就做不到吗?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10月7日 北京时间10月7日晚7时许,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揭晓,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拉萨克·古纳(Abdulrazak Gurnah)获奖,“因为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在文化和大陆的鸿沟中,对难民命运的毫不妥协的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诺贝尔科学奖,请以平常心看待!
原创 佘惠敏 经济日报 10月10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里,诺贝尔奖的三大科学奖项次第公布。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发现了人体感知温度、压力及疼痛的分子机制的2位科学家,物理奖授予在理解复杂物理系统方面有开创性贡献的3位科学家,化学奖授予对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2位科学家。

在向公众科普相关获奖项目的同时,不少科技工作者也感到遗憾,因为今年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又没有中国科学家的身影。笔者认为,要以平常心看待。

诺贝尔科学奖有标志性。

自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120年中,诺贝尔科学奖作为全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领域最高荣誉奖,表彰了数百位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上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几乎囊括了20世纪以来最具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代表了现代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看重诺贝尔科学奖,期待更多中国人获奖,这是好事,能让我们更关注基础研究和原创成果,推动中国科技向着更高处发展。但要让中国人成为诺贝尔科学奖领奖台上的常客,首先要正视差距,构建更好的科研软环境,营造更好的创新文化氛围,让更多热爱科学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安心从事基础研究。

诺贝尔科学奖有滞后性。

在目前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中,获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仅有屠呦呦1人。此外,获奖的华裔科学家还有8人,其中杨振宁已放弃美国国籍转为中国公民。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籍的诺贝尔奖科学家仅有2人。

有人拿日本做对比:日本政府曾经在本世纪初制定过50年拿30个诺贝尔科学奖的计划,至今21年中,日本已经有20位获得者。即便排除其中3位获奖时已入籍美国的科学家,也有17人。

同为亚洲人,为何日本的诺贝尔奖科学家比中国多这么多?这其实是奖项滞后性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学术基础薄弱这两方面因素叠加造成的。诺贝尔科学奖具有明显滞后性,获奖项目通常都是科学家们在几十年前取得的成果。本世纪日本获得众多诺贝尔科学奖的技术源头,多来自其经济高速发展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术研究是需要大量投入的,发展中国家学术基础薄弱。中国科研经费大幅度提高和科研产出爆发,都是近些年的事情,要像日本那样成为诺贝尔科学奖常客,恐怕需要静待花开。

诺贝尔科学奖有局限性。

诺贝尔科学奖也有给错的时候,而且并不罕见。最出名的失误是1949年获奖的前额叶切除术,这种手术被用于治疗精神疾病,造成数十万人不幸伤亡后,被各国禁止。诺贝尔科学奖的局限性还体现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上,获奖者主要是“穿实验室白大褂的老白人男士”,有色人种和女性科学家获奖比例太低,与科研界现状不符。

总之,对待诺贝尔科学奖,我们既不能不屑一顾、狂妄自大,也不能膜拜迷信、无限拔高,而是要有吸收、有鉴别,以科学态度评价它,用科学规律认识它,用平和、超脱的心态看待它,努力促进诺贝尔奖级别的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产出,让中国科技事业行稳致远。


2021诺贝尔奖落下帷幕,美国大学成最大赢家
10-11 19:26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北京时间10月11日,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3位获奖者分别为戴大卫·卡德(David Card)、约书亚·安格里斯特(Joshua D. Angrist)、圭多·因本斯(Guido W. Imbens)。其中大卫·卡德获得了一半奖金,因为“其对劳动经济学做出了实证性贡献”,另两位则分别获得四分之一奖金,以表彰“其在方法论方面对因果关系分析做出的贡献”。该奖项的奖金总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0万美元)。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声明中表示,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涉及因果关系,比如移民如何影响工资和就业水平?长期的教育如何影响一个人未来的收入?这些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我们没有可用于比较的参照物,我们不知道如果移民减少或者那个人没有继续学习会发生什么。”

但是,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证明,和上述情况类似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自然实验去证实的,关键是要能利用到偶然事件或政策变化导致不同人群受到不同对待的场景,就像医学临床试验那样。

大卫·卡德通过自然实验分析了最低工资、移民、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他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研究中挑战了传统智慧,从而引发出了新的分析和更多见解。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最低工资并不一定会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一国公民可以在收入方面从新移民群体中获益,而较早移民的人则有可能受到负面影响。另外,在促进学生未来职场成功方面,学校的资源远比之前想象的重要。

不过,源于自然实验的数据是难以诠释的。例如,一组学生情况不变,在另一组学生身上延长一年时间的义务教育,而该组的每个学生并不会受到同等的影响。有些学生无论如何都会继续学习,对其来说,教育的价值往往不能用于代表整个群体。那么,是否可能就这多出的一年教育时间所带来的影响得出任何结论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约书亚·安格里斯特和圭多·因本斯解决了这个方法论方面的难题,展示了如何从自然实验中得出精确的因果关系结论。

“大卫卡德对社会核心问题的研究,以及约书亚·安格里斯特和圭多·因本斯在方法论上面的贡献表明,自然实验是一个丰富的知识来源。他们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回答关键因果问题的能力,这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益处。”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皮特弗雷德里克松表示。

大卫卡德出生于加拿大圭尔夫,目前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教授,约书亚·安格里斯特也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一名教授,出生于荷兰埃因霍温的圭多·因本斯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教授。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正式名称为“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该奖于1968年设立,以奖励在经济学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士,并从次年开始颁奖。尽管不属于1895年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5个奖项,但其社会地位并不低于这5个奖项。该奖项是根据诺贝尔基金会1968年为纪念瑞典国家银行成立300周年而从瑞典国家银行收到的捐款而设立的。

至此,2021年诺贝尔奖已全部颁发完毕,美国再次成为最大赢家,并反映出了美国大学在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除了3位经济学获奖者在美国大学任职,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医学等三个领域的7位获奖者中有4人在美国研究所或美国大学任职,他们分别是:

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的贡献获奖的美国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前者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和加州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后者于1990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分子生物学学士学位,1996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博士后研究员;
因“建立地球气候的物理模型、量化其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的相关研究获奖的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他在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普林斯顿大学大气和海洋科学项目的高级气象学家;
因在“发展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获奖的戴维·麦克米伦(David·MacMillan),他出生于苏格兰,1991年在格拉斯哥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于2006年加入普林斯顿大学,并于2010年至2015年担任化学系主任,目前是该大学的詹姆斯·麦克唐奈杰出大学化学教授。

维基百科上有一个条目,主题是截至2020年,哪些大学拥有最多的诺贝尔奖个人获奖者。该条目显示,排名前10的大学中有8所是美国大学,顺序是: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而在排名第11到20位的大学中,美国大学占了一半。

不得不说,过去和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奖结果证明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整体上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群体这一事实,美国大学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021诺奖得主古尔纳 | 超越非黑即白的政治性写作
原创 冯新平 北京日报副刊 10月15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10月7日,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出人意料地成为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诺贝尔奖官网发起的投票显示,93%的读者从未读过他的作品,颁奖典礼直播时,很多人甚至对获奖者的姓名都不明所以。如此结果或许与近年来深陷舆论漩涡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放眼世界”、注重“多元性”的承诺不无关系,但古尔纳的作品确实有着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思想深度。

身份认同和流离失所是叙事核心
Career In Business

移民是一种很深刻的生存经验,其中纠缠着许多关于生命的主题,如语言、记忆、孤独、时间、距离、故乡等等。不管是从东非迁徙到欧洲,还是非洲内部的移居,身份认同和流离失所是古尔纳所有小说的核心。《离别记忆》(1987年)分析了主人公决定离开其非洲沿海小村背后的原因;《朝圣者之路》(1988年)描述了一个来自坦桑尼亚的穆斯林学生与他所移居的英国小镇之间关涉种族和文化的斗争;入围1994年布克小说奖的《天堂》探讨了尤瑟夫从贫民窟到阿齐兹叔叔宅邸的旅程;《令人钦佩的沉默》(1996)的叙述者逃离家乡桑给巴尔的恐怖氛围后,在英国开始了新的生活;《海边》(2001年)中,刚到英国寻求政治庇护的拉蒂夫·马哈茂德和已在英国生活几十年的故交相遇,彼此的过往就此一一浮现,同时又向对方揭示出意想不到的联系。

古尔纳的叙事基本以新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对身为移民的人物所产生的冲击为前提。遥远距离的穿越和个体身份的巨变,可谓是前世今生——前世无法摆脱,今生难以安顿。正如文化评论家保罗·吉尔罗伊所指出的:“当国家和民族身份被纯粹地表现和投射时,暴露在差异之中会使他们受到稀释的威胁,并使他们珍视的纯洁受到永远存在的污染。因此,必须防止交叉与混合。”当《令人钦佩的沉默》中的叙述者告知女朋友的父母她怀孕了时,他们用仇恨的眼光看着他,因为他们的女儿“余生将不得不生活在一种污染中。她将不能再做一个正常的英国女人,将不能再在英国人中间过着简单的英国生活”。18岁时被迫离开家乡桑给巴尔移民英国的古尔纳,与他笔下的人物一样面临相似的挑战:“我必须考虑读者看待我的方式。因为我是在向那些自认纯正、没有文化或种族差异的读者展示自己。我想知道,如果我不这样做,我的故事能讲述多少内容,我的作品能传递多少知识,以及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理解。”

内外兼具的双重视角

虽然生活疆域的扩大和写作疆域的拓展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移民生活无疑丰富了古尔纳的创作,而其涉及至少两种语言、两片土地、两种生活方式的移民文学也呈现出宽阔的视野。这与他保持较高的美学标准密不可分,也与其身处中心和边缘的复合位置以及内外兼具的双重视角息息相关。古尔纳在其自传性作品《写作与地点》中声称他并非只是简单地记录自己的经历,而是使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之一:远离家乡的行旅提供了距离和视角,以及一定程度的宽广和自由。它强化了回忆,而回忆正是作家的腹地。”陌生感也强化了“一种生活被遗弃的感觉,一种人们被随意抛弃的感觉,一种永远迷失的感觉”。同样的感觉也困扰着古尔纳小说中的人物。尤瑟夫悲伤地想:“他的父母是否还想着他,他们是否还活着,他知道自己宁愿蒙在鼓里。如此状态下,他被遗弃的画面接二连三地在脑海中浮现出来。”而自从到达英国后,马哈茂德就从未与他留在桑给巴尔的家人联系过。想往前走的他却不由自主地往回看,“这些暴虐的事件在我头上晃来晃去,支配着每一个普通的行动……每一个记忆都在流血。”如此叙述对应着瑞典学院的颁奖词:“对殖民主义的影响和身处不同文化与大陆之间难民们的命运进行了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保罗·吉尔罗伊认为:“新的仇恨和暴力不是像过去那样,来自于对他者身份和差异的所谓可靠的人类学知识,而是来自于无法在常识性的词汇中找到他者的差异这一新问题……混血是一种巨大的背叛。任何令人不安的混合痕迹都必须从整齐、纯洁的文化区域中剔除。”古尔纳的作品是对混合性的令人不安的力量的沉思,也是对殖民主义所培养的种族歧视的挑战。《令人钦佩的沉默》中的叙述者说:“我们交易的一部分就是被殖民化、同化、融合,遭受文化冲突,赢得一面旗帜和一首国歌,同时又变得腐败、饥饿,对一切满怀抱怨。这是一笔好买卖,我们尽微薄之力来完成任务,但仍不足以使那些过度敏感的爱国者感到满意。他们觉得让歇斯底里的陌生人危险地蹲在门里终究是一件令他们感到很不舒服的事情。”无论是种族、宗教、道德,还是社会差异造成的“他者”状况,都在古尔纳的小说中获得力道十足的刻画。

没有恶魔与天使的二元对立

殖民时期的非洲作家出于对抗殖民政权的需要而本能地写作,而在叙述后殖民时期的非洲状况时,他们又不自觉地通过殖民者的镜头来呈现殖民历史。这些认为后殖民状况只是殖民主义在独立幌子下的延续,或者认为非殖民化的叙事可以投射到后殖民世界的作家,陷入了意识形态的困境。古尔纳似乎有意识地通过关注个体人物和突出他们的经历,以及整合多种叙事声音的方式来对抗这样的写作。他对后殖民空间进行了批判性的审视,没有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描述为恶魔与天使的二元对立,更没有表现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倒性优势。如,《海边》既有土著人的残暴,也有殖民者的包容,而前者在《遗弃》(2005)中不但对后者有救命之恩,彼此之间还发生了一场激情四射的爱情故事。

移民英国多年且用英语进行创作的古尔纳已不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非洲作家,而他的作品也确实超越了非黑即白的政治性写作,具有一种跨越种族和文化意义上的归属性。正如同为南非作家的戈迪默批评库切“厌恶一切政治和革命的解决方案”是他的一个弱点,同为东非作家的古尔纳认为恩古吉·瓦·提安哥同质化的写作并不能代表肯尼亚后殖民时期的现实。库切用一本经典之作《耻》向质疑他的人证明,小说既可以具备精湛的叙事艺术,也可以反映动荡的现实世界,而古尔纳则以十部长篇和若干短篇以及其他非虚构写作向人们展示,文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作结果,也可以是一个作家良知和道德的体现。因为,本身就具有批判性的美学是他们写作的最高标准,也是其文学事业的最大政治。


2021年诺贝尔的和平奖揭晓了,此奖的含金量如何?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早在10月7日就已经揭晓了,等到北京时间2021年10月8日,我们心心念念的诺贝尔和平奖终于揭晓,颁奖委员会将奖项授予玛利亚.雷莎和德米特里.穆拉托夫。2021年诺贝尔的和平奖揭晓了,此奖的含金量如何呢?
你知道诺贝尔和平奖代表着什么意义吗?

一.诺贝尔和平奖含金量极高。
我认为诺贝尔好像奖的含金量极高,不要说是和平奖,就算是医学奖,文学奖甚至是化学奖都有极高的含金量。在我看来,从事不同领域的各领域领航员都渴望获得诺贝尔奖,因为诺贝尔奖是当今这个世界上荣誉最高的奖项之一。

二.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
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两位,一位是女性玛利亚.雷沙出生于1963年,是菲律宾马尼亚的调查记者。而另外一位得主是一位男性,他就是德米特里.穆拉托夫,德米特里出生于1961年是一位知名报社的编辑。他们两个之所以可以获得和平奖,是因为一直致力于人们精神和言论方面自由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
看到2021年的获奖得主,我们不禁想起了202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2020年和平奖的得主非常的特殊,因为他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协会或者是机构。世界粮食计划署成立于1961年,他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让全世界的人民吃饱,不让其他地区的人再遭受粮食危机,忍饥挨饿。用食物帮助人民,因此获得了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