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 正文
时间:2022-06-07 14:39 来源: 编辑:admin
张桂梅:感动中国人物、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原籍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1],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
张桂梅:感动中国人物、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原籍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义务兼任),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会长。
2020年6月29日,被云南省委宣传部授予“云岭楷模”称号;12月3日,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2月10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中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中国十大教育年度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党的十七大代表;2021年2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2月25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张桂梅“七一勋章”并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发言讲话。
中文名:张桂梅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出生日期:1957年6月
张桂梅-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张桂梅同志获“七一勋章”
6月29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授予“七一勋章”的决定》,授予张桂梅同志“七一勋章”。
新华网 2021-06-29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经中共中央批准,“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于6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网 2021-06-29
人物经历
精选片单 张桂梅人物事迹回顾,“燃灯”校长用生命撑起山里的免费女高
01
高考后张桂梅一个人“躲进”办公室,不准学生来向她道别。
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病逝了,十多岁的她跟随参加“三线建设”的姐姐来到云南省中甸县(现香格里拉市)。
1974年10月,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先后在林场、党校任团支部书记、政治教员,又到局机关当文书、团支书、妇女主任。
1975年12月,在当地参加工作,成为中甸林业局办公室工作人员 。
1983年,调到子弟学校当中学教师。
198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丽江教育学院中文系,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一位英俊的白族小伙子。
1990年毕业后,随丈夫调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一中任教[10] ,在大理市喜洲一中结婚。
1996年8月,丈夫因癌症去世,自愿要求调到了地处边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
1997年,因教学工作出色,被调到华坪县民族中学,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10] 。
1997年4月,查出患有子宫肌瘤,且肌瘤已经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立即住院治疗 。
2001年,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儿童之家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此后,她除了上课,还要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
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1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行善助学
1996年8月,一场家庭变故让张桂梅从大理来到丽江山区,原本只想忘却爱人过世的悲伤,她却看到了山区贫困孩子一张张渴望知识的纯真面庞。爱的本能让这位女教师在山区扎下了根。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她节衣缩食,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身上。张桂梅先后捐出了40多万元,她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因贫穷而辍学。

2006年,云南省政府奖励的30万元,她全部捐献给了一座山区小学用来改建校舍。2001年起,她义务担任丽江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全身心投入教学,将病痛置之度外;她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去医院——医生从她腹腔切出一个超过2公斤的肿瘤。
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中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一天早上,一个傈僳族小男孩迟迟的不起来,用破被子把头蒙上。她耐心地询问,孩子才说他没有钱吃饭了。张桂梅什么也没想,把自己仅有的二十元钱都拿给了孩子。她对孩子说:“你先用着,我会想办法。”从此,这位小男孩每个星期都得到张桂梅三十元的救助,直到他完成了初中学业。
张桂梅的敬业风范,已经成为了学生们学习、成长的光辉榜样和强劲的动力。
勇挑重担
华坪县民族中学女教师张桂梅,是1996年8月从大理市调到华坪任教的。当时,她放弃了进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选择了中心中学(当时中心中学因没有教室而实行一个学校两个分点教学的办法,初一、二年级12个班在原七中校址、初三年级8个班在原六中校址)。

张桂梅到中心中学后,她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由于课时有限,她只有找别人休息的时间给学生补课、考试等。每天早晨7点她第一个走进教室,晚上10点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周末,也是张老师工作最紧张的时候。她所任教班级的教室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后院,相隔100多米,每天早上、晚上她总是前后跑动着辅导,坚持一年如一日。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她还用中午、下午、晚上,总之,抓住所有时机或全体或个别给学生补课、谈心。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当时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主动承担了毕业班15班的班主任工作表该班语文、政治两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学校妇女工作、语文教研组研讨工作及一些校务工作。
爱生如子
民中的学生基本上来自边远贫困山区,家庭普遍困难。冬天来了,学生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张老师为他们捐出了自己的衣服、鞋子、被子、毛毯,还用自己不高的工资为贫困学生购置避寒衣物。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发高烧,张老师得知后,立即赶到宿舍。当她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盖着薄薄的毡子时,心情十分沉重,她当即含着热泪把丈夫逝时留下的唯一的纪念物——毛呢大衣,送给了这位学生,并且连夜把学生送到医院,替学生付了580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闻讯赶到医院时,张老师还守候在病床前。这时她脸色苍白,神情憔悴——她守候学生己整整10个小时,这位僳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还有一个男生,常为没有生活费而发愁,学习下降很快,成了班上的倒数几名,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几次提出退学的要求。可只有两个月就毕业了,看着这些缺少文化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中途辍学,怎不叫人痛心?于是,张老师从自己的工资里每星期拿出30元钱给这位学生,帮助他完成初中学业,学生很感动,成绩也有了明显好转。
为了给长期不能回家的学生改善生活,她就请12名同学上饭馆。猪蹄汤,回锅肉,学生吃得好开心,可结帐时,个个傻了眼:“张老师,我们不知物价这么贵。”她却说:“只要你们安心学习,比什么都强。”她调到民中以来一年半的时间,共资助学生2500元。她的学生从未出现过违犯学校规章制度的事,是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
傲笑病魔
1997年4月,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腹腔迅速膨胀,疼痛难忍。她一面吃止疼药,一面把工作量加到了最大限度。当她知道自己生命垂危时,面对一纸无情的病检报告(当时医院诊断为癌症),她没让任何人知道,而是默默忍受着身体和心灵上生与死的煎熬。在几个月里,同事们经常看见她在通往教室的路上一步一步往前挪。她给学生加大了复习量,也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一直坚持到7月份,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向领导说明情况,住进了昆明的一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的子宫和肿瘤重达2公斤多。

张桂梅术后,医生要求她至少休养半年,可是手术后的第24天,她就回到民中上班了。由于手术失血过多,伤口没有完痊愈合,巨大的疼痛折磨着她,可她仍然坚持在讲台。
1997年12月,由于过度劳累,病情复发,领导、同事、学生多次劝她住院治疗,她不肯。她说:“我的事业是教书,我的希望是学生,不把他们送出学校我是不会先走的”。这段时间,她的工作量达到了极限,每天工作10多小时,更不存在星期六、星期天,全年休息的时间只有过春节的3天。直到98年3月,她的病情己恶化得特别厉害。冲着领导、同事的真情,她才进了华坪县中医院,她仍然一边治疗一边坚持工作。每天都是一拔下针头就走向讲台,从没有在医院安稳地躺过一天。 看了不到一个月,医生告诉她医院无法控制她的病情,需要转院治疗。为了节约国家的医疗费,她毅然决定出院。为了即将毕业的学生,她拒绝再到任何医院治疗,仍然坚守在岗位上。
1997年9月,调到民中工作后,校领导在工作上给予她大力支持,在生活上给了她细致入微的关怀;同事们纷纷仿效,关心她,照顾她,张老师感动地说:我没有为党、为人民做出什么贡献,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深厚的爱。谁说我没家?我的家就在华坪,我的亲人就在华坪,我的爱也在华坪!为了回报华坪人民对我的厚爱,我愿为华坪教育的再度辉煌献出自己的生命。
成果初现
张老师调入华坪任教时,正值华坪教育滑坡后开始回升而备受关注之际,全县人民都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华坪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在会议上大声疾呼:“重振华坪教育雄风的时候到了!”现实的严峻,领导的焦虑,群众的呼声,对张老师触动很大,她决心为华坪教育竭尽全力。她一方面在同事中介绍外地的先进经验,一方面带头真抓实干,可慰的是,通过艰辛的努力,她取得了一连串骄人的成绩。

1997年中考,她接手仅1年的政治获全县二等奖,其中一个班名列全县第二名;10月,她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一等奖:12月,全县初三语文竞赛,她的一名学生获一等奖。
1998年1月,全县统测,她教的语文从接手时的第13名跃入第5名,政治从接手时的第30名跃为第1名;
3月,辅导2名学生参加全省初三语文竞赛,分别获一、二等奖,被县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
5月,被县教育工会授予师德标兵;中考,所教语文综合成绩全县第4,政治全县第2;
9月,教师节,获县教育成果重奖,被地委、行署命名为优秀教师,仅1997至1998学年,全校教师就累计义务补课5000多节。教职工们说:学校的光荣就是我们自己的光荣,我们个人的成绩就是学校的成绩;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舍弃的呢?
1997年秋季学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学生获奖率居全区全县第一。
1998年1月,全县29个科次统测,民中有21个科次居全县前5名。中考,在丽江地区108所中学中,综合成绩名列第6;在全县13所中学中,名列第一。12月,全区初三英语竞赛。获优胜集体3等奖,有8名学生获奖。在1999年1月全国举行的“天元杯”化学竞赛中,全县只有两名学生获奖,他们都出自民中。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张老师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县委、县妇联和县中医院还专门安排或邀请她去作事迹报告会,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泪湿衣襟。5月又获省劳模光荣称号。事迹先后在省、地、县报刊多次报道。2000年“三·八”妇女节,在丽江地区四县巡回作事迹报告会,到会者无不为之感动。
她送走15班后,手术未痊愈,又主动接手了起始班级19班,克服了生源素质低等诸多困难,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学生又以新的面孔出现在大家面前。在1999年7月全县的期末统测中,所教学科语文、政治名列全县第一。
1999年中考,民中全体教师在她精神的带动和鼓舞下,经过顽强拼搏,又上一个新台阶。中考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全区第二。特殊条件下招收的小学提高班,参加毕业班水平测试语文、数学双双荣获全县第一名。仅99学年,学校党支部就被评为县级“先进党支部”,受到县委的表彰奖励;学校妇女组织被评为“三·八”红旗集体。受到县妇联的表彰奖励;党校团委被评为“先进团委”,受到团县委和团地委的表彰奖励;学校还分别被评为“文明”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受到县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慈善之星
2002年春节,张桂梅的肺部也有了病灶。她一直带病坚持工作,两次大的手术都安排在放假期间去做,没有因为病耽误一节课。她的工资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全部用来接济学生。她把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元之内,甚至把药停了,拿出钱、物资助学生。除了民中三个班的教学工作,她还办起了孤儿院,院里收养了50多个孩子。不仅如此,她自己还抚养着5个贫困学生。从而2001年起,她一边在民中教书,一边义务但任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管理着50多名孤儿的衣食住行。5年来,为了照顾好这几十个孤儿,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她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付出了成倍的心血。

全国教育工会在昆明召开的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工会女职工工作经验交流大会,请张桂梅到会作报告。当听了张桂梅讲到,她72岁的姐姐病危,在离世之前,想看一眼20多年未见过面的妹妹,给她寄来了解500元钱。这时,正遇上一个生病的学生交不起住院费,张桂梅为学生交了住院费。家里人因此非常生气。报告结束时,与会的领导纷纷解囊,一下子就为她捐了一万多元钱。
2005年10月25日,张桂梅被工会的同志“押”上了直达哈尔滨的飞机。在一片哭泣声中,家人倾诉了对张桂梅的爱恨加交的衷情!捐赠的余款仍由云南省教育工会的郑红林大姐为她保管──张桂梅只有“乖乖地吃药的权利”!
2002年,丽江市慈善会授于张桂梅“慈善之星”光荣称号。各种新闻媒体纷纷宣传报导,中央电视台还专程邀请她进京录制了节目。报告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 在华坪县第八次妇女代表大会上,出席会议的县领导和代表们在会议大厅里凑钱,有的身上仅留车票钱,有的干脆顷囊而出。
整整十年,年年有奖。张老师十九次获奖;勋章一年比一年多,规格一年比一年高;奖金一年比一年多──有5000元的奖金,她考虑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党费。有3万多元的奖金,她捐给了灾区,捐给了比她更困难的人,捐给了解放前就入党的农村困难的老党员。获得的云南省“兴滇人才奖”的奖金30万元,她决定捐给政府,用于一所贫困山区学校的建设。每月领到的工资,张老师都只留给自己100元的生活费,其余都统统用于慈善事业。
张桂梅起草了一份《关于创办华坪县贫困女子高中的设想与计划》,在计划中,她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华坪县今后的女性都沿着“高素质的女孩──高素质的母亲──高素质的下一代”良性循环。
2020年10月30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举行的“平凡女性的不平凡”——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报告会。
家庭生活
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
1988年,在丽江教育学院中文系结识丈夫;1990年,在大理市喜洲一中结婚[13] 。
所获荣誉
张桂梅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云岭先锋奖章。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1997年,获得华坪县教育局授予的“师德标兵”称号。
1998年,获得丽江地委、行署授予的“人民优秀教师”称号。
1999年,云南省政府授予她“全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0年,国务院授予她“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1年,全国教育工会、教育部授予她“全国十佳师德标兵”称号。
2002年,获得“全国十大女杰”称号。
2003年,获得“精神文明十佳人物”称号。
2004年,获得“五一劳动奖章”。
2005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6年,获得“兴滇人才奖”。
2018年9月,获得“最美乡村教师”称号。
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
2020年1月10日,获得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20年6月29日,省委宣传部在昆明举行“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获得“云岭楷模”称号。
2020年7月,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20”二季度网络感动人物。
2020年7月24日,全国妇联作出决定,授予张桂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2020年9月4日,入选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
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活动。
2020年10月16日,获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
202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授予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0年12月10日,中宣部决定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
2020年12月25日,入选第三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最美人物”优秀案例。[23] 2021年2月25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2021年2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颁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名张桂梅为“七一勋章”建议人选。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张桂梅“七一勋章”。
人物评价
“在中国,也有千千万万的人为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默默耕耘。有一位名叫张桂梅的女教师,她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来已帮助1600多位女孩圆梦大学校园。张老师被女孩子们亲切称为“张妈妈”。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彭丽媛评)

张桂梅同志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她坚持用红色文化引领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铭记党恩、回报社会。她坚持每周开展1次理论学习、重温1次入党誓词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常年坚持家访,行程11万多公里,覆盖学生1300多名,为学校留住了学生,为学生留住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吃穿用非常简朴,对自己近乎“抠门”,却把工资、奖金捐出来,用在教学和学生身上。她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中共中央)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感动中国)

人物影响
2020年6月29日,丽江市设立张桂梅教育基金,支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健康持续发展、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生部分学习生活补助等。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九死亦无悔”
新京报 7月3日

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穿着和往常一样的一身深色素衣,被人搀扶着走过红毯,那双贴满药膏的双手吸引了万千网友的目光。

6月29日上午10时,“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穿着和往常一样的一身深色素衣,被人搀扶着走过红毯,那双贴满药膏的双手吸引了万千网友的目光。

张桂梅是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46年前,张桂梅从东北到云南支边,成为一名教师,从此,她扎根当地教育40余年,其间推动创办了面向贫困山区女孩的免费女子高中,帮助近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2001年起,张桂梅兼任华坪孤儿院的院长,172个孤儿有了温暖的家,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

“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沟沟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来。”张桂梅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发言时说道,“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
“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对张桂梅的采访中,展示了一封学生写给她的信。信中写道:“初见时,半是好奇半是敬畏。再相逢,才知您背后的那些艰难坎坷。离别时,半是忧伤半是不舍。”

张桂梅原本和大山里的这些女孩子没有交集。1974年,年仅17岁的张桂梅离开家乡黑龙江前往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大学毕业后,她随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

“我确实挺喜欢打扮的,有时候高兴了嘴唇抹红一点,跳跳舞、唱唱歌啊……穿紫色的皮鞋,很蓝很蓝的裤子,非常红非常红的衣服……”在接受凤凰网视频采访时,张桂梅回忆起年轻时的自己,笑了起来,那是她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有个自己的家多好啊。”

但没过几年,这个家又没了。1996年,张桂梅的丈夫因癌症去世。“彻底崩溃了,那段时间,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是简单地活着而已。”随后,膝下无子的张桂梅申请将工作从大理调出,被调动至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然而六个月后,又有坏消息传来,张桂梅被查出子宫内有一个将近5斤重的肌瘤。但是,由于此前给丈夫治病,张桂梅自己积蓄很少。“我就想我是活不成了。”知道这种情况后,学校老师、县长劝她不要放弃。县里开妇代会,大家给她捐钱,当地居民也为她捐款,减轻她的医疗费用负担。“他们这种爱、这种情,感染了我。人家凭什么拿钱给我?我得活下来,为这个地方做一点事吧。”

张桂梅发现,“女孩子辍学的有点多,上着上着课,就有一个不来了。”扎根边疆教育一线,张桂梅目睹了许多女孩子因为家庭贫困或者性别歧视等原因辍学。

“在无数次家访中,看着一个个山区女孩因贫困失学,我心痛到无法呼吸。我体会到,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于是,我决心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点亮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梦想。”6月29日,张桂梅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发言时回忆起自己当时的决定。

但是,这个愿望实现起来谈何容易。这个想法一开始并未得到足够支持,每年一到寒暑假,张桂梅就四处为筹措资金奔波。但五年后,仍未筹集到办一所学校足够的资金,张桂梅无能为力,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而转机出现在2007年。那一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参会期间,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办免费女子高中的愿望,随后被媒体报道,引起各界关注。

张桂梅的愿望成真了。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2008年8月,全免费的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月正式开学,张桂梅担任校长。

━━━━━
“我想让孩子们上清华北大”

在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教学楼白色的外墙上,写着“刚强、勤敏、宽厚、慈惠、知礼、质朴”几个大字。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张桂梅就挪着身子慢慢下楼,准时用大喇叭喊学生起床。“起床喽,姑娘”“下来了,快点!”据新京报此前报道,这所学校的女生们一律齐耳短发,身穿红色校服;每天的午饭时间只有10分钟,每周只有3个小时能外出。

“我们付出的不是一般老师能付出的。男老师结婚,仪式办完了马上回来上课。女老师做肿瘤手术,能穿衣服就回来。”张桂梅说。

有媒体统计,张桂梅持续12年家访超过1600户,行程11万余公里。每次去家访,张桂梅总是带上馒头、面包和矿泉水,为了不给学生添麻烦,从来不在她们家中吃饭。

由于多年的超负荷工作,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每天需要大把服药才能勉强支撑。据媒体报道,年过六旬的她,被查出有20多种病:左手骨瘤、右手神经末梢瘤、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小脑萎缩……

今年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开始,张桂梅和往年一样,一大早护送女生们参加高考。150名高三学生大声喊出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视频转发到网上,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学校的高考成绩也让人眼前一亮。据报道,2019年,该校一本上线率40.67%,本科上线率82.37%;2020年高考放榜,该校159名考生,150人考上本科,其中70人达一本线。从2008年女高成立,已有将近2000名女孩考上大学,还有学生考到浙大、厦大、川大、武大等知名高校,离开这座位于西南边陲的小县城。

但张桂梅对这个成绩还是不满意。她在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时说道,“我想让孩子们全部上一本,或者是双一流,我还想让她们上清华北大。我想让山里的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

6月8日下午,高考结束,华坪女高的毕业生们收拾行李,准备离校。这也是张桂梅的伤感时刻。她在学校定了一条规矩,“毕业以后走出女高,不准回来,飞出去就飞出去了……”

2020年12月,张桂梅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在央视综合频道《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中,一位当上警察的华坪女高毕业生来到现场,流泪向张桂梅致谢:“我们教学楼上写着一句话,让梦想飞越大山。那时其实每天我都可以看到那句话,但是我并不知道,大山外面是什么。当我高中毕业,第一次离开县城,第一次穿上这身警服的时候,我才知道,如果没有张老师一天天的陪伴,就没有今天的我。”

━━━━━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九死亦无悔”

“我叫张桂梅,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请允许我代表今天受到表彰的同志们,感谢党中央对我们的充分肯定,感谢广大党员群众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将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授予张桂梅等29名同志,张桂梅上台发言。

当天上午,“七一勋章”获得者乘坐礼宾车抵达人民大会堂。张桂梅向车窗外手持国旗和鲜花欢迎的孩子们挥手,满脸慈爱的笑容。接着,她被搀扶着走过红毯,走入人民大会堂。

人们注意到,她的两只手上贴满了膏药。在今年2月举办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主持人问张桂梅:为什么手上这么多膏药?张桂梅回答说:“贴上,手才能动一点,要是不贴手就伸不开不能动了。已经贴了有几年了。”

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结束后,张桂梅对在场的记者说,发言的时候非常紧张,“当时我想‘不是我在发言’”,而是“全国党员都站在台上,我代他们汇报,我身后都是他们。”

张桂梅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记者了解到,华坪女高建校办学初期,条件艰苦,有不少老师打了退堂鼓。建校才半年,17名老师中,就有9名提出辞职,只剩8个老师,学校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眼看学校快要办不下去,张桂梅已经做好了将学生分流到其他高中的准备。然而,在整理学校老师资料时,张桂梅发现,剩下的8个教师中,有6个是党员。

她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回忆称:“抗日战争年代,是什么样的一个年代?只要有一个党员在,一个阵地就不会丢掉的。我们有六个党员(教师),怎么会把党交给我们的这块扶贫阵地丢掉……”

张桂梅在6月29日的发言中更深刻地阐述了当时坚持下来的动力。“在于党的精神感召,学校党员向着党旗保证‘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百折不挠,顽强拼搏。”

“许多学生和我说,上大学后,第一件事就是申请入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多年来,张桂梅探索形成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特色教学模式,在学生心中深埋一颗颗红色的种子,帮她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着她们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有人问我,为什么做这些?其中有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恩和感情,更多的,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张桂梅在发言时提到,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是她心中的经典,她最爱唱的是《红梅赞》。

受革命先烈影响,受党教育多年,张桂梅把党的声誉看得很重,把共产党员这个称号看得很重。“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人物简介:
张桂梅,1957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义务兼任)。推动创办了面向贫困山区女孩的免费女子高中,帮助近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坚持用红色基因树人铸魂,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

内容据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国际电视台、凤凰网视频、新京报等报道整理

张桂梅:感动中国人物、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张桂梅,原名张玫瑰,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原籍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义务兼任),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会长。
2020年6月29日,被云南省委宣传部授予“云岭楷模”称号;12月3日,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2月10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中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中国十大教育年度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党的十七大代表。
2021年2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2月25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6月29日,张桂梅被党中央授予“七一勋章”并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发言。2021年8月,参与综艺《朗读者》第三季。2021年11月,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人物经历
合集张桂梅人物事迹回顾,“燃灯”校长用生命撑起山里的免费女高
1974年10月,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先后在林场、党校任团支部书记、政治教员,又到局机关当文书、团支书、妇女主任。
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病逝了,十多岁的她跟随参加“三线建设”的姐姐来到云南省中甸县(现香格里拉市)。
1975年12月,在当地参加工作,成为中甸林业局办公室工作人员。
1983年,调到子弟学校当中学教师。
198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丽江教育学院中文系,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一位英俊的白族小伙子。
1990年毕业后,随丈夫调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一中任教,在大理市喜洲一中结婚。
1996年8月,丈夫因癌症去世,自愿要求调到了地处边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
1997年,因教学工作出色,被调到华坪县民族中学,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
1997年4月,查出患有子宫肌瘤,且肌瘤已经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立即住院治疗。
2001年,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儿童之家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此后,她除了上课,还要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
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1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行善助学
1996年8月,一场家庭变故让张桂梅从大理来到丽江山区,原本只想忘却爱人过世的悲伤,她却看到了山区贫困孩子一张张渴望知识的纯真面庞。爱的本能让这位女教师在山区扎下了根。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她节衣缩食,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身上。张桂梅先后捐出了40多万元,她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因贫穷而辍学。
2006年,云南省政府奖励的30万元,她全部捐献给了一座山区小学用来改建校舍。2001年起,她义务担任丽江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全身心投入教学,将病痛置之度外;她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去医院——医生从她腹腔切出一个超过2公斤的肿瘤。
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中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一天早上,一个傈僳族小男孩迟迟的不起来,用破被子把头蒙上。她耐心地询问,孩子才说他没有钱吃饭了。张桂梅什么也没想,把自己仅有的二十元钱都拿给了孩子。她对孩子说:“你先用着,我会想办法。”从此,这位小男孩每个星期都得到张桂梅三十元的救助,直到他完成了初中学业。
张桂梅的敬业风范,已经成为了学生们学习、成长的光辉榜样和强劲的动力。

勇挑重担
华坪县民族中学女教师张桂梅,是1996年8月从大理市调到华坪任教的。当时,她放弃了进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选择了中心中学(当时中心中学因没有教室而实行一个学校两个分点教学的办法,初一、二年级12个班在原七中校址、初三年级8个班在原六中校址)。
到中心中学后,她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由于课时有限,她只有找别人休息的时间给学生补课、考试等。每天早晨7点她第一个走进教室,晚上10点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周末,也是张老师工作最紧张的时候。她所任教班级的教室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后院,相隔100多米,每天早上、晚上她总是前后跑动着辅导,坚持一年如一日。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她还用中午、下午、晚上,总之,抓住所有时机或全体或个别给学生补课、谈心。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当时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主动承担了毕业班15班的班主任工作表该班语文、政治两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学校妇女工作、语文教研组研讨工作及一些校务工作。

爱生如子
民中的学生基本上来自边远贫困山区,家庭普遍困难。冬天来了,学生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张老师为他们捐出了自己的衣服、鞋子、被子、毛毯,还用自己不高的工资为贫困学生购置避寒衣物。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发高烧,张老师得知后,立即赶到宿舍。当她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盖着薄薄的毡子时,心情十分沉重,她当即含着热泪把丈夫逝时留下的唯一的纪念物——毛呢大衣,送给了这位学生,并且连夜把学生送到医院,替学生付了580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闻讯赶到医院时,张老师还守候在病床前。这时她脸色苍白,神情憔悴——她守候学生己整整10个小时,这位僳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还有一个男生,常为没有生活费而发愁,学习下降很快,成了班上的倒数几名,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几次提出退学的要求。可只有两个月就毕业了,看着这些缺少文化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中途辍学,怎不叫人痛心?于是,张老师从自己的工资里每星期拿出30元钱给这位学生,帮助他完成初中学业,学生很感动,成绩也有了明显好转。
为了给长期不能回家的学生改善生活,她就请12名同学上饭馆。猪蹄汤,回锅肉,学生吃得好开心,可结帐时,个个傻了眼:“张老师,我们不知物价这么贵。”她却说:“只要你们安心学习,比什么都强。”她调到民中以来一年半的时间,共资助学生2500元。她的学生从未出现过违犯学校规章制度的事,是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

傲笑病魔
1997年4月,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腹腔迅速膨胀,疼痛难忍。她一面吃止疼药,一面把工作量加到了最大限度。当她知道自己生命垂危时,面对一纸无情的病检报告(当时医院诊断为癌症),她没让任何人知道,而是默默忍受着身体和心灵上生与死的煎熬。在几个月里,同事们经常看见她在通往教室的路上一步一步往前挪。她给学生加大了复习量,也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一直坚持到7月份,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向领导说明情况,住进了昆明的一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的子宫和肿瘤重达2公斤多。
术后,医生要求她至少休养半年,可是手术后的第24天,她就回到民中上班了。由于手术失血过多,伤口没有完痊愈合,巨大的疼痛折磨着她,可她仍然坚持在讲台。
1997年12月,由于过度劳累,病情复发,领导、同事、学生多次劝她住院治疗,她不肯。她说:“我的事业是教书,我的希望是学生,不把他们送出学校我是不会先走的”。这段时间,她的工作量达到了极限,每天工作10多小时,更不存在星期六、星期天,全年休息的时间只有过春节的3天。直到98年3月,她的病情己恶化得特别厉害。冲着领导、同事的真情,她才进了华坪县中医院,她仍然一边治疗一边坚持工作。每天都是一拔下针头就走向讲台,从没有在医院安稳地躺过一天。
看了不到一个月,医生告诉她医院无法控制她的病情,需要转院治疗。为了节约国家的医疗费,她毅然决定出院。为了即将毕业的学生,她拒绝再到任何医院治疗,仍然坚守在岗位上。
1997年9月,调到民中工作后,校领导在工作上给予她大力支持,在生活上给了她细致入微的关怀;同事们纷纷仿效,关心她,照顾她,张老师感动地说:我没有为党、为人民做出什么贡献,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深厚的爱。谁说我没家?我的家就在华坪,我的亲人就在华坪,我的爱也在华坪!为了回报华坪人民对我的厚爱,我愿为华坪教育的再度辉煌献出自己的生命。

成果初现
张老师调入华坪任教时,正值华坪教育滑坡后开始回升而备受关注之际,全县人民都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华坪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在会议上大声疾呼:“重振华坪教育雄风的时候到了!”现实的严峻,领导的焦虑,群众的呼声,对张老师触动很大,她决心为华坪教育竭尽全力。她一方面在同事中介绍外地的先进经验,一方面带头真抓实干,可慰的是,通过艰辛的努力,她取得了一连串骄人的成绩。
1997年中考,她接手仅1年的政治获全县二等奖,其中一个班名列全县第二名;10月,她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一等奖:12月,全县初三语文竞赛,她的一名学生获一等奖。
1998年1月,全县统测,她教的语文从接手时的第13名跃入第5名,政治从接手时的第30名跃为第1名;3月,辅导2名学生参加全省初三语文竞赛,分别获一、二等奖,被县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5月,被县教育工会授予师德标兵;中考,所教语文综合成绩全县第4,政治全县第2;9月,教师节,获县教育成果重奖,被地委、行署命名为优秀教师,仅1997至1998学年,全校教师就累计义务补课5000多节。教职工们说:学校的光荣就是我们自己的光荣,我们个人的成绩就是学校的成绩;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舍弃的呢?
1997年秋季学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学生获奖率居全区全县第一。
1998年1月,全县29个科次统测,民中有21个科次居全县前5名。中考,在丽江地区108所中学中,综合成绩名列第6;在全县13所中学中,名列第一。12月,全区初三英语竞赛。获优胜集体3等奖,有8名学生获奖。在1999年1月全国举行的“天元杯”化学竞赛中,全县只有两名学生获奖,他们都出自民中。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张老师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县委、县妇联和县中医院还专门安排或邀请她去作事迹报告会,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泪湿衣襟。5月又获省劳模光荣称号。事迹先后在省、地、县报刊多次报道。2000年“三·八”妇女节,在丽江地区四县巡回作事迹报告会,到会者无不为之感动。
她送走15班后,手术未痊愈,又主动接手了起始班级19班,克服了生源素质低等诸多困难,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学生又以新的面孔出现在大家面前。在1999年7月全县的期末统测中,所教学科语文、政治名列全县第一。
1999年中考,民中全体教师在她精神的带动和鼓舞下,经过顽强拼搏,又上一个新台阶。中考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全区第二。特殊条件下招收的小学提高班,参加毕业班水平测试语文、数学双双荣获全县第一名。仅99学年,学校党支部就被评为县级“先进党支部”,受到县委的表彰奖励;学校妇女组织被评为“三·八”红旗集体。受到县妇联的表彰奖励;党校团委被评为“先进团委”,受到团县委和团地委的表彰奖励;学校还分别被评为“文明”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受到县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慈善之星
2002年春节,张桂梅的肺部也有了病灶。她一直带病坚持工作,两次大的手术都安排在放假期间去做,没有因为病耽误一节课。她的工资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全部用来接济学生。她把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元之内,甚至把药停了,拿出钱、物资助学生。除了民中三个班的教学工作,她还办起了孤儿院,院里收养了50多个孩子。不仅如此,她自己还抚养着5个贫困学生。从而2001年起,她一边在民中教书,一边义务担任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管理着50多名孤儿的衣食住行。5年来,为了照顾好这几十个孤儿,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她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付出了成倍的心血。

全国教育工会在昆明召开的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工会女职工工作经验交流大会,请张桂梅到会作报告。当听了张桂梅讲到,她72岁的姐姐病危,在离世之前,想看一眼20多年未见过面的妹妹,给她寄来了500元钱。这时,正遇上一个生病的学生交不起住院费,张桂梅为学生交了住院费。家里人因此非常生气。报告结束时,与会的领导纷纷解囊,一下子就为她捐了一万多元钱。
2005年10月25日,张桂梅被工会的同志“押”上了直达哈尔滨的飞机。在一片哭泣声中,家人倾诉了对张桂梅的爱恨加交的衷情!捐赠的余款仍由云南省教育工会的郑红林大姐为她保管──张桂梅只有“乖乖地吃药的权利”!
2002年,丽江市慈善会授于张桂梅“慈善之星”光荣称号。各种新闻媒体纷纷宣传报导,中央电视台还专程邀请她进京录制了节目。报告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
在华坪县第八次妇女代表大会上,出席会议的县领导和代表们在会议大厅里凑钱,有的身上仅留车票钱,有的干脆顷囊而出。
整整十年,年年有奖。张老师十九次获奖;勋章一年比一年多,规格一年比一年高;奖金一年比一年多──有5000元的奖金,她考虑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党费。有3万多元的奖金,她捐给了灾区,捐给了比她更困难的人,捐给了解放前就入党的农村困难的老党员。获得的云南省“兴滇人才奖”的奖金30万元,她决定捐给政府,用于一所贫困山区学校的建设。每月领到的工资,张老师都只留给自己100元的生活费,其余都统统用于慈善事业。
张桂梅起草了一份《关于创办华坪县贫困女子高中的设想与计划》,在计划中,她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华坪县今后的女性都沿着“高素质的女孩──高素质的母亲──高素质的下一代”良性循环。
2020年10月30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举行的“平凡女性的不平凡”——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报告会。

家庭生活
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
1988年,在丽江教育学院中文系结识丈夫;1990年,在大理市喜洲一中结婚。

所获荣誉
张桂梅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云岭先锋奖章。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1997年,获得华坪县教育局授予的“师德标兵”称号。
1998年,获得丽江地委、行署授予的“人民优秀教师”称号。
1999年,云南省政府授予她“全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0年,国务院授予她“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1年,全国教育工会、教育部授予她“全国十佳师德标兵”称号。
2002年,获得“全国十大女杰”称号。
2003年,获得“精神文明十佳人物”称号。
2004年,获得“五一劳动奖章”。
2005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6年,获得“兴滇人才奖”。
2018年9月,获得“最美乡村教师”称号。
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
2020年1月10日,获得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20年6月29日,省委宣传部在昆明举行“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获得“云岭楷模”称号。
2020年7月,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20”二季度网络感动人物。
2020年7月24日,全国妇联作出决定,授予张桂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2020年9月4日,入选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
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活动。
2020年10月16日,获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
202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授予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0年12月10日,中宣部决定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
2020年12月25日,入选第三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最美人物”优秀案例。
2021年2月25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2021年2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颁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名张桂梅为“七一勋章”建议人选。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张桂梅“七一勋章”。
2021年7月,入选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名单。
2021年11月,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荣誉称号。
必须曝光这位女老师!

人物评价
“在中国,也有千千万万的人为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默默耕耘。有一位名叫张桂梅的女教师,她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来已帮助1600多位女孩圆梦大学校园。张老师被女孩子们亲切称为“张妈妈”。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彭丽媛评)
张桂梅同志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她坚持用红色文化引领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铭记党恩、回报社会。她坚持每周开展1次理论学习、重温1次入党誓词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常年坚持家访,行程11万多公里,覆盖学生1300多名,为学校留住了学生,为学生留住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吃穿用非常简朴,对自己近乎“抠门”,却把工资、奖金捐出来,用在教学和学生身上。她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中共中央)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感动中国)
命运置她于高崖,她赠人间以芬芳!(网友)

人物影响
2020年6月29日,丽江市设立张桂梅教育基金,支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健康持续发展、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生部分学习生活补助等。
2021年,人民日报新媒体、微博联合新世相推出张桂梅纪录片——《你好,张桂梅》。
2021年10月21日,网友发现张桂梅老师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最新版)。

社会活动
2021年10月1日,应邀参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中国梦·祖国颂——2021国庆特别节目》。

2022年高考首日的凌晨5点,细雨纷纷,张桂梅校长如往常一样打着手电筒将云南丽江华坪女高教学楼的灯打开,她用手中的喇叭叫醒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并在教室一一清点人数。
从2011年至今,张桂梅连续12年坚持送考、陪考,从不缺席。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张桂梅曾经四次参加高考,一起来看她奋战高考的故事。
参加过四次高考的张桂梅
1974年,17岁的张桂梅从东北来到云南。在迪庆州中甸林场(林业局)工作时,她发现来自上海、广东的知青们总是不分昼夜地拼命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知青们告诉张桂梅:国家有一天肯定会恢复高考。哪一个国家会不要高等教育?没有教育的民族也一定是个落后挨打的民族。
知青们的话唤醒了张桂梅对知识的渴望。在大伙的帮助下,她加入到备战高考的队伍里,工作、学习、补课成了她的日常。经过不懈努力,备考第一年张桂梅便考过了大学本科录取线。但囊中羞涩的她,无父母助学、无亲友资助。出于自尊,她也不愿向任何人开口借钱。就这样,她与久久向往的大学失之交臂。
1987年,张桂梅在中甸(现香格里拉市)。(资料图)
第二次高考
张桂梅没有向命运低头,边工作边复习。第二次高考,她又超过了录取线。可这一次,命运再次和她开了玩笑,档案竟不知在哪个环节丢失了。录取的大学有她的名字和分数,却因为没有档案,不能予以录取。
第三次高考
越是面对挑战,张桂梅越是来劲。20世纪80年代,张桂梅迎来了第三次高考。此时,已经有了应届高中生。在他们面前,张桂梅失去了一切优势,紧张、自卑、恐惧、焦虑、害怕失败围绕着她。坐在考场时,她竟想不起自己的名字。
这一次,因为没有良好的应考状态,她落榜了。
第四次高考
经历三次考试,张桂梅始终没有放弃读大学的梦想。在丈夫的支持下,张桂梅又一次参加了高考。这次,她的分数达到了云南省内重点大学的分数线,为了继续热爱的教育事业和学生,她选择了离家近的丽江教育学院,脱产读书。
在丽江教育学院两年的正规学习,是张桂梅后半生献身教育事业的台阶。在大学里,张桂梅不仅实现了大学梦,还接受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职业操守、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全面训练。
1989年,张桂梅在丽江教育学院(现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读书(资料图)。
这就是张桂梅的高考经历,即便命运的捉弄让她三次与大学失之交臂,她依然没有停下继续的脚步,她深信“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吗?当然可以!“要让山里的女孩受教育,让她们改变命运!”怀着这样一个梦想,张桂梅十余年来把2000余名大山里的女孩送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如今,从华坪女子高中走出的许多学生,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着青春。
今天,张桂梅寄语高考学子:“高考不是终点。未来,你们将踏上各自新的旅途。”孩子们,加油!
大国工匠24位人物事迹(《大国工匠》里有哪些人物)《中国管理科学》杂志2023-02-02发表于北京《大国工匠》里有哪些人物1、胡胜:在金属上进行雕刻艺术胡胜是......
科学家精神 为科技强国凝聚磅礴力量中国教育报2023-01-12 11:17发表于北京 2022年5月,党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党史上三次重要的“立规矩”共产党员 2022-12-07 12:02 发表于北京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三次重要的“立规矩”事件:一是1929年“九月来信”,为......
毛泽东“共产党靠什么吃饭”的六个论断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2022-02-22 08:46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开国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开国十位大将:粟裕、徐海东、陈赓、谭政、张云开国上将(57位):开国中将(......
红旗渠只是一个县级工程,为何能代表中国,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10-12 19:35科技管理研究所20世纪60年代太行山上有近7万名工......
1976年,华国锋出任中央军委主席,下设的5位副主席都是谁?中国管理科学研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10-12 08:57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1954年第一届国务院产生,除周总理外,还有12位副总理,都是谁?2022-09-24 16:25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1954年,......
“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来源:新华社2022-09-03 11:19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在......
诠释到底什么是“中国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黑子的工匠精神!
09-2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名单(全录)又一开国将星陨落:开国少将杨永松逝世,1955年授衔将帅全部离世!
10-24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是历史的传承!中国为什么不会分裂:“大一统”始终凝聚人心!
07-07开国将帅至今还健在四人,最老的109岁,最年轻的也已经99岁。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的区别到底在哪?待遇又有何不同?
12-21人间正道是沧桑,伟大的中国精神,伟大的中国人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09-03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强国凝聚磅礴力量!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01-16毛泽东“共产党靠什么吃饭”的六个论断!论述“共产党“靠什么吃饭”六个论断系列①②③④⑤⑥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