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金城战役:志愿军半小时打出1900吨炮弹,血战15天,歼敌5.2万 细说历史01-26 21:16军事达人 在美国战争史中,有着这样一段有关志愿军炮火的描述:“来自志愿军那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炮...
金城战役:志愿军半小时打出1900吨炮弹,血战15天,歼敌5.2万
细说历史01-26 21:16军事达人
在美国战争史中,有着这样一段有关志愿军炮火的描述:“来自志愿军那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炮火在我军头顶呼啸而过,无数炮弹在如雷鸣般的炮火轰鸣声中向韩军阵地砸去,地面部队压着炮火前仆后继的对这个地区的防线进行攻击,前哨阵地眨眼间被一个接一个的被打垮。”
来自美军的这段记载充分的说明了我军在金城战役时期炮火方面的实力。
这不但意味着志愿军已经掌握了炮火犁地,步兵捡漏的战术,更是意味着我军的炮兵部队已经足以在美军的空中优势中存活下来,并拥有了对前线部队进行大规模火力支援的能力。
电影《金刚川》在前段时间引起了广泛关注,影片中志愿军殊死保护的桥梁就是为了金城战役的顺利进行而存在的。
历史上的金城战役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最后一战,这一战历时15个昼夜,此战结束后,志愿军将原本是一条斜线的防御阵地拉成了一条直线,歼敌多达5.2万人,是不折不扣的大胜。
这一战其实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此时联合国军已经决定了签署和平协议来结束这场战争。
但以李承晚为首的利益集团不安与此,他们对现状并不满足,想尽一切办法的破坏协议的签署。
在面对上蹿下跳的韩国军队时,时任志愿军总指挥的彭德怀司令员在同北京研究过后定下了歼敌1.5万人的战略目标。
之所以将战略目标定位在1.5万人是因为在同年6月上旬,志愿军刚消灭了1.5万敌军,这为和谈带来了很大的优势。
由于金城战役是签署和平协定前的最后一战,所以除了打击不安分的李承晚集团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这一战一定要立威。
因此志愿军调集了大量的火炮来对地面部队进行火力支援。
历史上的金刚川,志愿军从来都不是只知道靠牺牲来取胜的人海部队。
在阐述金城战役前,我想先聊一聊电影《金刚川》中那座无数志愿军战士们拼死守护的桥。
在真正的历史上,这座桥确实是存在的,不过我认为影片中的搭桥方式是对抛头颅洒热血的志愿军的不尊重。
由于在电影中已经清晰且正确地说明了志愿军建立这座桥的必要性,所以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我们单纯的来了解一下志愿军是怎样在联合国军的优势火力下把桥建立起来的。
以下内容均来自于央视播出的某抗美援朝老兵回忆录。
首先明确一点,我军在搭建金刚川的桥梁时确实遭到了联合国军的阻挠,使用航空炸弹,炮火支援来对桥梁进行摧毁向来是阻挠我军渡江的不二法门。
可我们绝对不会像电影中那样建好桥梁等着美军来轰炸。
身经百战的志愿军在漫长的抗美援朝作战中经历过无数次类似的场景,早已总结出了有效的建桥方法。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志愿军一般先造好桥的基础,白天的时候为了避免遭到美军的轰炸,将桥板撤掉,等到晚上的时候再铺上去,这种方法使得工兵部队的作业量得以大大减少,部队通过效率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不仅如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志愿军甚至会在水下几十厘米的地方铺上石条,这种方法带来的优势是桥梁的基础十分稳固,甚至汽车都可以通过。
此外联合国军空军所丢下来的副油箱也是好东西,充满智慧的志愿军将这些被丢弃的副油箱做成快速滑行索道,有效的减小了在危急情况下渡河的风险。
本不应该发起的战役,志愿军:“你管不了你的小弟,我来帮你管。”
金城战役于1953年7月13日由志愿军发起。
实际上早在一个多月前,我军与联合国军已经就朝鲜停战谈判的各项议程已经全部达成了协议。
就连最为艰难的战俘问题也在6月8日达成了共识,所以战争在1953年6月就应该已经结束了。
可就在谈判的双方即将签署停战协定的时候,南朝鲜以李承晚为首的军事利益集团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行扣留了朝鲜人民军的2.7万名俘虏,并单方面宣布战争没有结束。
志愿军为了实现停战的目标决定以打促和,最终发起了金城战役。
其实美军早在签署协议前就预料到了李承晚集团会极其不满,所以一切有关于谈判的协议都是美国单独决定的。
为了迫使反对停战的李承晚南朝鲜代表团同意,特意在决定作出后才对其进行通知。
在双方的谈判中,美方代表团与南朝鲜代表团的不和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美方代表团不但要在与我军的谈判中煞费苦心,为了避免遭到南朝鲜方面的干扰更是大费心机的对其进行隐瞒。
李承晚之所以不同意停战是因为一旦双方达成协议,他以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将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而且没有了战争的压力,美国对他的援助亦会大大减少,所以不甘心的李承晚决定破罐子破摔,不但私自“释放”战俘,更是叫嚣要将战争打到鸭绿江畔。
李承晚提出了5点建议,其中甚至包括解除北朝鲜的所有武装,中国军队全部撤出北朝鲜,统一韩国派派出代表来参加北朝鲜问题的一切会议这样的痴心妄想。
李承晚的这些建议意味着他想将志愿军的全部付出抹去,志愿军得知此事后未做任何回应,而是直接的发起了金城战役。
战役的顺利进行,使我方代表在谈判时有充足的底气质问美方:“韩国军队到底受不受联合国军司令部节制?你方能否保证南朝鲜政府军队不再对已经达成的停战协议的实施进行阻挠和破坏么?如果南朝鲜军队依然一意孤行的阻挠和破坏,我方采取必要的行动时联合国军方持何种态度?”
不光是我军对李承晚的行为感到恼怒,美军也是一样。
他的所作所为等于在国际上狠狠的扇了美军一个耳光,所以在美方代表是过错方,整个会议进程就像被审判的犯人一样。
无奈的美方代表考虑到自己本就是理亏的一方再加上志愿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只好老老实实的回答道:“联合国军方将继续遵守停战协定并承认中朝方有权采取必要行动抵抗侵略,保障停战。”这是美国建国以来首次向交战对手保证遵守停战的原则。
金城战役中的韩军与我志愿军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经有过交锋,此次刚好新仇旧恨一起清算!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曾经风靡一时的“太阳的后裔”这部电影,记得当时这部韩剧的宣传照铺天盖地的到处都是。
在偶然的机会下我瞄到了主人公身着军装的剧照,出于对军事的敏感,我查了一下男主角所属的部队,在得知他所属707特种大队时不由得发出了一句果然是“太阳的后裔”的感慨。
我发出这样的感慨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这支编号为707的特种大队前身是韩军的白虎部队,白虎部队这个名字很容易让我联想起在金城战役中被志愿军全歼,至今团旗仍在我国展览的韩军首都师主力团“白虎团”。
虽然两者没有直接上的关系,但是白虎部队里有很多军官都是当年白虎团在金城战役中的逃兵。
另一个理由是当时“白虎团”的主要构成以及部分军事主官在二战时期都曾在日军手下为虎作伥。
这两者综合来看,说是“太阳的后裔”倒也没错,毕竟我们在抗美援朝和抗日战争中也没少效仿老祖宗后羿的做法。
韩军当时的陆军参谋长是白善烨中将。
此人原本是伪满军官,还曾经参与过扫荡八路军的行动。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韩军的首都师,第3,6,8师这四个师将是我军的主要打击对象,而这四个师的师长均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日军的职务。
更重要的是这四个师的主要兵源构成是原本应征在日军中服役的士兵和曾经在伪警系统中服役的韩国人。
与曾经为虎作伥的韩军相比,志愿军此次参加战斗的部队有不少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所以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虽然在抗美援朝期间我军与韩军交手十分频繁,但韩军总是被美军当成炮灰来使用,歼灭韩军一直都不是主要任务。
金城战役的发起等于上天有眼给了我们一个复仇的机会,因为此次战役的主要作战目标是与志愿军渊源颇深的韩军。
对于火力,后勤,装备等方面都和当年有着天差地别的志愿军来说,这不但是立威之战,更是为当年牺牲在日军扫荡中的八路军先烈们的复仇之战!
杨勇司令员信心的来源,志愿军从未打过如此富裕的战斗。
虽然金城一战志愿军司令部给参战部队定下的目标是歼敌1.5万人。
但是刚刚替换下杨成武将军成为第20兵团总指挥的杨勇司令员在上任后综合比较了一下志愿军与韩军的情况,决定将阵地南侧的韩国精锐首都师,第3,6,8师这四个师共计7万多人尽可能的全部吃掉。
杨勇司令员之所以胃口如此之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志愿军的火力有了极大地增强,另一个原因是杨勇司令员对战场态势的详细分析。
杨勇司令员判断,在之前的历次战斗中,韩军的防御体系已经遭到了我军的深度破坏,因此无论是从时间还是效率来看,敌军遭到我军破坏的防御体系应该还没有修复完成。
不仅如此,我军还有着突破敌纵深防御的经验基础,再加上志愿军此时前所未有的火力与攻坚能力。
杨勇司令员认为如果这都不能将这四个战斗力勉强够得上中等的韩师打残,那简直对不起上面拨下来的这些装备。
而且这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收官之战,不但要漂漂亮亮的完成任务,还要以势如破竹之势打出志愿军的军威。
斩虎头,扒虎皮,钢铁意志在钢铁的配合下诠释了什么是天下第一轻步兵。
公元1953年7月13日晚21时,志愿军为了金城战役所集结的1094门远程火炮在20分钟内向韩军4个师的阵地倾泻了多达1900吨的炮弹,韩军阵地顿时化为一片火海。
这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火力袭击,也是志愿军有史以来首次在战役级的战斗中取得地面火力优势。
炮声一结束,第20军团司令员杨勇指挥的5个军在第9兵团第24军的配合下分为东,西,中三个集团,共计6个军,24万余人以坦克部队开头向韩军阵地上的4个师发起了泰山压顶般地猛烈进攻。
虽然这一带的阵地在联合国军两年的苦心经营下已经成为了现代化防御阵地的典范。
但志愿军在前所未有的火力支援下仅一个小时就全面突破了韩军重兵把守的前沿阵地,21小时后韩军全线崩溃,此时志愿军已经将阵地向敌纵深推进了9.5公里。
这是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阵地战阶段所推进的最高纪录。
随后,联合国军在第8集团军泰勒司令的指挥下向我军发起了如潮水般的反扑,但在志愿军“打必歼,攻必克,守必固”的作战方针下,联合国军的反扑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李承晚与泰勒视察前线后,韩军于23日与24日的反扑达到了顶峰,在48小时内韩军向我军发起了多达107次进攻,而这107次进攻将敌军最后的力气也耗尽了。
据战后统计,从7月17日开始的10天内,联合国军共向志愿军发起1个排兵力以上的反扑1000余次,但均被我军击退。
在整个金城战役中,我军共歼敌5.3万人,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战线被我军彻底拉平,韩军4个师元气大伤,完美的达成了战前所规划的歼敌1.5万人的战略目标。
迫使联合国军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打破了李承晚的狼子野心,彻底实现了以战止战。
志愿军此战能打的如此顺利是我军厚积薄发的成果,为了金城战役的顺利进行,我军不但准备了6个军的精锐部队,还调集了包括迫击炮在内的1800余门轻重型火炮。
同时为了抵消敌人的装甲优势和空中优势,我军还特意调来了三个反坦克炮连,一个高射炮团和火箭炮团,虽然此战我军仍没有制空权,但敌空军给我军造成的损失大大减少。
金城一战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为1:3,火炮对比为1:1.7。在装备相差没有那么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在钢铁的配合下以钢铁般的意志给联合国军和李承晚狠狠地上了一课。
至今仍被津津乐道的奇袭白虎团便是发生在金城战役时期,这个团说是韩军的精神象征也毫不为过。
白虎团建立于1949年1月,是韩军首批组建的8个团之一,隶属于韩军首都师,从这首都师这三个字中我们就能知道这个师是韩军精锐中的精锐。
其师徽是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白虎头,而白虎团的团旗“虎头旗”最显眼的地方也是一个虎头,而且这个团旗是由李承晚亲自授予的,由此可知白虎团在韩军中的地位。
不仅如此,韩军的首都师还曾被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弗里特称之为大韩民国第一荣誉师。
就是这样一支声名赫赫的精锐部队,在金城战役中被志愿军的侦查部队狠狠地拧下了虎头,扒掉了虎皮,李承晚亲自授予的那面旗子至今还在我国展览。
金城战役中的另一传奇,引导韩军炮火打了两里多地的空气。
奇袭白虎团的事迹被广为流传,没什么好讲的,本文再提一个发生在金城战役时期却不是那么广为人知的战斗纪实。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前文中我有提起金城战役的发起是炮火打头,坦克开路。
这起战斗纪实的主角就是我军在金城战役中的一辆英雄坦克与它的传奇车组。
在我军对韩军阵地饱和式轰炸后,志愿军的一辆坦克奉命配合步兵部队对韩军发起全面进攻,但由于天色已晚,这辆坦克不幸陷入了弹坑中无法动弹。
在天色的掩护下,虽然陷入了弹坑,但只要不暴露自己招来敌军的炮火袭击,这辆坦克完全可以等到工兵部队上来对其进行救援。
但战场上的形式瞬息万变,志愿军宝贵的装甲力量在弹坑里浪费一整夜未免过于浪费,恰巧此时韩军的一个装甲车队路过,这辆坦克果断开火,一连击毁了敌军3辆坦克,可这也意味着自己已经暴露了。
此时坦克的驾驶员陈文奎出了个好主意,根据他的经验,以往志愿军的坦克在完成任务后会立刻撤离阵地,敌人听到了坦克的发动声会马上组织炮火进行拦截。
这次他准备反其道而行之,陈文奎准备先原地轰油门,然后慢慢地放开油门,装作撤离战场的样子,最后把坦克熄火。
在获得了车长的同意后陈文奎按计划操作坦克,果不其然,坦克刚熄火就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炮声,敌人沿着这辆坦克向后转移的道路足足轰了两里多地。
这辆坦克的编号是215,作为功勋坦克现在被摆放在我国的军事博物馆中,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这辆坦克的炮管上有6颗星星...…
总结
金城战役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最后一战,此战起于蠢蠢欲动,狼子野心的李承晚,终于在战役仍在进行中却与我军签署了和平协议的美军。
在这起战役中,我军强大的炮火与装甲部队的配合似乎是志愿军最为强大的武器,但实际上我军对胜利的渴望,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与对人民的绝对忠诚才是最大的武器。
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的最后一战都是最不好打的,因为虽然有死在战场上的最后一颗子弹是军人最好的归宿这一说,但是谁又愿意在立功受奖的前夕倒在战场上呢?
可伟大的志愿军指战员们从来不会这么想,他们只知道战争还没结束,国内的同胞们还有被伤害的风险。
耶稣是美军的信仰,在战事不利时很多美军士兵会跪地祈祷耶稣降下神迹来挽救他们,可我军从来不会,因为我们自己,就是神迹!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志愿军战士。
金城战役:中国志愿军共歼敌78000余人,“联合国军”最终惨败
金城战役
金城战役(Battle of Kumsong)是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阶段,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此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将南朝鲜军4个师打残,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
战役背景
1953年6月8日,朝鲜停战谈判关于战俘问题达成协议。至此,朝鲜停战谈判各项议程已全部达成协议。6月中旬重新校订军事分界线的工作基本完成,谈判双方即将签订停战协定。但南朝鲜李承晚集团竟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行扣留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2.7万余名(含志愿军被俘人员50名),并且宣称南朝鲜准备单方面继续打下去,企图破坏停战的实现。
为实现稳定可靠的停战,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于6月20日建议,推迟停战协定签字时间,再给南朝鲜军一次打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于21日指示:停战签字必须推迟。再给南朝鲜军以打击,极为必要。志愿军决定,以金城以南地区的南朝鲜军部队为主要攻击目标,发起金城战役,狠狠打击南朝鲜军,确保停战的顺利实施和停战协定的落实。
战役过程
金城以南地区西起金化,东至北汉江,由南朝鲜军首都师和第6、第8、第3师防守。其基本阵地构筑了坑道工事和大量明暗火力点、地堡群,并以堑壕、交通壕相连接,形成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体系。志愿军以第20兵团指挥5个军在第9兵团第24军配合下,担任金城以南地区的进攻任务。第20兵团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王平指挥的5个军,组成3个作战集团:以第68军(欠第202师)、第54军第130师为西集团;第67军、第54军第135师、第68军第202师(欠第605团)为中集团;第60军(附第605团)、第21军(欠第62师、另配属第33师)为东集团;第54军第134师担任兵团预备队。
根据志愿军首长关于放手作战,情况有利时向敌纵深作有限度扩张的指示精神,第20兵团决心在牙沈里至北汉江间22千米地段上,采取正面进攻、两翼钳击、多路突破的战法,首先攻占梨实洞、北亭岭、梨船洞一线以北及金城川以北地区,歼灭当面南朝鲜军4个师的8个团另1个营,拉直金城以南战线,而后视情况向三天峰、赤根山、黑云吐岭、白岩山一线发展进攻,并准备在打敌反扑中大量歼灭南朝鲜军有生力量。东集团第21军在北汉江以东就地牵制当面的南朝鲜军使其不能西调。
另第9兵团第24军在第20兵团发起进攻时,由阳地至杏亭3千米地段向注字洞南山、新木洞方向实施突击,控制金化通往金城公路,阻止金化方向美军和南朝鲜军东援,保证第20兵团右翼安全。志愿军参战各部队经过前一阶段反击作战,军事素质明显提高,士气更加旺盛,已取得对营、团坚固阵地进攻的经验,并查明了金城以南地区南朝鲜军防御纵深工事的情况。
为保证战役胜利,从6月下旬开始,进行了各种准备。参战部队在作战双方中间地带秘密构筑大量屯兵洞,选择潜伏区,演练了对坑道工事连续爆破和攻击的战术、技术动作;在金城正面集中各种火炮1100余门、坦克20辆;第20兵团组织6个工兵营和11个步兵团抢修公路、桥梁;动用2000辆汽车昼夜抢运物资1.5万吨,并为参战部队配发了渡河器材。
为了迷惑和消耗敌人,达成战役的突然性,在战役发起前,第60、67军继续向原定的南朝鲜军营以下目标实施进攻,先后攻占529.3高地、938.2高地、广石洞以西高地、690.1高地、轿岩山北山腿,并在新占阵地上同南朝鲜军展开反复争夺,击退其反扑200余次,毙伤俘敌1.2万余人。同时,其他兵团所属部队也向当面敌人发动了小规模的进攻,掩护了金城战役准备工作的实施,隐蔽了战役企图。
7月13日21时,第20兵团及第24军突然发起进攻。1100余门火炮实施7~28分钟火力准备,发射炮弹1900吨,在主要突破地段上摧毁南朝鲜军地面工事30%、障碍物80%~90%。在强大炮火支援下,步兵1小时内即全部突破南朝鲜军前沿阵地。西集团右翼第203师攻占522.1高地后,主力向芳通里方向发展进攻。该师执行穿插任务的1个加强营,沿522.1高地以东公路向纵深猛插,14日2时左右进至二青洞附近,先后歼灭南朝鲜军1个营大部及美军炮兵1个营;其先头分队1个班化装成南朝鲜军,以极小代价歼灭南朝鲜军首都师第1团团部。左翼第204师攻占552.8高地后,于14日4时30分进抵月峰山下,在战斗中生俘南朝鲜军首都师副师长。第130师攻击424.2高地后,向烽火山发展进攻。至17时40分,西集团先后占领烽火山、月峰山。中集团右翼第200师攻占官_里西南高地后,以一部兵力沿金城至华川公路向纵深穿插,于14日6时占领龙渊里、东山里地区,将南朝鲜军第6师防御部署割裂,使其轿岩山、烽火山阵地侧后受到威胁;主力则乘胜渡过金城川,向梨船洞发展进攻。左翼第199师经一夜激战,于14日10时占领轿岩山后,继续发展进攻。东集团第181师(附第605团)突破后,一部西渡金城川,进抵梨船洞东与中集团会合;另一部攻占461.9高地。
第9兵团第24军以1个师的兵力,向南朝鲜军首都师第26团阵地发起进攻,于14日零时攻占注字洞南山、杏亭西山,13时30分攻占432.8高地及杨谷以北地区,控制上九井、下九井间公路,保证了第20兵团右翼的安全。至14日18时,第20兵团和第24军经21小时激战,占领西起新木洞经芳通里、梨实洞、北亭岭、间榛岘、豆栗洞、巨里室,沿金城川至461.9高地一线以北地区,拉直了金城以南战线,完成战役第一步任务。第20兵团和第24军贯彻“稳扎狠打”的指导方针,在巩固占领上述地区既得阵地同时,各以一部兵力扩大战果。
自14日夜起,东集团第180师南渡金城川,于16日攻占黑云吐岭、1118高地、白岩山、949.5高地至北汉江一线阵地;中集团第135师一部于15日晨攻占后洞里;西集团和第24军在击退南朝鲜军反扑后,全部控制了新木洞、北亭岭、间榛岘公路北侧地区,第24军攻占金化以北537.7高地及597.9高地以南各无名高地。
这时,由于连日降雨,河水上涨,金城川上的桥梁全部被美机炸毁,新修道路泥泞难行,炮兵机动、通信联络和前线运输均发生困难,加之“联合国军”战役预备队已调近战场,第20兵团和第24军遂转入防御,准备抗击反扑。
16日,“联合国军”总司令M.W.克拉克和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M.D.泰勒飞抵前线,召开高级军官会议,决定夺回失地。从当日下午开始,先后以美军第3师和南朝鲜军第5、第7、第9、第11师及第3、第6、第8师余部进行反扑。17日,以6个团的兵力,重点向黑云吐岭、白岩山至867高地一线阵地猛攻。东集团第180师在无坚固工事依托和无纵深炮火支援的情况下,激战竟日,守住了除867高地以外的各阵地。鉴于东集团新占阵地过于突出,且背水作战,炮兵支援与物资补给难以保障,第20兵团遂决定该集团除以一部兵力控制金城川与北汉江汇合处的461.9高地外,主力转移至金城川以北地区防御。中、西集团和第24军也适当向北收缩,主要固守432.8高地、梨实洞、北亭岭、间榛岘、602.2高地、巨里室北山一线。
18日后,“联合国军”反扑重点转向志愿军中集团正面的602.2高地、巨里室北山一线阵地,先后展开1~3个团的兵力连续猛攻。第200师凭借有利地形,在炮兵火力支援下顽强抗击,除巨里室北山阵地失守外,固守了已占阵地。
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金城战役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