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 正文

抗美援朝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邓华上将军

时间:2021-02-17 23:00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1947年,邓华上将出任我军纵队司令,下辖3个师的兵力,于9月份奉命发起秋季攻势,向新民、新立屯、黑山一带行军,旨在阻击和消灭敌军顽固势力,也为了扩张我军的根据地影响力,...

1947年,邓华上将出任我军纵队司令,下辖3个师的兵力,于9月份奉命发起秋季攻势,向新民、新立屯、黑山一带行军,旨在阻击和消灭敌军顽固势力,也为了扩张我军的根据地影响力,邓华奉命率部赶到康平,与敌军驻防法库的一个师对峙,该师由民团改变而来,只有3000人的空架子,战力不足一提,当时,林帅给到的指令是阻敌和破坏铁路,但摆在邓华面前的是两大选择:一是直攻彰武,与一个军硬碰硬,二是攻取法库,快速歼敌,但这两个选择都会面临腹背受敌的风险。

而为了保存实力和圆满完成任务,邓华盯着地图思虑良久,最终下达了分兵攻打法库的命令,但各路指挥员却纷纷质疑道,我们的任务没有这项,您这是擅自行动,是抗命,如果一旦分兵,导致最后阻敌和破坏铁路的任务完不成,那总部的问责,谁都吃罪不起,但邓华却耐心的解释道:林帅的心思我懂,只要能打胜仗怎么都行,可打不了胜仗,你就是命令执行的再好也没用。

而事实也证明了,邓华上将这一次判断的精准性,全军一天之内急行180里,合围法库后立即发动猛攻,当时,敌军还一无所知,正在例行一天的训练出操,面对我军的突然袭击,在毫无防备之下,仅一个小时就全军覆没,与此同时,邓华又分出2个师的兵力继续完成阻敌破袭的任务,法库被攻灭后,驻防彰武的敌军天真以为大雪封路,认为我军不会继续攻击,所以并未出兵北返,邓华将军适时捕捉战机,继续扩大战果,趁着敌军放松警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紧急调军回援,趁着大雪,迅速拿下彰武和新立屯,而邓华也因此创下了一个战场奇迹,10天时间,全军奔袭100里,歼敌8000,连破四城,威震辽西,而捷报传出后,在后方坐镇指挥的林帅不仅没有追究邓华临阵抗命,反而向纵队司令部发来了一份电报嘉奖令,表彰邓华临机专断,果敢出击的勇气,并亲向高层领导为他请功,对其在辽西作战的一应决策,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战后,邓华圈好口袋,静候北返驰援的敌军,但一连等了好几天都没有消息,邓华在下棋时突然有了感悟,发明牵羊战法,主动出击,率部陈兵阜新城,一日尽克煤城,歼俘敌军上千,并于同日乘胜追击,一举端掉新丘,在圆满完成林帅交代下来的阻敌和破坏铁路任务的同时,邓华还靠着自己的战场智慧,连夺6城,出色彰显了他身为一军统帅的担当和勇气,于1955年建国后首次立功大授衔仪式上,因功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官至全军副总参谋长和大军区司令等职。



抗美援朝初期,林彪为何不顾兵家大忌,坚持换掉十三兵团司令员
01-21
1950年,最高层经过慎重研究,最终做出了一个影响至今的决定:那就是展开抗美援朝运动,出兵半岛。并且开始筹备组建东北边防军,用来做下一步的准备。

在针对组建东北边防军的会议上,林帅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让15兵团的司令邓华和13兵团的司令黄永胜对调。而按照原先预定方案,13兵团将作为早起抗美援朝部队的主体。那么抗美援朝初期,林帅为什么不顾临阵换将的风险,坚持主张更换13兵团司令的主张?

林彪的考虑

在解放战争期间,林帅是东北野战军的最高负责人。黄永胜和邓华在这时期都是林帅麾下的部将。因此,林帅对二人的打仗风格等情况了如指掌。同时,由于林彪帅和苏联红军有过来往,因此视野较为开阔,对于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所以林帅推荐邓华担任13兵团司令,是基于这样的分析:那就是苏军的情况和美军情况差不多。通过对苏军的了解,林帅认为邓华适合担任抗美援朝主力部队的话事人。

因为邓华的作战风格是:全局观念强,同时还擅长灵活处理一切突发问题。黄永胜的特点则是敢于打硬仗,并且坚决能将上级的命令执行到底。

这两者相比之下,黄永胜的性格特点无疑是适合执行具体的战斗任务,而邓华能够自己给自己想出应对方案。中方和美军对抗,少不得会面对很多前所未有的突发情况。因此,让邓华这样有一定主见和主意的人,担任13兵团的最高负责人,无疑是最为合适的。而林彪的主张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邓华的能力

其实,林彪对邓华的才干也是非常折服的。尤其是1947年的时候,邓华给林帅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时,林彪指挥东北的军队在四平和敌人鏖战。当时邓华经过对陈明仁以往作战风格的研判,以及精密推算,认为四平的守军大约有三万多人,因此建议林帅应该多派遣一个纵队的军力,猛攻四平,而后以逸待劳,迎战从沈阳来的敌人援军。

林彪对邓华提供的数据不以为然,坚持认为四平城内的敌军大约二万多人,因此在兵力配合上,也没有采纳邓华的建议。这导致四平久攻不下。等到我军和四平守军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沈阳来的援军赶到,在前后夹击之下,林帅麾下的部队为此折损了八千多人。林帅见已经难以攻下四平,于是无奈之下,只好指令部队撤离。

事后林彪了解到:四平城内的守军和邓华估算的情况大致吻合,而且按照事后复盘和时间线计算,如果采纳邓华的方案,战争的结局很可能是另一番局面——首先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夺下四平,而后在四平布防,并且在四平周围的要塞之路,迎战风尘仆仆的敌人援军,这样可以消耗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所以这一事件让林帅内疚很久的同时,也对邓华的才华感到十分折服。

3、邓华智斗美国人

邓华没有让林帅等人失望。抵达半岛以后,邓华确实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战斗的具体方案。其中比较著名的战役,就是赫赫有名的上甘岭战役。

当时邓华经过实力对比,认为客观来说,敌人不论是坦克还是大炮飞机,在数量方面都完全可以压制我方。因此我方绝对不能和敌人硬碰硬。

于是邓华动员了四万将士,通过坑道战来进行阵地防御,拖住了六万多敌军。并且在长达43天的战斗中,消耗了敌人的实力。这种脑洞大开的战术,非但让我方感到赞叹,就是美国人也觉得:中国人主意太多了。


在志愿军中,邓华的职务为何在陈赓之前是第一副司令员?

志愿军副司令员职务,陈赓、邓华、韩先楚、洪学智、宋时轮、杨得志等人都曾经担任过。那么问题来了,在志愿军中,邓华是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委,陈赓却是第二副司令员,这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陈赓的资历远在邓华之上,在解放战争时期更是长期独当一面,率领陈赓大军一路横扫大西南,他的部队在我军战史上单列,是堪比野战军的待遇。在1955年的全军授衔仪式上,陈赓也被授予了大将军衔。而邓华,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也就是说,在人民军队中,陈赓的地位实际上是在邓华之上的,但是为何在志愿军中,陈赓的职务不如邓华高呢?有些一知半解的人可能要说了,很简单嘛,邓华原本就是13兵团司令员,是首批入朝的志愿军将领之一,而陈赓在志愿军入朝时尚在越南对抗法国,三兵团入朝时,陈赓又因腿部伤势复发(陈赓在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时,与钱大钧部作战时腿部受了严重的伤势),推迟了入朝时间,入朝时间比邓华晚,自然职务在邓华之下了。

持这种说法的人,在认知上是错误的。实际上,并非首批入朝将领的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他在志愿军中就是第三司令员,位在首批入朝的副司令员洪学智和韩先楚之上。所以说,认为陈赓是因为入朝晚才在邓华之后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实际上,陈赓刚入朝时,邓华就主动提出了让陈赓担任第一副司令员的意见,他找到彭老总,说明了自己想想法,结果邓华的提议却被彭老总驳回了,他说道:你就别考虑这么多了,这个是组织上决定的。

遭到驳回了,邓华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再次找到彭总,郑重其事地说道:彭老总,随着9兵团和三兵团的入朝,现在我们的兵力,比刚开始时多了好几倍,此一时彼一时,我们的司令部力量必须要加强了。我认为,我担任第三副司令员就好了,第一副司令员和第二副司令员应该由陈赓和宋时轮同志分别担任。

彭总对邓华的谦让竖起了大拇指,他说道:邓华同志,你的高风亮节值得称赞,看来,当初组织上决定让他来辅佐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副司令员的职务,不是你我说了算的,是组织上和主席决定的。

彭老总的意见依然很明确:不准。为了打消邓华的顾虑,彭老总亲自给主席发电报,在电报中,他说道:为便于联系各野战军,志司似应增加陈赓为第二副司令员,宋时轮为第三副司令员。

也就是说,彭老总亲自提名陈赓担任第二副司令员,而第一副司令员,当然是邓华。彭老总之所以坚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邓华入朝更早,一直辅佐彭老总,心思缜密,军事方面滴水不漏,深受彭老总的欣赏。入朝陈赓刚入朝就代替邓华,彭老总心里肯定不舒服。

第二,彭老总与陈赓的关系非同一般,早在陈赓13岁时,爷爷去世,他离家出走,前往湘军中当兵,在那时候,他就认识彭老总了。革命岁月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彭老总对陈赓是非常了解的,知道他心胸宽广,不会计较职务上的高低。所以,彭老总才亲自决定邓华的位置在陈赓之前。邓华劳苦功高,在志愿军内待的时间比陈赓长很多,这样做,也是比较合理的决定。

当然了,在志愿军内,陈赓和邓华的位置并不是不变的,在彭老总回国治病时,代理志愿军司令员职务的,并不是第一副司令员邓华,而是第二副司令员陈赓,这样安排,一方面是陈赓资历更高,另一方面,也是邓华主动谦让的原因。

陈赓只代理了很短一段时间司令员职务,也很快返回北京了。邓华以副司令员的身份代理司令员,将志愿军指挥得井井有条,保证了我方在板门店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为停战协议的达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来,彭老总正式卸任志愿军司令员职务,邓华继任司令员,这充分说明了组织上对他的信任。

邓华是我军中公认的帅才,文武双全,军政双优,是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在志愿军中,邓华是仅次于彭老总的人物,他长期辅佐彭老总,军事、政工两方面都有突出的能力,是抗美援朝中贡献极大的杰出人物。在第四次战役中,邓华亲自前往前线,与韩先楚分别指挥东西两路的作战,挫败了美军的嚣张气焰,对韩军进行了致命的打击。

综上所述,邓华之所以在志愿军中的位置在陈赓之前,主要是因为彭老总的意见决定的。陈赓初入朝时,邓华主动谦让,而按照资历和级别,确实应该是陈赓担任第一副司令员,但是彭老总对邓华极为欣赏,坚持让邓华担任第一副司令员,这充分说明了邓华出色的才能。即使与陈赓这样的名将相比,邓华也毫不逊色。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邓华被授予上将军衔。在最早提交的大将预授22人名单中,邓华是名列其中的,可见,在组织上的盖棺定论中,邓华的位置在上将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砥平里伤亡过千,邓华仍下令强攻,温玉成:命令不对,我拒绝执行
02-17 18:00历史达人

1951年2月13日,横城反击战正式打响。志愿军副司令邓华指挥第39、第40、第42、第66军向横城、原州方向实施反击,一举击溃进展至横城以北的南朝鲜第8师。

敌美第2师奉命增援,但下场却更为难堪,一支主力装甲营在半路被志愿军伏击,连前线都没到,就几乎打了个全军覆没。
南朝鲜主力吃了败仗就开始疯狂后撤,一向自大的美2师也顾不得脸面,在空军的掩护下狼狈逃离战场。志愿军趁胜追击,一举歼敌1.2万余人,打得东线的联合国军全线动摇,被迫后撤26公里。
愤怒的李奇微则把战役的责任都推给了南朝鲜的部队,认为是他们的溃败和后撤导致了美军的失败。

李奇微甚至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形容友军在横城的表现:“南朝鲜的部队几乎把志愿军看成了天兵天将。脚踏胶底的志愿军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
不过和老上司麦克阿瑟不同的是,李奇微不只是靠嘴皮子打仗。在横城的大溃败后,这位美军名将并没有大乱方寸,反而对整个战局有着自己的独特判断。

三次战役后,志愿军兵力和补给的运用已达极限。李奇微明白,横城反击战的胜利并不能解决志愿军这一困局。所以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候,联合国军必须在失败的局面下,保住一张“反击”的底牌,而这张底牌就是砥平里。

砥平里位于38线以南40英里,是美军前线的交通要塞。失去砥平里,意味着美第9军右翼空虚,整个联合国军的战线都会因此龟裂,李奇微筹谋已久的进攻计划更是要宣告彻底破产。“志愿军一定会进攻砥平里,而美军也一定要守住砥平里,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这是李奇微在横城反击战后,最为坚定的一个想法。

当时防守砥平里是美第10军23团,在得知横城方向的败报后,团长弗里曼就制定好了撤退计划,甚至命令战士把行李都打包好了。但令弗里曼没有想到的是,他最后等到的不是撤退的命令,而是一份死守砥平里的计划。

李奇微给第10军军长拜尔斯下了死命令:“你要是撤出砥平里,我就先撤了你!”同时李奇微还让位于文幕里的美第2师28团即刻向砥平里增援,美第9军、英第27旅和南朝鲜第6师向砥平里和文幕里之间移动,封闭美第10军前面的空隙。
在砥平里这个不起眼的村庄里,李奇微几乎砸下他手中能够调动的所有部队。

在横城反击战取得胜利之后,邓华便将砥平里定为了下一目标。按照常规,美2师和南朝鲜第8师都已经后撤,砥平里防守的美军为了避免成为孤军,必然会选择南逃。如果这个时候志愿军追上去在运动战给予打击,将会是扩大战果的最好机会。

而彭德怀也在2月12日给邓华及39军军长吴信泉、政治委员徐斌洲发的电报中提到:“伪八师已大部就歼……战役口子已经打开,敌人可能动摇,最好以一部于正面抓住砥平里之敌,将主力插至敌侧后去,乘敌撤退时,在运动中歼灭之。具体部署由邓考虑决定之。”

战机稍纵即逝,留给邓华考虑的时间并不多。志愿军当时估计砥平里守军至多为4个营,且只有野战工事,防守力量较为薄弱。所以邓华在接到彭德怀指示后,当即命令40军第119师配合第39军主力和第42军第126师,准备于13日晚围歼砥平里之敌,并由119师师长徐国夫统一指挥。

但接到命令的徐国夫心情却有些沉重,他面临两个棘手的难题。一是志愿军进攻砥平里的5个团,分别来自3个师1个军直,既没有集结,通讯联系又很难接通,很难实现统一指挥。二是进攻命令下达仓促,志愿军对于砥平里的敌情和地形并没有详细的掌握,这就等于是在打一场没有准备的仗。

徐国夫曾向东线指挥部请求延缓总攻时间,以便协调参战部队,熟悉战场情况,但得到的回复却是:“敌情不过是一两个营,可能已经逃跑了一部分,必须迅速抓住敌人,不能拖延。”
在接到最终的命令后,徐国夫便召开前线指挥员会议。但因为战局胶着,5个团团长只到了3位。不过42军375团副团长李文清却带来了砥平里的真实情况,敌人兵力绝不止两个营,并且他们没有任何企图逃跑的迹象,而是摆出了坚守的架势。

徐国夫立即将情况向上级报告,却没有得到回应。而接下传来的消息更是让徐国夫恼火,炮兵42团遭遇敌人空袭,不能按时参加战斗。125师的375团也暂时失去联系,进攻集团实力大打折扣。
但因为预定的进攻时间已到,徐国夫只能命令119师356,357团和120师的359团2300多人在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向砥平里发起攻击。

战斗开始之初,志愿军进攻较为顺利。356团,359团先后攻占了砥平里东南的几个高地,357团也有进展。但入夜之后,攻击部队便遇到了顽强阻击,几乎每个高地都有敌人布防,且炮火支援和轻重火力也比较强。

战斗越来越艰苦,志愿军战士充分发挥了夜战的特长,将敌人的碉堡工事一个个摧毁。但与此同时,我军每攻下一个高地,都要付出极大的伤亡。徐国夫曾这样回忆砥平里的战斗:“我们的每一排,几乎都有因为堵碉堡枪眼而牺牲的战士。”

砥平里战斗持续两昼夜之后,外围阵地均被我军占领,敌人退缩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起伏地带,凭借房屋,据点式工事及强大炮火顽强反抗。敌人困兽犹斗,而志愿军战士已没有专门对付坦克的重磅手榴弹和爆破筒,只能拿着轻武器进行攻坚。

而敌人的真实情况也远不止情报说的那样只有不到2个营,而是4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又1个炮兵连、1个高炮连和1个坦克中队,总兵力高达6000余人,与志愿军进攻部队相比人数并不处于绝对劣势,且拥有强大的炮火支援。

这样火力不对等的攻坚战,注定需要付出巨大的伤亡。40军参加攻击的3个团伤亡人数达到了1830多人,其中349团3营几乎全部伤亡。
砥平里久攻难克,且敌人的增援部队在飞机、大炮、坦克部队的掩护下,发疯一般的向砥平里增援而来,志愿军的阻援战斗同样艰苦。

15日上午,邓华决定向前线增派援军,并再次下达强攻砥平里的命令。同时邓华还致电40军军长温玉成,让他统一指挥参战各部队,16日务必拿下砥平里。但是令邓华没有想到的是,电话那头的温玉成语气强硬地说:“我建议所以参战部队立刻撤出战斗。”

40军是第一批入朝的部队,而从鸭绿江一直打到砥平里的温玉成,对美军也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砥平里战斗敌人阻击顽强,增援部队又如此不惜代价,很明显就是抱定了殊死一搏的决心。志愿军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以野战方法仓促攻击固守据点之敌,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并不明智。

温玉成态度坚决,认为强攻砥平里既然没有取胜把握,就应该及时改变战略,不能把本都折进去。下级将领这样在电话中“抗命”,一些脾气差的首长可能就要直接开骂了,但邓华却没有这样做。

这位身经百战的志愿军副司令,在了解完一线的战情后,进行了非常冷静的分析和判断,并没有固执己见。邓华告诉温玉成:“你不要放下电话,我现在就跟彭总请示。”而彭德怀最后的命令也是:“同意立即结束砥平里的战斗。”

2月16日拂晓前,志愿军进攻部队撤出战斗,前出至原州附近之各军也同时向北转移,向龙头里(砥平里北)至横城一线及北至洪川东西一线以南地区集结。至此,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结束。

战后,邓华主动为自己的判断和指挥失误进行检讨,但却给予了志愿军参战部队极大的肯定,他亲自打电话给一线总指挥徐国夫,说到: “你徐国夫果然没让敌人跑掉啊!虽然我们判断有误,但你们打得不错。你能及时调整部署,随机攻击,不愧是个老打仗的。我们前线指挥员就应该这样,随机应变,敌变我变,处变不惊才行。虽然我们付出代价不小,但这个责任在我,在我的指挥部,由我来承担责任。后续部队上来后,我马上给你把减员补齐……”

砥平里战斗,虽然没有达成预期的作战目标,却成为了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另一面的真实写照。温玉成敢于“战场抗命”,在准确判断战局形势后,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而邓华能够听取下级的意见,敢于承担责任,更是难得。徐国夫就曾回忆说:“听了邓华的话我很激动,我为他敢于承担责任的态度表示钦佩。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砥平里战斗总的战略是对的,这是一个足以扭转全局的点,要不然李奇微也不可能下令美军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和增援这里。但这场战斗,因为发起的时间较为仓促,敌情变化较大,所以志愿军的攻坚行动才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