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 正文

剖析《跨过鸭绿江》收视率高的原因:爱国情怀

时间:2021-01-27 07:3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跨过鸭绿江:穿越禁播期,豆瓣8.6,央视剧王背后的收视密码 01-18 13:19文/紫依 一看到《跨过鸭绿江》这个朴实无华的名字时,我以为又是单位组织的那种,略有些枯燥无聊的纪录片,所...

跨过鸭绿江:穿越禁播期,豆瓣8.6,央视剧王背后的收视密码
01-18 13:19文/紫依

一看到《跨过鸭绿江》这个朴实无华的名字时,我以为又是单位组织的那种,略有些枯燥无聊的纪录片,所以,我一开始不以为意。

可是跟着家中老父亲追了几集后,发现真香。

头一次,有人能够将一部历史正剧拍得如此有声有色,不枯燥,不无聊,而且看完心潮澎湃,内心有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再加上它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毫无预告的,好几次突然间停播,真是追得人心发慌。

关于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在中国战争史上一直偏少,甚至在某段时间处于禁播期。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于是,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正处于一个井喷时期。

《跨过鸭绿江》是首部全方位、系统化讲述抗美援朝历史的电视剧,登陆央视一台不到一周,便登上收视率榜首,甚至超过《安家》,成为年度的剧王。

同时,这部剧在豆瓣开分8.0,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向着9.0狂奔而去,目前占据华语剧集口碑榜第4名,而且还在缓慢爬升中。

昨晚第30集开播后,收视率更是飙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到3.7691%。

为什么《跨过鸭绿江》可以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是什么决定了,它能在战争军事类题材杀出重围封神?
在这高收视率的背后,又有什么密码等着我们解密?

01.弥补了中国影视作品70年的空白

《跨过鸭绿江》是首部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讲述抗美援朝,自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到1953年7月签署《朝鲜停战协定》这一段历史的影视作品。
作为一部献礼剧,必不可少的就是真实的史料,清晰的脉络,完整的故事情节。

对于这段讳莫如深的历史,太多人好奇,太多人想知道,又太多人想通过影视剧的方式,而非读枯燥的史书去了解。

在军事顾问和历史顾问的严格把关下,这部剧的节奏感把控非常好,没有出现任何有违历史的情况。

目前已经播出28集,已经讲述了第一阶段的五大战役,包括坚守飞虎山、激战黄草岭、血战松骨峰、寒战长津湖等数个历史大战,再现了我军当年作战环境的艰苦,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骁勇。
这是一部空前绝后的史诗级抗美援朝题材电视剧,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

电视剧第一集就说明了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因为美军飞机数十次轰炸我国东北丹东等城市,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二十六集中,又以中国百姓的口吻再次说明这个原因:"美帝国都打到我们家门口了,当然要狠狠地揍他们。"
前后呼应,不断加深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本质是正义的,是和平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之后部分的创作,是极为核心的,该怎样向大众讲述这段历史,既要兼顾文艺作品的观赏性,又要有一定的教育性历史性。
《跨过鸭绿江》以时间为序,穿插英雄人物和司令部作战会议,相互结合。

司令部作战会议讲军事路线和知识,给观众开了上帝视角,让观众对每一次战役每一场战斗都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而英雄人物演绎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战斗场面,让观众得到视觉冲击,感受影视剧的魅力。

以第一次战争为例,中国志愿军趁着美军和南朝鲜军还没有发现自己时,悍然出击抢得先机,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击退到清川江以南,毙伤俘敌1.5万余人,粉碎了"联合国军"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为了讲好这个故事,《跨过鸭绿江》在剧中用了大量的细节铺垫美军的傲慢。

如麦克阿瑟一层不染永远笔挺得如同刚熨过的军装,沉迷于高尔夫和游泳,仿佛他们不是来打仗而是来参加聚会。

这样就解决了观众们的疑问,为什么美国会不知道中国入朝?
这么大的动静他们真的不知道吗?
原来不是不知道,而是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并不相信中国竟然敢出兵朝鲜,出国作战。

在这一次战役里,主角之一三十八军,为什么称其为万岁军,在这部剧里有了完整的回答。

从面到线再到点,在讲述三十八军时,该剧浓重塑造了梁兴初、范天恩等真实历史人物,以及小豆包,新闻记者等虚构人物。

第一次战役,三十八军毫无疑问是打了败仗的,被彭老总骂得狗血淋头,梁兴初心里憋了一口气,却找不到时机发出来。

这正好也给第二次战役中松骨峰阻击战做了铺垫,且看三十八军如何雪耻,如何从入朝败仗中抬起头来。
这也恰巧利用了观众们喜欢"爽文"这一个点,给这部剧增添了不少观赏性。

由于这种高超的叙事技巧和适当的观剧节奏,再加上市面上少有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成功抓住了观众们的遥控器,没有人能在五分钟后再放弃这部剧。

02.神仙选角,塑造英雄人物极为成功

好的影视作品离不开好的演员,而《跨过鸭绿江》,正是一部由无数好演员组成的史诗大剧。

不但历史人物的特型演员全部上马,代入感极强;同时,制作精良,对军事场景的神还原,更是吸引无数目光。

剧中的演员大部分都是特型演员,唐国强饰演毛泽东,孙维民饰演周恩来,王伍福饰演朱德,马晓伟饰演蒋介石,姚刚饰演洪学智,他曾主演《上将洪学智》。

从这个演员表就能看出《跨过鸭绿江》在选角上的用心。
此外在外国人物选角上,斯大林、杜鲁门、麦克阿瑟、李奇微等历史原型人物,和他们本尊差不到多少,力求各个方面符合历史。

而除了特型演员之外的其他主演,任何一个,都是老戏骨实力派,以彭老总的扮演者丁勇岱为例,这不就是《琅琊榜》里的梁帝吗!

在群演方面,大手笔地动用外国群演,高鼻梁白皮肤、黑皮肤的联合国军和中国志愿军厮杀在一起,让观众身临其境,给观众真实感。

这就像无数次被观众吐槽抗日剧中,日本人说的中文比中国人还流利,甚至带着口音。

在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剧中,联合国军必须用外国人,不然观众一定会串戏,是入不了戏的。

抗美援朝战争中共涌现出了数十位战斗英雄,两位特级战斗英雄分别为杨根思和黄继光。

杨根思在《跨过鸭绿江》中已经出场了,为了塑造好这个英雄人物,在剧中也是早早地就有了铺垫。
杨根思出场就是零下三十多度,他率领部队走在齐小腿深的积雪中,看到有人掉队就拉一把,一定要到目的位置。

由于物资紧缺,他的连队有人活活冻死,看着战友的遗体,杨根思颤抖着把他抱在怀里,扯上他胸前的名牌放进兜中,以雪为棺。

这个出场不过短短五分钟,人物性格就十分立体,这是一位爱惜战友,执行命令坚决,意志坚定的军人。
在此后的剧情中,杨根思的连队在雪地中埋伏,时刻准备发动进攻。
盖马高原零下四十度的天气,他的队伍在三天之内冻死了九个人,战士们生理和心理都到了极限。在这种情况下,杨根思仍然在鼓励战友,即使他也不知道未来将要面临什么,但他说:"我们冷美帝也冷。"
要不惜一切代价和美帝国主义作斗争。

杨根思的连队占领了1071高地,他率领部队击退了敌人八次冲锋。
在第九次冲锋前,杨根思看着身边十多岁的小豆包,他深知自己活不了了,但他希望这个孩子能活,还有兜中沉甸甸的战友名牌必须要带回去 。

于是,他命令小豆包和医护兵带着战友们离开,在最后关头,扯下自己胸前的名牌交给他们,随即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

《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历史献礼剧,尊重历史,尊重英雄,是这一部剧的首要原则。
从已播出的集数来看,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无论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还是虚构出来的人物,都立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他们不仅是英雄,也是普普通通的你我。

因此,观众会有很强的共情,因为人只有在神身上看到人性时,才能在人身上看到神性,会思考如果当时是自己,会不会做同样的选择。
这是一部耗费了上万人精力、投资规模巨大的献礼剧。

03.触动人心的历史细节,让人泪湿衣衫

君埋泉下泥削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不同于其他战争题材的影视剧,《跨过鸭绿江》并没有大谈牺牲精神,更多的是渲染爱国情绪。
因为祖国,我们不怕牺牲。

中国人民志愿军抱着必死的决心入朝,有志愿军说:"当我们跨过鸭绿江看到战火时,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

又有多少志愿军离家还是少年身,归来已是报国骨。

《跨过鸭绿江》中描写了冰雕连这一伟大精神丰碑。
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南逃沿途被这样的情景震惊。

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成建制被冻死在现场的壮烈场面。

美军在掰断了其中一名志愿军的三根手指后,终于拿出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
我决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这一画面在《跨过鸭绿江》中让无数观众落泪,尽管我们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文字,了解过冰雕连舍生取义的壮举,但在荧幕上看到这一画面,给观众的震撼是巨大的。

观众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真真切切地了解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曾经付出了什么,以及是什么力量让中国走到现在。
那就是,对国家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

04.结语

这是一部演员演技精湛、军事场面磅礴浩大、军事知识深入浅出的历史正剧。
这几年来,观众对正剧的需求,实在是太旺盛了。
看了那么多的改编剧,甚至让不少人误解了真实的历史;比如被下架的《雷霆战将》,就连期待已久的《大秦赋》,也面临口碑崩塌的问题。

这一切都说明,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极大的不平衡。
而这,恰恰是《跨过鸭绿江》的最大成功之处。
从来没有哪部剧,让我看完如此心潮澎湃。

这些可爱的志愿军,他们曾在异国荒野里,遥望祖国的天空;
他们曾在异国风雪中,等待返乡的光荣。

《跨过鸭绿江》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理活动,紧扣抗美援朝主题,尊重历史,致敬英雄,珍爱和平。

制片方给观众展现了高超的电视剧制作水平,给观众呈现出高水平高标准的工业化影视剧,如此看来,它的高收视率的背后,是全体演员和演职人员共同的付出,是观众给予他们应得的尊重。



收视破4,中美新形势下,央视10年首次高调播出“抗美援朝”剧
01-26 23:53娱乐达人

这部历史战争题材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接棒《大秦赋》,豆瓣评分高达8.7分,是一部久违的优秀主旋律电视剧。

这是中美新形势,下,央视10年来首次高调播出的“抗美援朝”剧。
它在网上的热度不高,可在现实中已经火得一塌糊涂,你去看一下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几乎都在追这部剧。
有数据为证,《跨过鸭绿江》的平均收视率已经破了2,高居榜首,而最高收视率一度破了4,是2021年开年第一热剧。

它之所以在网上讨论不多,原因有三。
第一、是本剧的版权牢牢攥在央视手里,其他视频平台分不了一杯羹,网上受众自然变窄。
第二、是本剧是一部主旋律电视剧,讲述的是抗美援朝的历史,这类战争剧往往受到各方面的掣肘,拍出来的精品不多,大家期待值也不高
第三、是本剧没有一个流量明星,用的全是唐国强、孙维民和王志飞这样的老戏骨,没有噱头,年轻观众自然没兴趣去讨论了。

番茄君是跟着我爸一起看的这部剧,立刻被吸引住了,随后自己又狂刷了10多集,本剧给我的感受就是:这部剧太好哭了。

尽管抗美援朝那段历史我们已经很熟悉,但是在电视剧上重温还是热泪盈眶,志愿军真的太伟大了,剧中好几幕都给我整破防了。

在这个略显浮躁的时代,我觉得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看看这部剧。
这部剧最大的优点就是真实还原。
记得去年去看《金刚川》之前,我专门看了纪录片《伟大的抗美援朝》,里面用4个小时完整介绍了抗美援朝全过程,其中领导人决定是否发兵就用了整整一集的篇幅,看得我心潮汹涌,当时想着,能把这段历史拍出来就好了。

没想到《跨过鸭绿江》真的拍出来了,这部剧一开始就给我们展现了什么叫大格局大视野。
从毛主席返回苏联的专列开始,将国际上波诡云谲的局势很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边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等充满了忧患意识,那边退居台湾的蒋介石伺机反攻大陆,而美国的杜鲁门总体对朝鲜虎视眈眈,麦克阿瑟将军甚至放言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这边周恩来去求援苏联,斯大林也答应中国派出空军支援朝鲜。
多方视角下,朝鲜战争前的政治环境很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接下来发兵还是不发兵,也是一个缠绕在领导人心中的问题。
林彪为代表的领导人反对发兵,中国刚结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正是百废待兴需要发展的时候,现在和世界霸主美国开战很不理性。

而毛主席则高瞻远瞩,他引用宋太祖赵匡胤的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来表示这一仗必须打,抗美援朝是中国真正的立国之战。

接着彭德怀被紧急调遣入京,抗美援朝一触即发。

前六集虽然几乎都是政治戏,但各国之间的相互博弈与挑衅,领导人心中的格局与视野都让人看得大呼过瘾。

而剧中演员也是一大亮点,毛泽东由唐国强饰演,周恩来由孙维民饰演,朱德由王伍福饰演,蒋介石由马晓伟饰演,聂荣臻由王志飞饰演,这些演员的表演都是意料之中的好,值得一提的是丁勇岱,他在剧中饰演彭德怀虽然形象上与彭老总有些差别,但他靠着超强的演技弥补了外貌的差距,他的表演也获得了彭德怀侄孙的肯定。

剧中国外演员也采用了特型演员,除了麦克阿瑟的演员略显出戏外,其他包括斯大林、杜鲁门都做到了神还原。

6集过后,本剧进入了全面战争环节,客观来说,本剧的战争戏和同类型的电影相比差了很多。

但考虑到它是电视剧,投资只有几千万,加上它是2020年8月15号开机,12月27日就在电视台首播,中间拍摄时间只有短短三个多月,能有这样的完成度已经不错了。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主创依然很用心地拍了战争场面:
第一个特点是拍得全,本剧几乎拍完了抗美援朝全过程,其中涉及到30多场大小战役都有提及,长津湖战役、奇袭武陵桥,血战松骨峰、50军死守南汉江阵地……每一个都是泪点。

为全景式展现这场战争,剧组跨5省拍摄,布置了3万+炸点,道具枪械1000+支,子弹8万+发,调集了40000+人,使用了2000+套服装。

第二个特点是拍得真,我军的彭总、南朝鲜的白善烨、美军的李奇微斗智斗勇,见招拆招看得十分过瘾,而志愿军的生存环境还原地也很真实,他就着雪吃炒面,捡拾敌人的子弹,用双手挖战壕舍不得用刺刀都让人看得十分揪心。

在拍摄长津湖战役拍摄场景时,扮演志愿军的战士在零下9度的环境下,穿着毛裤,带着暖宝宝依然冻得瑟瑟发抖,有的演员的手直接冻得浮肿了。

可是在真实的战场上,长津湖的温度是零下三四十度,而志愿军战士是几乎没有什么御寒装备的,很多人被活活冻死。

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冰雕连”了。

为了守住死鹰岭,我军三个连,100多名战士穿着夏衣,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下死守,为了不被美军发现,他们甚至放弃了生火取暖,当美军来到死鹰岭后,发现我们的战士已经冻成了冰雕。

宁愿冻死,也不撤退,“冰雕连”给了美军极大的震撼。

而死去的战士中,一名叫做宋阿毛的战士写下了绝笔信。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这其中还有爆破大王杨思根,他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抗美援朝中,他屡立战功,面对敌人的第9次进攻,把背起5公斤炸药,和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吗,切断了敌军的后路,享年28岁。

有我们熟悉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纵身一跃,用血肉之躯堵住了敌军的枪口,为战友进攻扫清了障碍,帮助我军占领了上甘岭高地,全歼美军两个营的1200余人。

战役结束后,黄继光的身躯依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牢牢抓着周围的麻袋,他的腿已经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战友发现他的伤口没有流血,因为血都在路上流光了。

当然还有邱少云,在一次潜伏任务中,邱少云的身体被美国的燃烧弹点燃,为了不暴露目标,他放弃自救,在烈火之中忍耐了30多分钟,活活被烧死,当晚他的战友在他精神的鼓舞下攻下391高地,全歼美军一个加强连。

许多年轻的朋友喜欢美剧《冰与火之歌》,但我要说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是人类轻步兵史上的巅峰,用血肉之躯写下真正的“冰与火之歌”。

这些伟大的英雄,他们光荣的事迹在《跨过鸭绿江》里都有生动的展现,与其说是电视剧拍得好,不如说这些英雄足够伟大,用作家魏巍的话说: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

可遗憾的是,依然有人对《跨过鸭绿江》吹毛求疵。
《跨过鸭绿江》豆瓣开画8.5分,看看打一星和二星的比例,明显不符合统计学规律,这就是有人在恶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