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科学技术传播 > 正文

科技部:“十四五”开局之年,科技工作应该怎

时间:2021-02-26 22:4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五年来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 科技部:加大对冷门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操秀英 10月21日,国新办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关情况...

“十四五”开局之年,科技工作应该怎么干?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将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科技自立自强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支撑作用,以优异成绩为建党100周年献礼。”在2月26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强调。

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如何推进,基础研究怎样加强,区域创新高地如何打造……对这些我国科技工作中的重点问题,科技部详细作答。

在“破”的基础上加快构建符合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改革科技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王志刚介绍道,近年来,坚持以科研人员为中心,依靠科技人员,服务创新主体,构建以信任为前提、激励和约束并重的人才政策体系,坚持分类评价,坚持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重大问题的实效来进行评价,同时也提倡小同行评价。注重科研人员的能力、质量、实效和贡献,要坚决扭转“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不良倾向,着力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激励更多科研人员主动投身科研事业,潜心开展科学研究。

具体来说,陆续开展了 “四唯”清理行动、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采取了系列破除科技人才称号与评价结果简单挂钩的做法。

“在各部门、各地方和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科技人才制度改革和评价都进入良性发展阶段,科研人员的获得感也在增强。”王志刚说。

王志刚表示,将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持续深化改革,坚持改革为了科研人员,坚持改革依靠科研人员。“科技部定期和不定期地听取科研人员的一些意见、建议、诉求,通过座谈会和我们主动调研等方式,及时和他们沟通,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的获得感能够最大化。”王志刚说,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在“破”的基础上加快构建符合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科技界作风学风建设,强化科技工作与教育工作的统筹衔接,完善细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基础。

《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将对未来10年基础研究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和安排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基础研究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强大的基础研究是我们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和根基。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表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总体上看,我们认为已经迈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新阶段。”他说。

叶玉江说,面向“十四五”,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
一是要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勇攀科学高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中华民族要为科学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科学上的重大贡献。
二是要强化应用是基础研究的生命的理念,“当前我们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叶玉江说,因此在“十四五”,要下更大力气,要更加重视凝练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科学问题,要引导更多的科学家开展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来突破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难题。

叶玉江强调,基础研究要瞄准或者聚焦科学问题,如果提不出真正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就不可能有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更不会产生重大的科学成果。因此,加强基础研究,要鼓励科学家从真正的科学问题出发,形成原创课题,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

叶玉江表示,下一步,科技部按中央要求,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对未来10年我国基础研究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和安排。一是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支持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在前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二是要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强化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三是要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打造体系化的战略科技力量。四是要改革完善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特别是要建立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支持广大科研人员勇闯创新“无人区”。

对广受关注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问题,叶玉江介绍道,“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基本上增长了1倍,增长幅度是2位数,达到16.9%,2019年达到了133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例首次突破6%,预计2020年超过1500亿元。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增加我国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叶玉江说,一是中央财政要持续加大投入,二是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将启动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中首次提出要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科技部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王志刚介绍道,将启动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围绕企业创新开展科研活动,企业为主导推动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具体说来, 一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在重点领域培育发展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发挥大企业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带动和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的发源地。
二是集聚优势资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布局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围绕企业布局科研平台以及共性技术平台,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特别是要引导激励高层次人才向企业集聚。
三是以国家任务为牵引,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鼓励行业领军企业牵头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引导各类企业参与、凝练和提出研发项目,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四是强化政策精准支持。强化已有政策落实力度,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围绕鼓励企业开展基础研究,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科技人员激励,知识产权等方面,研究谋划一批新的政策举措,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

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主引擎 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增长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布局建设区域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我们将在‘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主引擎,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增长极,形成主体功能明确、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创新布局。” 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表示。

许倞介绍道,这个布局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要继续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强化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和平台布局,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希望三地能够在政策创新上起到“领头雁”的作用,有更多探索,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有机融合,率先打造我国科技创新策源地,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二是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布局建设区域创新中心,并形成区域创新的增长极。重点是要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我们将以推动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为重要抓手,优化创新服务,集聚高端资源,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企业,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 许倞说,同时还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园和农高区发展的支持,开展县域科技创新提升行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

三是要健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机制。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启动实施科技支撑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科技支撑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科技支撑中部崛起、科技支撑海南开放行动等四方面工作。加大对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科技工作的倾斜支持。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高新区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支持建设东西部科技合作示范区,积极探索和完善离岸研发中心、离岸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飞地园区”等市场化合作模式。同时,继续深化已经在“十三五”期间着力推动的新疆“四方合作机制”,新疆、科技部、中科院以及深圳通过四方合作来推动西部地区发展;以及甘肃与上海张江、宁夏与东部六省市、贵州贵阳与北京中关村等的合作,增强西部地区的创新发展,形成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五年来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
科技部:加大对冷门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操秀英

10月21日,国新办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王志刚透露,过去五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2019年达到1336亿元。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优化投入结构,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创新“无人区”。

具体而言,“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从0到1”的原始创新有哪些比较突出的成果?接下来又会有哪些新的部署?

针对科技日报记者提问,王志刚坦陈,基础研究是科研的总开关,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产业化等环节中间,基础研究起到了源头活水的作用。“基础研究的能力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后劲。所谓先发优势往往从基础研究开始,人们的科学发现,人们对规律的掌握,人们对科研方法和科研范式的总结和应用,这都是一个国家科研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关键所在,也是基础所在。”他说。

王志刚表示,“十三五”期间,科技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适应国内外环境发展变化,把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研发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突破口,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更加注重原创导向,更加注重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实践中凝练基础研究的问题,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一体化部署和全链条实施,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制定《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实施《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王志刚解释说,其中很多都是国家层面历史上第一次发文专门加强基础研究,强调数学的重要性等。同时,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科技部等四部门印发《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支持北京、上海等地建设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围绕量子科学、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纳米科技等重点领域部署了一批基础性研究项目,成功发射了“悟空号”、“墨子号”、“慧眼号”,这些都是针对量子、暗物质的科学实验卫星;在铁基超导、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异构融合类脑芯片、手性分子合成、异源杂合干细胞、石墨烯可控折叠等重要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培育了一批基础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二是大幅提升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政府引导、央地联动、税收杠杆等方式推动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更加重视基础研究投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从2015年的71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35.6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6.9%,大大高于整个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幅。2019年的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历史上首次达到6%。

三是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部署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了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支持建设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98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推动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4000余家单位、10.1万余套大型科学仪器和80多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纳入了开放共享的网络。

“下一步,我们将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摆在整个国家科技工作的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要改革完善项目形成机制,基础研究很重要的是能不能准确的提出和描述问题。”王志刚说,同时,探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原创性科学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机制,建立对非共识项目和颠覆性技术的支持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优化投入结构,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为科研人员静心思考、潜心研究、全心投入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创新“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