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今天)10月15日科技管理研究所官网 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
以预见未来的眼光 思考未来学校的建设
——学校未来发展规划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下面我代表学校管理团队对过去工作进行回顾,并对未来学校工作规划展开汇报,请大家不吝赐教: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一)落实“三课一体”,实现质量全面提升
过去五年,我们以学校文化为发展动力,以学生全面发展、生动发展为目标,将品质教育的落脚点放在三课一体的发展领域,即“课程、课堂和课题”三课一体。全力研发和实施“润育课程”,实现以“教学e课堂”为主要特征的“品质课堂”的深度构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促成教育质量再上台阶。
主要成果:
1、研发润育课程,完善顶层设计
我们依托办学理念的涅槃深化,依靠全校教师的倾情投入,历时三年初步构建起了囊括学校教育教学全部工作的学校“润育”课程。该课程以“润育”为实施策略,涵盖了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和整合课程三大板块,系统规划了学生六年的学习生活。
通过课程建设,我们对学校原有课程经验进行整合与传承,应学生发展之需、顺时代发展之势进行革新与创生。三年来,我们在育人体系、育人模式、课程内容、实施方略、评价手段等方面需求突破,通过课程研发和实践凝聚人心、汇集智慧。不断促成教师团队享受创造与实践的快乐,达成全校教师对学校课程高度认同和共识共建,不断提升团队的文化凝聚力和实践变革力。
2、建设品质课堂,培育教学智慧
我们的基本策略是实施课题带动和强化常态应用,即:通过十二五课题《课堂演播交互系统支持下的品质课堂实践与研究》带动品质课堂建设,强化常态运用与理性反思。通过建设品质课堂,深度开发学校发展潜能,提升教师教育实践力。

(二)执行“扬峰填谷”,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五年来,我们以“名校+弱校”的发展模式,坚持“彼此尊重”、“欣赏认同”、“相互支持”、“共同协商”, 从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拓宽办学思路和通道、创新发展模式和方法着手,以德育活动共享、教学活动共促、科研活动共进为抓手,围绕“教师发展”、“课堂教学”、“课程建设”三大板块建立了学校教育链整体发展框架机制,并在此框架机制下,探索开展了富有教育链特色的教学研讨活动、学生德育活动和空中e课堂活动。教育链在追求“发展中的均衡,高品质的均衡”的过程中,本部和各链点学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主要成果:
1、采取统筹措施,实现互助互促
在推进链点学校均衡发展进程中,我们坚持以“尊重、平等、互助”的链式发展理念为统领,保持教育链发展规划的一致性,保持发展步调的协调统一,保持发展目标的协同性,实现教育链各校发展的互助互促。
2、实现项目同构,推动协调协作
我们继续采用项目同构的方式推动教育链协调协作,协同办好教育链教学节项目、教育链德育活动联办项目以及教育链课程建设研讨项目。
3、开放信息资源,分享智库智慧
五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大教育e空间和教学e课堂的打造力度,开放教师研修资源、开放学生学习资源、开放家校协作资源,在教育链内外分享教育智慧。
(三)深化“精彩纷呈”,促成学校特色彰显
五年来,我们着眼师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基于学校多年来形成的三大办学特色,依托特色拓展课程的实践与发展,我们坚持信息化助推学校现代化,在校园内、活动中不断注入艺术教育因子和国际理解元素,不断拓展对外交往活动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强校级互动的频度,使信息技术教育、艺术教育、英语教育保持强劲发展态势,促进师生多层次、多维度、多角度地全方位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修养。
主要成果:
1、提高信息素养,拓宽应用领域
我们通过网络平台融入管理、交互系统嵌入教学、信息技术深入常态等工作拓宽学校这一特色的应用领域。
2、增强审美素养,引领艺术创造
在艺术教育课程的重新规划、艺术活动的深度创新以及艺术社团的持续开展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引导欣赏美、注重体验美、指导创造美等举措增强师生的审美能力,引领师生艺术创新。
3、着眼国际素养,体验多元文化
面对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我们通过建设国际化课程、培育国际化师资、开展国际化活动,广泛发动师生体验多元文化、提升国际化素养。

二、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我们认为:未来学校是一个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未来学校的环境应该是人文化、生态化、智能化的;未来学校的课程应该是多元化、可选择、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未来学校的教学方式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师生共进的;未来学校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自主的、自觉的、随时随地的。
总体目标:建设未来学校。即:“形成适应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校园环境、学校课程、育人模式等。”
五大着力点:
(一)德育为首,系统建构面向未来的育人体系
1、工作目标:
未来学校德育工作核心是“立德树人”,坚持德育为先,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和促成其多元发展,为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和多元文化理解力的卓越公民而奠基,致力于建立“让每个孩子未来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育人体系。
2、实施路径:
(1)多维课程,全位树人
加强校内、国内、国际合作,建立和完善“立道厚德,有盐有味”的未来化德育润育课程体系,多维度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创新思维,主动探索和自主发展的精神的理念和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发展,多维度的促成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向未来综合树人。
(2)教育E空间,合力育人
教育E空间包含“校社全时空”和“德育E平台”两个层面:
“校社全时空”——传承创新三级家委会,充分挖掘教师、家长、社区资源,开设资源课堂,三位一体合力育人。
“德育E平台”——利用“未来学校”的德育和心理健康平台,充分调动和发挥网站、QQ群、微信群、班级博客、微博等网络资源优势,及时全面多样化呈现学生品行情况,智能高效地评价和记录六年里“每个学生成长足迹”。
3、主要策略:
(1)德育活动主题化——实效+趣味
从培养学生未来素养入手,以节日、重大事件为契机,结合学生年段特点,注重实效性与趣味性地开展队级、年级、校级主题活动,以达到体验、感悟、内化的目的。
(2)德育主题课程化——专业+多元
构建教师专业队伍,加强与学科、三级课程、国际课程的多元有机整合,建立和完善未来化德育润育课程体系。
(3)德育内容活动化——品牌+个性
A、活动体系化
规范经典活动、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德育活动体系的内容,为学生参与学校建设提供平台,提升学生的未来化素养。
B、活动品牌化
打造学校德育活动品牌,从校内、国内和国际三个层面开展系列活动并拓展活动外延,彰显学校品质,呈现活动精品。
C、活动的个性化
推进学生社团、志愿者服务、家委会等活动个性化,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家长参与管理的能力。
(二)课程为脉,大力推进适应未来的教学变革
1、工作目标:
完善学校润育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丰富品质课堂的内涵,通过信息化建设,构建数字化平台,形成高度开放的课堂样态,依托智能化学习环境提供适应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
2、实施路径:
(1)完善润育课程实施和评价。继续开发润育课程,收集整理固化润育课程的内容。完善规范润育课程中拓展课程和整合课程的评价体系,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
(2)探索未来课堂的样态。建成高度开放的未来课堂,实现以学生行为数据分析为依托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形成适应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校园环境、校本课程及教学模式。
(3)探索网络协同备课模式。依托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与多方互动,通过网络媒体展开协同备课与研讨,提升学校教学实效与研究水准。
3、主要策略:
(1)进一步开发润育课程内容,将家长资源和社区资源纳入润育课程范围,精选优质内容固化形成润育课程群。完善规范润育课程中拓展课程和整合课程的评价体系,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形成学生润育评价手册。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活动、合作、分享为显性特征的品质课堂研究深入化,实现常态教学显性化,专题教研深入化,进一步丰富品质课堂内涵。同时,以未来学校建设为契机,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建成高度开放的未来课堂,实现以学生行为数据分析为依托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形成适应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校园环境、校本课程及教学模式。实现从“用技术服务教”到“用技术支持学”的逆转。同时“技术改变学习”,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开放学习,探索未来课堂的教学样态。
(3)以dell项目教师为研究主体,在原有备课资源包基础上,探索教师互助备课的路径,进一步提升集体备课的质量,形成教师网络协同备课模式。

(三)教师为基,全力培育胜任未来的师资队伍
1、工作目标:
以办学理念为指导,着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特色鲜明”的能够胜任未来教育的教师队伍。我们对未来教师的素养主要定位于:终身学习的观念;充满爱心与耐心;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教育创新的能力;教育研究的能力;信息运用的能力等。
2、实施路径:
(1)教师培训课程。一方面依托锦江区教育局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另一方面系统开展学校校本培训。
(2)教师研究课程。主抓龙头课题研究和教师小专题研究,让教师在研究中收获专业成长。
(3)教师展示课程。积极争取教师在各级别各层面的展示机会,包括教师教学展示、学生活动展示、育人故事分享、教育经验传播等形式。
3、主要策略:
(1)基础素养提升课程
A.师德师风建设。探索和创新师德培养方式。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人文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制定和实施教师师德规范;将师德教育与提升人文素养纳入教师学习内容,开展“教师走进经典”读书活动,构建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教研组和年级组建设,构建团结协作的学习共同体,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师成长环境。
B.教师人际沟通与心理辅导能力建设。以班主任为主要对象,以提升教师育德能力为重点,开展教师人际沟通与心理辅导能力和班主任团队合作意识及能力的培训,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高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能力和心理咨询及辅导能力,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C.教师信息化应用素养建设。制定和实施“未来学校”培训计划,以提升教师教学信息化素养为重点,以“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平台”为载体,开展新一轮信息化应用素养满覆盖培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实质整合,在常态教学中广泛、深入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各学科、各学段高素质的教学信息化人才。
(2)专业素养提升课程
A.学历进阶。一方面,在新进教师中增加研究生入职比例,另一方面,鼓励在职教师参加研究生、研修生课程学习,以整体提升学校教师学历水平。除此之外,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学科骨干教师研修培训等活动,获取更多的专业资质。
B.能力提升。对新教师突出入职与适应。以师徒结对、入格课、新苗赛课、成长故事分享等活动为载体,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对骨干教师突出研修与研究。以案例研修、任务驱动、项目研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支持骨干教师能力替身刚和教育教学经验的生成。对名优教师突出成果提炼与推广,以知名教师示范教学、名师带徒、名师专题讲座、名师讲坛等活动为载体,促知名教师升华教育经验,总结辐射教育思想、传播教学技艺。
C.视野拓展。及时把握教育国际化前沿资讯,邀请教育国际化领域专家学者、家长资源、外教资源积极开展教育国际化专题讲座。固定培训时间、定制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手段,通过学习世界通适教育理念与方法来开阔教师国际视野,提升教师教育国际化意识。搭建网络即时交流平台,常态开展国际教育互动活动,促进教师外语能力及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3)特色素养提升课程
A.双语教师培养行动。通过英语教师转岗和青年教师使用英语教学两种途径培养双语教师,让双语教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同时,成就一批双语型教师,以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预计五年内培养二十余名双语型教师并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
B.研究能力培植行动。通过课题研究战略带动一大批科研型教师的成长,包括龙头课题主研教师和小专题负责人,在专家指导、实践运作、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升研究能力,培植起二十余位科研骨干,收获三十余项区级以上研究成果,并在区域教育科研领域产生一定影响力。
C.教育风格培育行动。通过教师自主申报、同伴真诚发觉、专家提炼概括,让成熟期教师逐渐成长为具有教育风格的教师并对风格进行阐述和发挥,让教师群体错位发展,让学校教育品质在教师精彩纷呈中彰显。
(四)技术为擎,着力建设对接未来的现代学校
1、工作目标:
根据《未来学校建设计划实施方案》,通过信息化建设,构建数字化平台,依托智能化学习环境提供适应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学习,对学校建筑进行改造,融入人工智能元素,实现同一空间的多功能化,逐步将学校建设成为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现代学校。
2、实施路径:
将未来学校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同时也可灵活变更为三套建设方案。以计划时间为结点,层层深入推动建设工作。
第一阶段:未来教室Open class (2013年—2014年)
第二阶段:智能学习Intelligent learning(2014年—2015年)
第三阶段:面向未来Facing the future(2015年—2017年)
3、主要策略:
(1)以PST理论为建设基础
整个未来学校建设以学习空间开发框架(PST)为理论基础,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注意教育、空间、技术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将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索置于整个建设的过程中,以寻求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创新。
(2)以开放课堂为突破点
未来学校建设以开放课堂(Open class)为突破点,以数据记录智能分析为基础,逐步推进,并根据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初始设计,始终瞄准国际教育发展的方向。同时未来学校始终基于国内教育实际情况,不盲目追求技术层面的先进和超前。
(3)以易用性为基本原则
无论是设备、软件还是平台,都要基于“易用性”原则购买或设计,不要让过高的上手门槛成为阻挡推广的障碍。
(五)视野为目标,深入拓展走向未来的国际教育
1、工作目标: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广泛的浸润式教育和系统的国际化学习,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视野,使孩子们认同本族文化,形成民族平等观念,建立普世价值观,正确认识与处理竞争与合作、战争与和平、生态与发展等全球性问题,养成全球公民意识与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国际化”。
2、实施路径:
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从课程建设、氛围营造、师资打造和管理运作四个维度,着手实施未来五年的国际化教育。四条路径同时推进,相辅相承。
路径一:以课程建设为根
路径二:以管理运作为干
路径三:以师资建构为枝
路径四:以氛围营造为叶
3、主要策略:
策略一:实施立体化、共生性国际化课程体系
建全外语、双语、国际理解、多学科渗透课程体系,使四者立体共生。规范教学,促进学生稳步发展世界性认知、全球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国际外语课程:推进生活化、交际化、多元化改革
国际双语课程:描绘语言自由切换的平行知识线条
国际理解课程:夯实根植本土、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教育阵地
多点渗透课程:寻求多学科领域目标导向型国际化教育载体
策略二:建全高效的管理运作、质量监控机制
一方面,拓展领域,摸索中西合作办学模式;
另一方面,发展技术,建立高效质量保障体系。
广泛争取社会教育资源,保证学校国际化教育可持续性运作。
策略三:孵化复合相融、中西共营式师资团队
以培养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拥有创新研究能力的高水平本土教师对伍为主,以引进专职、专业、通晓中西文化的优秀外籍教师为辅,深入合作研讨,为学生培养提供一线保障。
策略四:营造常态化、浸润式校园国际化氛围
打造全方位、实时性国际化校园环境,扩大跨文化背景生源比例,广泛拓展国际交流渠道,为学生的成长营造浸润式、常态化的国际化教育环境。在校园内,打造浸润式的国际化教育环境;在学校间,拓展常态化的国际化交流活动。同时,积极争取外籍学生随班就读,创造学校校园内的国际化社交圈子。
学校站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的五大着力点,我们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持续推进和探索高品质学校的建设,为教育均衡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也坚信美好的未来是靠奋斗出来的。感谢大家的帮助和指导!
谢谢!
不负时代 不负韶华——记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
12-07 05:40光明日报记者 靳晓燕
新华社北京2021年12月7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示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担当作为,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
马军、刘岩、刘巍、刘国权、齐勋、张海玉、胡波、项淑芳、赵颖虹、薛冰等10名高校辅导员被评为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他们有的播种信仰,引导学生在学习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有的善用“大思政课”,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增强“四个自信”;有的倾情奉献,用心关爱,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刘宸、刘耀东、杨倩、宋哲、张建、阿卜拉江、周杰、周锦宇、黄君婷、梁荣浩等10名在校大学生被评为2021年“最美大学生”。他们有的携笔从戎,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边疆;有的奋力拼搏,在奥运赛场为国争光;有的矢志科技创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广大师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成效显著。“最美高校辅导员”的事迹将激励广大高校辅导员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最美大学生”的事迹将激励广大青年学生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努力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
马军、刘岩、刘巍、刘国权、齐勋、张海玉、胡波、项淑芳、赵颖虹、薛冰等10名高校辅导员被评为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高校辅导员,一份引领成长,给人温暖的职业。他们播种信仰,引导学生在学习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善用“大思政课”,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增强“四个自信”;倾情奉献,用心关爱,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多重角色,唯有与学生共同成长才不辜负辅导员这个职业
辅导员,常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班主任、心理师、联络员、任课教师、项目指导员……他们用爱连接育人梦和学生的成才梦。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院党委副书记马军主讲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课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26年来,从“小马姐”变成了“马大姐”,面对辅导员这份工作,马军心中始终充满热爱,通过“家访”“串门”“聊天”“写信”成为学生“知心姐姐”。办公桌上,有学生们写的大大小小的纸条,诉说着心里的酸楚;邮箱里,有学生们写的挥之不去的烦恼;随身携带的包里,更有一本沉甸甸的“知心姐姐”记录本,记录着学生们的问题。
教授、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辽宁大学辅导员,这便是刘巍的身份。
从教学岗位到辅导员,从学院副书记到大学教授,他一直在思考:能否把20年的工作经验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他带领青年学生开展了信仰驻村、科技驻村、智力驻村的“三驻工程”,带领大学生参加乡村振兴,了解国情民情,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多年来,他还坚持每年寒暑假期自费赴全国各地开展家访活动,用足迹丈量教师情怀,用行动赢得学生信赖。
心灵守望,让思想的力量静水流深
“辅导员的讲台要走进学生们的生活,融入孩子们的心灵,不再是一节课50分钟,它是24小时,是1460个日日夜夜,是一辈子的师生情。”河北北方学院辅导员刘岩说。
“学农是不是没有前途?”“上课是不是教种地?”面对学生的困惑和疑虑,从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刘岩就主动建立新生QQ班级群与学生接触,提前向学生介绍学校及专业情况。哲学专业出身的他改行做起了半个农学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学农,一起实践,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田间地头。
“这份职业让我有机会陪伴学生成长,见证他们从稚嫩走向成熟,我感到无比幸福。”郑州大学辅导员胡波说。从初涉职场时的青涩到深耕细作后的笃定,胡波苦练内功,走好专业成长的征途,创新形式开展教育。比如,将党史学习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开展“致敬先辈同龄人,信仰力量我来传”活动,带领100位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重温100位年龄处于18岁至35岁之间的“同龄”先辈党员事迹,引领同学们在致敬中传承红色基因,用青春方式讲好信仰故事。
“每页14记录 总共605记录”这是截至去年6月,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2016级网站“主任寄语”栏目下的显示。主题从“校园贷”到“自我保护”,从“考前膜拜杨超越”到“短信收到请回复”,涵盖时政热点、学生成长等多个维度。这也是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辅导员张海玉的工作日志,后来虽不在网站更新,但是在她的微信号“和青年朋友谈谈那些事”延伸继续,累计有600余篇52万余字。
“爱你们的海玉老师。”无论是在南京还是其他地方,这样的文字之约总会带来一种不用言说的温暖。“老师,谢谢您!是您的文章支撑着我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一位学生说。
师者仁心,行动的脚步丈量着和学生相处的青春长度
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张海玉录制思想引领全媒体精品视频,通过事实和逻辑,宣传党的创新理论。
长春中医药大学辅导员齐勋用“治未病”思维,给学生“把脉点穴”,做网络思政的“传播者”。
哈尔滨师范大学辅导员刘国权探索破解辅导员学讲理论“欠底气”、真情互动“少方法”、谈心谈话“没时间”、信息通知“难到位”等困惑难题,提炼出“温度育人法”:通过向“上”着眼、向“下”扎根、向“内”发力的“三向”着力,在细小细微处感动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感化学生,在言行示范下感召学生。
浙江大学辅导员项淑芳是马兰工作室创始人、全国首个“马兰精神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人。项淑芳注重挖掘党史和学科红色故事,搭建学生党员培养矩阵体系,构建“国家需求导向、学生兴趣追求、学院积极扶持”的互动性科创教育模式,让青年“强国志”更有深度。
师者仁心,爱与责任蕴芬芳。安徽工业大学辅导员赵颖虹用心记录学生的特点,为他们编制“个性摘要”,找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频道”,用行动的脚步丈量着她和学生相处的青春长度。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团委书记薛冰坚持每周到学生所在的12家教学医院走一遍、和每名学生见一面,逐渐形成每天“8+N”的工作时间表——正常的工作时间在办公室集中处理工作事务,一下班就往教学医院赶。她把每一间科室、实验室都“走”成了自己的工作阵地,每年在学校和教学医院之间往返近万里。
九年情暖杏林,薛冰陪伴着学生走过美好的青春,帮助他们成长为仁心仁术的好医生;她的学生则把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镌刻进她的生命里,化作她坚定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