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 正文

人民功勋一一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时间:2021-12-19 13:48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央视新闻 今天 科技管理研究所 今天(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央视新闻 今天 科技管理研究所

今天(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

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以坚决果断的勇气和决心,采取前所未有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和措施,经过艰苦卓绝努力,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中国人民挺过来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各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和挑战,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14亿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坚韧团结、和衷共济,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上的这段话,真实记录了中国的战“疫”故事。

从称赞医务工作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到感叹“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再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表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过去几个月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公开为在战“疫”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点赞。

“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总书记深情的讲述、有力的话语,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爆发出的强大力量。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

钟南山,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10月生,福建厦门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

张伯礼,男,汉族,中共党员,1948年2月生,河北宁晋人,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长期致力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奠定中医素质教育和国际教育的标准化工作基础,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定宇

张定宇,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2月生,河南确山人,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
他长期在医疗一线工作,曾带队赴汶川抗震救灾,多次参加国际医疗援助。
2019年12月29日,在收治首批7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后,他立即组建隔离病区,率先采集样本开展病毒检测,组织动员遗体捐献,为确认新冠病毒赢得了时间,为开展新冠肺炎病理研究创造了条件。
作为渐冻症患者,他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带领金银潭医院干部职工共救治280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获最高国家荣誉后,张定宇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沉甸甸的勋章和荣誉,是为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他们忠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
获得这至高无上的国家荣誉,这一刻,用渐冻之躯,在疫情风暴中托起无数人信心与希望的张定宇,在想些什么?
“我很激动,也很平静。”电话那头,他那熟悉的声音依旧和缓,低沉有力。
在他心中,“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枚勋章并不是授予他个人,而是授予抗击疫情最前线,所有向着炮火前进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共产党员,是对他们的集体褒奖。
今年4月履职省卫健委副主任、党组成员以来,张定宇并没有脱下他的白大褂。他依然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依然拖着他渐冻的双腿,奔忙在医院收治境外输入病例的隔离病区。
同时,他还在为秋冬季的疫情防控,做着默默的准备。 “我最近身体挺好的。”张定宇乐观而豁达地说。但身边的亲人和同事看在眼里的是:疫情之前,张定宇行走的时候,尚能努力让脚抬离地面。而现在,哪怕很用力去抬腿,脚还是在地上摩擦,抬不起来。
他明白,他的肌肉力量,正在一天天减弱、萎缩。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自己献身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去。”
他说,我是一个能够看到生命尽头的人,生命很脆弱,又有那么多无常,但初心和使命让我们坚强。这个荣誉,意味着更大的鞭策和激励。
历经疫情的生死之战,张定宇对“生命”二字,也有了不一样的感触。他感慨,生命虽然无常,但却把全国人民牢牢地、紧密团结在一起。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靠我们一点一点去做的,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的初心是什么?使命又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很清楚,很直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现在,我对这句话感受格外深刻。” 张定宇的微信头像,是刚刚跃出地平线的一轮太阳,掩映着漫天霞光。
天空红彤彤的,能看到近处静静的小河,远方林立的村落与铁塔。迎着朝霞,一群和平鸽向阳飞去,一往无前。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陈薇

陈薇,女,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2月生,浙江兰溪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她长期致力于生物危害防控研究,研制出我军首个SARS预防生物新药“重组人干扰素ω”、全球首个获批新药证书的埃博拉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闻令即动,紧急奔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全军防治非典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功勋授国士,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原创 ◎ 科技日报评论员9月8日科技管理研究所官网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台上聚光闪耀,台下掌声热烈。习近平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以国之名褒奖抗疫英雄,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前排右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前排左二)、张定宇(前排右一)、陈薇(前排左一)颁授勋章奖章。

在这场来势汹汹、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抗疫大考中,抗疫英雄们的勇敢、担当、忠诚、奉献精神,无形中鼓舞、支撑着全国人民上下同心,战胜疫情。这是一座精神的丰碑,矗立在公元2020年的历史时间轴上,也矗立在14亿中华儿女的集体记忆里。

我们永远无法忘记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广大科技工作者、社区街道工作人员等等共同勾勒出的一幅幅荡气回肠的抗疫画面。忘不了80多岁的钟南山逆向而行走路带风的身影;忘不了陈薇带领团队夜以继日研发疫苗频频传来的一个个捷报;忘不了张伯礼刚做完胆囊摘除手术就返回一线救治病人;忘不了张定宇用尽全力、一跛一拐在方舱医院里统筹调度。功勋授予专业人士,礼遇表彰科学抗疫。而一切强大科技支撑的背后,是尊重科学,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抗疫精神,指引我们在大灾大疫中战胜困难,屹立不倒。它承袭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又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特别是对于科技界,伟大抗疫精神还号召我们向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抗疫英雄们学习。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在英雄身上熠熠闪光的,是以身许国、科学报国的深重家国情怀;是一切为了国家和人民、始终以国家和人民需求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是淡泊名利、静心笃志、潜心攻关的学术风范。这些,都将感召广大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勇于担当,奋斗拼搏,攻坚克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科技是我们战胜大灾大疫的杀手锏。今天,我们更要坚持科学精神,尊重科学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实施科学防治,坚持科学思维和战略睿智,继续为人民生命健康奋斗。

褒奖功勋的时刻,是重温感动的时刻,它为我们积蓄力量,驱动我们奋起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弘扬工匠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

无论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智能制造领域,工匠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中坚力量。工匠们的守正创新、追求卓越是我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必要支撑。进入新时代,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不仅有助于建设一支重知识、善技能、创新型的产业大军,更能够为推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重要精神动力。

保持干事创业的定力和韧性

执着专注是对事业来自灵魂深处的珍视与坚持,是实现个人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定力所在,也是各行各业厚积薄发、实现持久发展的重要保障。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做任何事情,只要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对事业保持几十年如一日的热情和坚持,不怕吃苦,甘于坐冷板凳,就一定能够完成既定的目标、取得优秀的成绩,甚至实现被他人认为难以企及的目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难以避免出现诸多困难和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必须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以优秀工匠的事迹激励我们,持久专注于工作,保持干事创业的定力和韧性。每个人对工作和事业执着坚持形成的强大合力,必将托举起各行各业的持续发展,最终汇聚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保持干事创业的定力和韧性,离不开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只要我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就能够保持干事创业的定力和韧性,俯下身去,耐下心来,心无旁骛,艰苦奋斗,持续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坚持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

精益求精就是追求质量无止境、服务无止境、努力无止境,以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肯下苦功夫,讲求慢工出细活,不断推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学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干一行专一行,重细节、追求完美,通过高标准的工作模式和严格科学的工作方法,致力于生产质量过硬、口碑出色的产品。

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各行各业都要把生产高精尖产品和提供精细化服务做为重要的价值追求。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秉持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生产出质量过硬的产品,提供口碑出色的服务,不断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雄厚的专业技术技能是实现精益求精的基础,这意味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各行各业精益求精不断进步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我国技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时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应致力于自我提升,以严谨认真、追求完美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格建设者。

坚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一丝不苟是对工作作风的重要评价标准。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每一个人对工作都不能有丝毫懈怠。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小小的疏忽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前景整体向好,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一丝不苟开展工作,才能把干事创业的风险降到最低,效益做到最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扎实走好每一步,为建设质量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做到一丝不苟,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大国工匠”们能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把一件事反复做、用心做,把反复做的事做到极致精准,做到“零误差”“零次品”,离不开对事业的尊重、对工作的负责。把责任看得重于泰山,才能在工作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尽全力做好每一个细节。做到一丝不苟,工作中必须按照规则、标准和制度办事,并能够主动根据标准制定好长短期目标和阶段性规划,有条不紊地付诸实施,让一丝不苟融入血液,形成习惯。

一丝不苟不是刻板固守,其重点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挖掘问题的根源,并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尽全力做到“无偏差”,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是在工作中总是寻求“更上一层楼”的过程。要实现“更上一层楼”,意味着在一丝不茍、脚踏实地工作的同时不甘于平庸,而是目标远大,希望通过努力实现登峰造极的结果;意味着勇于尝试、敢于挑战,致力于通过不断革新、不断突破,追求更加精益求精的目标。追求卓越,关键在于不断创新,通过创新获得新的技艺、生产更好的产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力倡导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广泛培养各行业劳动者的创新意识,最大程度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才能,在各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和整体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推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更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追求卓越的目标取向,倡导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全方位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才能,为“中国智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需要推进形成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创新活力的制度环境,充分释放人民群众的创造潜能;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维护公平竞争、鼓励创新,实现竞争和创新的良性互动;培养全社会人才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作者:张宏伟,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附:
新华网评:温暖除夕夜,云聚情更切

“万民安康辞鼠年,欢歌笑语迎牛年。”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辛丑牛年春节联欢晚会如期而至。

这是央视春晚走过的第39个年头,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跨年“仪式”,还是除夕夜最温暖的陪伴,是几代人共同的情结所系。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春晚首采用“云”传播、“云”互动形式,通过“云”端欢聚,让千万家庭“隔空”共享美好时光。高科技与中国元素、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相互交织,让节目既富有新意,又饱含“心”意,为海内外观众奉上了一道具有思想深度、情感温度、艺术高度的视听盛宴,传递温暖的力量与感动。

一场晚会勾勒年度记忆。2020年,我们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重重风险挑战,中国人民迎难而上、排除万难,众志成城、不懈奋斗,终于闯关过卡,用大爱书写不朽的抗疫史诗。小品《阳台》与观众一起回顾全国人民共克时艰,同心战“疫”的“阳台故事”,带来守望相助的感动;小品《每逢佳节被催婚》展现脱贫攻坚战中的青春力量……一个个生动、形象、深刻的艺术作品勾勒全国人民的年度记忆,以艺术表达展示疫情防控取得的战略性成果以及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一场晚会激荡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与国是春晚永恒的主题之一。一曲曲走心的春晚歌曲唱出了中国人浓浓的家国情怀,道出了国人心声。“三表妹摘来鲜花染指甲,大表哥滚完铁环玩泥巴……”歌曲《亲戚》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带观众回味生活日常,更惜珍贵亲情。“都市的街巷已灯影婆娑,社区暖暖流淌的欢乐,远山的村落火苗闪烁,渐渐明亮小康的思索……”《灯火里的中国》《追梦之路》《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多首歌曲,通过歌声“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歌颂伟大成就,用艺术力量鼓舞人心,用激昂旋律谱写中国故事,唱响伟大新时代。

一场晚会彰显时代精神。时代激流奔腾,追梦步伐铿锵。“奋斗者”号潜入万米深海,“嫦娥五号”探月取壤,中国“九章”惊艳世人,千年小康梦将圆……每一个伟大成就都离不开追梦人的身影。在春晚特别节目《向祖国报告》中,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4位航天总师,代表探月、载人、北斗、探火四大工程向全国人民拜年;荣获“2020全国脱贫攻坚奖”个人和组织登上舞台,讲述脱贫故事,分享胜利喜悦;台下,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代表、“时代楷模”代表、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最美人物”代表“隔屏”送出春节祝福。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拼搏的汗水托举起了一个“大写的中国”,是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时代精神的践行者,是春晚舞台上“最闪亮的群星”,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此时的中国,华灯璀璨,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此时的世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在以故乡的方式点燃萦绕心中的相思。此时此刻,无论正团圆,还是“云”相聚,心在哪,哪就是家;爱在哪,哪就有欢笑。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新的一年,让我们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奏响奋斗华章,感受流动的中国焕发出的蓬勃活力,迎接牛气冲天的辛丑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