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来源:《求是》2020/01 2020-01-01 15:32:06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屠呦呦 新华社发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
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
来源:《求是》2020/01 2020-01-01 15:32:06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
新华社曾重文播报:屠呦呦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第一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女科学家。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从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创建了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成分的方法,并最终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标志着人类抗疟步入新纪元。从发现青蒿能抗疟到青蒿素首次临床试用,只用了2年,速度之快,在药物研发史上极为罕见。屠呦呦团队后来又创制出临床抗疟药效高于青蒿素且复燃率低的新药双氢青蒿素,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疗法(ACT)是世界卫生组织推介的最佳疟疾治疗方法,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青蒿素享誉世界,让一株寂寂无名的“小草”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神药”,成为中医药带给世界民众健康福祉的生动诠释。
以国家需求为己任是屠呦呦的人生追求。“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屠呦呦的声音铿锵有力,“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她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人民授予她“共和国勋章”,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她颁奖。
屠呦呦为什么能入围全球20世纪最伟大人物?
屠呦呦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首先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荣誉,是继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再一次获得认可。
从范围和人群来看,如果获得诺贝尔奖是专业界的认可,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就意味着获得公众和全社会的认可,由此以屠呦呦为代表的科学家发明青蒿素的意义也将永留青史。
这一方面说明,科学真的是无国界,另一方面也说明,当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之时,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不过,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屠呦呦只是入围,而非入选,因此对中国人来说,还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不过,无论屠呦呦是否最终入选,能够入围就已经表明,作为一名科学家,她的成果和贡献已经举世皆知和被认可。
仅从BBC的入选词就可以看出来↓ 屠呦呦是一位中国药学家。她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在其研究过程中,屠呦呦受古籍启发,公元400年的东晋就已开始利用青蒿应对疟疾。在此基础上,屠呦呦发现并提炼出了青蒿素,并自愿以身试药。现如今全世界约一半人口处于罹患疟疾的风险之中,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不能被低估。
实际上,需要明确理解的是,BBC认为,屠呦呦的成就“跨越东西”。所谓跨越东西是指,科学的认知和成果只有经过全球都认可的标准的检验,即现代科学的证实或证伪之后,才能成为所有人共有的财富。体现在青蒿素上,就是可以有效治疗疟疾。
这一点其实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时,诺贝尔奖委员会已经重点强调和明确了。
对于屠呦呦为何能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弗斯伯格(Hans Forssberg)称,屠呦呦的获奖“我们颁的奖是给从中医药当中获得启发、做出贡献的个人,她能够从中做出新药,让我们在全世界销售。”而且,“寻找新药的途径有很多种,人类通过不同植物寻找治疗方式由来已久,这可以激发我们寻找新药的新观念。” 这个解释清楚地说明,屠呦呦的获奖是现代科学(医学)的成果,通过了现代科学的实验验证和检验,由于现代医学都是从不同国家的民族医药(可统称为传统医学)发展而来,因此,屠呦呦的获奖也与中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屠呦呦的“成就跨越东西”当然也就是指,经过现代实验科学证明的成果才是真正的成果,也才能造福于全球的公众,无论是来自哪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哪个民族。屠呦呦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也再次体现了一种价值观。
不妨说个题外话,最近有一首网红歌曲,新东方员工自导自演的小品《释放自我》中嘲讽,“努力干活的不如写PPT的”。这似乎把实干与案头工作对立起来了,然而屠呦呦的事例表明,二者其实同样重要。
屠呦呦的“写PPT”(写论文)的工作体现在收集和研读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药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并在此基础上编辑成包含640个方药在内的《疟疾单秘验方集》,在这个“写PPT”的工作中也并非是照本宣科和来者不拒,而是要领悟和寻找重点、关键点和创新点。 在这个过程中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找到了关键点,温度可能是提取青蒿素有效成分的关键。
当然,这只是“写PPT”的领悟和创新,是否能获得验证,还需要实干来回答,于是有了她和团队成员对老鼠和的无数次实验,以及她后来与2名科研人员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实验,随后又到海南疟疾高发区在真正的病人身上进行试验,不仅证明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对人的效果也相似。
最终青蒿素才得以问世,并在2000年至2015年期间,使全球各年龄组危险人群中疟疾死亡率下降了6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65%。
无论是人们过去的工作和研究,还是今天的工作和研究,都无法把实干和写PPT完全分离和剥离,但无论是实干还是写PPT,都需要智慧和创新,才能真正结出科研的果实。
她来自中国,入围20世纪最伟大人物,与爱因斯坦并列!
共青团中央 2021年6月4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人物小传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屠呦呦,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因为她,诺贝尔奖第一次
有了中国女性的名字。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
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父亲很重视教育。1946年,她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她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从那时起,她对医药学产生了兴趣。1951年,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她被北京大学药学系录取,这个当时“冷门”的专业,让她最终与中医药结缘、与抗疟结缘。
提起疟疾,也许现代人并不熟悉。然而,在上世纪疟疾可以说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重大流行性疾病之一,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
替补上场的39岁副研究员
屠呦呦进入抗疟研究组时,已经39岁,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干了快14年,职称还只是副研究员,仅从这一点看,无论是与国际级青年科学巨擘相比,还是与身边同事作比,那时候的屠呦呦,不算出众更非天才,能进入重要的抗疟研究“523”项目组,多少源自特殊历史时期的机缘巧合,作为集中全国科技力量,由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科研集体,志在帮助北越政府防治疟疾,“打击美帝”的重要项目,代号“523”的防治疟疾新药研究项目,分量之重,堪比“两弹一星”项目。
对于科研人员而言,若能参与“523”项目,自然是一生荣耀,但如果论资排辈定人选,当时的屠呦呦,很可能还没有这个资格,但历史给了她一个上场机会。
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加入这场“523”项目全国协作时,由于当时年代背景,中医研究院许多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已经“靠边站”,在此情形下,她不仅参与了这个项目,还破格一进组就担任项目研究组组长。但屠呦呦这个组长是光杆司令,除了她自己,项目组根本没有组员。
笨路子、土办法,天道真能酬勤
屠呦呦上场时,不仅是光杆司令,项目基础也是一穷二白,没人、没钱、没技术资源,怎么办?自古华山一条路,屠呦呦生生“蛮干”起来,她把成垛成堆的古书搬回家,埋头在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药方,此外,拜访老中医,逐字逐句地抄录学习到的中药信息,汇集成以640种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
屠呦呦的研究思路,再明显不过了,她遍采药方然后“笨实”地一个一个实验,但真正操作下来,并不顺利,课题组陆续来了几个年轻人协助研究,筛选了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个,但又是两年过去,到1971年也没试出个结果,研究停滞不前,屠呦呦没有好的办法,只能重新埋头去看医书,黑暗摸索之中,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一句记载给了屠呦呦一丝希望,她突然意识到也许正是加热高温,破坏了青蒿里的有效成分,古人绞取汁可不是在实验室里加热提取。于是,屠呦呦决定,换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提取青蒿,但问题又来了,当年正值特殊时期,药厂停工,实验环境恶劣,怎么用乙醚提取呢?“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屠呦呦说。
于是那阵子,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就添了一道风景,屠呦呦带着助手,买回酱缸泡青蒿,实验过程繁复而冗长,直到1971年10月4日第191次实验,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出炉,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才真正发现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屠呦呦愣是用笨路子、土办法攻破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
科研几乎是她生活的全部
从1972年屠呦呦正式发布报告,到1992年抗疟药物研制成功,再到后续青蒿素享誉世界,成为“中国神药”,在屠呦呦的生活里,科研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屠呦呦与丈夫李廷钊是中学同窗,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项目,要被派去海南岛,李廷钊因为有在苏联学习冶金的背景,已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为了不影响工作,屠呦呦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去他处寄养,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由老人照顾。
长时间的分离,让大女儿再被接回来时都不愿叫爸妈,与小女儿少之又少的母女重聚每次也都颇为陌生。小女儿长大后,甚至一度不想回北京与屠呦呦夫妻一起生活,直到前几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
屠呦呦也曾暗暗怀疑过自己当初的选择,但那个时代培养的科研工作者,看得最重的还是国家“交给你任务,当时对我们来说就努力工作,把国家任务完成,只要有任务,孩子一扔,就走了”。这不是屠呦呦狠心,她何止是照顾不好孩子,她连自己也照顾不好,屠呦呦家里,内政部长是李廷钊,家里的大事小情都由他全包,屠呦呦不会照顾自己,在家也不管事。“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李廷钊回忆。
屠呦呦在家人和同事口中,是个实打实的“粗线条”,同为科学家,与广为人知的钱学森好弹钢琴,袁隆平爱小提琴一比,屠呦呦的生活单调极了,如果非要给她找项爱好,那很可能,爱好只有工作。
疟原虫产生抗药性“青蒿素抗药性”难题再次解决
青蒿素的发明,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青蒿素国际会议,是中国首次向世界全面公开青蒿素抗疟成就的大会。
然而,挑战还远未结束,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但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2018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疟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
“在2020年前疟疾感染率和死亡率下降40%”,阶段性目标将难以实现。究其原因,除对疟疾防治经费支持力度和核心干预措施覆盖不足等因素外,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疟原虫清除速度出现缓慢迹象并产生对青蒿素的抗药性。
屠呦呦表示,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其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 “抗药性成因” “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就“青蒿素抗药性”提出合理治疗应方案。
屠呦呦认为,解决“青蒿素抗药性”难题意义重大,一是坚定了全球青蒿素研发方向
,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青蒿素依然是人类抗疟首选高效药物;二是因青蒿素抗疟药价格低廉,每个疗程仅需几美元,适用于疫区集中的非洲广大贫困地区人群
更有助于实现全球消灭疟疾的目标。
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的礼物
“荣誉越多,责任越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屠呦呦说。谈到未来的期待,屠呦呦接受采访时表示,“科学要实事求是,药物的关键是疗,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
谈及未来的研究,屠呦呦笃定地说:“我们不是为了得奖而得奖,也不是得了奖就完了。既然已经开始研究,就要拿出更多更实际的成果来”。“全国‘523’团队证明了
‘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道理”。
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票选活动,在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屠呦呦是科学家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也是所有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科学家。
“偶像(ICONS)”栏目发起投票,全民参与选出大家心中“20世纪最伟大人物”,屠呦呦凭借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图灵一道成为科学领域的候选人。
屠呦呦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演讲中说道:“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的礼物”。
研发数十年,挽救百万人生命,“中国神草”成为全球良药!
原创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2021年6月25日
这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更是中药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曾经,人们谈“疟”色变,有数字显示,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
自20世纪70年代青蒿素问世以来,所治愈的疟疾患者不计其数。青蒿素类抗疟药,成为疟疾肆虐地区的救命药。
背后的艰辛,唯有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屠呦呦,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其感受更深、付出更多。
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在抗疟药物研发道路上,默默耕耘了40多个春秋,是她,让 “小草”青蒿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神草”。
然而,她却总说:“在全球疟疾防治的战场上,个体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有组织有目标的大团队作战才能逐步战胜疟疾。”
确实,青蒿素是举国体制的结果。40多年来,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复方蒿甲醚、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在抗疟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走出国门,最终影响了世界。
历尽艰辛
发现青蒿抗疟有效组分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宁波,16岁那年,因为患上肺结核,不得不中断学业两年。这次来势汹汹的病情,也让她萌生了“治病救人”的朴素愿望:医药的作用很神奇,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能救治更多人。
1951年考大学前夕,屠呦呦填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1959年,她参加了原卫生部组织的“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第三期。在两年半的脱产学习中,屠呦呦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参加了临床学习,深入药材公司,学习中药鉴别和炮制技术。这些经历为她后来在中医药中寻得青蒿素灵感埋下伏笔。
1969年1月底,39岁的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实习研究员屠呦呦,忽然接到一项秘密任务——“523”任务: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研发抗疟疾的中草药。正是上述经历,显露了她扎实的科研功力,被委以重任。
接手任务后,屠呦呦翻阅古籍,寻找方药,拜访老中医,对能获得的中药信息,逐字逐句地抄录。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个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课题组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
到1971年9月初,课题组筛选了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个,但结果令人失望。
“我也怀疑自己的路子是不是走错了,但我不想放弃。”屠呦呦说,只好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
从《神农本草经》到《圣济总录》再到《温病条辨》……终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的记载,给黑暗中摸索的课题组带来一抹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为什么古人用“绞汁”?是不是加热破坏了青蒿里的有效成分?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来提取青蒿。“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编号191号提取物,才真正发现了有效组分。”屠呦呦说。
实验过程繁复而冗长。1971年10月4日,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动物抗疟实验最后出炉——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科研人员以身试药
青蒿素终问世
1972年3月,屠呦呦在“523”办公室主持的南京中医中药专业组会议上,报告了青蒿乙醚中性粗提物的鼠疟、猴疟抑制率达100%的结果。
“523”办公室要求,当年必须到海南临床,看一看效果到底如何。
而191号提取物在临床前试验时,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疑似毒副作用。到底是动物本身存在问题,还是药物所致?搞毒理、药理实验的同事坚持:只有进行后续动物试验、确保安全后才能上临床。
“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为不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节,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一起住进北京东直门医院,经过一周的试药观察,未发现该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
带着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屠呦呦等人去往海南昌江地区进行临床验证。结果显示,该药品对当地、低疟区、外来人口的间日疟和恶性疟均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11例间日疟患者,有效率达100%。
随后,课题组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找到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1972年11月,在团队成员倪慕云的色谱柱前处理的基础上,钟裕蓉采用硅胶柱分离,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石油醚洗脱,最终获得具有抗疟作用的有效单体青蒿素。青蒿素就此诞生。
“获得有效成分只是第一步,要应用还必须先进行临床试验,这就需要大量的青蒿素。”课题组成员姜廷良回忆,课题组“土法上马”:用7口老百姓用的水缸作为实验室的常规提取容器,里面装满乙醚,把青蒿浸泡在里面进行提取。
设备简陋,没有排风系统,更没有防护用品,科研人员除了头晕眼胀,还出现鼻子流血、皮肤过敏等症状,屠呦呦也出现了中毒性肝炎。
然而,她们并没有止步于青蒿素。1973年,课题组还首次发现了疗效更好的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这是屠呦呦及其课题组对中国乃至世界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青蒿素类抗疟药,是举国体制的成果、集体主义的结晶,也是自主创新的杰作。屠呦呦常强调,荣誉,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走过近半个世纪
青蒿素研究继续前行
如今,发现青蒿素已经近半个世纪了,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已走向国际抗疟临床,成为全球抗疟的一线药物。
毋庸讳言,青蒿素对全球疟疾防治功不可没,但其治疗疟疾的深层机制仍模糊不清。尤其是青蒿素的抗药性,是屠呦呦一直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挑战。
欣喜的是,2019年6月17日,屠呦呦团队对外公布,其青蒿素抗药性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刚,采用化学生物学方法,研究血红素激活青蒿素的过程,发现激活的青蒿素可与疟原虫的100多种蛋白以共价键结合并使之烷基化,破坏疟原虫的诸多生命过程,从而杀死疟原虫。这个血红素激活的多靶点学说已得到国际抗疟学界的认同,对揭示青蒿素抗疟的深层机理、耐药现象并促进更有效的临床用药等意义重大。
王继刚介绍,根据研究,青蒿素在人体内半衰期很短,仅1至2小时,而临床推荐采用的青蒿素联合疗法疗程为3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杀虫窗口只有有限的4至8小时。而现有的耐药虫株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改变生活周期或暂时进入休眠状态,以规避敏感杀虫期。同时,疟原虫对青蒿素联合疗法中的辅助药物“抗疟配方药”也可产生明显的抗药性,使青蒿素联合疗法出现“失效”。
针对此,团队提出了新的应对治疗方案: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3天疗法增至5天或7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合理和战略性地应用青蒿素联合疗法(ACT)是应对治疗失败的最佳解决方案,也可能是唯一解决方案。”王继刚强调。
除了青蒿素抗疟研究之外,团队还十分关注青蒿素的抗癌等功效。青蒿素的抗癌机制与抗疟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处,即相比于正常体细胞,肿瘤细胞中血红素的合成更加旺盛,从而激活了青蒿素或其衍生物,随后激活的青蒿素以多靶点方式杀灭肿瘤细胞。但团队成员表示,青蒿素的抗癌功效目前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有效不等于可以成药。青蒿素能否成为抗癌药,还需要大量的后续研究工作。
再就是备受关注的有关青蒿素类药物治疗红斑狼疮问题。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目前已开展二期临床试验。试验表明,青蒿素对治疗红斑狼疮存在有效性趋势。对此,团队成员也表示,关于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亲历者说:
廖福龙:青蒿素研究折射中国科研人精神风貌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青蒿素的发现带给科技工作者的启示是:科研工作要面向大需求——国家需求和人类需求。具体到医学领域,科研工作要围绕临床重大问题去攻关,维护健康, 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屠呦呦的同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廖福龙说。
健康作为每个人的生活保障与每个社会的必备基础,其重要性自不必说。在人类维护健康的历史中,疟疾是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也是人类的大敌。20世纪60年代,疟疾对于药物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人们谈疟疾而色变。每年全球感染疟疾人数达数亿,死亡人数约百万。
“青蒿素的发现,体现的不仅仅是中国医药在国际医疗健康领域中的一项原创,更折射出一代中国科研人员的精神风貌,那就是他们对于国家任务的责任与担当。”廖福龙说,现在这种精神已经被总结成“青蒿素精神”:胸怀祖国、敢于担当,团结协作、传承创新,情系苍生、淡泊名利,增强自信、勇攀高峰。
让廖福龙印象深刻的是,屠呦呦常说,历史的机缘让她有幸参与了抗疟药物的研发,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人类的一份礼物。“研究过程中的艰辛无须多说,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年‘523’团队对于国家使命的责任与担当。正是这一精神力量,才有了奋斗与奉献,才有了团结与协作,才有了创新与发展,才使得青蒿素联合疗法挽救了众多疟疾患者的生命。”廖福龙强调。
如今看来,青蒿素作为中国人的原创发明,是自主创新的结晶,是举国体制的科研成果。自问世以来,青蒿素已陆续挽救了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联合疗法已成为世卫组织推荐的最佳抗疟疗法。
廖福龙介绍,近几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在屠呦呦主任的领导下,秉承这种精神风貌,在青蒿素抗疟机制、抗药性问题和扩大青蒿素适应症方面进行深度研究与发掘,在具有高度影响的国际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药理科学发展趋势》《德国应用化学》《美国科学会会刊》等杂志发表了青蒿素抗疟的导向性建议和最新研究进展。
“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形势下,我们深感重大传染病会给人类带来多么严重的伤害和困扰。同时,我们也见证了传统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独特功效。我们仍然面临着重大的卫生安全挑战,我们会进一步关注新冠肺炎和疟疾等重大传染病的挑战,青蒿素研究中心愿意为此作出不断的努力和贡献。”廖福龙说。
大事记:
1969年1月21日
中医研究院接受研发抗疟中草药任务后交由所属的中药研究所来完成,并任命屠呦呦为中药抗疟课题组组长
1971年9月
屠呦呦课题组高强度地筛选了100余个中药的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200余种。反复研读文献过程中,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治疗寒热诸疟的描述,给了屠呦呦新的启迪
1971年10月4日
药物研究序号为191号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
1972年3月8日
屠呦呦在抗疟药研究“523”内部会议上,报告了青蒿及其乙醚中性提取物对鼠疟、猴疟具有良好抗疟作用的发现
1972年12月初
鼠疟试验发现,当年11月8日用硅胶柱分离得到的II号结晶有显效,首次以药效证实了从青蒿中获得了具有抗疟活性的单一化合物。1972年11月8日被定为青蒿素诞生日
1976年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开始研究将青蒿素制成栓剂
1986年10月
获青蒿素、青蒿素栓剂新药证书,这是我国实施药品管理法以来,第一个批准上市的新药
1987年4月
青蒿琥酯原料药及其注射剂获新药证书;1988年再获片剂新药证书
2003年
我国创制的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的原料药及其制剂被列入WHO《国际药典》第3版
2015年10月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