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科技创新发展 > 正文

科技与教育的关系

时间:2021-10-20 17:04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科技与教育的关系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1. 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2.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3.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辨析4. 从美国科学教育思索未来中国科学教育我国发展战略...

科技与教育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1. 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2.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
3.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辨析
4. 从美国科学教育思索未来中国科学教育 我国发展战略:从“科技兴国”到“科教兴国”。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功能。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知识和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越大,教育的重要性也就越明显。本文尝试探讨科学技术与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辨析、从美国科学教育思索未来中国科学教育,目的希望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与未来中国教育提供比较直观的认识。 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现代教育实现的。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教育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强。
一、 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 教育是科学技术迅速、大规模、有效传递和传播大基本途径。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继承性,任何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前人和他人的研究的基础上的创新。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是在教师的传授和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将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技能经过筛选、加工、优化后,采用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的。因而具有高效、高质、大规模的特点。学校教育使人类社会以前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代代相传,继承下去。现代学校教育还能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二, 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教育是使科学转化为技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科 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要有一大批账掌握科学技术的技术人员队伍和熟练劳动者队伍。前者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后者将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三, 教育是科技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主要是研究型 的高等学校,聚集了大批各个学科的科学家、学者,有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手段,而且有源源不断的朝气蓬勃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事实上,大量的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都是由 著名大学完成的。教育培养了大批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造就宏大的各个领域科学和专家队伍,要依靠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要依赖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革新。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为“动力作用”和“引导作用”。
具体体现为如下几点:
●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 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 1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教育有利于科学知识的继承、扩大化再生产(传播)、创新。
●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扩大研究者队伍——出现职业科学家、专门性的科研机构。
●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近20年来,美国大学里工作的科学家获得诺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0%。
 ●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的功能 教育向科学提出了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推动了相关科学技术研究。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数量上是“图书馆微型化”,质量上是知识积累与更新加快(90年代后,每4年达75%知识被更新)
●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虚拟空间的出现使知识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
一方面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另一方面构建了“网络学校”。 为什么说信息技术为实现教师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 主要观点: 1、实现教育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理想成为现实; 2、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如人机互动); 3、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如知识与长者、德者、智者的完全分离); (作为小知识,大家可以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影响的“三次革命性突破”,34页) (可以补充观点:信息技术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如“网络学校”等)
● 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功能。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知识和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越大,教育的重要性也就越明显。
● 教育本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 我国发展战略:从“科技兴国”到“科教兴国”。 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途径
⏹ (1)思想理论的途径。(2)技术手段的途径。 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就其性质而言,首先表现为动力作用;另外,它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领教育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具体为:(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7.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 (1)教育能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互为支撑 教育是科技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支撑。
首先,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马克思指出,科学劳动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科学劳动的这一特点表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专业科技人员以继承他人和前人所积累的成果为前提。教育是连接科技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途径。
其次,教育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一方面,不论生产工具如何先进、劳动对象如何丰富,最终还是要人去掌握、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另一方面,生产过程是劳动者把自己所掌握的科技知识物化到劳动对象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素质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首要因素。
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是教育。 教育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发展。
第一,科技进步促进教育现代化。重大科技进步不仅直接促进教育手段的更新、教育内容的完善,而且间接影响教育组织形式和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和现代化传播手段的广泛应用使教育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如“终身教育”、“空中学校”、“网络教学”等成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
第二,科技本身就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更新。14世纪以前,自然科学的课程只有算术、几何和天文学;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增加了力学和地理学;17、18世纪又增加了代数、三角、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等。近现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期,科技发展更加迅速,科技门类日趋多样,使得人们所接受教育的内容、结构愈趋丰富和精深。 互为动力 科技进步促进教育发展。
首先,科技进步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总量显著增加,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催生着人们对教育的更大需求,促进着教育思想的深刻转变。
其次,科技进步在实践层面上推动教育发展。
科技进步不断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推动教育在“解决问题”中向前发展;
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科技素质,提升教育的水平;
不断开拓新的教育领域,增加教育的科技含量;
提供更先进的教学手段,满足教育的时代需要。
教育对科技进步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一,科技进步的成果需要通过教育扩展开来和流传下去。教育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科技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来完成人们对于科技及其发展进步的认同与接续。
第二,教育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人才为主旨。科技发展归根到底是由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来完成的。教育可以使人们获得科技理念、科技知识、创新能力等从事科技工作所必备的条件,从而为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人才保证。所以,邓小平同志说:“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
第三,教育改革发展推动科技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以前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对科技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互为补充 尽管教育发展与科技进步有着各自的规律,但二者在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而教育则是科技进步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科技与教育互为补充,都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能否实现教育与科技的同步发展,关系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坚实教育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创新力量将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而雄厚的经济实力又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撑,由此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附:
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02-10 20:03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官方帐号

世界正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当前,以网络为依托,以文化资源为关键资产,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带动经济社会文化整体发展的新兴数字文化产业正在形成。2020年11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促进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扩大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促进消费升级,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正确导向,坚定文化自信。意识形态属性是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文化价值导向。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上做足文章,以优秀的数字文化产品引领社会风尚。二是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选取素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数字文化产业品质内涵,打造更多富有鲜明中华文化内涵与特色的精品力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这就为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一是增加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文化产业要以数字化、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不断创新文化的内容、形式、手段、方式,丰富服务模式、提升消费体验,以丰富数字文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的有效供给。二是加强数字文化消费引导。要深入研究数字文化消费特征和趋势,充分挖掘数字文化消费潜力和市场价值,顺应群众期盼和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大众数字文化消费。创新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等数字文化内容产品付费模式,满足广大消费者网络化、智能化、定制化和体验式的现代生活方式需求。

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支撑。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数字文化产业研发、生产和运营全过程,追求内容呈现方式创新、技术应用创新、产品形态创新和管理手段创新。其一,加快数字核心技术研发。要加强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数字化领域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增强数字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二,加强数字产业平台建设。要积极推进文化企业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服务平台建设和服务模式创新,建成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共性技术供给,着力研究不同结构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问题,破解数字资源“信息孤岛”的连接问题。其三,增强数字文化装备产业实力。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新型文化消费的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沉浸式体验平台、应用软件及辅助工具,研发智能化舞台演艺设备和高端音视频产品,提升艺术展演效果,满足高端消费需求。

坚持科技赋能,提高原创能力。以5G为基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将成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一,加强科技创新技术集成运用。积极引导扶持数字产业内容集成、服务集成、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通过集成创新重构文化产业内核,提高文化全产业链整体运行效率,构建全新的数字文化产业体系。加强互联网、超高清、VR/AR、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大力推进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数字印刷的发展,培育壮大云演艺、云展览、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利用5G技术构建全新生产模式,重构产业价值链,开发文化产业社会服务新领域。其二,加强数字文化产业原创能力建设。发挥数字技术对内容创作、产品开发、模式创新的支撑作用,提高产品品质、丰富表现形式。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效对接,提高不同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融合程度和转换效率。探索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精准化营销、协作化创新、网络化共享等新型商业模式和文化业态,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深度应用和创新发展,支持智能技术和创新服务在传统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实现服务模式和业态创新,拓展文化产业发展新空间。

坚持内容为王,强化特色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本质上是一种内容产业,要坚持内容为王,使数字文化与传统文化共生,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经济资源,提高数字产业的文化内涵、创意水平和附加价值。其一,立足中华优质文化资源。引入新一代信息通信、数字传媒、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技术,使中华文化经典在数字时代传承和发扬,实施数字内容创新发展工程,鼓励对艺术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强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数字技术应用产品的开发,探索特色文化的数字化和现代化价值升级,融合数字化技术和全新创意,加强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对接,开发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数字文化产品。要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成一种技术与艺术、文化与产业融为一体的,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审美趣味的产品与服务。结合本地文化元素,使数字文化与地方文化双向结合,以数字化生动交互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打造高质量文化产品。其三,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走出去”,开发国际文化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是增强国家文化主权安全和文化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要深入挖掘、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品质,充分吸收全世界优秀文明精华,与全球优秀文化企业和力量合作,打造由中国主导、全球共享的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元素的精品力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要善用数字技术,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上,以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传播技术手段,吸引海外受众,增强对外传播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坚持跨界融合,促进开放共享。当前,数字文化产业正在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等更多经济领域拓展,朝着生态化竞争深入、“IP+产业”全面融合、新技术广泛应用等方向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融合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要以数字技术实现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比如通过跨界融合,重点推动数字文化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数字文化与虚拟现实购物、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营销新模式相结合;加强数字文化企业与旅游企业对接合作,促进数字文化向旅游领域拓展,支持文化场馆、景区景点开发数字化产品,拓展文旅融合的数字化新阵地。

坚持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营造创新氛围。营造创新文化环境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利于创新的文化生态系统,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影响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创新创造的体制机制问题,为各类企业和数字文化产业的生产者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运用数字化思维,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建立合法合规合理的一体化激励机制,为创新松绑、为创业加油、为创造助力。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时研究制定传统文化、传统知识等领域保护办法,实现严格保护和有效运用的平衡。构建更加完善的“司法—行政—市场”协同的监管机制,严格对侵权者进行惩罚,对被侵权人加大保护力度;鼓励版权保护技术和模式创新,从技术端入手强化正版源头管理,提高盗版识别能力,营造良好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