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科技创新发展 > 正文

5G+北斗,相互赋能,完美互补,充分释放“快、准”定位能力。从“面对面”到“云上见”,5G助力两会报道“出圈”!

时间:2020-07-09 08:40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世界5G大会正在北京召开。业内专家在畅谈5G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下一代网络技术6G。 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 5G商用刚刚开始,预期6G的商用可能在大约10年以后。目前业内对6G的探索主要...

5G+北斗,相互赋能,完美互补,充分释放“快、准”定位能力
媒体:晓说通信 2021-03-11 17:35
原创 吴晓芳 晓说通信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5G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其将给经济社会乃至生产生活带来的变革和潜在影响已经成为共识。人们关注5G建设和应用的同时,作为“另一张网”的北斗近期再次进入舆论视野。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呼吁加大“5G+北斗”的融合应用。

5G与北斗,二者同属“新基建”范畴,前者的优势在于“快”,后者的优势在于“准”。5G+北斗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而是相互赋能,彼此增强,北斗解决5G的“精准”问题,5G助力北斗解决“速度”问题。两者相互融合发生的化学反应被认为将引领新基建。

5G与北斗相互赋能

5G是“地上的网”,北斗是“天上的网”,原本处于两个空间的两种技术有着各自的优势。其中,5G的优势在于“快”,传输快,最高达10Gbit/s,下载一部电影只需要一秒钟,是4G的100倍,同时延时低于1毫秒,4G为30-70毫秒。而北斗的优势在于“准”,全球定位精度可达5至10米,授时精度可达10到20纳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

由此可见,5G解决数据高速传输问题,北斗解决时间空间高精度问题。两者在需求或技术上都有通导一体的结合倾向,能够相互赋能,彼此增强。

在5G赋能北斗方面,对北斗来说,5G的高速率、大容量,可以稳定传输北斗地基增强时空位置修正信号,使得北斗的时空精度更高;北斗赋能5G方面,对5G来说,北斗有感知、认知时空位置的功能,使所有信息能从生成开始,就能够给它进行时空位置定位,使得它在网络上的活动或者在网络上什么地方驻留、待多久的时空轨迹都能知道。

不仅如此,5G和北斗在应用场景上也能完美互补,同时借助运营商建成的5G基站开展北斗基准站融合建设,将大幅节约建设和网络成本,从而形成一个从天上到地下全范围覆盖的信息服务网络,成为智能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两者融合引领新基建

5G+北斗的融合与相互赋能,本质上是时间和空间位置基于通信的融合,可以实现天地一体、通导一体。二者同时作用,能产生颠覆性的技术,在不同场景下会催生出不同应用,促进万物智联与精准协同,将成为新基建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实现升级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5G+北斗”既是实现区域和广域,乃至全球精确感知时空事件和目标信息的关键基础设施,更是实现支持广域和全球智能协同控制的赋能技术。

在传统领域,5G+北斗高精度定位可用于工程建设、测量测绘、环境监测、码头装卸、机场调度等领域;在新兴领域,车联网、自动驾驶、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精准农业、无人机、手机高精度定位等北斗融合创新应用发展迅速。5G与北斗融合的高精度定位基础设施将有力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这就是新型基础设施的融合特征,这一融合使得“5G+北斗”不仅是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也是未来智能时代重要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的“新基建”战略,注重七大领域的高科技产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而基于“北斗+5G”的精准时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及应用,将是这些领域基础设施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创新应用加速落地

随着5G、北斗高精度导航、高精度地图的日益成熟,目前我国基于5G+北斗在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应用、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工业能源领域,中国电信携手国网落地全国首个5G通信、北斗导航同时与配电网智能化进行深度融合的“新基建”项目。该项目充分利用中国电信的5G网络基础和北斗的技术特点,将5G通信技术、北斗精准授时技术完美结合,实现了配网智能化的精准运行,确保故障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将故障隔离,恢复非故障供电区域,进而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

同时,北斗已经在高铁上应用。2019年年底正式开通的京张高铁列车,就是第一条采用北斗系统并实现自动驾驶等功能的智能高铁。

另外,在我国,5G+北斗已为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服务等领域带来广泛应用。比如可为共享单车、智慧矿山的无人矿车、智慧物流如巡检机器人、AGV、物流车导引、AI摄像头、无人机等等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此外,北斗西虹桥基地与上海电信合作,着重探索“5G+北斗”室内外融合精准定位等应用,将上海打造成为“5G+北斗”融合应用发展的高地。

随着北斗高精度导航、5G、高精度地图的日益成熟,基于5G+北斗综合时空服务能力将带来广阔的应用空间,深远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世界5G大会正在北京召开。业内专家在畅谈5G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下一代网络技术——6G。

  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

  “5G商用刚刚开始,预期6G的商用可能在大约10年以后。目前业内对6G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应用需求以及部分关键技术方面,大部分还比较宏观,尚待具体化。”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中兴通讯已经和学术界、产业界一起,开始开展相关研究。

  “目前5G仍在画板上勾绘蓝图,而6G刚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原3GPP SA3工作组主席瓦尔特里·尼米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芬兰已经有研究经费投入6G技术学术研究。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新技术部总经理索士强在大会期间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与5G网络相比,6G网络将有三大方面的改变。

  “首先,为了提升通信能力,6G将会进一步通过增加天线数量、提升通信带宽、使用更密集的小区来提升网络容量。”索士强说,5G的速率可达到10Gbps(每秒1000兆位),而6G的速率将达到100Gbps至1Tbps,比5G提升10倍到100倍。

  其次,5G已经凭借低时延、高可靠、广连接将应用扩展到众多垂直行业,而6G将不仅限于此,后者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

  索士强认为,从更广的范围来看,6G可能会扩展到太空、深海等领域;从更小的范围来看,6G将有可能实现身体网络,比如在医疗健康领域,植入人体的器件可以通过6G网络实现实时连接,从而更好地监控人体健康状态。进一步而言,6G还有可能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连接。

  “第三,6G网络的一个明显趋势是跨界融合。”索士强认为,比如未来6G可能会和人工智能进行“内生”的智能融合。此外,除了通信功能,6G还会附带非通信功能,比如提供计算、雷达、感知、定位等功能。

  关键技术需求仍待摸索

  “从技术角度来说,未来6G在一些领域确实有很大发展空间,但这样的畅想距离实现到底有多远,中间有很大的‘模糊度’,探索6G的关键技术需求仍是目前的难题。”索士强说。

  从关键技术来看,向际鹰认为,5G中的空分技术与非正交技术仍将继续成为6G的核心技术,这是因为6G和5G一样,仍属于经典域通信技术。不过6G网络也可能局部采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

  向际鹰表示,6G可能会引入空、天、地一体化技术,使卫星、无人机、气球与地面网之间形成三维的、无所不在的连接,同时还将采用更高的太赫兹频段,然而无论三维立体连接,还是太赫兹,都存在巨大技术挑战,有待攻克。

  “目前来看,6G与5G最明显的区别可能源于频段类型的不同。由于6G可能会采用新的频段,因此其中会融入新的频段技术。”但瓦尔特里同时强调,从全球范围来看,到底什么是6G技术,仍待明确定义。

  瓦尔特里认为,6G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它将可以采集更加海量的信息,而个人隐私以及海量信息如何处理都将是巨大难题。

  “6G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从5G身上也可见一斑。”索士强说,5G虽然实现了高带宽、广连接,但是信号更容易受到干扰。6G网络也会遇到类似难题,这将是留给6G研究者们的挑战。(记者 刘园园)

5G驱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步伐。《经济参考报》记者21日在世界5G大会现场获悉,目前全国已经开通5G基站11.3万个,预计到年底将达到13万个,发展势头良好。专家预计,未来五年,5G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5.2万亿元。中国有望发挥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推进5G在产业发展、信息消费、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助力数字化转型。

  工信部部长苗圩21日在世界5G大会上透露,截至目前,全国已开通的5G基站达到11.3万个,年底预计将到13万个。5G套餐签约用户现在已有87万户。在他看来,5G全球统一标准是移动通讯发展的重要成果。根据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的数据,中国、欧盟、美国、韩国等声明的标准必要专利都超过了10%。各方实现了专利的互相许可,共享研发的成果,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苗圩表示。

  随着5G商用落地,应用领域将遍地开花。中国信通院测算的数据显示,在未来“十四五”期间,5G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5.2万亿。其中,三大运营商加中国广电投资是3.3万亿,同时带动各个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产业增加值将达11.9万亿。

  “到2030年,5G为全球带来12万亿美元,人工智能带来13万亿美元,工业互联网带来14万亿美元,三者加起来近40万亿美元。5G、工业互联网和AI将三足鼎立支撑数字经济。”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表示。

  今年是5G商用启航之年,加快5G应用部署,赋能垂直行业,培植应用生态,已成为业界共同探索的重要方向。“目前,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的47家运营商开始提供5G业务,积极探索5G应用创新。

  中国在加快5G应用创新,工信部推动成立了‘5G应用产业方阵’,连续两年举办‘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在实体经济多个领域形成一批特色应用。”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在主旨演讲中表示。

  陈肇雄坦言,5G发展已进入应用推广的关键阶段。从经济社会看,加快5G应用创新是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5G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和重要基石,深化5G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应用,将加快实现人与人的链接到物与物、人与物的链接,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加速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延伸拓展,开启万物互联新局面,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

  根据世界5G大会未来信息通信技术国际研讨会发布的《初探B5G/6G终端》白皮书,伴随5G商用化,2019年通信界已广泛开启6G的研究工作,预计在2030年开始商用。未来网络将提供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多连接数、更广覆盖的通信服务。

  “5G+IoT将带来时空大数据的爆发式增长,这给大数据处理能力、人工智能算法能力带来新的挑战。”对此,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首席数据科学家、京东城市总裁郑宇表示。他透露,京东“城市操作系统”的时空大数据引擎让城市中海量数据用“查字典”方式归类、获得,AI算法模块化输出,并通过数字网关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互通,很好解决了智能城市建设面临的数据安全、人才匮乏等难题。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通信网络领域专家尹浩看来,5G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融为一体,产生了远超5G技术本身的聚合效应,只有通过技术间聚合、发酵,产生“核聚变”才能成就“杀手级”的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5G对数字经济的贡献,从宏观上看,能够为国家经济增长带来新动能、新引擎,带来万亿级经济增量;中观层面,将影响各个行业,如ICT的关联产业、垂直的行业应用等;微观层面,各类To C和To B的应用诞生,将拉动居民消费、激发企业投资。

  对于各行各业该如何拥抱5G时代,vivo通信研究院院长秦飞建议,在设计5G应用时,要结合业务逻辑寻找结合点;在描述5G落地应用时,应该与时俱进地调整应用场景;在结合5G应用时,应当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只有用足够的诚意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没有好的应用,用户不愿意买5G手机;没有5G用户基数,应用开发者没有动力开发5G的应用。要打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局,需要运营商和头部手机厂商承担行业责任。”秦飞表示。

  “5G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用得好。”苗圩认为,随着5G应用场景拓展,除了满足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联系之外,绝大多数的应用将会像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物与物之间的通信。中国将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推进5G在产业发展、信息消费、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助力数字化转型。(记者 钟源)


从“面对面”到“云上见”,5G助力两会报道“出圈”!
来源:人民网 3月11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继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后,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5G发展再提出新要求。

我国5G正式商用以来,经过一年多发展,5G建设如火如荼,从网络建设向融合应用、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纵深发展。在今年两会期间,新闻媒体报道也步入“5G时代”。

5G消息、5G云连线、5G+4K直播等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广泛运用。“云”上采访、隔屏互动成为不少代表委员回应公众关切、接受媒体采访的新形式。得益于5G技术的强大支撑,代表委员从“面对面”到“云上见”,两会报道成功“出圈”,更精准高效地将会场内外的新气象、新声音生动呈现在全球面前。

智慧升级 会场驻地实现5G全覆盖

与往年记者云集、熙来攘往的场面不同,今年的两会新闻发布厅实现了5G视频连线——参加采访的记者身处几公里之外的驻地,同样可在镜头和电视屏幕前向代表委员提问。

将记者关切、民众关心的问题实时带到代表委员面前,这背后有一张高速的通信网络作保障。今年两会开幕前夕,在三大电信运营商努力之下,两会所有会场、驻地等核心地点实现5G网络全覆盖,为两会高清直播、代表视频会议以及视频采访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经建设了超过71.8万个5G基站,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的地级以上城市,独立组网模式实现规模部署,用户规模快速攀升,5G终端连接数超过了2亿。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成系统完备的5G网络,5G垂直应用的场景将进一步拓展,融合发展催生创新出更多的新业态、新应用。

今年的两会,不少记者都配备了集结5G功能的设备,5G手机、智能录音笔等装备几乎成为上会记者“标配”。同时,5G笔记本、5G直播背包等新型采访装备,正成为上会记者的“利器”。

据悉,人民网为两会前方记者配备了支持5G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直播背包。这些由高通公司携手中国合作伙伴提供的设备,在两会报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前沿科技赋能媒体创新的生动写照。

5G骁龙笔记本除了具备传统笔记本文字、图形、音视频处理能力之外,同时支持5G高速网络连接,机身设计更为轻巧,功耗更低,续航更为持久。

相比之下,5G直播背包则是一款颇具“黑科技”色彩的多功能装备。5G直播背包类似一台小型电脑,构成包括可调节式背包和直播设备,内置有电池、设备主机、音视频处理终端、远程通讯服务器和一些软件系统。一般情况下,搭配一台外接摄像机,直播背包就可完成直播的采集、处理、传输等整套流程。

在5G的支持下,记者的采访报道变得更加轻松、便捷。同时,新闻媒体的报道形式,也随之更加多样化。今年两会期间,多家媒体推出了5G消息的报道形式。与传统短信、彩信相比,5G消息可支撑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等富媒体内容形态,并支持地理位置、日程提醒、调查问卷等多种服务。毫无疑问,5G消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媒体融合应用的落地,将助力两会报道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除了在传媒领域,5G在游戏娱乐、赛事直播、居住服务等领域也发挥着“乘数效应”。与实体经济和民生领域相结合,5G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5G产业发展,支持各地区积极开展5G应用探索,2021年中国将进入“5G加速普及”的一年。

“2020年,面对疫情挑战,整个行业共同努力,迎难而上,交出了一份十分出色的‘5G成绩单’。”孟樸表示,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网络娱乐等需求激增、流量爆发,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经受住了考验,5G也成为有史以来部署速度最快的一代蜂窝网络技术。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所有从业者战胜挑战、积极进取的结果。

孟樸表示,高通公司作为一家跨国企业,不仅将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也会进一步加深与中国产业的合作,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未来,高通公司将继续通过“5G领航计划”和“5G物联网创新计划”,深化与中国移动通信生态系统伙伴的合作,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共寻机遇、共创辉煌,实现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附:5G“新基建”赋能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02-23 10:31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网

2019年的5G商用正式宣告了5G时代的来临。在数字创意产业领域,5G“新基建”将赋能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涌现、新场景应用、新模式变革、新价值重构,也将进一步拓展新业态培育路径。

 夯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提出在巩固抗击疫情与稳定经济发展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发展战略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进一步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新基建”是主要发端于科技领域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建设重心更多关注以5G技术、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大数据等领域为代表的新的创新型经济基础设施。“新基建”兼具固定资产投资和创新驱动基础要素建设的双重属性,加快推进“新基建”必将成为新一轮中国经济社会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抓手,同时也将为中国经济由工业经济时代向数字经济时代迈进打下坚实基础。

5G技术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发展的结晶,5G网络是5G技术应用的基础保障,5G“新基建”是数字化新时代下开启万物互联、万物速联、万物智联的重要数字化基础设施。当前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新领域。数字经济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具体而言,就是以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经济技术和数字化商业模式的广泛应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一系列新经济活动。数字创意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紧紧抓住和搭载5G“新基建”的发展东风,实现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基座的进一步夯实和创新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迎来产业发展新变革和新业态培育路径拓展。

 加速数字创意产业新变革

5G“新基建”加速数字创意产业新需求涌现。5G技术发展突破了4G时代的数字信息传输障碍,使此前难以企及的文化创意需求变为新的可能。我们可以看到故宫博物院通过5G网络的全覆盖,发挥以5G为强力支撑的云化基础设施功能,形成“端—边—管—云”的一体化管理运营模式,为博物院传承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我们也能看到,近年来文旅融合消费更加注重体验感、科技感、创意感的新需求不断涌现,而以5G为底层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已经为游客带来了更立体多维的感官体验。我们还能发现,得益于5G传输的高速度、超带宽和低延时,跨区域文化主体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全球化文化融合步伐加快。此外,通过5G加持的区块链技术版权保护新需求在数字创意产业也将越来越真切地走进现实。

5G“新基建”加速数字创意产业新场景应用。在VR/AR领域,利用5G网络能够弥补VR/AR数字产品在渲染力、体验性和终端移动性等方面的不足,推动数字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在新闻传播、娱乐游戏、文旅融合等行业加速场景应用。在高清视频领域,当下4K/8K超高清视频结合5G技术的应用趋势明显,视频直播、电影电视、实时展示等领域的5G及其组合技术正在不断发力,已经成为市场前景广阔的数字创意基础应用。在游戏领域,5G网络环境能够使玩家获得更强的体验性和探索性,不断解放游戏终端的加载负荷,不断强化游戏环境的安全性能,不断探索游戏玩法的多样性、可玩性,加速数字化游戏产品的市场化优胜劣汰。

5G“新基建”加速数字创意产业生产模式变革。
一是全民创作的模式变革,比如依靠高速5G网络,短视频、自媒体、网红直播等新型内容创作模式将爆发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数字创意内容生产具有了更强的移动性、即时性和互动性,人人都可以是内容产品的创造者以及传播者。
二是内容定制模式变革,比如粉丝经济作为一种文化创意IP经济形态,本质上就是粉丝群体性“个性化定制”的发展产物。三是数字化协作模式变革,随着5G基础设施的普及,数字创意消费群体越来越对IP生产提出了更为精细、全面、复杂的新要求,满足其需求必然提高内容生产者的专业性分工,通过新技术增强数字化协作将愈发重要。

5G“新基建”加速数字创意产业价值分配变革。5G时代的推进,一方面促使内容产业要与技术产业保持同步且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原有单个产业链条之间在产业利润上的分配博弈。5G时代下呈现融合发展的数字创意产业生态,应该是一条比传统条件下更简洁的产业链条。内容生产端与消费端的距离更为垂直与扁平(内容生产端—技术载体—内容消费端),以保障产业利润分配链条的简洁性。这是数字创意产业价值分配变革的第一个层次,简化分配层级。第二个分配变革层次是基于内容生产端与技术载体之间的传统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技术载体或技术平台往往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而进入5G推广与成熟阶段,去中心化效应将大大降低技术平台的价值分配权限,从而逐渐形成以内容生产端为核心的产业价值分配模式。

拓展数字创意新业态培育路径

搭载5G“新基建”,以技术创新路径拓展数字创意新业态培育。5G网络既是新型基建的技术底座,也是诸多新兴技术的链接核心。5G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智慧中心等信息网络技术共同构成新的网络基础设施,同时组合并链接包括人工智能、传感器、VR/AR、4K/8K、无人机等新兴技术力量,形成技术创新的先决基础。然后再融入数字创意内容,使数字创意能够活起来、站立起来、流动起来,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于美好需求的向往,同时也促进数字创意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发展。

搭载5G“新基建”,以产业融合路径拓展数字创意新业态培育。5G网络作为底层基础,既能促进它所支撑和链接的其他产业进行集成创新,也能促进它所支撑和链接的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进而产生新的产业形态。产业融合早已成为数字创意产业新业态培育的重要路径,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产业边界正在加速模糊化,以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作为导向,通过不同产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满足产业边界需求、形成新的消费市场。

搭载5G“新基建”,以全球化发展路径拓展数字创意新业态培育。5G网络建设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万物互联和大幅缩短物理距离,这对于全球化的最大障碍——地理空间来讲就是最有利的武器。通过推进5G“新基建”,构建和融入具备更高效能的全球化数字创意产业价值链,各国依据自身禀赋参与全球数字创意贸易发展,并调整国内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积极培育适应全球数字创意市场、具备全球产业竞争力、符合本国产业发展根本利益的新兴业态。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研究”(18ZD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南方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