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8 17:55 来源: 编辑:admin
华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关键在走深向实瞭望台●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3-07-08 17:50 发表于北京◆ “人工智能的发展,关键要脚踏实地,推动人工智能走深向实,真正为千行百业服务,赋能产业升...
算力底座如何打造?
人工智能如何面向千行百业?
胡厚崑认为,让人工智能面向千行百业走深向实的关键, 是让大模型满足行业的需求。
“一方面要打好基础,持续提升通用大模型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将行业专有知识、经验与大模型能力充分结合,让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大模型。”胡厚崑进一步介绍,在回答同一个问题时,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表现不同,“通用大模型会给出一些正确但笼统的信息,但行业大模型给出的答案更靠谱,更有实用价值。”
胡厚崑介绍,华为为此提出了三层大模型架构,在不同层面构建不同能力。其中,最底层的基础模型负责“读万卷书”,即学习海量基础知识;在此之上,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进行专项知识和经验的训练,打造好用易用的行业模型和场景模型,相当于“行万里路”;第三个层面则是做好行业知识与大模型的匹配,解决好场景、技术、算法和数据的融合,让大模型在行业的价值创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已深入金融、制造、政务、电力、煤矿、医疗、铁路等10多个行业,支撑400多个业务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落地。”胡厚崑说。
另外,大模型不仅能用在工厂、港口、银行等行业场景,也能走进实验室和研究所,助力基础科学研究。
胡厚崑表示,学习海量的历史数据、科学知识,并将数学方程编码进大模型中,可以促进人工智能与分子动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结合,从而去发现更多科学的规律,解开更多自然界的密码。
这需要人工智能企业与科学家合作探索。胡厚崑举例说,在气象预报领域,盘古大模型可以在秒级时间内完成未来全球一个小时到7天的天气预报。做到这点有两个关键,一是充分学习全球40年的气象数据,打牢基础;二是在这个基础上,到行业里去训练。
“以预测台风路径为例,大模型通过方程推算出的结果要和真实的历史台风路径做校准,每一次校准,都需要算法和科学专家一起参与、不断调优。”胡厚崑说,“我们希望人工智能可以为科学家、科学工作者带来更多新思路、新方法、新工具,也为产业输入新的动力。”
特稿丨攻关20余年,他们成功解锁花海里的“基因密码”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5年03月24日 14:21北京◎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春日的长沙,油菜花田宛如......
特稿丨全球首套!这条技术路线,成了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5年02月28日 12:04 北京◎ 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1月底,荷兰鹿特丹港内,一艘大型集装箱船......
特稿丨10910米!依靠自主创新,他们创造了纪录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5年02月25日 11:57 北京 冬日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座约20层楼高的钢铁......
特稿丨打破技术壁垒!国产透射电镜成功突围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5年02月21日 15:29 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仅有头发丝50万分之一大小的物质,......
特稿丨这一世界级难题,被我国团队攻克!中國管理科学杂志社2025年02月13日 14:26 北京 ◎ 刘侠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金沙江上,一座举世瞩目的特高拱坝......
特稿丨从零起步!这项技术突破,他们用了近20年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5年02月11日 12:07 北京◎ 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 都芃提起玻璃,人们印象中往往......
特稿丨越过“三重山”!我国首艘,成了!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4年12月23日 11:44 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解缆、离泊、启航……伴随着悠扬的汽笛......
特稿丨破解多项技术难题!他们造出月球取壤利器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4年12月05日 16:16 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1935.3克!这是人类首次......
特稿丨我国自主研发建造!南海浮起“超级碗”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4年11月04日 09:38 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3、2、1,启动油井!”随着......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人类为什么如此独特?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