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中国科技管理创新发展研讨会 > 正文

来自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分论坛的声音——陈彦、陈道明、毕飞宇、何向阳、王跃文畅谈中华文明的魅力风采

时间:2023-06-09 18:4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来自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分论坛的声音——陈彦、陈道明、毕飞宇、何向阳、王跃文畅谈中华文明的魅力风采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06-09 17:22发表于北京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6月7日在深圳开幕...

来自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分论坛的声音——陈彦、陈道明、毕飞宇、何向阳、王跃文畅谈中华文明的魅力风采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3-06-09 17:22发表于北京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6月7日在深圳开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6月8日,“繁荣文艺创作”“电影业高质量发展”等8个分论坛举行,来自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网络文艺等领域的作家、艺术家、评论家围绕文艺创作的高质量发展展开对话交流,为推动文艺繁荣建言献策。

在拥抱时代的过程中获得总体性思考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彦谈到,新时代十年,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要写好这些变革和成就,关紧了门窗、只盯着纸笔是不行的。作家不仅要读书架上的“有字之书”,更要读好生活这本“无字大书”,把手中的笔和这片土地的脉搏心跳紧紧贴合在一起,真正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在关注时代、拥抱时代的过程中,获得对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总体性思考、综合性体察。要创新艺术表达,旧话语讲不好新故事,老观念也想不通新命题,社会发展、生活变化所催生的新内容、新感受、新想象,呼唤着与之相匹配的新美学风格和新文学语言。他说,攀登文学高峰需要凝聚多方合力,文学创作是作家的事,但是文学事业是大家的事。只有做好顶层设计、用好机制抓手,把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多方联动,才能让更多种子长成大树,让更多高峰崛起。同时,面对新媒介语境,只有提供最富文学性的独特表达,文学才有立身之本,才能被需要、被看见、被传播,更加充分地发挥文学在各艺术门类中的母本作用。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表示,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因为一代代人保持着创新的活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现代文明,它意味着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将由置身于新时代的我们这代人来创造和实现。作家需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创作出面目一新的新时代文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新的能量,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塑造出能够代表时代气象、有血有肉、有灵魂有力量的文学人物,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语言方式,提供区别于以往的文学新景观。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谈到,现实题材电视剧是反映时代发展状况和时代气象的重要载体。“我们很多有高口碑、高收视率的电视剧作品,大部分是现实题材。这不仅仅是因为管理部门的提倡和创作上的引导,更源于中国观众对电视剧这个艺术门类的独特认可。进行现实题材创作,需要创作者更加深刻地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把握生活。”同时他觉得,现实题材创作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创新。“其他题材也需要创新,但是现实题材面临创新的需求更迫切。”他表示,创作者要重新发现生活的故事,重新体会人们的社会情绪、情感变化,要保持一种对生活的敏锐感觉。

运用中国的美学经验讲好中国故事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福建省社科院院长南帆表示,我们在悠久的文明之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一直延续至今,并成为我们感知世界的基本方式。同时我们的文明也有强大的创新力,处于不断发展和改变之中。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会呼应当下的时代,时代赋予了文学特殊的表现形态,文学需要去感受和体察生活的细节、深度,要书写人性、人的生活中最细微的神经末梢。文学创作也需要有大视野,当今这个时代,从社会生活到文学艺术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家需要思考“我们的传统文化、历史正在经历什么,文学家在其中将遇到什么,我们能做什么、能写出什么”等重要命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考虑问题,文明、传统、文学才会是一个活体,不是简单的博物馆陈列品。它非常伟大,不断在发展着,而我们正置身其中。”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陈涌泉谈到,新时代的戏剧创作要坚持守正创新的文化立场。“守正”就是回归戏剧本体,坚守艺术本位,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寻找前行的动力,“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使传统艺术彰显现代神韵。“我们要在遵循戏剧美学精神的基础上,通过融入时代精神、现代理念和当代科技成果,实现戏剧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人类情感相通融,与观众审美相契合。”

作家王跃文说道,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存在,国家和民族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在我看来,写小说,不管是写什么题材,就是要写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人’。通过文学手法,把生活、故事和人物艺术地表达出来,这也是对文化的呈现与传承。”王跃文表示,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跟万事万物建立了稳定的情感关系,也形成了稳定的审美习惯。用中国的美学经验来表达中国故事、书写中国经验应该是最有效的,这同创新并不矛盾。“创新也要有来路,我们要根植传统、立足时代,同时面向世界,不断守正创新、走向未来。”

把根系往泥土深处扎得更深一些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表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思想的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道路,坚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具体到电视剧领域,就是在创作上不要搞“一窝蜂”,见到什么类型火就扎堆拍什么,而是要保持题材的多样化,充分挖掘各地的资源优势。在塑造人物时,既要树立英雄典型来激励人民,也要刻画反面典型来警示观众,还要描绘那些处于中间状态的、发展变化中的人物。“最关键的是要在思维层面进行一次根本性变革,摆脱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转换成辩证和谐的思维,全面把握和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毕飞宇以《昭明文选》和鸡笼山文学馆为例,介绍了南京这座文学之都的丰富文脉。他说,对于作家而言,学习是第一位的,要向历史学习、向生活学习、向时代学习,勇敢地敞开自己,迎接时代的浩荡。“在大的历史机遇面前,作家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学习。历史有它慈祥的一面,也有它严厉的一面,它不会向每一块土地均匀播洒雨露,这就需要我们把根系往泥土深处扎得更深一些、更广一些。我们永远也无法脱离大地的滋养。”

“观众是爱看电影的,即使是在流媒体时代,在影院看电影也是无法取代的方式。作为电影人要守护好这份信任。有一些电影宣传阵仗很大,但观众进电影院一看,并不像宣传说的那么好,觉得被‘骗’,两三次以后就选择不去了。”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认为,电影行业必须处理好电影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数量是基础,质量才是保证。不能拿数量来证明自己的业绩,“宁可电影少一点,但质量真正上去了”。因此在创作一部电影前,需要先思考如何保证电影质量,思考电影和观众的关系、电影和生活的关系,思考电影本身的文学性、艺术性、社会性、哲学性,思考电影的影响力。“如何将生活思想化,再把思想生活化,这个落实的过程就是创作本身。”

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在推动文学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作家要避免陷入一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困境。”作家韩少功说,所谓“下不着地”,是指作家缺乏足够的来自现实生活的刻骨铭心的切身体验;“上不着天”则是说,我们对民族文化传统、整个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得不够,作家的知识面、知识结构与时代提出的要求是有差距的。“这可能与现在过于细致的学科划分有关,比如大学里,特别是在研究生阶段,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互为壁垒,研究诗歌的和研究小说的互相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因此还是需要像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机器人在野蛮敲门,它们依靠大数据来编造文艺作品,以立等可取的速度和我们竞争。我们的作家,特别是有大志向的作家,一定要非常警觉,深思我们在哪些问题上存在风险、我们在哪些方面需要奋力补救,推动文学创作更好地走向坦途。”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何沐阳谈到了他对AI参与音乐创作的思考。“我们现在所有的文艺创作,是基于人的创作,但随着AI时代的到来,我们马上要进入‘人机时代’,这也意味着创作观念、道德伦理、欣赏习惯等都会发生改变。”何沐阳谈到,AI的兴起和应用,先是从文字开始,然后到图片、音乐、视频等艺术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如何把人的音乐和AI的音乐区分开?或许未来AI的声音会比真人更好听,那么为什么还要听人的声音?这些都是值得音乐创作者去思考的问题。

演员张颂文也感受到了来自AI技术的冲击。他之前看过导演郭帆展示的一段AI合成的虚拟人物表演视频,“一个老人在室内的环境里,灯光昏暗,说着台词,表情忧伤,表演得挺好,很走心”。这对演员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随着AI技术的发展,会不会有一天演员这个行业不存在了?因为它可以复制出无数真实的人来,甚至可以复制出我,可以取代我的表演,只需要授权就可以了。”但冷静之后,张颂文觉得,“AI肯定很完美,但人类因为我们自身的缺陷而变得更真实,这可能恰恰是AI技术无法做到的”。他表示,作为演员,应该不断观察生活和时代,关注身边的人和社会上的事,深入思索怎样才可以真正地进入角色,把自己对生活的所知所感都融会在表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