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中国科技管理创新发展研讨会 > 正文

共话“一带一路”新机遇 首届“一带一路”与国际工程行业发展论坛在京举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社科智慧——第二十三次全国皮书年会召开

时间:2023-04-04 13:44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共话“一带一路”新机遇 首届“一带一路”与国际工程行业发展论坛在京举办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04-03 14:23发表于北京人民网北京4月3日电 (记者栗翘楚)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

共话“一带一路”新机遇 首届“一带一路”与国际工程行业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04-03 14:23发表于北京

人民网北京4月3日电 (记者栗翘楚)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贸易和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持续提升。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2年,我国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超过1.2万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占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比重超过了一半。

3月31日,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国工百家智库提供特别支持的首届“一带一路”与国际工程行业发展论坛于3月31日在北京召开。

论坛围绕如何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世界人民、中国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工程发展、金融业如何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等议题进行讨论。

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表示,我国需要加强工程领域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尽管我们的工程企业已经在海外市场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企业自主参与国外非援助开发项目能力有限。未来国际贸易随着显性壁垒的不断削减,隐性壁垒对贸易的影响将逐步凸显,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影响海外市场的国家标准,更好地实现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和认可。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中国海外工程项目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前需要加强的领域是在国际多边合作中更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要让我们做的很多实事为国际社会所知晓。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会长王淑敏介绍,十年来我国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完成了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在第二个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顾问陈健表示,在新的形势下,要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去思考“一带一路”的实施。在投资方面,他认为,要努力构建符合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如推动引导各类私募基金投资“一带一路”建设,引导金融租赁助力企业发展,通过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扩大融资范围,创新开发性金融的金融产品等。

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国保险业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特点,提供跨境风险保障与服务。

平安产险总经理史良洵介绍,平安产险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已为“一带一路”沿线及全球共132个国家和地区的设施和人员提供风险保障,服务中资企业客户近5000家,提供风险保障过万亿。2020年平安产险参与发起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为“走出去”项目提供专属的保险方案,并筹集更加充足的承保能力。

中国银保传媒党委委员、总经理杜增良就未来保险业持续做好“一带一路”国际工程行业的风险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把保险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工作提升到服务国家安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切实发挥保险的优势和作用。第二,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精准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风险特征,提供定制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切实发挥好保险业的风险减量作用。第三,要提升国际化水平,在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走出去”水平及全球化服务能力。

论坛上,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常务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郑超,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制度监管处处长王岳,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进峰,平安产险团体事业群总监石合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蓉,中国电建国际工程公司原总经理宋东升,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原副总经济师王绍锋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社科智慧——第二十三次全国皮书年会召开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04-04 11:24发表于北京

  中国管理科学网讯(记者 王春燕 通讯员 柳杨)3月31—4月1日,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皮书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十三次全国皮书年会在南昌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洪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杜章彪,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崔建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蒋金法等出席开幕式。

  甄占民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广阔空间,提出了新的使命和更高要求。皮书研创工作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的重要途径,是服务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皮书有责任、有义务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有关重要论述和决策部署,立足中国、借鉴外国,挖掘历史、把握当代,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更加有力的思想智慧和学理支撑。他就做好皮书研创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强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和重大成果的研究阐释,着力凝聚在党的领导下走好中国道路的信心和力量;二要强化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阐释,更好发挥皮书咨政建言的功能和作用;三要强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阐释,切实讲好中国推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故事;四要强化组织方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调动各方面参与皮书研创的积极性、创造性。

  孙洪山表示,此次皮书年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皮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一场交流观点、碰撞思想、展示成果的学术盛会,必将进一步汇聚社科界专家学者智慧、提高皮书研创水平和质量,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发挥专业优势,贡献真知灼见,为江西高质量发展“把脉会诊”,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带来更多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案,帮助江西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和智库研创的能力和水平。携手并进,在新征程上共同谱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出彩新篇章。

  中宣部出版局图书处处长王为衡提出,推动皮书高质量发展,要突出价值引领,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研究并回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将创新理念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要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始终把目光聚焦在优质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上,把质量要求贯穿落实到出版各环节、各方面,严把政治导向关、价值取向关、学术质量关、编校质量关、装帧印制质量关,努力打造更多精品力作。凝心聚力动员更广泛的学术力量参与皮书研创事业、智库建设事业,通过多方参与、多元合作加快学术出版成果的优质转化,向世界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加速推进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智库研究处处长孙璐谈道,皮书研创应深化理论阐释,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服务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应服务决策需求,围绕新时代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储备性研究,不断提高咨政建言的能力和水平。应推动学术创新,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谋篇布局,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性、原创性。

  会上,崔建民宣读了入选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的40种皮书名单以及第十三届优秀皮书奖评选结果。《经济蓝皮书:202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1)》等52部皮书获第十三届“优秀皮书奖”,《2020—2021年四川省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2020年G20国家数字竞争力指数分析报告》等63篇报告获第十三届“优秀皮书报告奖”。本届优秀皮书奖增设了“优秀新皮书奖”和“皮书国际合作奖”,《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1)》等6部皮书获“优秀新皮书奖”,《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21)》等3部皮书获“皮书国际合作奖”。

  开幕式后,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分别以“我国当前社会形势的特征和走向”“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题作学术报告。

  在随后召开的8个平行论坛上,与会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下经济类皮书的研创与传播”“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与皮书研创”“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中的绿色发展与皮书研创”“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中的健康中国与皮书研创”“产业现代化转型与金融服务创新视野下的智库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年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地方社科院、高校、智库机构及皮书课题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