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科学技术传播 > 正文

「迎接全国两会特稿」①②③④⑤

时间:2023-02-28 10:11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迎接全国两会特稿①」中国经济稳中有进迎难而上中国管理科学2023-02-24 16:17发表于北京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经济在波动中回稳向好,综合经济增长、居民就业、物价水平等指标来看,在全球主...

「迎接全国两会特稿①」中国经济稳中有进迎难而上

中国管理科学2023-02-24 16:17发表于北京

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经济在波动中回稳向好,综合经济增长、居民就业、物价水平等指标来看,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突出,彰显出大国经济韧性和影响力。5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以上,好于全球平均水平;10年来,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居于首位。

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2022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世界经济滞胀风险加大,疫情反复延宕、高温干旱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明显,面对困难局面,我国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121万亿元,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在高基数上再次跃上新台阶;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69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741美元,继续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稳居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外汇储备余额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稳居世界第一。

从国际比较看,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快于美国2.1%、德国1.9%、法国2.6%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20%,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

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我国拥有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2022年全年粮食产量13731亿斤,比上年增产0.5%,创历史新高,实现“十九连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继续位居世界前列。

过去5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我们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长5.1%;2022年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求进,持续巩固回升态势,中国经济“成绩单”举世瞩目。5年来,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

新时代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特别是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首都北京。新的一年,北京将系统推进新一代数字集群专网、边缘计算体系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推进6G技术研发,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区建设,积极布局互联网3.0等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荆楚大地。吉利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竣工,东风公司打造的豪华电动越野品牌猛士亮相,动力电池巨头纷纷加大布局,“下一代”汽车产业生态圈在湖北加速形成。到2024年,湖北省汽车产业产值将力争跨越万亿元台阶。

红色赣鄱。春节过后,南昌国际陆港货物运输量大幅增长。近年来,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依托江西最大编组站——向塘西编组站,江西南部地区70%的货物经由南昌国际陆港发往全球各地。

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带来的种种新风险新挑战,我国始终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创新动能继续增强。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攻关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55%,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1位。截至2022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21.2万件,位居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出台实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效应逐步显现,我国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持续提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进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建设成效初显。

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2022年,我国着力加强粮食、能源等重要商品保供稳价,加大援企稳岗、就业帮扶力度,有效保障了就业物价形势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预期目标任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0%,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大幅低于主要经济体价格涨幅水平,“全球胀”与“中国稳”形成鲜明反差,十年周期的CPI年均涨幅也在2%左右。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首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今天的中国经济,不仅“体量”更大,而且“体质”更好。

力促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今年1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1%和54.4%,重回荣枯线以上。作为经济先行指标,PMI率先传递出中国经济回暖信号。起跑即冲刺,多地紧锣密鼓召开“新春第一会”,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广袤沃野抓紧春耕备耕,消费市场升腾更旺“烟火气”。中国经济复苏“进度条”正在加速。

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等因素将改善中国和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并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高出去年10月预测值0.8个百分点。联合国《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在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降至1.9%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将达4.8%。美国银行最新一期《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全球基金经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飙升至17年来最高点。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但更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改变,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各地区各部门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推动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随着存量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和增量政策不断发力,将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一定能够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迎接全国两会特稿②」牢牢掌握抗疫的战略主动权

中国管理科学2023-02-25发表于北京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吴佳佳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走亲访友、出门旅游的人多了起来,商场、饭店、影院也热闹起来……浓浓的年味中涌动着强劲的消费活力。从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看,我国经济正从疫情的阴霾中快速复苏。

从消费到复工复产,复苏之所以如此强劲,正是得益于我们因时因势、科学决策,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牢牢掌握抗疫的战略主动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抗击新冠疫情3年来,我国有效应对全球5波疫情冲击,有效处置国内100多起聚集性疫情,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事实证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无论面对怎样的冲击,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因时因势作出科学抉择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2023年1月8日起,将其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实施“乙类乙管”后,我国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移到医疗救治上来,进一步降低了疫情防控对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3年来,在与新冠病毒的较量中,我们始终坚持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稳中求进,不断优化防控政策,以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了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我们先后印发10版防控方案和10版诊疗方案,随着条件的逐步具备,相继出台20条优化措施,推出新十条优化措施,特别是制定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方案,重点强化服务和保障,是科学防控的及时、必要之举,也是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长远之举。

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为我们牢牢掌握抗疫的战略主动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到成功控制住由德尔塔变异株引发的疫情,再到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株……我们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等大范围流行传播,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时间。

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重大判断、对防控工作的重大决策、对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是完全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群众是认可的,成效是巨大的。

全力保障人民生命权健康权

3年抗疫,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牢牢把握住了抗疫的战略主动权。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我国制定疫情防控政策的首要考量。面对疫情延宕,不断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从严从细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经受住一轮又一轮严峻的疫情考验;集中收治的新冠患者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全民免费接种疫苗、新冠治疗药物纳入医保,国际医学期刊评价“巨大公共卫生投入,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从突发疫情应急围堵,到常态化疫情防控探索、全方位综合防控,我国全力保障了人民生命权、健康权。

算大账、算整体账、算长远账。我国始终锚定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2020年和2021年两年中,全世界与新冠疫情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全部死亡人数高达近1500万人。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疫情防控成效相当于避免了几百万人的生命损失,为人类战胜疫情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不仅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还牢牢把握住了发展主动权,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防疫的综合社会成本更低、防控效果更好,实现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最大限度维护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秩序的有机统一。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上调至5.2%,高出此前预测值0.8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四分之一。联合国《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4.8%。摩根士丹利、高盛、汇丰、摩根大通等多家国际投资机构均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是国际组织和投资机构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最直接动因。长期以来,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疫情发生后,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克服困难、实现复苏发展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进一步积聚增强。

今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显示经济稳步回升。中国经济稳中求进,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表明中国经济具有开顶风船、走上坡路的韧性,更说明中国走出了一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之道,必将对世界和区域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回顾抗疫之路,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找准平衡点是我们求解非常之难的科学之策。2020年初,疫情来势汹汹。紧要关头、非常时期,我们走出一条先控制疫情、再局部复工、然后全面复工的最优路径,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2021年,疫情阴霾持续笼罩,一些国家甚至面临产业链“断链”风险。这一年,我国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全国没有出现疫情规模性输入和反弹,GDP同比增长8.4%,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2022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经济下行压力阶段性加大。这一年,我们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经过3年多来极不平凡的抗疫防疫历程,我国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巩固好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是新阶段的防疫任务和使命。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建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就一定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动经济加速回稳向好。

「迎接全国两会特稿③」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中国管理科学2023-02-26发表于北京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冯其予

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

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4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4%,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继续位居世界前列。同时,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1位。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是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一个重要突破口。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着眼于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基本形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制度。自2018年这项制度在全国全面实施起,清单持续“瘦身”,我国市场准入制度体系逐步成熟完善。2022年版清单与2018年试点版清单相比,事项数量由151项缩减至117项,缩减比例达23%。同时,及时依法将传媒、金融、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纳入清单管理。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断提速。2022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公布。建设统一大市场,着眼于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的转变,将对全球高端要素和市场资源更具吸引力,从而更好联通国内与国际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支撑。

随着价格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我国农产品、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价格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部的农产品、80%的电量、50%的天然气量、90%的民航旅客运输量价格是由市场形成的。2021年底,全社会商品和服务价格市场化程度已达97.5%。

近两年,我国又不断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采取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通过稳煤价,进而稳电价、稳企业用能成本,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春伊始,山东烟台港,一辆辆商品车正有序开进港口的滚装船内。船满载后,在烟台海关现场监管下,这些商品车搭乘货轮出口国际市场。

2022年,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获批山东省首家汽车出口配送型出口监管仓,烟台海关综合运用“提前申报”“抵港直装”和“边装船边运抵”等便利化通关措施,帮助车企解决出口业务快速增长带来的港口堆存场地紧张、堆存费用高等难题,为商品车出口打造最优通关环境。

类似场景,每天都在全国各自贸试验区出现。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自贸试验区开放步伐不断提速。2022年新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施行,实现了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持续扩大开放。我国21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额比上年增长14.5%;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口额突破2000亿元,增长36.8%。

新时代10年,我国开放型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一,吸收外资全球占比从8.2%提升到11.4%,对外投资稳居全球前三。

外商投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2020年外商投资法正式实施,为外商投资权益提供了更全面、更有力的法治保障。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限制措施由最初的93项减到31项。外商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我国连续3年清理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充分保障了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待遇。

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迎来新契机。截至2022年末,我国已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连续举办5年,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效显著。2022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比上年增长19.4%,明显快于全部进出口增速;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6万列,增长9%;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发送货物75.6万标箱,增长18.5%。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目前已有数十家跨国公司总部与商务部对接近期来华商务考察的相关安排。”在近期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指出,这充分显示出外资企业布局中国市场的积极意愿,也再次彰显中国对外商投资强大的“磁吸力”。

中国贸促会近期调研显示,390多家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中,98.2%的受访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对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抱有信心。

外资企业的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强劲的内生动力。我国拥有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更为坚实。我国是全球超大规模且最有增长潜力市场,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成效显现,消费需求将逐步恢复,消费升级的步伐也会加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今年,随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效应逐步显现,制度型开放不断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我国的营商环境将持续优化,社会预期将逐步改善,发展信心将稳步增强。我国将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在更高开放水平上形成良性循环。

「迎接全国两会特稿④」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中国管理科学2023-02-27发表于北京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乔金亮  

早春时节,华北平原,冬小麦开始返青;华南地区,早稻陆续浸种育秧;西南地区,油菜花开引人驻足;南海之滨,南繁基地育种正忙。一个个农事场景,汇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

5年间,全国粮食产量连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并持续巩固拓展成果,乡村建设纵深推进,农村改革蹄疾步稳,乡村治理扎实有效,农民享有更多实惠,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新进展。

农业发展迈向高质量

一项项投入,让百姓餐桌有了新变化。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曾衍德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协同推进,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6年负增长,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利用率稳步提升。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达6.2万个,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餐桌的变化,源于供给结构的调整。5年来,我国持续推动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大豆油料种植面积稳中有进,优质食味稻、强筋弱筋小麦等优质专用农产品日益丰富。

一粒粒粮食,藏着农业现代化的密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三大主粮基本实现机械化,智慧农业快速起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6%,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成效显著,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达112个、超10亿元的镇达174个、超1亿元的村达249个。

农业现代化,始于经营主体。国家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支持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390万家、222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4.1万个,服务覆盖面积18.7亿亩次,带动小农户超过8900万户,在广袤田畴大显身手。

瞄准藏粮于技,我国启动了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核心种源和新品种培育、底盘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突破。种业振兴行动开局良好,农作物自主培育品种面积占比95%以上,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其中,自主培育的“华西牛”通过国家审定,白羽肉鸡自主品种实现突破,核心种源“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

瞄准藏粮于地,我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22年底累计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实践表明,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大大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对确保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望天收”正向旱涝保收转变。

农民收入增速跑赢城镇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可以说,农民增收既关系民生福祉,也事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2万元大台阶,实际增长4.2%,增速分别比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2个和2.3个百分点。其中,脱贫人口收入增速更是高于全国农民。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下降,2022年降至2.45。各地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立足“土”,激活乡村资源让增收潜力释放。山东省临清市老赵庄镇由庄联合村立足本地农户庭院空间和劳动力实际,把发展庭院经济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让农家的“方寸之地”变成“增收宝地”。该镇依托当地花菇产业优势,整合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建设花菇种植棚并配备光伏发电板。单个农户仅需0.5亩,即可建设一个花菇种植“微小棚”,原本普通的农家院变为村民的增收园,庭院经济开出“致富花”。

体现“特”,兴业态、树品牌让增收动力充沛。在富民乡村产业发展中,不少地方从全局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中找准了自身定位和机遇,秘诀就是兴业态、树品牌。洛川苹果、赣南脐橙、定西马铃薯、苍溪猕猴桃等一批特色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多种形式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工能力提升,农事体验、观光采摘、乡土美食、民俗文化等新业态成为农民增收新动力。

形成“产”,发展二三产业让增收渠道拓宽。在江西省上栗县泉之源田园综合体,游人们畅享春景。这里原是水葫芦泛滥的臭水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县镇两级政府清理库区,连通水塘,打造了面积近千亩的“小西湖”,覆盖周边3个村。在此基础上,引入22个专业合作社,从蜜桃种植、龙虾养殖到特色餐饮、食品加工等,推出研学游活动,使村民获得“租金、薪金、股金”。2022年,周边375户群众人均年收入达2.4万余元。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发展是历史命题,是时代课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傍晚时分,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息塘村的星空露营基地上,一座座帐篷内灯火闪耀,欢声笑语。该村打造美丽乡村,先后引进露营、民宿等项目,成为浙江省首批休闲旅游示范村和3A级景区,年均吸引游客达50万人次,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28万元。当地立足构建全域美丽乡村格局,以人居环境提升为抓手,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初步走出了一条村美民富的振兴路。

小村庄折射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连续部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9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95%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乡村实现美丽蝶变。各地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覆盖,农村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近年来,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硬化路、通客车、通光纤和4G网络。让人感受颇深的是,农村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加快建设,供水供电、网络通讯、农民住房等设施逐步改善,乡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在东部地区的一些县域,乡村已基本具备与城镇相当的生活条件。

资源要素加速流入,乡村成为创业热土。与过去乡村要素单向流往城市不同,当前乡村正在形成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金回流的“集合效应”。人才回归,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技术回乡,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三方面共同发力;资金回流,财政支农力度不减,金融扶持有力有效,社会资本踊跃下乡。今后,要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通道。

「迎接全国两会特稿⑤」科技强国建设开启新阶段

中国管理科学2023-02-28 06:00发表于北京

中国空间站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时代,探日卫星“夸父一号”发射成功并发布首批科学图像,“巅峰使命”综合科考首次在珠峰峰顶实施,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成功发射……过去一年,在全体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筑牢自立自强根基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5%,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这一连串数字,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一以贯之。

2022年3月15日,《自然》杂志上发布了一项成果: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团队巧妙利用石墨烯薄膜作为栅极,首次制备出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晶体管,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这是人类首次制成栅极长度最小的晶体管。

2022年5月4日,我国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并首次利用高精度雷达测量峰顶冰雪厚度,在8830米成功架设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

2022年10月9日,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虽然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观测已经延伸至130亿光年以外,但迄今为止,太阳仍是浩瀚宇宙中唯一可供人类详细研究的恒星。”“夸父一号”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甘为群说。

2022年11月7日,《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发布了云南大学研究团队培育出的可用于实际生产的多年生水稻成果。这项创新,让本该年年育种插秧的水稻成为多年生作物,一次栽种,多季收割,省种、省钱、省劳力。这项成果入选了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公布的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

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三十周年,中国全面建成空间站,完成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后一步。

从脚下的大地到头顶的星辰,从幽微的粒子到广袤的宇宙,中国科技工作者不断取得重大原创成果,与近年来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和投入密不可分。

“这些年,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951亿元,年均增长近15%,接近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速度的2倍。”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接下来,要围绕产出重大原创成果这个主线,把基础研究的目标导向、市场导向和自由探索这三方面平台都建好。

点燃创新发展引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过去一年,中国科技创新有力支撑稳经济和高质量发展,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呈现新亮点。

这是高科技产业的重大突破:国产大飞机实现市场化运营,高铁建设树立国际标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特高压输电走在世界前列,光伏、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储能、制氢规模居世界首位,“深海一号”实现1500米超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

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5G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新型显示技术产业化规模世界第一,光电子技术带动产业规模占全球近一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占全球市场近三成。

这是创新资源集聚的发展高地:2022年,高新区、自创区继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贡献了占全国13.6%的GDP,同时在节能降耗方面走在了前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全国平均值的2/3。北京中关村ICT产业规模占全国17%,长三角36个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全国一半,珠三角自创区催生了先进材料等一批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这是创新链产业链加速融合的基建工程:建设19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2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420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40余家技术交易市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孵化载体超1.5万家,覆盖95%县级以上地区,创业带动就业近500万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36只子基金,总规模达到624亿元。

这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进一步提升: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至4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5.4万家;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4,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4.8万亿元,企业贡献了超80%的技术吸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

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表示,党的二十大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出了明确部署,从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转变成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表明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里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企业要在全链条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激活科技创新生态

过去一年,我国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统筹国内国际两类人才资源,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释放创新潜能,激活科技创新生态。

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我国实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完善科技奖励和激励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提出了“破四唯”的许多硬措施;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和科研诚信建设,印发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意见;推进科普工作,建立40多个部门共同推进科普工作的机制,印发新时代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

科技人才队伍扩容提质。研发人员总量从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预计超过600万人年,多年保持世界首位;优化高端人才项目,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重点研发计划设立400余项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的占比超过80%;强化外国专家工作,优化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生活便利制度,召开全国外国专家工作会议,举办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国际科技合作继续拓展。32项合作成果支撑国家元首外交等重大活动,举办48场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新签和续签了25项科技合作文件;在科技抗疫、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与多个国家开展了深入务实且卓有成效的合作;在科技扶贫、创新创业、技术转移和空间信息服务等方面,惠及了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实现新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