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9 11:15 来源: 编辑:admin
坚指系统观念、守正创新丨人民观点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2-23 11:33 发表于北京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①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
最近,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格外热闹,浙江“海外抢单团”陆续回国,不仅带回了“真金白银”的订单,更有不断扩大的朋友圈,以及对市场新动向的把握、对未来发展的新谋划。从东部沿海的浙江、江苏,到中西部的湖南、四川,各地按下经济复苏“快进键”,复工复产加快、复商复市回暖,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信心得到进一步激发。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和经济政策效果的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经济活力会加速释放。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我们用近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冲击,有效处置了国内100多起聚集性疫情,有效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过去三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4.5%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抗疫和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具有很强的年度针对性和问题导向性的“六个统筹”,其中“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重要一条。我们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我们近三年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策略与宝贵经验。近三年来,我们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措施,以战略的稳定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了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优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实施,预计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会加快恢复,这将释放出巨大的活力,促进经济循环起来、运转起来,加快向潜在增长速度靠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要统一思想、科学防控、提振信心,找到杠杆的平衡点,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相信曙光就在前面。”
防疫关乎生命,发展关乎生计。北京及时调整更新保供物资品种和数量,全力保障市民就医用药需求;山东制定四批政策清单,聚焦助企纾困,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近段时间各地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多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九成,全国超七成景区恢复营业,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客流明显回升,“双12”当天全国邮政、快递企业揽收邮(快)件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在复杂形势下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提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我们就能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当前病毒传染性强,但重症率、致死率显著降低,疫情防控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审时度势,科学优化防疫措施是必要的、正确的、负责任的。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困难是现实的、暂时的、难免的,需要我们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平稳转段”既是对公共卫生提出要求,也是对经济运行提出要求。各地方各部门要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统筹兼顾。一方面更好保障群众的就医用药,避免出现大范围的医疗资源挤兑;另一方面要保障产业稳定运行,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不能中断,做好药品、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避免出现断供或价格大幅上涨。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消费市场发展韧性持续显现……成绩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部署要求,让防控工作更科学、更精准,让高质量发展更有温度、更富成效,我们一定能最大程度释放发展活力,中国经济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在供给侧,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平稳增长态势未变,新动能继续成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00.5%,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0.7%、13.5%;在需求侧,线上消费需求释放带动作用明显,1—11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4%,消费市场发展韧性持续显现。今年以来,我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辩证认识和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明年的宏观政策框架明确为五大政策加六个统筹,“六个统筹”其中之一就是“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充分体现了我们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明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要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
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中长期看,经济没有“质”就不会有“量”,离开了“量”也谈不上“质”,量变积累形成质变。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好质与量的关系,才能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才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夯实提质增效的物质技术基础。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质量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不是一时一地之举措,而是要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整个过程,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量质齐升的高质量发展,在强国之路上迈出更坚实步伐。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明显下滑,我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轨迹。这条可预见的向上运行轨迹中,既有量的要素,更有质的内涵,我们必须付出艰苦努力,做好统筹兼顾、搞好综合平衡。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使命任务和新的发展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提出了更高、更为紧迫的要求。我们必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深化改革和完善政策协同发力,推动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相互促进,尽快形成全国上下竞相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和强大合力。
把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协同并进,关键在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内涵、扎实工作。浙江着力扩大内需,聚焦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内蒙古加大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新能源开发建设、谋划新能源的全产业链发展;海南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当前,各地正在因地制宜部署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各具特色的生动局面正在打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正在凝聚。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通过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我们一定能守正创新统筹好经济发展的质和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④
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优化供给和扩大内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努力实现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供给和需求有机结合点就是经济的增长点,抓住了、做好了,既能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又能扩大当期需求,未来产生高质量供给后,会进一步创造有效需求。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2022年1至11月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9%,已连续7个月回升,顺应经济升级发展的制造业技改投资更是同比增长9.1%;扩大内需方面,多地大规模发放消费券,以真金白银提振信心、拉动消费,2022年1至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24585亿元,同比增长4.2%,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1047.9万辆,同比增长24.2%。2022年以来,面对三重压力和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结构优化、扩大有效需求、推动供需更好衔接的措施,助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六个统筹”,其中之一就是“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这是党中央基于经济运行规律和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是积极应对不确定因素调整、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要求。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优化供给和扩大内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努力实现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当前需求不足是我国面临的突出矛盾,既有消费能力偏弱、消费场景受限等问题,也有民间投资偏弱、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等问题。纲举目张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首要的便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经济发展最终靠供给推动,从长期看是供给创造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和长期增长潜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贯穿经济工作全过程的主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表现在供给存在卡点、堵点、脆弱点,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要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在有需求但未得到有效满足的领域尽快优化供给结构,并推动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发展,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两方面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要加快推动已出台政策效应显现,着手推出更多新政策、新措施,要善于把经济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空白点转化为增长点。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在供给侧和需求端双向发力下,2022年1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带动了汽车产业的提质升级,也成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发力点。事实证明,供给和需求有机结合点就是经济的增长点,抓住了、做好了,既能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又能扩大当期需求,未来产生高质量供给后,会进一步创造有效需求。只要我们创造有利的体制机制环境,采取适当的政策引导,就能够使这些结合点变成经济的增长点,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开局决定走向,起跑关乎全程。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和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我们就一定能推动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稳步前行。
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
——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⑤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
加强政策协调配合,集聚起更强大政策合力,形成“1+1>2”的效果,才能让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让社会总供求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和质量上取得平衡
宏观政策是推动经济恢复、企稳向上的重要保障手段,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激励工具。2022年我国综合施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组合式手段并举,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预计超4万亿元;1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8%,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进一步降低,达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最低水平;“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推进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制定完善物流保通保畅措施,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回首来时路,我国经济航船能在外部风浪的多轮冲击下保持平稳运行,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持续强化政策联动,一系列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精准有力、形成合力,不断巩固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对各方面政策进行统筹,实现相互支撑、促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六个统筹”,其中之一就是“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会议在综合部署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将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纳入并进行统筹部署安排。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做好统筹兼顾,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各方面政策都要同向发力、互补协同,共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今年要适度加大政策扩张的力度,提高政策效能,更好发挥财政撬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今年货币政策力度要够,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投向结构要精准,尤其要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加强政策协调配合,集聚起更强大政策合力,形成“1+1>2”的效果,才能让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让社会总供求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和质量上取得平衡。
攻坚克难靠真抓,梦想成真在实干。确保宏观政策实施生效,离不开各地区各部门主动担责、积极作为。要以实践结果评价各方面贯彻落实成效。过去一年,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弱项,多方政策协同发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同时推出“科技创新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搭建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等协调平台,加快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各方面政策握指成拳,为创新发展注入源源活水,共同促进了资源优势互补。接下来要进一步促进深化改革和完善政策协同发力,促进各项改革系统集成,要建立体现新发展理念、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策体系,要统筹发挥宏观政策作用,做好政策文件一致性评估工作,要加强监督检查、评估督导,要开展跟踪问效、严肃财经纪律,共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充足的政策工具、高效的政策实施,为我国经济履险如夷、化危为机提供了坚实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多两难多难问题,要在多重约束下求得最优解,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2022年已经出台实施的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结构优化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2023年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出台新政策、新措施。增强全局观念,善于统筹协调,力促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发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宏观调控有效衔接,中国经济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开阔水域。
自强彰显大国担当,合作谱写共赢篇章。一辆体格硕大、最大牵引组合总重达250吨的大件运输车在第五届进博会亮相,近日完成留购手续即将交付国内买家。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一年,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货物1120万吨。宝马集团沈阳里达工厂已投产,诺和诺德在天津第八次增资扩产,松下集团将冷链设备生产、销售等更多业务板块转移至中国。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达3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6%;前10个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898.6亿元,同比增长14.4%。一份份亮眼“成绩单”,充分反映了我国推动内外循环顺畅联通、与世界共享市场机遇的决心与努力。
国民经济运行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发展的过程。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一方面要靠内循环牵引外循环,塑造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要靠外循环促进内循环,在参与国际循环中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明确提出“六个统筹”,其中之一是“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为我们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必须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历史主动。大国经济的优势在于内部可循环,“国内大循环”是国民经济循环的“主体”。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达30%,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枢纽。这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强保障和底气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既可稳固和扩大国内循环基本盘,又能撬动和带动国际循环。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唯有立足自身实际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加快补上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才能够不惧国际风云变幻,在激发自身增长动能的同时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就要使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好开放对拓展循环空间的作用,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才能与外部世界良性互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贸易、投资、人才、技术、能源资源的国际循环都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主动对照相关国际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展望未来,在我国国民经济循环中,国际循环部分的比例可能不像以往那样高,但其绝对规模还会持续扩大,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会逐步上升,对国内循环质量的提升带动作用会更加凸显,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会持续增大,给各国带来的发展机遇会持续增多。
艰难显勇毅,磨砺得玉成。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2023年发展有利因素增多,经济运行有望整体好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们一定能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妥善应对好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从“一元钱打火机”看中国产能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4-06-14 12:10 北京 中国产品何以走向全球——从“一元钱打火机”看中国产能任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以“新格局”绘写“新篇章”——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观察任 平 人民日报评论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4-06-04 08:54 北京以“新格局......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4-05-16 08:17 北京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从新能源汽车看高质量发展原创 任 平 人民日报评论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4-04-15 08:11 北京 以改革创......
人民日报任平:以新质生产力强劲推动高质量发展任 平 人民日报评论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4-04-09 08:09 北京 1959人听过...
钟华论: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新华社.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4-04-08 15:32 北京 春天的中国,生机勃发,活力奔涌。从广袤原野到繁华都市,从......
人民日报任仲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文/ 任仲平 人民日报评论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钟华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3-08-09 17:33 发表于北京 “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
国新办举行2023年上半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07-31 17:36发表于北京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女......
十八大、十九大后落马省部级及以上高官名单 山西、河北、辽宁最多
02-09人民日报仲音: 近三年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02-18现场评论·新时代的伟大实践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⑱⑲⑳㉑
01-1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党代表通道”第一场采访活动
10-16检察日报评论员文章: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①②③④⑤⑥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