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科学技术传播 > 正文

“夸父一号”开启探日之旅,怎么探?有什么本领?3个“国际首次”!夸父一号:太阳,我来了!

时间:2022-10-10 11:46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夸父一号”开启探日之旅,怎么探?有什么本领?瞭望 2022-10-10 11:16 发表于北京◆ “‘夸父一号’的核心科学目标是‘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以及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太阳耀斑和...

3个“国际首次”!夸父一号:太阳,我来了

倪思洁 中国科学报 2022-10-10 08:41 发表于北京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倪思洁 

10月9日7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夸父一号”全称“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简称ASO-S),是由中国太阳物理学家自主提出的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继“悟空”“墨子号”“慧眼”“实践十号”“太极一号”“怀柔一号”之后,研制发射的又一颗空间科学卫星,实现了我国天基太阳探测卫星跨越式突破。
“夸父一号”是用来干什么的?它与去年发射的“羲和号”卫星有何区别?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夸父一号”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甘为群,卫星系统总师、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诸成,科学应用系统总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黎辉。

《中国科学报》:为何以“夸父一号”为卫星命名?
甘为群: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命名为“夸父一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夸父”是广为人知的中国神话人物,“夸父逐日”的故事表达了中国古代先民胸怀大志、探索自然、英勇顽强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试图揭开太阳神秘面纱的不懈求索。“夸父逐日”对仗“嫦娥奔月”,完美诠释了中国人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怀与浪漫。另一方面,这个命名寓意着“夸父一号”将与未来中国太阳探测卫星一道,开启中国综合性太阳观测新时代。

《中国科学报》:“夸父一号”卫星是用来干什么的?
甘为群:这颗卫星的科学目标就是4个字,即“一磁两暴”。“磁”是磁场,“两暴”是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日冕物质抛射。
我们要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磁场与耀斑的关系、磁场与日冕物质抛射的关系、日冕物质抛射与耀斑的关系,还要研究它们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可能存在的因果关联,为空间天气预警提供支持。
“夸父一号”实现了3个“国际首次”——国际上首次以“一磁两暴”作为卫星的科学目标,并且配置相应的载荷组合;国际上首次在一颗近地卫星平台上,对全日面矢量磁场、太阳耀斑非热辐射成像、日冕物质抛射的日面形成和近日冕传播同时进行观测;国际上首次实现莱曼阿尔法波段从日面到近日冕同时观测。

《中国科学报》:最近太阳物理领域非常热,例如,美国宇航局发射了“帕克号”卫星,我国去年发射了“羲和号”卫星,今年又发射了“夸父一号”卫星。这些探日卫星的区别在哪里?
甘为群:“帕克号”卫星是美国主导的飞到太阳附近进行观测的卫星,其轨道是一个大的椭圆,最近的近日点可以达到10个太阳半径左右。这意味着它受到的太阳热非常强,不可能面对太阳进行观测,必须加上厚厚的防热罩,所以它只能探测到太阳附近粒子、磁场这些环境,不能直接看太阳。而“夸父一号”卫星是直接看太阳,用遥测遥感的手段观测太阳,对太阳进行成像。所以说它们是互补关系。“帕克号”当然是非常先进的,但二者的科学目标不一样。
我国去年10月发射的“羲和号”卫星全称为“太阳探测科学试验卫星”,于2019年6月立项,主要是从技术上验证一种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的“双超”卫星平台。“羲和号”上的望远镜不仅可以在地面工作,到太空后还有极大的优势,既可以连续对太阳进行观测,还能克服地球大气抖动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短时间内扫描全日面,并在扫描的波长范围里对每个光谱点进行成像。
“夸父一号”专门为观测太阳提出,2017年底立项,是完全以科学目标为牵引的空间科学卫星计划,所以“夸父一号”被称为“空间科学卫星”,在科学目标、观测对象、观测波段等方面与“羲和号”完全不同。

《中国科学报》:国际上太阳探测发展的整体情况如何?我国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甘为群:2011年,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期)正式启动,我们提出了“夸父一号”卫星计划。当时,国际上已经有70多颗太阳探测专用卫星或相关领域卫星。作为太阳物理研究工作者,我们非常着急。
太阳物理在中国天文学研究中占据的体量超过1/10。2010年左右,中国在太阳物理领域发表论文的总量已经在国际上排名第二,但写论文所用的观测数据绝大部分来自国际上的太阳卫星。作为中国的太阳物理学家,能说自己是“世界领先”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下决心一定要发射自己的科学卫星。“夸父一号”就是要推动我国对国际太阳物理研究作出原创性的重大贡献。
“夸父一号”先后经历了预先研究、背景型号、综合立项论证等程序,最终在2017年底获得工程立项批复,又经过了5年的工程研制,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发射成功。

《中国科学报》:“夸父一号”卫星将如何实现科学目标?
甘为群:为实现“一磁两暴”的科学目标,“夸父一号”上配了3个有效载荷,即全日面矢量磁像仪、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硬X射线成像仪,分别观测太阳磁场、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每台仪器都有自己的特色。
诸成:全日面矢量磁像仪是我国第一台空间太阳磁场测量设备,可实现全日面光球矢量磁场的持续观测,与国际同类载荷相比具有更高的磁场测量灵敏度和时间分辨率。
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是我国第一台空间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可以实现莱曼阿尔法波段从日面到近日冕同时观测,具有极高的杂散光抑制能力、自动监测太阳耀斑爆发能力,观测模式能在轨自主转换。
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采用独特的傅里叶变换调制成像原理,对太阳耀斑活动中的30~200keV高能辐射进行全日面高分辨率成像和能谱探测,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中国科学报》:“夸父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还要做什么?
甘为群:卫星发射后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在轨调试,之后会进入正常工作模式。3个载荷每天可以观测到的数据量大约为500GB,通过地面支撑系统和科学应用系统处理后向全球开放。
太阳活动有11年的周期,“夸父一号”的设计寿命不少于4年,可以基本覆盖太阳峰年的极大期。这对于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卫星科学目标是非常有利的。

《中国科学报》:“夸父一号”卫星在数据共享方面有什么计划?
黎辉:“夸父一号”的数据是完全开放的。数据正常生成后会及时对全世界太阳物理、空间环境、空间物理、空间天气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实时免费开放。这样的数据共享政策也是基于国际惯例。中国太阳物理学家一直以来都在享受国际开放的数据政策红利,我国综合性太阳观测卫星成功在轨运行之后,也会对世界作出回馈。

“夸父一号”开启探日之旅,怎么探?有什么本领?

瞭望 2022-10-10 11:16 发表于北京

 “‘夸父一号’的核心科学目标是‘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以及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
 “夸父一号”的五重“身份”是什么?它和“羲和号”有什么不同?为何选在此时发射?
 本条微信刊发两篇文章
“夸父一号”开启太阳探测之旅——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看点解析
“夸父”探日怎么探?——专访“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甘为群
“夸父一号”开启太阳探测之旅——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看点解析

新华社记者王珏玢、张泉、张建松

  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10月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启对太阳的探测之旅。

  这位“探秘者”有什么本领?将为人类带回什么信息?新华社记者走近卫星首席科学家和研制团队,揭开“夸父一号”的五重“身份”。

【空间“预警员”】

  “‘夸父一号’的核心科学目标是‘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以及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夸父一号”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甘为群说,将利用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预期在2024年到2026年左右)的契机,观测、研究“一磁两暴”的形成、相互作用及彼此关联。

  甘为群介绍,这样的设计,既是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太阳的核心物理现象,也是为了给人类当好“预警员”。“夸父一号”依靠多个波段的探测,可以较为连续地观测、追踪太阳爆发的全过程,为影响人类航天、导航等高科技活动的空间灾害性天气预报提供支持

【磁场“侦察家”】

  磁场被称为太阳物理中的“第一观测量”,大部分的太阳活动直接受太阳磁场的支配。

  如果把指南针放在太阳上,会出现十分奇特的现象:在不同区域,指南针指向不同;即便同一区域,不同时间指南针的指向也不相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太阳磁场远比地球磁场复杂得多。

  “在太阳爆发时,‘夸父一号’上搭载的全日面矢量磁像仪,每18分钟就可以对全日面磁场进行一次高精度成像,有助于完整、准确地记录下太阳磁场的变化,进而侦察、破解太阳能量释放的一系列奥秘。”全日面矢量磁像仪载荷主任设计师章海鹰说。

【观察“多面手”】

  当我们想象太阳,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个黄色的耀眼球体。实际上,太阳的“面貌”要丰富得多,它会释放所有波长的光。除了可以被人眼看见的可见光,还有波长更短的伽马射线、X射线、紫外线,以及波长更长的红外线、射电波等。

  要看清太阳的“真面目”,需要借助不同波段的望远镜。“夸父一号”就是一个观察太阳的多面手,它搭载的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和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可以从紫外线、可见光和X射线波段观测太阳。据介绍,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像是一个精密“复眼”,可以精准捕捉来自太阳的X射线信息;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可以同时观测全日面和2.5个太阳半径内的近日冕处莱曼阿尔法光。

【科研“工作狂”】

  从地球上看,太阳东升西落,大约只有一半的“露脸”时间。而飞行在约720公里高的太阳同步晨昏轨道上的“夸父一号”,全年有96%以上的时间处于工作状态,是个实打实的“工作狂”

  通常情况下,星上载荷每几秒至几分钟成像一次,在太阳爆发期,能变为1秒内成像1次,详细记录下太阳活动的整个过程。甘为群介绍,“夸父一号”在全年的绝大部分时间可以24小时不间断对日观测。仅仅在每年5至8月,每天会有短暂时间进入地球的阴影,“休息”最长的一天也不超过18分钟。

【数据量“大师”】

  “夸父一号”总重约859公斤,在太阳探测卫星中体型“中等”,但它是个吞吐数据的“大胃王”。“每天,它将积累和回传约500GB数据,相当于向地球发送几万幅太阳的‘高清大图’。”卫星科学应用系统副总师黄宇说,如果算上处理和加工,每天产出的数据将“塞满”一台家用电脑的硬盘,这在全球的太阳探测卫星中也属于“第一梯队”。

  这些数据被接收、还原后,将被打包发送到位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卫星数据分析中心。未来4年卫星在轨积累的数据将存储在这里,并由科研人员“翻译”成为可供科学研究的图像和资料。

“夸父”探日怎么探?——专访“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甘为群

        新华社南京10月9日电(记者王珏玢 张泉) 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10月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夸父一号”的探日之路为何开启?又如何推进?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甘为群。

【“夸父一号”有哪些绝活儿?】

  甘为群介绍,“夸父一号”上搭载了三台载荷,它们既有组合优势,也各有各的特色和本领。

  “夸父一号”上搭载的全日面矢量磁像仪可以观测太阳的全日面矢量磁像数据,它的观测灵敏度和时间分辨率在国际上同类探测器中位居前列;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对应着太阳观测的“新窗口”,可能带回全新的太阳物理信息;而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可以对30至200keV能段的X射线成像,其傅里叶分量在空间调制同类设备中最高。

  “夸父一号”于2022年10月9日清晨发射升空,随即卫星和各单机按计划依次开机,此后进入4至6个月的在轨测试。测试期间,要对卫星平台和三台载荷的各种性能、功能、观测模式等进行测试,还要进行在轨数据定标。测试完成后,卫星将正式交付科学应用系统管理,届时经过处理后的观测数据和数据分析软件将实时对外开放,让全球的太阳物理学家都有机会使用“夸父一号”的科学数据开展研究工作。

  “希望三台仪器的组合观测,能发挥出特色和本领,给我们带来新惊喜。”甘为群说。

【“夸父一号”能干哪些事儿?】

  “夸父一号”的科学目标总结起来是“一磁两暴”。“一磁”指的是太阳磁场,“两暴”指的是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即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搞清楚了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不仅有助于认识太阳活动是怎样形成和演化的,对预报空间天气也将提供重要的物理基础。

  除了做科研,“夸父一号”还有潜力成为一名为人类服务的空间天气“预报员”和“研究员”。

  从广义上看,硬X射线成像仪提供的耀斑非热辐射数据以及全日面矢量磁像仪观测的太阳磁场信息,可为中长期空间天气预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而更直接地讲,卫星上搭载的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可以‘看见’日冕物质抛射的规模、方向、速度,提前40小时左右对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发出预警。”甘为群说。

【与“羲和号”携手探日】

  2021年10月,我国已经发射了国内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同为探日卫星,“夸父一号”和“羲和号”有什么不同?

  甘为群解释说,“羲和号”可以称为我国探日工程的“探路者”。发射成功后,它除了开展卫星平台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技术试验,上面的主载荷“Hα成像光谱仪”经过一段时间的在轨调试,已经达到预期的观测效果。高时间分辨地获取全日面Hα光谱扫描成像,观测和研究色球动力学,是“羲和号”的主要特色。

  而“夸父一号”全称为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它是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上面有三台载荷共5台望远镜,实现对太阳“一磁两暴”多波段和空间拓展上的组合观测是其主要特色。

  两颗卫星同时在轨工作,非常有利于增加卫星的科学产出。

【为什么选择在此时展开探日征途?】

  甘为群介绍,太阳活动以11年为周期。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开始于2020年下半年,将持续到2031年左右。这一周期内的峰值预计将出现在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那时太阳爆发现象也最频繁。

  “夸父一号”于2022年发射,可以记录下太阳活动由少变多、逐渐活跃直至达到高峰的过程,有利于捕捉到更多的剧烈爆发现象。

  虽然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观测已经延伸至130亿光年以外,但迄今为止,太阳仍然是唯一一颗可供我们详细研究的恒星。“对于太阳上的一系列活动,人类的了解还很粗浅。空间探日,是研究和了解太阳的重要一步,对人类自身生存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甘为群说。

 “羲和”探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

 瞭望丨太空新赛道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