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科学 > 正文

人民评论员观察丨强国之路正扬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⑩⑫⑬⑭⑮⑯⑰

时间:2022-10-26 10:08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建设经济强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 评论员观察周人杰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9-16 16:16 发表于北京建设经济强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强国之路正扬帆①“中国要强大,各领域各方面都要强起...

建设经济强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 评论员观察

周人杰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9-16 16:16 发表于北京
建设经济强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强国之路正扬帆①

“中国要强大,各领域各方面都要强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聚焦各领域各方面强国建设情况,凝聚逐梦力量,增强奋斗信心,激励亿万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  者

2021年经济总量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5G、基础软件、工业母机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加快,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越走越宽广;打造出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建成全球规模最大5G独立组网网络,基础设施支撑更加有力;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安全全面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答卷。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我国经济总量虽然自2010年就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阔步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回望这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十年,有涉滩之险、有闯关之难、有爬坡之艰,中国经济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发展、在历经“压力测试”后壮大。从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到判断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到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思路运筹大棋局,以大格局应对大变局,引领中国经济航船劈波斩浪,开拓新的辽阔海天。

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不断向着经济强国的目标迈进。一段时间里,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成为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虚胖不行”“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格外重视自主创新,格外重视创新环境建设,努力提升我国产业水平和实力,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制造强国转变。这十年的实践深刻表明,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方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中国经济是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越重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十年来,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国经济社会之所以能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践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党中央具有驾驭复杂局面的娴熟能力,具有引领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高超智慧,这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主心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要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继续向着建设经济强国的目标不断迈进。

回首历史,我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世界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逐渐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如今,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面向未来,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基础有条件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制造强国,把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丨评论员观察

李洪兴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9-19 18:18 发表于北京

建设制造强国,把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

——强国之路正扬帆②

  从2012年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项项振奋人心的成就,见证我国制造业发展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历史与实践表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强盛的国家和民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强调“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提出“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要求“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并为全国服务的产业链供应链”。让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打牢大国制造的坚实基础、激发科技创新的强劲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40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到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到5G手机2021年出货量达到2.66亿部,我国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大幅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大型飞机、载人航天、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到2021年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和74.7%,我国加快推进制造业生产模式转型升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年奋进,制造强国建设开启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也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看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形成历史性交汇;看短板,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部署,继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迈进、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发展活力、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目标。

  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目前,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同时,已布局建设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125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大幅提高。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让中国制造“骨骼”更强健、后劲更充足。

  前不久,国际铁路联盟发布实施由我国主持制定的高速铁路设计基础设施标准和供电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国际空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必能为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


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丨评论员观察

周珊珊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9-20 17:30 发表于北京

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强国之路正扬帆③

  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审时度势的部署,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格局。“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的深刻论断,“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的深谋远虑,“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殷切叮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推动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5G迈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到“中国天眼”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从“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首次实现千万核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到我国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成功下水……科技创新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的取得,靠的是系统全面、独立自主的科研体系,靠的是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如今,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稳步增长,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稳步上升。既有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领军人才,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青年英才;既有强化基础研究的“基础研究十条”,又有日益完备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今日中国,正在成为各种创新要素发挥集聚效应的广阔平台,迸发出建设科技强国的澎湃动能。

  “你只要愿意用汗水去播种,用辛勤去付出,那梦想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太空出差”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这样回复一名中学生的来信。科技强国梦想从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国家要强盛、民族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释放创新潜能 激发创新活力丨评论员观察

尹双红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9-21 15:12 发表于北京

  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综合应用沉浸交互式展陈技术的元宇宙体验展馆首次亮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随着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不断涌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服务贸易发展注入新动力。当前,全球疫情起伏反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本届服贸会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写下生动注脚。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时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创新发展成果喷涌而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硕果累累,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创新推动中国经济这艘巨轮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破浪前行。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排名已经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十二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这一变化,对应着我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79万亿元,是2012年的2.7倍。同时,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持续向纵深推进,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引进体制机制更趋完善,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首位。真金白银的投入,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了全社会创新活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年来,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成果转化也在加速推进。仰望浩瀚寰宇,“嫦娥”奔月、“天问”落火、“羲和”探日,中华民族对宇宙的浪漫遥想照进现实;逐梦万里海疆,“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海斗一号”等深海探测装备,揭开海底世界神秘面纱;俯瞰神州大地,立体交通网络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天堑变为致富通途;放眼广袤田畴,农技农机助力增产减损,中国饭碗端得更牢……科技成就灿若繁星,创新成果熠熠生辉,科技也进一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凡成绩,映照着我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充分展现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今天,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无论是科技创新能力还是创新速度,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但与此同时,我国科技创新在原创能力、高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激发创新活力,对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面对科技发展新形势,驰而不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补短板、强弱项,才能推动科技事业不断前行、取得更大进步。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我们一定能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在新征程上书写新的光辉篇章。


建设质量强国,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丨评论员观察

李 斌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9-22 14:48 发表于北京

建设质量强国,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强国之路正扬帆④

  “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2021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质量(杭州)大会致贺信,强调“中国致力于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质量强则国家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研判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基本特征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从部署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再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近年来我国全面加强质量强国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了我国经济的质量优势。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质量正在成为国际竞争新的战略支点。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强化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厚植坚实质量基础。

  早在1978年,我国就提出开展“质量月”活动,吸引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旨在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既需要党委加强领导、政府加强监管,也需要全社会共同监督,更需要各类企业练好内功、见优思齐。企业是依法履行质量责任的主体,理应在生产经营全过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落实法定责任,增强履行质量责任的能力。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动力源泉。让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企业中生根发芽,推广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企业发展就有了持续不断的内生动力,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将获得联动提升。

  质量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同时也是市场竞争出来的。不久前,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这一机构的设立,有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推动完善质量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审议重大质量政策措施。近年来我国质量治理体系日益完善,逐步建立了系统完备、开放透明、协同有效的制度体系、法规体系和责任体系。向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冲刺,必须统筹推进质量提升行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全国“质量月”活动等重点工作,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质量治理能力,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

  智能电饭煲、扫地机器人、智能马桶等新产品助力美好生活,绿色健康食品筑牢餐桌安全……高质量的产品,正在成为中国质量的一张亮丽名片。深入推动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我们必能以产品质量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供给结构改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越来越多的品牌得到消费者认可,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建设网络强国,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评论员观察

2022-09-26 07:58​人民评论员  ​  李洪兴

建设网络强国,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强国之路正扬帆⑥

2022-09-26 07:58​人民日报  ​李洪兴

     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数字技术引领前沿,智能家电、新型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产品让生活更美好,医疗、养老、抚幼等方面的数字服务不断升级……前不久,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上,新产品新业态新应用受到关注,展现了中国推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就。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从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到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从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到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从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到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不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推动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而且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新时代网信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信息革命时代潮流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发生历史性交汇。放眼世界,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纵观国内,网民数量全球第一,电子商务总量全球第一,电子支付总额全球第一,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信息革命的“时”与“势”,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建设网络强国,科技是关键。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不平凡历程,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同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相比,核心技术上的差距仍较为明显。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才能掌握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相对完善、基础较好,在一些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条件有能力在核心技术上取得更大进步。我们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网络空间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网络强国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严密防范网络犯罪特别是新型网络犯罪……回首过去十年,我们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一步,必须更好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让信息化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

     面向未来,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广泛更深入地惠及全体人民,就一定能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大信息化支撑。


建设交通强国,发挥现代化开路先锋作用|评论员观察

建设交通强国,发挥现代化开路先锋作用——强国之路正扬帆⑦

尹双红      人民评价员

2022-09-27 11:45发表于北京

     雪域高原,复兴号疾驰在拉林铁路上,藏东南腹地的人们交通出行更加便利;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如飞虹凌波,联通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跑出加速度;在洋山港,无人驾驶的搬运车来回穿梭,自动化码头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海运效能显著提升……放眼神州大地,交通网络内畅外联,涌动着发展的活力,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生动写照。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要建设更多更先进的航空枢纽、更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我们要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书写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畅通、文明交融沟通的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出行需求和交通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交通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从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货周转量,到港口货物吞吐量,再到邮政快递业务量,一些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综合交通网突破600万公里;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京张高铁等重大工程竣工;复兴号动车组、C919大型客机等一批国产交通工具和交通装备相继涌现……十年来,我国坚持交通先行,迎来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举世瞩目的成就,凝结着科技创新、工程建设、交通运输、邮政快递等诸多行业劳动者的汗水,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交通,素来被认为是“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通地域,牵手城乡,实实在在便利着人民群众的出行,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村民出行实现了“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网络购票、电子客票、在线选座等服务创新,让出行更加简单舒适;轨道交通、网约车等服务为群众提供了经济便捷的通勤选择;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交通连片成网,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道路通、百业兴,日益发达的交通网络,打通了经济“大动脉”,畅通了供需“微循环”,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我国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现代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了紧密相连的地球村。交通运输业也在全球抗击疫情、促进贸易复苏、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坚持交通天下,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已经成为全球海运连接度最高、货物贸易额最大的经济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远洋货轮昼夜穿梭,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生动体现了中国担当、中国贡献。坚持开放联动,加强互联互通,全面推进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正是中国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重要贡献。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奋进新征程,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质量交通工具和交通装备,完善便捷顺畅、经济高效、开放共享、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交通强国建设必将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尹双红)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评论员观察

  李斌           人民评论员

2022-09-28 10:46发表于北京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评论员观察)——强国之路正扬帆⑧

  不久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例行新闻发布显示,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80.61分,创历史新高。自2012年启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以来,全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全方位提升,见证我国推动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覆盖领域广、涉及方面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推动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高效的体制机制;要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震慑违法侵权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加强党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截至2021年底,我国(不含港澳台)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十二位,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大数据、“互联网+”、元宇宙等前沿领域,必须保护好知识产权,才能确保创新源泉长流不竭。进而言之,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有效保护我国自主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就宏观政策而言,要坚持以我为主、人民利益至上、公正合理保护,找准知识产权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不断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从治理方式看,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和大保护工作格局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我国对外开放大局,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列为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我国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不仅有助于为各类企业主体创造更有吸引力的创新环境、投资环境,也将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知识产权是人类智力劳动的结晶。回顾历史,从著作权到专利权,从工业产权到信息产权,知识产权制度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更好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让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多力量。


建设农业强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 评论员观察

何娟 人民日报评论 2022-09-29 14:33 发表于北京

建设农业强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强国之路正扬帆⑨


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产能稳定提升;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作物种源自给率超过9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农业生产领域的一个个亮眼的成就,见证我国粮食安全根基不断夯实,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科学回答了“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着眼“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要求“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生产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从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到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推动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到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这十年,我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抓住耕地和种子这两个“牛鼻子”,确保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中国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十年,我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粮食不仅产得出、供得上,而且供得优,农业成为越来越有奔头的产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农产品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的任务越来越重,因此也更加需要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国情、体察农业规律,深刻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我国坚持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不断朝着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今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我国有着悠久农耕历史和灿烂农耕文化,不仅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而且满足了高质量、多样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创造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新征程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底气、有条件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筑牢基础。



建设海洋强国,用好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评论员观察)——强国之路正扬帆⑩

石  羚2022年09月30日05:42 |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员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考察调研。从了解海洋观测设备与信息服务系统研发应用情况,到察看沿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到听取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情况介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事业指明方向。


  “现代化的国家是什么样的,不仅是一个陆地强国,也是一个海洋强国,一个陆海兼修的现代化强国。”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建设海洋强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生产总值稳步提升,港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累计建立各级海洋保护区270余处……一份份亮眼成绩单,见证我国加快由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坚实步伐。


  海洋孕育生命、连通世界、促进发展。进入21世纪,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事业总体上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要坚持陆海统筹,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眼下,海洋经济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在扩大内需、破除资源瓶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永续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我们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当前,我国主权利益、安全利益、发展利益在海洋方向上日趋重合。不久前,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映照着人民海军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也宣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高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的综合能力。身处经济全球化时代,一片海洋将彼此连通,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应对海上安全问题,开展海洋全球治理,需要各国携手同行。从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到推进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从开展海上渔业合作和资源共同开发到配合国际社会打击各种非法渔业活动,我国不断为维护国际海洋秩序、增进海洋繁荣福祉贡献智慧与力量。树立合作共赢理念,广袤海洋必将为人类带来更丰厚的馈赠。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国内首个海上数字智慧应用工程“海联网”,世界领先的智慧海洋海底无线通信组网……不久前播出的纪录片《蓝海中国》,翔实介绍海洋领域超级工程和大国重器,折射出我国发展海洋事业的硬核实力。放眼未来,海洋事业潜力无限、大有可为,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支撑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建设贸易强国,拓展外贸发展空间(评论员观察)——强国之路正扬帆11

桂从路  2022年10月10日06:11 |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员


  7月30日闭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共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余个品牌参展,进场观众超28万人次。9月5日闭幕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共达成各类成果1339个,百余项新产品、新技术首发首秀。在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我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为促进全球贸易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外贸在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市场主体、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能力等方面还有差距,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建设贸易强国,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必然举措,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和迫切要求。只有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不断提升外贸质量效益,才能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锚定贸易强国建设目标,我国加快推进外贸转动力、调结构。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6.05万亿美元,服务贸易突破8000亿美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56%和70%;2017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5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在过去5年增长近10倍……十年砥砺前行,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进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伙伴多元发展、外贸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外贸发展新动能不断激发,既有量的稳步增加,又有质的显著提升,更有结构的不断优化,见证我国不断向贸易强国迈进。


  今天的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也成为“世界市场”,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中国市场发展机遇。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外贸发展韧性足、利用外资“磁力”强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变。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背景下,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9.4%,交出了一份亮丽成绩单。事实证明,只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挖掘外贸增长潜力,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就一定能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贡献。


  贸易是连接各国利益的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有‘向外看’的胸怀,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当然,我们也要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各方全面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到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国坚持以开放求发展,主张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向着贸易强国不断迈进,努力做大合作蛋糕,推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更加完善,本身就是对全球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向着贸易强国的目标稳步前行,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建设航空强国,奋力推动创新发展 | 评论员观察

周人杰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0-11 11:15 发表于北京

建设航空强国,奋力推动创新发展

——强国之路正扬帆⑫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快建立现代化经济与产业体系,才能不断推动航空事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跃升  

  近日,C919大型客机取得型号合格证;我国自主研制的“鲲龙”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签署首批6架机购机协议。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运—20到AG600再到C919,我国大飞机家族已经具备了相对完整的“家族谱系”,我国正式进入全球“大飞机俱乐部”,加快迈向航空强国、民航强国。

  提到航空事业,人们不会忘记,1949年为了完成开国大典的空中分列式,东拼西凑来的飞机编队只能绕回起点再飞一遍。人们同样不会忘记,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我国自主研制的6型71架军机组成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新中国成立73年来,我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航空强国而不懈奋斗”“为实现民航强国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建设航空强国、民航强国指明方向。我国军民机、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等加快发展、升级换代,全行业研发能力水平大幅提升,形成了现代航空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人才储备等居于世界前列,为建设航空强国、民航强国提供了坚强支撑。

  航空工业,一直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排头兵,见证和参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当前,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安全、发展利益日益与辽阔长空密切关联。建设航空强国、民航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装备制造能力、使自己的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再作新贡献”“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动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大型客机和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民航安全运行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航空事业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快建立现代化经济与产业体系,才能不断推动航空事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跃升。

  从科技革命大背景看,航空科技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速、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科技领域之一,航空工业一直是与“高质量”“高科技”“高端制造”紧密相连的行业。筑牢航空强国之基,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科技创新书写在祖国的蓝天上,把自主可控夯实在每一个环节中。一方面,坚持自立自强和系统创新,增强市场意识和产业思维,补齐补强航空创新链产业链短板,提升航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保障航空强国目标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发挥航空工业的引领作用,带动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经济安全。

  新中国航空事业走出了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的不平凡历程,创造了非凡的航空报国精神。新征程上,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勇挑重担、奋发图强,不断开创航空事业发展新局面,必能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新的优异答卷,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航空强国、民航强国。


建设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 评论员观察

崔 妍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0-12 10:32 发表于北京

建设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强国之路正扬帆⑬

  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推进《复兴文库》等文化工程;《长津湖》《山海情》等优秀影视作品广受好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不断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我国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极大提升。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推动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到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再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文化领域呈现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生动图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现在是距离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最近的一个时代。我们自信起来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恢弘气象极大展现,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极大增强,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000多个、文化馆3000多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多个,农家书屋58万余家。在城市,“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文化空间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乡村,文化服务中心将农技知识、书报电影等送到农民群众身边;在线上,数字文娱、云端展览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精神食粮。党的十八大以来,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到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从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到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华文明新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新增量。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好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建设体育强国,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 | 评论员观察

尹双红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0-13 09:31 发表于北京

建设体育强国,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

——强国之路正扬帆⑭

  户外草坪上,玩飞盘成为年轻人的运动新潮流;下班回到家,不少人跟随网络直播跳起健身操;炎炎夏日,室内雪场成为市民避暑娱乐新选择……时下,体育、健身新项目新形式层出不穷,人民群众参加体育运动、健身活动热情高涨,展现出健康阳光、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体育强国建设为引领,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绩辉煌,体育产业亮点纷呈,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征程上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必须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积贫积弱的年代,“奥运三问”不仅传递着人们对竞技体育的热爱,还饱含着对国家强盛的热望。从“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到“派一支代表队参加奥运会”,从“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到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百年奥运见证了国运的变迁。对中国人而言,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必须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更好发挥举国体制作用,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提高为国争光能力,让体育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广大体育健儿坚定自信,在重大国际赛事上勇创佳绩,必能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再立新功。

  体育既是国家强盛的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最根本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过4亿人,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逾九成。截至2021年底,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至397.1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34.1亿平方米。运动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擦亮人们幸福生活的健康底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倍感荣光。从北京奥运精神到北京冬奥精神,从女排精神到中华体育精神,广大体育工作者一次次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汇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接续奋斗的磅礴力量。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就要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不断开创新时代体育事业新局面,激励中华儿女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今年以来,《“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文件相继印发,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更为坚实的制度支撑。随着全民健身的种子在更广袤的土地生根发芽,体育强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定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评论员观察

周珊珊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0-15 15:30 发表于北京

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强国之路正扬帆⑮

  教育顺应人民期待,增进民生福祉,依靠人民办好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学子拥有了人生出彩的逐梦机会,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在社区参与阅读、手工等益智亲子活动,前往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参观丰富多彩的展览,去学校体育社团进行体能训练……“双减”政策实施一年多来,教育良好生态正在构建,学生的睡眠、运动、实践时间普遍增加。回望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教育领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国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有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犹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也愈发需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踏上新征程,我们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更好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越来越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体系加快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正在形成。教育顺应人民期待,增进民生福祉,依靠人民办好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学子拥有了人生出彩的逐梦机会,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今天,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智力保障、人才保障。


建设能源强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 评论员观察

石 羚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0-25 10:04 发表于北京

建设能源强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强国之路正扬帆⑯

  2014年以来,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20%;原油产量连续3年回升,天然气产量连续5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一个个鲜活数据,折射出我国能源强国建设的坚实步履与巨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确保能源安全”。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擘画了能源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为新时代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建设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全面深化能源体制改革释放市场活力、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我国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不断迈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兜住重要能源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能源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从生产看,我国已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既注重提升能源自给率,也注重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从消费看,我国建立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把节能指标纳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供给“开源”,消费“节流”,双向发力,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科技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能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是提高能源自主保障能力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以中国首个自主完成设计、建造和安装的大型深水项目“深海一号”为例,它创造了3项世界首创技术、13项国内首创技术,攻克10多项行业技术难题,意味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近年来,我国能源行业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重大装备技术水平,一大批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向“创新、主导”的加速转变。
  能源活动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截至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至25.5%。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一项壮举更是一场硬仗。推进煤炭有序减量替代,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高耗能企业转型升级。一步一个脚印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必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溯万里长江而上,葛洲坝、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等梯级水电站点缀其中,长江流域已成为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沿河西走廊西行,近7000台风机在酒泉段戈壁荒漠上迎风旋转,每天向我国中东部输送近9000万度绿色电能……放眼中华大地,清洁能源设施随处可见,呈现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坚持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建设人才强国,厚植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 评论员观察

张 凡 人民日报评论 2022-10-26 10:30 发表于北京

建设人才强国,厚植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强国之路正扬帆⑰

  北京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支持高校创建22家高精尖创新中心;山东青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让人才一心扑在研发一线;安徽合肥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平台、提供政策、优化服务,营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把引贤纳才之门打得更开,把人才发展土壤培植得更厚,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提供了广阔天地。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回望百年征程,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明确“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目标方向,形成“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奏响了人才发展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铿锵乐章。

  统计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各类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80万人年,居世界首位。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我国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十一位。从脱贫攻坚的一线到疫情防控的战场,从科技创新的前沿到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处处都闪耀着人才的身影,凝结着人才的智慧和汗水。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加速集结,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火热景象。

  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一直是我们党的优秀传统。2017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看到黄旭华和黄大发年事已高,关切地请他们坐在自己身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各领域人才给予大力关心与支持,带动全社会厚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发起广大人才矢志报国、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社会条件。我们必须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无论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迫切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为之奋斗。我们要锚定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目标,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大力建设战略人才力量,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厚植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海南自贸区扬帆起航,吹响人才集结的号角;雄安新区拔节生长,各路英才齐聚“未来之城”;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大量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纷至沓来……迈步新征程,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因为亿万人民的共同奋斗而更加宏伟壮丽!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