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四川、上海、浙江、江苏、河南、河北等多地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环卫工人、防疫一线人员、外卖送餐员等广大户外劳动者,正经历高温“烤”验。能否加强对高温下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让高温津贴、防暑降温等措施更好覆盖相关就业群体,公众关心、社会关注,是各地需要重点解决的现实关切。
做好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内容。2012年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了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的管理、技术和保健措施。近年来,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条例法规,努力织密户外劳动者的制度保护网。职能部门要监督用人单位落实各项规定,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提供必要防护用品,按规定足额发放高温津贴,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户外劳动者中,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由于平台的用工形式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就业方式相对灵活,这给做好高温下劳动者权益保护带来一些新的挑战。比如,有媒体调查发现,部分外卖平台对于不同用工形式的骑手,高温待遇有所区别;一些互联网企业,通过天气补贴、冲单奖励等替代高温津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一旦发生职业性中暑,面临劳动关系认定难、工伤维权举证难。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快制定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办法,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接下来还需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信息化引领和社会力量承办相结合的推进机制,尽早解决职业伤害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应当看到,不同于有恒温办公条件的劳动者,露天作业的交警、环卫工、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等,在高温天气下的劳动保护需求相对较多。根据其特殊工作条件,如果在劳动合同中加强高温劳动保护、经济补偿等方面的约定,能更有效保护劳动者权利,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说,无论是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还是和劳动者签订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落实好防暑降温主体责任,既是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劳动健康权益的现实需要,其实也是保障用人单位正常运转的必然之举。高温劳动保护,涉及到工伤保险、劳动安全、医疗卫生、气象预报等诸多环节。近期高温天气持续发展、范围日益扩大,切实做好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有赖于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提供更为全面的保护,这是保护高温下劳动者权益的应有之举,更是对他们的善意与尊重。
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烈日当头,劳动者的耐受力加速下降,工作更艰辛,劳动强度更大。作为劳动保护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温津贴发多少、怎么发,关乎劳动者的切身权益,考验着用人单位、职能部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细节与力度。2012年,人社部等部门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具体的高温津贴标准,由各省级人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适时调整。这意味着,高温津贴并不是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发放与否的“福利”,而是劳动者应得的权益,必须足额、按时发放。《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印发后,全国至少有28个省份明确了本地区的高温津贴发放标准。各地先后出台相关规定,从制度上织密高温劳动的保护网。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由于高温保护执行起来弹性较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不到位等因素,有的用人单位还存在拒发、少发高温津贴等现象。或是以藿香正气水、绿豆汤等实物代替津贴,或是以提前下班抵津贴,或是以劳动者为临时工等理由拒发津贴,用人单位的种种行为,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涉嫌构成欠薪,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将面临警告、罚款等处罚。需要明确的是,高温津贴是对劳动者在高温条件下额外劳动消耗的工资性补偿,无论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都可以主张高温津贴。同时也要看到,十年来,各地气候状况、劳动环境、物价水平、劳动者就业方式等等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如果高温津贴标准止步不前,显然难以有效发挥补偿作用。高温津贴如何调整,“高温月”要不要延长?相关问题亟待各地职能部门研究解决。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调整高温津贴标准,灵活确定“高温月”和“高温日”,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保障,才能更好回应劳动者对高温劳动保护的期待。高温津贴无论数量多少,足额、按时发放,体现用人单位社会责任感,也彰显着城市服务的温度。保障高温津贴落实到位,不能仅仅依靠用人单位的自觉,也要发挥好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相关部门当积极作为,加大引导宣传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帮助其在面对单位拒发、少发高温津贴的情况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要依法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严惩各种形式的拒付高温津贴行为,督促其建立完善高温津贴发放制度。打通津贴发放最后一公里,确保劳动者的高温津贴都能拿到手,这是对“高温下的坚守”最好的关怀与尊重。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约0.4摄氏度,为1979年以来最高;截至入伏前,我国平均高温日数5.3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烈日下、高温中,许多劳动者不畏酷暑、坚守岗位,为城市安全、稳定运转默默付出。加强对高温下劳动者的关心爱护,最大限度减轻高温危害,不仅仅是用人单位的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应对高温“烤”验,需要拿出真招实招。今年6月初,全国总工会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近段时间,各地相关部门积极行动,组织开展送清凉、送服务、送关爱等活动。在慰问形式上,有的送去清凉物资,为劳动者提供消暑饮品、遮阳伞、冰袖、防暑药品等;有的提供消暑空间,建设“司机之家”“劳动者驿站”,为劳动者避暑休息提供便利。在慰问对象上,电力、建筑、环卫等露天作业人员和钢铁工人、锅炉工人等高温作业人员,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及医护人员、社区防疫志愿者等防疫一线人员,都成为重点服务对象。贴心的呵护、到位的保障,让劳动者在辛劳工作之余,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减轻高温危害,做好宣传引导必不可少。近期,多地出现热射病患者,个别劳动者忙于工作,对早期症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进行及时干预。这也提示我们,除了提供全面服务保障,也要同步进行防暑降温知识普及,提前做好高温防护提醒。一些地方的街道、社区和企业、社会组织联合起来,开展义诊、宣传宣讲,取得不错效果,值得借鉴推广。通过健康知识科普,给出应对高温天气的措施建议,帮助劳动者了解高温危害、掌握相应防护措施,能够切实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确保他们平安度夏。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我国南方大部仍将持续高温天气。酷暑之下,不少地方“暖闻”频现、“凉策”不断,银行、餐厅、超市等市场主体主动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清凉服务,让人倍感暖心。当我们在点赞广大劳动者辛勤付出的同时,也应把致敬转化为行动,珍惜、维护其劳动成果。无论是主动将垃圾扔进垃圾桶,还是出行时遵守交通规则,或是耐心等待快递外卖,多一点换位思考,其实就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支持与尊重。
多一分体谅,生一分清凉。能否给劳动者更精准、更贴心的关爱,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劳动者为保障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贡献力量,全社会应当共同为他们撑好“防护伞”。加强生活措施保障,把关爱和清凉送达到位,才能帮助广大高温下劳动者健康、安全地完成作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