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社会组织机构 > 正文

中国气象局与中国气象学会(全文)介绍

时间:2022-01-11 17:44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国务院直属机构改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国务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国务院直属机构改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国务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中文名:中国气象局

外文名: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成立时间:1949年12月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

历史发展

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国务院直属机构改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国务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中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开始施行,之后颁布实施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2021年12月21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正式启动。

主要职责

(一)拟定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制定、发布气象工作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气象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

(二)组织拟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参与政府气象防灾减灾决策,组织指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组织编制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负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承担国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负责重大活动、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工作;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联防和重大气象保障;组织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工作;组织对国家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的气象服务;管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三)对国务院其他部门设有的气象工作机构实施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观测、气象台站网、气象基础设施和大型气象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布局,审订气象信息采集、传输、加工的质量评价方法并监督实施;组织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和质量监督、气象计量监督,审核全国大中型气象项目的立项和方案。

(四)管理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情报预报警报、短期气候预测、空间天气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的发布;组织论证并审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五)组织气候变化科学相关工作;组织气候资源的综合调查、区划,指导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并审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规划的气象条件论证。

(六)组织指导气象部门的科技体制改革、组织气象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协调气象科技开发、技术合作和技术推广;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意识。

(七)管理气象外事工作,代表我国政府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及其他国际气象机构的活动,开展与外国政府(地区)气象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

(八)统一领导全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以中国气象局为主管理省级气象部门的计划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业务建设;指导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

(九)协助地方人民政府指导地方气象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现任领导

庄国泰,党组书记、局长(2021年1月)

毕宝贵,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振林,副局长、党组成员(2021年9月)

矫梅燕,党组成员(2008年6月)[7][18]

于新文,副局长、党组成员(2011年1月)

余勇, 副局长、党组成员

黎健,总工程师

出版图书:2011-中国气象灾害年鉴

作者名称: 中国气象局

作品时间: 2012年3月

《中国气象灾害年鉴(2011)》,本书系统统计分析了2010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发生的各种气象灾害情况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历任局长

涂长望(1949年10月至1962年6月)

饶兴(1962年6月至1969年12月)

孟平(1969年12月至1973年3月)

邹竞蒙(1973年3月至1979年4月)

饶兴(1979年4月至1980年4月)

薛伟民(1980年4月至1982年4月)

邹竞蒙(1982年4月至1996年7月)

温克刚(1996年7月至2000年12月)

秦大河(2000年12月至2007年4月)

郑国光(2007年4月至2016年12月)

刘雅鸣(2016年12月至2021年1月)

组织机构

直属机构: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 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 中国气象局计划财务司 中国气象局人事司

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 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 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党委

特设机构: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

事业单位: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 国家气候中心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数值预警中心)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中国气象局资产管理事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中国气象报气象出版社

主管社团:中国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学会是由气象科学技术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单位和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注册的以促进气象科学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联系气象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气象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会于1924年10月10日在山东青岛成立。1958年9月,中国气象学会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1966年,因受“文革”影响,学会暂停活动。1978年,中国气象学会重新恢复活动。学会是在民政部注册的4A级学术性社会组织,业务上接收中国科协指导,挂靠中国气象局。

根据2022年3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下设35个学科委员会及4个工作委员会;拥有近150家单位会员,42000余名会员。

中文名:中国气象学会

外文名:Chines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成立时间:1924年

简称:CMS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发展历史

1924年10月10日,由高鲁、蒋丙然、竺可桢等人共同发起,中国气象学会在山东青岛成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学会之一。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气象学会在北京重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气象学术组织。

1958年9月,中国气象学会成为中国科协的组成部分。

1966年,因受“文革”影响,学会暂停活动。

1978年,中国气象学会重新恢复活动。

2008年2月25日,科技部批准同意设立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

2008年12月3日,中国气象局将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挂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管理,学会秘书处所属的《气象知识》编辑部划归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管理。12月底,《气象知识》杂志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重点报纸期刊推荐目录”。

2010年10月17-19日,举行“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了第二十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关于修改《中国气象学会章程》的报告;颁发了先进学科(工作)委员会、先进气象学会、先进挂靠单位、优秀学会工作者、学会工作创新奖和第八届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工作者)和优秀气象科普作品奖。

2011年4月19日,组织召开第二十七届理事会第一次学科(工作)委员会会议,部署组建各学科(工作)委员会的有关工作。

2011年11月3-4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组织召开了“国际气象学会论坛第二届全体会议”。

2013年12月9日,获中国科协“2013年全国科普日优秀特色活动奖”。

2013年,获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

2013年,获中国科协系统2012年年度统计工作一等奖。

2013年,获中国科协2012年度全国学会财务决算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气象学报》(英文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气象学报》(中文版)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百强报刊”,《气象学报》中、英文版分获“2012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气象学报》(中文版)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2014年11月5日,召开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2018年1月3日,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

组织体系

权力机构:中国气象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责是:决定工作方针和任务,审议批准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制定和修改章程;选举和罢免理事;制定并修改会费标准;决定终止事宜;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和选举办法由学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其代表经学会学科(工作)委员会、单位会员及有关方面民主协商,推荐产生。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需经到会会员代表的半数以上通过方能生效;制定和修改章程,须经到会会员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届四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经理事会作出决议,报中国科协和民政部批准同意。但提前或延期换届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在理事会的领导下,按照学会章程和民主程序进行。

执行机构

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学会开展日常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由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选举产生。具体选举办法由常务理事会确定,并行使以下职权: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选举、罢免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注销;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审定学会活动计划,领导学会各机构开展工作;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筹集活动经费,监督经费的管理及使用;决定荣誉职务的确立及人选,决定奖励、表彰事宜和荣誉称号的人选;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理事会下设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对理事会负责。

机构设置

委员会:根据2022年3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下设35个学科委员会,4个工作委员会。

机构设置

秘书处: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为中国气象学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承担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会和中国气象局党组交办的各项任务的组织实施以及理事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是学会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

在中国气象局党组和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学会秘书处主要承担学会的组织发展和建设工作;承办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等各类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按照章程组织落实各项工作;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人才举荐和科技奖励;开展各类气象科普活动和科普基地管理;组织气象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主办《气象学报》、《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开展对省级气象学会的业务指导。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由秘书长1名、专职副秘书长1名及若干兼职副秘书长及综合协调部、学术交流部、科学技术普及部、文献期刊部等4个部门组成,负责学会秘书处的日常业务。

组织成员

根据2022年3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理事会有1位理事长、6位副理事长、1位秘书长、28位常务理事及124位理事;秘书处有1位秘书长及7位副秘书长;此外学会拥有150家会员单位,42000余名会员。

业务范围

(一)开展气象科技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

中韩气象学会第一次联合座谈会

(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开展青少年气象科学技术教育活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三)为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四)接受有关部门委托进行气象科技政策、规划、科研项目的论证和评估,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行气象科技成果的鉴定,参与气象及相关专业资格认证、面向社会的技术职务(称)资格的评审和科技标准的制定等;

(五)举办气象科技展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六)面向会员开展气象科技及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七)培养和举荐人才,按照规定经批准,表彰奖励取得优秀成绩的会员和气象科技工作者;

(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辑、出版、发行气象科技文献、气象学术刊物和科普刊物及相关的音像制品;

(九)推动气象科技的交流、协作,组织气象技能竞赛,支持科学研究,发挥学会在气象行业内外的纽带作用;

(十)反映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十一)推动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诚信监督机制,促进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

(十二)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开展同相关学会间的联系,促进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协作;开展民间国际气象科技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气象合作,发展同国外有关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组织海峡两岸气象界的学术交流、学者互访,推动科技合作,促进两岸大气科学的发展;

(十三)举办为气象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其他科技活动。

学术期刊

根据2022年3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期刊联盟共有48种学术期刊,其中公开发行36种;独立出版学术期刊《气象学报》、《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JMR),共同主办学术期刊《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大气科学》、《气候与环境研究》、《气象科技进展》、《干旱气象》及科普期刊《气象知识》,积极推动气象期刊联盟建设。

公开发行

暴雨灾害 大气科学 大气科学学报 大气科学进展

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 干旱气象 贵州气象 广东气象

高原气象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军事气象水文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英文版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文版 气候与环境研究 气象

气象科学 气象科技 气象科技进展 气象知识

气象与减灾研究 气象学报中文版 气象学报英文版 气象与环境学报

气象与环境科学 气象灾害防御 气象研究与应用 热带气象学报

山东气象 陕西气象 沙漠与绿洲气象 Tropical Cyclone Research and Review

应用气象学报 中国农业气象 浙江气象 中国气象科学院年报

内部发行

重庆气象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福建气象 河北气象

湖南气象 湖北气象 航空气象 南海气象

气象软科学 青海气象 山西气象 西藏气象

学术交流(综述)

聚焦前沿目标和国家需求,面向气象事业发展需要,加大支持力度,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逐步形成了分层分类的学会学术交流服务体系,学会有年会、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交流、中韩日三国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国际气象学会论坛、理事长高层论坛以及各种专题学术交流等联合形成综合气象科技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气象学会年会是一年一度的气象科技盛会,是检阅每年中国气象科技成果、业务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气象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2018年10月24日,以“智慧气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本届年会为期4天,特邀4个大会报告,共设23个学科专题交流、2个专题论坛、3场科学家论坛、3场交叉学科交流、墙报交流及王绍武教授学术思想暨气候科学前沿研讨会。

全国代表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2013年2月,学会在长沙召开第六届全国代表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在开幕式上对获得“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称号的代表给予了表彰,同时由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学会共同授予李成才等8位同志“中国青年科技人才奖”,并颁发了荣誉证书。研讨会同时进行了大会特邀报告和分会场学术交流,还召开了“青年气象科技论坛”。

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高层论坛

2012年7月4日,第二届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高层论坛在新落成的杭州低碳科技馆举行。论坛主题定为“气候变化与低碳生活”,旨在通过高层次科研工作者对气候变化及相关问题的交流,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规律和影响的对策研究,探讨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向广大公众普及气候变化有关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演讲和互动交流两个环节。

海峡两岸

2004年10月,海峡两岸气象界同仁首次联合举办中国气象学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座谈会,邀请海峡两岸气象界知名科学家、学会代表和有关嘉宾100余人座谈学会发展历史、展望未来合作发展前景。这是海峡两岸气象界同仁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多次沟通协商的结果,也是海峡两岸双向合作交流20年来的第一次。

2013年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研讨会

2012年6月,中国气象学会与台湾大学联合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该论坛作为“海峡论坛”二级分论坛,是两岸气象交流首次列入“海峡论坛”,此后每年在厦门举办。

2016年4月22日,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研讨会在台北举办。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研讨会是海峡两岸气象同仁每年开展正常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活动内容,从1988年起召开,每次研讨会中国气象学会均派团参加。

亚洲气象大会(中、韩、日三国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

亚洲气象大会(原中、韩、日三国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是根据中国气象学会、韩国气象学会、日本气象学会签署的合作协议(合作协议是2006年6月经中国气象局外事司批准后与韩国、日本气象学会共同签署)由三国学会联合主办的一项学术交流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大气科学的发展,加强中、韩、日三国气象学会以及三国气象科学家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三国气象学会在东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影响力,更好的研究东亚地区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影响,揭示其内在机理,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第六届中、日、韩三国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

2017年10月23-24日,第二届亚洲气象大会在韩国釜山会展中心召开。科学主题为:“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观测与预测”,包括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改善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观测和预测、改善区域空气污染和环境变化、共三个分会场,其中,口头报告交流总计151个,中国代表口头报告47篇,占口头报告总数的31%。会议还安排了143篇墙报交流,其中中国代表墙报交流总数为34篇,占墙报交流总数的24%。除来自中、韩、日三国代表外,其它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印度等国也有代表参加了该届会议并进行了交流。

国际气象学会论坛

国际气象学会论坛(International Forum of Meteorological Societies,缩写IFMS)由美国气象学会2008年度理事长Walter Dabberdt博士倡议,于2009年1月13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IFMS筹备会上正式成立。IFMS被定性为一个非正式多边交流和合作平台,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使全世界约65个国家的气象学会领导人就广泛的学会工作问题共同分享经验。

2010年1月19-20日,IFMS首届全体大会(GM1)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Omni Hotel at CNN Center隆重召开。包括中国气象学会代表团在内的30多个国家或地区气象学会的近60名代表出席会议。

2016年1月13-14日,国际气象学会论坛第四次会议于在美国新奥尔良与美国气象学会年会同地举办。

科技奖项

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

为缅怀邹竞蒙先生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鼓励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科学精神,表彰在气象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气象科技工作者,学会设立“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奖项为个人奖,终身只授一次。奖励对象为是在中国从事气象业务、科普、教育、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气象科技工作者,以及海外华人中对国内气象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气象科技工作者。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首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评选工作在2008年举行。截至到2018年,已评选六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

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

为缅怀涂长望先生对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卓越贡献,鼓励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气象工作者的科学精神,表彰在气象事业发展中做出贡献的青年气象工作者,以促进青年气象人才的成长,特设立“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奖项为个人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奖励名额不超过5名。[26]该奖项的宗旨是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气象工作者的创业精神,调动和发挥青年气象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气象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评选对象为年龄不超过35周岁并且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等方面有所建树气象工作者。

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

为充分发挥中国气象学会人才和学科优势,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提升气象科学技术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开放共享,中国气象学会特设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以表彰和奖励在气象科技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和组织。奖项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两个等级,每次授奖成果总数不超过15项,可以空缺。每项成果授奖单位不超过3个。一等奖成果主要完成者人数不超过10人;二等奖成果主要完成者人数不超过7人。可以根据情况设立特等奖。

2017年,有4项成果获一等奖,7项成果获二等奖。

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奖

为充分发挥中国气象学会人才和学科优势,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提升气象科学技术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中国气象学会特设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奖,以表彰和奖励在大气科学基础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和组织。基础研究成果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两个等级,每次授奖成果总数不超过4项,可以空缺。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5人,授奖单位不超过3个。可以根据情况设立特等奖。

2017年,有2项成果获一等奖。

科普教育

根据2022年3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面向全民科学素质提高需求,加强组织策划,创新推动气象科普,做强气象科普系列品牌活动,开展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各类科普宣传活动,持续获得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表彰。

校园气象科普嘉年华

2016年11月3日,学会在陕西省西安市西铁一中分校举办了以“我身边的天气和气候”为主题的2016年校园气象科普嘉年华活动,以创建良好的气象科学知识学习实践氛围,提高学生科学防灾减灾能力和环保实践能力,为中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第32届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

2017年11月1日,校园气象科普嘉年华活动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怀柔分校举办。中国气象学会副秘书长冯雪竹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气象科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科学,活动以“我身边的天气和气候”为主题,旨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关注身边的天气和气候。

全国气象科普论坛

2017年9月28日,第七届全国气象科普论坛暨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交流会在河南省郑州市黄河迎宾馆圆满结束。来自气象行业及中小学校示范校园气象站的论坛作者、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代表和气象科普工作者等70多人参加了论坛。自2005年以来,气象科普论坛借助学会年会的平台已连续举办七届,对于推动气象科普的理论研究、总结交流各地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气象科普工作的新途径发挥了积极作用。

形象标识

根据《中国气象学会章程》,中国气象学会会徽由长城、卫星、太阳、云、雨图案、1924(学会成立年份)以及中国气象学会中英文名称组成。 会徽可在办公地点、活动场所、会议会场悬挂,在出版物上印制,也可作为徽章佩戴。

学会精神

献身、创新、求实、协作

学会宗旨

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

学会目标

发挥学会工作在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中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促进气象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气象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气象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气象科学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学会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理事长 王会军

副理事长 宇如聪、费建芳、端义宏、杨修群、胡永云、李廉水

秘书长 王金星

历任领导

历任理事长

任期  姓名

第一届至第五届理事会(1924-1928年) 蒋丙然

第六届至第十六届理事会(1929-1948年) 竺可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气象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1951-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气象学会第三届理事会(1958-1962年) 赵九章

第十八届理事会(1962-1978年)调整后的第十八届至二十届理事会(1978-1986年) 叶笃正

第二十一届理事会(1986-1990年) 陶诗言

第二十二届理事会(1990-1994年) 章基嘉

第二十三届理事会(1994-1998年) 邹竞蒙

第二十四届理事会(1998-2002年) 曾庆存

第二十五届理事会(2002-2006年) 伍荣生

第二十六届至二十七届理事会(2006-2014年) 秦大河

所获荣誉

2022年1月,入选科协系统新媒体科学传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