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科学 > 正文

俄乌冲突背后系列评论①②③④

时间:2022-04-19 15:33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美国,拿开你的黑手! | 俄乌冲突背后系列评论(1)原创 沾衣风 参考消息 2022-04-19 14:50 编者按 俄乌兄弟阋墙,硝烟弥漫近两月,令人扼腕。在这场国际政治的悲剧中,有的国家是罪魁祸首...

美国,拿开你的黑手! | 俄乌冲突背后系列评论(1)

 沾衣风 参考消息 2022-04-19 14:50

 编者按 

俄乌兄弟阋墙,硝烟弥漫近两月,令人扼腕。在这场国际政治的悲剧中,有的国家是罪魁祸首,有的国家被逼入绝地,有的国家从“棋子”变“弃子”,还有些国家遭遇裹挟丧失自主。参考快评栏目推出“俄乌冲突背后”系列评论,一组四篇,敬请关注。本文为第一篇。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个月,战场上的形势依旧扑朔迷离,但战火无疑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俄乌之所以走上兵戎相见的不归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尤其是要吸引乌克兰加入,直接将俄罗斯逼到了墙角,再加上美国不断煽风点火、挑拨离间,这才导致了本可避免的兄弟阋墙。


北约作为美国主导成立的冷战军事组织,本应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而进入历史书,没想到至今仍活跃在新闻纸上,还不断扩容膨胀。是这个世界处处充满了危险吗?显然正常人都不会这么认为。而且要说危险,北约以及它的主导力量美国才是真正的和平之敌。细数冷战结束后全球发生的主要战争,从科索沃到阿富汗,从伊拉克到叙利亚,哪次少了北约或者美国的身影?可以说,全世界面临的最大威胁,恰恰就是北约自身。


既然并没有面临威胁,那北约为什么还要执意东扩不断壮大?这背后体现的就是美国自身的全球战略了。美国已将这个组织作为实现其霸权野心的工具,这次俄乌冲突也是这一战略导致的必然结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美国通过在热战中打败伊拉克、在冷战中战胜苏联而获得了唯一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30年来在世界舞台上为所欲为。登上世界巅峰的感觉虽然很好,但登顶之后的每一步都将是下坡路,于是在下了30多年的坡后,美国发现自己很难再凭借绝对实力维持自身地位了,只有依靠拉帮结派同时打击潜在对手来实现霸权。环顾世界,真正能在全球舞台对美国形成挑战的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了。于是,在印太围堵中国、在欧洲对抗俄罗斯就成了美国全球战略的两大支柱。


在印太地区,从奥巴马时期的“重返亚太”到特朗普的贸易战,再到现在的“四方安全对话”和澳英美同盟(AUKUS),美国在一步一步地编织对中国的包围网。


在欧洲,则通过主导北约的东扩,不断挑战俄罗斯的底线,进而挑起争端,构建反俄联盟。在北约成立之初,其首任秘书长黑斯廷斯·伊斯梅就表示,北约成立的目的就是“把美国人拉进来,把俄国人赶出去,把德国人控制住”。在70多年后,北约执行的还是这套逻辑。通过北约,美国可以插手欧洲事务,可以对抗俄罗斯,同时还能通过限制德国来保证欧洲一直跟自己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但北约成员国中毕竟绝大多数都是欧洲国家,同俄罗斯在地缘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能源方面十分依赖俄罗斯的供应,因此除了少数国家外,并不愿意跟俄罗斯彻底闹僵。


在欧洲这个战略方向上,美国最担心的就是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关系会影响美国的霸权甚至北约的存在。因此美国一直都希望打破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要实现这一点,没有什么会比挑起一场武装冲突更管用的了,而乌克兰就是美国走这一步棋的最好棋子。


美国毕竟在冷战中同苏联斗争了几十年,对俄罗斯可谓了如指掌。北约一步步将一大批东欧国家甚至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纳入旗下,千里跃进俄罗斯边境,直接将刀架到了俄罗斯的脖子上,俄罗斯奋起反击也可以说完全在美国的意料之中。而这也是美国主导北约东扩的目的所在。


但要引燃战火,光北约东扩还不够,还得瞄准俄罗斯的软肋。乌克兰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美国以加入北约为诱饵,以提供支持为保证,并在战前不断渲染紧张气氛,一步步将乌克兰局势引入战争之中。


显然美国才是这次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才是幕后的最大黑手。为了维持自身的霸权地位,美国不惜将两个国家推向流血冲突的深渊。可以说,俄乌都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受害者。


由美国这样的国家来主导国际秩序,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哀。我们不希望看到惨剧再次发生,我们想要拥有一个更加和平的未来。天下苦美久矣!美国,拿开你的黑手!



把一个大国逼到绝地,后果可想而知…… | 俄乌冲突背后系列评论(2)

 凡凡 参考消息 2022-04-20 15:03

 编者按 

俄乌兄弟阋墙,硝烟弥漫近两月,令人扼腕。在这场国际政治的悲剧中,有的国家是罪魁祸首,有的国家被逼入绝地,有的国家从“棋子”变“弃子”,还有些国家遭遇裹挟丧失自主。参考快评栏目推出“俄乌冲突背后”系列评论,一组四篇,敬请关注。本文为第二篇。


随着俄乌危局持续发酵,一场“讨伐俄罗斯”的舆论战,早已在西方控制的舆论界轰轰烈烈地展开。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西方政客和媒体人轮番上场,誓要对俄罗斯喊打喊杀。但同时,一些调门完全不同的声音时常响起,在一片纷乱嘈杂的情绪发泄中,显得较为冷静、可贵。


例如,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阿拉基、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和政治学教授萨尼等人近日先后公开发声表示,北约在冷战之后一再违背其不东扩的承诺,不顾俄罗斯的安全担忧和警告,步步进逼至俄罗斯边界,是当前乌克兰问题的根源。而美国外交和国防政策专家卡彭特更进一步分析说,在过去20多年里,包括美国冷战时期遏制政策创始人凯南、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国防部长盖茨等人都不止一次对北约东扩发出担忧和警告,他们要么认为这是公开“孤立俄罗斯”,要么认为这是对俄罗斯“毫无必要的挑衅”、“完全无视俄关键国家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近50名美国外交政策专家发表致时任总统克林顿的公开信,警告美国推动北约东扩是“历史性政策错误”,过于刺激俄罗斯,会导致包括欧洲安全动荡在内的一系列恶劣后果。而聚集到乌克兰问题上,现任中情局长伯恩斯曾警告,乌克兰加入北约不仅是“普京红线中的红线”,也是“俄罗斯精英阶层红线中的红线”……由此可见,美西方政策圈早已知晓北约持续东扩是对俄安全利益的挑战,有可能产生重大不良后果。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偏向虎山行”的雄壮和无畏,正如卡彭特所言,而是充斥在美国和北约决策层中的“傲慢和闭目塞听”,最终导致了俄乌战争。但可惜,这样的理性言论,不符合西方意图打压和遏制俄罗斯的“政治正确”,渐渐淹没在偏见和煽动言论中。


北约成立于1949年,作为一个军事政治集团,它在成立之初最主要的目的是遏制苏联。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与北约对抗的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此时,失去“主要敌人”苏联的北约不但没有解散,反而仍旧以“安全”为名,在俄罗斯的一声声抗议中大肆向东扩展势力,频频将中东欧国家甚至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纳为新成员。时至今日,经过冷战后的五轮东扩,北约成员国数量自冷战结束时近乎翻倍,达到30个。至此,一条北起波罗的海,中间经黑海、高加索直至中亚的“弧形军事封锁线”已然成形,若再加上乌克兰,那么在广阔的东欧平原上,北约的“战争桥头堡”和俄罗斯国土之间的第三国,就只剩下白俄罗斯。


同样令俄罗斯担忧和警惕的是,美国在俄罗斯周边尤其是欧洲方向持续不断的军事动作,其中就包括升级军事基地、部署进攻性武器和举行以俄罗斯为假想敌的军演。在俄乌战事爆发之前,美国作为第三方,不思劝和促谈、给矛盾降温,反而持续向中东欧盟国和乌克兰运送军火,举行北约军演,甚至让乌克兰参加,明里暗里刺激俄罗斯神经。把一个大国逼到绝地,后果可想而知。


“针对第三方”是军事联盟最核心的特点。在冷战结束30余年后,如此活跃的北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既然已经没有了明确的“敌人”,为何还要以“安全”为名不断扩张?在世界范围内,无数政界人士和国际问题学者都有此问。但毫无疑问的是,对于苏联继承者俄罗斯,在面对一步步推进至自己家门口的全球最大军事联盟的时候,当然有资格和理由发出此问。


一国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更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为保障,这一点毋庸置疑。一味强调维护自身安全的美西方,对他者的安全关切不屑一顾,每逢“红线”必踩踏,确不应该。对一个大国步步紧逼、极限施压,绝非地区安全之福,更非世界和平之幸。



昨日阿富汗,今日乌克兰,明日…… | 俄乌冲突背后系列评论(3)

 向洋 参考消息 2022-04-21 15:20

 编者按 

俄乌兄弟阋墙,硝烟弥漫近两月,令人扼腕。在这场国际政治的悲剧中,有的国家是罪魁祸首,有的国家被逼入绝地,有的国家从“棋子”变“弃子”,还有些国家遭遇裹挟丧失自主。参考快评栏目推出“俄乌冲突背后”系列评论,一组四篇,敬请关注。本文为第三篇。


“你们给我们武器,我们牺牲生命,在乌克兰遏制这场战争!”乌克兰外长库列巴最近在与北约成员国外长举行会议时大声疾呼,要求美国等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提供重型武器。话语之间,充满了“棋子”与“弃子”的悲凉。


北约向来将乌克兰视为“棋子”。为遏制俄罗斯,早在2008年4月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北约就开出空头支票说,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将成为北约的一部分。正是因为轻信了北约承诺,乌克兰在2019年将加入北约作为国家基本方针写入宪法。直到去年5月,拜登政府还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而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乌克兰这颗“棋子”的价值,将乌克兰推向遏制俄罗斯的最前线,北约频频与乌克兰举行大规模军演,并在乌克兰部署大量先进的进攻性武器。


及至俄总统普京将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划为“红线”时,北约还在公开宣称该组织的大门为乌克兰敞开,私底下却拒绝乌克兰加入。等到今年2月俄军兵临基辅城下,北约不仅紧急澄清不会向乌克兰派兵,还拒绝在乌克兰领空划设禁飞区。北约的理由很简单:不能与拥有核武器的俄罗斯直接爆发军事冲突!如此“理直气壮”!这般冠冕堂皇!


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北约以自我战略目标为绝对优先,不敢与核大国正面冲突,这是铁的事实;而美西方为了自身私利考量,不惜牺牲乌克兰,同样是铁的事实。乌克兰瞬间由“棋子”变“弃子”,而整个乌克兰大地则变成了战争杀戮的棋盘。


乌克兰人不会忘记,战端开启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哀叹:“打了27个电话给欧洲领导人,问是否能让乌克兰加入北约,没人敢回答”,“谁与我们并肩作战,一个都没有”。乌克兰人不会忘记,到了俄乌战事延续十余日后泽连斯基又在哀叹:“我已了解北约不准备接受乌克兰,乌克兰也不会下跪乞求。”


时至今日,北约似乎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力度,甚至有专家称西方国家可能会开启一场对乌军援竞赛,看谁提供得更多。但这绝不意味着北约准备接纳乌克兰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只不过是俄军攻势低于预期,北约由此看到了乌克兰还有与俄罗斯缠斗到最后一刻的气力,希望通过武装乌克兰军队来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实力,彻底榨干乌克兰的最后一点价值而已。有美国媒体说,“美国将同俄罗斯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如此评论辛辣讽刺,却是一针见血。


由美西方的“棋子”变“弃子”,乌克兰不是头一回。2014年,乌克兰丢掉了克里米亚,美西方只是对俄罗斯实施了有限制裁,美国还拒绝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甚至亲自赶赴乌克兰,告诉后者不要太指望美国!


由美西方的“棋子”变“弃子”,绝对不止是乌克兰。2021年,阿富汗塔利班进入喀布尔,以北约为主导的“联军”在美国带头下,一夜之间抛弃了原先的阿富汗盟友,仓皇从阿富汗撤军。只管自己逃出泥潭,哪管背后洪水滔天!


从阿富汗到乌克兰,残酷的事实一再证明,在全球地缘政治较量中,美西方只会考量自身利益,任何“棋子”都是用来牺牲的,最终难免沦为“弃子”。美西方背弃对盟友的承诺,乌克兰绝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昨日阿富汗,今日乌克兰。明天又会轮到谁?



美国挖深坑,世界一极摇摇欲坠! | 俄乌冲突背后系列评论(4)

 木子 参考消息 2022-04-22 15:09

 编者按 

俄乌兄弟阋墙,硝烟弥漫近两月,令人扼腕。在这场国际政治的悲剧中,有的国家是罪魁祸首,有的国家被逼入绝地,有的国家从“棋子”变“弃子”,还有些国家遭遇裹挟丧失自主。参考快评栏目推出“俄乌冲突背后”系列评论,一组四篇,敬请关注。本文为第四篇。


俄乌战事延烧近两月,已经出现了第一位“输家”。


日前访俄归来的奥地利总理内哈默受访时给欧洲算了一笔账。他表示,欧盟对俄实施天然气禁运,给其成员国带来的伤害远高于对俄伤害。


这位俄乌冲突以来首个访俄的欧盟国家领导人,讲了句真话道出欧盟的心酸。然而,不得不说,这笔账算晚了也算小了。令欧洲很受伤的可不只是经济能源账那么简单——长期以来,欧洲俨然摆出一副多极化世界中位居“一极”的样子,俄乌战事却将其踯躅不前的战略自主梦撞击得摇摇欲坠。


首先,在经济能源领域,欧盟沦为俄乌冲突所有非当事者中损失最大的一方。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追随美国对俄实施了5300多项制裁。虽然欧盟在应和美国制裁俄罗斯时并非不知道伤敌一万自损八千的道理,但细算下账,到底谁伤了一万还真说不准。


俄乌冲突以来,欧盟迅速遭遇了40年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德国五大权威经济研究所13日预测称,如果来自俄罗斯的能源供应突然中断,今年德国经济将仅增长1.9%,通胀将升至7.3%。欧洲的能源、粮食和市场均受到直接而严重的破坏性打击,欧元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受到重创。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欧洲摆出壮士断腕的架势对俄实施能源制裁,而美国却在迅速增加对欧洲出口,抢占俄罗斯原有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大量增加自俄罗斯的能源进口,左右手都赚了个不亦乐乎。


其次,在安全防务领域,欧洲被美国更牢固地绑架在战车上。欧洲想要在世界上占据“一极”之地位,就需要拥有经济、安全、数字化、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战略自主。然而,在安全领域实现防务自主是欧洲最明显的短板。


经历过美从阿富汗撤军及此次俄乌危机,欧洲并不是没有深切到自身安全的痛点和战略自主的必要性,甚至为此做了一些推进。不久前,欧盟理事会通过“战略指南针”计划,试图为欧盟未来10年的安全防务政策指明方向,并决定于2025年前成立一支5000人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


然而,要克服对美的安全依赖和自身战略惯性,哪里是订个计划建支部队那么简单。


事实上,早在南斯拉夫内战和科索沃战争前后,已两度呈现了这样一条时间线:欧洲防务自主诉求上升、区域性动荡发生、欧洲干预失败、美国介入以及最后欧洲对美依赖的加强。而这一次乌克兰战争似乎令历史再度重演:美国继续借俄乌冲突煽风点火,加剧俄欧紧张关系的固化,迫使欧洲安全架构与美国和北约深度捆绑。像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这些欧洲国家更是把美国大腿抱得更紧。


一个无法实现防务自主的欧盟,将难以摆脱被美国和北约牵着鼻子走的境遇。


再则,欧盟外交越来越难“以一个声音说话”,这极大削弱了欧洲在全球的影响力。俄乌战事在西方世界引发的所谓“反俄政治正确”令欧洲原有的政治分歧更加撕裂。


在西欧,德国打破禁忌大幅提升军费;在北欧,芬兰和瑞典撕去“中立”面纱准备向北约靠拢;然而,南欧的希腊却新近宣布不再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在中欧,波兰从布鲁塞尔的弃儿摇身变为宠儿;然而,波兰、捷克和斯洛文尼亚总理到访基辅却并非象征着团结的高光时刻,恰恰相反,开往基辅的火车上缺席了这个维谢格拉德集团的重要成员——匈牙利。欧尔班“反对战争但不支持乌克兰”的立场,令他在大选中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比利时的欧洲一体化历史研究学者楚尔施特拉森撰文表达了对欧盟现状的忧心忡忡,他认为,俄乌冲突说明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根本是空谈”。欧盟失去自己在国际舞台的权重,与其说是因为在乌克兰问题上与俄罗斯对抗,不如说是因为它在对地缘政治的大变局面前,没有自主决定自己的利益。他认为,“欧盟大可不必温顺地跟随华盛顿维持美国的霸权,而是可以参与建立一个新的安全架构和考虑到今年来地缘政治和经济变化的新组织”。


当然,引领欧盟下一步战略走向的关键还在于“法德轴心”。4月24日法国大选的第二轮投票结果如何,德国宣布军费开支剧增对欧洲安全机制究竟是利好还是双刃剑,爱丽舍宫新主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会否继续携手推进“欧洲军”,在安全问题上跳出美国主导的北约框架,还是会屈从于美国的介入彻底走向躺平,将成为欧洲未来战略的风向标。


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日前声称,俄乌冲突已经造成了三个主要后果:欧盟“觉醒”、北约“复兴”和乌克兰“凝聚”。然而,欧洲到底是从俄乌冲突后“觉醒”了还是陷入“沉睡”,世界也在拭目以待。